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北京生鲜食品冷链物流的发展与对策

流年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流年”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浅谈北京生鲜食品冷链物流的发展与对策(共11篇),一起来阅读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浅谈北京生鲜食品冷链物流的发展与对策

浅谈北京生鲜食品冷链物流的发展与对策

一.简介

目前生鲜食品较有代表性的是指的“生鲜三品”, 即:果蔬(蔬菜水果/PRODUCE)、肉类(MEAT)、水产品(SEAFOOD),对这类商品基本上只做必要的保鲜和简单整理就可上架出售,未经烹调、制作等深加工过程,因此可归于生鲜食品类的初级产品;再加上较常见的:由西式生鲜制品衍生而来的面包(BAKERY)和熟食(COOKED FOOD)等现场加工品类,就由初级产品的“生鲜三品”和加工制品的面包、熟食共同组合为“生鲜五品”。

二.生鲜食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

1.尚未形成完整的冷链物流体系

目前,北京大部分鲜活产品物流主要是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为主,没有形成连贯成型的冷链物流。非冷藏状态下的散装鲜活产品物流,在运输、分销和零售的多次装卸搬运中增加了二次污染的机会,降低了产品的新鲜度,降低了产品质量。

2.市场化程度较低,缺乏专业化运作

北京连锁企业生鲜产品的物流配送业务多是由生产商和经销商完成的,食品冷链的第三方物流发展十分滞后,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够健全,大大影响了食品物流的在途质量、准确性和及时性,同时食品冷链的成本和商品损耗很高。

3.生鲜食品物流设施落后,配送成本高

我国冷链物流的现有设施设备陈旧,发展和分布不均衡,无法为易腐食品流通系统地提供低温保障,造成大量损耗,物流费用高,易出现安全隐患。用户较少的地方设施不足,无法保证冷链物流的全程温度控制,商品质量难以保障。

4.整体规划不完善,资源整合受影响

在生鲜食品供应链上,既缺乏冷链物流的综合性专业人才,也缺乏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整体规划与协调,因此,影响了生鲜食品冷链物流的资源整合。

5.生鲜食品冷链物流服务质量问题突出,缺乏恰当的服务质量评价体系

随着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物流企业竞争日益加剧,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不断提高物流服务质量已经成为物流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然而,生鲜食品冷链物流作为整个物流系统的一个重要分支,其所提供的产品具有无形性、不可储存性、差异性和不可分离性等特点,对冷链物流所提供的服务进行质量方面的评定也具有一定的困难。

三.北京食品物流发展状况

近年来,北京地区肉类、水果、蔬菜、水产品、奶类等的生产发 展很快,年均增长率分别达约 1 1 %,2 5 ,8 %,1 2 %,2 4 % 和 7 . 8%;其运输特点是运量增长较快, 主要以新鲜状态进行运输。 水 产品产量与养殖面积增长较快, 水产品生产结构与品种结构发生 了显著变化, 淡水产品比例增加较大, 海水产品已由以鱼类为主 转变为以其它类(虾、贝类等)为主;淡水产品尽管仍以鱼类 蟹、为主,但其比例有所下降。 公路运输生鲜货物以其方便, 快捷, 灵活, 门到门, 风险小, 货源组织容易等特点,目前所占的市场份额已从 20 世纪 90 年代 中期的 2 0 % 增加到了 8 0 % 以上。铁路运输鲜活货物的运量从 1992 年的近1700 万吨骤减到 2003 年的 494 万吨。 但是, 中国的 冷藏车运输现状不能令人乐观。 首先是易腐保鲜食品的装船、装 车大多是在露天而不是按照国际食品标准在冷库和保温场所操 作; 其次是物流链各个环节信息不畅, 造成食品在运输途中发生 无谓耽搁;现代化的冷藏车也严重不足,在中国的公路运输中, 易腐保鲜食品的冷藏运输只占运输总量的 20%,其余 80%左右 的水果、蔬菜、禽肉、水产品人多是用普通卡车运输。 在市场经 济条件下, 鲜活货物供销关系与供销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鲜 活货物运输向小批量、多品种方向发展, 由计划采购转为按市场 需求供应。 我国既是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 因此我国冷藏食品 市场是极其巨大的,我国的冷链物流业将进入快速增长时期。

四.生鲜加工配送中心的保障功能

1.生鲜加工配送中心形势

生鲜加工配送中心不同于一般的生鲜供应商,它具有相对稳定的服务对象,以及订单处理、生鲜产品采购、加工、分拣配送体系。生鲜加工配送中心现有两种基本形势:连锁企业内部的加工配送中心和社会化的配送中心。前者是连锁超市公司在已有的连锁店规模基础上,自主建设的为连锁店经营服务的生鲜配送体系,同时兼有部分社会配送功能;后者大多是由某些相关的非商业企业兴办的,如原来的仓储配送企业、加工厂和粮食加工企业等,它们拥有一部分基础设施,但建立产品的配送业务要有一个市场开拓的过程。由于它与服务对象之间没有连锁总部与连锁店之间的`制约关系,因此经营难度要大一些。

2.生鲜配送中心的品种选择

入选生鲜配送中心经营的产品一般是日常消费流量大、需要低温等特殊存储条件或需要初级加工制作的生鲜产品及半成品。

五.解决方案

根据生鲜食品的鲜活性和易腐烂的特点,使得生鲜食品质量问题的解决不能仅仅靠生产,而更需要搞好流通,其物理特性成为制约整个流通过程的关键因素。从现在的国内外文献资料来看,生鲜食品物流的重要性、物流要求及发展前景已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但运用具体模型解决操作层面问题的研究基本上处于空白。解决生鲜食品存在的问题应做到以下几点:

1.控制好存货规模;

2.运用运筹学等科学理论合理优化配送线路;

3.在加工配送中实现生鲜食品的保值的具体问题等。

4.加大对生鲜食品冷链物流的政策支持力度

5.完善生鲜食品冷链物流信息平台建设;

6.扶持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

7.构建生鲜食品冷链物流服务质量标准化生产体系;

8.完善生鲜食品冷链物流市场监督机制

结论

本文着眼于提出并分析北京生鲜食品冷链物流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论文的分析,总结出了北京市生鲜冷链物流的现状,找出了整个过程中待解决完善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吴清一.物流管理[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2.

