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中存在的问题反思

非著名毛肚杀手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非著名毛肚杀手”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集体备课中存在的问题反思(共1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集体备课中存在的问题反思

集体备课中存在的问题反思

集体备课是每周的必修活动,由于经验不足等原因,在具体实践中我遇到了很多困惑。经过这段时间幼教中心的教研组长沙龙、各园的常规调研及研讨等一系列活动后,我回过头来重新审视我组的集体备课现状,发现存在很多问题。

问题一:存在“一言堂”现象。

在集体备课中,由于组内成员较少、师资结构等问题,研讨氛围不够浓厚,大家不轻易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在活动中以倾听为主,往往由组长一人说了算。这样的研讨氛围直接导致了个人观点代替了集体智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集体备课的有效开展。

问题二:忽视幼儿的主体地位。

在集体备课中,立足点往往从“我想怎么教”出发,教师考虑最多的往往是目标意识,没有从“如果我是幼儿,我将怎么学?”,即站在幼儿的角度去考虑,幼儿需要什么?有时甚至会从方便教师操作的角度思考一些问题,忽视了幼儿的发展及各班幼儿的个性差异等。

问题三:二次备课缺思考。

经过集体备课后,大家在活动大环节上形成共识后,由于各班幼儿发展水平有所差异、已有经验不同等具体情况的存在,要求教师在提供的教案上进行添加、修改。但是事实上,有的教师一味依赖,没有沉下心来钻研教材,只是现般照用。

问题四:一味追求教案的形成,忽视问题的解决和研究。

在集体备课中教师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借助现有教材等,有时候只是机械的剪贴、拼凑,以便完成备课任务,不见研究的踪影,更谈不上是共同智慧的结晶。

……

面对种种问题的存在,我开始反思怎样组织集体备课?

首先,认识集体备课的重要性。

集体备课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教师们深入思考、围绕同一内容各抒己见,交流合作,资源共享,这有效凝聚了集体的智慧,让每位教师在研讨交流中得到提高,教师的教学方法更加得当,教学策略更加完善,对教学理念的理解更加深入,教学能力得以不断提升。

其次,加强学习培训,提高备课水平。

备课要重视“备幼儿”,而非单纯的“备教材”,只有立足于幼儿的实际需要和发展现状,才能设计出符合幼儿学习特点的、易于幼儿接受的教学方案。这要求教师学会走进幼儿、读懂幼儿,从幼儿发展规律中了解“学”,在引导幼儿发展中把握“教”。为此,我们可以组织教师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帮助教师解决集体备课中的'实际困难。

再次,创设浓厚的研讨氛围,提高研讨质量。

为了避免“一言堂”现象,可以充分挖掘教师的潜力,采取多种形式开展集体备课,并且提前下发本次集体备课的形式、内容、重难点等,要求教师对集体备课的内容提前思考,了然于心,使教师在研讨中都能有话想说、敢说、愿意说,提高参与研讨的积极性。

最后,完善集体备课环节,追求质量。

集体备课的环节可以归纳为四个大环节:自备、讨论并定稿、修改实施、反思总结。将四个环节视为一个整体追踪下去,要求教师切切实实把握好每个环节,要求每位教师根据自己本周备课的实际需要提出疑难问题,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拓展思路,寻求最佳的方案,并注重后期的追踪与反思,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实现集体备课的有效性。

当然,在实践中还会出现很多情况,但我想,只要经过努力,相信会有逐步的改善与提高!

篇2:集体备课反思

今天下午,专程参加了九年级英语备课组的集体备课,并结合自己的一些感受提出了一些建议,现就自己的反思总结如下;备课,是教师创造性的劳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钻研教学大纲及教材,要查阅资料、要确定教学目的、要选择适当的课堂教学类型。要考虑教学方法。要设计编写教案,还要借鉴相邻、相关学科的教学经验,更要研究国家教育的全局形势……可以说,教师课上的一言一行,是以课下的精心准备为代价的。

备课是否能达到教学中教师所期盼达到的目的.这就要看教师是否做到了有的放矢。即:是否做到了对学生的思想情况、年龄特点、学科素质、能力水平、班风纪律等情况了如指掌。是否有针对性地采取了相应而适当的措施。所以说,备课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不能离开了解学生这个重要基础。

在备课中,只熟悉课本教材是不够的,往往还需要把范围扩大一些。翻阅书籍、网上查阅一些参考资料及借鉴一些相邻、相关学科的知识是很有必要的(如:教师用书、教学参考资料等)。参阅相关资料的目的,并不是要扩大教学的范围,而是要使教师高瞻远瞩,在教学中立于主动、有效的地位。

分析教材是为了掌握教材的本质、弄清各项教学内容之间的有机联系,探讨、确定教学目的。要明确以下几点:让学生学什么?掌握哪些知识技能?培养哪些能力?进行哪些思想品德教育?

分析教材也是为了深入浅出地进行教学。所谓深入,就是抓住教材的本质及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对关键性的问题进行透彻地分析;所谓浅出,就是把深奥难懂、难于掌握的东西用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办法使学生掌握,要做到这一些,教师必须吃透教材、勤于思考,提高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

篇3:集体备课反思

参加了本次小学语文教研员集体备课,我感触很深,受益匪浅,其中一些启示对我今后的语文课堂教学有着很大的教育意义。

就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去年的树》一课,选荐展示新村中心小学李珍老师所撰写该课的教学设计,我们逐环节地进行讨论。讨论时人人洋溢着激情,说者意气风发,不但敢说而且会说;听者心潮澎湃,不仅善于赞赏更敢于质疑,相互间洋溢着的是一份民主平等、信任融洽的教研氛围,老师们碰撞出了灵动的思维火花,教师的群体智慧被激活了,教师的生命活力在涌动着。我认为这是一种新型教研文化的结果。

对李珍老师的《去年的树》教学设计环节流程的设计,大家各抒已见,但引见较多的还是如何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又如何来落实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策略以及多媒体的使用?对林尤南老前辈、崔传统、张艳蕾、董徐宁、董爱玲、陈阳以上几位教育精英,他们对该教学设计以点透面各抒之见,从而引发了我对以往个人教育教学的深度思考。如,对教材的挖掘,对教法、学法的选择以及对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尤其对多媒体的使用我较颇有同感。其一应该结合学生实际用在点子上,如,是否利于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有效地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其二是否节省大量的教学时间,使文字变画面,抽象为形象,静变动,提高学习语文兴趣。要从实用价值上去考虑,不能“人灌”变“机灌”。这有失于多媒体在教学上应用的价值趋向。

以下是我个人对《去年的树》教学设计所抒的一点浅见:

《去年的树》本文以诚信为主题,在通俗易懂的语言中蕴涵着“信守诺言,珍惜友情”,“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深厚的人文精神。诚信、奉献、环保三个主题的多元体会又会造成“人文性的厚度”不够的缺憾。小鸟的执着追寻,对诺言的尊重,是一个关于友谊的故事。但它的构思却与众不同,故事刚交待了鸟儿和树的友谊,树就从故事中退出了。作者的叙述主线完全落在了鸟儿身上,让鸟儿信守诺言,去追寻树的踪迹。故事的结局让我们心灵震颤——鸟儿找到的已经不是当年枝叶繁茂的大树,而是朋友的躯体点燃的灯火,尽管这样,鸟儿还是对灯火唱起了歌。这个故事打动我们的不只是鸟儿的信守诺言,而是一种生死不渝的友谊。当友谊超越了生死的界限,就成为感人肺腑的永恒情怀,成为巨大的精神力量。我觉得这是这个童话人文内涵的主导倾向,它有别于其他歌颂友谊的课文,具有独到的教育价值。小鸟对着灯火歌唱着,树变成火柴,这是有形的,可是当变成火光,就是无形的,小鸟为什么还要歌唱?小鸟对着不可触摸的,已经飘逝的火光唱歌,明明知道它已经不会回答了。这是尽心,这是牵挂,这是深厚的爱意,这是纯真的友谊,这是对自己的爱负责。

