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诗歌意境的空灵美

隐白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隐白”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徐志摩诗歌意境的空灵美(共9篇),欢迎大家分享。

篇1:徐志摩诗歌意境的空灵美

徐志摩诗歌意境的空灵美

徐志摩是著名的现代诗人,他的一生短暂却辉煌,留给了我们一篇又一篇经典的创作。他生前创作的《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三部诗集构思都极其巧妙,充分展现了他超乎寻常的想象力。诗人的诗歌不仅文字美,而且还赋有绘画美、轻柔美、朦胧美。诗人在他的诗歌中呈现出清新脱俗的意境,有一种空灵之美。而这些与诗人的生活背景、个人经历、诗人诗歌的意象与意境、诗人丰富的情感不能分开。

一、诗人的生活背景与个人经历

1897 年1月15日,徐志摩出生于浙江省海宁县硖石镇,自小过着富裕的生活,生活条件优越,是家里的长子。其父亲寄予他很好的期望。希望他长大后能从事金融事业,学习财经,走上经商之路。在他19岁时,由家庭包办,与宝山县巨门望族的女儿张幼仪结婚。想借这一婚姻成就徐志摩顺利进入金融行列。但事与愿违,徐志摩并不愿意屈服于家庭的束缚,对这样的婚姻更是充满了不满。他想要逃开被设计好的归宿寻找自己的新天地。于是,徐志摩毅然离开自己的家庭,走向了求学之路。他起先在北大攻读了法学,后赴美留学,获得了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博士。但骨子里有着倔强,追求自由、美的诗人并不甘于此,他似乎想要找到属于自己真正的方向。于是他坚决地放弃了经商之路,来到了充满梦幻般美丽的剑桥大学。在那里,他结识了伟大的诗人泰戈尔,在那里, 他遇见了为之倾心一生的才女林徽因。诗人在这所大学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深刻地感受到了自由、爱、美的思想。这对他后期诗歌质的飞跃定下了基础。可以说,徐志摩的一生都在追求自由,追求美,追求爱。而他的创作更是离不开这样的主题,这也是为什么他诗歌有一种空灵之美的根本所在。

二、诗人诗歌意境的绘画美

徐志摩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善于创造意象的诗人,他诗歌中的意象陌生而熟悉,善于将现实生活中的事物灵活的运用到其诗歌作品中,使平凡的事物带有诗意般朦胧的色彩,并创造出独特的意境,使得诗人诗歌意境具有绘画美、轻柔美、朦胧美。

诗人善于在诗歌中运用云彩、杨柳、夕阳等意象,构造出具有缤纷色彩的意境,让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眼前呈现出一幅又一副的画面。如《呻吟语》“我亦愿赞美这神奇的宇宙,我亦愿意忘却了人间的忧愁,像一只没有挂累的梅花雀,清朝上歌唱,黄昏时跳跃。假如她清风似的常在我左右,我亦想望我的'诗句清水似的流,我亦想望我的心池鱼似的悠悠;但如今膏火是我的心,再休问我闲暇的诗情――上帝!你一天不还她生命与自由!”在这首诗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只梅花雀在清晨、在午后、在黄昏时欢快地歌唱。游戏于树梢间,有清风拂过,有鱼儿游弋。画面优美,人在其中悠闲自在。

三、诗人诗歌意境的轻柔美

徐志摩的诗歌有一种轻柔之美。由雪花、柳絮等意象构成的意境往往使诗轻盈而优美。在诗歌《再别康桥》中,整首诗都萦绕着一种淡淡的离愁,细细品读,即能感受到轻柔之美。“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边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在诗句中,我们仿佛看见一位青年学者踮着脚尖轻轻的来,又轻轻的离开,河畔的杨柳犹如穿上新装的新娘,河水在荡漾,水草在招摇,诗人的心也随之波动,一切都那么的轻盈,害怕去打扰这样的美景。诗人要将这里的美景永远地留在康桥,只愿不打扰一切的悄然离开。