朱华.配送中心管理与运作[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市肉类食品冷链物流现状分析及改进策略 《物流技术》 张家瑞等 20

杨洲,黄燕娟,赵春娥.果蔬通风预冷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

篇2:我国医药冷链物流的发展状况与对策研究

医药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医药在运输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问题,然而大部分的医药在运输过程中都要求冷藏,因此医药冷链物流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疫苗、血液、生物药剂等冷链医药产品市场不断扩大,对医药冷链物流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医药冷链物流质量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为此,对我国医药冷链物流的研究势在必行。

我国医药冷链物流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其发展相对落后,冷链技术、冷链设施设备、冷链运营和管理水平比较低,导致冷链服务水平跟不上经济发展步伐;该领域现有的研究比较少,相关的国家标准不完善,医药冷链物流运营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缺点和不足,制约着我国医药冷链物流发展。通过对我国医药冷链物流进行研究,以建立完善的医药冷链物流体系,适合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的质量管理模式,对于促进医药行业的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我国医药冷链物流发展状况

1.1市场供需状况

冷链药品的需求量与供给量呈正相关关系,从客观上映射了冷链药品的需求状况。一般而言,买卖双方是决定商品需求的主体因素,为了更好地分析冷链药品的需求,分别选择销售量和消费者的购买力作为研究的切入点。

我国医药冷链物流起步晚,发展缓慢,总体市场状况不容乐观,随着国家高度重视,我国医药冷链物流的从业行业逐步增多,冷库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生物生化类医药行业涌现出了一批区域性的龙头企业:比如华北地区的国药控股,北医股份等;华东地区的国药控股上海公司,上海医药;华南地区的广州医药,一致药业等[1]。这些企业在医药冷链物流的管理上思想先进,设施设备完善,运作顺畅,大部分已经实现了自动化,网络化,信息化的高端物流要求,并且带动了行业内其他企业的发展。

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三大医药市场,生物生化制药行业也保持了较高的增幅,产值大幅度提升。在国家大力推进健康发展计划的背景下,生物医药领域存在着巨大的市场需求,生物生化制品制造业总销售产值为636.13亿元,同比增长15.67%(数据来源:中国情报网)。行业的增长势必带动医药产业销售量的增加,相应地也会提升冷链物流需求。居民用于医药产品的消费性支出增多,购买力增强,医药终端市场的规模日趋庞大,这将为药品流通业带来更大的市场需求,医药冷链物流也随之进入快速增长时期[2]。

1.2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2.1标准落实不到位。医药冷链行业在标准方面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其中最棘手的问题就是标准落实不到位。目前在医药产品运输配送过程中尚有没有资质的小型企业没有通过全程冷链,物流成本低导致产品价格较低;正规企业按照国家标准保证每一环节都通过冷链完成,最终导致医药产品在价格方面缺乏竞争力。消费者普遍的消费心理偏向于价格便宜的产品,这对于全程冷链操作的规范企业来说是不公平的竞争。国家出台的标准在实施层面上遇到阻碍,没有完全落实到位;企业不完全按照国家标准执行,自律性差,冷链物流行业发展举步维艰。

1.2.2基础设施落后。我国医药公司运输药品普遍采用小批量、多批次,难以形成一定的规模开展集运,医药冷链物流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运输难、配送难。特别是在不发达的二线城市,物流市场落后,具备冷藏品运输条件的物流企业寥寥无几,很多医药企业被迫规定冷藏药品不得托运。我国的冷链设施不完善,冷链物流装备不足:铁路方面,冷藏车仅占总量的3%左右;公路方面,我国的保温车辆约有2.5万辆,而美国拥有20多万辆。专业基础设施的落后阻碍了医药冷链物流业发展。

1.2.3信息化程度滞后。基于供应链理念,我国医药冷链物流从供应链顶层到底层涉及到医药制造商,医药供应商,医药分销商,医药零售商等,这些物流节点没有实现完全联网,难以实现信息共享,无法对药品温度进行实时监控。受技术限制,多数物流公司采用在出货和进货时进行温度测定,这种人工确认温度的方法不能实现温控数据的连续性和准确性,难以保证药品质量。医药经营企业只有提高信息化程度才能保证医药产品全程的温度监测和控制。

1.2.4监管体系落实不到位。在医药冷链物流过程中,大部分企业不能够很好地落实尚存在的与冷链物流相关的行业标准。很大一部分行业标准用来作为形象工程,在实操过程中不能发挥监管作用,出现问题各环节人员相互推诿,原因可归结为物流各环节责任归属不明确。所以很多企业抱着侥幸的心理,为了节省开支,只要在监管不到的环节,在运输过程中不遵循运输规范,没有完全按照标准进行运输,盈利第一药品质量第二,导致了医药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3]。

1.2.5专业人才匮乏。近年来中国物流产业蓬勃发展,国内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量也逐年增加,但是与之相应的物流人才教育培训却跟不上产业发展的步伐,全国各地物流人才缺口很大。至于物流领域的新兴产业――冷链物流,人才缺口则更加严重。由于医药冷藏品具有高时效、高价值、容易变质的特性,这就要求员工具有较强的物流专业水平,要既懂物流又懂医药,但是就目前而言,全国并没有一所高校开设这样的专业。即便有些学校开设了物流专业,但由于物流行业具有实操性很强的特征,而这些学校的教育方式跟企业实践相结合的太少,到最后来学生只能学到较高的理论水平,但往往实践能力比较差,很难胜任企业所交给的岗位任务。

1.3发展趋势

1.3.1经营规模逐步扩大。在经营规模方面,根据中国医药商业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得知,冷藏药品的销售大约达到医药销售总额的25%,需求空间广阔。医药流通行业在我国的整体水平不高,技术相对落后,社会需求得不到满足,预示着医药冷链物流巨大的发展潜力。 1.3.2运输日益规范化。在运输载体上,目前保温材料制备的、加冰袋或冰排降温的被动式保温箱居多,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更多企业将采用安装制冷设备的主动式保温箱。运输方式上,对于近距离即单程200公里以下的运输,多数企业采用自有冷藏车或自有厢式货车装备的被动式保温箱配送;对于远距离即单程200公里以上的运输,少数企业采用自有冷藏车运输。途中温度监测方面,多数企业采用冷藏车自备的温度监测设备,由驾驶员监测;采用经验证的被动式保温箱,由物流公司承诺在规定的时限内送到收货单位,这种方式随意性大,可控程度低。有极少数企业在同一批被动式保温箱中随机放置数个温度记录仪,到货后回顾性查验。

篇3:浅谈河北省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及发展策略

1引言

生鲜农产品在农业经济的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生鲜农产品的生命在于其新鲜度,但生鲜农产品本身存在的时效性短、易腐等特征会降低其价值。有数据表明:我省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及仓储等物流环节上的损失率高达30%,而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仅在5%以下。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使水果、水产、肉、蔬菜、禽、蛋等生鲜农产品从产地采收、捕捞、屠宰后,使生鲜农产品在储存、加工、运输、流通等环节始终处于适宜的低温控制环境之下,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生鲜农产品产品的品质和质量安全,降低了生鲜农产品的损耗、防止被污染的供应链系统。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鲜活农产品的产量和流通量逐年增加,人们对鲜活农产品的安全和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冷链物流的配送也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冷链物流配送问题成为提高冷冻冷藏产品质量和提高配送商利润的关键问题。

