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TEM 4与听力课程教学的结合

埠河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埠河”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论TEM 4与听力课程教学的结合(共17篇),一起来阅读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论TEM 4与听力课程教学的结合

论TEM 4与听力课程教学的结合

人们传统将听,说,读,写列为语言四大技能,而排在首位的是“听”,可见听力理解能力是外语学习者首要具备的.语言能力.文章从专业英语四级考试(TEM4)的重要性和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听力课程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与听力教材的特点,论证了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基础阶段,如何将TEM4的考试要求和内容与听力课程的教学结合起来.

作 者:翁柳娜  作者单位: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广东,广州,511325 刊 名:商情・科学教育家 英文刊名:SCIENCEEDUCATION 年,卷(期): “”(6) 分类号:H3 关键词:TEM4   英语专业   基础阶段   听力课程   教学  

篇2:课程与教学论作业

课程与教学论作业

1.第1题 冲突理论所反映的课程与教学论基础是属于其

A.哲学基础

B.社会学基础

C.心理学基础

D.自然科学基础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2.第2题 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现场教学

B.个别教学

C.分组教学

D.班级授课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3.第3题 历时态课程要素,是构成作为一个时间动态系统的课程研制过程的基本因素。下列属于 历时态课程要素构成的是

A.教育宗旨和目标、教育内容、活动样式、效果

B.教育目标、课程研制者、教育效果

C.课程研制者、教育内容、课程学习者

D.课程学习者、教育效果、教育环境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4.第4题 首倡课程研制过程模式的教育学者是

A.波比特

B.泰勒

C.布卢姆

D.司滕浩斯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5.第5题 一个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法定性的要求全体学生或某一学科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种 类是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必修课

D.正规课程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6.第6题 教学过程的“老三中心”是

A.教师、课本、课堂

B.学生、经验、活动

C.教师、学生、课程

D.教师、教材、教学手段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7.第7题 教师中心说的代表人物是

A.杜威

B.赫尔巴特

C.洛克

D.夸美纽斯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8.第8题 为了使课程与教学适合于学习者需要和背景而在一门课程或一个学习单元开始之前对学生者所具有的认知、情感和技能方面的条件所进行的评估是

A.终结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相对性评价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9.第9题 20世纪,独立于教学论的课程论知识体系形成,课程理论成了一门独立的教 育学分支学科。在这个时期,一批专门的课程研究著作出现,其中美国教育 家波比特发表的著作是

A.《儿童与课程》

B.《课程论》

C.《教育过程》

D.《教学与发展》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10.第10题 我国特级教师魏书生的中学语文“六步教学法”属于以下哪种教学模式

A.活动教学

B.范例教学

C.程序教学

D.自学指导教学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11.第11题 典型的自学辅导式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班级授课

B.个别教学

C.道尔顿制

D.分组教学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12.第12题 学生中心说的代表人物是

A.杜威

B.赫尔巴特

C.洛克

D.夸美纽斯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13.第13题 在课程研制、课程与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中对课程编制、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动态进行的系统性评价,目的是及时了解活动进行的效果,及时反馈信息、修正、调节和强化的评价方式是

A.终结性评价

B.相对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14.第14题 拉斯卡提出的“四种基本教学方法”是

A.呈现、实践、发现、强化

B.注意、期待、探究、行动

C.情境、疑问、推断、验证

D.动机、假设、验证、总结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15.第15题 以围绕儿童的发展需要和兴趣爱好为中心的、以活动为组织方式的课程形态是

A.分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整合课程

D.显性课程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16.第16题 学科中心说的代表人物是

A.杜威

B.赫尔巴特

C.施瓦布

D.夸美纽斯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17.第17题 下列课程设计模式中,属于历史最古老,并被广泛使用的课程设计模式是

A.学科设计

B.问题中心设计

C.科目设计

D.学习者中心设计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18.第18题 学校教育应该为儿童提供什么样的学习内容是教育领域的永恒话题。20世纪以来,许多 教育家对此问题提出来很多不同主张。其中,以杜威为代表的经验自然主义流派提出, 学校教育内容的应该是

A.“文化要素”

B.经验为核心

C.社会问题为中心

D.有理智训练价值的永恒学科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19.第19题 课程与教学评价本身也是评价的对象。判断课程与教学评价的价值与效果,即对课程与 教学的评价进行评价叫

A.自评价

B.相对评价

C.他评价

D.元评价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20.第20题 “四要素说”认为,构成教学系统的四个要素是

A.教师、学生、课程和物质条件

B.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

C.教师、教材、教学手段和目的

D.教师、学生、环境和反馈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作业总得分:100.0 1.第1题 教学过程的“新三中心”是

A.教师、课本、课堂

B.学生、经验、活动

C.教师、学生、课程

D.教师、教材、教学手段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2.第2题 冲突理论所反映的课程与教学论基础是属于其

A.哲学基础

B.社会学基础

C.心理学基础

D.自然科学基础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3.第3题 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现场教学

B.个别教学

C.分组教学

D.班级授课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4.第4题 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儿童的生长发展,主张在教学内容上以经验为中心,在教学组织上以活动为中心的学者是

A.杜威

B.赫尔巴特

C.布鲁纳

D.罗杰斯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5.第5题 在课程与教学论发展的萌芽时期,产生了一批论述课程与教学问题的专著, 其中,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系统的教学论专著是

A.《理想国》

B.《论语》

C.《学记》

D.《雄辩术原理》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6.第6题 历时态课程要素,是构成作为一个时间动态系统的课程研制过程的基本因素。下列属于 历时态课程要素构成的是

A.教育宗旨和目标、教育内容、活动样式、效果

B.教育目标、课程研制者、教育效果

C.课程研制者、教育内容、课程学习者

D.课程学习者、教育效果、教育环境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7.第7题 萌芽于古巴比伦学校和古希腊的学校,成型于近代学校,以夸美纽斯的百科全书式课程 为代表,经赫尔巴特而模式化的课程类型是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必修课

D.正规课程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8.第8题 下列课程设计模式中,属于问题中心课程设计模式的是

A.学科设计

B.生活领域设计

C.科目设计

D.学习者中心设计

答案:A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0.0 9.第9题 认为课程与教学必须重视学科结构、直觉思维和发现学习的学者是

A.杜威

B.赫尔巴特

C.布鲁纳

D.罗杰斯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10.第10题 “四要素说”认为,构成教学系统的四个要素是

A.教师、学生、课程和物质条件

B.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

C.教师、教材、教学手段和目的

D.教师、学生、环境和反馈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11.第11题 课程与教学论的产生和发展可以分为

A.萌芽期、建立期和繁荣期

B.古代、近代和现代

C.原始、古代和现代

D.原始、封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12.第12题 根据波比特的观点,那些儿童需要掌握和形成的能力、态度、习惯、鉴赏和知识的形式 就是

A.培养目标

B.教学目标

C.教学目的

D.课程目标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13.第13题 课程的各个组成成份或组成要素及其相对稳定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方式的总和是

A.课程类型

B.课程结构

C.课程平衡

D.课程组织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14.第14题 20世纪,独立于教学论的课程论知识体系形成,课程理论成了一门独立的教 育学分支学科。在这个时期,一批专门的课程研究著作出现,其中美国教育 家波比特发表的著作是

A.《儿童与课程》

B.《课程论》

C.《教育过程》

D.《教学与发展》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15.第15题 下列课程设计模式中,属于历史最古老,并被广泛使用的课程设计模式是

A.学科设计

B.问题中心设计

C.科目设计

D.学习者中心设计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16.第16题 下列选项中哪一个是属于影响课程的教育性因素

A.学制

B.宗教

C.生态环境

D.儿童的性别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17.第17题 一个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法定性的要求全体学生或某一学科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种 类是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必修课

D.正规课程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18.第18题 把教育的根本目的看作是培养社会精英的课程与教学论是

A.发展主义理论

B.结构主义理论

C.人本主义理论

D.社会改造主义理论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19.第19题 学科中心说的代表人物是

A.杜威

B.赫尔巴特

C.施瓦布

D.夸美纽斯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20.第20题 采用各种有机整合的形式,是教育系统中分化了的各要素及其各成分之间形成有机联系的课程形态是

A.分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整合课程

D.显性课程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作业总得分:95.0 1.第1题 以围绕儿童的发展需要和兴趣爱好为中心的、以活动为组织方式的课程形态是

A.分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整合课程

D.显性课程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2.第2题 学科中心说的代表人物是

A.杜威

B.赫尔巴特

C.施瓦布

D.夸美纽斯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3.第3题 下列课程设计模式中,属于历史最古老,并被广泛使用的课程设计模式是

A.学科设计

B.问题中心设计

C.科目设计

D.学习者中心设计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4.第4题 萌芽于古巴比伦学校和古希腊的学校,成型于近代学校,以夸美纽斯的百科全书式课程 为代表,经赫尔巴特而模式化的课程类型是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必修课