四、诗人诗歌意境的朦胧美

徐志摩的诗不需要你动脑筋去思考他到底要表达什么。我们要欣赏的就是诗歌所蕴含的多种诗意。梦幻般的朦胧美,犹如轻纱,犹如薄雾,似浓似淡。如徐志摩的诗《偶然》:“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短短几行字把“偶然”这样一个极为抽象的时间副词,使之形象化,全诗整体读来就如同一幅唯美的画面展现在读者眼前,让人流连,让人深思。“云――水”,“你――我”、“黑夜的海”、“互放的光亮”等意象相互交织。我们很难分辨清楚,但欣赏者却可以感受到一股朦胧的美感透彻心肺,感受人生路途中的交错。人生,必然会有这样一些“偶然”的“相逢”和“交会”。而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必将成为永难忘怀的记忆而长伴人生。这首诗简单,但也美丽,其美丽正因为其朦胧。那萍水相逢,不小心又错过的朦胧诗意被徐志摩淋漓尽致地抒发出来。他的很多诗歌作品就是用他朦朦胧胧若隐若现的形式创造意象并抒发情感的。

所以,我们说徐志摩的诗有一种空灵美,朦胧中透着清晰,轻描淡写中却有着浓郁而深厚的情感。他在诗歌中构筑的富丽多彩的艺术世界,具有绘画美,轻柔美,朦胧美,推动了现代诗歌的发展。

篇2:徐志摩诗歌的意境和意象区别

徐志摩诗歌的意境和意象区别

徐志摩的诗歌的意境很丰富,亲切,他在选择意象的时候,总是很贴切的,如果要更好的去理解他的诗歌,那么久得多读几遍,了解诗歌背景和诗人想表达的情感。

所谓“意境”,就是作者在诗歌与散文中,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是抒情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同时也包括作者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意境,是中国独有的一个诗学和美学术语,也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西方国家文学理论中没有“意境”之说。但是西方国家的小说散文中有意境的创造。比如《简爱》中对桑菲尔德庄园的环境氛围的营造,就是一种意境。在中国,意境理论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先秦哲学,如老子的“大象无形”说实际上就是指意境。

“境”或“境界”原指修行者领悟佛法所能达到的境地,语出佛经,为南朝诗学借用。如刘勰《文心雕龙·隐秀》评诗,有“境玄思澹”之语,可见意境说初见端倪。王昌龄的《诗格》首创了“意境”一词。到了唐代,皎然在《诗式》中提出“取境说”,即由境而来,由思而来。权德舆提出“思与境谐”的理论。司空图《诗品》提出“境生于象外”之说。刘禹锡发展了“境生于象外”之说。宋人严羽《沧浪诗话》中提出“言有尽而意无穷”之说,对意境理论的形成多有探讨。到了清末,王国维的《人间词话》集其大成。王国维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文章之妙,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当代文艺理论家宗白华说: “意境是情与景(意象)的结晶品。”概括起来,意境就是“情由境生、情景交融”的那种艺术境界。

意境与意象的关系,根据童庆炳的界定,我们可以看到:

首先,意象是一个个表意的典型物象,是主观之象,是可以感知的,实在的,具体的;意境是一种境界和情调,它通过形象表达或诱发,是要体悟的、抽象的,是一种氛围。其次,意象或意象的组合构成意境,意象是构成意境的手段或途径。正确的把握二者都需要想象,即形象思维。这就是说,在文学创作中,总是意象在先,意境在后。是先有一个个意象在作者的脑子里,然后组合融合化为一种意境。

“意象”与“意境”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它们有其相通、相似的一面,但又属于两个不同的美学范畴,有着各自独特的内涵和审美特征。同时,意境和意象有着包容和被包容的关系,意象无穷的张力形成了意境整体上无穷的魅力,意境的形成包含了许多客观存在的物象。它们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互依赖的关系。就是说,没有意象,难以组合融合成一种意境;而如果没有意境,那些物象只是一盘散沙,没有灵魂。

它们的区别在于:

第一,意象是以象寓意的艺术形象,意境是由那寓意之象生发出来的艺术氛围。可以举例说明:如白朴的《秋思》:“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鸥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绿叶黄花。”共并列了十二个意象,虽也鲜明生动地呈现出绚丽的秋色图,但并无饱满深挚的情感,缺乏“情与景”“情与理趣”的自然融合,就无法构成“诱发”人想象的“审美空间”,缺乏意境,当然就难以感人了。再看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一首通过一组意象有机组合而成为优美意境的杰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此散曲营造了一个游子思归而不得、触景生情的凄凉悲清的意境;为了完成此意境的营造,作者构筑了“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天涯”等意象,把这些名词意象直接连缀,产生的悲凉气氛就是意境。通过这两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意象与意境的鲜明区别。

第二,意象是实有的存在,意境是虚化了的韵致和意味。比如海子的《日记》,这是他死前在青海德令哈写的一首诗。如果单个地挑出来那些意象,就是:德令哈(地名)、戈壁、草原、姐姐、泪滴、荒凉的城等。然而,作者通过这些意象,一一组合起来,表达了对“姐姐”的思念。请看原诗:“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夜色笼罩。姐姐,我今夜只有戈壁。草原尽头,我两手空空。悲痛时握不住一颗泪滴。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这是雨水中一座荒凉的城。除了那些路过的`和居住的。德令哈......今夜,这是唯一的,最后的抒情;这是唯一的,最后的,草原。我把石头还给石头,让胜利的胜利。今夜清稞只属于她自己。一切都在生长。今夜我只有美丽的戈壁空空。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从海子的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意象的实在性;同时也可看出,意境的韵味,那是一个被虚化了的世界。

第三,意境是作家所追求的艺术创造的终极目标,意象则只是营造意境的手段和材料。脱离意境的意象建构是不成功的苍白无力的意象;没有意象的意境是平淡无味的,难以给人美感的失败之作。一个作家,终生追求的目标,就是创造艺术形象,也就是营造不朽的意境。但是,任何意境的创造,都不是凭空捏造,而是在意象的基础上营造意境。请看瘂弦的诗《秋歌》:“落叶完成了最后的颤抖,荻花在湖沼的蓝睛里消失。七月的砧声远了,暖暖。雁子们也不在辽瞏的秋空,写它们美丽的十四行了,暖暖。马蹄留下踏残的落花,在南国小小的山径。歌人留下破碎的情韵。在北方幽幽的寺院,秋天,秋天什么也没有留下。只留下一个暖暖,只留下一个暖暖。一切便都留下了。”这首诗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营造了一个秋天的意境。这里有秋的白描,有对人物暖暖的深情。由“落叶、荻花、湖沼、砧声、雁子、秋空、马蹄、山径、寺院、”这一系列意象,组合融合成一种秋的意境。在这里,意象是材料,意境是最终目的和最高追求。

总之,意象与意境既有密切联系,又有细微区别。所谓区别,概括起来就是:在创作时,总是先有意象,后有意境;意象是手段和材料,意境是虚化了的艺术氛围,是作家追求的终极目标。二者互相支持、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篇3:徐志摩的诗歌之美

徐志摩的诗歌之美

有着“现代柳永”之称的徐志摩,其诗歌总是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清新美感。具体的看下文!

有着“现代柳永”之称的徐志摩,其诗歌总是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清新美感。他的诗歌主题多为歌咏爱情与理想,追求光明与自由,抒唱爱与美。徐志摩的诗歌之所以如此清新优美,一方面是因为他留学在外,两年的康桥留学生活形成了他独特的人生观,这一人生理想便是他对爱、自由、美的追求与信仰。另一方面,他深受前期新月派诗人闻一多所提出的“诗歌三美主张”的影响。徐志摩将自己的才华与“诗歌三美”深深地结合在一起,使其诗歌呈现出与众不同的一面。笔者从以下几个角度浅析徐志摩诗歌中的美。

