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茨的人际关系理论

LichyChen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LichyChen”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舒茨的人际关系理论(共7篇),欢迎您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舒茨的人际关系理论

社会心理学家舒茨提出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舒茨认为,每一个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都有三种基本的需要,即包容需要、的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所采用的行为,以及如何描述、解释和预测他人行为。三种基本需要的形成与个体的早期成长经验密切相关。 包容需要指个体想要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某个群体。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若是社会交往的经历过少,父母与孩子之间缺乏正常的交往,儿童与同龄伙伴也缺乏适量的交往,那么,儿童的`包容需要就没有得到满足,他们就会与他人形成否定的相互关系,产生焦虑,于是就倾向于形成低社会行为,在行为表现上倾向于内部言语,倾向于摆脱相互作用而与人保持距离,拒绝参加群体活动。如果个体在早期的成长经历中社会交往过多,包容需要得到了过分的满足的话,他们又会形成超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中,会过分地寻求与人接触、寻求他人的注意,过分地热衷于参加群体活动。相反,如果个体在早期能够与父母或他人进行有效的适当的交往,他们就不会产生焦虑,他们就会形成理想的社会行为,这样的个体会依照具体的情境来决定自己的行为,决定自己是否 应该参加或参与群体活动,形成适当的社会行为。 支配需要指个体控制别人或被别人控制的需要,是个体在权力关系上与他人建立或维持满意人际关系的需要。个体在早期生活经历中,若是成长于既有要求又有自由度的民主气氛环境里,个体就会形成既乐于顺从又可以支配的民主型行为倾向,他们能够顺利解决人际关系中与控制有关的问题,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确定自己的地位和权力范围。而如果个体早期生活在高度控制或控制不充分的情境里,他们就倾向于形成专制型的或是服从型的行为方式。专制型行为方式的个体,表现为倾向于控制别人,但却绝对反对别人控制自己,他们喜欢拥有最高统治地位,喜欢为别人做出决定服从型行为方式的个体,表现为过分顺从、依赖别人,完全拒绝支配别人,不愿意对任何事情或他人负责任,在与他人进行交往时,这种人甘愿当配角。 情感需要指个体爱别人或被别人爱的需要,是个体在人际交往中建立并维持与他人亲密的情感联系的需要。当个体在早期经验中没有获得爱的满足时,个体就会倾向于形成低个人行为,他们表面上对人友好,但在个人的情感世界深处,却与他人保持距离,总是避免亲密的人际关系若个体在早期经历中,被过于溺爱,他就会形成超个人行为,这些个体在行为表现上,强烈地寻求爱,并总是在任何方面都试图与他人建立和保持情感联系,过分希望自己与别人有亲密的关系而在早期生活中经历了适当的关心和爱的个体,则能形成理想的个人行为,他们总能适当地对待自己和他人,能适量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接受别人的情感,又不会产生爱的缺失感,他们自信自己会讨人喜爱,而且能够依据具体情况与别人保持一定的距离,也可以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

篇2:唐・舒尔茨:整合营销理论创立者

清华园,傍晚6点,

在结束了清华经管学院的营销课程后,唐・舒尔茨与一名学生一同步入紫光中心咖啡厅,解决完这个学生最后一个疑问,这位美国西北大学营销学教授掩不住一脸倦容。不过提起“中国制造”的话题,他立刻显得兴奋:“中国制造意味着什么?有人说价钱低但质量不好,有人说质量也很好,各种讨论都存在,那么中国的商业领袖又是怎样看这个问题呢?”

作为整合营销理论(IMC)的创立者,他在思索的是中国的品牌到底会以何种路径走向世界,而这些新的实践能否进一步丰富他的理论。

《21世纪》:通过开始的中国大陆的定期旅行,你所感受到的中国的消费意识是否在发生变化?

唐・舒尔茨:第一次来中国时,我感觉中国消费者对进行中的事物是充满不安的,现在他们已很自信。和五年前相比,中国的消费者变得比以前更加注重品牌,他们开始思考品牌与自身的关系,什么样的品牌是我想要的?品牌表现的是什么?我在清华授课就有很强烈的感觉,我第一次来中国的时候,我发现学生们都注重怎么样制造出好的产品、怎么样把成本降到最低;但现在,他们的市场意识更加浓烈,开始把焦点放在顾客身上。

中国消费者的心态、品位和经验都在改变,尤其在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消费者越来越国际化,对于这种改变我们的体会比你们更深,因为你们置身其中,而我们曾经来过,然后离开,现在又来,我们能强烈感觉到这种变化,就像清华大学校门口的这些建筑,中国的一切都在迅速改变。

《21世纪》:在整合营销方面,你对哪些中国公司的做法印象深刻?

