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教学构想

漂亮的江湖骗子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漂亮的江湖骗子”参与投稿,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桃花源记》教学构想(共12篇),希望大家喜欢!

篇1:桃花源记教学构想

本文文字较为简易,且故事性较强,可要求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基本内容,对于难懂的字词,教师稍作点拨即可。同时,要加强诵读练习,积累文中的成语及有价值的词汇,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另外,要让学生多收集资料,既要看到作者的美好理想,又要看出他的无法克服的思想矛盾,才能深刻理解文章的内容和写法。教学中不妨运用视听及多媒体技术,采用诵读、讨论和合作探究的方法.激情增趣,领会情感,学懂课文。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词汇。

3.了解作者笔下的理想社会,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朗读、背诵课文。理解、积累一些文言词汇。

难点:正确评价“桃源式”社会理想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i

[教学安排]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初一下学期,我们曾经学过东晋著名文学家陶渊明的一首诗《饮酒》,我们一起读一遍。(课件显示《饮酒》诗)谁来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趣?

提示:全诗表现了诗人弃官归隐后乐于田居、陶醉于自然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既反映了远离尘俗、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心志,也流露出躲避矛盾、与世无争、独善其身的消极思想。

陶渊明的这种志趣,在他的很多诗作中都有所体现。不仅如此,在《桃花源记》这篇文章中,陶渊明更是具体地勾画出了他所向往的理想社会。这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桃花源、走近陶渊明。

(此环节的设计既创设了情景,同时又通过复习、联系已有的知识,引出新的教学内容,花时不多,收益却很大。)

二、检查预习

1.展示学生收集到的有关资料。

(在平时的常规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初步具备搜集资料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请同桌检查对方注音、解词等预习情况。

豁然开朗(huò) 屋舍俨然(yǎn) 阡陌交通(qiān mò) 黄发垂髫(tiáo)

便要还家(yāo) 刘子骥(jì) 诣太守(yì)

三、诵读和复述

1.课件展示,配乐朗读。

2.请一位同学朗读,要求读出感情,咬准字音。

(读完后由同学做适当评价)

(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3.全班同学结合注解默读课文,准确把握叙事线索和故事情节。五分钟后请同学复述大意,复述时可适当增加自己的想象。复述不完整可由其他同学补充。

(教师据此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培养口头表达能力。明确:课文以武陵渔人的行踪为线索,可以按照逢桃花源、访桃花源、寻桃花源的顺序来复述。)

4.全班同学齐读课文,然后反复自由朗读。一

四、疏通词句

1.请学生找出文章中难解的、注解中没提到的、应特别予以重视的字词。

2.掌握课文注释的词语。(补充注释如下)

鲜美:鲜艳美丽平旷:平坦开阔 属:类 悉:全,都。 邑人:同乡人 不复出焉:不再从这里出去 焉:于之,从这里 语云:告诉(他)说 既:已经 如此:像这样 遣:派欣然:高兴地

(教师可适当给学生讲解词语古今异义现象、词类活用现象等,但不宜细讲。有些词语应尽可能联系以前所学知识及相关知识,展开联想、加深理解。)

①古今异义词:

鲜美 古义:鲜艳美丽 (芳草鲜美) 今义:(味道)新鲜

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阡陌交通) 今义:交通运输

妻子 古义:妻子儿女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今义:指男方的配偶

绝境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来此绝境) 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无论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无论魏晋) 今义:不管(连词)

缘 古义:沿 (缘溪行) 今义:缘故,缘分

延 古义:请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今义:延长、延伸

津 古义:渡口,这里问津指探访。(后遂无问津者) 今义:口液

②一词多义

舍:舍弃 (便舍船) 房子 (屋舍俨然

寻:寻找 (寻向所志) 不久 (寻病终)

志:做标记(处处志之) 标记(寻向所志)

向:以前(寻向所志) 对着(眈眈相向)

3。请学生找出难译的语句讨论作答。

(此项活动意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激发敢于直面疑难、大胆探索的热情。)

五、布置作业

篇2:《桃花源记》教学构想

本文文字较为简易,且故事性较强,可要求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基本内容,对于难懂的字词,教师稍作点拨即可。同时,要加强诵读练习,积累文中的成语及有价值的词汇,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另外,要让学生多收集资料,既要看到作者的美好理想,又要看出他的无法克服的思想矛盾,才能深刻理解文章的内容和写法。教学中不妨运用视听及多媒体技术,采用诵读、讨论和合作探究的方法。激情增趣,领会情感,学懂课文。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词汇。

3。了解作者笔下的理想社会,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朗读、背诵课文。理解、积累一些文言词汇。

难点:正确评价“桃源式”社会理想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i

[教学安排]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初一下学期,我们曾经学过东晋著名文学家陶渊明的一首诗《饮酒》,我们一起读一遍。(课件显示《饮酒》诗)谁来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趣?

提示:全诗表现了诗人弃官归隐后乐于田居、陶醉于自然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既反映了远离尘俗、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心志,也流露出躲避矛盾、与世无争、独善其身的消极思想。

陶渊明的这种志趣,在他的很多诗作中都有所体现。不仅如此,在《桃花源记》这篇文章中,陶渊明更是具体地勾画出了他所向往的理想社会。这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桃花源、走近陶渊明。

(此环节的设计既创设了情景,同时又通过复习、联系已有的知识,引出新的教学内容,花时不多,收益却很大。)

二、检查预习

1。展示学生收集到的有关资料。

(在平时的常规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初步具备搜集资料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请同桌检查对方注音、解词等预习情况。

豁然开朗(huò) 屋舍俨然(yǎn) 阡陌交通(qiān mò) 黄发垂髫(tiáo)

便要还家(yāo) 刘子骥(jì) 诣太守(yì)

三、诵读和复述

1。课件展示,配乐朗读。

2。请一位同学朗读,要求读出感情,咬准字音。

(读完后由同学做适当评价)

(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3。全班同学结合注解默读课文,准确把握叙事线索和故事情节。五分钟后请同学复述大意,复述时可适当增加自己的想象。复述不完整可由其他同学补充。

(教师据此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培养口头表达能力。明确:课文以武陵渔人的行踪为线索,可以按照逢桃花源、访桃花源、寻桃花源的顺序来复述。)

4。全班同学齐读课文,然后反复自由朗读。一

四、疏通词句

1。请学生找出文章中难解的、注解中没提到的、应特别予以重视的字词。

2。掌握课文注释的词语。(补充注释如下)

鲜美:鲜艳美丽平旷:平坦开阔 属:类 悉:全,都。 邑人:同乡人 不复出焉:不再从这里出去 焉:于之,从这里 语云:告诉(他)说 既:已经 如此:像这样 遣:派欣然:高兴地

(教师可适当给学生讲解词语古今异义现象、词类活用现象等,但不宜细讲。有些词语应尽可能联系以前所学知识及相关知识,展开联想、加深理解。)

①古今异义词:

鲜美 古义:鲜艳美丽 (芳草鲜美) 今义:(味道)新鲜

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阡陌交通) 今义:交通运输

妻子 古义:妻子儿女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今义:指男方的配偶

绝境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来此绝境) 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无论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无论魏晋) 今义:不管(连词)

缘 古义:沿 (缘溪行) 今义:缘故,缘分

延 古义:请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今义:延长、延伸

津 古义:渡口,这里问津指探访。(后遂无问津者) 今义:口液

②一词多义

舍:舍弃 (便舍船) 房子 (屋舍俨然

寻:寻找 (寻向所志) 不久 (寻病终)

志:做标记(处处志之) 标记(寻向所志)

向:以前(寻向所志) 对着(眈眈相向)

3。请学生找出难译的语句讨论作答。

(此项活动意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激发敢于直面疑难、大胆探索的热情。)

五、布置作业

1。初步背诵全文。

2。积累文言词汇。

3。摘录一些谈理想的名人名言。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积极评价

(积极引导,充分评价,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勤背诗文的好习惯。)

二、访谈练习

同桌二人,一人为采访者’(渔人),另一人为受访者(村里人)。将课文内容展现出来。最后推派代表在全班交流。

[此环节的设计目的是利用刚学过的口语交际“访谈”,让学生分别担任采访者(渔人)和受访者(村里人),通过一问一答,来熟悉课文内容,这样避免了单调繁琐的串讲课文。]

三、用三个词概括桃花源给大家留下的印象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美丽、神秘、幸福

1。桃花源美在何处?

