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漫画的散文

CutEdumb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CutEdumb”参与投稿,以下文章小编为您整理的理解漫画的散文(共8篇),供大家阅读。

篇1:理解漫画的散文

有关理解漫画的散文

我可以算是漫画的忠实爱好者。我家里收藏着《三毛流浪记》《几米系列漫画》《绝对小孩》《多啦A梦全集》《丁丁历险记》《父与子》《莫迪洛漫画》《卡洛伊漫画》《施拉德尔漫画》《皮德生活漫画》《季诺漫画全集》《施密特漫画全集》等等等等,占了书架上的一大排。这些漫画我百看不厌,本本都翻过不下3遍,特别是《多啦A梦全集》《莫迪洛漫画》等几本,我都能倒背如流了。

可是,漫画到底是什么?怎么理解和欣赏漫画?我却没做过研究。最近,我从网上购了一套“世界动漫经典教程”,一共四本,分别是《理解漫画》《重构漫画》《制造漫画》和《美国漫画》。这套书以全新的角度,用漫画的形式充分诠释了漫画,系统地介绍了漫画的发展沿革、艺术语言、表现手法等方面,可以让我对漫画有深入的了解。这几天,我看完了这套书的第一本——《理解漫画》。这本书挺出名的,得了好多的奖,还被翻译16种语言发行全球。

看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原来漫画蕴藏了那么大的'力量,包含了那么多的道理,需要许许多多的技术。这本书挺深奥的,我有些迷迷糊糊地看完了后,觉得这个作者太了不起了,能从这看似简单、随意的漫画中思考出这么多的道理。

这本书虽是讲漫画的,自身也是一本很好的漫画。画工精细,富有创意,带着幽默,还引经据典,临摹了很多著名的漫画。

我准备看这本书的续集——《重构漫画》了。我翻了翻这本书,也是同样的精彩,真是迫不及待呀!

篇2:散文理解

散文理解

理解是清风,理解是细雨,吹散一切邪气,洗涤一切罪恶。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诸葛亮的一生,但有人却说他是愚忠,其实不然。当我们站在他的立场上时,就不难发现诸葛亮的良苦用心,他是忠臣的化身,他把忠挥洒得淋漓尽致。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隐居深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这是伟大的',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洁。只有我们理解了他,我们才会明白他的“但使愿无违”的深刻含义。

她——那个时代的才女,她没有相夫教子,走自己的文艺道路。旧上海滩华灯初上,闪烁的霓虹、青砖红瓦诉说着她的历史。我讨厌她,因为她与丈夫离婚,甩下儿子自己去创作,我认为她没有做到一个妻子、一位母亲应尽的不责任,她是自私的。她身为一个女子,就应该为丈夫分担忧愁,为孩子铺垫未来,然而她转身一走,留下的只是不解。

现在,如果我换一个角度去想,就不难发现她其实是伟大的。她不走寻常路,为自己打拼天下。她摆脱家庭束缚,走上文学创作,有《半生缘》、《小团圆》的无尽遐想,她——张爱玲,那个时代的文化才人,我理解了她。

有理解、有宽容,就有微笑。

看着窗外落叶归根,我理解了它“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无私;想着多情的秋雨,我理解了“一场秋雨一场凉”的美丽;望着饱经风霜的树木,我理解了坚持岗位、努力奉献的忠贞。

理解是阳光,解除冬日的寒冷;理解是爱,融化心中的恨。有理解就有温暖,就有自信。

篇3:怎么理解散文

怎么理解散文

人为什么长头发呢。这确实是一个不好说明的事。我查了很多科学书籍,都没有解释清楚。对于没有头发的人,头发是用来装饰的,于是有了假发;对于有头发的人,头发是用来幻想的,于是有了发型。这些都不重要。有一天我看南方的植物,在那样的阳光和雨露里,植物可以生长到天空里去,直到云层上边。可是它们竟然不生长了,把高高的生长点变成了纷披的叶子,变成了结束的漩涡。任何东西都有终结,终结的形式不一样,于是人不往高处长了,就有了头发。头发是人发展的未来,发丝有多长,其实人就应该有多高。如果长到头发那么高,人就失去了生存的可能。头发是人向上力量的缓冲和分解,头发是对人的未来的最美好的结束语。