在本课教学中, ,我认为应以读促悟,并做到入情入境。抓住三个主要场景,分别是鸟儿和树告别的场景,鸟儿千辛万苦寻找大树的场景和鸟儿对着灯火给树唱去年唱过的歌的情景。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来感悟文本。那么学生在朗读时,我思考的是教师的评价语.教师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组织者, 引导者,更是学生生命潜能的激励者。

这篇课文我教学的难点是引导学生把课文读出一种感动,为小鸟和大树之间那份带着淡淡伤感的友情,更为作者为我们设下的那么多的情感空白。小鸟的那份执着和忠贞,友情和诚信,正是我们现代人所缺失的东西,而我们强调与文本交流对话在交流中感动着自己。因为我们明白, 只有先感动了自己,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当我们的学生学会了感动,学会了“用眼睛吃东西”,用精神来营养自己。那么看到真,会去追求,看到善,会感动,看到美,情感就丰富了,心灵就充实了,趣味就提高了,素养就全面了,人格就健全了。语文学习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就统一了。或许正因为这样,使我们常犯了一个隐形的错误,自己课堂上说的话太多了,教师引导这个度没把握好,导的太多,使学生的思维跟着我们走了。应该明白,我们的语文课堂是学生思维的自由王国而不是教师思想的橱窗。应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老师的主导作用,并把对话模式的优越性展现得淋漓尽致。

篇4:集体备课中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集体备课中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近几年,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中小学集体备课制度迅速建立和规范起来,除了常规的集体备课制度外,不少学校还在探索和实践网络集体备课、博客备课、备课论坛等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集体备课形式.

作 者:徐金超  作者单位:浙江新昌县知新中学 刊 名: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年,卷(期): “”(10) 分类号:G63 关键词: 

篇5:青年教师备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青年教师备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多年来,笔者对新参加工作的高中政治课教师进行了跟踪听课,通过听课、评课、导课、座谈等一系列活动,使笔_者感到青年教师朝气蓬勃,思维开阔,知识结构新,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给高中政治课教学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是我们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希望.但是,由于刚刚走上高中政治课讲台,处在一个由学生到教师的转变过程中,所以难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现就青年教师在备课中存在的问题谈点看法.

作 者:刘文  作者单位:铁岭市教师进修学院,辽宁・铁岭,11 刊 名:科教文汇 英文刊名:EDUCATION SCIENCE & CULTURE MAGAZINE 年,卷(期): “”(7) 分类号:G451 关键词: 

篇6:集体备课的反思

集体备课的反思

生命因思想而精彩,人生因教育而美丽。

四月二十二日,第三次数学集体备课。窗外,雨点儿沙沙,不停地下,窗内,大伙儿你问我答,你言我续,交流激烈。此时此刻,思维在碰撞,智慧在流通,成功在共享。

回到自己的学校后,又一次欣喜地发现,收获不小,反思总结谈一二。

一、重视课本阅读。很多时候,往往为了提高学生的上课注意力,总是聚焦小黑板、大黑板、投影仪、大屏幕。一堂课下来,发觉书本几乎没怎么利用,更别谈自主阅读了,久而久之,学生的数学自主阅读能力可能因此会下降,所以适当的时候,留一些时间给孩子自己阅读还是很有必在的。阅读例题,阅读一些法则、定律,阅读书本的“你知道吗?”给学生数学学习的喘气的空间,也可拓宽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能力。

二、创设情境助教学。原先在《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中,因为想不出合适的导入,我准备直接揭题进入主题。可后来集体备课时,有老师谈到猜谜引入揭示画图法这个情境的创设效果不错,使我深受启发,修改了教案,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导入:请两位同学上台,教师依次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的卡片,俩人一个人想办法告知对方,但规定不能说话,另一个猜。很显然学生会用手划出图形的形状,进而教师指出:用画的方法最能让人了解各种图形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运用画图的方法解决发生在身边的数学问题。这样的情境花时又少,又富有趣味性。在玩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又很自然地引入今天的主题。可是,难道情境创设只能适用于导入吗?练习中可否创设一些呢?带着这个问题,我又进行了尝试。在教学《倍数和因数》这一单元中,设计了小游戏,充分地利用了学生的学号。如(1)请学号是偶数的.同学举起学号牌;请学号是奇数的同学举起学号牌。有没举过学号牌的吗?这说明了什么?从而强调了在非0的自然数中,不是奇数就是偶数。(2)学号是2的倍数的同学举起学号牌;学号是5的倍数的同学举起学号牌,为什么有的同学举了两次?把你们的学号让我们看看,从而发现了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特征。(3)素数与合数中,学号最特殊的同学先出教室,再请学号是素数的同学走出教室,最后请学号是合数的同学走出教室。(4)数学说话训练:说说自己的学号。最后发现,这样的游戏活动的创设,既巩固了所学的新知识,又大大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效果还真不错。由此看来,创设情境,不只是一节好课的引入,而是既可以分散于不同的教学环节之中,也可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篇7: 集体备课活动反思

集体备课活动反思

中国的语言具有独特的魅力,现在吸引着更多的外国人来学习中国的文化,作为本国的一名小学老师又是如何能在自己的课堂上发挥更好的效应,学校的集体备课让我懂得了课堂应的具有它的实效性,也是语文课程标准中说到的工具性。

1、备方法:作为有十多年的老教师来说,拿到一篇文章之后,基本上都能驾驭它,使用它,但如何使课堂发挥高效性,这就是仁者见人,智者见智了,各有不同的方法,各有不同的窍门。而集体备课正是收集了所有人的智慧,让谋虑与方法共享,取长补短。比如三年级的备课,随着课本识字量的增大,形近字与同音字也同时伴随着增加,不可能跟低年级一样,利用大量的时间进行生字讲解,怎么办?这时大家都把自己的好办法说出来了。

(1)预习时应让学生组不同字义的词;

(2)课上找形近字中特别易错字讲解,比如蓝天的.蓝与篮球的篮;

(3)书空字的笔顺不如在本上写一个记得扎实:这些方法是在原有的方法上进行的创新,有新意,而且达到了课堂的实效。

我建议的方法是:课前进行听写,

(1)先是老师来听写前一课爱错的词语,找好孩子到前面来书写,如果有不会写的同学可以让他们无意间看一下,也起到了记忆的过程,集体订正时就要对板书的学生严厉一些,错字的不用说,比如哪个结构差的太多,主笔没突出,老师就要都就出来,坚持一周,多数学生就会自己猜测老师第二天会考哪些词语,在书写字的结构时就会大大的在意了。如果写的非常好的同学,多爬格子或弄一些物质奖励都可以。

(2)训练一段时间后,老师就由听写词语变成听写这课词语组成的一句话来,或是本文的缩写的内容,这样给学生一个语言的环境来消化这些词语。此方法是我以前教高年段时用过的,当时很有效,不知现在是否符合当代的课堂。

2、备教材:上课之前老师要读教材,自己要翻译教材,在字、词、段、篇中这几点中自己能能弄懂多少,然后再看教参或查资料,把模糊的、不懂得找到答案。三年级的备课突出了这一点。比如在备古诗的那一课,诗人的名字的读音是一个难题,听了他们的备课,我知道我以前的读法是错误的。还有“白茫茫”的意思,老师都弄不太清楚,学生怎么办,大家一起想,终于想到了好的办法来解决。这种备课方法可以把知识上的错误点和误区减少一些。

