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称小孩的习俗

颜与肉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颜与肉”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立夏称小孩的习俗(共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一起分享。

篇1:立夏称小孩的习俗

立夏时称小孩的习俗最初来源于吴国孙夫人和小阿斗。相传,三国时刘后主阿斗是赵子龙在长坂从曹军百万军中救出来的,因阿斗母亲已投井自杀,刘备把阿斗带在身边。后来周瑜误施美人计,刘备遂娶吴王孙权的妹妹为继室。刘备要出征领战,带着阿斗很不方便,就把阿斗交给孙夫人抚养。那时,孙夫人住在吴国,那里气候温和,物产丰富,让孙夫扶养阿斗,既平安又放心。到吴国时正好是立夏节。孙夫人一见白白胖胖的小阿斗,非常欢喜。但孙夫人也有顾虑,毕竟是晚娘,

万一有个差错,不仅夫君面上不好交待,在朝廷内外也会留下话柄。美丽聪明的孙夫人想了一个办法:今天正是立夏,用秤把小阿斗在子龙面前称一称,到翌年立夏节再称,就知道孩子养得好不好了。打定主意后,便立即将小阿斗过秤。赵子龙觉得新鲜,也顺口讲了一句吉利话:“娘娘,孩子钩住了,准平安,养得好。”从此,每年立夏节,孙夫人把小阿斗称一称,向刘备报平安,又仿制大量的烧饼分给宫女,因而在江南一带就形成了立夏节称小孩和吃塌饼的习俗。

拓展阅读:

立夏其他习俗

帝王迎夏

在周朝,立夏这天,皇帝要率领文武百官到京城外的南郊迎夏,举行祭祀炎帝、祝融的仪式,并指定官员到全国各地勉励农民耕作。《礼记・月令》中说:“立夏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夏于南郊。还返,行赏、封诸侯,庆赐逐行,无不欢悦。”

汉代沿承此俗,到宋代,礼仪更趋繁琐,明代始有“尝新风俗”。清代还有馈赠礼品的说法。关于这种说法在清代《帝京岁时纪胜》就有记载,书中说“立夏取平时曝晒之米粉春芽,并用糖面煎作各色果叠,相互馈送”,可以看出古人们把立夏看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

立夏启冰

宫廷里“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冰是上年冬天贮藏的,由皇帝赐给百官。

立夏尝新

在后世,立夏还有尝新等节日活动。如苏州有“立夏见三新”之谚,三新为樱桃、青梅、麦子,用以祭祖。在常熟,尝新的食物更为丰盛,有“九荤十三素”之说,九荤为鲫、咸蛋、螺、熄(即放在微火上煨熟;一种烹调方法,用多种香料加工而成为熄鸡)鸡、腌鲜、卤虾、樱桃肉;十三素包括樱桃、梅子、麦蚕(新麦揉成细条煮熟)、笋、蚕豆、矛针、豌豆、黄瓜、莴笋、草头、萝卜、玫瑰、松花。在南通,则吃煮鸡、鸭蛋。

立夏饯春

江浙一带,人们因大好的春光明媚过去了,未免有惜春的伤感,故备酒食为欢,好像送人远去,名为饯春。崔S在赋里说:“迎夏之首,末春之垂。”吴藕汀《立夏》诗也说:“无可奈何春去也,且将樱笋饯春归。”

吃五色立夏饭

立夏当天,我国南方很多地方的人们会用赤豆、黄豆、黑豆、青豆、绿豆等五色豆拌合白粳米煮成“五色饭”,俗称吃“立夏饭”。吃过“立夏饭”,还有“称人”的习俗。据说这一天称了体重之后,就不怕夏季炎热,不会消瘦,否则就有病灾缠身。

饮立夏茶消暑

为迎接立夏,我国江西一带还有立夏饮茶的习俗,说是不饮立夏茶,会一夏苦难熬;在江浙等地有转蛋、碰蛋、绘蛋等立夏民俗游戏;在我国安徽一带立夏这天忌坐门槛,俗信说这天坐门槛,夏天里会疲倦多病;闽南地区立夏吃虾面,即购买海虾掺入面条中煮食,海虾熟后变红,为吉祥之色,而虾与夏谐音,以此为对夏天的祝愿。

篇2:立夏称人的习俗

夏季炎热,五月俗称“恶月”,多禁忌。古书中有“不举五月子”(不容易将五月所生的孩子抚养成人之意)的说法。战国孟尝君、东晋将领王镇恶、宋徽宗赵佶,均因生于五月初五而有让外家抚养的经历,可见俗忌之深。进入初夏,疫疾容易流行;老弱幼儿又有不能适应炎热酷暑之症,俗称“苦夏”,中医称为“夏疰”。立夏秤人的习俗与此有关。

此习俗为每当立夏之时,测量体重变化趋势的一种活动,旧时流行于东南诸省。立夏时节,年长者悬大秤于房梁或院前树叉上,男子老幼依次上称,计其轻重,以与去年比较其肥瘦。此俗由来已久,据清同治元年修撰的噬苏州府志》记载:“立夏日……以大秤衡人而记其轻重。”立夏秤人的缘由,据清代顾铁卿噬清嘉录》载,立夏日,“家户以大秤权人轻重,至立秋日,又称之,以验夏中之肥瘠。”这种习俗对维护身体健康,及时诊治身体病症有积极的意义。此俗现在某些地区仍习见。

