刘备随笔杂谈

不知道起啥名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不知道起啥名”参与投稿,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刘备随笔杂谈(共20篇),希望能帮助大家!

篇1:随笔杂谈

随笔杂谈350字

当我们赤裸裸的来到世上,带着一颗赤子之心来到这世上。这就有了第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来到这世上?我们又是什么东西?如果我们来到这世上是必然且我们又可用“人”来诠释。那就有了如下问答:我们来到这世上做什么,我们这样的状态又被称为什么?活!那活着做什么?我们又为什么活着……

当我们虔诚地祈祷感谢宇宙让自己来到这世上时,却不知道我们的出现只是宇宙苍茫之界,似有零星灰尘的一角,我们的'出现可能是一次意外,又可以是宇宙在因长年寂寞而创造的玩物。我们的赤子之心被这社会所污染时,我们似乎有了答案,却又有了答案。此时的答案又是“名,利”二字。此时所谓的道德之观又开始束缚着我们,此答案又被篡改,为“帮助”二字,名利者,私人也,助人者,善也。此乃所道德之评,千古以来,时代变,人变,道德也亦变,所以无定之答,此题又亦无解。钱财如尘烟,一挥即散,名利如梦境,梦醒皆无.道是无道却有道,义是无情却有情.道由时生,义由人生,天地生于混沌,人生于淤泥.所以无道无义.为何存者?此无解.

篇2:杂谈随笔

杂谈随笔800字

静静呆坐,望着窗外雪花翩翩起舞,晶莹剔透的冰,欣赏着这冬日里的美景。嘬一口昨日的清茶,只剩下淡淡的余香。

美好的周一,有几个年轻人会有这样的闲情品茶赏雪,过着仙人般生活!?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安逸闲适。享受着所有孩子梦寐以求的长假。众人眼里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的自由人!

每天醒来看初生的太阳,照耀世界每个角落,虔诚的感谢上帝,让我还能活着,看见阳光,一切就还是美好。或许现在有些年轻人和我一样,每天上上网、看看书、电视剧、打打游戏过着闲到发霉的.生活;还有更多的人,每天挤公交,朝九晚五忙忙碌碌工作,维持生计,埋头苦干,即使不喜欢这份工作仍会逼着自己喜欢,他们说生活太现实,他们的梦想被生活这把尖刀活活刺穿。我呢,更倾向第一种人,梦想还是有的,在脑海里惊涛骇浪,每天用那些琐事来打发时间,然后慢慢治愈昨天的伤口,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很快乐,享受着最简单的快乐——活着的快乐。

一次次在黑夜里问自己,为什么总是辞掉工作,为什么总是坚持不了?”不喜欢,所以不想去做“另一个自己在回答。众人听了,笑了,是冷笑。

现在的我,很佩服那些在家无所事事一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闲年轻人。众人的讥笑,亲戚朋友茶余饭后的话点心,父母的唠叨,内心施加的压力。因为没办法,去把另一件事情做好,付出的代价是这么多。!

他们远离城市的喧闹生活,孤独的把自己锁在寒冷的心笼。脱了衣服,赤裸裸看着伤口,呵着冷气,搓着冰手,问自己,现在的自己为什么会是这样?一切是真的吗?怎么会这样?!然后望着远处的火炉,缓缓的迈步凑上前取暖,狂热的火苗将心里寒冰逐渐熔化。他们会放下沉重的包裹,奔向远处炙热的黎明。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一段自己和自己独处的时间,自己给自己疗伤,而不是看到伤口在流血还在没有目标的奋斗,直到血液流干,才感叹应该早点止血才好。问问自己想要什么?得到什么自己才会拥有一份简单的快乐不是吗?

雪会停,冰会融化。伤口会愈合,我们飞得会更远!

篇3:刘备的随笔

正在热播的新版的大型连续剧《三国》,又见刘备刘皇叔,又见刘备的眼泪,无论你怎样提高警惕抱着一种超然的心态,但最终逃脱不了被导演被罗贯中老人家带入原作的窠臼,演员精湛到位的表演,用一次次的眼泪印证那句歇后语,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刘备着实爱哭——桃园结义要哭,打了胜仗要哭,打了败仗要哭,得了徐庶要哭,失了徐庶还要哭,恳请孔明辅佐要哭,孔明应允辅佐还要哭,失了战将哭,得了战将哭,摔孩子要哭,托孤时依然要哭,哭,哭,哭,就好像他刘备除了哭不会别的,我想抑或是罗贯中老先生心情使然,每每写到刘备便想起了什么伤心事,于是有刘备在书里替他老人家涕泪连连,也就流传下来以泪洗面的刘备。

不用我们太费心思,史学家早已为我们考证,历史上的刘备根本不是爱哭鼻子的懦夫,而是叱咤风云的一代蜀国君王,历史上的功过是非由史学家们去评说。在这里想说的是在《三国演义》特定的故事情节里,刘备的眼泪功过几何,从中可以汲取哪些经验和教训,从刘备的泪眼婆娑读出些故事以外的启迪,则正是需要思考的。

《三国演义》刘备的眼泪大致有三种形式,一是忧国忧民所流的泪,一种是惜才怜才所流的泪,再一就是重情重义的泪,正是透过这三种流泪方式,反衬出刘备的抱负、方略和人格魅力,才成就了这部恢弘的历史名著,成就了忠孝重情重义的一代蜀君帝王。

先说这忧国忧民的泪,书中刘备有不少泪是为汉朝江山基业所流,虽说他只是一个买席子的,但却怀揣匡扶汉室的远大抱负,以铲除奸佞为己任,这种拳拳的爱国情怀在报效无门时,多以眼泪的形式流露,可亲可佩。正是有了这眼泪,才有了活灵活现的刘皇叔,才有了流芳千古的是三国演义。而说到刘备对子民的爱更是堪称历朝历代的楷模,为躲避曹操来袭,刘备携二十万余百姓逃往江夏,就连孔明都劝其放弃百性,而此时刘备却眼含热泪说:“百姓可以弃我,我绝不弃百姓。”一语道出了他征战沙场、为官、称王的倚重所在。相反看看二十、二十一世纪,萨达姆为满足个人的'私欲不惜葬送了国家的前途,扼杀了人民的幸福,使得本美丽富足的国家战火频发满目疮痍;还有那些拿人民幸福换取家族世袭统治的国家,而那些靠民脂民膏吃的肥胖无比的领袖们,却使他的臣民忍受饥寒交迫,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样的君王面对刘皇叔不应局的惭愧吗?不应该留下惭悔的泪吗?

再说惜才怜才的泪,刘备为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遍访天下才人,广纳文武贤士,正是有一大批诸葛亮、关羽、张飞等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的旷世奇才,才演绎了三英战吕布、只身救阿斗、舌战群儒流千芳古的佳话。为得到徐庶的辅佐,刘备泪流满面真情相约;徐庶走了,刘备以泪洗面,欲砍伐树林望其远去,正是刘皇叔的真诚与曹操的奸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才有了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典故。刘备爱才、惜才、用才,可谓是典范楷模。刘备三顾茅庐请来了诸葛亮,便将用兵权交给了孔明,正是主公的信任,才有了前后出师表气势磅礴,才有了一代传奇军师——武侯诸葛亮。刘备用他的眼泪换来了属下的忠诚,刘备临终前托孤给诸葛亮,眼含热泪说刘禅若不行,诸葛亮个自己做君王,正是这种宽宏大度,才成就了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写就了这一对君王传奇。时间过去了千余年,又有多少人能像刘备这样爱才、惜才、怜才,又有多少人能比刘皇叔宽阔的胸襟和高风亮节的品格,想必会有人羞愧的流泪吧。

还要说重情重义的泪,刘关张流泪桃园三结义,从此开始了三人重情重义兄弟情义,关羽不为曹操高官厚禄所动一心一意侍奉兄长,过五关斩六将与哥哥相会;三弟张翼德一丈八长矛永冠三军,为救主河喝断当阳桥,至死不渝陪伴大哥左右;兄弟的的情谊正是刘备为人的真实写照,正是刘皇叔的人格魅力所在。常山赵子龙只身救阿斗,刘备见在敌阵中杀的几进几出的四弟后,将阿斗摔在地上,相比拥兵几十万战机极佳的袁绍,只因儿子有病而贻误了战机,最后兵败官渡,成为后人的笑柄。常言说,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那为什么袁绍之流收买不得,不正说明了刘备的重情重义,天下英雄趋之若鹜的真正原因了吗?现如今已是二十一世纪,有多少人为了钱、为了利,父子反目,兄弟成仇,更有甚者为了一官半职出买良心和人格,想想三国时期的刘皇叔不觉得有些羞愧难当吗?