任何东西都是有止境的。出发很容易,结束就要动心机。放飞自己的理想就是在天空里放一只风筝,如果线不断,理想就永远的漂浮在那了。我把用文字来表述思想比作编织毛衣。天下有多少编织毛衣的人,但是真的把自己编织的毛衣成为艺术品的却很少,即使这样也不耽误人们穿着毛衣御寒,因为编织毛衣不是都为了卖出去,也有的就是为了自己穿,家人穿,朋友穿,做为礼物送出去。

天气冷就不脱棉裤,棉裤穿的久了,就感觉棉裤和单裤没有区别。心里的适应比周围的气氛重要,躲在自己理解的感觉里虽然狭隘但是会知足。看着别人的潇洒就羡慕会发现原来自己这么浅薄。总以为谁都是朋友常常在陶醉里生活是因为人需要满足。老子写了五千字的文章到现在依然是座右铭,我们却在写几百万字的文章去解释生活和世界发现写来写去老子早就讲过了。人类就是这么往复的吗。浪费生命的`办法很多,最多的就是社会科学的研究。人从原始而来最终还要回到原始而去。无论我们怎么跑,跑道都是圆形的。从有了圆形开始就有了思维,从有了方形开始就有了垄断,从有了三角形开始就有了爱情。形状和人的生活是联系在一起的。

摄影是懒汉的作业,却用着勤奋人的跋涉来完成。照相机照下的不是生活,是一个角度对世界的理解。如果你觉得你照下来的影子很美,你就用单一的理论掩盖了最真实的东西。就如写作,摄影也是在模仿成功者的脚步。

篇4:真诚理解散文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渐渐疏远了,渐渐冷漠了。一直为世人所追求的理解、宽容和真诚,正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逐渐消失,仿佛一台用旧了的破电脑,被人们抛弃了。一时间,“朋友之情如浮云,金钱名利才是真”成为流行的口头禅,你对我假天真,我跟你玩深沉,此时,“理解、宽容、真诚”的“属性”似乎被设置成为“隐含”和“可修改”,甚至干脆被某些“黑客、大虾”之类给“删除”了。

于是,在生活的“数据库”中便增添了不少“争吵、烦恼”等等这类“函数”,难道这就是我们现代人类想要设计出的生活“程序”吗?否!我们的生活需要朋友!我们的生活需要理解,需要宽容,更需要真诚!当朋友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用真诚去帮助他,鼓励他。当朋友因做错事而受到批评时,我们应该用宽容去理解他,用真诚去帮助他改正错误,而不该排斥他、瞧不起他。当别人误解你时,你就应该以宽容的心态来对待误解,心平气和地把事情和他讲清楚,用你的真诚换回他人的理解。其实,一句普普通通的话语,一丝淡淡的微笑,一点点真诚的帮助,会使你发现周围的世界原来是如此的温馨,同行的路人原来是如此的善良。愿我们生活的“程序”,设置在“P4”的“硬件”之下,运行于“XP”的环境中。

真诚理解散文:真诚待人,用心做事

人这一生最为宝贵的就是真诚,真诚是人类的真经,是人心灵世界最灿烂的太阳,念好悟到了一生管用,只要以诚相待,你肯定会获得对方的信赖,赢得成功。人与人之间没有了真诚,友谊也就结束了。

交往1年多的朋友要借钱,说是他欠别人的钱,债主要卸他的一条腿。我一听脑袋大了,3000元保朋友的腿,值,便毫不犹豫地借给了朋友。他自然感激涕零,说是兄弟若有难处,他定当脑肝涂地,结草衔环。直到后来我用钱的时候,打了几个电话,他前面不但不接,后面干脆来了个关机。这让我突然想起了尼采说过的一句话:“你看两只小狗玩的多么快乐啊!可是你把一块肉扔到它们中间,你会看到另外一番样子。”