1.从语言上看,徐志摩受了三美主张中“绘画美”的影响

闻一多在诗歌三美主张中提出诗歌要讲究绘画的美,这主要是指诗歌的词藻要力求美丽,富有色彩,讲究诗的视觉形象和直观性。徐志摩的诗歌词藻华美,风格明丽,文词丰富,色彩斑斓。这些特点尤其表现在他的一些赞美爱情的诗歌中。如《她是睡着了》一诗中:“星光下一朵斜欹的白莲,香炉里袅起一缕碧螺烟,涧泉幽抑制了喧响的琴弦,奢侈的光阴,静,沙沙的尽是闪亮的黄金,醉心的光景,给我披一件彩衣,啜一坛芳醴,舞,在葡萄丛中颠倒,昏迷,静默;休教惊断了梦神的殷勤,神阙,安琪儿的歌,安琪儿的舞,可爱的梨涡……”在这首诗中,徐志摩连续采用星光下的“白莲”“香炉里的碧螺烟”“琴弦”“粉蝶”等一系列优美的意象,用优美的词语勾勒出优美的意境。

又如,我们所熟悉的《沙扬娜拉》:“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恰似那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扬娜拉!”全诗虽仅四句,但句句传神,仅以水莲这一意象就将日本女郎的容貌姿态等形象地描绘了出来,语言自然,感情细腻动人,读来有清新之感,显示出徐诗特有的柔婉情思。

在徐志摩康桥系列的诗歌中,“绘画美”尤其体现了这部分诗歌明显地带有抒情的神韵,同时又带有众多外国作家的影子,如《泰山日出》有泰戈尔诗歌的冥思闲适,而《海韵》《杜鹃》则与济慈的《无情女郎》《夜莺》神似。

总之,徐志摩的诗歌在语言方面是独特的,可以说,徐诗的语言是精挑细选而来的。

2.从音律上看,徐志摩受了三美中“音乐美”的影响

闻一多在三美主张中提出诗歌应该具有音乐的美。这里所说的`音乐美是指诗歌音节和韵脚要和谐,一行诗中的音节,音尺的排列组合要有规律。我们从徐志摩的诗集中可以发现,徐诗韵律和谐,富有音乐感,读来优美动听。徐志摩自己也曾说过:“一首诗的秘密也就是它的内含的音节的匀整与流动。”纵观徐诗,我们可以发现,他的诗歌有很多都是以四行为一节,并且常常采用重复、排比等手法,形成一种重章叠唱的句式。如《雪花的快乐》:“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飞扬,飞扬,飞扬……也不上荒街去惆怅,飞扬,飞扬,飞扬……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飞扬,飞扬,飞扬……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消溶,消溶,消溶……”在这首诗中就是采用了反复的手法,诗人以三个“飞扬”,三个“消溶”进行抒情,分别以五行为一节,相互押韵,节奏感十分强烈。

又如,在《为要寻一颗明星》中:“我骑著一匹拐腿的瞎马,向著黑夜里加鞭;――向著黑夜里加鞭,我跨着一匹拐腿的瞎马;我冲入这黑绵绵的昏夜,为要寻一颗明星,为要寻一颗明星,我冲入这黑茫茫的荒野。累坏了,累坏了我胯下的牲口,那明星还不出现;――那明星还不出现,累坏了,累坏了马鞍上的身手。这回天上透出了水晶似的光明,荒野里倒著一只牲口,黑夜里倒著一具尸首。这回天上透出了水晶似的光明……”在这首诗歌中则采用抱韵的方式。韵律的和谐对于诗歌的节奏十分重要,我们在朗读徐志摩的诗歌时常常会有轻松明快的感觉,就是因为其诗歌的韵律使得其诗歌富有强烈的节奏感。

3.徐志摩的诗歌还具有“建筑美”

在诗歌三美主张中,诗歌的建筑美是指从诗的整体外形上看,节与节之间要匀称,行与行之间要匀齐,虽不必呆板地限定每行的字数,但是各行的相差不能太大,以求整齐。我们看徐志摩的诗,像《再别康桥》《爱的灵感》等长达96句,《翡冷翠的一夜》则是一节有74行,而《火车擒住轨》这首诗则一节只有两行。我们可以发现,徐志摩的诗章法整饬,灵活多样,这与徐志摩自身也是有一定影响的。他作为新格律派的代表诗人,十分讲究诗形和章法,在此基础上,他又受诗歌三美的影响,所以他的诗歌呈现形式多样的外在特征,但如同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我们发现徐志摩在进行创作的时候不会因为诗歌的结构而影响主题,也不会因为主题而束缚诗歌的形式。总之,他十分讲求句式的整齐而又不拘泥一格,其诗的句法、节式、章法、韵脚等体现出灵活多样的体式。