《三国志》也好,《三国演义》也罢,亦或是正在热播的电视连续剧《三国》,都不外乎文艺作品,是作品就免不了有些虚构和杜撰,就像刘备的眼泪,多半是罗贯中们所流,但千百年来文艺所反映的是民生、民愿、民心,从这一点来说刘备的眼泪代表人们所期盼的爱人爱国、重视人才、讲究信义,是无论哪朝哪代都应遵循的真理所在。

篇4:刘备的随笔

关羽、张飞相继遇害,刘备痛不欲生,发倾国之兵,杀奔东吴报仇。结果惨败,刘备身死白帝城。

刘备的失败,是一开始就注定了的。首先,因关、张遇害而交战,是因私废公。其次,蜀吴相争,两败俱伤,曹操渔利。——这样一个浅的道理,即使一个普通人,也能懂得;而作为一个政治家的刘备更是心知肚明。刘备是明知不能为而为之。因为在刘备看来,情谊、义气、诚信是大于一切的,是第一位的,而个人荣辱成败、江山社稷则是第二位的。

刘关张桃园结义,跪拜盟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

关羽、张飞模范地践行了自己的诺言。特别是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过关斩将……都是为了一个“义”字。刘备是主,关、张为臣,但是在情义上三人是平等的。由此想去,刘备的复仇之举实不难理解。

得知关公危急后刘备泣曰:“云长有失,孤断不独生!孤来日自提一军去救云长!”当云长死讯被证实后,刘备哭倒于地。说道:

“孤与关、张二弟桃园结义,誓同生死。今云长已亡,孤岂能独享富贵!”

“孤与东吴,誓不同日月也!”

\"若不报仇,是负盟也。朕欲起倾国之兵,剪伐东吴,生擒逆贼,以雪此恨!”

“朕不为弟报仇,虽有万里江山,何足为贵?”

得知张飞被害,刘备以头顿地而哭:“二弟俱亡,朕安忍独生!”

刘备御驾亲征。兵败后退至白帝城,愤恨交加,不久亦亡。

刘备举兵复仇,对此世人多有微词,认为纯粹是义气用事。

刘备是性情中人,视情义为生命。他为义而生,为义而死,用生命践行盟约。中外历史上,爱美人不爱江山的皇帝有,但爱兄弟——并且是结盟兄弟而不爱江山的帝王仅刘备一人。

刘备虽败犹荣。刘备是顶天立地的伟丈夫。正是:

臂膀倏失岂苟生,怒发百万复仇兵。

手足情义磐石固,富贵江山翼羽轻。

梦断东吴悲壮士,魂归白帝悼英雄。

帝王事业渔樵论,又见桃园满树红。

篇5:生活随笔杂谈

生活随笔杂谈

放了三天假,头两天在家宅着,连大门都没出,所幸冰箱还有一些蔬菜水果和干粮,没让自己在家活活饿死,宅着这两天想了很多很多却想不出过结果来,白白浪费了时间,未来对我来说太遥远,遥远得分分秒秒都很漫长,很想结束这种疲惫不堪的日子,但对于生活却显得那么无动于衷,貌似对什么都失去了兴趣,不知何时起自己早已一步步走向堕落,堕落得连自己都不认得自己,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忧伤也随之增加?生活到底应该用什么样的词语来形容?无法摆脱这种困惑的日子。

今天为了参加同学的婚礼五点半就起了床,当我出门时却发现在还没天亮,好久好久没那么早起床,外面的空气很清新,但却洗不掉大脑的困惑。对于同学的这种闪电结婚,似乎有点难于接受,但事后想想又似乎明白了,其实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每个人对于追求幸福的方式不一样,我们不能把自己的思想强加于别人身上,这也是她终身大事,她所考虑的肯定比我们还多,面对这一切我们只能给予深深的祝福。其实她那灿烂的笑容已经给了我们答案。

在婚礼上也见着上学时的死党,虽然平时也有联系但像今天能坐下来好好谈人生的时间却少之又少,大多数都已成家,随着时间的变迁聊天的内容也大有不同,记得上学时谈的都是一些八卦的话题,比如谁和谁在谈恋爱,又比如谁和谁在闹矛盾,或者最近流行什么歌曲,又或者最近哪个电视剧好看…….然而,现在,呵呵,可以说是变成流氓,谈得更多是关于性方面的问题,或是婆媳关系,或是相夫教子,更多是体现出对于现状生活的不满,想想当初我们都是为了追求幸福才踏上婚姻的道路,为何在这条道我们认为幸福路上却发生了这么多不幸的事情?婚姻到底是什么?自己都还没搞清楚,却在这条不幸的道路上艰难的行驶着。

篇6:洗澡杂谈随笔

洗澡杂谈随笔

《洗澡杂谈》能够把生活中的一件普普通通的事情,写得这么有声有色,充满情趣,值得我们阅读。

刚才在洗澡的时候,突然觉得要写篇洗澡的文章,于是头发湿漉漉的我就坐在电脑前了。

小时候对洗澡是很不喜欢的,觉得像是受罪,现在对洗澡倒是很有兴趣,觉得是个很放松的事情,就是有天大的事情,在蓬头下面都是可以暂时抛置的。我洗澡速度很快,一般三个步骤,用洗发水洗头发,冲干净,用洗面奶洗脸,冲干净,再用沐浴露洗身体,最后再冲干净,就这么洗完了,要是快的话大概五分钟不到。这个洗澡的三个步骤一直没变过,也是一件坚持很久的事情了。想来真是奇怪,很多事情我都没坚持下来,比如对衣服的喜好,走路的姿态,饮食都或多或少有些变化,就是爱一个人也无法爱那么久,但偏偏洗澡的习惯却一直保留了下来。

曾经有个人建议我去买个搓澡巾,她是北方人,洗澡都要用这个,她嘲笑我说南方人真不讲卫生,每次洗澡都不搓澡,我说南方空气好,空气中没什么灰尘。

她给我说要把水开热点,最好有点烫,然后多冲一下,等身上发红了,然后就开始用搓澡巾搓,千万不能先打沐浴露什么的,那样身体会滑,就什么也搓不下来了。我买了搓澡巾,当天晚上兴冲冲地去搓,但是快搓出血了也没搓下什么来,皮肤还火辣辣地疼了几天,她说我的方法不对,让我再去搓,于是又去搓,照旧没搓下来,于是我说我天生干净就不再搓了。

我大学时的澡堂是公共的,也没隔间,一排蓬头,大家赤裸裸地在里面洗澡,很热闹的样子。那时网络上刚兴起南北两地的人洗澡习惯的区别,于是我就注意观察,发现果不其然,北方人都拿着搓澡巾在那里搓,搓得身体红通通的,南方人就悠闲得多,闭着眼睛很享受的样子。其实也知道是该要搓澡的,不然洗了很久身上还是有些粘粘的,可是习惯了,买个搓澡巾也觉得是很麻烦的事情,自然别说搓澡了,只能洗勤快点吧。

古人说三天一洗头,五天一洗澡,这在那时算是符合礼仪的.了,但是要是放在今天,这绝对要被说成邋遢了。我父亲其实是很爱洗澡的,但是依旧被我母亲挑刺,说我父亲老了以后肯定邋遢。母亲这么说时我一般都是会躲开的,因为她肯定会顺便拉上我,说我和父亲一个德行。其实我和父亲只是偶尔会偷个懒不洗澡罢了。

洗澡似乎会上瘾,像是我大学室友幸君就是洗澡上瘾的人,每天下午三四点,他就会拾掇东西,然后挨个人问,洗澡去吗?有时天冷,下雪,没人去,他就踽踽一人去了。更有时候他打游戏打到很晚,忘了洗澡,便整晚都心心念念没洗澡的事。不过他虽然很爱洗澡,不过也是一副很邋遢的样子。为什么不说幸君爱洗澡只是有洗澡瘾,而不是爱卫生呢?因为他的确不爱卫生,只是爱洗澡罢了。这篇文章幸君估计能看到,不过他只能苦笑认了吧。