得罪一个朋友最好的办法是借钱,而且是一借不还。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借出去了就不是自己的钱了。媳妇经常对我说,天上不会掉陷饼,要是掉了不是陷阱就是套子。我喜欢网上鼓捣一些文字,跟帖的网友,特别是女网友,称呼张哥,最要紧的是去掉张字,直呼哥哥,她担心把我的心唤去,她是这个世界上除我妈外对我最无微不至的女人,却经常旁敲侧击,斩我意念,有时真还忧虑媳妇棒打真诚。可话又说回来,网上作假戏,说假话,以虚假愚弄虚假,以虚假贩卖虚假,假大空的技能已到了登峰造极之境界。动不动你的QQ号中奖了,你将获得由腾讯公司送出惊喜奖金¥58000元RMB以及(香港)三星集团公司赠送出Q40时尚笔记本电脑一部!还有领奖验证码、联系客服热线,等到你把身份证银行卡都输入后,这时你喊妈都来不及了。在这样一个缺乏可信度的虚拟世界里,有几人会对网上的山盟海誓永不变心信以为真?如果留意一下有关网上劫财掠色之类的报道,我们就不难发现网上真诚的缺失已是到了怎样的地步。

有好几位朋友骂我乱用真诚,老婆是要哄着过的,用上真诚日子就不好过了,或许这话有点道理,我就听到过朋友接到老婆电话后“嘘”的一声,示意大家不要闹出响动,明明是在饭局上,他却说自己在加班,过一会打过去。这过一会外地上学的女儿又来电话,又是“嘘”的'一声:“我和你妈在散步呢。”打完了我问为啥要撒谎,他说不敢真诚啊!其实也没有做违背老婆的事,想想也对,这是善意的谎言,什么样的老婆就要用什么样的方法对待,这个策略忽视了,家庭就不能安定,也不用提和谐了。

这几年我们学雷锋也是格式化了,一到3月5日便“临时抱佛脚”,我们也就在“这一天”学习雷锋好榜样,由警察、计生、医院、司法、劳动保障等部门组成的志愿者开展“为人民服务”,还有连队职工组织的志愿者免费理发、免费修鞋、免费修理自行车等服务,确实轰轰烈烈了一天。可到3月6日,这些活“雷锋”一个个都不见了,真是“雷锋雷锋,一阵雷一阵风。”

其实这些都是不真诚的表现,我们不应该只在学雷锋日才“装模作样”地去学雷锋,必须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让大家渐渐理解、体会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精神,要在“雷锋精神”的熏陶下,逐渐形成自己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雷锋精神”在他们的头脑里扎下根来,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另外领导干部不仅应该是雷锋精神的倡导者,更应该是学雷锋的自觉践行者,这样才能顺应时代要求,不负群众期望。如果大家做了好事都会说:“我叫领导、我叫干部、我叫工人、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相互渗透,相互影响,那就好了。因此,一个人只有真诚待人,用我的真心换你的真情,别人也会真诚待你。深刻的道理,往往是简单的;而简单的道理,真正做到了却很不简单。

从根本上说,这几年我们讲的兵团精神和雷锋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我们真的希望有那么一天,经过人们的不懈努力,无数个“雷锋”真正有了常住户口,在我们身边扎下根,来了再也不要走。就像雷锋的战友乔安山所说:“凡是地球上有人的地方就需要爱,就需要雷锋精神。现在需要,将来不管到什么时候都需要。”

要是大家都能“真诚待人,用心做事”,那这种非常美好的情愫,会让生命在生活里怒放光华,如不灭的烟花,点点温暖灿烂人生一路的美好。

篇5:理解-散文诗歌

理解-散文诗歌

理解

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有一位可亲可敬的妈妈,

正是由于妈妈的崇高伟大而使我产生了无数的想法。

当我刚刚降落下地,

妈妈脸上荡漾着笑容,

怀抱着我整日里哼唱不知为啥。

当我刚刚学会第一句话——妈妈,

妈妈的眼里为何充溢了惊喜的泪花,

哦!不我理解妈妈,

这一切都是为什么?