D.正规课程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5.第5题 意义学习教学模式的代表人物是

A.赫尔巴特

B.杜威

C.施瓦布

D.奥苏贝尔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6.第6题 课程与教学评价本身也是评价的对象。判断课程与教学评价的价值与效果,即对课程与 教学的评价进行评价叫

A.自评价

B.相对评价

C.他评价

D.元评价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0.0 7.第7题 认为课程与教学必须重视学科结构、直觉思维和发现学习的学者是

A.杜威

B.赫尔巴特

C.布鲁纳

D.罗杰斯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8.第8题 通过详细分析学科结构,详细说明内容和选择内容,遵循程序原理来进行的课程研制模 式是

A.目标模式

B.过程模式

C.自然模式

D.情境模式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9.第9题 教学过程的“新三中心”是

A.教师、课本、课堂

B.学生、经验、活动

C.教师、学生、课程

D.教师、教材、教学手段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10.第10题 为实现教育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介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携带并传递着教学信息,影响师生信息相互交流与传递的工具被称为

A.教学内容

B.教学媒体

C.教学形式

D.教学方法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11.第11题 “三要素说”认为,教学系统由下面三个要素构成的

A.教师、学生、课程

B.教师、学生、教材

C.教师、教材、教学手段

D.教师、学生、环境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12.第12题 教师中心说的代表人物是

A.杜威

B.赫尔巴特

C.洛克

D.夸美纽斯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13.第13题 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现场教学

B.个别教学

C.分组教学

D.班级授课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14.第14题 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儿童的生长发展,主张在教学内容上以经验为中心,在教学组织上以活动为中心的学者是

A.杜威

B.赫尔巴特

C.布鲁纳

D.罗杰斯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15.第15题 教师不再分科系统地按照教材传授知识,而是为学生创设学习环境,由学生根据自己的 兴趣在教室或其他场所自由活动或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开放课堂

B.个别教学

C.道尔顿制

D.分组教学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0.0 16.第16题 17世纪,《大教学论》,这本被认为是历史上专门而系统研究和阐述教育问题 的专门著作问世,一般人将这本专著的发表看作是教学论诞生的标志。这本 著作的作者是

A.昆体良

B.夸美纽斯

C.裴斯泰洛齐

D.赫尔巴特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17.第17题 一个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法定性的要求全体学生或某一学科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种 类是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必修课

D.正规课程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18.第18题 学生中心说的代表人物是

A.杜威

B.赫尔巴特

C.洛克

D.夸美纽斯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19.第19题 “四要素说”认为,构成教学系统的四个要素是

A.教师、学生、课程和物质条件

B.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

C.教师、教材、教学手段和目的

D.教师、学生、环境和反馈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20.第20题 在课程研制、课程与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中对课程编制、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动态进行的系统性评价,目的是及时了解活动进行的效果,及时反馈信息、修正、调节和强化的评价方式是

A.终结性评价

B.相对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作业总得分:90.0 作业总批注:

篇3:课程与教学论读书心得

课程与教学论读书心得

《课程与教学论》这本书,它对提高教师的专业地位和社会地位,增强教师职业的吸引力有着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我对其中的两个例子非常感兴趣,第一个例子,澳洲的课程故事:“稻米”的综合课程,这节课的流程大概是这样的,老师在黑板上写了“稻米,全球性的作物”就让学生讨论为什么稻米是一种世界性作物和每天有24亿人要吃米。然后让学生在一张世界地图上找出主要的产米地区,说出来能在这些地方生产的原因。接着进行一场简短的辩论,问题是:米应该在澳大利亚生产吗?列出同意和反对的理由,再让学生对澳洲的产米技术和传统的亚洲的产米技术进行对比。讨论、辩论、比较等活动结束后,老师让同学们拿出练习本,做一些小测试。

老师发给每位学生一张学习资料,是关于印度尼西亚稻米生长过程的描述,要学生把这些标题按一定的顺序排列,有些学生还用彩笔画出了生动的稻米生长的图画。老师拿出了稻米和各门课程之间整合的专题、内容和具体的课程设计。整个综合课程的专题框架如下:稻米在课堂教育中:社会与环境、数学、科学与技术、音乐与美术。稻米与文化、稻米种植的用途、稻米与健康、稻米艺术画廊、世界各地的米、米的'加工过程……就看到这些标题,大家一定能体会课程开发的价值。一个稻米的专题与各门课程结合起来,开发出一门完全综合化的新课程。特别是与相关国家的稻米历史、饮食文化紧密结合,让小学生从小对世界多元文化有一个具体的感受。

这是何等宽松的课程政策环境!与时代和生活紧密结合,灵活开放。而我们国家的课程教材依然是学生的主食,那种结构式、系统式、科学化的经典内容太多,如果老师在实施过程中只是教教材,那些鲜活的内容永远也进不了课堂。而我们国家的考试制度,也无形之中制约了老师的积极性,课程的改革不彻底,一方面是教材上适当的放手,另一方面还是用一次考试的成绩衡量老师的水平,考察的还是学生死记硬背的东西,对学生的成长无益,对我国的基础教育更无力,这些矛盾处理不好,我们国家素质教育收效就会甚微。

第二个例子:刘老师是一位从教不满五年年轻的教师,孙老师是一位从教二十多年的中年教师,两人同上《货币的职能》,老师采用事先与学生一起走访了镇上的几家银行的储蓄所,并认真制作了有关的教学课件。上课他在银幕上出示小题做铺垫,让学生通过阅读后自己解答,主要是让学生在老师精心创设的教学情境中去阅读、思考、争辩、训练、评判、归纳。

孙老师主要以讲解为主,介绍货币、货币的含义、人民币的主币和辅币、当今世界主要国家队货币……思路清晰,表达生动,学生回答的好,课堂气氛烘托的愉快而热烈。评课中,大家意见不统一,认为孙老师知识渊博,思路开阔。不赞同刘老师的课。但抽测学生则表明,刘老师所教班级学生成绩超过了孙老师的学生。

这个故事表明,自主学习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只能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理,自己分析,自己掌握知识。新的教学手段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具有自身的规律性、原则性和艺术性。因此,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学生认识美的水平,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体现教师职业美和自身价值。

通过读《课程与教学论》我明白了,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知识,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在整合教学模式中创造一块属于自己的天地。

篇4:论课程论与教学论的整合

论课程论与教学论的整合

课程论与教学论的整合既是概念内涵间固有的'联系,也是教育理论乃至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已有的整合研究试图从实践的视角整合课程论、教学论,但收效甚微.“教育工学”则有望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实现课程论与教学论,以及课程与教学之间的联接,为其整合提供有效路径.

作 者:令狐艳丽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成都,610068 刊 名:教育科学论坛 英文刊名:EDUCATION SCIENCE FORUM 年,卷(期): “”(7) 分类号:G420 关键词:课程论   教学论   整合   教育工学  

篇5:课程与教学论论文选题

新课程背景下一个物理教学论研究生向中学物理教师角色转变的成长经历与思考

建构主义教学论与高中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专业素质培养研究

在线合作学习项目的设计与实施

探究基于叙事研究的英语教学论课程:在职教师培训的个案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的教学研究

高师院校研究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构建化学教师教育学科课程群的研究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方法分类研究

论柏林教学论模式与德国汉语教学

基于SNS的高师生学习共同体的研究

新课程下的高师物理中教法实验课程改革探究

教学论视阈下高中思想政治课低效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体育教学论内容体系优化与完善

化学教学中教师角色转换研究

网络教学平台支持下知能课程实施的学生学习评价的宏观设计 高师微格课程效能的实证分析

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沿革

基于生态学视角的教学资源库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中职专业课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物理学专业师范生PCK研究

基于网络课程评价规范(CELTS-22.1)的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生成性网络课程的设计研究

基于知能课程的“小论文写作”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在高师理论教学中的尝试

职前化学教师实验技能评价研究

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中的情感教育

我国物理教学论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状况及发展研究

我国高师物理师范专业教育类教材的调查研究

科学创造的教学论意义与教学对科学创造的素质关怀

物理教学论教材中教育测量与评价部分的比较研究

初中任务型英语教学模式的建构及应用

中学世界史“融汇”整合教学论析

论语文知识

知识经济时代思想政治课活动课程探索

德国职教师资培养中的“专业教学论”研究

篇6: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D 2.C 3.C 4.C 5.C

6.A 7.A 8.A 9.C 10.B

11.D 12.C 13.B 14.C 15.C

16.A 17.B 18.C 19.C 20.D

21.D 22.A 23.B 24.A 25.A

26.A 27.A 28.D 29.A 30.C

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教育目标具有层级结构。教育目标要以学生具体的、外显的行为来描述。教育目标超越了学科内容。