当然,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并非只具有以上所讲的与诗歌三美主张相应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他的诗歌构思精巧,想象独特,尤其是他的抒情诗,艺术造诣非常高。我们在阅读徐志摩的诗歌时总会被一种熟悉的气息所感染,与诗人的情感共鸣,体味出其诗的意蕴。

如散文诗歌《婴儿》:“我们要盼望一个伟大的事实出现,我们要守候一个馨香的婴儿出世:你看他那母亲在她生产的床上受罪!这母亲在她生产的床上受罪:――但她还不曾绝望,她的生命挣扎着血与肉与骨与肢体的纤微,在危崖的边沿上,抵抗着,搏斗着,死神的逼迫;她还不曾放手,因为她知道(她的灵魂知道!)因为她知道这苦痛是婴儿要求出世的征候,是种子在泥土里爆裂成美丽的生命的消息,是她完成她自己生命的使命的时机……”

在诗中,诗人用一个临盆的产妇对腹中婴儿的期盼来表现出自己对理想的追求,在描写过程中,诗人注意节制与驾驭,并将它们转化为艺术情境和氛围,使之产生更大的象征力量和暗示性。在这里,诗人表现出了超越性的建构力与艺术技巧,有力地把握了读者的情感和联想。这种描写引起了读者的生理震颤,表面上写的是美的变形,其实是以丑写美,写美的转化和升华,写安详、柔和、瑞丽的优美,是一种义无反顾地献身的壮美,是一种更神圣、更接近本质的美。正是通过《婴儿》这种不同于传统的美感,我们既感受到“产妇”的崇高悲壮,又感受到“生产”的艰难。这首诗歌很容易让人们联想到中国人民自“五四”以来追求民主、自由、解放的悲壮曲折的历史进程。“这母亲在她生产的床上受罪”的形象,既概括了当时的时代状况,又是这之后境况的预言性象征。

又如,在《雪花的快乐》中,诗人将自己比喻成雪花,他借助于飞扬的雪花来传达出追求真爱和理想的美好心声,意象鲜明,主题突出。

徐志摩在诗中,常常用白云、流水、大海、山川、星空、落叶、秋声、莲花等一些美好的意象组成一幅幅诗情画意般的图画,组成一首首动人心魄的诗歌。徐志摩的诗或精致,或精悍,或宏伟,或奔放,或清秀。他赞扬爱情,歌咏自然,以爱来调和一切,热烈清新,真挚自然,给人以美的享受。

语言优美,结构精巧,音律和谐,想象独特。徐志摩常常把自己热烈而真挚的情感融合到所创作的诗歌中去,并且他的创作总是灵活多样。所以他的诗歌带给读者的是一种独特清新之美。

篇4:笔墨苍润意境空灵随笔

笔墨苍润意境空灵随笔

董玄宰言:“以我使笔,不可为笔所使:以我使墨,不可为墨所使。墨法之妙,全在用笔灵活。抑扬顿挫,不急不徐,墨之光华,自然呈露绢素之上,纸有软硬,无不如意……”

黄栋斌是一个有自己想法的画家。作为漓江画派的新起之秀,黄栋斌从传统中寻找养分,在经典中寻求变化,即传统的巨大魅力是改变着一个人的精神向度。

黄栋斌觉得笔墨酣畅淋漓的挥洒、以及墨水的律动更能形成视觉和心理上的撞击,并且抒发自己的情感。这样看来,这正是山川的浑然之气。

由此看来,黄栋斌的情趣山水作品是一种淳朴自然的风土人情与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致,更是一种撩起当代人无穷无尽的怀念与遐想的现代生活图景。

石涛在他的画语录中说:“山水真趣,须是入野看山时,见他或真或幻,皆是我笔头灵气。”