篇4:浅谈河北省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及发展策略

以传统的自给物流为主,运作效率低下,物流流通渠道较为复杂,而由于运输距离相对较短,不管是短途运输集中,还是集中配送,一般都不会采用冷藏冷冻运输。

散户种植的蔬菜水果等一般都采取自给自足的生产模式,剩余的农产品在本地集贸市场进行销售.运输作业相对简单,没有冷藏运输能力;

批量种植养殖户多数是种植或养殖大量品种比较单一的应季蔬菜或水产品,直接供给本地批发市场,距离相对不远,不会采取冷藏运输;部分需要初级加工的送往加工企业,可能会实现冷藏运输或冷藏加工;其余部分供给本地集贸市场;

即使作为销售范围最广的生鲜农产品生产基地,除了部分供给本地批发市场和超市等零售商外,大部分会通过长途运输运往市区的批发市场进一步集散,也不会采取冷藏运输。

比如深县的蜜桃,赵县的雪梨,尽管都是河北的特产,也只有少数产品能够“走出去”以“鲜活”的名义销售,并不能很好地为果农创收。多数产品的流通领域仅仅局限于附近几个县市,辐射范围小且水果的新鲜度并不能得到维持。冷链在多数情况下没有被派上用场。

本地集贸及市场间的运输批量小,距离也短,因此一般不需要冷藏运输。而其他环节还是应该进行冷藏运输。但是目前,只有超市、连锁零售店以及部分冷库的能够做到冷藏加工。其它节点和环节往往做不到冷藏储运。

针对现在省内生鲜农产品物流体系的情况,生成经过改良的省内生鲜农产品物流模式。其模式如图2所示。与现有的省内物流体系相比,从生产地至集散地的短途运输开始向批量化模式发展,配送模式专业化程度大幅提升,冷藏汽车、冷链设备的比例及生鲜农产品的冷藏运输率都将大大提高,当然产品的加工和销售环节也要实现冷藏到位,这样生鲜农产品的低成本高质量保障可以达到实现。当然这种模式在短期内的投资必然是较高的,但是在大趋势下,长期内的收益也是可以预见的。

篇5:浅谈河北省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及发展策略

物流作业中间环节过多,冷藏运输率偏低,产品跨省调运方式复杂;现代化专业物流配送中心少,而且多为少数大型集团公司构建和经营,且冷藏储运仅仅覆盖到少数作业环节,冷链体系不够完善;繁杂多样的流通渠道为实现针对生鲜农产品的有效监管增加了难度。现有的跨省生鲜农产品物流模式如图3所示

以蔬菜为例,近年来,河北省蔬菜在全国各大城市的市场占有率在稳步上升,辐射到了全国大部分的省市区,北京市场占到50%左右,天津的40%以上,居外埠进京津蔬菜市场份额之首,但是其效益却大大低于山东省。尤其是在精特菜和包装菜的品种份额上。目前京津市场鲜活农产品以无公害食品为主,约占50-60%;绿色食品为辅,约占20-30%。京津市场鲜活农产品总体发展趋势是高质量、高档化、绿色食品与有机食品。对农产品的安全性、内在品质的改良、花色与用途的多样性、方便食用性、时间和空间上均衡供应甚至外观等都有较高的要求,除集团消费外,多数直接进入超市经营。而河北省供应的产品仍以不加工或粗加工的产品为主,如蔬菜供给的60%-70%都是销售在农贸市场的。

河北省永清、青县、固安实际供应的蔬菜虽然很多,并且直接送入京津超市,但很多用了北京的品牌。其实河北省共有中国名牌农产品3项,省级农业类名牌产品72项,优质产品42项。如“青青”、“青健”、“绿野”、“绿龙”等蔬菜品牌,“潘官营”、“福成”、“千喜鹤”、“双鸽”等畜产品品牌,“居海”、“海赏”等水产品品牌。但是龙头企业经营规模小,生产基地区域性强、品种单一。生产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化程度低,产品监控成本高,产业链条各环节的服务不到位。基地市场小、带动作用不强,缺乏大型对接京津市场的鲜活农产品物流园区。

目前河北省鲜活农产品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缺乏强有力的部门协调,资金分散,效率低下,政策、资金、技术、信贷等各方面政策不统一。如蔬菜生产归农业厅技术站管理,基地产品市场归农业厅市场处管理,各种农产品物流园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归商务厅管理。现在全省仍没有对市场、生产、物流全程监控的统一机构,商务厅不知道生产信息,农业厅不知道市场需求信息,更没有对市场需求的整体追踪分析。各委厅局依据各自标准资助所管环节的建设,产业环节不能形成有效对接,产业支持力量分散。同时,河北省目前缺乏针对当地地方特色与优势的农产品区域规划与布局,造成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程度低,不能很好地发挥区域优势与产品优势。

针对现有跨省生鲜农产品物流运作过程中冷链的不足情况,基于实际调研分析,得到基于冷链的生鲜农产品跨省物流模式。通过冷链物流的有效整合,能够使得生鲜农产品全程处在低温环境中。生鲜农产品的各类初级生产主体都能得到有效的集中、集散和配送,整个物流渠道得到了有效的规范,相邻节点之间的有效协调能够得到快速有效的解决。生鲜农产品的质量问题也可以得到较好的解决,精品、高档品类变得不再难以实现。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还可以提高收入。

3 发展对策

从以上物流模式的分析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发展对策

3.1 尽量缩减中间环节,建设连接农产品主产区和消费地的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主干网络

不管是省内还是跨省的物流运作模式,减少中间环节,成本就会相应的减少,冷链设备就可以删繁就简。

要缩减冷链物流的中间环节,“产销直挂”就是不失为一种很好的运作模式,生产者或者生产者的联合组织,不经过中间环节,直接为零售企业大批量的`供应。而主产区与消费地之间一般由于某些原因不易做到产销直挂,物流配送中心的出现则可以很好地中和这个问题。

(1) 建立以物流园区为核心的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

随着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与城市之间的“距离”在不断地缩小。将城乡连接处发展为蔬菜、水果、水产等鲜活农产品的集散地,建设起冷链仓储配送中心,对生鲜农产品进行储存、配送,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了储运成本,缩短了物流时间

(2)构建以合作社为核心的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 散户农民不管是生产蔬菜,还是水果,都无法形成规模效益,专业的合作社,可以将大家整合在一起,不仅可以增强抗风险能力,也能获得更为可观的收入。

(3)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为中心的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

大力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相较于传统的第三方物流,在处理鲜活农产品上,专业的冷链物流企业更加具有优势。

3.2 加强冷链物流系统的整体规划研究,建立多方联动机制。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涉及面广,单靠任何一方都是难以有效推进的,它需要政府、行业组织、企业和农民通力合作。

我省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借鉴经验,向先进省份学习,向发达国家地区取经,完善技术管理手段和监管措施。从实际出发,制定农产品冷链发展的政策环境和鼓励措施。如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在提高农业和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上狠下功夫;积极探索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接机制,增强对农户的带动能力。