我的建议是:不是每节课老师都能这样坐在一起讨论课,那最少自己得学会读教材,书中的每个角落的字都不要落下,想一想,为什么会这么编,你怎样让学生学会,这样最起码不是盲目进课堂。

篇8: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反思

参加网络研修以来,一直感叹鲁教授的口语。无论是发音,还是语调都是那么的标准。再想想自己的课堂,真是感到很惭愧。心血来潮时,这一节课全部使用英语教学,但是一遇到学生听不懂的时候,就干脆使用中文。尤其是临近考试的阶段,为了赶进度,就更是不用英语教学了。学生们也是,当我很长一段时间,使用英语教学,他们可以很好的理解我的意思,可是间隔一段时间,效果就不好了。记得今年过年回来,我上课用英语授课,下面的孩子们一个个面面相觑,根本搞不懂我在说什么,自然跟不上进度。原来教小学生的时候,曾经接了四个特长班。虽然是一年级的孩子,但是我始终坚持使用英语授课,加上大量的肢体语言。刚开始很多家长很担心,生怕孩子听不懂跟不上。可是一个学期坚持下来,孩子们跟我有了很好的默契,对我的课堂指令反应敏捷,一些简单的英语交流也可以进行。记得当时,教研员去听课非常满意。所以我就再想,听说教学并不在很多形式,也就是鲁教授讲的`“形式操练有余,能力提高有效”要想达到学生可以听说自如,就要给学生创造很好的语言环境,并且坚持不懈。

记得在去年到南京培训等时候,刚开始那两天脑袋简直要爆炸了。那种大容量的语言输出,对于一个生活在母语环境下的人来说,确实很痛苦。可是经过一周的练习,就可以较轻松听懂每一节课了。这就再一次地说明了我,语言环境对于语言学习来说是至观重要的。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当问及我们的学生How are you? 时,你得到的回答基本上都是I’m fine, thank you. And you ?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说明学生们简单机械的使用语言。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曾经一段时间,我在课前总要跟学生用英语交流那么几句,孩子们基本上可以对我的一些问题作出正确且形式多样的回答。然而,正当我沾沾自喜的时候,一次外教课差点让我哭了。当老师问到学生How are you? 时,孩子们异口同声的又回答I’m fine, thank you. And you ? 还记得我让学生们表演课本剧,虽然孩子们课前写好了剧本,也有一些排练。但是在正式表演的时候,我又可悲的发现,孩子们只会背剧本。不管别人问的是什么,如果他忘记了,决不会做出其他回答,就想着看看剧本。为此我很苦恼,怎么从根本上解决学生们语言的运用能力呢?我认为我学要在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1.不断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运用能力,为学生做好表率。

2.培养学生说英语的兴趣。

3.创设更好的英语环境,争取在英语课堂上不要出现中文,做到教师和学生一起努力。

4.针对学生的听说练习,采取灵活有效的方式。

5.帮助学生养成读英语的习惯,确保知识量的输入,从而促进学生语言的输出。

篇9:四年级集体备课教学反思

四年级集体备课教学反思

我们国强中心小四年级数学组全体教师,参加教育局组织的第七次集体备课活动后感触很深,一致认为:集体备课对农村小学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强,对农村小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操作性强.有利于农村小学教师自身素养的提升,有利于农村小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农村小学教师,尤其是农村中年级数学教师,很少有机会外出考察.学习.工作在较为封闭的环境中,尽管领导们的传达"拷贝不走样",但还是缺少"原汁原味"的感觉.偶尔聆听大师们的讲学。由于这些专家学者站在教学科研的最前沿,掌握的是先进的教学理念,运用的是现代化的教学设施,面对的是基本功扎实的学生群体,而对农村小学工作的指导,似乎有一些“隔靴抓痒”的感觉。感谢教研室的领导,真正从农村小学教师的实际出发,组织集体活动方法,把以城镇教师为组体讲授活动转化为以农村小学教师为主体。以城镇老师为主导的双方互动,促使农村小学教师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钻研教材探索教法。变被动听讲为主力研究,增强了教师学习教学理论。挖掘教材深层次教学资源。探索教学方法的原动力。

在集体备课活动中,由于教师们都来自农村小学教学的第一线,面对的是相同的教材的教材,差不多的教学对象,真正站在同一平台上,有了共同的经历,也就有了共同的语言,制定的课时计划的操作性也比较强。比如在备“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计算公式”这一教学内容时,某乡镇老师对其作了较详尽、深刻的解读。并提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的方法,教学难点为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这得到了全体老师的认同。在制定具教学流程时,全体教进行了热烈的探讨,有的教师广引博证,谈“具体”与“抽象”。有的在教学后谈“得”与“失”,各种理念在这里在交汇、碰撞最后共同的出了先创设具体的情境,用儿歌引入,使学生初步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简单明了。再用摆小三角形的方法,使学生直观理解,并及时给予反馈练习,使学生真正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然后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计算公式,并进行即时练习,巩固提高。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经历了“感知——感觉——感悟——感受”的过程,整个过程操作性强。适合农村小学课堂教学。

集体备课活动对提高农村的课堂教学效益,是切实有致的,诚如有些教师讨论:“集体备课放在休息天,尽管牺牲了我以为一些利益,但提高了我们的有备课质量。值!”

篇10: 集体备课杂感 教学反思

集体备课杂感 教学反思

集体备课,对我们这些来自一线的教师来说当是再也熟悉不过的事情了,作为学校常规校本教研活动的一种形式,学科组根据学校行事历安排,每周进行一次集体研讨活动,或布置学科教学任务,或研讨某一课题,或展示公开课,或进行观课评教等等,我们理解的集体备课活动大体如此。外出学习的机会,也曾就这个问题和同行们交流过,大家感觉彼此彼此,形式大于内容,这是不言而喻的结论。集体备课活动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呈现方式,又都有哪些可操作的内容?就我的了解,基层的学校与学科组,不是不想做好这项工作,而是缺少行之有效的理论指导和方法参照,长期的形式大于内容的所谓集体备课活动,渐渐对一线老师失去了吸引力,仅仅作为签名点到期终绩效考核的依据而已。

有幸参加华师大“国培计划(20xx)――安徽省农村中小学学科带头人高级研修项目”,看到培训手册中罗列的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活动,那种期待和向往,用当涂湖阳初中祖老师的话说“一新”“二爽”。第一次参加集体备课活动是在三楼的微格教室进行的。全班50人调配分成5各小组,每小组配备一名博士做指导老师,全程录像。还是有些紧张,当复印的文章发到每个组员手里的时候,“我们先读文本,随后讨论,形成讨论后的副产品――教案(教学设计),下午各组共同研讨。个人记下个人读文本的文本关节点,留待讨论。5分钟时间,开始。”随着我们梦飞翔组指导教师步博士的一声“开始”,我初步感受到“集体备课”原来是如此真的“去避”――抛弃一切的文本诠释解读,完全是自我读文本的.初步感受,不是照搬教参,或者下载个说明应景啊,重要的是,下午还有5各组同备一课的集体研究讨论。组内的发言是激烈的,细节、人物、形象、语言、主题情节、伏笔照应等等等等,每一个人的发言总会有人呼应反驳,每一次反驳总会带来另一次新的更猛烈的反驳,直到达成共识;要命的是,每一个都自以为是的认为自己发现了文本关键点,可步博士的一句“是自己感知的,还是强加在学生头上的自说自话,你觉得这些能成为教学终点吗?”,讨论、反驳、补充,直到获得每个成员认可,达成共识,形成共同备课的副产品――教学设计。8:30到11:30,我们竟然没有感觉到时间的流转,走出教室,已经是12:10。是的,虽然很累,但我们都觉得很爽,因为我们终于知道集体备课的初步形式,我个人概括为:细读文本―成员交流―达成共识―形成教案,研学情、定起点―研体式、定终点,外加几个梯度活动台阶。我们期待着下午的“同课异备”的研究讨论。