黄栋斌的山水作品最大的魅力在于广蓄了自然精华,饱纳了故乡山水灵气之后,以及山水造化的领悟。这样的精品正如石涛所云,是自然的或真或幻与他笔头灵气的结合,是重山水真趣的内美之作。

所谓,笔参造化,已得真趣,即化自然之趣与人工剪裁之意,他的感人之处,在于超脱自然、浑然天成的情趣。

黄栋斌注重文化气息与精神底蕴。他常常把独特的形式、笔墨、色彩、语言用于表达内心的诗意感受,具有现代田园生活气息。

黄栋斌作画喜欢在疏密穿插中,造成空间的分割层次。然而墨的氤氲变化、色破墨、墨破色等技法的运用,都是含蓄美感。

黄栋斌作品中对生活的剪裁似乎是信手拈来,平淡而又自然。这样的绘画风格在传统笔墨的运用上娓婉自然,毫无雕饰,读他的作品是一种心灵情感的自然流淌,一种绘画者内心意识的.自然表露。

黄栋斌的笔墨与时俱进,其情趣山水画渐入佳境。不仅注重传统,而且注重写生,把他自己的艺术创作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用墨发挥墨的作用、浓淡的变化,墨与色彩的相互关系,这是黄栋斌难能可贵的创新精神,是厚积薄发的艺术追求。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黄栋斌作品里流露出的那种在繁华世界中的清新脱俗和田园意境,这应该就是他心神驰往之处。

篇5:守候空灵的诗歌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它的名字叫东拉山

那儿天是蓝的

水是清澈的

红叶满山

烟雾缭绕

低矮的云层仿佛近在咫尺

心从此就留在了那个地方

用相机、也是用眼睛

摄下了你的美丽

在那里

我喜欢夜的静寂

任何细微的声响都逃不过

耳的灵敏

红叶曼舞

小虫低鸣

甚至是蠓虫的振翅

那里天高云却低,

我甚至以为我可以够着你

我喜欢天的湛兰

草的`翠绿

没一毫杂尘熏染过你的美丽

还有那山的青葱

水的澈底,

都让我留恋

贪婪

想把你尽收眼底

我来过了

东拉山

从此你便在我心中某个地方

篇6: 享受空灵之美散文

享受空灵之美散文

春天不想离去,我也不想老去。虽然生命没有归程,但我依然追逐着明天的美好,而这种美好也许是另一种状态,那就是内心的空灵,我渴望让空灵的境界占据我的心灵。

空灵本是诗评与画评最重要的审美概念或者范畴,但是,不管是诗或者画,都是人的作品,诗学即人学,只有人的内心空灵,诗情与画意才能空灵,所以我觉得人的情怀也是能够空灵的。那空灵是什么呢?空灵在我看来或许是“皎皎空中孤月轮”那超尘绝俗的生命境界,或许是“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那豪放飘逸的情怀,或许是“去留无意,随波逐浪”那宇宙人生的玄机。我已不再年轻,“三十学儒,五十学道”,这一个古老的命题,曾亲切地告诉了我如何对待生命,岁月同时也告诉我,已经到了该习道的年龄,我别无选择。

昨天晚上,我独自一人来到涪江边的沙洲上,遥望着对面老城霓虹闪烁的迷人夜景,在那里,一江一岸,一人一弯月,我感觉到了静,但那种静是动中的静,天上弦月低挂,夜风鸣蛩唧唧,苇丛一片蛙声,还有那无声无息的`江水从我眼前流过,这个时候我觉得天地空阔而静寂,我就是置身于人们所说的空灵境界吧,放下了一切烦心的事,放下前世今生的忧愁,身心自由地想象,彻底倾心地享受、享受这样美好的时光 。如今我奋斗的欲念肯定没有以前那样强烈了,但我依然热爱生活,热爱生命,我在寻求另外一种生活方式,追求一种空邈、疏朗、放旷,心挂无碍,容纳万象的境界。让自己沐浴在内在充实、自由无限的生命光辉中,这就是生命的空灵之美,我享受这样的状态。