政府应加强冷链行业规划的方向性引导,制定并落实行业规划和行业规范。行业组织应发挥沟通协调作用,加强与政府与相关企业和农村中介组织之间的联系。相关企业和农村中介组织应根据市场规则具体运作,合力推动农产品冷链的逐步发展。

3.3 采取循序渐进的发展模式。

优先发展特色鲜活农产品的冷链物流,先打响品牌,再带动普通。建立多种形式的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将我省的生鲜农产品市场做活、做大、做精。

参 考 文 献

1 杨光华,林朝朋,谢小良.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与对策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第6期

2 鞠红. 商业储运与养护[J].北京:科学出版社,

3 王方舟.河北省蔬菜产业竞争力分析与对策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

4 邱忠权.绿色农产品封闭供应链物流网络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

篇6:浅谈甘肃省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与对策

浅谈甘肃省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与对策

一、农产品物流概述

(一)农产品物流的概念

农产品物流是物流业的一个分支,指的是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而进行的农产品物质实体及相关信息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的物理性流动。就是以农业产出物为对象,通过农产品产后加工、包装、储存、运输和配送等物流环节,做到农产品保值增值,最终送到消费者手中的活动。

农产品物流的发展目标是增加农产品附加值,节约流通费用,提高流通效率,降低不必要的损耗,从某种程度上规避市场风险。农产品物流的方向主要是从农村到城市,原因是商品化农产品的主要消费群体是在城市。

农产品物流的特点如下:

1.农产品物流数量特别大,品种特别多。

2.农产品物流要求高。

一是由于农产品与工业品不同,它是有生命的动物性与植物性产品。所以,农产品的物流特别要求“绿色物流”,在物流过程中做到不污染、不变质。二是由于农产品价格较低,一定要做到低成本运行。三是由于农产品流通涉及到保证与提高农民的收入。因此,在物流过程中,一定要做到服务增值,即农产品加工转化,农产品加工配送。

3.农产品物流难度大。

一是包装难,二是运输难,三是仓储难。虽然我国农产品物流活动出现得比较早,但无论是在农产品物流理论研究还是在实际操作上,我国农产品物流的发展都很缓慢。

(二)我国农产品物流总体现状

目前,我国农产品物流体系发展逐渐完善,基础设施不断更新,物流渠道日渐畅通,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农产品物流主体也呈多样化趋势发展。各种研究迹象表明,我国农产品物流正在稳定的发展,明显处于上升趋势。但是,现阶段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还存在着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物流技术水平需要提高

我国农产品物流是以自然物流和常温物流为主的物流,未经加工的农产品比例较大,未经加工的这些农产品容易变质,这就需要我们在存储、运输、包装、送货等物流环节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在目前来看,我国的物流技术水平还是比较低,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在物流的各个环节出现问题而导致农产品腐蚀变质,造成巨大的资源亏损与浪费,也增加了农产品物流成本以及物价的提高。

2.农村地区交通比较落后

农产品集散地大多聚集在交通不发达的农村,甚至有些农村还未通车。此外,在农产品物流运送过程中保护措施明显不足,等等因素都严重制约着农产品物流的发展。

3.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急需普及

在西方发达国家,利用互联网进行农产品交易的农户占80%,而在中国能够了解以及运用互联网的`农户少之又少,这就造成了农产品物流的各个环节信息的不畅,相互沟通能力的欠缺,而导致农产品未能及时、有效的卖个好价钱。

4.缺乏物流专业的人才

受到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对于农产品了解较少,致力于这方面的人才较少,好多技术难题没办法解决,造成促进农产品物流发展的专业人才资源比例严重失调。

(三)研究农产品物流的意义

1. 农产品物流能够有效地、合理地促使农产品高效合理流动,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有机结合生产者与消费者,使消费者满足自己的消费需要,使生产者对自己生产出的产品及时运送到消费地点,切实做到优势互补,互通有无。

2.农产品物流有利于创造农产品的价值,创造的价值包括时间价值和场所价值,时间价值是指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过程被缩短创造的价值,而场所价值是指农产品供给者和需求者常常处于不同的场所,由于改变这一场所的差别而创造的价值称为场所价值。

3. 有利于提升农产品相关企业的竞争力

农产品物流部门根据自身具备的专业技能和专业设备,结合企业自身的情况,加快农产品从原材料购入到成品销售的周转速度,不但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仓库产品的储备数量,还可以加快资金的周转流通速度,从而增加企业的利润,提高农产品相关企业竞争力。

二、甘肃省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一)农产品市场体系有所发展

1.甘肃农产品生产规模较大、商品率较高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瓜果类和畜牧产品等为主体物流。甘肃省的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马铃薯、大豆及小杂粮等,其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油料、中药材、甜菜、大麻、烟叶、黄花菜、黑瓜籽、小茴香和辣椒等品种。蔬菜瓜果类和畜牧产品等都属于鲜活农产品,其包括蔬菜、瓜果和肉蛋奶等畜产品。

2.农产品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适应,甘肃省政府已经意识到农产品物流的重要性,但是还没有制定全面、系统的长远物流规划。虽然各地方政府出台了一些政策规定,并采取了相应地举措。如为了解决蔬菜难卖问题,兰州市政府针对蔬菜难卖问题于7月1日开通了蔬菜“绿色通道”。同时7月12日,甘肃省政府召开第48次常务会议,研究并决定开通农产品绿色通道。但是这些政府颁布的政策不系统、不配套,特别是物流市场主体的准入资格制度和公平竞争规则方面的法律体系还没有建立完善起来,使得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没有达到效果。

农产品物流的各个相关功能环节一直由铁道部门、交通运输部门、民用航空部门、发改委等分别把管。这种分散的管理体制,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直属管理格局,严重影响着在全社会范围内对现有的物流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妨碍着农产品物流的社会化发展进程,制约着网络信息的进一步推广。

3.物流技术装备以及现代化水平需要完善,甘肃省的物流技术还比较落后,在农产品的包装技术、成品集装运输技术、成品装卸搬运技术、农产品保鲜加工技术和冷藏、冷冻技术以及物流网络现代化信息技术方面研究比较少,投入程度不够高,应用水平比较匮乏。另外,在农产品运输过程中几乎不使用集装箱和托盘等装卸设备,运输装卸效率特别低,这就阻碍了农产品的物流发展进程。

(二)农产品物流主体快速发展

农产品物流主体经过近的发展后,市场化运作实力不断增强,个体效益得到较大提升。我国农产品的大市场、大流通格局已经形成,全国各地的优质农产品纷纷进入甘肃人民的生活消费领域,甘肃省的名优农产品也在想方设法打入全国市场,走进全国人民的生活视野。我国的农产品物流主体有:国有商业企业、供销社、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等各类企业,农村生产经营大户、专业协会、专业场(站)、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其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发展农产品物流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虽然甘肃省农产品物流从业主体绝对数量不大,但是众多的参与个体和组织规模小、层次低、离散性强、联合性差,组织化程度低,缺乏竞争力。除了传统的交易方式外,还相继出现了期货、拍卖、订单等新型交易方式。农产品的流通手段也有所更新,连锁经营、配送和网上销售等现代方式也有所发展。有些农产品已进入大型商业销售网络。甘肃省目前的农产品物流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发展。