下午的研讨活动更叫激烈!按照分组顺序,次第上场。每组7分钟时间发言时间来说明教学设计,一人主发言,一人补充说明,还要美女加野兽!哈哈!组内其他成员等待别人提问,直到你被人问的哑口无言,或者,你的回答让人心悦口服,多难啊!下午的教室既是口吐莲花,又是欢歌笑语,既有滔滔不绝,又有佶屈聱牙;五组还没有进行完,两个半小时的讨论时间就被使用殆尽,哈哈,你说岂一个“爽”字了得,你还得加上一个“新”字!理越变越明,设计越改越完整;备课越充分,上课越从容!这个研讨活动才叫真研究,这个备课才叫真备课!主持活动的博士不得不叫暂停,压缩时间,强求完整。

建言献策,集思广益,充分发挥每一个成员的智慧;基于学情,明确终点,充分挖掘文本的每一个密码;真实备课,真实讨论,真正落实文本教学内容;这,就是集体备课留给“新”、“爽”。

篇11:《乌鸦喝水》集体备课反思

4月8日语文备课观摩活动,我感觉自己很荣幸能有做这次备课的主备课人。这一次,因为要涉及公开的研讨和评价所以在备课之前老师们并没有给我太多备课的思路和建议。但是通过这一次备课我终于明白,永远不是为了备课而去备课,这让我想到窦桂梅老师那堂推荐绘本课,她的备课一定不是在讲课前几天完成的,而是要用她一辈子的教学实践和读书经验来备成的,回想我第一次上示范课,脑袋里几乎是空的,完全抓不到头绪。我把网上所有能找到的相关教学设计都下载了下来,从相关的课里找内容,并且我还把王校长、刘鑫老师的教案和听课记录都列了出来,从不相关的课里找环节,找方法。记得第一次示范课的时候我就想要讲《乌鸦喝水》这一课,但是众多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视频看得我眼花缭乱,最终放弃了。而如今,这次备课正好又赶到了《乌鸦喝水》,这一次,我没有先去看教参教案,而是根据每次示范课语文组各位老师给我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尤其是在自己备课并听王校长的课,与她交流这些课的思路的时候,我开始明白一节课应该通过哪些环节来体现对学生差异的关注,通过哪些环节来逐步实现教学目标、通过哪些方法来实现不同层次的朗读。温剑校长说,我在备课的时候一定会遇到一些问题,的确如此,但是在每次遇到困惑的时候我都去积极解决,以至于每次独立备课结束,我都感觉自己的课已经尽我所能毫无瑕疵了。正如昨天在讲完课的时候我依旧感觉自己的课已经挑不出任何问题了。可是,重点就在于在各位老师的评课中,我突然意识到这自己看似完美的课还存在着诸多漏洞,并且在老师们的建议中我突然明白我应该怎样完善自己已经看似完美的课。我想这就是集体备课的意义所在,也是我每次得到提高的突破口!

在这一次备课中,我主要有如下收获:

1)明白,每次孩子们读完,教师的评价不应该生硬。不应该是停留在“你读的真好”而应该是去解读学生的感情,尊重学生不一样的感情。不可以说看看谁读的最有感情这样的概念宽泛的课堂用语。

2)要引导孩子自己去发现问题,例如:“喝”和“渴”应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这两个字很像很难区别,然后自己想办法去解决。

3)小实验的设计和好,事实胜于雄辩,但是实验的目的应该也是为教学服务的。应该是进一步为指导朗读服务,例如在一遍做实验的时候,就应该一边让学生读。

4)在朗读的时候应该给学生们段的概念,而不是呈现单独的句

5)不应该是牵着学生走,例如在讲“到处”的时候,应该是问学生,“你从哪个词能够看到乌鸦口渴,找水很辛苦?”这样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发现。

6)为了体现差异,老师应该备课的时候同时备读,即指导自己的学生能够读成什么样。进行课堂上梯度朗读训练:读正确,流利,有感情。(这个时候可不可以在第一遍读的时候要求学生读准确,三类孩子读,并鼓励。然后第二遍读要求读流利,这时候找二类孩子读,最后老师分析进而要求读出感情,这时找第一类孩子读,并表演,带动全班。)

7)读的时候要有快慢、高低、大小之分。教师可以提出要求,让孩子自行练习,给2-3次机会,让孩子们反复读。并且有一类学生来做示范。

8)朗读方法有四:a创设情境,入情入境读。B教师要有情境,进行范读、带读、引读。这要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准确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c动作表情法。动作是帮助学生记忆的,辅助读,辅助理解的。一年级学生记动作比记文字的思维要快,同时也可以把死沉的课堂变得有活力。D想象画面。E吟唱法(戴建荣)f时刻关注法。时刻关注学生。

9)不需要单纯的讲技巧,可以结合实例讲一讲怎么有变化。例如考了100分,回家告诉妈妈,声音很高,可是考试不及格回家告诉妈妈的时候就会声音很低。但是问句、感叹句就是一定要读出固定的情感。教师要有能力将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抓重点词汇,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并且尊重差异,让学生读出自己的个性,让语言文字有温度。

10)课堂上,不仅教知识,而是培育整个人。例如:“我不喜欢不勇敢的孩子,你有能力不敢站起来和没有能力是一样的。”我们的课堂应该是帮助孩子解放天性,让他们学会生活的课堂。让学生们学到了就要用。让他们在课堂中体会快乐,快乐的学知识,而不是以知识为目的`,而是要学会一种精神。

11)本学期我校的课堂主要体现四个字:差异、整合。在朗读上,我们该思考:为什么读?怎么读?为什么要这样读?低年级朗读应该以读来实现识字的突破,以词带句,以句带篇,在语言环境中读准字音,认识字形。

12)在读中感悟,理解,语言说破了就没意思了。齐读最不能体现感情,例如:我们可以读生活,去体会“到处”到处小乌鸦会去哪里找?口渴的声音去读课文。

13)最后的写作:差异的体现:

A太阳组可以是:仿句,连词成句,或者是四素句:什么时间乌鸦在哪喝水。

B星星组可以是:扩句,文章扩句。一只什么样的乌鸦怎样的口渴?怎么样的找水喝?

c月亮组:培养发散思维,帮乌鸦想象,还有没有别的办法能喝到水?

14)整合的体现,应该是突出主题。例如乌鸦喝水应该找出“故事里的智慧”。

15)在说课的时候,应该说教材,说教材的不同版本比较,做到心中有数。并且要先说目标,在目标的引导下做相关的准备。然后再说难点和重点,说课的时候还要说到自己的亮点,说出为什么这样设计,是用什么办法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的。

16)在讲课的时候应该培养学生的思考力,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解决,把孩子们善于的习惯推到一个高度,想办法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篇12:集体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

集体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

集体教学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理想的集体教学活动可以实现师幼互动,实现幼儿的有效学习以及教育内容内涵的整合。但目前集体教学活动中存在以下问颢。

一、活动内容选择方面

活动内容(教材)的选择是决定一个集体教学活动是否有效的关键因素之一。对于很多一线教师来说,无论什么样的内容,他们都能把它们设计成集体教学活动,至于这个内容是否适合以集体教学形式来组织,许多教师可能疏于思考。

一般来说,教师在选择集体教学活动内容时可以思考以下几个问题:所选内容是否可以用小组、个别指导的形式完成?所选内容是否可以在区角活动中完成?所选内容是否可以在日常教育中持续完成等等。一个幼儿园的集体教学活动内容不是由某个、某几个教师决定的,而应层层审议,以减少内容选择的随意性;内容选择也不能只依靠某本、某几本参考教材,或者将观摩活动直接拿来使用,而是要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二、活动设计方面