既然要洗澡,就要有澡堂了吧,其实澡堂是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学校澡堂除了看那些新鲜的肉体外就没什么好玩的地方,不过小街巷里的澡堂却很有意思。我去的澡堂较少,自然说不上来什么,就来说说我去过的吧。我曾经住的地方附近有个澡堂,十块钱一个人,那段时间我就经常去洗,一般进门后都有一排按摩床,有几个人躺在上面,然后有人在给他们按摩,也有只是躺着休息的,按摩的话价钱也便宜,不过我从来没试过,一来嫌那按摩床脏,二来让男人碰自己的身体算什么回事。进去后,有个淋浴区和泡澡区,我从来都是去淋浴的,从来不去泡澡,泡澡的话觉得隔应。有一次我在那里洗澡,旁边有对父子,父亲边给他儿子洗澡边让他儿子背诗词,我记得是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可是儿子怎么都背不下来,说了前句立马忘后句,说了后句立马忘前句,这么弄了差不多十分钟,父亲火了,拿了毛巾就走,儿子赶紧哭着追过去。虽然没什么有趣的,但是我觉得澡堂里生活气很足,也看过别人写澡堂的文章,都有很强的生活气,可惜我小时候没有受过澡堂文化的熏陶,也就只能干巴巴地写了。

宋朝人把澡堂称为香水行,吴曾《能改斋漫录》说:所在浴处,必挂壶于门。所以在宋朝游荡时,见到门前挂着壶的可以进去洗澡了。马可波罗来到中国的时候就曾见过很多澡堂,在杭州更是夸张地说有三千多所,而且有些澡堂还特别大,可以容纳一百人同时洗澡。不过那时大多数都是冷水浴,热水浴是比较少的,那时的人也习惯于冷水浴,常是不分季节的。宋元时的澡堂就有别的服务了(这里千万别想歪)。《朴通事谚解》记载元朝时的澡堂除了可以洗澡外,还可以挠背、梳头、剃头、修脚等,价钱自然也是不一样的,但都很便宜,全套做下来也不过十九个钱,比现在便宜多了。而且明清的时候,在富庶的扬州,洗完澡后还能吃茶吃水果点心,也是很悠闲自得的。

说到澡堂我就想起日本人的泡温泉来,但是我也并不是很熟悉,只是有两个镜头深深地印在我脑海里,时不时地飘出来,一是电影《郁达夫》中郁达夫在泡澡的时候偷看隔壁的女人,二是川端康成的小说《舞女》中,舞女听到“我”在外面,没穿衣服就跑出来打招呼。这些都是极美的,让人觉得十分纯净,一点肮脏的念头也不会有。这样想来日本的男女共浴也并不那么难以接受,反倒有些诗情画意了。但中国古代的男女不能共浴的,不但男女,就是夫妻也不行,不但不能同时沐浴,就是同一个浴室沐浴也不行,想来真是古板啊,

洗澡前后是最烦人的两个时间段,特别是冬天,脱掉衣服时冷得很,穿上衣服前也冷得很。常常是匆匆地脱掉然后再匆匆地穿上。不过有时也会观察下别人是怎么擦身体的,这主要得益于在学校澡堂的经历。有些人是在蓬头旁边就把身体上的水擦干净,然后再出去穿衣服的,这样有好处就是擦干净身体后还能把毛巾洗一下,似乎刚擦过身体的毛巾很脏似的,不过这样有可能刚擦干净的身体又被溅水了。有些则湿淋淋地跑到更衣室再用毛巾擦身体,这样必然不会再溅到水,可是毛巾就不能洗了,在我看来这是难以接受的,擦完身体毛巾还是要洗一下的。我自然是前者,而且我发现前者一般是用毛巾擦身体,后者浴巾和毛巾共用,当然也是用毛巾的多。比如前面说的幸君就是用浴巾的,我前面之所以说他爱洗澡不是因为讲卫生,这里也可以提供一个佐证,因为他用浴巾擦干净身体后就又放在澡盆里了,回去也不会晾起来,直接湿哒哒地放在澡盆里等着下次用,这样每次擦身体的都是这张湿浴巾了。不过他有两张,可以换着用,只是换得不勤,脏得不行时,就在洗衣服的时候顺手丢进去一并洗了。还有一个有趣的地方就是,人们擦身体时都是从上往下擦的,极少有人从下往上擦,似乎人们心里都觉得上身要比下身干净些,不过洗澡的时候洗下身的时间要比上身多得多,照理来说下身应该要比上身干净,大概只是心理原因吧。

我一般洗完澡后一条毛巾就擦干了,这是从我父亲那里学来的,一条毛巾既擦头发也擦脸也擦身体,我初始很看不惯父亲这样的做法,最后倒也跟着学了,不过父亲洗澡的和洗脸的都是一条,我则是洗脸的用另一条,不过和父亲也差不多了,想来母亲说我们邋遢就是这个原因吧。我现在是越来越简单了,毛巾多了也麻烦。不过我和父亲这点的确要被批驳的,因为这还赶不上古人了,古人洗完澡,都是要用两条毛巾的,一条大的,一条小的,大的擦下身,小的擦上身,看到此处,我决意要再去买条浴巾,不过用不用就说不准了。

我对洗发水啊,沐浴露啊是没什么要求的,能洗就行,反正也差不多,不过古代就不一样,他们的选择太少,一般人家就用淘米水、皂角了,而有钱人家就好得多,有澡豆啊,肥珠子啊之类的。澡豆在孙思邈的《千金方》里有配方,其中有一种澡豆是以白豆粉为主料,再加入青木香、甘松香、白檀香、麝香、丁香这五种香料,自然是很香了,加了香料后还要加些药,比如白僵蚕、白术啊,这样对皮肤好,甚至还会加鸡蛋清和猪胰。这真是比现在的肥皂更为复杂啊。而肥珠子是一种生长在浙江的树木,荚果比皂荚更多油,所以被称为“肥皂”,或者“肥珠子”,但具体是什么树我也不知道。

想来现在的人真是幸福得很,各种东西都有,且洗得更为干净,生在现在也是很好的。

……

写到此处,不觉快两点了,夜深人静,已然困极,但似乎还有很多没说的,关于洗澡的记忆也有很多没写出来,关于洗澡的诗词也没有提到,与洗澡有关的著名人物也没提及,真是匆匆结束的文章啊,不过头发已经干了,可以入睡了,也就不写了,杂谈嘛,就是杂杂乱乱,哪里能十全十美呢。

篇7:新年杂谈随笔

新年杂谈随笔

时光太匆匆,太匆匆。既可绿了芭蕉、红了樱桃,又可枯了老藤、杀了百草。一切都在轮回里生长、壮大、消失。任何事物都逃不脱时间的干将莫邪,都是时间左右下的一团虚无。说永恒与永远,只是一种美好的向往而已。

都说时间是把杀猪刀,抹杀着青春,肢解着人生;都说生命是一场旅程,来不及返观,便已老态龙钟。这个世界原本没有主人,只有归客。潮起潮落,花谢花开,都是按照一种内在轨迹运行着。任何的灵丹妙药与盲修瞎炼,只是空空大道里的泡沫,该怎么生死还怎么生死。奢望长生不老是一种无谓的贪恋,没有了生命质量,三十年与一百年一样,在时间的长河里同样是微不足道的,都是露水烟花、泡沫幻影。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正如人生终有落幕时分,这似乎是一场注定的悲剧。可在这场悲剧中,有的人活出了韵味与光华;有人活出了憋屈与无望。不是生活太诡异,而足我们太“奢靡”。原本只有喝稀饭的实力,却总想吃面条。过多的'欲望是生命的枷锁;不平的怨恨是人生毒瘤。光彩有光彩的阴影,辉煌有辉煌的无奈,仅看别人的荣耀,最后迷失的是自己。

有多少欢乐,就可能有多少忧伤;有多少兴奋,便有多少落漠。不要寄托他人给你疗伤,也不要把希望都靠在他人身上。他人永远给不了你要的全部。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播种的龙种常常收获的是跳蚤。这个世界给我们的惊喜太少太少,给我们的叹惜却太多太多。原来碧空如洗,风平浪静,霎时完全可以晴天霹雳,巨浪淘天。这个世界变化快,人心比这变化更快。

时髦的一句话:城里套路深,我要回农村。如今农村的已不是一方净土了,你回去照样把你套牵。你已逃不出如来掌心,一定逃不出三界的束缚。别以为你是谁,你不是皇帝老子,也不是大神大仙,你还食着人间烟火,你还在这个世界出没。该下水时自己慢慢得下水,别让人家在后面猛推一把。“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理想,是目标;但我更相信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没有一定的襟怀大气,没有一定金钱支撑,没有一定英雄联盟,你想不染由不得你,染得少了也由不得你,你已误入江湖,江湖的套路你应适应。