2.目标取向:受科技理性或工具理性所支配,核心是追求对被评价对象的有效控制和改进。过程取向:受实践理性所支配,强调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交互作用、强调评价者对评价情境的理解、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主体取向:受解放理性所支配,倡导对评价情境的理解而不是控制,以人的自由与解放作为评价的根本目的。

3.含义:将预先审定的教材精心组织成有逻辑的顺序,借助教学机器,使学生以个别化的方式进行学习的教学模式。原则:积极反应、小步子、即时强化、自定步调、低错误率

4.文化或学科知识的发展不是相互隔离、彼此封闭的,而是相互作用、彼此关联的。学生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整体性。

5.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学认识过程与人类一般认识过程的统一。教学过程是教养和教育的统一。

三、论述题(共25分,第1小题12分,第2小题13分)

1.含义:是通过师生的民主对话与讨论而共同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由此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和人格的教学方法。价值:体现了教育的民主性追求。充分调动了教师与学生两类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问题解决和探究能力、创造性、交往能力等。实施条件:学生必须在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的情况下,对所要讨论的问题有一定的洞察和理解的前提下才能对这种教学方法更有效地利用。

2.趋势:国家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统一;把信息技术知识和学习者的个人知识作为课程内容的有机构成;提倡多样化的课程结构;重视课程实施的研究,重视教师进修;提高课程改革的科学化水平,建立专家咨询机构。

四、材料分析题(共15分)

略。

篇7: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把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的教育家是( )

A.杜威 B.洛克

C.凯洛夫 D.赫尔巴特

2.“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是( )

A.活动分析 B.解放兴趣

C.八年研究 D.泰罗主义

3.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假设的是( )

A.赞科夫 B.巴班斯基

C.维果茨基 D.列昂节夫

4.确定学习者需要的过程本质上是( )

A.教师提供选择的过程 B.家长提供选择的过程

C.学习者自由选择的过程 D.学校提供选择的过程

5.( )是指向于特定课程与教学目标、受特定课程内容所制约、为师生所共同遵循的教与学的操作规范和步骤。

A.教学过程 B.教学原则

C.教学方法 D.教学设计

6.“精神助产术”的确立者是( )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黑格尔

7.( )提出,课程开发的任务之一,是要提供实施的“过程原则”。

A.斯腾豪斯 B.泰勒

C.塔巴 D.奥利沃

8.“副学习”概念的提出者是( )

A.克伯屈 B.杰克逊

C.巴罗 D.杜威

9.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的著作是( )。

A.课程 B.课程编制

C.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D.怎样编制课程

10.施瓦布主张,课程开发的基本方法应是( )

A.工作分析 B.课程审议

C.活动分析 D.职业分析

11.五六十年代出现了所谓的“三大新教学论流派”,( )是其中之一。

A.行为主义教学论 B.人本主义教学论

C.尝试教学论 D.发展性教学论

12.杜威实现课程与教学一体化的具体途径是( )

A.从做中学 B.反省思维

C.主动作业 D.问题教学

13.被看作是课程开发的经典模式、传统模式的是( )

A.情境模式 B.目标模式

C.批判模式 D.过程模式

14.( )的本质含义在于鼓励教师对课程实践的反思批判和发挥创造作用。

A.目标原则 B.量力性原则

C.过程原则 D.思想性原则

15.“道尔顿制”的确立者是( )

A.巴班斯基 B.布卢姆

C.帕克赫斯特 D.瓦根舍因

16.范例教学的三个基本特性是( )

A.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

B.基本性、全面性、范例性

C.个体性、基础性、范例性

D.全员性、基本性、范例性

17.“非指导性教学”的教育目的是使学生( )

A.一般发展 B.自我实现

C.全面发展 D.情感发展

18.( )是具体体现在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中的教育价值。

A.教育目的 B.教育目标

C.课程与教学目标 D.课时目标

19.生成性目标取向追求的是( )

A.普遍主义 B.唯科学主义

C.实践理性 D.解放理性

20.( )是根据特定的教育价值观及相应的课程目标,从学科知识、当代社会生活经验或学习者的经验中选择课程要素的过程。

A.课程编制 B.课程开发

C.课程实施 D.课程选择

21.“学校课程不断建构出新的社会生活经验”,这是( )的观点。

A.被动适应论 B.主动适应论

C.滞后论 D.超越论

22.课程组织的基本标准有连续性、顺序性和( )

A.整合性 B.逻辑性

C.个别性 D.超体性

23.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的代表人物是( )

A.杜威 B.卢梭

C.斯宾塞 D.夸美纽斯

24.把课程分为理想的、正式的、理解的、运作的、经验的五个不同层次的是( )

A.古德莱德 B.查特斯

C.斯金纳 D.杜威

25.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在本质上受( )支配。

A.技术理性 B.实践理性

C.解放理性 D.理论理性

26.( )是在课程开发或课程实施还在发展或完善过程中时所采用的评价。

A.形成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内在评价

27.把教育评价分为古典的考试型时期、心理测量占统治地位时期、后现代时期的教育家是( )

A.利维 B.泰勒

C.布卢姆 D.莱斯

28.下列各项中( )不属于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A.随机访问教学 B.情境教学

C.支架式教学 D.问题教学

29.在“学科结构运动”中诞生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是( )

A.学术中心课程 B.社会问题中心课程

C.儿童活动中心课程 D.人格中心课程

30.在非指导性教学中,教师是作为( )存在的。

A.先知者 B.管理者

C.促进者 D.指导者

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教育目标分类学”有哪些基本特征?

2.目标取向、过程取向、主体取向三种评价取向各自的本质是什么?

3.简述程序教学的含义与教学设计的原则。

4.倡导综合课程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5.教学过程的本质表现在哪些方面?

三、论述题(共25分,第1小题12分,第2小题13分)

1.论述“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的含义、价值与实施条件。

2.世界课程改革有哪些发展趋势?据此应如何深化我国的课程改革?

四、材料分析题(共15分)

夸美纽斯曾经写道:“教师是自然的仆人,不是自然的主人;他的使命是培植,不是改变,所以,假如他发现了某门学科与某个学生的天性不合,他决不应强迫他去学习;因为在某一方面缺少的东西多半会由另一方面去补足。……假如没有一个学生违背本人的意志,被迫去学习任何学科,我们就不会有发生厌恶和智力受到抑制的情形了。每个人都会顺着他的自然的倾向去发展。”

这段话表达了怎样的教学思想?应如何看待这种思想?如何在教育实践中运用这种思想?

篇8:课程与教学论学习计划

《课程和教学论》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设的一门基础理论性学科,具有很强的理论性、系统性、实践性。为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层次,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更好的服务学生,服务教学,也为了圆满完成电大布置的学习任务,特制定本课程学习计划如下:

一、学习意义

我是一名小学教师,从事的是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在实际教学工作实践中,迫切需要课程与教学理论的专业指导。我想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可以使我理解和掌握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了解国内外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发展和现状,初步学会分析课程与教学的现实问题,进而提高自己的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所以我会有计划的认真学习本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教育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尽力把所学运用到教学领域中,不断地让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有所提高。

二、学习任务

1)学什么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以专业规范为背景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一般理论基础(第一、二章);以课程开发为导向的课程设计、课程与教学目标、课程与教学内容、课程组织、课程实施、课程管理与校本课程开发(第三至八章);以教学管理为核心的教学过程、教学模式与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手段、教学艺术和课程与教学评价等(第九至十四章)。

2)学习重点

紧密结合小学教育和教学实践,,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熟知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案例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有关理论,识死辨活,研究和分析小学课程与教学实际问题。

三、个人及学习资源分析

1、个人分析

本人正值盛年,精力充沛,从事教学工作将近,每年自定了一些有关教育教学的杂志,对国内外教育现状有一定的了解。加上教育领域每年一期的师德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积累了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给我学习《课程与教学论》提供了许多方便。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们能具备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的基础,更好地完成本课程的任务。

2、学习本课程的条件分析。

1)、上网条件较好,家里和学校都可以上网学习。

2)、学习资源多样化:文字教材有马云鹏主编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版 ;网上资源:包括电子教案、视频点播、重难点分析、平时作业、形成式测评等 ;《课程与教学论》VCD 教学光盘 2 个。

3)、台州电大分校为我们提供多种形式的教学辅导,主要包括:面授辅导、视频点播、网上讨论、电子邮件、网上答疑。

4)、学习时间比较充裕,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双休日、节假日进行学习。

四、学习的方法

1、以自学为主

1)熟悉教材,有计划地进行学习,对重点、难点的知识及时梳理和笔记摘录。

2)按时上网完成形成性测评及终结性考核。

3)按时听学校的辅导课。 要及时复习,巩固学习所得。发现问题及时请教老师。

2、合作学习

1)个人自学和小组讨论相结合的办法,结合文字教材、教师辅导、网络资源、vcd光盘、及网上答疑等多种辅助手段进行学习。

2)一定要和小组的人员坚持讨论来完成自己在自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QQ群及时和同学和老师交流请教,并及时改进自己的学习措施。

篇9:课程与教学论学习计划

一、为什么学?