桃林美;土地美;屋舍美;田池美;桑竹美;阡陌美。——桃花源美在环境幽雅,风景优美。

2。桃花源神秘在何处?

桃林神秘: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篇3:《日月潭》教学构想

湖北 贺敬

教材分析

《日月潭》是人教版第四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课描绘了台湾著名风景区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宝岛台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作者是按照这样的游览顺序描写的:首先介绍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的优美风光;然后介绍了日月潭名称的来历;最后介绍日月潭清晨和中午各异的秀丽风光。语言流畅优美、清新自然,是一篇供学生品词析句的好文章,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文中还配有一幅日月潭风景的照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指导思想

根据新大纲的精神,站在素质教育的角度,结合本教材的特点,我将教学本课的指导思想确定为:情境促读,读中悟情。

认知目标:

1 学会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 弄懂课后思考、练习。

能力目标:

1 了解日月潭名称的来历和那里的秀丽风光。

2 感悟文中的优美词句,边品边想象那里的美丽景色。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情意目标: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理解描写日月潭景色的句子,想象、体会那里的美丽。

篇4:《日月潭》教学构想

1 给学生浓浓的“情”。

记得李吉林老师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倘若语文教学舍弃了情感,那么就失去了语文教学的灵魂,没有灵魂的教学,必然走进繁琐、机械、无效的死胡同。这句话给我极大触动,没有灵魂、没有情感的生命是可悲的;虽有灵魂然而情感麻木的生命是平庸的;只有高尚灵魂和细腻情感相结合的生命才是丰富的。所以,作为教者,最重要的是要给学生一个丰富的生命。在这节课中,我努力地给学生最浓的“情”。

这里的“情”首先指我对学生的关爱之情,我对课堂的投入之情。假若没有我的抛砖引玉,又怎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呢?

这里的“情”还具体指为学生创设一个浓郁的情境,让学生从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在导入中我利用多媒体为学生精心创设了“乘飞机旅游,听导游介绍”的场景。这个情境再现的是儿童生活中的场景,当学生进入了这个情境时,必然会激起情感,进而激发起对学习的兴趣,从而有助于他们体会到课文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

这里的“情”还具体指作者在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对日月潭之美的赞赏之情。要体会这种赞赏之情,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到日月潭之美。于是,我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要他们从文中找出自己觉得最美的地方。所以“你觉得什么美?”是我教育的主线,只要学生真正体会到了美,那么这种“情”就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2 引学生细细地“品”

《日月潭》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景色的秀丽和作者的赞美都蕴含于文章之中,隐藏于文字之下。为让学生欣赏到这里的秀丽风光,感悟到作者的赞美之情,我采用了“品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读中品。如品读第一段的第三句话。刚开始,学生只能浅显地感觉到这句话美,可是究竟是哪里美?却说不出所以然。这时,我让学生再读,读后看看图和多媒体画面,再来体会哪里美,学生就能感受到“树木茂盛”很美、“群山环绕”很美、“许多名胜古迹”也很美。并且学生还能用动作演示的`方法来理解“群山环绕”这个难点词。这时再指导朗读就使“品”得以深化。教师的示范品读意在以9小学教学设计2003年第6期教例评析jiaolipingxi(((“(情激情中调动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融入文章之中,使教师、学生、作者三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在“品”中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在“品”中培养学生的协作互助能力。除了引导学生品读之外,还利用模具演示的方法指导读。如第二段中对日月潭名称的来历的理解,就通过拼图的方式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3 让学生真正地“活”

小语教学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学习语言的实践活动。为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教学应是没有强制的活动,禁锢的要解放,潜在的要诱发,从而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为了让学生能在课堂中真正地活起来,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1)贴近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开课导入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让学生扮演小旅客去日月潭游玩,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活跃起来。

(2)相信学生的能力,把课堂还给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重在引导。相信学生能把书读好,一次没有读出来没关系,让他们继续读,直到能读出来为止。如“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绿。”这句话,刚开始学生只觉着美,可是到底怎么美却感受不到。这时我就让学生再读,并且边读边看图体会。果然学生自己通过读、看,感受到了“湖水碧绿”很美,我及时肯定了他们的读法,并鼓励他们再读看能不能又有新的体会。于是,学生又通过自己读感受到了“很深”也说明日月潭美。就通过这样短短的一句话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了读书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给他们一个结果。这种过程就是一种活动。

(3)为学生创造活动的时空,给学生表现的机会。要让每个学生动起来,四人小组无疑是较好的一种形式,但一定要落到实处。针对二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将他们的学习任务制定为:成立一个四人导游小组,用自己的方式为“客人”介绍日月潭。这实际上也是一个指导背诵的过程。最后让他们上台介绍时效果相当不错。

新世纪,人们疾呼,要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文课。什么是真正的语文课呢?我想,能够让学生体会到一种生活的乐趣,能够丰富学生语言的积累,能够让学生的潜能得以发展,能够让学生获得一定的学习方法,也算是一种真正的语文课吧。这也正是我在这节课中努力追求的。

.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咱们的祖国可美了。你们以前都去过哪些美丽的地方呢?

2 我一直都听说台湾岛上有一处景色特别美,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这个地方就叫日月潭。今天,你们想同我一块去欣赏那儿的美景吗?(板题,读题)

(二)情境体验,整体感知

1 请各位小旅客们系好身边的安全带,我们的飞机就要起飞了。今天我们前往的目的地是台湾省的日月潭,请大家观看大屏幕,听导游小姐为我们介绍日月潭的美丽风光。(多媒体画面及音乐,师朗读)

2 同学们,刚才听了导游小组的介绍,有什么感受吗!你们想亲眼去看看吗?请小朋友自由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感受日月潭的美。注意把字音读准。

3 生字词反馈。(多媒体出示生字词)

(三)细细品读,理解课文

品读第一段

1 小声自由读,想想你看到了什么美丽的景色?

2 指名交流:

(1)体会1、2句。(板书:大湖高山)

(2)体会第3句。联系画面理解“树木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用动作演示理解“群山环绕”(多媒体辅助)

3 指导朗读。

品读第二段

1 自由小声读,想想你又看到了什么美?