站在时光的年未岁尾,有几多惆怅,有几多坦然,亦有几多憧憬。不愿老去却要老去,不愿走的人还是走了,不愿一事无成还是一事无成。不想面对还要面对,不想参与还得参与,不想诡谲得还得诡谲。谁说生活是万花筒?可明摆在我们面前的仿佛就是阴暗多于阳光,悲伤多于高兴,淡漠多于激情,是我们站错了位?还是我们思维偏激?————完全不是,是我们这颗“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在作怪,在躁动,其他附属的表象便也如多米诺骨牌,哗啦啦倒下一片。

————唠叨是唠叨,生活是生活;倾诉是倾诉,人生是人生。不要因为别人的无稽之谈,影响了原本平静的心情。一只羊一圈圈草,一个人一种生活方式,只要活出特色,活出自己的追求,于国于家是有益的,便是成功。

不管朴槿惠其人其事如何,但说的这四句话:“扬在脸上的自信;长在心底的善良;融在血里的骨气;刻在生命里的坚强”应当让我们永远记住的……

新年,新起点,新征程;

新年,新气象,新梦想;

新年,新高度,新跨越。

在新年里,愿我们穿新鞋走新路;走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无所谓成败,无所谓得失。

篇8:这一天-生活随笔杂谈

这一天-生活随笔杂谈

20XX年8月15日,这一天,其实什么事也没发生,只是,花了一下午的时间把所有以前的日记和写在网上的日志都看了一遍;只是,突然觉得应该总结一下自己...

从刚上大学到今天,算是整整四年了吧!那么多人,那么多事,还有自己做过的那么多决定...看看过去,比比现在,似乎一点没看到自己成长的迹象。对别人,从来就不是一个容易食言的人。对自己,承诺过的.,却似乎都没有做到。那么多想要忘记的人和事,现在依然清晰;那么多想要努力争取的东西,现在依然犹豫。现在,已经开始害怕和自己说要“重新开始”,更害怕和自己说“要努力”,因为,越是这样和自己说,结果往往越是做不到。就像网络,我说要“戒网”,坚持了3天,今天还是又上了!下一次,我不知还能坚持几天...

面对自己,面对过去,很难说清心里的感受,似乎很多话要说,似乎又不知从何说起。

那么多东西,不得不思考为何而失去;那么多事情,应该要理出一个头绪。

努力挣来的,不见得是最好的;一直在手里的,也不见得就没有意义。

23岁,还想着、做着20岁的事情,那已不再叫幼稚,更不叫天真,而是一种傻气吧!

其实很想,和自己再说一次“重新开始”,很想,和自己再说一次“要努力”,可是,我不敢,不敢再相信我自己...

篇9:人生感悟随笔杂谈

浮生尘世,聚也匆匆,散也匆匆,似乎越美好的东西留下的遗憾也愈多。

来安庆的公交车上,突然上来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十七八岁,穿着时尚,一身的青春朝气,虽同为男性,我不知怎的一下子被他吸引住了。车厢里空座较多,他选择我左侧的一个座位坐了下来,离我不到一米的距离。看着他白皙的皮肤,满头健康的头发,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充满着年轻人特有的气质。那一时刻,我的内心不知为何泛起了一丝悲凉。

曾几何时,我也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少年,对未来满怀憧憬和希望。可在似水流年中,久经岁月打磨,曾有的朝气渐渐蜕去,许多的幻想亦归于现实,不免轻叹,如风的岁月中我已来到了中年。

人到中年,内心便少了太多的悸动和轻狂,就像湍急的溪流融入江河,从此变得波澜不惊。或许是身上承载的责任太多,不知不觉中,也就安于这样一种平淡无奇的生活,不想有着太多的改变。

人到中年,对许多曾令自己痴迷的东西逐渐淡忘,内心或许尚存几分冲动,但往往心有余却力不足。年轻时为等一场欧洲杯球赛,可以熬到零晨三四点,第二天照常上班,可现在不敢,不仅身体一时扛不住,甚至一个星期人都缓不过神来。年轻时可以与狐朋狗友四处游荡,毫无顾虑,但现在似设置钟点的闹钟,到点便准时回家,甘心做一个老婆眼中的好丈夫。

人到中年,开始对许多新潮的东西持有矛盾心理,常常疑惑是自己真的看不惯,还是自己已变得有些落伍,但往往自己给出的结论是:现在的年轻人,太不像样,哪像我们当年!可时间一长,看得多了,又不免感叹,原来自己已不再年轻,真的有些落伍了。

人到中年,对身边的人事物喜欢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少了年轻时的迷恋和崇拜。就像在大街上遇到美女,往往也是装着不经意的偷瞄几眼,以饱眼福,但可以对着天地发誓:心中绝没有想入非非,仅是看看,看看而已。

人到中年,渐渐喜欢上了独处。一个人的时候,大多喜欢梳理一下自己的记忆,脸上的表情很丰富,时而略带陶醉轻泛一丝笑意,时而双眉紧锁似悲上心头。偶尔也会展望一下未来,只不过都在脑中一闪而过,因为自己深知,想和不想差不多还是那个样。

人到中年,不仅感觉生命中美好的东西似越来越少,而且与自己亦渐行渐远,青春记忆中,那些纯真的童年身影,那次雨中美丽的邂逅,那回故作聪明的英雄救美,定格于记忆中所有的人和往事,逐渐地变得沉寂而模糊,方才感知原来生命中竟留有如此多的遗憾。

一声长叹,无奈,人到中年……

篇10:人生感悟随笔杂谈

中国女人最喜欢问一个问题,如果老婆和妈妈同时掉到水里,你会救谁?这是一个老掉牙的问题,记得在上学的时候就有人问过这个问题,当时我一下子愣住了,想了想,答到,一只手救老婆,另一只手给老妈扔一个救生圈,把妈妈拉出水面,当时的同学就问我为什么呢?

我就说,首先我是不会游泳的,我会找一个比较水浅的支点,尽全力去救老婆的,直到把老婆拉出水面,其次,我会把游泳圈扔给妈妈,因为妈妈年级大,经验比较丰富,会一点点游泳,所以加上游泳圈,相信游出水面只是迟早的问题。

再说了,没有如果,有的只是一起全力救,无论是自己会不会游泳,遇到这种事情,也会出手的。

我们看一看外国人的说法,同样的问题,只能救一个的话,老外沉默一会后回答:这是一个残酷的问题,如果我必须做出选择,我救我的妻子。问为什么。他说:首先,我母亲年级已经大了(75岁)。她的人生大部分已经过完,但是我的妻子还年轻。其次,如果我们有孩子要抚养,我更加会毫不犹豫的救妻子。孩子们不能没有妈妈。此外,就算是我妈妈自己也会让我救妻子,而不是救她,他绝对会先救妻子。

从网上看到了这样的三个故事,让我感慨颇深。

第一个故事:未婚的看懂了再结婚,已结婚的看懂了更懂得经营婚姻,不懂就可以不用结婚了。 故事一 他们相爱三年,准备结婚。结婚前一个月他消失了,留下一张纸条:对不起,等我足够好的时候我再娶你。她悲痛地撕了纸条。

两年后,他穿着西装开着限量版跑车回来,却发现她早已嫁给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人并且已经有了孩子。他有些愤怒,你宁可嫁给一个这样一个什么都没有的人都不愿意等我么。女人轻轻笑笑,我们不需要任何东西,有爱就够了!男人突然间明白了。

第二个故事:男孩结婚后对自己的妻子比结婚前更好。一次聚会,朋友笑他:怎么结婚了还那么腻。他讪讪地笑着说道:“结婚前,很多男生都想追她,有很多男生会对她好,我只有对她更好才能追到她;结婚后,对她好的男生越来越少,我只有对她更好,才能不让她失落。我所做的一切就是想让她幸福。”说完,所有在场的朋友都沉默了,没有嘲笑,只有敬佩。

第三个故事:丈夫在床边护理即将临盆的妻子。妻子:“你希望是男孩还是女孩?”丈夫:“如果是男孩,我们爷俩保护你;如果是女孩,我保护你们娘俩。”

都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原来是好女嫁错了郎!爱情不是荣华富贵,而是相濡以沫。结婚本是一件幸福的事,前提是嫁给了会把你当宝的人。

房子再贵,你睡的只是一张床;车子再好, 超速还是要吃罚单;包包再贵,也只比塑料袋多一个炫富的功能。

不要为了追求没有的,而忘了自己已有的幸福,知足常乐!