当我犯了错误,

妈妈也从来也不曾打骂,

她总是笑着对我说:

“你这个淘气的孩子,

真是拿你没有办法。”

当我染病或受到惊吓,

您总是急急火火忙上忙下,

妈妈的眼里长满了血丝,

您究竟是为了什么?

哦!我不理解妈妈,

不理解妈妈。

当我脱去孩童的稚气走上了学堂,

风雨中,站在路口接送我的仍是妈妈。

她紧紧地把我搂在怀里,

把伞支在我的头顶,

自己却在雨幕之下,

妈妈你究竟是为了什么?

当我从校园里回来,

是你惊喜地将热腾腾的饭菜端到我的面前,

又让我坐下,

听我讲学校的故事,

而您自己却粗茶淡饭,

不晓得为啥?

妈妈,随着岁月的流逝,

你把儿女们养大,

你的儿女在你的怀抱里快乐成长,

而你的头上却悄悄地添了缕缕白发。

当我拉着你的双手吃惊地询问,

你无可奈何地回答:

“孩子妈妈老了。”

妈妈老了,

您为何不将你的儿女留下,

还让他们继续奔走天涯,

妈妈你这是为啥?

妈妈,我不理解您,

我不理解您,

不理解你究竟是为什么?

我们的私心,您的公心,

您的公心,我们的私心,

让我们有口无话可答。

我还曾依稀的记得,

那一日我帮你去刷洗碗筷,

你却拉着我的手让我把碗筷放下,

别动,妈妈来刷,

你学习了一个多月了,

都快累坏了,休息休息。

难道你都忘记了自己辛劳大半辈子都不累吗!

妈妈,在你的心中,

为何只有儿女而没有你自己,

妈妈,我真的不理解你啊 ,

不理解你啊!

当我离开你的身边,

去谋求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您拉住我的`手说:

“努力吧,不要想家。”

而您自己却把头悄悄地转过去,

把眼里的泪水擦下。

妈妈,我的好妈妈,

你赋予我无数个爱,

您给了我生活的勇气,

您却从不计较自己的得失,

也不想求得一丝恩惠。

您曾经说过:

“妈妈不需要报酬,

我能得到我给你们的十分之一的爱就足够了。”

您所要求的总是那么少,那么少,

而您给予的总是那么多、那么多。

在您面前的天平上,

儿女的份量是那么重、那么重,

而您的份量是那么轻、那么轻。

而在儿女面前的天平上,

母亲的份量是那么轻、那么轻,

而自己的一端是那么重、那么重。

同样的灵魂,

却无法比一比上下。

啊!妈妈,

当夜风徐徐,

当秋霜凄冷,

当冬夜残雪,

您要保重身体,

因为您还有一个孩子,

他虽然不理解你辛辛苦苦的劳作,

你那干瘪的双手,

您那染霜的白发,

和你那永远微笑的面容,

但他晓得您的伟大,

妈妈 ,妈妈,

我们的好妈妈

篇6:彼此理解散文

彼此理解散文

在我们这个社会,从来就不缺少误会,也从来就不缺少冲突。争吵可以随处听到,打架可以随处可以看到,似乎这些都是已经司空见惯的事情了。人们通常都会对这些小吵小闹嗤之以鼻,不屑一顾。这比鲁迅先生笔下的围观群众要好得多,毕竟他们没有充当看客。自己做着自己的事情,即使有人打起来了,他们也不会去劝架,仿佛眼前的一切都与他们无关。我真的不明白生活在争吵和冲突的社会中会有什么快乐。有欢笑?有喜悦?恐怕什么也没有吧!除了,彼此的嫉恶如仇。历史上发生的战争所留下的那种血腥,那种残酷,至今还历历在目。我们不会忘记屠杀的硝烟,也不会忘记生命的挣扎和呻吟。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继往开来。让战争远离我们的社会,也让血腥远离我们的家园,我们需要一个和谐的生存环境。因为和谐,我们快乐;因为和谐,我们幸福。

我们这个社会不能再容忍争吵和冲突肆无忌惮的发展和蔓延,因为我们的朋友和友谊很可能会因为这些无赖的存在而变质甚至消失。这个社会需要理解,同时也只有理解才能消解彼此心里的仇恨。我们不能再给仇恨成长的土壤,也不能再让仇恨扼杀我们的青春和生命。悲剧曾经给我们带来的伤痛,那是永远也无法愈合的疤痕。我们决不能让悲剧重演,难道我们的哭泣还能够流下泪水吗?