作为一名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在解释为什么要学习课程与教学论这门课程的时候,就要从自身的学习和将来的教学工作两方面来考虑。从自身的学习来看,学习这样一门课程,能够拓宽我们的视野,让我们对多年来的学习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从将来的教学来看,学习这门课程,让我们在成长为一名专业小学教师的过程中更加的充实。对于一名小学教师来说,课程与教学是最基本的专业工作,也是每天都要面对和解决的实际问题。也就是说,学习这门课程主要是为了以后从事教师事业打下基础。我国的教育事业在不断地改革变化中,学校和教师参与课程编制的空间在扩大,课程正逐步发展成为小学教师的分内之事。要胜任这些教师工作,就需要掌握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因此,要学好这门课程,才能获得成长成为一名合格教师的需要!

二、对什么感兴趣?

简单的浏览了教材,我比较感兴趣的是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管理。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达成教学目的的重要凭借。而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没有课堂教学方法的转变,课程设计的美好愿望就难以实现。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包括练习法、实验法、实习指导法„„这些都是教材中提到的方法,了解了学习方法,重要的是要会运用。我们在运用时也不是仅仅局限这些方法,也可以结合实际,思考一些创新有用的方法。例如,“从错误中学习”就是一种很值得提倡的学习方法,错误非但不是我们唯恐避之不及的东西,反而是一笔亟待开发的宝贵教学资源。首先是要宽容接纳的对待学生的错误,然后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发挥教学机智,及时捕捉到学生所犯错误的教育价值,鼓励学生从错误中学习。这样的方法不仅不会让犯错误的同学有负担心理,而是能够让他们能够更好的学习,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性和个性。关于课堂教学管理的内容,要进行科学化,才有利于建立稳定的教学秩序,有利于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有利于提高教育的主体意识。在课堂教学管理过程中一个教师的个性和行为是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力,也就要求作为教师要有良好的个性和妥当的行为!课堂管理很重要又很灵活,教师在备课时是不能预知课堂情况的,在遇到偶发情况时就需要教师具备处理能力。所以,要搞好课堂教学管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真正掌握课堂教学管理的科学思想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篇10:课程与教学论学习计划

三、计划怎样学习?

1、结合实际

学习书本上的内容,经常会感觉到枯燥无味,这就需要我们把课本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比如在学习有关课程的理念,我们就可以回想以前和现在学习的课程,延伸课本中的内容,也可提高我们自身的积极性。把我们现在所学的理念和实际联系并加以思考,这样我们便可以充分的了解课本知识,学得更加透彻。例如在学习课堂教学管理时,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案例,来进行虚拟情景模拟,让同学们来尝试怎样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课堂问题

2、创设问题情境

通过学习课本内容,对所学知识提出问题,然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可分小组讨论,大家相互合作,各抒己见,往往可以从中学到一些新的思考问题的方式。

3、加强课外阅读

仅只学习课本内容,未免会有点眼界狭窄,这就需要我们扩展学习,读课外书当然是必不可少的。结合教材,找一些相关的课外书阅读,在阅读时要注意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思考,深刻的理解问题,才能达到扩展学习,拓宽眼界的效果!

课程与教学论知识点

导论

(一)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课程与教学的基本问题。

(二)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任务

揭示规律:为什么教

确立价值:应该教什么

优化技术 :怎么教

四、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

(一)意义:

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需要

教学要从经验走向科学

教师要从经验型走向专家型

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提升教学质量的需要

一、课程的历史发展

(一)前科学时期的课程特点

(二)课程的系统理论时期

(三)课程的专门学科时期

泰勒原理示意图:

确定教育目标 选择教育经验 组织教育经验 评价教育计划

二、教学的历史发展

(一)启蒙期的教学思想

《学记》

西方古代的教学思想

苏格拉底的问答法,又称“产婆术”,成为西方启发式教学的渊源。  昆体良 《雄辩术原理》(西方第一部教学法专著)

(二)教学论的建立

德国 拉特克(第一个倡导教学论)

以教学的方法技术问题为教学研究中心

教学方法和技术即依赖于儿童心理,又依赖于学科性质  确立了“自然教学法”

捷克 夸美纽斯 《大教学论》(教学论诞生的标志)  教学以自然为鉴的原理

教学要根据儿童的天性、年龄、能力进行

教学要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

(三)教学论的发展

赫尔巴特的教学论

德国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学家

教学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

建立传统教学论体系:“教师中心、课堂中心、书本中心”

第一次提出教育性教学

教学阶段论

明了

联想

系统

方法

杜威的教学论

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20世纪最伟大的教育哲学家

对传统教学论的批判

基于经验的教学论

反省思维与问题解决教学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一)课程功能:

异化了的课程功能:掌握知识 应对考试

促进学生的发展

单一的知识传递功能→学会思维、学会学习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课程结构:多样化

学科课程(缺乏整合、门类过多)

→加强课程的综合性、选择性、均衡性

(三)课程内容: “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密切联系社会和学生生活

社会

学生 知识

(四)课程实施:

教学方式: 灌输→引导 帮助 尊重 理解

学习方式:被动接受→ 自主 合作 探究 实践

(五)课程评价:发展性评价

过于强调评价的区甄别功能

篇11:再论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

再论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

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以下简称“结合”)是学术界关注的老话题。由于这不仅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否建立,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命题是否成立,因而,这是一个伴随改革推进时常引起困惑而又无法回避的“尖端”问题。笔者7年前也写过有关“结合”的文章,本以为可不必再议,但近来随着一些国有企业战略性退出,人们的困惑更为严重,认识分歧更为突出,必须在理论上进行深入的探讨,至少应从以下三个方面作进一步研究。

一、“结合”的必要性

“结合”的必要性来自于公有制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潜力、优势和市场经济的客观必然性。

现阶段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性已被广泛地认同,不必赘述。问题的关键是,对于现代生产力发展,公有制是否适合并且具有优越性。

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社会化大生产协调发展,首先,要求宏观经济系统中的微观组织――企业能自我协调投资与消费的比例,从而为总供需的平衡奠定基础。其次,要求宏观能进行有效地调节。这不仅依赖调节者雄厚的经济实力,而且需要微观积极配合。这就提出了财产制度的适应性问题。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必然带来生产和消费的对抗性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就是植根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西方国家进入凯恩斯时代以及前一阶段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现实似乎又使人们产生了种种疑惑。其实,凯恩斯虽然避开资本主义财产制度,依据心理规律考察总供需结构,但最终还是承认在资本主义社会必然存在“有效需求不足”。二战以后,美国经济发展的轨迹明显地告诉人们:凯恩斯主义的政府创造需求政策对凯恩斯以前的尖锐矛盾(生产过剩危机)虽在一定时期起到缓解作用,但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出现了经济滞胀,这表明凯恩斯主义是以积累矛盾为代价去缓解当前矛盾的。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的政策主张及其运用虽然有助于凯恩斯以后矛盾的缓解,但凯恩斯以前的矛盾又会尖锐起来。美国1990―1991年的经济衰退以及第三季度以来出现的衰退和萧条就是明显的反应。前一时期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主要得益于高新技术产业尤其是信息技术产业的国际优势。据统计,美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70%,每年用于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占总投资50%以上。由于在世界范围内,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具有明显的领先优势,使其产品畅销于全球市场。正是由于国际贸易、经济全球化缓解了发达国家的国内市场矛盾,才有可能使这些国家处于持续增长状态。但这不等于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体系内根本矛盾消失了,更不等于多数资本主义国家可以摆脱困境。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领先国家的状态改变同样不可避免。

当然,资本主义私有制目前依然具有生命力。适应市场竞争是该所有制存在的主要依据。市场竞争中的经济人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市场经济规律作用的一种表现形式。私人所有权关系具有内在的天然保护资本的功能,加上政府的必要调节,该类所有制所容纳的生产力并未完全释放。另外,国内市场的饱和对于具有开拓国际市场能力的发达国家而言,在较长时期内并未形成危机。然而,如前所述,社会发展的趋势必将证明,这种所有制必然成为历史性的过渡类型。