三、甘肃省农产品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

基础设施建设刚刚起步,包括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物流集散设施建设。虽然甘肃的交通设施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但是,其远远不能满足地方经济和现代物流的需要。甘肃农产品批发市场比较少,规模小,这几年来比较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市场如,如定西的马铃薯交易市场、岷县的中药材交易市场,这些市场的信息闭塞,交通不发达,金额交易小,交货数量少等。

(二)农产品物流供应链不连贯,市场交易成本高

在西方欧洲国家,农产品物流现已形成了一条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运营模式,其农产品流通需要到农产品配送中心,而这个配送中心是集分类-包装-加工-仓储为一体的,产品运送到配送中心进行处理之后,再发给零售商,最后出售,形成完整的市场交易。这种模式为农产品减少市场阻力,缩短农产品的流通环节,并且有一整套完备的程序系统,保证不误农时,不误销售,让农民利益最大化,而在中国甘肃没有建立起相应完备的市场体系,物流供应链不连贯,渠道不畅通,无形中加大了流通的成本,由于参与者的规模很小,使得供应链在纵向上被分割成由买卖交易连接而成的很多阶段,横向上集聚了大量的从事相同活动的参与者,市场交易成本高,而且由于甘肃省市场发育不完善、组织化程度低、长期的封闭经营,造成了信息偏离,市场供需量和交易价格波动性大。

(三)农产品物流企业专业化程度较低

甘肃省农产品物流企业的物流管理还属于粗放型管理状态,虽然从业主体绝对数量大,但经营规模小,农产品数量少,服务功能不全面,服务质量还需要完善。农产品消耗大、送货不及时、差错率不低、粗鲁装卸等现象普遍存在。无论是从规模还是从市场竞争力上很难应对来自外省的大型现代物流企业的冲击,然而对外开放物流业后,有先进物流理念和现代管理模式的大型跨国物流公司竞争力是远远不能比。

四、甘肃省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完善农产品物流体系,创投资机制,加强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成功借鉴日本、韩国、荷兰等国家发展农产品物流经验,政府发挥积极的宏观调控手段。其制定长远规划、进行基础设施投资、健全法律法规、营造产业环境、培育市场主体、加强市场监管等方面的做法值得借鉴。

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具备良好的投资环境。投资环境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制度政策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但是甘肃省的经济发展落后,省级财政入不敷出,投入十分有限。总之,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政策,争取国家财政资金偏向在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更重要的是要创新投融资机制和基础设施运营管理制度,用好用活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投入资金,吸引社会资本进行投资。

(二)农产品物流企业要树立现代物流观念和供应链管理思想,畅通农产品信息渠道

大部分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要树立现代农产品物流观念,逐步转变“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管理模式。特别是一些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要承担起振兴甘肃特色农产品行业的重任,发挥农产品企业的核心作用,运用其供应链管理的理念与技术对现行的龙头企业、农产品生产基地、农户,农业产业化模式进行供应链流程再造,实现农资采购供应、生产组织、加工增值、产品销售以及废弃物的回收处理的一体化运行模式。以订单为中心改造现有业务流程,提高对市场的响应速度,降低库存量,加快周转周期,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大对农产品的信息化普及,对农产品市场主体的宣传和推广,这就更加有利于甘肃在农产品市场的企业主导地位。

(三)培育、发展和壮大农产品物流企业,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

农产品物流的主要提供主体是农产品物流企业,但是目前甘肃农产品物流市场仍以自营物流为主要的形式,没有形成统一模式,这是专业的农产品物流企业发展严重滞后造成的。因此,一定要培育、发展和壮大农产品物流企业。要放宽市场对其准入制度,降低对其进入门槛,逐步取消与转变减少对物流企业经营范围的限制,促进对现有运输、存储、货代、批发、零售企业服务延伸和功能整合,加快甘肃传统物流企业向甘肃现代物流企业的转变;鼓励运输、寸储、配送、货运代理、多样式的联运企业通过参股、兼并、联合、合资等多种形式进行资产重组,扩大经营规模,逐步培育一批服务水平高、竞争能力强、跨所有制的大型专业物流企业。同时,要鼓励农民、农业系统企业、商业系统企业、国内外物流企业介入农产品物流市场,促进物流领域的竞争,完善物流服务,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

篇7:论我国电子商务物流现状与发展对策

论我国电子商务物流现状与发展对策

物流是电子商务的要素之一。随 着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物 流对电子商务的作用日益突出。在欧美经济发达国家,物流的发展经历了数十年。在美国,其物流发展自19至今已有近90年的历史。在以网络通信为基础的电子商务时代,其电子商务物流也应十分发达。在我国,物流起步晚、水平低。在电子商务时代的今天,能够支持电子商务活动的现代物流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为此,需要对我国电子商务物流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寻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我国电子商务的物流现状  电子商务物流企业现状

根据我国现阶段物流企业的所有制性质和经营管理方式的不同,物流企业可被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受控型物流企业。这类企业是指受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行政控制的国有或集体企业,具有行业性、地域性和传统性等特点。例如,我国粮油仓储企业、各地物资储运公司和外运公司等。这类企业只进行传统的货物运输,是属于传统的、业务单一的物流企业或运输企业。但它们在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中曾发挥过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这种传统单一性的企业已经开始显示出它们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趋势,许多受控型物流企业已经开始股份制改造或其他方式的重组。

另一类是非受控型物流企业。这类企业是指由市场培育出来,按市场规律运作的各类私营企业、合资企业、外资企业以及股份制形式直接创立的新型物流企业。它们具有专业性强、自动化和信息化程度高、规模较小等特点。这类企业不仅经营货物运输,同时进行物流的策划、配送中心的规划、仓储管理、信息交流等增值业务,并通过公路、铁路、海运、空运、互联网等方式将产品和服务配送到世界各地,是现代电子商务物流模式的企业。

目前,我国电子商务物流企业在数量上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全国700余家连锁公司中,一些规模较大的连锁公司已经建立了自己的配送中心。国内介入物流业的上市公司也有近40家。与此同时,由于看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中国物流市场,许多外国物流企业和运递业巨头也抢滩中国。日本独资的物流公司――日本邮船继续在中国上海设分公司后,又相继在天津、青岛、广州、大连等地设立物流分公司。现在我国已经建有各类配送中心1000多家,它们和外资物流企业一起参与我国物流市场的激烈竞争。