在我们身边有那么一些人,总是站在角度的去看问题、看别人,从来不会去思考对方的立场,也不会去考虑对方的观点。他们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判断一切,总是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在他们眼里,别人一定是错的,尽管他自己很可能不是正确的。他们不懂得理解,也不知道换位思考。在这样一种对峙的情况下,你们觉得争吵和冲突能够避免吗?

理解是润滑油,可以消除彼此过去的成见;理解是催化剂,可以增进彼此的友谊。我们这个世界只允许存在朋友,决不能容忍敌人的存在。朋友之间要相互理解,不能猜忌。有了猜忌,就会产生不信任;没有了信任,也就不会有朋友,不会有友谊。我们需要友谊,因为友谊可以在我们危难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也可以在我们绝望的时候给予我们安慰和鼓励。没有了友谊,我们在这个社会几乎无法正常的生存。这决不是口出狂言,而是我最衷心的劝诫。理解你们的朋友,也就是在维护你们之间的友谊。

我们要改变争吵和冲突的现状,彼此幸福的生活在和谐的社会里。难道这不是我们共同的梦想和期待?

篇7:高中语文散文阅读理解

红砖,超市,街口随风摇曳的橡皮树。灰街道,树林笼罩,院子深深,流浪猫在屋檐下张望呼叫,再转道。转过几杆雨打的芭蕉,方知什么是真正的宁静,什么是红尘中的素雅。而我要拜访的向居士就在这深院里的二楼居住。

这是我与向居士十年后的第一次会晤。

十年前,想都没有想过她现在能拥有“居士”的身份。那时,她同我们这些无所事事的人一样,满身挡不住的灿烂千阳,根本不用上班,只在家里给报纸写专栏,给杂志当栏目主持,给各类刊物撰稿,似乎那时她总有写不完的故事。闲暇之余,我们也去KTV,或泡泡吧,手里握一杯咖啡,或加半片柠檬的红茶,谈谈那时的卫慧,讲讲后来的木子美,当然什么安妮宝贝,芙蓉姐姐都是被我们的孤独烟蒂踩在地上熄灭的话题。我们骨子里热爱纯文艺的生活从不允许残渣余孽浸入。

只是忽然有一天,她从写作界的朋友圈消失了。

有人说她跟随一位修行的阿妈去了文殊院,也有人告诉我,她去塔公草原的寺院做了义工,还有人说她与一位出家的台湾少年去了印度。当然,后来媒体证实的消息是她去了澳大利亚。

十年后,我见到的她已经是一位正宗的居士了。开门的瞬间,只见她素面朝天的脸上宛若葵花般绽放,我伸出去的手还未与她相握,她却双手合十,从容地轻盈转身将我迎到客厅。她让我先坐一会儿,便忙着去厨房为我沏茶。我随手拿起茶几上的外文杂志翻阅起来。一页,两页,三页,很多页都被我翻过去了,她的茶还没来。我站起身,张望着落地窗外繁茂的树木,树上的蝉把季节叫得伤痕累累,心想这人怎么沏杯茶需要这么慢的时间?想来想去,实在等不及了,径直朝宽敞明亮的厨窗走去。只见那英国式的小茶壶升腾着白茫茫的雾气,她人却在距厨窗不远的花园里弄着她的花草。

其实,那不单是花草。

几个透明的高脚杯里盛着晶莹剔透的冰糖。每一个瘦长型的高脚杯里都插有一枝粉嘟嘟的康乃馨。它们像是展品整齐划一地被陈列在漂亮的厨窗里。她是在等待客人来光顾这道美食风景?仔细看,那些长有翅膀排成长龙的蚂蚁已经沿着那些高脚杯,穿越围墙这道地理等高线,三三两两地运载着向居士馈赠它们的礼物归家了。

我脱口而出:“这么多蚂蚁啊,赶快让它们离开吧!”