2 把你看到的美景在四人小组内交流,再有感情地读出来。

3 全班交流,并指导朗读。(利用多媒体和模具演示的方式体会日月潭形状的美。)

4 指导背诵。(由四人小组成立为一个导游团,向游人介绍。)

(四)学习生字。环”“绕”“迹”(用多媒体辅助)

(五)结束:今天的旅程到此结束,明天我们再接着去观赏日月潭。

《日月潭》教学构想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5:《颐和园》教学构想

《颐和园》教学构想

[作者]  叶荫棠 安徽铜陵市教委教研室

[内容]

“九义”教材六年制第七册第10课《颐和园》是一篇讲读课文。作者按参观顺序,叙述了游览颐和园的经过,描绘了颐和园秀丽的景色,表达了作者的赞美感情。我们要通过讲读,让学生感知公园的美丽,把握观察的顺序,体会文章的韵味,临摹课文的章法。

一、看图学文,感知美丽

这篇课文包括三幅彩图。在教学时,我们要把插图也当作教材,引导学生认真地观察彩图,从彩图导入课文,再图文结合,理解课文,让学生感知颐和园的美丽。我们可以从下面几点去尝试。

一是用图导入课文。第一幅是长廊的景色,第二幅是万寿山景色,第三幅是昆明湖景色。在教学时,我们应先指导学生观看这三幅图。使学生对颐和园的主要景观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再指导学生观察长廊、佛香阁、排云殿、石桥的景色,使学生对颐和园美丽景色产生一点感性认识,并激发阅读兴趣,为讲读课文做好铺垫。

二是图文结合,讲读课文。彩图和课文分别用画面和文字表现了颐和园的美丽。因此,我们在教学时,不仅要用彩图导入课文,还要用学文来加深对彩图的理解。比如,我们在讲读第3段时, 可以这样问学生:这段课文写了哪两处景物?(佛香阁、排云殿)你能在图上指出哪是佛香阁,哪是排云殿?再让学生把描写佛香阁、排云殿的句子画下来,读一读。

三是看图复述课文。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教学顺序,为了使学生加深对课文整体的了解,我们不妨指导学生看图复述课文。可以先让学生在熟读课文基础上,一边看插图,一边复述课文。学生能把三幅彩图的意思连在一起说出来了,对课文也就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四是看图想象。第三幅彩图,画的是冬天昆明湖的景色,石桥、石狮、宫殿上面都盖着厚厚的白雪;湖面上结着冰。在这里,我们不妨让学生想象一下,到了春天、夏天,昆明湖的景色又会怎样呢?我们要启发学生把想象的内容说出来。

二、理清脉络,把握顺序

教学《颐和园》这篇课文,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不妨这样去尝试。

一是理清观察的顺序。我们在教学生初读课文时,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一边用笔画出景物的名称,再让学生写出作者游览颐和园的顺序(大门――长廊――万寿山――十七孔桥――小岛),通过这样练习,使学生知道,作者是按游览的先后顺序写这篇课文的。

二是注意观察点的转移。课文第3段写:“抬头一看, 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这里要给学生指出,这是作者从下往上观察的。而课文第4 段写:“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在这里,我们不妨问学生:此时,作者的观察点在什么地方,有什么变化?要让学生明白,作者的观察点是从上往下,再往远处眺望的。

三是了解课文的整体安排。课文第一段是写总的'印象,包括两点意思:1、颐和园是个公园,地点在北京;2、颐和园的特点是又大又美。课文第2至第5段,按游览顺序,依次写出了各处的美丽;最后一段课文是全文的总结,和开头一段相呼应,表达了作者赞美的感情。

三、讲练结合,细品韵味

文章的韵味,蕴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应启发学生通过阅读课文,训练词语,去揣摩,去细细地品味。

一是通过引读去品味。所谓引读,就是教师引用课文中的话,或用归纳课文的词语,作为朗读的启示语,引导学生朗读课文中重点句段,旨在激发学生朗读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比如,在讲读第三段时,我们可以引读:“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引导学生跟着读:“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又比如,在讲到课文第四段时可以这样引读:“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正前面”,“向东眺望”,学生便会分别朗读出课文中描写“近处、正前面、远处”景物的语句。

二是通过训练词语去品味。《颐和园》这篇课文的词语,用得非常简洁、准确、生动。如课文第一段,14个字一句话,却说明了几个问题。交代了处所在北京,突出了又大又美的特点。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教学生去品味。

第四段课文: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这几个带点儿的词,用得非常有分寸,我们可以让学生进行训练。我们不妨采用“换字法”,让学生推敲锤炼。可以这样问学生:将“面”与“块”字对换一下,行不行,为什么?将“滑”字换成“游”字行吗,为什么?

通过这样的讨论、交流,使学生初步掌握一点推敲词语的方法,学会准确地使用词语。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我们还可以启发他们,要他们自己在课文中找出类似的例子,以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其次,《颐和园》这篇课文,用数字说明问题,又是一个特点。比如课文第二段,用“700”多米形容长廊之长;用“273间”,来形容长廊间数之多。在讲读时,应让学生用笔将这些数字勾画下来,并给学生指出,用数字说明问题,准确、直观。

四、读写结合,临摹章法

所谓读写结合,就是将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结合起来。像大纲说的那样:在阅读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我们在讲读这篇课文时,怎样读写结合呢?我以为可以分两步走。

第一步,要领会课文章法。这篇课文在写作上有这样几点可以告诉学生。一是全文按“总――分――总”的方法写作的,何谓总,何谓分,应让学生在分段时弄清楚;二是作者是按游览的先后顺序来描述各处景物的;三是作者观察点的转换非常清楚,有的是从下向上看的,有的从上向下看的,还有的从高处向远处眺望的,写得非常有条理。

第二步放手让学生练笔。为了帮助学生运用上述的写作特点,可以让学生观察一幅事先设计好的公园平面图(或学校平面图),让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并注意观察点的转移。学生观察后,要他们说出各处景点的名称,说出游览的最佳路线。最后让他们结合课文,并发挥想象,口述一篇作文,在此基础上,再把口头作文写成书面作文。*

篇6:《桃花源记》教学

《桃花源记》教学范例

《桃花源记》是一篇故事性很强的艺术作品,表达了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教学构想】

本文文字较为简易,且故事性较强,可要求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基本内容,对于难懂的字词,教师稍作点拨即可。同时,要加强诵读练习,积累文中的成语及有价值的词汇,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另外,要让学生多收集资料,既要看到作者的美好理想,又要看出他的无法克服的思想矛盾,才能深刻理解文章的内容和写法。教学中不妨运用视听及多媒体技术,采用诵读、讨论和合作探究的方法.激情增趣,领会情感,学懂课文。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词汇。

3.了解作者笔下的理想社会,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朗读、背诵课文。理解、积累一些文言词汇。

难点:正确评价“桃源式”社会理想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i

[教学安排]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初一下学期,我们曾经学过东晋著名文学家陶渊明的一首诗《饮酒》,我们一起读一遍。(课件显示《饮酒》诗)谁来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趣?

提示:全诗表现了诗人弃官归隐后乐于田居、陶醉于自然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既反映了远离尘俗、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心志,也流露出躲避矛盾、与世无争、独善其身的消极思想。

陶渊明的这种志趣,在他的很多诗作中都有所体现。不仅如此,在《桃花源记》这篇文章中,陶渊明更是具体地勾画出了他所向往的理想社会。这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桃花源、走近陶渊明。

(此环节的设计既创设了情景,同时又通过复习、联系已有的知识,引出新的教学内容,花时不多,收益却很大。)

二、检查预习

1.展示学生收集到的有关资料。

(在平时的常规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初步具备搜集资料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请同桌检查对方注音、解词等预习情况。

豁然开朗(huò) 屋舍俨然(yǎn) 阡陌交通(qiān mò) 黄发垂髫(tiáo)

便要还家(yāo) 刘子骥(jì) 诣太守(yì)

三、诵读和复述

1.课件展示,配乐朗读。

2.请一位同学朗读,要求读出感情,咬准字音。

(读完后由同学做适当评价)

(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3.全班同学结合注解默读课文,准确把握叙事线索和故事情节。五分钟后请同学复述大意,复述时可适当增加自己的想象。复述不完整可由其他同学补充。

(教师据此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培养口头表达能力。明确:课文以武陵渔人的行踪为线索,可以按照逢桃花源、访桃花源、寻桃花源的顺序来复述。)