选择你爱的人,还是选择爱你的人,选择怎样的爱人,选择怎样的幸福,选择是一道永久的命题,选择什么,还是被选择什么,有时,需要我们冷静思考,需要我们做出艰难的选择,但是有一条就是为了幸福的自己,为了幸福的爱人,所以我们有时又不得不去选择。

选择什么样的路,选择什么样的爱人,选择什么样的幸福,全看自己的选择,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只要用心就会发现它们。

篇11:人生感悟随笔杂谈

人生如书,读不尽。人生如景,看不完……

我们总在不知不觉中打心底里笑读别人,读别人的骄傲,读别人的喜怒哀乐。读别人却看不清自己几斤几两,无端放大自己的优点或极度消沉悲观……

古有一句话“读人时反思自己”。愈是读别人缺点的时候,愈应反思自己、读自己,以取长补短,使自己不犯与别人同样滑稽的错误。

人们一直提倡读书,读好书,但是很少提及要好好读自己。看清别人不容易,读懂自己更不易。然而,真正能读懂自己的人绝对可谓心灵上的君子。

人有一双眼睛,生来可以看世界,读别人。而要看自己也只能在镜子中看到自己的一面,这一面也是朦胧而不真实的。在解读自己时,常常有不少人总是戴着“放大镜”无限放大自己的优点;对于缺点,更喜欢用戴一付墨镜模糊而抹杀之,这个时候用的最多的方法是“自欺欺人”,首先不愿意自己剖析自己的人,永远也读不懂自己……

读不懂自己的人,更喜欢把自己装在美丽的泡沫中,即便这种泡沫根本无法遮挡什么。因为,不敢读自己的人,首先是不愿面对真实的自己。

读不懂自己的人,往往自怨自艾,由偏激导致懒惰,由冲动转向消沉,把一切不如意都归罪与客观事物上。用的是自己的躯体和名字来镶嵌人生风景,但是风景里多了一片悲凉和叹息……

只读别人不读自己的人,命中注定成功与自己有些遥远。即便是偶尔愿意读自己,也未必准确。那个活生生的真实的你,躲在成功与失败的背后,只有静下心来,用心去触摸碰撞!

总之,一个人,只有先认知了自己才可以去读别人,才能够去读别人或天下。可以试问一下自己,当你读别人的时候,是否带着自己的观点,自己是否己经有了是非的答案?这个时候你己经读了你自己。因为你己经用了自己的道德标尺去衡量了别人。答案的精准与否,完全取决于自己的认知度。

有一句话“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说的就是人们常常把自己放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下,看不清自己,这就需要我们时时把旁人当做一面镜子,与他们沟通,善于聆听他们的点拔,才能更好的让自己切近成功!而不善于甚至不敢解读自己的人,永远与真实的自己隔着一堵厚重的墙,这是一种巨大的悲哀!因为读不懂自己的人,首先就没有一个清晰的标尺去领悟别人和衡量世界。

事实上,读懂自己很难,塑造一个好的自己更难。在我心中,读懂自己就是要用纯洁的心去塑造自己。读懂自己,就是要不断地与自己谈心,要与自己过意不去,在成功的时候总结失败时的教训,在失败的时候查找成功时的经验。让自己无时无刻都要保持一个理性的头脑才可以更加理性而全面的读天下。

只有读懂自己的人,才能真正读懂人生这本大书,因为这部书的作者是自己,读者也是自己。

篇12:杂谈教育 生活随笔

开学了好几天,学生早去学校,可是学校还没有正常上课。每天就是几个老弱病残的老师还在坚持着。他们是教育的先进模范,为教育事业默默无闻地奉献了一生。到了暮年,还坚持在教育岗位上。

早听说城里要来几个模范老师来我们乡下支教,我们早就盼望他们到来,因为他们可以给我们带来新的教育资讯和动态。

每天我们都要上十节课,从早晨到晚上八点,一直耕耘在课堂。整个人就像老黄牛围着学生。回到家,人已经累散架了。

我们学校算是很不错,每个人可以只带一门主课。在乡初小,一个老师要带三门主课,就备课就够得备了,还批改作业,老师忙得够戗的。往往老师上完了这个班,马上又另一个班。到了晚上,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

可想而知,学生的成绩也好不了那里去。去年有一个班,五名同学考了五十分。学生从一年级一直到高中,这样恶性循环,学生在开始没有弄懂,随着知识的加深,学生学得越来越没有劲,从五六年级这样苗头就出现,学生在上课时睡觉的现象屡次出现。

只要有一点空余时间,学生就会去网吧上网,外面的诱惑力太大了,就连大人也无法受得住诱惑,学生的心完全不在学习上。他们也能捕捉流行的色彩,他们也学得社会人士染着头发,甚至于抽着烟。他们过早地感受了社会带给他们的气息。

每次看到学生因成绩很差而退学,心里真的很痛,他们还那么幼稚就早早离开学校。他们离开学校还可以干什么呀,他们那幼嫩的肩膀能扛得起多少重量。难道这些不是教育给他们带来的痛吗?难道这不是教育改革带来的创伤吗?

遇到学生有退学的想法,我总是极力地劝说他们。他们对我说:“老师,不是我们不想学,而是我们学不进,上课对于我们来说,就像读天书一样。因为我们不懂,只有上课时睡觉。”听到这些心里一阵酸楚。

前一段时间,参加了一次考试。听说参加考试可以转正,认为多年的愿望可以实现了。报名费就要交二百,一个月才几百元,那就用了工资的一半。可是名额只有三十七人,报名却有几百人,几百人为了争这小面包。明知道用心血的二百元打水漂,还是为了渺茫的希望去拼。最后拼得头破血流。因为那里早有门第之争,单薄的势力怎么也拼不过门第之争。

早听说可以加工资,可是遥遥无期。最后也只有失望。风终于能吹进干涸的地带,可是也只能加那么一点点,只能满足一下人的虚荣心。别的地域加了的是我们好几倍,彼岸与此岸他们的工资相差很远。武汉老师工资补贴是我们的几十倍。我们也只能望洋兴叹。

邻居的一个民办老师,辛苦教了几十年,从青丝教到白发,人生最美好的青春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到最后民办老师一刀切,断了他们那么一点点奢望,也断了人间的冷暖。一两百老民办老师就是回到了家,他们是多么留恋工作一辈子的讲台,他们奉献了多少,也憧憬多少。可是到头来留下的是绝望与伤痛。

每天,看到那个老民办老师背着蛇皮袋去捡破烂,佝偻着身躯,衣衫褴褛,谁见了不寒心呢?

命运对于他们来说,只有奉献,没有收获。

看到这些惨象,师专的学生都不愿意当老师,微薄的工资无法养活一家人。现在给人们的思考是什么?国家三申五令地提高教师的地位,可是春风也有吹不到的地方。

春风,何时能吹到每一个角落?能让生活在同一太阳的人们都能感受到温暖。

[杂谈教育 生活随笔]

篇13:杂谈随笔:清明随想

杂谈随笔:清明随想

清明节对每个人来讲都有不同的意义,让人内心世界有所感触。这个特殊的节日,是一个双关节日,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祭奠亡灵的一个特殊节日。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面临的是社会现实生活。举国上下为祭奠先烈,过世亲人而忙碌着,以不同的形式表达着每个人的情感,以缅怀那些在天之灵魂,告慰过世的`先烈、亲人。让亲人们安息,期盼亲人们好好地生活在天堂世界上。生者借此提升情感的内在动力,更好地生活下去,以兑现自己的承诺,实现先烈的遗愿,实现亲人未实现的理想。所有的情感在清明节时刻释放,产生了巨大的精神动力,推动社会继续向前迈进,向前发展下去。

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的文明传统,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弘扬民族文化精神的基础上,承前启后,代代相传,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是战无不胜的,是中华民族崛起的核心力量。在清明节之际,各地举办了形式多样的祭祀活动,轰轰烈烈,特别是那些感动人心的故事,让人内心震撼不已。我们缅怀那些为共和国捐躯的先烈们,是他们以自己的血肉铸就了共和国的江山。今天我们缅怀他们,祭奠他们,为他们扫墓,为他们树碑立传,赞美他们崇高的理想,歌颂他们的丰功伟绩,这是应该的,也是彰显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所在。吃水不忘挖井人,没有那些浴血奋斗的烈士们的流血牺牲,就没有共和国的今天。我们要年年如此,代代如此,把光荣传统传承下去,让子孙了解历史,了解社会的发展史,珍惜劳动成果,激励广大人民群众努力拼搏,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清明节是一个具有历史教育意义的特殊节日,我们要以此作为契机,加强爱国教育,缅怀先人的功德,高举红旗向前阔步走去,把社会的经济发展推向新的高潮。只有这样,在天堂之上的先烈们,亲人们才能得到安慰,才能安息!那些亲人才能呵护我们,保佑我们的安康,天堂人间才能和谐快乐!