1.重视活动形式,相对忽视活动环节的合理安排目前许多集体教学活动都很注重多种活动形式的介入,如小组讨论,运用多媒体技术,选用不同类型的操作材料,等等,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活动效益。但是,由于对生活化、情境化、自由探索等观念理解的偏差,很多教师在设计集体教学活动时常常会优先考虑什么形式看起来“热闹”,什么形式比较流行,至于这些形式是否是达到某个教学活动目标最合适的方式,能否对幼儿的学习形成挑战,则相对被忽视。

有的活动为了实景重现,使用很多“道具”,有时用录像,有时现场表演场景;有的活动提供很多游戏材料,让幼儿在活动中玩日常区角游戏中“玩”的`内容,认为这样可以调动幼儿的日常经验;有的活动原本可以用简单形式(如图片)解决的,偏要用电脑动画等高科技手段来进行,等等。不知教师在采用这些活动形式时是否充分考虑过如何快速引领幼儿进入学习状态,如何避免干扰他们的思维?这些活动形式使环节之间联系紧密、层次清晰,还是只是让幼儿在摆弄中重复平行经验?这些活动形式能否低耗高效地促进教学活动目标的达成?

总之,一个活动宜用简单方便的教学形式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的安排应有利于不断推进幼儿的思维,让幼儿在主动参与中获得挑战自我的快乐。

2.重视运用各种策略、方法帮助幼儿获得认知经验,相对忽视幼儿审美、情感体验的获得。现在许多集体教学活动都能从幼儿的学习特点入手,考虑幼儿之间学习方式的差异,利用多种学习策略、方法引导幼儿参与活动。如,图片、符号线索引导(利用不同的图片、符号进行记忆类的学习),关键经验回顾(激活幼儿已有知识经验,为下一步学习打基础),身体动作定位(让自己的身体以及不同的身体动作成为学习的支持工具),多通道参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受方式共同参与活动),猜测与记录,等等,这些方法的运用大大促进了集体教学活动的效益。

但我们也注意到有些活动过分关注策略运用,结果事与愿违。比如在学习歌曲活动中,完整欣赏一至两遍新歌后,就开始不断利用图片让孩子们回忆、猜测歌词,此时,由于孩子们对歌词与旋律都还比较陌生,虽然在不断回忆中猜全了歌词,但对歌曲的整体体验明显不足。语言活动中学习诗歌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在欣赏不足的情况下,教师不断用图片、动作等引导幼儿对片段进行回忆,这些方法反而加大了认知难度。幼儿由于整体感受(欣赏、练习)不足,影响了对内容的整体掌握,更严重的是幼儿的审美体验被割裂,被破坏。

3.重视幼儿的探索,相对忽视对幼儿知识经验的整理与提升

让幼儿在主动探索中建构学习经验,已经得到幼教工作者的广泛认可,许多教师在集体教学活动中都很重视幼儿的探索,但往往忽视在探索的基础上对幼儿不同经验的必要提升。如,四五个甚至更多的幼儿回答了教师的提问后,教师不置可否,不做适当整理,甚至对错误的答案也不作必要回应;一个活动中几次探索基本处于平行状态,没有层次性,等等。如果没有必要的经验提升,那么幼儿的探索只能停留在平行经验层面,就不可能有思维层面的提高,也就不可能进行有效学习。(俞 洋)

篇13:浅析社会保险制度中存在问题的反思

浅析社会保险制度中存在问题的反思

浅析社会保险制度中存在问题的反思

论文关键词:社会保险制度 市场经济 问题 建议

论文摘 要:文章对我国社会保险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针对我国社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多渠道增加社会保险基金的来源等三条建议和措施。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核心内容,是社会发展的稳定机制和市场经济的维系机制。

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核心内容,是社会发展的稳定机制和市场经济的维系机制,它以劳动者为保障对象,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乃至住宅保险等为内容,以强制实施为手段,以社会化的组织和管理为特征,其目的是帮助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仍能保障其基本生活水平,与市场经济一起构成了现代社会发展的两翼。

一、我国社会保险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1.社会保险基金的调剂范围和调剂功能比较低

从养老保险看,国有企业虽然实行了退休费用社会统筹,但全国尚有2 /3的省、市、自治区还是以市县为单位进行统筹,基金分散,调剂范围小,保障功能弱,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只是实行了以县(市)为单位的费用统筹,基金的社会化程度比较低。这种状况会产生以下几个问题:(1)强化了社会保险的福利性色彩,弱化了职工的自我保障意识。(2)社会保险基金的调剂范围窄,社会保

险的保障功能只是在很小的区域范围内发挥作用,社会保险的巨大费用只能由一部分企业实行共同分担,严重制约了社会保险互动性功能的发挥。(3)职工收入的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难以合理化。本来在职工收入中应当有一部分用于支付社

会保险金,由于这一部分均由国家和企业包揽下来,这使得一部分长期储备的消费收入难以沉淀,而变成了近期消费资金,这不仅减少了国家可以用于经济建设的财力,而且在总供给和总需求失衡的情况下,加大了市场的不稳定性与通货膨胀的压力。(4)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渐逼近,缺少积累的基金模式将难以应付社会保险支付高峰

2.各个项目发展进度不一,社会保险体系不够健全

社会保险体系是一个完整的项目体系,只有建立起项目齐全的社会保险体系才能满足全社会对社会保险多样性的`需求。从我国社会保险的发展历史看,各个项目的发展存在严重的失衡,养老保险项目是作为主体专案来发展的,基本上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发展,截止到底,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除西藏外)均实行了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或建立了省级调剂金制度,社会发放率为

97.8%这种非均衡的发展格局,不仅不能很好的解决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新矛盾,而且在社会保险制度上形成了区域性障碍,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系的形成。

3.管理服务工作滞后

在我国社会保险事业发展过程中,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保险发展历史的约束,社会保险管理服务工作落后于其它各项工作,在养老保险管理上,只注重了“老有所养”的问题,而没有很好解决“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大问题;在失业保险管理上,只注重了解决失业者的基本生活问题,而忽视了解决失业者就业的技能培训和就业引导的问题;在工伤保险管理上,只注重了工伤待遇的发放问题,而忽视了工伤者的康复和生活问题。总之,社会保险的管理服务工作滞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这种状况对社会保险的进一步发展和企业制度改革带来了许多消极影响。

二、完善我国社会保险制度措施

针对我国社会保险制度存在的以上问题,为了逐步改进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我们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

1.确定合理的社会保险统筹层次,采用合适的筹资模式

对于养老保险,1988年政府决定实行省级统筹,并于3年内完成;但对于医疗保险的统筹范围应有所不同,考虑到我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巨大差异和医疗保险本身的复杂性,目前统筹范围不宜太大,在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相对较高的地区和地级市,可以在地级市(含直辖市、副省级市与省会城市)层次上进行统筹,建立以地级市统筹为基础、以省级风险调剂基金为依托的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在经济发展水平与城镇化水平较低的地区,可以从县、区级统筹做起,等条件成熟时再向地级市统筹层次过渡。同时,可以考虑一些大型企业建立相对独立的医疗保险公司,这些保险公司行使的是部分国家功能,是独立的事业法人,在

财务与管理上要与企业独立存在,并接受社会保险管理机构的监督与检查。对于筹资模式,不妨以养老保险为例,目前世界各国养老保险制度主要存在三种模式:现收现付制、完全积累制和部分积累制。从我国实际情况分析,如果实行现收现

付制,到本世纪代末,中国将进入老龄高峰期,过度沉重的财务负担,必将对当时经济发展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如果实行完全积累制,对刚工作的年轻人可行,但对于已退休人员和已届中老年的人员,由于以前都是国家和企业替他们缴费,自己的积累寥寥无几,所以对于他们是行不通的,因此,我国目前应实行部分积累制,以后可依据相关政策逐步向完全积累制靠拢。部分积累制筹资