4.全班同学齐读课文,然后反复自由朗读。一

四、疏通词句

1.请学生找出文章中难解的'、注解中没提到的、应特别予以重视的字词。

2.掌握课文注释的词语。(补充注释如下)

鲜美:鲜艳美丽平旷:平坦开阔 属:类 悉:全,都。 邑人:同乡人 不复出焉:不再从这里出去 焉:于之,从这里 语云:告诉(他)说 既:已经 如此:像这样 遣:派欣然:高兴地

(教师可适当给学生讲解词语古今异义现象、词类活用现象等,但不宜细讲。有些词语应尽可能联系以前所学知识及相关知识,展开联想、加深理解。)

①古今异义词:

鲜美 古义:鲜艳美丽 (芳草鲜美) 今义:(味道)新鲜

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阡陌交通) 今义:交通运输

妻子 古义:妻子儿女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今义:指男方的配偶

绝境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来此绝境) 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无论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无论魏晋) 今义:不管(连词)

缘 古义:沿 (缘溪行) 今义:缘故,缘分

延 古义:请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今义:延长、延伸

津 古义:渡口,这里问津指探访。(后遂无问津者) 今义:口液

②一词多义

舍:舍弃 (便舍船) 房子 (屋舍俨然

寻:寻找 (寻向所志) 不久 (寻病终)

志:做标记(处处志之) 标记(寻向所志)

向:以前(寻向所志) 对着(眈眈相向)

3。请学生找出难译的语句讨论作答。

(此项活动意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激发敢于直面疑难、大胆探索的热情。)

五、布置作业

1.初步背诵全文。

篇7:《桃花源记》教学

《桃花源记》教学

《桃花源记》是一篇故事性很强的艺术作品,表达了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教学构想】

本文文字较为简易,且故事性较强,可要求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基本内容,对于难懂的字词,教师稍作点拨即可。同时,要加强诵读练习,积累文中的成语及有价值的词汇,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另外,要让学生多收集资料,既要看到作者的美好理想,又要看出他的无法克服的思想矛盾,才能深刻理解文章的内容和写法。教学中不妨运用视听及多媒体技术,采用诵读、讨论和合作探究的方法.激情增趣,领会情感,学懂课文。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词汇。

3.了解作者笔下的理想社会,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朗读、背诵课文。理解、积累一些文言词汇。

难点:正确评价“桃源式”社会理想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i

[教学安排]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初一下学期,我们曾经学过东晋著名文学家陶渊明的一首诗《饮酒》,我们一起读一遍。(课件显示《饮酒》诗)谁来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趣?

提示:全诗表现了诗人弃官归隐后乐于田居、陶醉于自然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既反映了远离尘俗、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心志,也流露出躲避矛盾、与世无争、独善其身的消极思想。

陶渊明的这种志趣,在他的很多诗作中都有所体现。不仅如此,在《桃花源记》这篇文章中,陶渊明更是具体地勾画出了他所向往的理想社会。这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桃花源、走近陶渊明。

(此环节的设计既创设了情景,同时又通过复习、联系已有的知识,引出新的教学内容,花时不多,收益却很大。)

二、检查预习

1.展示学生收集到的有关资料。

(在平时的常规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初步具备搜集资料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请同桌检查对方注音、解词等预习情况。

豁然开朗(huò) 屋舍俨然(yǎn) 阡陌交通(qiān mò) 黄发垂髫(tiáo)

便要还家(yāo) 刘子骥(jì) 诣太守(yì)

三、诵读和复述

1.课件展示,配乐朗读。

2.请一位同学朗读,要求读出感情,咬准字音。

(读完后由同学做适当评价)

(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3.全班同学结合注解默读课文,准确把握叙事线索和故事情节。五分钟后请同学复述大意,复述时可适当增加自己的想象。复述不完整可由其他同学补充。

篇8:中学语文教学新模式构想

中学语文教学新模式构想

语文“小先生”的培养――中学语文教学新模式构想

韩金玲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250358)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教什么,如何教,都会影响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因此,教师如何组织教学内容,选择何种教学方法,如何安排教学活动是至关重要的。

目前,我国中学语文教学大多采用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只是机械被动地接受教师传递的知识,造成一种“填鸭式”的教学。这种教学使学生熟练牢固地掌握了字词、语句等语文基础知识,而对文章的思想、结构等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却比较欠缺。因而,这种授受式语文教学很难使学生发生学习迁移,即学生并未获得通过课文的学习而对日常语文学习进行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的能力,并且很少有学生能够对一篇新文章或著作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解和解读,知识停留于表面,未能形成良好的语文应用能力。

陶行知在探寻民族教育之路的过程中,创造了“即知即传”的小先生制,即“人人都要将自己认识的字和学的文化随时随地地教给别人,而儿童是这一传授过程的主要承担者”。尤其重要的是,陶行知强调“小先生的责任不只在教人识字学文化,而在教自己的学生做小先生,由此将文化知识不断绵延推广”。陶行知这一“即知即传”的小先生制,充分发挥了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使儿童在得到知识的同时,形成一种语文教学能力,更好地将学到的知识牢固系统地把握起来。

把学生培养成“小先生”,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学生理解和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过程。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像教师那样宏观地概括和把握一篇文章的知识体系,总结归纳重难点,并且锻炼独立思考能力,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最终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像教师一样熟练、扎实、系统、完整,并且逐渐养成一种语文表达和应用能力,实现知识的固化和内化。由此可提出一种新型中学语文教学构想――语文“小先生”教学模式。

语文“小先生”教学模式与普通教学模式一样,也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师生角色、支持系统和教学评价。

一、理论依据

语文“小先生”教学模式是以人本主义心理学及其学习和教学理论为依据的,其代表人物是美国人本心理学家罗杰斯。罗杰斯认为:“个体在其自身内部有着广阔的潜力可用于自我理解,改变自我概念、态度和自我导向的行为。”也就是说,人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这种需要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驱动力。因此,罗杰斯提出“意义重大的学习是更个人的――独立性、自发的、负责的学习,创造力的释放,成为人的倾向”,即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而非传统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形成的机械、枯燥、被动的授受式教学。这种学习的“推动力不再是教师,而是学生自己……教师最终是顺着孩子不可阻挡的创造力潮流,而不是逆着它”。这种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和独立思考能力,教师则成为促进者,起辅助作用,“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资源,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气氛,让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罗杰斯还强调“焦点主要是放在学习的持续过程上,……当学生已经‘学完所需要学习的东西’时,并不能说一个课程就成功的结束了,只有当他在如何学习他想要知道的东西上取得极大的进步时,才能说课程已经成功结束”。因此,教学要使学生在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进而有效的学习,并有能力呈现自己所学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语文“小先生”教学模式的目标是培养语文“小先生”,即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完整、系统地教授给别人的能力: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理解和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使中学语文教学不再是单纯的授受式教学。这一教学目标,规定了其操作活动的程序、教师和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比例和地位,同时还决定了教学的评价标准。教学目标是教学模式的核心因素。

三、操作程序

1.教学准备,明确方法

语文“小先生”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是: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教师的备课过程,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独立思考,总结归纳,既能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又能对文章的主旨精髓进行独立的分析、概括和总结,学会分析文章的方法,并能有效地将自己对文章的独特见解清晰地展示出来。因此,教师在教学之前,要明确地将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传递给学生,使学生掌握备课学习的方法。

通常,教师备课,须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考虑教法。对于学生来说,重点是掌握第一个方面,即钻研教材,钻研其所学习的内容材料。教师对教材的掌握,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懂、透、熟。同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要经过这三个逐步深化的阶段。