物流基础设施现状

物流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公路、铁路、港口、机场以及网络通信基础等。到底,我国公路通车里程达176.52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2.51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建设进展也大大加快。全国铁路营运里程7.19万公里,居世界第三位。其中复线和电气化里程达4.2万公里,年完成货物周转量15476.8亿吨公里。全国民用机场共141个,年完成航空货物周转量51.6亿吨公里、货物运输量万吨。定期航班航线条数达到1176条。其中国内航线1015条,通航130个城市,国际航线161条,通航33个国家的62个城市。空运能力明显增强。我国沿海和内河共有生产性泊位33450个,深水泊位822个,集装箱吞吐能力超过2700万标准箱,货物吞吐量完成26.8亿吨,超过1亿吨的港口7个,其中上海、深圳已进入世界集装箱大港十强。

网络信息通信设施飞速发展。到7月,我国的互联网用户达6800万;上网

[1] [2] [3] [4]

篇8:浅谈苏州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与对策

浅谈苏州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与对策

【摘要】 随着可利用自然资源的日趋减少以及人们环境意识的日益增强,同时在政府的各项环境立法以及各种经济因素的驱动下,产品和材料的回收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回收物流从潜意识走到了台前,回收物流也越来越受到实践运营领域和管理研究领域的共同重视,在社会和企业中掀起了不小的浪潮。通过回收物流网络对再生资源的回收,可以有效实现资源优化利用、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目的。

【关键词】 苏州 回收物流 网络 再生资源

一、序言

回收物流兴起就是源于人类对环境问题的重视,以及环保法规的制定和完善,根据谁污染谁治理的政策企业完全需要负责回收自己的产品消费后产生的废弃物需要重复利用。回收物流(returned logistics)是指不合格物品的返修,退货以及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从需方返回到供方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在生产销售过程和生活消费中,部分物料可通过收集,分类,加工,供应等环节转化成新的产品,重新投入到生产或消费中,这样就形成了回收物流。

回收物流不仅仅是再生资源的回收,也是对我们生活环境的保护和节约的一种有效手段和方法!自然界的物资不是无限的,森林的采伐、矿产的开采都是有一定限度的,在资源已日渐枯竭的今天,人类社会越来越重视通过回收物流将可以利用的资源收集、加工,重新补充到生产、消费的系统中去。回收的资源重新进入生产领域作为原材料会带来很高的经济效益。所以,有效减少污染物排放不仅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是对我们生活环境的保护和节约资源的一种有效手段和方法!

苏州市每年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不足15%,存在资源严重浪费现象。因此,探索苏州市回收物流网络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苏州市回收物流网络的发展情况

(一)苏州市回收物流的建设

底,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全市再生资源回收物流利用网络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各市(县)、区也都建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全市城乡联动推进再生资源回收物流利用网络体系建设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得到初步确立。被列入商务部全国第二批29个再生资源试点城市之一。再生资源行业协会从组并正式揭牌运行。目前,再生资源回收物流在吴中区、太仓市等地方都有建设。

(二)苏州市政府的政策支持

205月成立了苏州市再生资源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采用徒弟置换和定向挂牌等办法,划出项目用地,同时也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让再生资源回收物流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苏州市回收物流网络体系的建设

回收物流形成商品交易区、分拣加工区、仓储配送区、商品展示区、配套服务区和培训中心等“五区一中心”,承担起城区再生资源的集中堆放、整理、加工和交易任务。苏州市的回收网点则在在每个社区至少建立1个回收网点,并在逐步增加,现在基本达到200个左右社区全覆盖的目标。

(四)回收物流网络的灵活

再生资源回收物流网络可以由企业单独建立,也可以在原有网络基础上改扩建和更好的对回收物流进行管理,方便、快捷。具有多样性与灵活性,使企业、政府和对从事回收物流的人能更快、更好的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源。

三、苏州回收物流网络发展现状

苏州回收物流网络虽然得到很好的发展,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比如:

(一)法律法规不健全

虽然国家已陆续出台与再生资源回收物流相关的法律法规,但尚未形成成熟、完善的规范体系,地方行业规范更是缺失,且尚无专门针对再生资源回收物流的法律法规,使人们对再生资源回收物流不够了解,无法有效促进其高效、快速发展。由于缺乏对回收物流行业的严格规范和监督,市场竞争无规范化,市场混乱,政府各相关部门的管理缺乏可惜且针对性强的政策依据,导致管理不到位。

(二)回收物流率低

目前,我市产生的各种资源还是大量存在的,这些资源的回收效率却是十分的低下,废品回收作为再生资源开发利用对节约资源、能源和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但我市某些地方的再生资源回收站只是从经济目标出发。没有从结余资源、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只是将回收废品作为一种挣钱的手段。回收对象多集中为废旧金属、废纸等利润高的物资,而对废旧塑料、玻璃制品和废旧电池的沤则不感兴趣。另外,废品回收业一直处于回收种类少、价格低的因素中,这就导致城市来及中废品含量增高,回收率低下。

(三)回收物流体系不健全

再生资源回收物流体系一般由点多面广、功能齐全的现代回收物流网络、再生资源交易市场载体和先进的综合利用处理中心三大部分组成。目前,我市绝大多数再生资源回收队伍混杂,回收废旧物资的'无照游商流动性大,人员良莠不齐,不利于再生资源回收物流体系的构建。无论是回收物流网络中的回收网点、再生资源交易市场或集散市场还是综合利用处理中心,均尚未形成规范、有效的系统。

(四)技术政策问题

目前,就针对我市回收物流,所需要的技术装备和材料尚不够配备和成熟,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设计、试制和生产。处理所需要的标准不够配套和健全,给资源回收处理带来了不利影响,而又许多问题也会直接影响到了资源再利用的效率,使得整个环节中的资源回收利用率变得很低。

(五)对回收物流认识不足

大多数回收物流的从业人员严重缺乏现代物流理念和对再生资源回收物流的认识,他们没有真正理解现代物流的涵义,没有理解现代物流具有的反应快速化、功能集成化、服务系列化、作业规范化、目标系统化、组织网络化、经营市场化、信息电子化等特征。他们的认识当前仅仅停留在对废弃物收集、分拣和处理等单个功能活动上而缺乏系统性,同时对再生资源回收物流特点、运行规律等方面认识不足,不能够从系统的角度去构建一个完善的回收物流系统。

四、苏州市回收物流网络发展对策

(一)完善回收物流网络法律法规体系

要通过法律法规的制定明确资源回收、拆解利用、无害化处理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应遵循的规范和标准,以及责任、义务和权利。使得回收物流这个市场更加的有序,也能更好的有效的利用回收来的资源,包换环境的同时也更好的提高的经济效益。

(二)严格执行已有规章制度

利用现有的法律法规,加大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企业的监督力度,严惩资源回收物流不合格的企业。资源回收物流行业应了解并遵守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相关法规,使得回收物流这个行业得到更好更快更全面发展。

(三)增加资源回收物流率

首先,要对资源回收物流的相关从事人员或其他人进行培训,让他们能更好的了解资源回收对社会、对经济、对环境的好处!对所需的技术装备和材料进行研究和设计、试制和生产,处理所需要的标准能够配套和健全,让处理资源回收物流资源得到最大化的使用和利用,大大增加资源回收率!