模式既能够保留现收现付制的代际转移、收入再分配的功能,又能够实现完全积累制刺激缴费、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既能够减轻现收现付制福利支出的刚性,又能够克服完全积累制个人年金收入的过度不均并保证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既能够利用现收现付制积累资本、应付老龄化危机的制度优势,又能够化解完全积累制造成的企业缴费负担集中与基金保值增值的压力,是一种比较

理想的目标模式。

2.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险体系

针对我国社会保险制度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我国应在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基础上统筹规划,加大新项目的改革力度和步伐:(1)从国情出发,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改革的需要,逐步建立起包括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三资企业”职工、私营企业职工及乡镇企业从业人员的城乡统筹规划的、自成体系、相互整合、形式多样的失业保险制度。(2)加大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力度,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医疗保险费用由国家和用人单位及职工三方共同负担的、社会化程度比较高的、覆盖城镇全体职工的医疗保险制度。(3)加快工伤保险制度改革步伐,实行按行业和企业伤亡事故发生频率并依靠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逐年调整的浮动费率和差别费率的办法,逐步建立起促进安全生产的良性工伤保险机制。(4)全面推进女职工生育保险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管理方法,切实建立起有利于保障女职工权益,有利于女职工身心健康和促进妇女就业问题解决的生育保险制度。

3.加强管理服务工作,推行积极的各项保险政策

以失业保险政策为例,现行失业保险制度应建立促进再就业的机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制定激励再就业的给付条件,规定必须在失业之后登记,求职者才具备起码条件,失业第二年的失业基金要降低10个百分点,介绍职业无充足理由而拒绝两次者停发失业金等。(2))建立一整套包括转岗培训、职业介绍、就业指导和出产自救环环相扣的再就业促进体系。(3)对雇佣单位实行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其为失业者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参考文献:

[1]严忠勤主编。当代中国的职工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2]彭森,郑定松主编。中国改革20年规划总集〔M」。北京:改革出版社,.

[3]宋平。关于社会保险问题的谈话〔J/OLI.转引自中国劳动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重要文献”,1990一04一17.

篇14:考试中存在的问题教学反思

1、通过这次考试,发现交给小组长的任务只是简单完成,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2、词汇运用部分,中等生对熟悉的内容仍然出错,例如 boring , bored不能正确运用。不及格的`同学得分率相当低

3、同时发现任务型阅读仍然是同学们比较头疼的问题,有的同学能理解文章,但是答题格式不规范,失分严重。

解决办法:

1、仍然要有效监控,坚持课前听写,持之以恒,让偷懒的学生无机可乘。

2、培训小组长,做到有奖有罚,使同学们能够互帮互助。

3、坚持每天一篇阅读,建立阅读笔记和错题本。

篇15: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关于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我认为音乐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识谱问题和喊唱问题。

在音乐课堂上学生们感兴趣的往往是唱歌、律动、游戏,一旦让他们识谱,顿感无趣,课堂气氛也会出现冷场。学生普遍喜欢唱歌词,不喜欢唱歌谱,有的学生模唱歌曲,尤其是直接模唱歌词、旋律的能力相当强,但是让其唱谱却感到吃力。

教学时我认为应该提高学生识谱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若能对歌谱感生兴趣、喜爱唱谱,那学习歌谱就不会被动。因此我采用游戏法,帮助学生识别音符的唱名和时值。

在音乐教学中首先要有正确的音乐教学目标并且表述应明确、具体和简洁,主要涵盖本课时学习的具体内容、方法、过程及要达到的程度和水平。教学目标由单向变成多维是音乐新课程同传统音乐课程在目标上的另一个重要区别。以往,音乐教学目标重点关注的是知识与技能方面,例如,“学习sol,mi两音,能够唱准它们的'音高。用sol,mi两音及四分、八分音符和四分休止符创造简单的旋律”,“指导学生准确和谐地唱好这首歌曲。通过欣赏及讲解使学生掌握大合唱的有关知识,了解作曲家冼星海的生平”,等等。上述目标缺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过程与方法”维度不清晰,主要突出了 “知识与技能”维度。正确的目标确立方式应该是三个维度的表述。

在音乐教学中,经常听到学生唱歌不是唱出来的,而是用喉咙“喊”出来的。这种歌声听似热情高涨、情绪激动,具有 “响亮”的效果,但歌唱的持久性差,不柔和,苍白,歌声缺少美感。在教学中应向学生讲明大声喊唱是不好的歌唱习惯。然后有选择地对学生进行声音训练,注重闭口音的发声训练,用“Lu”字哼唱,创编一些简短的曲调,学生易接受又爱唱,声音也易得到统一。在歌唱中对同学们加强集体观念教育,讲清全班就是一个整体,如一个合唱队,要求整齐统一。如果为突出个人而大声喊唱,就会破坏全班歌声的统一和谐,让学生注意自己的声音融于集体的歌声之中。

篇16:数学集体备课中的一些感悟

数学集体备课中的一些感悟

数学集体备课中的一些感悟正文:《表面积的变化》集体备课中的一些感悟新课标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最后一课时是一节实践活动课,主要探讨相同的正方体拼成的大长方体表面积的变化规律。这一课如何去教,备课组的老师曾在一起拉家常般地谈了一谈,大家想到最多的就是有关这一章节的内容考试会如何去考,学生最容易出现的错误又会是什么,采取怎样的策略让学生少出差错,等等。虽说是操作课,但最后都还将落实到如何计算上去,即能准确算出给定的几个正方体拼成的大长方体的表面积最少是多少。这种思路也是我长期以来一贯遵循的教学套路,但心中总觉得少了些什么。当新教材把“表面积的变化”作为单独的.课时列出来时,我能否把自己多年来一直想告诉学生公式以外的东西渗透给他们?他们能接受吗?于是,我决定尝试一种新的教学思路。这节课的设计的最大不同之处是在教材的最后一部分“拼拼说说”的处理上,以下是我的几个教学片段剪辑及设计说明。    片段一师:用6个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可以拼成几种不同的长方体?在拼成的长方体中,哪一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小?为什么? [设计说明:教材上原来的问题是“哪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大?大多少”,而我把它改成“哪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小”,第二个问题改咸“为什么”。主要出于以下考虑:如果任意改变物体的形状(正方体也能变形),表面积可以实现无限大,但物体越接近球体,表面积就越小,所以由比大改为比小,更能揭示表面积的变化规律。同时第二个问题的改变把学生由简单地数一数引向深层次的规律探索。]学生通过学具操作,很快发现有两种不同的拼法(如下图)。 学生很容易发现第二种拼法所得到的长方体表面积小,理由也简单,第二种拼法共减少了14个小正方形的面,而第一种拼法,只减少了10个小正方形的面。师:大家通过数减少了几个面确定谁的表面积小当然是可以的,除此以外,我们能否通过一个简单的操作来说明第二种拼法的表面积比第一种小呢?学生一时茫然,不知所措。教师又进一步引导:你们能否在第一种拼法的基础上,稍作变动,将它转化成第二种拼法呢?各组学生如下页图所示完成了操作。  师:从刚才的操作过程中,长方体的表面积增加了哪一部分,又减少了哪一部分?你们能发现吗? 学生很快发现,当把第一种拼法分成两部分时,长方体增加了2个小正方形面,再把两部分拼在一起时,又减少了6个小正方形面,所以第二种拼法的表面积小。很多学生都认为这种方法简单,但就在这时,一个男生站了起来:“老师,你的要求是不能数,刚中国大学网()