懂:要对课文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每个字,每个词,每句话,都要弄懂、弄清楚。透:就是要彻底地了解课文的结构、重点、难点,并掌握知识的逻辑,同时运用各种学习资料,对知识进行补充,对课文的理解更加准确完整。熟:这个阶段对教师的要求是,“对教材、教法以及师生的双边活动中可能产生的问题都能作全面而深思熟虑的思考、筹划与掌握,并运用自如,熟能生巧,能有个性地创造性地编写答案”。对于学生来说,这个阶段也是一个系统的阶段,是一个对各方面的知识熟练运用的阶段。

教师要根据以上三个阶段的要求,向学生明确学习方法,同时,对学生进行鼓励,使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内部心理状态,为真正的自学打下基础。这三个阶段的学习要求也是对学生学习过程提出的三个层次的目标,学生拥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才会有付诸学习实践的动机和行动。

2.呈现学习材料,学生自学,教师启发答疑

教师要向学生提供丰富、完备的学习材料,支持学生自学。学生在学习过程的第一个阶段――“懂”,采用个人独立的学习方式,依照学习材料,独立地掌握字词、语句。第二个阶段――“透”,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讨论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第三个阶段――“熟”,学生独立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可以齐头并进。同时,学生可以向教师寻求帮助,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适当的启发指导。对于学生提出的新奇的、独特的问题和想法,教师要予以鼓励,并就此在班级中展开讨论交流。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指导要适度,不能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而是启发诱导使学生自己形成答案,形成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答案,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总结展示,及时评价

语文“小先生”教学模式的目标是培养语文“小先生”,在使学生获得系统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初步的语文教学能力。因此,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一步将知识系统化、组织化,按照知识的逻辑顺序与重难点,初步形成一套讲课教学的思路,能够进行课堂教学展示。展示的内容可以是课文的基础知识,文章的结构内容,就某个重点问题进行的论述,还可以是学生自己的心得体会。

学生展示之后,教师要根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对课文进行汇总,补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遗漏或把握不准确的知识,同时对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教学展示能力进行评价指点,促进语文“小先生”的培养。

4.测验检查

上一步骤中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展示,是在学生完成某一课文学习之后进行的检查,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对课文知识进行查漏补缺。中学语文教材以单元为单位,每个单元所选取的文章通常拥有相同或相近的主题。因此,教师在一个单元的教学完成后,要对全体学生进行一次形成性测验,测验的目标是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哪些掌握了,哪些没掌握,根据学生对单元的学习情况,进行单元总结。

对学生的测验,要注重诊断性测验和形成性测验,提供更多的反馈信息,从而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使教学过程日趋完善。

四、师生角色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通常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地位,“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而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师可以通过讲演、考试甚至是嘲弄等方式来支配学生的学习,而学生无所适从;教师是权力的拥有者,而学生只是服从者”。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则认为,“很明显,正在成长和学习的人是这种教育中一股政治力量强大的势力。学习者是中心,学习的过程代表了对传统教育策略的一次革命性的转变”。主张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不再是支配者,而成为促进者,对学生的学习起辅助引导作用。“促进者提供一种心理气氛,在这一种气氛当中学习者能够做出责任性的控制。促进者还有助于不强调静态的或内容上的目标,从而鼓励对过程、对学习发生时经验的关注”。

语文“小先生”教学模式中师生角色类型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松散型,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独立学习、独立思考和独立创造的能力。教师是学习的促进者、辅助者,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提供完备的学习资料,引导学生自学,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

五、支持系统

由于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是基于不同的教学理论、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等因素提出来的,因此,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每种教学模式在运用的过程中,都需要一些特殊的条件作为支撑。对于语文“小先生”教学模式来说,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殊要求。

1.对教师的要求

语文“小先生”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教师不仅自己要充分备课,而且要事先把备课的基本方法告诉学生,使学生掌握备课学习的方法。同时,还要求教师有较强的组织能力,由于该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学习过程以学生自学为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保持积极性和主动性,认真自学,热烈讨论,而不是将课堂自学弄成一盘散沙,不仅浪费时间,学生也不能切实地掌握知识。另外,教师对自己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准备状况要有充分的了解,从而对该模式的操作程序和方法进行适当调整,使学生有能力进行备课自学,教师也能更好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指导启发,保证教学合理高效地进行。

2.对教学时间的要求

运用语文“小先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学课时比平常教学稍长,以便使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总的来说,对一篇课文的学习至少需要4―5课时,这比传统的课堂教学要多2~3个课时。

3.对教学材料的要求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丰富、充实、完备的学习资料,这些资料包含对课文各方面的介绍和观点,让学生通过阅读材料进行归纳总结,形成自己的观点,而不是让这些材料禁锢学生的思想。学生也可以通过图书馆、网络等途径补充所需要的内容,使思想观点更加充实准确。

六、教学评价

语文“小先生”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决定了其评价标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使学生获得巩固的、完备的、充分理解吸收的知识,发展学生的智力,这方面的能力可以通过专门设计的练习和训练,来检验学生获得知识的情况和掌握的程度;另一方面,语文“小先生”教学模式的目标是培养语文“小先生”,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能力,积极思考,组织和编排知识的逻辑顺序,把自己所获得的知识完整、系统、清晰地展示出来,从“教”的角度,进一步巩固和理解知识,这种能力,主要是通过学生实践授课、自主讲课来实现的。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具有条件性,不存在对任何具体教学过程都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语文“小先生”教学模式的教学对象――学生,需要有一定的自学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因此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中学语文教学以及部分文科科目的教学当中。其宗旨是使中学语文教学不再是机械、死板的“填鸭式”教学,而是认识到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创造能力,扎实地掌握语文知识,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是这一教学模式的价值所在。

篇9:《化石吟》教学构想

《化石吟》教学构想

《化石吟》向我们讲述了化石保存的亿万年前奇幻的神话世界,盛赞了化石,宣传了生物进化的真理。下面是其教学构想,以供参考。

【学习要求】

1、读出悠然神往的意味。

2、领略科学之美、文学之美。

3、也尝试来点化石吟哦。

【学习重点】

诗意的课文朗读和拓展材料的诗句拟写。

【学习课时】

二课时。

【操作程序】

第一课时

“吟”诗切入,首尾解读:

一、入课

诗歌难写,但会“吟”则可以出诗。俗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吟”也是诗歌体裁的标志之一。加以引导,让学生回顾已学带“吟”标题的诗歌,诸如《石灰吟》、《游子吟》、《暮江吟》等等(教师可不说出标题,期待学生报题,再予以综合归纳)。在学生报题的基础上,组织学生齐声朗诵这些诗句。再提示这些诗歌皆是短章,表现手法不是抒情,就是描写,其吟咏的内容不是个体的生态体验就是眼前所见的相关事物。就科学现象而加以吟哦,今天所学可能是首次。