篇3:立夏称人的习俗

立夏日悬秤称人体重并记下重量的习俗主要流行于江南一带的江苏、上海、浙江、湖南、江西等地。立夏称人有很多讲究:第一,秤锤不能向内移,只能向外移,意即只能加重,不能减轻。第二,称的斤数若是九,就必须再加上一斤,因为九是尽头数,不吉利。

在浙江湖州。给儿童称重时,必须在儿童的口袋里放一块石头,一是增加重量,二是取长寿之意。

各地对称人的寓意说法不同。在上海、浙江富阳,都认为称人可以解除庄夏之患。在江苏苏州,认为称人可以保一年平安。在浙江临海,俗信称人可以令人不生病。在江西吉安,则认为称人可以使体重不减。

篇4:立夏称人的习俗

传说三国时,蜀后主阿斗(刘禅)和母亲糜夫人被曹操当人质捉走。赵子龙单枪匹马入曹军救出阿斗,糜夫人为了不连累赵子龙。投井自尽。阿斗救回来后,刘备觉得带在身边不方便,就想把阿斗交给续弦的孙夫人抚养。因为孙夫人住在吴国,江南气候好,让孙夫人带阿斗既安全又放心。于是,刘备准备了许多礼品,由赵子龙护送着去吴国。

赵子龙护送阿斗到吴国时刚好是立夏节。孙夫人一见白胖胖的小阿斗非常欢喜,但自己毕竟是后娘,怕带不好遭人议论。孙夫人为人聪明,于是想出了一个办法:今天正是立夏,用秤把小阿斗在赵子龙面前称一称,到第二年立夏节再称,就知道孩子养得好不好了。

后来,孙夫人在每年立夏节,都把阿斗称一称,然后向刘备报告。就这样,形成了立夏称人的习俗。

篇5:立夏称人的习俗

古诗云:“立夏秤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20世纪30年代《宁国县志》中记载:“立夏。以秤秤人体轻重,免除疾病,所谓不怯夏也。俗传立夏坐门槛,则一年精神不振。”

清光绪八年《嘉定县志》:“夏至日,称人,云不疰夏,戒坐户槛。”疰夏,似可理解为暑期综合症。

立夏之日的“称大,习俗主要流行于我国南方,起源于三国时代。传说刘备死后,诸葛亮把他)L子阿斗交赵子龙送往江东,并拜托其后妈、已回娘家的昊国孙夫人抚养。

那天正是立夏,孙夫人当着赵子龙面给阿斗称了体重,来年立夏再称一次看体重增加多少,再写信向诸葛亮汇报,由此形成传入民间的风俗。

此说似是民间传说,与史实似不符合。试想想,蜀昊是三国竞争关系,必有一战决胜负,诸葛亮怎会把蜀国未来皇帝交到敌人之境,一旦战事起,无疑是做人质。更不可将国家接班人交到敌人的文化氛围中培养教育。所以,尽管孙夫人爱阿斗,诸葛亮也不至于这么傻。

关于孙夫人、阿斗、赵子龙和过江东的事,历史上真有此事,但不是要赵子龙将阿斗送往江东,而是赵子龙从孙夫人手中夺回阿斗。

“赵云截江夺阿斗”情节出自《三国演义》第六十一回“赵云截江夺阿斗孙权遗书退老瞒”。

刘禅一生的重要经历似乎都和赵云有关,他不到周岁便遭兵劫,长坂坡千军万马中,全靠赵云拼命才保住一条性命,之后母亲早死,父亲连年征战又不在身边,和孤儿差不多。 刘禅七岁时,差点被继母孙夫人带到江东。孙权为了进攻刘备夺回荆州,用计把孙夫人骗回去。孙夫人把刘禅带上。这就是《三国演义》中“赵云截江夺阿斗’的故事。

事实上,这个故事还不是罗贯中编造的,裴松之注三国志有云:“权闻备西征,大遣舟船迎妹,而夫人欲将后主还昊,云与张飞勒兵截江,乃得后主还。”

说赵子龙送阿斗往江东拜托其后妈孙夫人抚养,可能是将这一情节张冠李戴弄错乙民间传说是不按常理甚至不按常识来的,只是为了形象说明阿斗与立夏“称大’习俗的关系。

不过,立夏“称大’习俗似乎真和刘阿斗有关。或许民间传说的创作者们也意识到了上说的不足信,民间又编造了另一个故事,似乎要顽固地坚持阿斗是这一习俗来源的观点。

这另一说法,是说立夏之日的“称人’习俗仍起源于三国时代,这里增加了诸葛亮与孟获的角色地位。

传说孟获被诸葛亮收服,归顺蜀国之后,对诸葛亮言听计从。诸葛亮临终嘱托孟获每年要来看望蜀主一次。诸葛亮嘱咐之日,正好是这年立夏,孟获当即去拜阿斗。

从此以后,每年夏日,孟获都依诺来蜀拜望。过了数年,晋武帝司马炎灭掉蜀国,掳走阿斗。而孟获不忘}g相之托,每年立夏带兵去洛阳看望阿斗,每次去都要称阿斗的重量,以验证阿斗是否被晋武帝亏待。