篇17:教研室集体备课问题的六点思考

□王绳起

常言道:群策之为则无不成,群力之举则无不胜。教研室集体备课,实质上就是集中运用和发挥全室教师的智慧和力量,去完成最佳备课方案之活动。它是群策之为和群力之举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种应用和表现形式。教研室群策群力工作做好了,就为全室教师的成功施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那么,如何出色地去完成这项工作呢?对此,笔者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了认真的思考。

一、关于教研室集体备课工作的定位思考

教研室的工作任务是多方面的,如安排教学、政治学习、学术活动、教师培养……等等,那么要问,集体备课在教研室的诸多工作中究竟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呢?对此,笔者只想借用我校解剖学教研室主任在课程评估汇报时所讲的一句掷地有声的话来进行回答,那就是:“集体备课是教研室的第一要务”。“第一要务”教学工作理念的提出,也从一个侧面验证了“实践出真知”这一哲理名言的真理性,亦即正确性。教研室全体教师,确立了这一正确的工作指导思想,自然就会更加自觉地投入教研室的集体备课活动。换而言之,教研室的集体备课工作,也就有了根本的思想保证。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客观事物都是处在普遍联系之中的。教研室集体备课工作的这一定位如从其依据审视,至少与教学、教师和教研室这“三教”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教学是学校全部工作的中心任务,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也就决定了教研室集体备课工作在教研室全部工作中所处之位置,之所以这样讲,因为备课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集体备课又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教师的根本任务则是搞好教学,要搞好教学就要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积极参与集体备课活动,并借助群体的智慧、力量和经验来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个人的教学准备工作,进而出色地去完成各自的教学任务;教研室,顾名思义就是研究教学的单位,而集体备课又是教研室进行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和活动形式,如果教研室不将集体备课放在“第一要务”的位置,教研室也就名不副实了,说得严重一点,教研室也就名存实亡了。以上问题的提出,既揭示了集体备课在与“三教”联系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又表明了“第一要务”教学工作理念的产生是有其客观依据的。

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是历史唯物论的一个重要观点。吾认为,“第一要务”教学工作理念的提出,便属我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首创。教学实践者既然都认可了集体备课在教研室全部工作中的首要地位,学校各级教学管理者就应正确面对它、热情支持它和充分肯定它。讲得更加具体一点,就是教学管理部门要认真清理一下自新疆医科大学成立以来所制定的有关教学管理文件,对有悖于“第一要务”的规定内容应及时予以修改,使这一观念进一步转化为全校教师和教学管理者的共同认识。

二、关于教研室集体备课作用的思考

能否正确、全面、深入地评价教研室集体备课活动之作用,一方面关系到前述的定位问题,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到该活动的积极有效开展。

教研室集体备课的作用同样是多方面的,本文开篇讲到的,有利于充分发挥群智和高度凝聚群力,是其基本功能。吾以为,还可由这一基本功能派生出以下作用:其一,可对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的施教进行集体把关,为其教学提供最基本的质量保证;其二,有利于学术造诣高、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教学上的传帮带工作;其三,也是特别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因为新疆是个多民族地区,各教研室基本上是一个小的多民族群体,集体备课活动就为各民族教师进行教学交流提供了最理想的场所。教学的经常的有序的交流,其结果必然会增进各族教师间的友情和团结。如果我们进一步从哲学高度来思考该问题的继续发展会是什么结果的话,笔者认定,它又会反转过来促进包含集体备课在内的教研室全部工作的开展。用一句时髦的话对这一过程进行概括,这就叫做集体备课活动的“良性循环”。在此,笔者要强调指出的一点是:教研室集体备课规定所表现出的多种作用,也可以看成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在高校组织教学方面的微观体现。古人云: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教师,其眼中多几分政治,也自然在情理之中。

当然,教研室集体备课活动的作用远不止这些,有的作用还潜存着,笔者没有发现;有的作用还会随着教研室集体备课活动于内容上的扩展和深化以及形式上的不断创新而在形成过程中,这些都有待于老师们在各自的集体备课实践中去发现和总结。

三、关于教研室集体备课热葜思考

如果说前两点思考是通过对教研室集体备课重要意义的分析来解决我们为什么要积极投入这项活动的问题,那么,接踵要阐述的则是怎样才能搞好教研室集体备课的问题。吾以为,要搞好教研室集体备课,就得在思想上明确其热莺土私馄湫问剑否则,这项活动就会陷入盲动和形成无序状态。

教研室集体备课之内容非常丰富,但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即规范型内容和非规范型内容。规范型内容是指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和工作手册中要求实施的内容。此类内容又分为两部分:一类系教案首页规定的内容,即教学目的与要求、重点和难点、教学内容更新情况、教学方法和组织安排、教学手段、基本教材和参考书等六大项。这六项内容既是教师个人备课需要认真思考并填写的,同时也是教研室集体备课必须研讨的,特别是新版教材,一定要在使用前进行集体讨论。另一部分是教案尾页的规定内容,这一部分内容,没有像教案首页那样书面化和格式化,只是在学校2003年12月下发的《新疆医科大学教学管理工作手册(试用本)》(以下简称《工作手册》)第二季度78页提到其规定内容,即“包括小结、复习要点或思考题(应围绕知识点出思考题)、教学实施情况及分析等”。笔者之所以这样归类,因为学校办12月6日颁布施行的《新疆医科大学教学管理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和《工作手册》中有关教研室集体备课的规定内容,都不如教案首、尾页所规定的内容那样详细和全面。非规范型内容是指上述规定项目以外而与提高教学质量有密切联系的内容。此项内容虽较前者来得更为广泛,但是由于其缺乏规范性,教研室集体备课活动的开展增加一定的难度,不过它却能让广大教师在这一领域更加自由地进行创新实践。这种情况便是人们常说的事物的两面性在该活动中的具体表现。非规范型内容虽无章可循,然而教研室可以因时、因教师情况和学科特点制宜。有关这方面的做法,笔者仅向同仁献上两例:一是针对刚步入教坛的青年教师,为使其首战获得成功,某教研室在集体备课过程中,专门安排了一次“如何上好第一堂课”的研讨活动;二是某教研室抓住民族教师通晓本民族语言的优势,开展了怎样运用民族语言去解释和阐发学科中的疑难概念与问题的探讨活动。笔者深信:功夫是不负有心人的,只要老师们在这块土地上进行辛勤耕耘,就定会获得丰硕的回报。

四、关于教研室集体备课形式之思考

明确教研室集体备课之内容,是开展好该项工作的重要条件之一。@踵我们需要了解的另一重要条件,即集体备课之形式

教研室集体备课之形式,同样是多种多样的,根据内容决定形式的原则,它也基本上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与规范型内容相适应的常规型形式,另一种是与非常规型内容相适应的较为灵活的非常规型形式。常规型形式可分为三种子型:主讲型、示范型和试验型。主讲型:由任教的主讲教师根据教案首、尾页的规定内容先行介绍个人的备课情况,然后展开研讨,这是集体备课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示范型:由经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从教学进度到知识点再到讲授技巧进行全方位和全过程的示范性演教,然后大家进一步补充完善,这一形式主要适用于新任教的青年教师(儿少与妇幼保健学教研室进行过这一形式的尝试)和新版本教材的使用(免疫学教研室一直坚持这一活动);试验型:由初出茅庐的年轻老师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的试验性讲课,然后由大家评教,这种形式教研室经常使用。非常规范型形式也大体上分为三种子类型,即交流型、学习型和专题型。交流型有内部交流和对外交流,如将本校相关学科教研室的老师或兄弟院校同行请进来和走出去进行经验交流,民族理论教研室做过这方面的成功尝试;学习型:指组织对备课知识、有关规定和经验(指书面类文章)的学习,如哲学教研室曾组织学习过《“十二备”要义综释》等文章;专题型:指根据教研室集体备课之需要,确定研讨专题,然后由专人进行准备,再在安排的时间内开展研讨活动。集体备课需要研究的专题极其为丰富,可以毫不夸张地讲,它基本上是一块有待大家去开垦的处女地。为了更好地开展教研室集体备课活动,笔者拟出以下专题,供老师们运作时参考。