二、标序

整首诗共七节,要求学生先将序号按惯例标出。

三、首尾解读

首尾即1、2、7节。首先,采用多种方式吟诵和朗读。以教师范读始,接着或齐读,再点读,分组读,将诗句读得琅琅上口,读得摇头晃脑,读得师生进入忘乎所以的情景中。续而,逐节于诗意作出概括并板书。其间,留给学生酝酿并互相之间充分交流的时间。然后点名或自主回答,教师点评且归纳总结:1、2节发问求教,语意探询;第7节照应作答,语意肯定。以诗句来就生物进化的科学现象进行仰头向天式发问,在我们有限的读书生涯中,似乎这首诗是第一回。其实,古人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歌咏。比如爱国诗人屈原写过《天问》,诗中就天文地理、日月星辰等引人思考和探索的科学现象,一口气提出了172个问题。到唐代,大散文家柳宗元用近似回答和对应的方式,也激情澎湃地吟唱了一回《天对》。科学与诗可以相通,科学引人作诗意般的遐想,科学的本质也就是诗。又续,深味具体诗句的含义。比如,“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说话”的意思,即是考古学家们能从遗存在化石中的信息里,找到或者解开生命现象的某些密码,客观上就等于化石在说了话。那么,“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一句,“刚苏醒”是什么意思呢?在引导积极、自主发言的基础上,或予以归纳综合,或予以提示点拨,“刚苏醒”就是化石发掘出来以后,进行了相应考古研究,获得了初步的发现和了解。收尾,研读第7节最后一句,留下扣子,设置悬念。第7节末尾句云,“你讲的故事多么令人神往、惊讶!”让学生大声忘情地朗读,接下质询,“你讲的故事”是什么故事,我们知道了么?故事应在哪?这种设问,学生答出,则顺势接过;学生未答,则教师自问自答:故事在3、4、5、6节;是什么故事?故事告诉我们什么?且听下回分解。由此转入学生课后预习理解中间四节的期待。

四、课后作业布置

把“读一读、写一写”后的单字和词语抄写三遍,且单字给注音,词语加以解释。

第二课时

听你故事,展我诗才:

一、承前,界定故事的范围指代

开初仍继续齐读第7节,拎出“你讲的故事”发问:故事在3、4、5、6节早就讲过,这第7节的收束句不过是总结、划句号而已。诚然,前面的几节里到底讲了什么故事,让我们一起深潜感悟吧!

二、朗读

多形式反复朗读,逐节进行,或范读起首,或以范读作结,前者是为了演示举例,后者是为了正宗表白。但重头戏始终放在学生兴趣和主体的.参与上。独诵也好,二重演读也罢,小组竞读、全班齐上阵等等,就读的量而言,每一诗节起码不应少于四遍,应让学生烂熟内容。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一是注意以意义为节奏单位,一是标出双行中的押韵词,朗读时重音收落,读出参与的热情和洋洋意气。

三、感悟故事内容

予以简练概括。其过程可大致逐节进行。先引导学生自主归纳,或一句话,或一个语词提炼,点评标注于相应的诗节旁,同时注明为“己”。再提倡安排交流,或点名,或让学生自行公布结论,且要求听者认真记下同学的思维成果,与自我批注并列,旁注明“友”。在这个基础上,教师以随机掌握课堂,也平等地公布相应看法并板书,也同样要求学生旁注“师”字。教师的概括和板书大意为:

揭示真理(3)

保存信息(4)科学之美

描绘进化(5)文学之美

复现自然(6)

三者合列,于学生得到比较、鉴别、提高和反省的参照系。这种自注、众议和老师分析跟程序二是交错进行的。对于各节诗行,有的先朗读后感悟笔记,有的边读边悟记,有的先默默悟记后大声朗读,多样且有变化地教学,不是全部都机械地先读后整理。

四、具体诗句的理解和探究

比如,“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平凡的真理”在我们的认识和理解中可以找出哪些?万物非上帝所造,本乃客观存在;劳动创造世界,劳动使猿变成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知识就是力量,读书使人聪慧……尽可从日常生活中和学习实际联系起来,找到例证,启示学生认识化石提供真理的物质性。另外,“海枯,石烂,日转,星移……”几种现象的指代意义,且从诗句中找到原答。前者暗含地壳运动、时间推移、空间换位、世事的沧桑变迁,学生能答大意,即予肯定;后者以后续句“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为照应解答。

五、拓展阅读并写作实践

发放复印资料,即《深圳商报》11月6日新闻“古脊椎动物年会在深圳召开,与会专家称化石森林成为深圳一块瑰宝”,引导学生为深圳拥有“华夏古国继万里长城、秦始皇兵马俑后的又一奇迹”而兴奋和燃烧。为更好地激发诗情冲动和写作欲望,教师也又提供自己根据新闻而发的题为《化石森林吟》的下水诗作(甚而当场即兴下水也未尝不可,也许更好),自得其乐、自我欣赏地诵读一遍,然后让学生不拘形式、充分自由地议说长短优劣。末了,更要掌握好火候,及时要求学生也当堂抒发我心中诗情,注意押韵更好。这个环节是重头戏,前面的学习和感悟要为此时的抒写蓄势作铺垫,以期达到人人都是小诗人、我也来点诗情的效果。

六、给出相应时间,教师巡堂

待多数同学即将完稿之时,随机抽诵诗作并组织讨论,发现值得圈点的,不求全责备,哪怕一句半行,教师也应予以张扬、肯定和点评。

拓展阅读:《化石吟》课题研究

【目标导航】

1、了解生物进化方面的有关知识。

2、理解联想和想像在诗中的作用。

3、品味诗的语言,体会说明与诗有机结合的特点。

【课时导学】

〖日积月累〗

1、关于“吟”:

吟,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一种名称。如唐李白作有《江上吟》、《玉壶吟》、《梁园吟》、《梁甫吟》等,孟郊作有《游子吟》,明于谦作有《石灰吟》。这类诗都有赞颂的意思。本诗标题《化石吟》,就是赞美化石的意思。

2、关于化石:

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跟石头一样的东西,这就是化石。在沉积岩里大多含有生物的化石。化石是生物记载在地层书页里的文字。由生物的遗体而形成的化石叫遗体化石。它保存着生物体原有的形状和结构,一般保存下来的多是生物体的硬质部分,如动物的骨骼、牙齿、介壳等,植物的茎、花叶、种子等。由遗物而形成的化石叫遗物化石。如动物的粪便,鱼卵爬行类和鸟类的卵,原始人制造和使用的石器、烧骨、装饰品等。动力的足迹,昆虫的爬迹,也可以形成化石,这一类化石叫遗迹化石。

3、词语积累:

骸骨远古潜行葱茏幽雅化为乌有海枯石烂日转星移

〖知识点拨〗

1、内容结构:

全诗共七节,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节。通过提问,引出遐想。第1节的提问,引发了人们的思考;第2节的提问,引出了说明的对象。

第二部分,第3~6节。围绕“化石”具体抒写遐想内容,描绘逝去的多彩世界。第3节写化石承载的信息,揭示生命的真正起源。第4节写化石经受了亿万年变迁的考验。第5节写化石具有永恒的记忆力。第六节赞美化石的伟大功绩。

第三部分,第七节。收束全文,回应开头第2节,称赞化石的记忆万物的历史作用。

2、写作亮点:

⑴想像丰富,内容充实:

这首是抒情诗,但意象甚多,内容极为丰富,纵向想像到远古,横向想像到各种对象,而这都以“化石”为联想点。“化石”是本诗的联想的“点”由此及彼,先后联想到鱼儿、鸟儿、树儿、海枯、石烂、日转、星移、恐龙、猛犸等,它们都是通过化石来重现复原的,都与化石密切想关。这样点面结合,虚实相生,今古交织在一起,拓展了想像的空间,丰富了诗的内容。

⑵拟人比喻,生动形象:

全诗运用拟人手法,将化石当成会说话的人来写,并用第二人称 “你”来称呼它,显得自然亲切,同时也增加了诗的灵性,便于抒发感情。“生命的档案”“生命的航船”“高明的魔术师”“卓越的雕刻家”,这些都是对化石的恰当的比喻,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了。拟人和比喻手法的运用,增加了诗的形象感和意象美。

〖疑难探究〗

1、诗的开头两节连用六个问句有什么作用?