篇14:《人生之杂谈》随笔

《人生之杂谈》随笔

《人生之杂谈》随笔

时间,又到了凌晨,躺在床上,电风扇的声音咆哮着,而我却能清楚的感觉到,人世间的繁华如此安静。

时常在想,如果时间从这一秒结束,或许我可以开始期待,新的日出。我不需要别人好心的提醒我,我知道我目前的处境,我也明白我此刻的自我沉醉。确切的说,这种感觉只是一种麻木,我不想战胜任何的弊病,我允许自我稍稍的放松,因为,一切都在我意识的控制中。

请相信我,我不是一个控制狂,对于那些君临天下的政治骗子,我所能做的,就是尽量让自己变得真实一些。虽然我不能靠近他们,但我能在每个荧幕上看出那些虚假的剧情。我想,他们在说完这句或者那句话后,他们应该对着光鲜的镜面哭了。千万别轻易相信那些眼泪,眼泪于他们而言,仅仅是自我感动后的情感排泄物。

先抛开那些虚伪的君子,我们更需要了解的不是他们,而是我们自己。如果你想活得真实一些,那就需要进入别人的生活,找到自己的那叶孤舟。别为茫茫人海泛舟而苦恼,只要勇往向前,用生命去执着,总能在暗礁和惊涛中勾画出人生的微笑。

不用去怀疑,那些孤注一掷的选择,必须用汗水和血液捍卫。也不要过分去在乎对错,人们口中常常提及的对错,那只是他们在大自然的威严下的最后一次自我满足。只要所做的事,能够符合人生的渴望,能够迎合内心,我们就不需要像小偷一样,蹑手蹑脚的走自己的路。你要相信,现在你脚下的路,早已布满了他们的脚印,遗憾的是,他们仅仅只是模仿,而你,是在演绎,是在诠释。

简单,没有烦恼的简单,什么也不去想的简单。简单,并不意味着不去思考,只是明白后的装傻充愣。你不需要竭力去证明什么,你所做的一切,能够得到最公正的评判。也不要去故意定位自己,你的意识,仅仅能控制自己,对于别人,你无能为力。

假如你所做的一切,依然令某人不愉快,你不必说,只需要继续做下去,不需要试着去改变,对于他们而言,永远不会满足。这时,你可以换个角度思考,也许他们的不认可,是源于对你的嫉妒,因为他们得不到你所拥有的、做不到你所能做到的,所以,他们故意贬低你,从而在自我意志中胜你一筹。

不必觉得可笑,也许潜意识中的你,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当然,人有了攀比心,并不是绝对意义上的错误,反而,良性的竞争,永远引领人进步,只要适当,把握好度,就能区分出自我性格中善恶。进而,能更好的控制自己,不至于被自己的情绪所绑架。

如果你不能更好的控制自己,那就试着不要给自己找借口,那些借口对于你的过失于事无补,反而会让别人觉得你是个没有担当的人。千万记住,如果那是你的责任,无论你的年龄是大是小、无论你的性别是男是女、无论你的境遇是好是坏,你都应该肩负起你应该承受的后果。

没有人会同情你,或者可怜你,因为,他们没有义务,不要在自己遇到一些不公待遇后,就学着怨天尤人,愤世嫉俗,那不是我们所该干的事,我们应该试着融入集体,试着去适应,试着去包容。当然,包容对于大多数人都很难,因为人们的关系,不都是像亲人一样。在当今社会,即使是亲人,也不一定能包容,何况普通的同事或者朋友关系呢?

不应该去过分指责,因为每个人在说或者做前,他们会认为那是对的,或者是应该那样的。在遇到分歧时,你应该先赞同,而后提出自己。我相信大多数人都明白这个道理,但做起来,往往会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而截然不同。有时,甚至会适得其反,反而加速了气氛的紧张,弄得自己心情烦闷。

只要把自己做好了,你大可不必去为别人的烦恼而烦恼,每个人皆不同,在当今社会,你不要试着做一个好人,他们不会承认你的勤劳以及善良,相反,在他们的精明面前,你设身处地的为他们着想,反而却被他们看成一个傻瓜。当然,我并不是提倡人人都去做社会里的精明人,这些精明人实际上并不智慧,有的仅仅是一些小聪明。通过自己的所谓的设计,便以为能承受一些人生的痛苦,实际上不然,他们只是走了一段迷失自我的路程。

不要抱怨,似乎很少有父母会去告诫他们的孩子。不是他们不想,而是必须自己去寻找,只有自己经历过了,才会明白,即使抱怨,你的情况依然得不到丝毫的好转。其实,抱怨可以换一个词语来理解,那就是成熟二字,人们往往从其言行举止来判断一个人思维的成熟与否,他们的出发点就是社会的共同意识,既然大家都这么认为了,因而,那必定有其存在的道理,也就有了正确的可信度。当然,你完全没有必要要求自己成为社会主流的一员,你只需要确定你是否快乐,是否找到了人生方向,是否弄清楚自己想要的。

我相信,在当今大多数人依然对生命充满疑惑,甚至没有弄清楚自己为什么而活?这是个大问题,大家都为此困惑,因而,当他们因某些人生挫折后,触及到了心灵的柔软地带,那时,他们的`孤独感就会迫使他们思考这类问题。这些问题往往不会带给人过多的感悟,反而会是一些情感上的持续性哀伤,他们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找不到自我。并不是迷失,而是不愿意承认自己,接受自己,他们的自卑,他们的自傲,都显得那么脆弱。实际上,如果他们愿意放弃一些,自然就会减少一些不必要的人生包袱,同时,也能走的更远。

在更远的路程中,他们通过思考,或者是思想沉淀,他们的人生总能得到一些有效的升华。升华人生,不是为了自我的满足或者是向别人炫耀,而是让自己不至于在茫茫人海里,感觉不到生命给予我们的厚重感。

有时候,我在想,是不是只要不犯错误了,常常保持一颗乐观的心,就能真正的快乐呢?经过自己生活的证明,快乐和一切都没有实质上的关系,它仅仅只是一种心态,一种不应该受任何影响的心态。当然,它也不曾独立,因为,没有一个人可以真正驾驭它,所以,普通人都不能做到不以物喜。只要那些看破红尘,心外无一物的方外高人,他们才能摒弃一切,淡定处世。

尘世中,我们没有一个人是完整的,我们或多或少都有所牵挂,那些所谓的万念俱灰,都是自我麻痹或者欺骗。大多数人都因此而选择轻生,因为他们看不到希望,看不到自己的未来,他们总觉得世间的美好离他们如此遥远。不是美好遥远,而是他们的期望太高,遗憾的错过了一些美好。

人生于世,数十载短如白驹过隙,也许若干年后,没有任何人会记得你,你的枯骨在泥土中腐朽,你的灵魂在岁月河流中隐去,到那时,这世间,还有什么与你有关呢?所以,无论你身处何时何地,你都别把自己看的太重,因为没有人会无聊到用自己去衡量你的存在感。要记住 ,你可以做秤杆,却永远做不了秤砣。

到最后,我想说说人生的智慧,譬如舍得,舍弃才能获得,获得也许是另一种舍弃。在爱情方面,很多人在失去后却选择盲目的执着,殊不知,不放手的那一方,才是最后的胜利者,因为不放手,所以他失去的不是爱,失去的只是一个没有爱的人罢了!我们常常说到一切随缘,或者说有缘无分之类的废话,这听起来像自我安慰。尽管有人定胜天的道理存在,要是人不醒悟,依然只能自我沦丧,浑噩度日。

至于那什么人生理想之类的谎话,有时不可尽信,在面对人生时,我们还需要记住一句话,活在当下。只有在某些不可改变的现实面前时,我们也许可以保持清醒,也许可以顿悟人生,也许可以升华人生。但无论如何,人生都是一种不可改变的事实,所以,你不逃避,便能有更多的选择机会。

篇15:随笔杂谈你幸福吗

随笔杂谈你幸福吗

随笔杂谈你幸福吗

中国建设发展的十余载,人们究竟幸福吗?人们对于幸福的认知,又将会是怎样的呢?