怎样备好开讲语和结束语;怎样运用新知识去巩固旧知识和运用旧知识去领会新知识;怎样处理好相关学科的重复内容;怎样收集和用好教学事例;版书安排的技改和艺术;怎样制作和运用好教学课件;实验课和理论课如何衔接;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如何配合使用;怎样用好彩色粉笔;怎样把握讲课时的语速和音量;怎样以姿势助语言;提问的技巧与艺术;怎样组织好课堂讨论;……等等。

五、关于教研室集体备课与提高教师素质之关系的思考

提高教师素质的办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如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等,这些教育是需要的,但吾以为,在“求远”(如赴外地学习、进修等)的同时,决不要“舍近”。其实教研室集体备课也是提高教师素质――业务和思想――的重要阵地,而且它具备了到外地进修学习所不具有的各种优越性。首先,集体备课与自身的教学业务结合最为紧密,可直接服务于教学,这对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到外地学习则不一样,其所学知识运用到教学中去,还有一个结合教学对象和教学专业的转化过程;其次,集体备课对教师提高业务素质具有系统性、全面性和针对性的优点:系统性是指对本学科知识内容能够从不同角度如重点难点……等进行系统学习和科学把握;全面性是指对本学科知识的讲授可从施教方法、手段、板书……等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和准备;针对性是指对本学科在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解决进行专门性的研讨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方案,这一点,在外地学习则难以做到;再次,集体备课活动有利于培养教师的责任心、奉献精神和集体荣誉感;最后,我们还可以从经济角度来进行审视,教师在教研室开办的.“集备学校”学习是免交学费的,如果细算这笔账,给学校节省的开支,那是相当可观的。故此,笔者建议:实施远近结合、内外并举的两条腿走路的战略,以加速提高我校教师的业务和思想素质。换而言之,就是要充分利用和积极开发教研室集体备课这一教育资源,将教师认真、主动、热情、积极投身集体备课活动,也纳入毕业后教育或继续教育的轨道。当然这样做是有条件的,至于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符合上方有关规定的精神,请学校予以考虑。

六、关于健全教研室集体备课保障体制的思考

人们常说:“一朵红花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在教研室这个群体中,出一两位教学能师不足为奇,最可贵的则是,让能师借助并通过集体备课活动,将全室教师带动起来,使之都成为教学的行家里手。能师的这一表现,在政治上称之为无私奉献精神或曰集体主义精神。只有这种精神,才是高质量教学所需要的。因为一两位能师至多解决了自己所教班级的教学质量问题,而绝大多数班级的学子则不能受益。基于这一考虑,笔者呼吁请学校各级教学管理者,应在原有基础上尽快健全和完善我校的教研室集体备课保障体制。教研室集体备课保障体制基本上分为三个层面,即教研室、教务处(科)和校院两级主管教学的领导。

――教研室:(一)制定和进一步完善本室的集体备课制度,使集体备课活动制度化,亦即为集体备课活动提供制度保障。在这一方面,皮肤科教研室有一条规定是可取的,即“没有三件法宝(手写教案、电子讲稿和自制多媒体课件),不能进入课堂”(这是室主任在课程评估会上所讲的原话)。当然这“三宝”需经集体备课讨论认可。(二)人数较多的教研室,可设立集体备课督导小组,为集体备课提供组织保证。(三)教研室主任应和教学主管部门尽量协商,确定本室的集体备课时间,在该时间内避开给该室教师排课,从而为集体备课活动提供时间保障。(四)制定本室一学期或一学年的集体备课计划,以保证该活动的有序开展。

――教务处(科):应还教研室集体备课工作的本来地位,这是针对《条例》而言的。该《条例》共三章二十八条,而集体备课只是在第十四条第一款的第4点中作了规定。其具体内容是“4、集体备课:各教研室应1―2周组织一次集体备课,协商讨论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有关问题。要有记录和存档。”如果说这一规定在当时条件下,还能适应教研室的工作需要的话,那么,在五年后的今天,它则失去了该点的规范意义了。因为教研室的集体备课实践,从内容到形式早已超越了其规定的范围。即使是后来出台的《工作手册》,虽然补充了一些内容,但也还是满足不了教研室集体备课工作之需要。针对《条例》和《工作手册》的滞后现象和教研室集体备课实践发展的良好趋势,笔者建议,应尽快修改补充《条例》和《工作手册》的有关规定,在条件成熟时,出台专门的教研室集体备课管理单行条例。以此来详细规范教研室的集体备课工作,使该项工作早日走上按章操作依规运行的轨道。

――学校及院系部教学主管领导:在日理万机的同时,定要设法抽身参加教研室的集体备课研讨活动,此举既有利于把校院领导对教研室集体备课工作的关注及对老师们的关怀带到活动现场,又可和第一线的老师们进行面对面的无障碍的零距离指导、学习和调研,长此下去,教研室的集体备课工作定能迈上一个新的台阶,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建议两级领导在对教研室集体备课工作进行全面调研的基础上,考虑可否建立教研室集体备课的奖励制度,制定奖励办法,对在教研室集体备课工作中取得卓著成绩的个人和集体实施专门奖励,以此来进一步激发全室教师的亲和力、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基于以上思考,笔者可以断言:经过各方的不懈努力,在不久的时间里,学校定能探索出一条以教研室集体备课工作为基础、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为依据、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的内涵式发展的成功之路。

《新疆医科大学》校报第265、268、269期连续刊载

篇18: 英语教师集体备课活动反思

英语教师集体备课活动反思

12月8日上午,我县举行英语教师集体备课活动。至此,此次活动圆满结束,我积极认真的参加了此次集体备课,对我也是受益颇大。

集体备课是集众人智慧采众家之长,加强集体备课可以提高教学效益,实现资源共享。集体备课能对课程改革、学校发展、教师成长起到推进的作用。能显著提高教学效果。俗话说的好: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以前上课前自己也认真备课,但与集体备课相比,还是觉得通过集体备课后自己对学生传授的知识点更多也更深刻。教学效果提高了,就能让孩子学起来感觉轻松,而且觉得自己在很短的时间里却能学到很多,学生从学习中就能找到一种成就感,从而也就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一、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这是新课标的重要特点,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主体参与,教学中互动模式多样,多采用小组竞赛的模式或创造一个语境,让学生展开联想,激起了同学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营造了宽松,民主,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平时我们在这一方面做得不够好。因此,听课时我特别注意了高老师不同的调动学生的方式。学生积极性调动起来以后,怎样保持下去也很重要。老师在每个教学环节中对孩子的要求一定要清楚明确,难易适中。只有孩子清楚的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时,才有可能干好这件事;而问题太难孩子会无从下手,太易又不用思考,这都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二、教师自身的`良好素质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

优秀的教师都有几个共同特点:1、口语流利,发音准确。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保证孩子对课程的理解,才能保证孩子学到正确的知识,地道的语言;2、善于利用多媒体等多种手段辅助教学,使孩子接触到的知识更立体,更直观,更生动;3、教态亲切,表情丰富,在课堂上能轻松,活泼,潇洒地进行授课,富有艺术性;4、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作为后盾,词汇丰富,课堂充实。

通过这次听课,我开阔了眼界,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以及自己与县优的差距。同时我对自己也提出了许多问题去思考,怎样让自己的语言更优美?怎样然孩子喜欢上课?怎样培养孩子的能力?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一定能拉近距离,不断进步!

相关专题 集体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