诗的开头两节通过问句的形式,引发了读者的联想与思考。后两个问句点明抒情对象,领起下文内容。两节连续不断的提问,表现作者浓厚的科学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也打开了读者思维的闸门,使读者和作者去想像亿万年前那神秘的世界,去倾听化石讲述奇幻的神话。

2、诗的第二节和最后一节构成什么关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第七节是对第二节的回答,构成前后照应的关系。“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照应“逝去万载的世界可否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说话了”照应“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前有提问,后有回答,有放有收,这样写,使全诗结构完整而又严谨。

3、具体说说“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这两句诗语言运用的妙处。

这两句诗兼用拟人和比喻。“皱纹”使人联想到人,人脸上的皱纹是生命历程的写照。但不是写人,而是在写化石。如果化石是人的脸,那么刻在这脸上的皱纹就是古生物的生命档案。这里用比喻和拟人形象在说明了化石的作用──记录生命的历程。用词方面,“道道”与“细细”是重叠词相对使用,给人以回环往复、节奏和谐之感。

篇10:桃花源记的教学评析

桃花源记的教学评析

【教例简述】

这是《桃花源记》的第一节课,任务是介绍课文作者、写作背景、疏通字词,明白课文内容。

课后,教师要求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高声诵读课文,并以四人学习小组的形式,让学生试讲课文(每个学生讲一段),然后教师简介作者和课文写作背景。这个环节约15分钟。

接着教师交代这节课的主要学习任务:通过联系、归纳、比较、辨析的方式弄通本课中的词义。

先请同学们从一词多义的角度进行归纳:

1、便舍般 屋舍俨然

2、忘路之远近便扶向路

3、捕鱼为业 不足为外人道也

4、乃大惊 乃不知有汉

5、往来种作 设酒杀鸡作食

6、阡陌交通 才通人

7、寻向所志 寻病终

8、忘路之远近闻之

9、屋舍 俨然 欣然规往

10、既出 皆出酒食

11、随其往 延至其家

12、遂与外人间隔 遂迷

请同学们再从同义词、近义词的角度探寻:

1、具 咸 皆 悉 并

2、问 答 言 语 云 道 说

3、要 延

4、穷 尽

5、若 如

6、未 无

7、欣 怡

8、及 诣

再请同学们从古今词义的区别上进行辨析:

课文中古今词义区别大的:

1、阡陌

2、交通

3、妻子

4、绝境

5、无论

6、从来

7、间隔

课文中古今词义区别不大的:

1、远近

2、鲜美

3、缤纷

4、土地

5、良田

6、往来

7、男女

8、衣着

9、水源

10、魏晋

11、高尚

12、捕鱼

13、处处

14、南阳

还请同学们做两个练习:

1、找出文中的美词:

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 良田美池 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怡然自乐

2、找出含下列字的成语:

⑴ 穷(山穷水尽)

⑵ 怡(心旷神怡)

⑶ 乐(乐此不疲)

⑷ 尽(无穷无尽)

⑸ 津(无人问津)

⑹ 复(无以复加)

⑺ 病(无病呻吟)

⑻ 云(人云亦云)

⑼ 迷(迷途知返)

⑽ 若(门庭若市)

【评析】

这个教例在落实字词上很有几招。

1、教师把自己钻研教材的思路变成学生学习的思路。针对课文内字词运用的特定情况,采用综合归纳、比较辨析的方法,引导学生在教材中游戈逡巡,从一词多义、同义词、古今双音词词义的区别等角度切入,整理出一组又一组、一群又一群的字词词义理解的组合,从而:

⑴ 告诉了学生一种研读文言文、理解字词的方法;

⑵ 训练了一种基本的探索研究的能力;

⑶ 积累了一批文言文的字词卡片;

⑷ 以学生自读、发现、讨论的活动为主,改变了教师串讲、学生记录的教学结构;

⑸ 在比较辨析中加深了对词义的'理解;

⑹ 增加了课堂教学的知识密度,使学生始终处于忙碌的探求之中。

2、教师安排的两组练习,从教学艺术看,也是相当精彩。每一个练习意在培养学生品读鉴赏的能力。第二个练习则更意味深长一些;

⑴ 考察了对字词的理解,训练了学生的印证能力;

⑵ 激发了学生的联想、迁移与表达的欲望,课堂教学气氛热烈;

⑶ 扩大了学生知识面;

⑷ 巧妙地告诉学生一种加深词义理解的学习方法。

这样的字词课很有优势,它既在传统课型上有所改革,又在应试应考上卓有成效。

篇11:桃花源记教学课件

桃花源记教学课件

《桃花源记》反映了人民群众要求摆脱剥削压迫,用自己的劳动创造出和平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教学目的]:

1.落实课文的朗读和古文字 词理解。进行古文基本知识的积累。

2.要求学生了解作者及课文的背景知识,明确作品的解读离不开作者,环境和文化背景。

3.要求复述课文基本内容,初步思考作品的含义。

[教学重点]:1.古文字词的掌握,课文的翻译。

2.作者及课文背景知识的了解。

[教学难点]:古文字词的识记以及知识点的梳理和归纳。

[教学方法]:教授法,提问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要点]:课文朗读,探讨关于课文作者的信息,教授生字,生词,归纳古文字词(第一自然段)。

[教学过程]:

㈠导入(5分钟)

⑴ 今天在上课的开 头我先请大家来听一首民歌,大家可以先闭上眼睛,一边欣赏音乐,一边勾勒出一副风景画,等到音乐结束。我要请同学来描述一下他的感受。

(音乐《梦入桃花源》,约2分钟)

⑵ 提问。请2-4个同学来描述一下他听完音乐的感受以及他脑海里所呈现的画面(2分20秒左右)

⑶ 小结辞:正如同学所说,音乐中所描述的桃花源是个令人是神往的地方,像一个美好的梦。相信大家对金庸笔下的“桃花岛”并不陌生,那里有美丽的景色,精致的楼台还有俏丽的黄蓉。那么关于桃源的美梦是谁最先开始做的呢?那就要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了,有个叫陶渊明的东晋文人,他将自己的梦记录了下来 ,这就是我们今天的课文《桃花源记》。(35秒)

㈡介绍作者和作品背景。(10分钟)

⑴提问:大家知道陶渊明吗?知道陶渊明的故事吗?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呢?(2-4分钟)

⑵ 关于作者陶渊明,书上只做了简单的介绍,他又名 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东晋浔阳柴桑人,也是今天的九江市人。他的曾祖陶侃是东晋初名将,手握重兵,声威煊赫一时。死后追赠大司马。祖父陶茂官至太守,父亲也曾做过官。陶氏为东晋元勋之后,地位虽然不像当时的名门望族一样显赫,也是浔阳的大族。只是到了陶渊明这一代,因他年幼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便日渐败落。但他仍然属于士族阶层,大家要知道当时的士族是比较牛的,无论从生活上还是心态上都是高高在上的。陶渊明从二十九岁时开始出仕,任江州祭酒,但是他不如意,不久便归隐了。后陆续做过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地位不高的官职,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当陶渊明四十一岁的时候,再次出来做彭泽县的县令,前后不过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脱离了官场(为什么他辞职不干了呢?因为在他到任81天的时候浔阳郡派遣“邮至”,也就是相当于督察的这么一个官员来视察,有个小官告诉他要穿戴整齐迎接那位官员,他说“我岂能因为5斗米而向这么一个乡村小官点头哈腰的”,一气之下就辞职了。)也就是著名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陶渊明辞官归里之后,小日子过得还算清闲。与夫人翟氏志同道合,安贫乐贱,“夫耕于前,妻锄于后”。并且他在家乡有自己的田庄和僮仆,开始一段期期,生活也算安宁自得。有时他也亲自参加一些农业劳动,作为自己的社会观和人生哲学的实践。在这种劳作生活中,与农民有所接近。后来由于农田不断受灾,房屋又被火烧,境况愈来愈恶化。但他始终不愿再为官求禄。