有一段时间,中央电视台的记者在全国不同的地区带着“你幸福吗”的话题进行了大量的民意走访,不少的人回答是——幸福啊!真可谓令人欣慰。但每个人对幸福的感知,却千差万别,回答各异。

因此,可以肯定地说:对于幸福,没有统一的标准,也没有绝对的答案。其实,幸福与不幸福都是人们心中实实在在的一种感受。

【一】不同的人对于幸福的理解、认知和判断的标准不同。

有人曾从幸福的字面上说:所谓幸福,就是有“土”地,有房子,有“¥”,就是有人民币,即有钱,有“衤”,有衣服穿,“一”人一“口”“田”,这就是幸福的物质基础。当然,这样的理解无可非议,它代表着人们的一种愿望,但事实上,幸福就该以物质来做保障。

但也有人说:所谓的幸福,既非地位、名誉,亦非财产等物。而是能彼此心无芥蒂的跟朋友家人一起生活,共渡安稳的岁月。这是一个很实在、很淡然、很坦荡的追求与认知。

还有人说:所谓的幸福,就是你想到的一些人和事,就可以使自己微笑起来。这是一种精神上寻求的幸福,可以赋予人们愉悦幸福的心情。

可见,幸福是物质及精神为一体的,它源自内心,每个人的幸福观,都是不同的。

【二】幸福的关键,在于每个人的生活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这是毋容置疑,也是对幸福的一种取决。

比如:健康的活着,其本身就是一种莫大的幸福!一个人的健康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生活的细节、姿态、管理和要求。

人们对生活的态度,将直接影响幸福的程度。因为生活的本身,蕴藏着许多的苦难,如果不能以正确而积极的态度应对,那么,将是不幸的,就会怨天尤人,不可幸福的承受起人生烦恼甚至于一筹莫展的苦度时光而不能自拔。

对于生活,只要人们日日聚起希望的念头,做快乐有益的事,做创造价值的人,当三者交集,就会产生幸福,从而拥有和得到幸福。

因此,我认为:幸福取决于对生活的把持,就看你对生活有多少积极的一面。

【三】善于抓住幸福的人,才懂得什么是幸福。

一直以为感受幸福是件很困难的事,仿佛是一种灯火阑珊处的境界。经过岁月的流年以后,才明白,幸福其实很简单。只要心灵有所满足、有所慰藉就是幸福。

曾经因为生活和工作状态的持久与重复,心生厌倦,心情低落而倦怠,找不到幸福的体会。后来才明白一个道理:幸福是一个很短暂的过程,要善于去抓,抓住了就是幸福。

在这里讲一个“一期一相会,且行且珍惜”的观念,保你能抓住幸福。

“一期一会”是一种茶道用语和精神。“一期”是指我们各自短暂的一生,“一会”是指我们仅有的一次相会。在茫茫人海中,我们每一段的经历或许只有一次,不可能永远的存在,所以,每一次茶事都是唯一的。如果相聚喝茶,就要珍惜这份缘。一次旅行,一次相爱,一次和朋友的相聚……都是一期一会。眼前的错过了,那么,眼前就会烟消云散。“且行且珍惜”就是:如果什么....就要什么....的意思,其表面的大意是:如果既然做了,就要去珍惜。我们的人生是唯一的,不要再犹疑什么,必需付出人生中仅有的一次心力,真实的去面对它,珍惜它。

这是一个可以抓到幸福的守则,只是一个比方或特例,但其间蕴含了深刻的道理,可以予人而悟。

【四】用心感受,其实幸福很简单。

幸福是心灵的感应,只有用心感受的人,才能拥有幸福感。对于你的追求、你的理想、你的目标、你的.期待、你的愿望,等等,通过自身的努力,得以实现了,你的心里会很激动、很喜悦、很舒畅,很自豪,那么,这就是你的幸福感。所以,幸福其实很简单。

比如,你帮助了别人,你一定感觉到很幸福,同时,别人也得到了幸福。爱与被爱,都是一种幸福,即便在爱的过程中,隐含着痛楚。

幸福的感觉,是心灵得到满足的感觉,不以他人来做出判定。幸福的感觉,是一种欲望的满足,要提高幸福的感觉关键在于如何来控制或激发自己的欲望。

一部分人感到不幸福的原因,就是欲望的过度膨胀,已经远远超出了自己所需求或所能达到的程度。但如果缺少欲望(即缺少理想和目标),因此,就会对生活失去动力。所以,获得幸福感的第一步就是——给自己一个适当的目标。

人生的价值观不同,幸福感就会不同,有的是物质的,有的是精神的、有的是情感的,不会有固定的答案。面对现实复杂而繁忙的工作和生活,只有努力、不抱怨、不攀比而知足的人,才能使生活变得简单,使思想变得单纯,使工作变得轻松,才能最大限度地感受幸福。

境由心生,用心感受,在充实与被充实和对人生的真正意义的体会中,幸福在点滴,幸福在心中。

只想问:你幸福吗?但愿你幸福!

篇16:随笔杂文:人生杂谈

随笔杂文:人生杂谈

从呱呱坠地到耄耋之年人的一生短短不过数十个春秋,人生既如此短暂,怎样才能使其不为之虚度,才能使其更加饱满丰实。

一是要适度原则。不管我们是在面对学,工作,还是在面对亲情,友情,爱情都要奉行这一原则。当我们非常着迷于一件事时,非常渴望把它做好时要坚持一种“毋必”的思想观,不要要求一件事做到怎样的结果,天下是没有必然的,因为这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目的。也不能过于的投入,不能心无别念的去做,正所谓“当局者迷”。我们要坚持一种适度原则。再做一些事的时候应把自己分成两部分,即要做局外人又要做局内人,自己要凌驾自己的思想之上,自己要支配自己的思想,凌驾自己的思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清晰的人是全局,统筹全局才能实现我们的最优目标。

对于亲情,爱情,友情也要坚持一种适度原则。始终贯彻一种“半糖主义”,保持一种似有非有,似无非无的朦胧感不能。如果我们过于的迷恋于情感就会失去清醒的理智,人生的航标,最终陷入幻境而走上幻灭。

种植花草树木也是这样的道理。如果我们非常珍爱一颗花,渴望它能沐浴春风,花团锦簇。而每天给它浇水,施肥,除草,驱虫而这样做的结果会怎样呢?最终他会因吸收了过多的养料和水分而枯萎,没有虫给它传粉而无法传育后代。

二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对于这一原则就是不固守自己的一些东西包括思想认识,性格等。思想认识是个人对于客观事物的.反应,每个人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所以对于我们的思想认识应采取一种吸收,包容的态度,不固守自己的坚持一种“毋意”的思想观,做人处事不固守自己的主观,本来想这样做,遇见别人有更好的意见就要吸收,接纳,不固守原有的思想认识。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有一种归于天的神魄。

人的性格,有的人像山一样端庄沉稳,有的人像水一样灵动清逸,有的人则像云一样虚无缥缈。完全以以上的人生性格不是单有它们中的一种,因为事物在不断发展,时代在不断前进,我们需要在不同时期具体分析自己的性格。也要在对待不同人群时具体分析自己的性格。因时而异,因人而异,不断充实发展自己。

要遵循这一原则必须要有正确价值观的引导,这样我们才不会“变其形而改其质”。

总之人生犹如绚丽多彩而无边无际的星空,我们所能仰望得到的只是一片小小的星域,而随我们的步伐的不断前行,我们所了解的也就越多,越广,但那是一条永无止境的道路。

篇17:生活杂谈-个人随笔

生活杂谈-个人随笔

瞬然间,胜利的火花正在飘荡,余音袅袅。失落的流水正在摇晃,幽远流长。今天的笑声已经敷衍了昨日的伤痛,昨日的余辉也犒劳了今天的烦忧,花开花落,自然的钟声,时刻都在长鸣,只不过匆匆的行人淡忘罢了。

挥一挥衣袖,伫立于操场之上,独立迎风而歌;整一整衣冠,亲临大地而长啸。万事万物皆随心而起,随风而落,不经意间,云已滑过,晚春的月色更显明静,看着月光的清秀与夺目,我不禁想起了她的味道,是喜悦,是哀愁,一眨眼又没了。

此时此刻,唯有几盏孤灯与我相伴,其光白得是那么的.苍茫,又是那么的坚强,春风拂过,灯光是凄凉,让人颤抖。缕缕轻沙迎风而起,翩翩而舞,飘然而落,在它的一生中,以风为伴,以地为家,时而他们如恋人般相守在一起,时而又如敌人般厮杀,时而叫人感动,时而叫人悲痛。不知为何,此时的内心有点作痛,时而离愁别绪,时而逝水留连。清风躺进我的心房,但却抚慰不了我的心伤,甘泉躺进血液,但却滋润不了内心的干涸,也许只有她那一低头的温柔,细细清语,能激起我心中的波浪。

每天都奔波于自己的那份小天地内,既显孤寂,又觉悠闲。何时我才能与佳人一起仰望星空,共吟小曲,何时才能拥抱佳人,在那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放飞我们的梦想,何时才能闲居与那悠悠山林之中,去感受自然的亲切和内心的安灵。

曾经我们都拥有一个梦想,即是能在秋日的暖阳下,微风拂面,两人相视而坐,去感受大自然的风光,去回味人生百态,去终了余生.........