唐・舒尔茨:大公司和中型公司都有很好的例子,海尔不用说了,它在世界上都已经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还有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另外,亚洲女性钟爱的化妆品羽西也是个很好的例子,

不过,最好的例子应该是北京奥林匹克,他们做了很多事情,无论是建筑,还是其它的关联产品,都很好。北京奥林匹克已经树立了一个很好的品牌。

《21世纪》:但事实上,有一部分的中国公司还在“学习”跨国公司的营销手法,例如宝洁的做法就受不少人追捧,你觉得这种学习是必要的吗?

唐・舒尔茨:中国公司最需要的其实不是学习,跨国公司的市场营销有着很好的传承,大公司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建立了自己公司的一套营销体系。我现在也经常对我的中国学生说:你并不需要一味学习西方公司,你需要做的是确认你的公司应该做什么,你的公司面向的是哪类消费群。在营销传播方案,西方企业的领先程度并不是中国公司所想象的那么大,仅是细微的领先程度,完全可以被创新性的中国式管理所超越。

《21世纪》:那么你认为中国企业最需要的是什么东西?

唐・舒尔茨:在西方,营销传播被认为是一种“艺术”,不过我们越来越意识到商业成功的真正驱动力是科学。而中国的企业管理者恰恰是科学方面的大师,这也确实就是中国成为全球最有效率的制造基地的原因所在。通过系统模式、关注过程,以及注重于持续性的改进和提升,我们相信中国的企业就能够成为比西方竞争者更具科学性的营销者,也就能够保护其国内市场和获得海外市场份额。

《21世纪》:中国企业比较偏重广告上的传播,在日益复杂的传播环境下,广告和非广告的传播手段如何整合?

唐・舒尔茨:问题不取决于你怎么整合,而是顾客怎么看待产品的用处。焦点永远要在顾客的身上,顾客在做什么,他们怎么使用这些信息,他们从信息中得到了什么。顾客总是远离市场的。以《21世纪经济报道》为例,订阅报纸的人当中有多少真正在阅读它,又有多少读者在翻看的同时,在打电话,或者看电视,或者做别的其他事情,没有人知道,你们知道印刷和发行的数目,但是有多少人真正在阅读,即有效读者数目,目前是没法统计的。(何宝荣 )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篇3:舒尔茨整合营销传播学精要

他指出,在西方,现代市场营销从60年代到21世纪,经历了大致为“竞争的再次兴起,全球化,质量

运动,价格战,产业转移以降低成本,重视物流和数字化控制,以及信息技术大量运用,并向21世纪市场

演进”的基本模型。

同时,舒尔茨教授以上述模型为基础,饶有兴致地回顾并预测了中国市场发展的演进模型,其中,舒

尔茨教授认为中国在一个开放的社会中,正面临着绝佳的时机,也就是可以同时导入数字化、信息技术、

物流等多种混合形态市场,因而使中国市场呈现出一定意义上的混乱,但充满生机:

市场和营销组织发展的三种类型

舒尔茨教授认为,现代营销发展经历了三个类型的市场形态和企业组织形态:产品驱动性市场和组织

、分销驱动性市场和组织,以及消费者驱动性市场和组织。全球营销的大趋势,是从早期的产品驱动滑向

消费者驱动的现代形态。当然,这几种形态在今天的市场中是共存着的,如微软,宝洁就属于产品驱动型

;可口可乐、肯德基属于分销驱动型;而象戴尔、HYATT (凯悦酒店)等就属于消费者驱动型。在分析中

国案例中,舒尔茨教授认为,如广东易网通就属于消费者驱动型的初级形态,而象康佳,则艰难地处在消

费者导向和传统产品驱动的规模经济形态的对立中。

篇4:舒尔茨整合营销传播学精要

舒尔茨教授风趣地说,要详细谈论整合营销传播的发展历史,必须要说上五天五夜。但是,他还是给

出了一个简洁的描述:

80年代美国的代理商对市场的联合做出响应。(整合起始于广告代理商们把各类业务捆绑)

试图协调所有的因素,做到“一个形象,一个声音”

大失败--Orchestration,Whole Egg等(舒尔茨教授认为,奥美等提出的交响乐团,“一个鸡蛋”

的理论和实践其实是失败的')。

在90年代早期,整合营销传播思想重新获得了重视:

由营销商来驱动

依靠数据和技术

一种由外到内的方式

以财务为重点

CRM理论是个实践上的先驱者

到90年代中期以后,整合营销传播思想则开始复兴,并体现出如下特点:

以消费者为中心--“一对一”

注重过程,而不是单独的功能

消费者--品牌关系成为核心关注的问题

整合营销传播是战略性投资

整合营销传播可以为企业带来可以衡量的回报,也就是可以用现金流来衡量的回报价值。

整合营销传播有十大核心目标

客户知识/对客户的认识。辨别最有价值的客户是整合营销传播计划的开始。

由外向内的规划。整合策划流程,呈现出以消费者为起点的策划特征。

有说服力的以客户为重点的信息。根据客户数据和消费者的观点来制造恰当的,有说服力的强势

传播方式。其中,重点是放在消费者想知道什么而不是我们想说什么。

传播工作中的协同和一致。

独立于媒体之外的传播规划。根据消费者接触特点来选择媒体。

协调一致的综合性过程

以客户为中心的组织机构

相应的补偿系统

闭环式投资过程。根据消费者行为的历史数据来判断消费者,并重复使用和更新这些数据,从而

挖掘到最大价值的客户。

财务投资和财务回报。整合营销传播在财务层面上,可以跟企业战略结合起来。

篇5:成功的漫画家查尔斯.舒尔茨

查尔斯·舒尔茨简介:

查尔斯·舒尔茨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1950年开始创作《花生漫画》(Peanuts)系列。查尔斯·舒尔茨中风后,视力和记忆力衰退,影响了漫画的创作,同年12月14日他宣布退休。

2月12日,查尔斯·舒尔茨因肠结癌去世。10月,《福布斯》公布了已故名人收入榜,查尔斯·舒尔茨排名第3。

主要作品:史努比(Snoopy,又译史诺比、史洛比、史奴比)是漫画家查尔斯·舒尔茨(Charles M. Schulz)从1950年代起连载的漫画作品《花生漫画》(Peanuts)中,主人翁查理·布朗(Charlie Brown)养的一只黑白花的小猎兔犬,品种为米格鲁犬,其相关漫画故事在中国大陆已被整理成《史努比的故事》,已有多家出版社出版发行。

《花生漫画》又名《花生》,是一部美国漫画,这部漫画最初在1950年10月2日开始发行,到202月13日停止发行。这部漫画的电视动画版本曾经获取艾美奖,而其假日特辑等动画版先在美国广播公司里翻放时十分流行,甚至流行到全世界。这部漫画在超过2600份报纸中刊登,更在75个不同国家中有3亿5000万个读者,翻译成21个不同的语言。

社会影响:当查尔斯·舒尔茨决定退休时,一位读者这样写信给《新闻周刊》表明白己的哀痛:“当我的儿子还小时,他因为太喜欢史努比了,以至于决定让自己成为—只小狗。他吃完了所有的狗粮。而且,在好几年内,他坚持每天都学一会儿狗叫。我记得有一天,他被一个他认为是朋友的人伤害了,这是他第一次感到世界背叛了他。他看着我,眼里充满泪水。同时说:‘我希望史努比是真的。’”

对于诞生于1950午的史努比来说,他的上一次人(狗)生转折点发生在1960年,他勇敢地站了起来,再也不毫无尊严地四脚着地。他开始独立思考,而不再是那个圆头圆脑的小子的附庸,他发现睡在屋顶上更容易发挥他的才华,即使是摔下来,他也可以说出这样的名句:“生活就是会从好梦中被粗暴地惊醒。”

查尔斯·舒尔茨成功的故事:

“从小到大,许多方面我都是非常失败的,简直一塌糊涂,只成功“一点”。”他说。

他小学时多门功课常常不及格,而到了中学,物理成绩甚至为零分。他在拉丁语、代数以及英语等科目上的表现同样惨不忍睹,就连体育也不好。虽然他参加了学校的高尔夫球队,但在赛季唯一一次重要比赛中,他输得干净利落。在学校,没有人不认为他糟糕透顶。他孤独、落寞,在自己的整个成长时期,在社交场合从来就不见他的人影。

年少的他憧憬爱情。当许多同龄人开始恋爱的时候,他只能独自发愣。有一次,他鼓足勇气给一个女孩子传情,但随后却在废纸篓里发现了“爱的碎片”。

这真是个无可救药的失败者。然而,这个在许多方面无可救药的失败者却麻木地抱守他尚未失败的“一点”;从小到大,他在乎一件事情——画画。

他相信自己拥有不凡的绘画才能,并为自己的作品深感“自豪”。但是,除了他本人,他的那些作品从来没有其他人看得上眼。上中学时,他向毕业年刊的编辑提交了几幅漫画,结果一幅也没被采纳。尽管经历多次被退稿的痛苦,他仍固执己见,决心成为一名职业漫画家,

到了中学毕业那年,他向当时的沃尔特·迪斯尼公司写了一封自荐信。该公司让他把自己的漫画作品寄去看看,并规定了漫画主题。于是,他投入了巨大的精力与非常多的时间,一丝不苟地完成了许多幅漫画。然而,漫画作品寄出后却如石沉大海,最终他没有被迪斯尼公司录用。

生活对他来说只有黑夜。走投无路之际,他尝试着用画笔来描绘自己命运多舛的人生经历。他以漫画语言讲述了自己晦涩的童年、不堪的青少年时光——一个学业糟糕的不及格生、一个屡遭退稿的所谓艺术家、一个没人注意的失败者。他的画融入了自己多年来对绘画的执著追求和对生活的独特体验。

连环漫画《花生》诞生了,并风靡世界。从他的画笔下走出了一个名叫查理·布朗的小男孩,这也是一名失败者:他的风筝从来就没有飞起来过,他也从来没踢好过一场足球,他的朋友一向叫他“木头脑袋”……

他的成功出人意料。他叫查尔斯·舒尔茨,一个蜚声国际的漫画大家。

“许多方面我一败涂地,只在画画这一点上稳住了自己。”舒尔茨说,“而所谓成功,也只是需要你在某一点上自命不凡,自始至终。”

篇6:查尔斯·舒尔茨:五十年的坚守

史努比的创作者查尔斯·舒尔茨是美国伟大的漫画家。史努比是舒尔茨漫画中主要人物查理·布朗的小狗,其形象被制作成多种玩具,是最受欢迎的卡通形象之一。

有一个小男孩,几乎所有认识他的人,都认为他是一个智力低下的学生,即使到了中学八年级,他的各门主课仍然没有起色:代数、英文全不及格,物理竟然考了零分!小男孩设法进了学校的高尔夫球队,但在本学年最重要的一次高尔夫比赛中却输掉了,小男孩倍感凄惨。

同学们不只是不喜欢他,而且似乎从来就没有注意到他,就是在大厅里遇到他,对他说声“哈喽”都极为罕见。幸运的是,在这些挫败之外,小男孩还有一样聊以自 慰的东西:他酷爱的绘画。尽管在中学期间,他提供给年鉴的漫画全被拒用了,但小男孩依然坚信自己的艺术天赋。等他告别学校,便大胆来到迪斯尼工作室,向他们递交了自己的绘画作品。我很希望我能在这里说,迪斯尼工作室有关人员非常欣赏他的作品,当场就决定聘用他。但后来,他再次遭到了残酷的拒绝。

历经一次次挫败,小男孩并没有放弃,他决定用卡通的方式来记述自己的遭遇——一个在所有人眼中的失败者和一无所成者。

这个小男孩名叫查尔斯·舒尔茨,后来他画的史努比风行世界,从而成为史努比永远的父亲。

绝大多数的人通常都和查尔斯一样,没有机会也没有舞台去展现天赋。这时候绝大多数人便默认了自己的普普通通。

其实,查尔斯也是这样,他与大多数人唯一的不同在于,他用50年的时间坚守了自己的那份天赋。

篇7:查尔斯·舒尔茨:五十年的坚守

1. 做小孩并不容易……外面的世界如此可怕,上学也很惨,不是教师找你麻烦,就是给大的同学欺负。如果长大以后都将这些苦恼忘记,那么成年人就会对儿童的问题视而不见。其实,小孩和我们一样,在现实生活中挣扎求存。