需要说明的是,现阶段的公有制优势只能通过公有为主的混合所有制结构来体现,这一所有制结构的最大潜力就在于适应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生产的发展趋势,因而是更具有生命力的一种所有制结构。从质的层面分析,它不排斥私人经济的应有比例和渗透机制,从而与构建适应市场竞争机制的要求无根本冲突。值得赞许的是,它对于需求的扩张提供了内在的机理。较大比例的公有资本运作着眼于民众利益,加上在此基础上的政府调控,也是致力于共同富裕的目标,这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克服由私有制造成的需求不足的矛盾。从现实状态看,似乎不尽如人意,因为我国也存在需求不足、通货紧缩现象。即使避开判断的争议,以需求不足为客观事实,也可作具体分析。其一,对需求不足感受最强烈的是走向开放的国内企业。近年来,大批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凭借其资本实力和技术优势迅速获得不断上升的市场占有率。这样,就经济全球化而言,市场扩大了,但对于原国内企业,市场则缩小了。简言之,此类市场结构在开放中的变动与所有制结构无必然联系,相反应视为外生变量,外部性干扰,因而提醒我们注意掌握市场开放的速度和程度。其二,重复生产以及技术层次低、设备老化的企业,其市场占有率下降甚至为零是需求不足的虚幻。这类商品的销售若能回升,实际上是需求的盲目扩张。现在商店中大量积压商品相当一部分就属于低档次重复商品。从所有制结构观察,这属于调整中过渡现象,是计划经济惯性的产物。其三,正常经济运行中的购买力不足如名牌产品同样难以销售,一方面与上述两种原因导致的企业陷入困境(职工收入下降)有关,也与消费结构调整相联系。现在,一方面新的消费热点受种种条件制约一时难以到来,如汽车消费、豪宅消费等;另一方面原有消费层次普及过快,这种脱节式的消费状态自然带来购买力不足。从这里看不出所有制结构选择的失当。

总之,“结合”的必要性决定于财产制度选择的合理性,这种合理性不仅体现在趋势上,而且体现在现实经济运行过程之中。

二、“结合”的可能性

人们之所以对“结合”缺乏信心,主要原因在于存在三大疑虑:一是感到公有制企业无法真正成为市场主体,不仅政企无法真正分离,而且自负盈亏也存在制度性障碍,负盈不负亏是必然结果;二是认为公有制企业无法建立人格化机制,无人负责必然缺乏第一推动力;三是认为现实中公有制企业普遍效率低下,国有企业使用了三分之二的资源,却只能对GDP作出三分之一的贡献。

公有制企业能否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成为市场主体,这需要作深入研究。首先,就自主经营而言,怀疑者主要指国有企业。其实,这里存在两个误解:一是未区分国有企业竞争性和非竞争性两种类型,将政企分开泛指全部国有企业。对于非竞争类企业,如关系国家安全、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以及自然垄断企业,并不存在真正意义的政企分开,政府举办这类企业主要着眼于提供公共福利。二是混淆了资产与经营上的政企关系。有一种观点认为,只要政府掌握资产,就不可能有严格意义上的政企分开。应该承认,在资产上政企很难分开,因为只要政府成为国有资产的代表组织,政府必然与投资企业存在产权上的归属关系,但并非一定通过行政系统去操作,可构建独立的资产管理组织,通过选择投资主体运用授权经营的方式去运作。政企分开作为企业成为市场细胞的基本条件,主要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上,政府不直接进行行政干预,由企业自主经营,这在政府拥有尤其是部分拥有所有权并且在政资分离的状态下是完全可以做到的。现实操作过程中企业日常经营权已经基本到位,相对于计划经济体制中的附属物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当然,由于政资分离还未彻底,部分政府干预行为的消失还有一个过程,但无论如何,政府放弃对竞争型国有企业的直接行政干预必将成为现实。公有企业能否具备市场经济所要求的自负盈亏状态,对此要作具体分析。自负盈亏,是指企业作为利益结合体相对于其他经济主体和政府而言,自我承担盈亏责任,即企业利益的损益与其经营状况直接联系。根据企业利益联系人的损益程度可将自负盈亏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经营者、劳动者的收益与企业经营直

接挂钩,职工不吃企业的大锅饭。二是经营者、劳动者的就业机会与企业经营挂钩,经营者、劳动者不捧铁饭碗,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承担失业风险。三是财产损益与企业经营挂钩。这是从所有者的角度来看自负盈亏的,即财产的保值增值维系于企业经营,并直接关联所有者的切身利益。第一层次的自负盈亏是最低程度的自负盈亏;第一层次加第二层次的自负盈亏是中等程度的自负盈亏;如果三个层次的自负盈亏同时存在,这是完全意义上的自负盈亏。此外,对自负盈亏与企业自我约束行为的联系也应作恰当的判断。自负盈亏固然是企业自我约束行为产生的基础,但也不是唯一的因素。影响企业约束行为的另一种因素是企业精神或称企业文化,包括经营者的责任感、事业心、企业职工的主人意识和凝聚力等等。健全的自负盈亏制度和催人奋进的企业精神状态,这是企业行为合理的基本保证,两者缺一不可,并且具有互补性。近年来,公有企业尤其是国有竞争企业通过内部机制(劳动用工和分配制度)改革,明显改善了自负盈亏的状态。在人们的视野里,那种负盈不负亏的形象开始消失,分配、就业已和企业经营状况紧紧地捆绑在一起,职工的危机感逐渐增强,计划经济年代存在的懒散劳动状态基本不复存在。即使从产权意义上看自负盈亏,关系职工整体利益的法人财产也进入了自负盈亏的轨道,加上公有企业精神文化上的.特有优势,公有企业的自我约束行为塑造不会遇到根本性障碍。

公有制企业能否建立人格化机制,这是一个亟待探讨的课题。人格化机制的核心是:出资人利益通过人格化行为得以维护和放大。在企业发展的初始阶段,如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其人格化行为主要通过投资人自身行为去实现。随着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公司制尤其是股份有限公司的诞生,人格化行为则体现为出资人行为和代理人行为的组合,并且代理人行为比重日渐增大,因为股权愈是分散,个人的影响力愈小。尽管代理人行为往往由于内部人控制而难免偏离人格化行为,但出资人为了追求资本流动效益和投机效益,总是予以认可或采用某些防范措施(健全法人治理结构等),尽力减少损失,与此同时,公司制依然成为企业发展的主导形式。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市场经济的发达国家如美国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形:股本资金来源多数是各类基金,而基金的相当一部分是无主投入如公共资金和私人捐献等。这表明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和企业组织形式的演进,人格化行为的实现形式也在改变,即由单纯的出资人行为转变为更多地依赖代理人行为。就公有制与人格化机制关系而言,在人格化机制实现的两个阶段(出资人行为阶段和代理人行为阶段)中,第一阶段要么是以政府机构管理形式出现,要么通过授权方式由投资主体去实现。两者比较,后一种形式尽管不比自然人自我维护具有刚性,但也能适应市场运作,如果在投资结构中,允许私人资本同时进入,形成混合型出资结构,公有投资主体人格化功能的某些弱化就能通过私人资本运作而整体强化。人格化机制实现的第二阶段不存在公有制与私有制优劣之分,关键在于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和建立代理人、经营者与企业发展的利益连接机制。

对于公有制企业效率的评价至少应注意四点:第一,在现实公有制企业中,并非所有企业均无效率或者低于私有企业,列举优秀企业的案例也可令人瞩目。宝钢的劳动生产率已达国际水平;海尔是国内家用电器企业“走出去”最成功的一家,在美国市场上出现了海尔品牌美国制造的情形(香港《远东经济评论》3月29日题为“向对手发起攻击”一文指出:从迪斯尼玩具到耐克鞋的美国名牌产品上都贴有“中国制造”的标签,这在美国商店已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而与此相反的情况――中国品牌的产品挂着“美国制造”的标签因从未出现过而格外引人注目。不过,情况发生了变化。从南卡罗来纳州一座崭新工厂里源源不断推出的中国海尔牌的冰箱贴着的却是“美国制造”的标签。这一迹象表明:中国的最佳公司突然间壮大了,并急不可待地想创造甚至能在竞争激烈的美国市场上一争高低的国际品牌)。上海广电集团3月组建后,获利7亿元,利润17亿元,利润27亿元。20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392亿元,为19的2.9倍。第二,不少公有企业目前实际上不是真正企业,而是小社会,以效率的牺牲换来稳定社会的效益。这里存在非公平判断:政府需要稳定时,希望企业多承担责任,当发展成为主要矛盾时,又批评这些企业的效率不及私人企业。第三,一些公益型企业本来就以社会效益为目标,如公共汽车、自来水、煤气等行业,其效率低于私人企业天经地义。第四,多数企业结构布局不合理,机制转换不到位,这种调整过程中的效率现象不应作为支撑结论的依据。其实,我们说公有企业具有提高效率的潜力并非针对目前体制而言,而是以改革深化为前提。理性的评价总要给改革探索的机会。

三、“结合”的方式

要使“结合”的必要性、可能性转变为“结合”的现实,关键在于选择“结合”的途径和方式。总结二十余年的改革实践,我们以为“结合”的方式可表述为四个“分”,即分类、分层、分享和分步。