篇18:刘备的不地道-随笔

刘备的不地道-随笔

在抑曹扬刘的三国演义里,刘备忠厚仁慈的形象经罗贯中的妙笔袒护中,深入人心且历经两千年依然如故。敦厚的相貌:双手过膝,两耳垂肩,目能视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不难想象的一个忠厚的长者。与献帝论家谱,皇叔的称谓使其具备汉室正宗血统,所有的杀伐都冠以清君侧、为汉室卫道的美名。

罗贯中安排的许多故事让刘备形象高大,桃园结义,刘关张合三为一,成为千古忠义的典范,使关张终生走不出桃园情节,在刘备的光环里金戈铁马浴血疆场一生。

三让徐州,让刘备的救助行为纯粹是赴汤蹈火为全城百姓,即使最后领徐州牧,大有被陶谦所逼、被全城百姓所逼的无奈。

三顾茅庐,刘备礼贤下士博得满堂彩,也与齐桓公欲见东郭野人,五反而方得一面的历史事件一起垂名。

寄居荆州,刘备已从隆中对里醍醐灌顶般的明白得荆州者可得天下的道理,即使诸葛亮多次怂恿其夺荆州,刘备均以刘表是其宗亲义正言辞的拒绝。即使刘表临终将荆州要托付给他,也被毫无商量的拒绝了,刘备虽没接管荆州,却获得了同室不操戈的流芳美名。

诸葛亮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两把大火烧出了曹操的满腔怒火,率军南下,刘备除了跑别无选择,在逃跑的过程中,面对曹操的铁骑,他不计后果的带领十万荆襄百姓,哪怕杀身成仁也与百姓不离不弃,并疾呼“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这恐怕是“以人为本”的最早出处,不管是作秀还是真心,刘备已得人心是不争事实。

在三国演义为刘备搭建高调演出的舞台的时候,听到了刘备不和谐的声音,看到了刘备不地道的行为,略列一二三:

白门楼吕布被俘,面对曹操吕布竭斯底里“明公所患,不过于布,布今已服矣。公为大将,布副之,天下不难定也”,一番话让曹操动心不已,并聚精会神展望蓝图,但刘备一句“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使曹操顿悟,发布军令对吕布斩立决,因此吕布留下最后的遗言“是儿最无信耳”。当时刘备想到的不是辕门射戟吕布一箭射退袁术十万大军,而是想到了吕布侵占其千辛万苦得来的立锥之地徐州,逼张飞要为自己鲁莽自尽,逼自己说出“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让女人咬牙切齿的名言,也让吕布带着对“大耳朵儿”的满腔仇恨谢幕演出。

投靠荆州,刘备不是安分守己的寄人篱下,而是苦心经营于新野,经营出一片民心所向,还时不时插手刘表家庭纠纷,引起了刘琮集团的恐慌和愤怒,设下“鸿门宴”想让刘备永远闭嘴,当从伊籍口里得知真相后,刘备不做稍微的迟疑打马而去,留下“跃马过檀溪”的惊心动魄,也把赵子龙孤独的留在一群敌视的目光中,任其自保或不保。假如身处杀机四伏之中的不是赵云而是关羽或张飞,刘备还能这么心无旁骛的一走了之吗?纵观三国演义,赵云只不过是刘备的战神,其他的恩宠很少顾及到他。以至于赵云的'不少铮铮谏言,换来的都是刘备的不快和恼怒。

刘备入川抵御张鲁,采用庞统上中下三计之中计,出其不意杀涪城守将杨怀、高沛,攻雒城取绵竹,直捣成都。却发书致刘璋,说曹操令部将乐进引兵至青泥镇,众将抵敌不住,自己亲自带兵击曹去。连为刘备入川立下汗马功劳的张松也不告之,张松信以为真,写信阻止刘备撤军,不料被其兄告密,全家满门引颈受戮,成为刘备入主成都的殉葬品。攻下涪城,在庆功宴上,刘备竟然忘乎所以道“今日之会,可为乐乎?”,庞统听后竟然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说到:“伐人之国而以为乐,非仁者之兵也。”,刘备虽然是酒后之言,又有谁说这不是酒后吐的真言呢?

白帝城托孤,刘备对诸葛亮一番令人回味的话:“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让诸葛亮汗流遍体手足失措,诸葛亮比谁都明白,刘备糖衣炮弹式的话语里剑光闪闪,只要自己稍有不忠之辞,刘备就可以强撑最后一口气使其先他而去,发重誓,表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为诸葛亮当时唯一的选择。刘备用诸葛亮,更多的是防诸葛亮,带庞统入川,让诸葛亮守荆州,并让关羽、张飞两大心腹监视,如不是庞统命殒落凤坡,诸葛亮也许要长期在荆州安家落户。刘备进位汉中王,大封文武时,竟然是许靖为太傅,法正为尚书令,而诸葛亮仅仅排名第三,巧妙分权,大权只能是我刘备紧握。

当然刘备的这些小小的瑕疵,很好的诠释了一句话: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篇19:杂谈

我爱书法,喜欢拉小提琴,也喜欢打篮球,还喜欢听流行歌曲。

在学校里,我的“大名”没有几个人知道,在班里,我倒算是小有名气的人了。大家都叫我“俊雷哥”,我怀疑他们是在取笑我吗?还是这样叫起来顺口呀?

在家里,我不是玩电脑,就是看书,不是看书,就是做作业。平时家里要是有我的朋友来玩,我就可以霸占各个房间,和伙伴们玩,在整幛楼里“走南闯北”。我不喜欢一个人呆在家里,因为太孤单,没有学校里那样,有那么多的欢声笑语,一天是那么充实。在家里只有我一个人,多孤独啊。不过,因为家里有爸爸妈妈,所以,我也喜欢家。

我的生命里哪段时间最特别呢?当然是一年级的时候喽,一年级刚入学,就住校,当然是很不适应的,第一个星期,我天天都会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的,不过那也很正常。最可怜的就是老师了,会被我们吵得直按天阳穴。

在学校经过了五个春秋,不知第六个会是怎样的呢?欢快?悲伤?我也不知道。

篇20: 杂谈

前几日,随着几位同学和老师去采风。沿着大坝,在让屁股遭受一番劫难之后,我们的自行车终于到了目的地-----竹林。

当眼前映入一片绿色,大片的竹子挺立着,这着实让我吃惊一下------

看,大片的绿色,绿得轻松,绿得洒脱,绿得自然,夺人眼球,摄人心魄。走近,“一节复一节,千枝攒绿叶”,“南条交北叶,故绿杂新青”,真是潇洒出尘埃屹立于天地间,虚心报节处人心所向啊~~~~一句话:不辱君子之名!

听,风声竹声咕咕声,声声入耳------风动的弦曲,竹摇的管乐,布谷鸟的咕锣,啊,对了,还有我们笑语的协奏,好一派自然和谐之音啊。

闻,看着竹头的嫩叶,我仿佛闻到竹叶青茶的味道---------少许竹叶青,一套紫砂皿,开水一冲,稍等不一时,落座不一会,茶叶随水翻转,壶盖未揭,已是满室清香。饮前,细啜,先嗅其香,绿色,满腔的绿色,在鼻中盘旋,缭绕,起伏,真乃:“趣言能适意,茶品可清心”。俩字----爽利!

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忘怀,真应了那句“少年不知愁滋味”啊,此时此刻,此情此景,谁还知道愁字何写?第一次感到,自己是如此放松,回首一望,“前途”二字离我好远!

相关专题 刘备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