2. 这就是我永远的寄托……我不喜欢四处旅行,我也不奢望这一辈子什么都去尝试,我的兴趣就是画漫画。我爱漫画。

3. 我的画情节非常简单,这使得它们和那些一般单调乏味的“我们今天该做些什么?”的`说教式儿童漫画大相径庭。我记得我曾经告诉一位朋友说,我是真心要做好事的。

4. 生活中愉快的一面就是对话。和新朋友聊天,发现新的想法并且互相学习是生活中最丰富的体验之一。 好的作家懂得这一点并凭借其他方式将对话善加利用。在过去数年里我将它引入了《花生漫画》中,因为我觉得这个领域尚未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

5. 那时候教会的出版物不接受漫画这种形式,因为保守派没有意识到,精神的真理并不仅仅是通过讲道坛传播,也可以通过漫画来表达……就这样,(通过漫画)我找到了自己的天地,而我在以往做礼拜时从没有真正感到过舒适。

6. 当然,我也在慢慢老去了。《花生漫画》占据了我大多数时间,我已经开始遗忘青春是什么样子,遗忘身处一群年轻人之中的感觉。一个漫画家可以在回忆中永存,但如果他的题材狭窄,那些回忆就必须被新的经历取代。

7. 我从来不把我的作品交给别人并问他们,‘你们觉得这怎么样?’我谁都不信任。不管我觉得它有趣还是愚蠢,我都会寄出去,因为我要让自己高兴。我从不试图讨某些观众的欢心。那太可怕了。人生在世,你根本无法预测读者会喜欢什么,嫌恶什么。

8. 我认为自己不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我也想自己能成为安德鲁·韦思或者毕加索……但我可以画出色的漫画,写精彩的文字,我觉得我发挥了自己的天赋。人还能再期望些什么呢?

9. 拿一张白纸,在上面画出大众喜爱并关心着的人物,实在是一件让人异常满足的事情。只要你的工作能给某个地方的某个人带来一定的欢乐,你就不用在乎你能有什么名份或你的作品出现在什么地方了。

10. 等到画板一点点磨穿了,我的创作就可以收手了。

11. 整整画了40年,可不是贝多芬写一个协奏曲可以比拟的。

12.我希望通过角色的个性体现幽默感,让人们了解他们。希望每天都让所有读者满意的想法是错误的。希望一个人第一次看到《花生漫画》时就对它爱不释手是不现实的。我们必须依靠一天一天不断的努力来激发读者的兴趣。

13.没有幽默的宗教是没有意义的。幽默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没有幽默感,人们是不能生存的。

14.世界让我们产生恐惧感。站在宇宙的高度,我们都惊叹自己那么的渺小。这让我们产生恐惧感。只有成熟的心态才能面对这一问题。一旦放弃了过于自尊的心态,我们就能坦然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悲剧。

15.事实上,连环漫画的创作基础是记忆,而不是观察。

16.如果你读懂了我的漫画,你就能了解我。我把我所有的恐惧、焦虑、欢笑都倾注到了作品的创作当中。

17.站在溜冰场旁边看女儿们滑冰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能够看到你的孩子在他们的人生道路上有所进步,也是一种美妙的感受。

18.每天创作一则连环漫画就像余生里每天都要写一篇论文一样。

19.我认为一个人接受良好的教育是有必要的。我认为你应该大量阅读,充分了解各种文学形式。我认为掌握充足的历史知识非常重要,应该了解我们周围的整个世界。我认为掌握知识非常重要,应该一直保持对人的浓厚兴趣,并在保持自我个性的前提下不断成长。

20.请牢记,最重要的是要有耐心。你不可能指望很年轻时就成为顶尖的漫画家,因为在漫画这一行根本没有所谓的天才。单从绘画方面来说,可能有神童的存在,但是漫画并不仅仅局限于绘画。当构思幽默的创意时,你需要阅历支撑,因为必须有足够的人生经历才能发现生活中的幽默元素。

相关专题 人际关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