1.分类  这实际上是优化结构,促进结合。应该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对公有制为主体的界定,即公有制为主体表现为公有资产占社会总资产的优势,为整个社会范围内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奠定了基础。这意味着在微观、区域、行业上放开改革的空间,遵循“三个有利于”的原则去选择所有制形式。中共十五大又对国有经济领域作出了界定,即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以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在这个前提下,国有经济比重减少一些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这样,目前的国有企业至少可分为三类:一是非竞争领域中的企业群体;二是竞争领域中的效益型企业群体;三是竞争领域中的亏损型企业群体。第一类企业主要指关系到国家安全、提供公共产品及公共服务和自然垄断的企业。这类企业改革重点是:加强经济责任制,转换机制。由于企业的经营目标主要是实现社会效益,因此这类企业并非是真正的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的细胞,也无法完全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其实质为企业化管理和公司化经营,因而属于模拟型企业。加强管理和考核,通过尽可能引入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机制和必要的市场竞争机制,降低成本,减少补贴是深化改革的方向。第二类企业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点对象,改革的任务是制度创新。既然企业具有经济效益、发展的潜力和多元投资的吸引力,同时所经营的领域不涉及国家安全和经济命脉,采用规范的公司制,放开竞争对于促进“结合”,振兴国有经济都具有重要意义。这类企业深化改革的关键在于解决两大课题:一是产权多元化;二是资本人格化。产权多元化的方式包括中外合资(既可以是整体合资,也可以是局部合资);发行股份,上市交易;法人交叉持股和职工持股等等。第三类企业从总体上看属于改制退出类。这类企业中不排除极少数通过扭亏、制度创新继续营运国有资本,但多数将是改制退出。从实际操作看,也可分为两种情形:一是扭亏退出。即先扭亏,后退出。扭亏是为了退出创造条件,一旦出现退出的希望,果断抓住退出的机遇。二是亏中退出。如在取得各方支持尤其是债权人

支持下,出售部分有效资产,在安置好职工的同时,使债权人获得适当补偿。事实上,只要第一、二类国有企业有效运作,就意味着通过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有进有退,分类操作,较好地实现了“结合”目标。

2.分层  以国有资产营运体系为例,至少可分为四个层次,每一层次都存在责权利界定问题,只有分层操作,才能取得实效。首先是行政调控层。依据我国《公司法》,国有资产所有权由国务院行使,地方政府参与分级管理,这样,政府行政系统与国有资产的关系就显得十分复杂,继续沿用过去政资合一的体制,政企就无法分开。在政府内部形成独立于行政的资产管理营运系统不失为一条探索政企分开的道路。然而,需要直接干预的非竞争类企业又不能与行政割断内在联系,这就决定了行政系统具有直接与间接管理经济活动的双重功能。若将用于投资非竞争类企业的资产委托于财政系统,与此同时,行政系统从过去的直接干预竞争类企业活动中退出,转向依法从事对整个社会进行间接参数调控,这样,政资分离就会成为现实,政企分开也就有了现实前提。其次,资产管理层。对国有经营性资产进行统一管理的组织主要担负三大职能:一是明确和提出国有资产营运的保值增值目标,并形成科学的考核评估体系与机制。二是通过市场的规范运作,选择投资主体。三是制定或实施国有资产营运的必要规则和奖惩政策。再次,授权经营层,即承担投资主体职责的组织载体。将委托或授权经营的国有资本投资于下属企业,并依据产权运作规则,进行对资本的营运和监控,实现保值增值的目标,这是该层次的基本功能。从组织类型上看,既可以是多元投资的集团公司,也可以是各种类型的投资公司或基金组织,关键是尽可能避免充当行政“漏斗”的行政性公司出现。最后,生产经营层,即最基本的资本营运单位,主要通过生产经营活动去增值资本。这些基层企业体制完善的目标是:建立规范的公司制。

3.分享  通过构建企业利益联系人的分享体制形成人格化机制,这是实现“结合”的根本性途径。分享的方式可以是:第一,年薪制。将年薪分为基薪和风险收益两部分,通过风险收益塑造长期行为。第二,股权制。作为分配形式的股权主要有5种:(1)干股,即经营管理者获取岗位股份,享有分红权,离岗后自然取消;(2)奖励股份(从购买角度看,属于虚股,因为持有者无须出资;从获益角度看,属于实股,持有者不仅享有分红权,而且拥有净资产分配权和限期转让权);(3)收益转化股(允许经营者将应得收益按比例转变为股份);(4)优惠购买股,指企业允许经营者以贴息贷款和延期付款等形式持有股份;(5)期股或期权。通常由经营者在一定期限内(一般3至5年),按照约定的价格购买一定数量的本企业股票或股份。奖励股份和优惠购买股也可采用期股、期权形式。相对于薪金分配而言,股权分配更是着眼于长远激励和约束的分配形式。此外,以上5种股权的前两种无须持股者投入,后3种属于激励性质的购买股。从持股者对企业利益关切度看,购买股关切度更高,因此,在经营者持股结构中,购买股比例愈大,愈有益于建立所有者与经营者利益“捆绑”的长效发展机制。第三,薪股组合。薪股组合是时下十分流行的一种分配形式。“薪”体现即时激励,具有立竿见影之效,对于急需现金者更具吸引力。“股”体现长期激励,能诱发人的未来憧憬和追求,尤其是拥有优秀公司的股权,不仅意味着更多地拥有财富,也是社会地位的一种展示。薪股组合就是对两者的优势进行汲取,使之产生一种分配激励和约束功能的复合放大效应。

4.分步“结合”是人类制度的一种创新,必然要经历艰苦复杂的探索过程。从操作的角度看,不可能一步到位,分阶段推进是理性的合理选择。究其内在原因,可概括为:一是符合哲学意义上的事物发展规律,因为事物发展总要经历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结合”意味着深化改革,意味着计划经济的当事人进入充满风险的市场环境,从观念到利益变动都需要调适。二是在一定阶段,作为改革对象的当事人又是改革的依靠力量,只有通过渐进改革,促其自我革命,才能顺利推进改革。无论是组织创新,还是利用原组织推动改革,重起炉灶,将原有骨干成员一脚踢开,即使有局部成功的先例,也不能冒然在面上推广。三是为了促进稳定增长,不中断发展链,使改革的力度限制于百姓承受能力的范围内。国有企业重组最大的障碍莫过于富余人员的安排,操作不够稳妥,就会招致发展中断局面。改革自身毕竟不是目的,为发展服务才是本意。四是分步改革并不等于拖延改革,而是强调依据客观条件,适时推进改革。加快步伐的本身就包含着分步前进的前提。在分步改革,推进“结合”的过程中,其效果自然也会渐进地显露。

篇12:再论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

再论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

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以下简称“结合”)是学术界关注的老话题。由于这不仅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否建立,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命题是否成立,因而,这是一个伴随改革推进时常引起困惑而又无法回避的“尖端”问题。笔者7年前也写过有关“结合”的文章,本以为可不必再议,但近来随着一些国有企业战略性退出,人们的困惑更为严重,认识分歧更为突出,必须在理论上进行深入的探讨,至少应从以下三个方面作进一步研究。

一、“结合”的必要性

“结合”的必要性来自于公有制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潜力、优势和市场经济的客观必然性。

现阶段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性已被广泛地认同,不必赘述。问题的关键是,对于现代生产力发展,公有制是否适合并且具有优越性。

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社会化大生产协调发展,首先,要求宏观经济系统中的微观组织――企业能自我协调投资与消费的比例,从而为总供需的平衡奠定基础。其次,要求宏观能进行有效地调节。这不仅依赖调节者雄厚的经济实力,而且需要微观积极配合。这就提出了财产制度的适应性问题。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必然带来生产和消费的对抗性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就是植根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西方国家进入凯恩斯时代以及前一阶段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现实似乎又使人们产生了种种疑惑。其实,凯恩斯虽然避开资本主义财产制度,依据心理规律考察总供需结构,但最终还是承认在资本主义社会必然存在“有效需求不足”。二战以后,美国经济发展的轨迹明显地告诉人们:凯恩斯主义的政府创造需求政策对凯恩斯以前的尖锐矛盾(生产过剩危机)虽在一定时期起到缓解作用,但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出现了经济滞胀,这表明凯恩斯主义是以积累矛盾为代价去缓解当前矛盾的。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的政策主张及其运用虽然有助于凯恩斯以后矛盾的缓解,但凯恩斯以前的矛盾又会尖锐起来。美国1990―1991年的经济衰退以及20第三季度以来出现的衰退和萧条就是明显的反应。前一时期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主要得益于高新技术产业尤其是信息技术产业的国际优势。据统计,美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70%,每年用于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占总投资50%以上。由于在世界范围内,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具有明显的领先优势,使其产品畅销于全球市场。正是由于国际贸易、经济全球化缓解了发达国家的'国内市场矛盾,才有可能使这些国家处于持续增长状态。但这不等于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体系内根本矛盾消失了,更不等于多数资本主义国家可以摆脱困境。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领先国家的状态改变同样不可避免。