(四)优惠政策

在美国、日本等国家都采取税收优惠、政府补贴、融资制度来鼓励和支持企业进行资源再生回收物流的利用。通过实施优惠经济政策,给市场主体一定的经济刺激,以确保回收物流系统的建立。而我市也可以实行其他国家好的政策,比如:给予建立再生资源回收物流的企业或第三方回收物流企业税收的减征或免征;对未构建再生资源回收物流的企业征收污染税。对建立回收物流系统的企业实施优惠的信贷政策,实施低价用电、政府给予经济奖励、政府贴息等等。制定相关的法律和法规来支持经济激励手段;政府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制度来约束企业和消费者的行为,来促进资源回收物更快、更好的发展!

(五)加强宣传教育

我们可以通过宣传教育,使公众了解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严峻形势与发展回收物流的重要意义。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观念,使全社会都来理解、支持和自觉参与资源回收利用事业,如垃圾的分类放置和回收、再生品的使用等些细小的事情。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加大对再生资源利用的重要性及特殊性的宣传,使再生资源的重要性做到家喻户晓,并将有关再生资源利用的知识列入中、小学教育课本,让资源再生循环的意义在下一代的思想中根深蒂固;通过宣传使公众树立节约资源、保护资源、变废为宝、积极参与资源回收的意识。习惯是养成的,只有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才能做到不需要任何的说明,大家都会自觉的对资源进行有效的回收。

小结:

回收物流网络的发展是与经济、社会、环境、能源等息息相关的。虽然目前我市回收物流网络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但是通过国家政策的管理、社会关注、行业内部人员的不断努力,这些问题都将迎刃而解,回收物流网络的发展必将对我市经济发展的新资源、有效减少污染物排放、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回收物流发展的成为必然的趋势。

篇9:论我国电子商务物流现状与发展对策

论我国电子商务物流现状与发展对策

物流是电子商务的要素之一。随 着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物 流对电子商务的作用日益突出。在欧美经济发达国家,物流的发展经历了数十年。在美国,其物流发展自19至今已有近90年的历史。在以网络通信为基础的电子商务时代,其电子商务物流也应十分发达。在我国,物流起步晚、水平低。在电子商务时代的今天,能够支持电子商务活动的现代物流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为此,需要对我国电子商务物流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寻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我国电子商务的物流现状  电子商务物流企业现状

根据我国现阶段物流企业的所有制性质和经营管理方式的不同,物流企业可被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受控型物流企业。这类企业是指受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行政控制的国有或集体企业,具有行业性、地域性和传统性等特点。例如,我国粮油仓储企业、各地物资储运公司和外运公司等。这类企业只进行传统的货物运输,是属于传统的、业务单一的物流企业或运输企业。但它们在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中曾发挥过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这种传统单一性的企业已经开始显示出它们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趋势,许多受控型物流企业已经开始股份制改造或其他方式的重组。

另一类是非受控型物流企业。这类企业是指由市场培育出来,按市场规律运作的各类私营企业、合资企业、外资企业以及股份制形式直接创立的新型物流企业。它们具有专业性强、自动化和信息化程度高、规模较小等特点。这类企业不仅经营货物运输,同时进行物流的策划、配送中心的规划、仓储管理、信息交流等增值业务,并通过公路、铁路、海运、空运、互联网等方式将产品和服务配送到世界各地,是现代电子商务物流模式的企业。

目前,我国电子商务物流企业在数量上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全国700余家连锁公司中,一些规模较大的连锁公司已经建立了自己的配送中心。国内介入物流业的上市公司也有近40家。与此同时,由于看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中国物流市场,许多外国物流企业和运递业巨头也抢滩中国。日本独资的物流公司――日本邮船继续在中国上海设分公司后,又相继在天津、青岛、广州、大连等地设立物流分公司。现在我国已经建有各类配送中心1000多家,它们和外资物流企业一起参与我国物流市场的激烈竞争。

物流基础设施现状

物流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公路、铁路、港口、机场以及网络通信基础等。到底,我国公路通车里程达176.52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2.51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建设进展也大大加快。全国铁路营运里程7.19万公里,居世界第三位。其中复线和电气化里程达4.2万公里,年完成货物周转量15476.8亿吨公里。全国民用机场共141个,年完成航空货物周转量51.6亿吨公里、货物运输量万吨。定期航班航线条数达到1176条。其中国内航线1015条,通航130个城市,国际航线161条,通航33个国家的62个城市。空运能力明显增强。我国沿海和内河共有生产性泊位33450个,深水泊位822个,集装箱吞吐能力超过2700万标准箱,货物吞吐量完成26.8亿吨,超过1亿吨的港口7个,其中上海、深圳已进入世界集装箱大港十强。

网络信息通信设施飞速发展。到7月,我国的互联网用户达6800万;上网计算机总数达2572万;.cn下注册的域名数达250651;www站点(不含.edu站点)达47900;国际出口带宽的总量为18599MB;IP址总数为3208480个。全国光缆线路总达225万公里;数字微波线路6万多公里。在程控交换、光纤通信等领域里,我国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建成开通了中日、亚欧、中美等多条国际海底光缆,使我国的国际通信能力大大增强。

物流企业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现状

我国的物流企业数量虽具有一定的规模,但能适应现代电子商务的物流企业数量仍很少、规模也小、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不尽如意。除少数企业外,大多数物流企业技术装备和管理手段仍比较落后,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健全,大大影响了物流服务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大多数物流企业还只是被动地按照用户的指令和要求,从事单一功能的运输、仓储和配送,很少能提供物流策划、组织及深入到企业生产领域进行供应链全过程的管理,物流增值少。物流企业的物流专业人才缺乏是造成物流企业服务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更重要的是企业缺乏通晓现代物流运作和物流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目前,国内的物流高级人才主要是从海外留学回国的人员。人才的短缺主要是相应的.培养体系不够成熟和不够健全。据教育部的统计显示,在20高等院校招生目录中,备案设置物流管理专业的院校只有9所,正在筹办物流专业的院校也只有20多所。

政府法律环境现状

目前已经出台的主要物流法律法规和政策有:3月,国家经贸委、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中国民航总局印发的《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交通部发布的《关于促进运输企业发展综合物流的若干意见》,交通部、外经贸部月发布的《外商投资道路运输业管理条例》,外经贸部年发布的《外商投资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企业管理办法》。

此外,我国近几年还陆续出台了一些物流方面的法律法规,如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运条例》,全国人大修正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外经贸部颁布的《外商投资现代物流企业管理规定》,铁道部颁布的《铁路货物运输管理条例》,交通部颁布的《国内水陆货物运输细则》,中国民航总局颁布的《中国民用航空国际运输规则》等。