向居士一边熬煮茶水,一边回头轻描谈写地对我说,蚂蚁来了,自然会走,我不会伤害它们,也不会赶走它们,就当它们是我养起来的蚂蚁居士吧!

我肃然而立。原来对待如此微不足道的生命,她也竟然如此用心与尊重。我不知道她这些年在国外都经历了什么,只是看着那渐行渐远的蚂蚁,恍然明白了什么。

是的,蚂蚁来了,自然会走。换言之,在向居士家里,蚂蚁走了,自然会来。对于向居士,这是再自然不过的生活常态了。可就是这一小点不易让人察觉的生活常态,却验证了一个人的生命体悟,也验证了太多人沉溺在目眩神迷的五欲六尘,早已失去了关注生命的能力。比起曾经年华似水的葱郁风光,如今的向居士,朴实,却厚重;简单,却自在;安静,却仁爱。

或许,我们都该停下匆匆的脚步,问一问身边的蚂蚁——我们究竟在追求什么?茫茫人生路,你究竟又该何去何从?而答案,或许就在一只蚂蚁满足的生活里,缓慢且又独自空旷。

选自(《辽宁青年》20xx年第二期)

注:凌仕江(1975~),中国作协会员,四川荣县人,军旅作家。

15.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 “安妮宝贝,芙蓉姐姐都是被我们的孤独烟蒂踩在地上熄灭的话题”运用比喻手法,表达了我和向居士当年热爱纯文艺,鄙视市侩文艺。

B.“树上的蝉把季节叫得伤痕累累”运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向居士冷落自己的不满。

C.我对蚂蚁的厌恶与向居士对蚂蚁的用心与尊重,表面时隔十年之后,我们对待生命、对待生活的态度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D.向居士从写作界的朋友圈消失十年之后回来成为一位正宗的居士,说明她这十年当中是潜行念佛去了。

E.这篇文章语言通俗而优美,从我拜访向居士写起,通过等待主人热茶时的偶然发现引出关于生命的话题,结尾蕴含哲理,令人深思。

16.文章开头一段描写的环境有什么特点,其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回答(5分)

17.文中作者说:“我不知道她这些年在国外都经历了什么,只是看着那渐行渐远的蚂蚁,恍然明白了什么。”请问“我”明白了什么?(4分)

18.你认为本文的标题合适吗?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6分)

篇8:高中语文散文阅读理解

15.B D B项夸张错,应为拟人;另外这里并未表达我对向居士的不满,而是用秋蝉的嘶鸣衬托我淡淡的疑惑与失落。D项向居士由十年前的作家成为十年后的居士,并不说明她这期间是念佛去了,因为“居士”既指旧时出家人对在家信佛的人的泛称;亦指古代有德才而隐居不仕或未仕的人;同时,这名词还是文人雅士的自称,如李白自称青莲居士。

16.特点:宁静、素雅。(1分) 作用:用反衬手法(1分),写出向居士居处的宁静、素雅,为后文写蚂蚁居士提供背景、营造氛围,起到铺垫作用。(2分)

17.①朴实却厚重、简单却自在、安静却仁爱的向居士对微不足道的生命的用心与尊重(2分);②太多人沉溺在目眩神迷的五欲六尘,早已失去了关注生命的能力(2分)。

18.合适。这篇文章从访问向居士写起,透过向居士对蚂蚁关爱,表达了对生命的关注(2分)。而向居士将蚂蚁称作蚂蚁居士正是因为向居士对如此微不足道的生命的参透,蚂蚁居士的缓慢而旷达的满足生活正是向居士生活的写照(2分)。标题命名为《蚂蚁居士》恰当地概括了文章所表达的核心内容(2分)。

不合适。这篇文章写的是向居士,文章通过对向居士十年前后生活和思想状态的变化的描写,表现了向居士对微不足道的生命的用心与尊重,进而表达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因此应该将标题改为《向居士》。

相关专题 散文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