我知道,空灵的背后,站着的是老子和庄子。是道,是佛,是定、是慧,是逍遥,是无为,是禅境,是空不异色。那些名利场中的阳奉阴违,歌舞厅里的狂歌痛饮,麻将桌的你来我往,荣誉面前的巧取豪夺,我想,所有这一切的浮华都不属于空灵。

我知道,空灵的背后,站着的是陶潜与王维。是隐逸,是山水,是静谧,是”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寂,是“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趣,是“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的自在,是“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的静观,是张孝祥的“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的纯静。景为空,情为灵,情景交融才是空灵。

我知道,空灵的背后,是静。静可以抚慰心灵,可以克制躁浮,这个世界有多少人在为名为利忙碌着,这个世界又有多少人在无聊的打发时光,只有那些静静地阅读,静静思考、静美生活的人们,只有那些热爱山水,钟情云岚雾霭的人们,才配拥有这样的齐天之福,而我多少年来,每天早晨,我便想到夕阳落山,夕阳落山,我便想到明天清晨,仿佛我在急切地追赶时间,在路上,在车上,在奔忙中失去了自我的我,在焦灼中度过了我的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我从未有过沉思静虑,宁静淡泊,只有忙着,“忙者,心亡也”,忙啥呢?忙着应酬,忙着灯红酒绿,忙着杯盏相逢,就是在写这样文字的时候,我似乎也没有静下来,依然有些慌乱,找不到虚静的感觉。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只有排除各种干扰,清除各种杂念,使心灵处于虚静状态,才能体悟到道的奥妙,我做到了吗?那种绚丽之极又归于平淡的心灵体悟,只可意会很难言传的空灵之美,我感受到了吗? 。

要消除世俗的心魔,惟有山水自然!

走进那深深的山谷中,天地惟你一人,那苍茫的天穹,那四围的高山,你嗅到了兰花的香气,静听着溪流淙淙,仰望着山间明月的时候,你已经心无旁鹜了,你的心被空灵占据着。

深深的黑夜,依依的塔影,团团的月彩,纤纤的波鳞――你划一只无遮的小艇,你创一个完全的梦境,在西湖上,一船一桨一人,静寂地看塔看山看月看水,你已经物我两忘了,这时你的心被空灵占据。

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当你挥毫作画时,你留下了一片想象的空白.....,“寂静的池塘,青蛙蓦然跳过去,那水的声音啊……..”当你读着松尾芭蕉《池塘》这首诗的时候,如果你想象,那动之后的静,你便坠入了无边的空灵中......。

让我们在诗中,在画中,在宁静的生活中,在生命的境界里,去享受空灵之美吧。

篇7:空灵之美阅读答案

空灵之美的形成,与中国古代思想文化息息相关,具体地讲,主要是受老庄道学和佛教禅宗的影响。老庄厌恶人生,要求超脱尘世的纷扰,通过“虚”“静”的途径,回到那种没有纷争、喧闹的“人间世”。庄子“无己、无我、无欲、无碍”的放达态度,可以说是产生空灵之美的最早和最深刻的思想渊源。佛教禅宗的“坐忘”“顿悟”与空灵之美的那种琼澈晶莹的艺术境界,从表面上看,颇有些异曲同工之处。而实际上,佛道两教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东西,空灵之美则恰恰相反,它根植于绚丽多彩的现实生活。在现实生活中,既有奔雷逐电、慷慨悲歌的壮美,又有风和日丽、鸟语花香的优美,还有纤尘不染、玲珑剔透的空灵美。这种空灵美并非是老庄的“虚”“静”,佛教的“空”“忘”那样引人飘然出世的“禅意”和“禅境”,而是一种实与虚、有限与无限的契合统一。

空灵美首先因其“空”,所以境界广阔廓大。如张孝祥词《念奴娇·过洞庭》所写,湖草青青,湖面无际,多么廓大的境地!其次,空灵美因其“灵”,所以境界闲淡、琼澈。再次,空灵美的客体是静穆、幽远、浑茫的,它不致引起人的情绪的急剧波动,而只能使人感到闲散、飘逸,得到一种难以言说的美感。第四,空灵美是虚与实、浓与淡的浑然统一。从表面上看,似乎“虚”“淡”与现实生活仿佛是“雾里看花,隔着一层”,其实,它又蕴含着“实”的情调、“浓”的色彩,它以空灵的形式包孕着无限丰富的内容。