当然,资本主义私有制目前依然具有生命力。适应市场竞争是该所有制存在的主要依据。市场竞争中的经济人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市场经济规律作用的一种表现形式。私人所有权关系具有内在的天然保护资本的功能,加上政府的必要调节,该类所有制所容纳的生产力并未完全释放。另外,国内市场的饱和对于具有开拓国际市场能力的发达国家而言,在较长时期内并未形成危机。然而,如前所述,社会发展的趋势必将证明,这种所有制必然成为历史性的过渡类型。

需要说明的是,现阶段的公有制优势只能通过公有为主的混合所有制结构来体现,这一所有制结构的最大潜力就在于适应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生产的发展趋势,因而是更具有生命力的一种所有制结构。从质的层面分析,它不排斥私人经济的应有比例和渗透机制,从而与构建适应市场竞争机制的要求无根本冲突。值得赞许的是,它对于需求的扩张提供了内在的机理。较大比例的公有资本运作着眼于民众利益,加上在此基础上的政府调控,

[1] [2] [3] [4]

篇13:听说读写结合的听力教学模式论文

听说读写结合的听力教学模式论文

有相当部分的学校的听力课教学是这样的:先让学生听一段3-5分钟的录音,然后让学生回答几个与录音内容有关的问题(填空题或选择题),教师对一对答案,再听一两遍就算完事。与其说这是一种教学模式,倒不如说是一种测试听力与记忆的方法。学生在上课前并没有因信息缺乏而感到有主动参与的需要,在听的过程中也缺少获取信息的内发动机:教师设计的练习并没有让学生有按个体需要去进行信息选择的机会。学生从上课开始就处于被动压抑,应付教师的状态。教师对学生在答题时出现的困难或错误原因也很难进行分析;他们或是因为录音质量不佳,或是个人的临场状态不好,或是对录音者的语音、语调、语速不适应,或是不具备对录音内容的认知结构,或是对录音提供的信息不感兴趣而不作选择性记忆。学生在这种状态下一般不容易进入到理解的过程,整个教学缺乏交际性,因而学生抱怨教学效果不佳,进步不大也就不足为怪了。

因此,要上好听力课,很有必要改变学生的被动压抑的应付状态,从而使其获得交际的体验。

本文提出的三个环节的听力课针对这种情况,按照现代交际信息理论,把听力课和口语课、阅读课、写作课等教学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以培养学生听说技能。

这种以信息为核心的听力课教学过程由下列三个环节组成。

一、听前准备(Pre-listening)

听懂话语的过程是一个“重建信息”的过程,而不是一个被动的接收过程。在这个“重建信息”的过程中,听者(listener)必须运用已经掌握的语言知识和常识对语音信号进行解码(decoding)(Richards,etal.,1985:73),然后把在解码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组成一个框架,最后围绕这个框架重建信息。这个重建信息的过程可以分为:

接收语音信号——解码——建立信息框架——重建后的信息

学生在理解话语时需要利用语言知识和已经具备的与内容有关的认知结构来达到听懂或理解的目的。也就是说,理解话语的要求远远超出了理解单句的要求。在话语理解过程中,学生还必须排除不合逻辑的解释,填补理解过程中的缺口,使自己重建的信息前后一致,结构完整,前后呼应。

在这一环节中,我们可以从报章、书刊上找到与录音材料有关的背景知识让学生阅读,并引导学生对比生活现实进行讨论,书面记录阅读和讨论的内容和心得。这一课堂活动可以激活学生已掌握了的语言知识的认知结构,并引起他们了解录音内容的兴趣,为下一步的解码和信息重建工作做准备。同时,使学生有机会运用外语进行自由表达。教师可以从中发现学生在理解与表达时出现的困难,并及时进行辅导。

如果学生对这种讨论式的听前准备活动感到困难,教师可以选择另一种形式,即先让学生阅读与录音内容有关的文字材料,然后让学生将要点列出来。例如,在学生读完一篇关于城市受汽车废气污染的短文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列举汽车污染的种类和来源。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看英文注释的汽车透视图,并列出汽车的有关部件及其产生的污染物等等,经过这一准备活动以后,学生会较容易地听懂有关限制汽车废气污染的录音材料,并明白采用unleadedgas,electricmotors,masstransportation和Catayticconverter的道理。

另一方面,利用关键词来激发学生的联想力,使学生对录音材料中可能出现的词进行联想,对于理解录音材料的内容有很大的帮助。

二、解码的信息重建(Decodingandcomprehension)

按照Clark&Clark(1977)观点。

学生在这一环节的主要任务是:

1.在短暂记忆中保持听到的话语;

2.将短暂记忆中的话语按语法进行分析和重新组配;

3.识别其中的.话语含义。

学生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就是提取信息的过程。当然,要完成这些任务,还必须经过微观(micro-processes)、综合(integrativeprocesses)、宏观(macro-pro-cesses阐发(elaborativeprocesses)和总体认知(meta-cognitiveprocesses)等一系列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interactivehypothesis)(lrwin,1986:2-9)如果没有听前准备作铺垫,这些心理过程是难以产生的。 然而,经过听前准备的一番活动,学生原有的语言知识和结构进入了激活状态,对录音材料的内容也有了一定的把握,已具备了应付一系列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的心理条件。这时教师可播放第一次录音,并要求学生边听录音边记内容的要点。然后用笔记形式勾划出的这段内容信息框架。

在学生勾划出有关内容的信息框架后,教师再播放一遍录音材料,使学生有机会补充遗漏的部分。教师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框架不同的遗漏情况,去判断并解决学生在信息重建过程中遇到的不同困难。以便带领全班顺利进入听说课的最后一个环节。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勾划信息框架时,应该用笔记的形式而不是原文的句子。因为能记下原文的句子并不意味着真正听懂了录音的内容,而只是真正理解了原文,才有可能以笔记的形式把信息框架勾划出来。

三、口头复述(encoding&oralreproducetion)

听力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让学生利用在听力理解过程中重建的信息去组织一大篇简短的谈话。并以口头的形式表达出来。在上两个环节的基础上,这种行为是一种交际行为(Richards,etal.1985:92)。学生根据各人不同的情况(readercontext),去对同篇录音材料作不同角度的理解(textcontext)(lrwin,1986:7-9),必然会产生不同的信息框架。这种在真正理解了原文的基础上得出的框架能够使学生产生成就感。正是这种成就感使学生具备了内发的交际动机,想让别人知道他听懂了多少而且有着与众不同的理解角度,并及时了解和帮助学生解决表达上的困难,如果学生在口头表达时出现困难,教师应利用问答的方式,帮助学生继续谈下去。这时,在听录音时记下的信息框架就能起到提示的作用。例如,教师可以问:

“Whathavecausedthepollutioninourcity?”

由于学生刚刚听过有关的录音材料,所以他们很快说出:

“Cars,buses,etc.

这时教师会继续回答:

“Becausetheyareresponsiblefor60%ofit.

经过师生之间的一问一答后,学生就可以把问答时所用的句子连在一起,形成一篇连贯的话语。由于学生没有看过录音的文字材料,在口头表达时就不会照搬原文的句子,而只能运用已掌握的语言知识,这使表达更加自然。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对学生的这种帮助只是在学生听完录音和做完笔记以后才是合适的。

这种三环节的听力教学过程,是一个以信息为核心的教学双边活动过程。这种做法有利于培养学生从听力和阅读途径提取和重建信息的能力,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比较自然的口头和书面交际的机会。

篇14:论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效结合

论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效结合

文/李海洋

摘 要: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体系中两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之间是密切关联、彼此配合的关系,即阅读教学内容为学生写作提供思维方式和素材,而写作能力的提升,又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内容。教育体制改革理念,要求教师以促进学生综合发展为出发点,设计初中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模式,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在需求和情感体验,增强语文教学指导性,指引学生高效阅读,并积累写作素材。同时,初中语文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采取措施加强阅读和写作教学的关联,提升教学的实效性。

篇15:论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效结合

初中语文教学模式改革,对语文阅读课程和写作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通过上阅读课,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文章的主题思想,找出其中精彩的语句或段落,体会词句背后的深层含义,深刻了解作者的内在情感,并能与他人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通过上语文写作课,学生能够逐步培养起自己善于观察生活、从身边小事中收集素材的良好习惯,不断地开阔自己的视野,在文章中表述自己对事物的独到见解,积累创作灵感。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阅读环节与写作环节不应当是彼此孤立的,而应当是密切配合的,教师只有将阅读与写作的教学紧密结合,采取策略有效整合这两个教学版块,才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知识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一、提高指导效率

初中语文阅读课程的教学任务很繁重。教学大纲中收录了大量的阅读范文,但是并非每一篇范文都需要被详细讲解。只有详略得当、主次分明的初中语文阅读课程,才能收到最佳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讲解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应当增强对学生的指导,帮助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和阅读阶段,挑选出适合自己的阅读范文。在筛选出具有实际价值的范文之后,教师还要进一步指导学生设计自己的阅读目标,然后带着所要解决的问题去读文章,力求在阅读过程中解决自己的疑问,提升自己的创造性阅读能力。