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许多士大夫在仕途上失意以后,或厌倦 了官场的时候,往往回归到陶渊明,从他身上寻找新的人生价值,并借以安慰自己。白居易、苏轼、陆游、辛弃疾等莫不如此。于是,不为五斗米折腰也就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垒,用以保护自己出处选择的自由。而平淡自然也就成了他们心目中高尚的艺术境地。

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尤其 是中国的诗歌史上可以担得起“杰出”二字。

他的诗歌总的概括来分成三个部分,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而最出名的就是以田园生活为题材的,他开创了田园诗歌新的艺术境界,使田园诗歌在唐宋以后成为诗歌的重要内容。(陶诗沿袭魏晋诗歌的古朴伤风而进入更纯更熟的境地,他成功地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至境,他创造了中国诗歌意境中一种新的,美的类 型,一种意韵极为醇厚而又朴实无华的冲淡美,这一切的取得与其丰富的人生体验分不开的,如果没有田园生活的体验也写不出这些广为传诵的田园诗,从而使陶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奠定了不朽的地位。)这位老先生喜欢喝喝酒,喜欢种种菊花,喜欢恬淡的隐居生活。但是他的作品却影响了唐宋元明清的后世文人,比如唐代的王维,孟浩然,他们继承和发扬了他的田园山水诗,比如宋代的苏轼,明代的朱熹都非常地推崇,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崇拜陶渊明,将他视为自己的偶像。

从当时的社会背景来是说,那是一个**的时代:宗室内部的斗争,军阀对政权的野心,不断引起血腥的杀戮乃至激烈的火并。这种社会**不仅给人民带来灾难,同时在社会上层也造成严重的不安全感。另一方面,在这种权力争夺之中,一切卑污血腥的阴谋,无不打着崇高道义的幌子。因此,陶渊明才会有逃避现实的思想,找个地方隐居。他向往的社会是和平安宁、自耕自食、无竞逐无虚伪、没有相互压迫和残害的社会;他追求的人生是淳朴真诚、淡泊高远、任运委化、无身外之求的人生;他所喜爱的生活环境,也是恬静而充满自然意趣的乡村。

(东晋时代那些专述老庄哲理的诗,被称为“玄言诗”,其最重要的代表,是孙绰和许询。然而,在东晋玄言诗中却又酝酿着一种新的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山水诗的萌芽。而且,陶渊明的田园诗,在某种意义上说来,也是山水诗的分支,与玄言诗同样有直接的关系。玄学本是超世的哲学,它强调人不仅在社会中存在,而且每一个人即每一个精神主体,都是直接面对宇宙存在的。因此人生的根本意义,也不在于世俗的荣辱毁誉、得失成败,而在于精神的超越升华,对世界对生命的彻底把握。宇宙的本体是玄虚的“道”,四时运转、万物兴衰是“道”的外现。从这种观念中引导出人对自然的体悟、追求,以及人与自然统一和谐的观念。加以江南山水,佳丽可人,对于来自北方的士大夫富有新鲜的刺激,更引起他们对山水自然的兴趣。由于玄风的影响,东晋散文除陶渊明外,别无名家。但王羲之的《兰亭序》,却可以说是一篇佳作。)

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桃花源记》就横空出世了,下面我们来对课文进行解读。

㈢课文基本知识 教授和翻译(20分钟)

⑴ 播放课文朗诵FLSH(3分15秒)同时要求同学将生字注音。注意朗诵者的 断句要领。初步熟悉课文。

⑵第一段翻译,重点字词的归纳。

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注意太原是年号,该句交代了时间,主人公,以及他的职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缘:沿着。之: 的)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的两岸数量很繁多。注意:百步其实是一个大致的数量词,表示估计而已。)

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而美丽,花儿纷纷都落下来。古今异义:鲜美:鲜艳美丽。今:味道好。杂:别的;缤纷:繁多的样子。)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渔人非常诧异,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甚:很; 异:感到奇怪;之:语气助词;复:继续;前:向前;欲:想要;穷:形容词-动词 走完;其:指示代词,这,那 )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桃林的尽头正是溪水的发源地,便出现一座山。尽:到头)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仿佛:隐隐约约。)

便舍船,从口入。(渔人于是下了船,从洞口进去。省略句。舍:舍弃 )

初极狭,才通人。(起初,洞口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省略句。才:仅仅)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复:继续。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忽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然:…的样子,豁(huò)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 舍。然:…的样子。俨然:整齐的`样子。俨(ǎn)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属: 类。)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田间小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都处处可以听到。阡陌:田间的小路。交通:交错相通。 今: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阡(qiān)陌)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 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源外面的人完全一样。其:这,那。悉:都)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孩子们个个都安闲快乐。黄发:指老人。垂髫(tiá):指儿童。髫,古代小孩的垂发。(指代) ,垂髫(tiá))

读音: 豁(huò)然开朗 俨(ǎn)然 垂髫(tiá) 阡(qiān)陌

字词翻译:

缘:沿着。

缤纷:繁多的样子。

甚:很

复:继续

欲:想要

尽:到头

仿佛:隐隐约约。

篇12:《桃花源记》教学反思

文言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传授方法,我在教学过程中也在不断的探索。下面我把《桃花源记》的教学反思总结如下:

首先、学习文言文要激发学生兴趣。文言文是我国古人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这一点很重要。我在课前营造氛围,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一些有关桃花源的图片,在学生的脑海里,在观看图片的时候同学们都很入神,效果不错。

第二、在检查预习的环节中,我让学生查找作者的相关资料,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三、加强文言文学习的语感,是文言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的示范朗读、学生自己的大声朗读、学生的示范读教师加以指导,这些环节我认为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四、第一课时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梳理课文大意,文言文教学学生最感枯燥的往往是疏通文意环节,对于基础相对较弱的学生更重要。若老师指定学生翻译,要么哑口无言,要么不动脑筋拿着参考书照念;若以老师串讲为主,学生便无所事事,亦不愿主动记笔记。对于这一问题,我一直在苦苦思索,想法走出困境。我就充分利用小组学习的优势,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课下注释翻译第1、2段,然后各小组在质疑相关的'字词句,教师加以点拨,设置此环节的目的就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但效果没有我想象的那样好,学生活动还不够积极。

第五、本文的重点就是感悟桃花源的环境美、生活美,体会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我先让学生感悟桃林美景,出示了桃林的图片,同学都踊跃举手回答,说出了桃林美景。再次感悟桃源的美及感情时,我认为这是较难的,并且是教学的重点,就设置了合作探究的环节。但学生的掌握情况看,桃花源的美这个问题可以不用合作探究的方法,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个问题偏难,可以用合作探究的方法。为了进一步的启发引导,我也出示了相关的图片,但这些图片所起到作用不大。同学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时,我启发引导她们结合作者的时代背景去分析理解,学生就很顺利的回答出来。

第六、在拓展迁移的环节我让学生畅谈现在美好的生活,但由于讲课剩下的时间已经很短,只让一个学生来回答,这里缺少过渡语,“我们已经过上了桃源般和平宁静幸福美满的生活。”

第七、由于课堂时间后半节课比较紧张,学生配合又不是很好,复习巩固的环节丢掉了,这也是本节课最大的失误!

总之,本节课突出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但由于驾驭课堂的能力还不强,显得这节课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如教师各环节的衔接语言、启发引导还不够到位、教师基本功还不够扎实。

“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把课堂的细节做好,在平时的教学中,调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

相关专题 桃花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