空灵美是许多艺术家追求的创作境界。南宋画家马远一反以前画家的那种“全境山水”构图,很有选择地从某一角度和局部对画面进行经营,在一角半边中集中画面的物象,表现出极为丰富的诗意、情调。如他的山水小幅《风雨归舟》,画面上的物象集中在边角,而大部分只是空白或远水平野,给人以一种极其广阔的空间感。比起郭熙、李唐等人的“满纸山水”

来,马远的“残山剩水”具有更为隽永的艺术魅力。

由于空灵美具有境界廓大、琼澈的特征,所以,人们在欣赏时,总觉得它的内涵难于穷尽,难于理解。在审美活动中,虽然审美者的意念、思绪、情感注入对象之中,但物我之间的距离终不能全部消失,似乎只可远观,不可近玩,只可接近,终难抵达。审美主体只能在大体上把握和感受这种带有朦胧色彩的空灵美,却无法大彻大悟。

空灵美的审美过程,还是一个从“有我之境”进入“无我之境”的过程。欣赏空灵美之初,人们还是清醒地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没有把自己游离于现实之外;随着境界的廓大和意蕴的'深化,欣赏者不知不觉飘飘欲仙、超然物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空灵之美的形成,与中国古代思想文化息息相关,老庄道学和佛教禅宗是空灵之美形成的最早和最深刻的思想渊源。

B.佛道两教和空灵之美的不同在于,前者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后者则植根于现实生活。

C.空灵美和壮美、优美不同,它纤尘不染、玲珑剔透,虚实相生,在有限中包含着无限。

D.空灵之美的境界广阔、闲淡、琼澈;它的客体静穆、幽远、浑茫,不会使欣赏者的情绪急剧波动。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马远的山水小幅《风雨归舟》之所以比郭熙等人的“满纸山水”更有艺术魅力,是因为它表现出极为丰富的诗意与情调。

B.虽然空灵美美感体验与审美主体个人情感等关系非常密切,但尽管审美主体将自己的意念、思绪、情感注入对象之中,也只能在大体上把握和感受其中的空灵美。

C.审美主体只能在大体上把握和感受带有朦胧色彩的空灵美,所以在空灵美的审美过程中,物我之间的距离是不会消失的。

D.对空灵美的感受,是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从最初的清醒地感受到自己的存在进入到飘飘欲仙、超然物外的忘我境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空灵美的欣赏对象的内涵总是让人觉得难于穷尽,难于理解,似乎只可远观,不可近玩,这就给空灵美带来了一种朦胧的美感。

B.南宋画家马远作画是从某一角度和局部对画面进行经营,画面中留下很多空白,给人带来广阔的空间感,可见绘画更适宜在一角半边中进行。

C.在空灵美的审美过程中,审美者和审美对象之间会始终存在着一种距离感,这是由空灵美境界廓大、琼澈的特征所决定的。

D.空灵美以空灵的形式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给人意味无穷的感觉,从而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

参考答案

1.A(最早和最深刻的思想渊源只是道家)

2.C(因果倒置)

3.B(“绘画更适宜在一角半边中进行”推论不正确。)

篇8:徐志摩经典诗歌

生活

阴沉,黑暗,毒蛇似的蜿蜒,

生活逼成了一条甬道:

一度陷入,你只可向前,

手扪索着冷壁的粘潮,

在妖魔的脏腑内挣扎,

头顶不见一线的天光

这魂魄,在恐怖的压迫下,

除了消灭更有什么愿望?

①写于1928年5月29日,初载1929年5月10日《新月》月刊第2卷和3号,署名志摩,后收入诗集《猛虎集》。

篇9:徐志摩经典诗歌

雪花的快乐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r,飞r,飞r――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扬,飞扬,飞扬――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地飞舞,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r,飞r,飞r――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

盈盈地,沾住了她的衣襟,

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融,消融,消融――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①写于1924年12月30日。发表于1925年1月17日《现代评论》第一卷第6期。

相关专题 空灵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