提高阅读的指导效果,要重视将阅读过程与写作过程紧密结合。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透彻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通过详细阅读,从大体上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和主旨,再透过文字,挖掘作者所要传递给读者的思想和情感。这样做能够使学生掌握文章的主线,明确文章写了什么内容,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从而实现从表层文字到文章内容,再到文章主旨的深入过程。

在弄懂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之后,教师就要指导学生学习文章中独特的表述方式,指引学生从文章的布局构造、写作技巧和文字组织方式入手,来强化文字表述方面的练习,明确文章的基本写作手段和写作主旨,从文章主题思想再次回到文章的表述方式。

例如,《济南的冬天》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描写了济南冬天的迷人景象,同时抒发了作者热爱家乡的思想情感。教师在指导学生深入体会文字背后隐含的感情之后,要让学生回到文章本身,从文中摘录一些自己认为优美、生动的句子和段落。这样就为学生写出优美的语句提供了素材。

此外,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初中语文教学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更加紧密,提升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语言文字的实际能力,教师要结合语文课堂的阶段性特征和学生的年龄、知识面等特征,有选择地向学生提供一些参考书目,供有余力的学生阅读。参考书目和文章应当契合学生的年龄段特点和认知特点,通过阅读课外材料,增加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量,为学生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逐步领会不同种类文章的写作方式。

二、注重心灵共鸣

目前,许多初中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倍感苦恼,写作效率和文章质量都不高。(本文出自范文先.生网 www.Fwsir.com)这是因为学生缺少生动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情感,其知识储备不足,写作素材不够丰富,没有自己最动情和最感兴趣的话题可以写。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从强化阅读的情感效应入手,启发学生带着感情去阅读每一篇课文,用心思考作者选择每一个词和每一个句子时的情感,体会作者潜藏在文字背后的用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与作者产生心灵的共鸣,从而真正实现阅读的效果,为写作积累灵感和原材料。

要加强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心灵沟通,比较有效的办法是指导学生按时书写阅读记录。学生在阅读的时候,会发现文章中有大量精彩的词句,这时,教师要指引学生将自己发现的精彩语句用笔勾画出来,然后抄在事先准备好的记录本上。同时,学生还可以随时记录下自己在阅读某篇文章时的独到见解和独特感受,然后将这些阅读心得在课堂上与同学分享。为了督促学生勤于记录和摘抄,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专门的交流环节,让学生在每堂课固定的时间内,为同学们朗读自己摘抄的课文内容。阅读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创作,为了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因此,只有将情感渗透在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并注意平时阅读过程中的点滴积累,才能避免出现缺乏写作材料、无法组织语言等现象。

例如,《紫藤萝瀑布》一文的思想内涵深厚,文字表述优美,是一篇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优秀课文。文章的作者在经历了失去亲人的悲痛之后,受到紫藤萝花的启发,重新燃起对生命的热爱。这样的文章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因此,教师要抓住时机,指引学生在阅读时体会作者情绪的转变过程,并摘录一些打动自己的语言和段落,与大家分享。

三、培养创新意识

初中语文教学的阅读环节与写作环节,应当是一种借鉴和创造的关系。学生在阅读了范文之后,可以学习到文章的'主旨、表达方式以及写作技巧,并通过自己的加工和改造,将这些所学的内容变为写作素材,形成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然后,再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来挑选更多优秀的文章来阅读。在这个从阅读到创作、再从创作回到阅读的过程中,阅读与创作就形成了互补关系。

选入初中语文阅读课本的范文,以及各种版本读物中的例文,都可以为学生的写作提供创造性的因素。教师要指引学生吸收借鉴文章在段落安排、素材使用、修辞表达以及段落衔接等方面的技巧,并让学生结合自己在写作时的常见问题,来确定参考和借鉴的重点内容。在充分吸收优秀作品精华的基础上,学生的写作思路就会被扩展,创新能力就会被提高,也就可以写出富有特色、新颖生动的作文。

例如,《羚羊木雕》这篇课文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十分贴近,反映的内容是小朋友在父母的逼迫下,无奈向好友要回了礼物。作者的写作意图是呼唤父母对孩子多一些理解和包容,以及赞美小伙伴之间纯洁的友情。在讲解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联想,从自己遭到误解或与父母沟通遭遇困难的实例出发,写一篇与课文主题思想相似的文章。这样做既锻炼了学生的迁移思维能力,又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体系中,阅读和写作是两个核心的教学版块,这两项内容能够有效检测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消化程度,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因此,阅读和写作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部分。要提升这两部分的教学质量,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鼓励学生大胆思考,进行发散思考,从不同角度来分析文章和创作文章。善于想象和敢于思考,是学好阅读和写作课程的必要条件。教师要将教学重点放在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塑造上,同时引导学生扩展知识面,多关注生活实际,从日常生活中挖掘创作素材,积累阅读经验。

参考文献:

[1]蔡先锋。论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效结合[J]。现代阅读:教育版,(10)。

[2]张代成。为阅读写作插上想象的翅膀:谈初中语文中的阅读和写作教学[J]。成功:教育,2012(06)。

[3]孙杰。初中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浅析[J]。中学时代,2012(11)。

(作者单位 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公白中学)

篇16:论多媒体技术与高中政治课教学的结合

论多媒体技术与高中政治课教学的结合

论多媒体技术与高中政治课教学的结合

作者/赵志歌

在当前信息爆发的时代,多媒体技术迅猛发展,已遍及生活的各个角落。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也产生了很深的影响,给老师提供了便捷的工具,提高了课堂效率,信息技术对我们政治课教学尤其重要。在政治课堂上坚持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实践效果比较好,自己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多媒体对政治课的重要性

(1)有利于教育理念的改变。在以前的政治课教学中,往往是把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事先设计好的,然后灌输给学生即可。而运用信息技术后,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问题情境中,只要老师把内容准备好,让学生充分讨论,然后得出结论即可。这种互助式教学,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也是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政治课教学带来了转变,给老师提供了便捷的工具。

(2)使教学方法发生了改变。不是政治老师一节课侃侃而谈,而是把知识点简明扼要地给学生说明白,通过多媒体的图像、文字等形式,给学生信息,让他们利用学到的知识去积极地解决问题。这样,既运用了知识,又加深了理解,学生兴趣浓厚,教师省心省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容量大的特点,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如在讲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时,我把党的“十八大”的关于文化的部分,通过屏幕展示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利用政治理论知识去分析,如何完成上述任务,再让学生根据信息自己设计题目,这样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信息技术对政治课的优势

(1)由于多媒体教学有音像和视频的感官刺激,学生比较喜欢,所以会使整个政治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2)具有直观性的效果,尤其是在哲学教学中,像规律这些抽象难以理解的概念,用视频和影像展示一下实例,非常通俗易懂。

(3)大信息量、大容量性,政治课教学的特点就是时效性和信息量大。采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把最新的时政信息传播给学生。例如在党的“十八大”结束后,我把报告中相关的材料进行整理汇编,让学生在接受党的最新理论政策的同时,运用所学的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哲学的知识,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这样既节约了空间和时间,又充分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政治课与多媒体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1)在政治课上,我们必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在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信息的同时,要充分调动他们思考。教师要多引导和点拨,避免学生被动地接受老师传递的信息,缺少理性的思考。

(2)政治课的`多媒体教学不是仅仅播放课件和文字,要通过各种软件和比较新的技术,提高政治课件的技术含量,注意分层次教学,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接受到与之相匹配的知识,这也是对传统教学的改革。今后,我们政治老师可以在这些方面多加探索,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3)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还必须正确处理多媒体和粉笔、普通教具、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在课堂讲解中,该板书的就板书。在课前准备中,多媒体也绝不能代替我们政治老师的讲义和备课,传统中优秀有效的东西绝不能丢。

当然,一个好的政治老师除有好的教学思维与经验之外,对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计算机网络的灵活运用是至关重要的。时代随着科技而进步,现代教育的精华通过多媒体媒介的传播,将对于我们以后的教学有着不可估量的辅助效果。只要我们勤于学习和思考,多动手动脑,运用信息技术改革抽象沉闷的课堂,就能真正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政治课教学的效益就会不断提高。

(山东省胶州市第二中学)

篇17:论英语听力课程教学与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

论英语听力课程教学与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

本文提出利用英语听力课程的教学与训练来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听力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不仅可以用来提高学生笔录这一应用性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更可以促进学生对其它相关专业,如经济、法律等的了解.由于听力教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及跨学科特性,因此可以成为英语专业培养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的一种很好的基础平台.

作 者:王敏 李弘  作者单位:宁波大红鹰学院外国语学院,浙江・宁波,315175 刊 名: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UZHOU EDUCATION INSTITUTE 年,卷(期):2009 12(6) 分类号:H319 关键词:综合能力   跨文化能力   复合型英语人才  

相关专题 听力课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