已发布的国家现代物流标准有《物流术语》。此外还发布了《中国联运通用托盘外形尺寸及公差》,《中国联运托盘技术条件》,《中国联运通用托盘实验方法》等相关文件。

这些法律法规和标准对规范我国的电子商务物流市场,推动我国的电子商务物流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物流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经过20余年的改革开放,向现代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其发展过程还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物流企业“小、少、弱、散”

由传统的国有运输企业发展起来的物流企业在我国的物流企业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它们受传统经营意识和管理体制的影响,集约化经营优势难以发挥,规模经营、规模效率难以实现,设施利用率低。而新兴物流企业的规模小、资金少,在规划以及经营管理上都缺少经验。据有关资料显示,近8年来,全国新建的物流园地约70%是闲置的。

我国物流企业真正实力超群、具有竞争力的很少。绝大多数物流企业具有“小、少、弱、散”的特点。即:经营规模小,市场

份额少、服务功能少、高素质人才少,竞争力弱、融资能力弱,结构单一,缺乏网络或网络分散,经营秩序不规范等等 。

物流管理体制和机制存在障碍

物流业的发展涉及到基础设施、物流技术设备、产业政策、投资融资、税收与运输标准等各方面,分属不同的政府职能部门管理。但各职能部门对现代物流认识不足并缺乏统一协调的战略思想。目前,商务部、交通部在资格认证方面各有多项政策法规。政府职能部门对物流企业是一种多头管理体制。

地方保护主义也较为突出。一些地方政府为保护本地物流企业利益,在交通运输、税收、工商等方面设置障碍,限制非本地物流企业的经营活动。这也阻碍了物流业的快速发展。

物流法律环境不健全

现有与物流相关的法律法规多是部门性的、区域性的,缺少全国统一性的专门法律文件。这使全国性的物流企业缺少有效的法律规范。我国的电子商务物流至今没有一个完整的技术标准,仅仅以部分行业标准和《物流术语》还不能适应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需要。同时,由于缺乏对物流企业的正确认识和合理界定,在工商部门的企业注册目录中至今没有物流企业的一席之地。物流企业受到的各种限制,以及专业物流组织及企业的法律地位尚未得到法律承认等,不利于物流业的健康发展。

物流人才稀缺

物流人才短缺的问题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在上海,个别物流企业甚至打出年薪高达30万元来招聘高级物流人才。据有关统计显示,我国物流人才中,物流规划人员、物流管理人员、物流研究人员、物流师资全面紧缺。到20,大专以上物流人才需求达30~40万人。目前最为抢手的物流人才是掌握现代经济贸易、运输与物流理论和技能、英语、国际贸易运输及物流管理经营型。目前最紧缺的物流人才主要有三类。

第一类是宏观管理人才。如政府机构里制订政策、规划的人才,包括相应的教学、科研、培训等方面的人才,其中物流专业师资最为奇缺。

第二类是各类企业的物流管理人才。除了物流企业需要这类人才,许多非物流企业也需要这类人才从事物流工作。这是物流人才中需求最大的一块。

第三是物流企业的管理人才。这是物流企业的实际操作者,包括仓储企业、运输企业等管理人才。

物流发展的对策

对策一:加快完善物流法律法规,开放物流业市场。

调整部门区域性和部门性的法规,制订通过一部全国性的物流法,由国务院商务部具体实施,并建立与交通、通信、海关等相关部门的协调机制,从而统一全国的物流市场,使物流企业在法律环境下平等竞争、有序经营、规范管理。与此同时,开放物流市场,引入外资物流企业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快与国际物流市场的接轨。

对策二:大力培养物流专业人才。

中国的物流,人才是关键。培养物流人才可以通过政府、院校、企业三方共同努力来实现。政府可以制订相关政策,鼓励、支持大专院校、科研机构面向全国培训师资,聘请国内外专家授课和到国外实地考察;大专院校可根据其自身实际情况开设物流专业,培养大专、本科甚至研究生等层次的人才,以满足我国中长期对物流人才的需求。

与此同时,加强物流人才的短期培训。通过国家劳动部门、人事部门组织对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进行短期培训,以满足我国近期对物流人才的需求。

对策三: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合理布局。

国家除了加快对公路、铁路、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外,各物流企业应加强物流中心的建设和科学布局。各地方政府应统筹规划,正确引导物流企业布局和建设物流中心,包括物流仓库、配送中心、通信网络基础等。只有科学合理地布局物流中心,才能提高物流速度和物流效率。例如:我国大型物流企业――中储物流,就已经分别在上海、郑州、南京、洛阳、无锡、天津、沈阳、石家庄、胶州、武汉、西安、重庆、咸阳、成都、大连等交通中心和经济发达地区建立了26家主要的大型仓库和物流配送中心。这是我国物流企业在继承原有基础设施并进行重新合理布局的典型之一。

对策四:提高科学的物流管理水平。

一是国家有关部门加快制定完善物流行业标准。制定行业标准应根据国内实际情况结合国际标准来进行。行业标准的制定并推广将有利于全国物流企业科学管理、快速配送传递、对内和对外合作联运及结算、查询、监测等商务活动的进行。

二是提高物流企业的管理水平。物流企业需要较高层次的物流专业管理人员才能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物流企业应经常送培自己的管理人员,以便使他们实时更新管理理论知识,学习新的管理经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同时,物流企业也可以与国外具有先进物流管理经验的企业加强合作和交流,以提高自身的物流管理水平。

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高效的现代物流。我国的物流业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在了解自我、找出差距、不断学习、不断完善中发展壮大。这必将对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并推动我国经济跨入新的时代。

篇10:铁路物流发展的瓶颈与对策

铁路物流发展的瓶颈与对策

在分析制约铁路物流发展瓶颈的基础上,提出铁路发展物流业的对策.

作 者:张蓓  作者单位:北方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系 刊 名:铁道物资科学管理 英文刊名:RAILWAY MATERIALS MANAGEMENT 年,卷(期):2002 20(1) 分类号:F5 关键词:铁路物流   瓶颈   对策  

篇11:港口发展融入物流系统的思路与对策

港口发展融入物流系统的思路与对策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与完善,被称作“第三利润源泉”的物流业引起了普遍的重视与关注,在国内掀起了一股“物流热”.在综合物流系统中,港口是为多种运输方式的连接点,是物流服务的关键一环,作为物流服务提供者的`港口企业如何适应物流系统的发展,如何为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成为港口管理者认真研究的课题,本文主要论述了港口企业如何在国内物流业的起步时期,抓住机会,通过引入物流战略,来实现港口战略目标.

作 者:韩剑  作者单位:秦皇岛港务局 刊 名:中国港口 英文刊名:CHINA PORTS 年,卷(期):2002 “”(2) 分类号:F5 关键词: 

相关专题 生鲜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