孟获扬言如果亏待阿斗,就要起兵反晋。晋武帝为了迁就孟获,就在每年立夏这天,用糯米加豌豆煮成中饭给阿斗吃。阿斗见豌豆糯米饭又糯又香,就加倍吃下。孟获进城称人,每次都比上年重几斤。

阿斗虽然没有什么本领,但有孟获立夏称人之举,晋武帝也不敢欺侮他,日子也过得清静安乐,福寿双全。

这一传说,虽然也与史实有异,但百姓希望的即是“清静安乐,福寿双全”的太平世界。立夏称人会对阿斗带来福气,人们也祈求上苍给他们带来立夏“称人“好运。

据说这一天称了体重之后,就不怕夏季炎热,不会消瘦,否则会有病灾缠身。

称人的习俗往往在立夏吃罢中饭之后沙门在村口或台门里挂起尸杆大木秤,或在横梁上挂一杆大秤,秤钩悬~只凳-T}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称人。

有的没有凳子,而是大人双手拉住秤钩、两足悬空称体重;孩童则坐在箩筐内,吊在秤钩上称体重,谓立夏过秤可免痊夏。若体重增,称“发福”,体重减,谓“消肉”。

上海就有“节交立夏记分明,吃罢摊菜试宝称”的习俗,中午时无论男女老幼都要称‘下体重。

杭州吃完立夏饭,大人拿来箩筐、大秤,给孩子们称体重,看比去年重了多少。

司秤人尸面打秤花,一面讲着吉利话。

称老人要说“称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

称姑娘说“一百零五斤,员外人家找上门。勿肯勿肯偏勿肯,状元公子有缘分”。

称小孩则说“称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长大会出山。七品县官勿犯难,三公九卿也好攀”。

打秤花只能里打出(即从小数打到大数),不能外打里。古诗云:“立夏称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

关于立夏称人的习俗_立夏称人

篇6:立夏称人是什么习俗介绍阅读

立夏秤人

夏季炎热,五月俗称“恶月”,多禁忌。古书中有“不举五月子”(不容易将五月所生的孩子抚养成人之意)的说法。战国孟尝君、东晋将领王镇恶、宋徽宗赵佶,均因生于五月初五而有让外家抚养的经历,可见俗忌之深。进入初夏,疫疾容易流行;老弱幼儿又有不能适应炎热酷暑之症,俗称“苦夏”,中医称为“夏疰”。立夏秤人的习俗与此有关。

此习俗为每当立夏之时,测量体重变化趋势的一种活动,旧时流行于东南诸省。立夏时节,年长者悬大秤于房梁或院前树叉上,男子老幼依次上称,计其轻重,以与去年比较其肥瘦。此俗由来已久,据清同治元年修撰的噬苏州府志》记载:“立夏日……以大秤衡人而记其轻重。”立夏秤人的缘由,据清代顾铁卿噬清嘉录》载,立夏日,“家户以大秤权人轻重,至立秋日,又称之,以验夏中之肥瘠。”这种习俗对维护身体健康,及时诊治身体病症有积极的意义。此俗现在某些地区仍习见。

立夏称人

立夏日悬秤称人体重并记下重量的习俗主要流行于江南一带的江苏、上海、浙江、湖南、江西等地。立夏称人有很多讲究:第一,秤锤不能向内移,只能向外移,意即只能加重,不能减轻。第二,称的斤数若是九,就必须再加上一斤,因为九是尽头数,不吉利。

在浙江湖州。给儿童称重时,必须在儿童的口袋里放一块石头,一是增加重量,二是取长寿之意。

各地对称人的寓意说法不同。在上海、浙江富阳,都认为称人可以解除庄夏之患。在江苏苏州,认为称人可以保一年平安。在浙江临海,俗信称人可以令人不生病。在江西吉安,则认为称人可以使体重不减。

立夏称人的传说

传说三国时,蜀后主阿斗(刘禅)和母亲糜夫人被曹操当人质捉走。赵子龙单枪匹马入曹军救出阿斗,糜夫人为了不连累赵子龙。投井自尽。阿斗救回来后,刘备觉得带在身边不方便,就想把阿斗交给续弦的孙夫人抚养。因为孙夫人住在吴国,江南气候好,让孙夫人带阿斗既安全又放心。于是,刘备准备了许多礼品,由赵子龙护送着去吴国。

赵子龙护送阿斗到吴国时刚好是立夏节。孙夫人一见白胖胖的小阿斗非常欢喜,但自己毕竟是后娘,怕带不好遭人议论。孙夫人为人聪明,于是想出了一个办法:今天正是立夏,用秤把小阿斗在赵子龙面前称一称,到第二年立夏节再称,就知道孩子养得好不好了。

后来,孙夫人在每年立夏节,都把阿斗称一称,然后向刘备报告。就这样,形成了立夏称人的习俗。

立夏称人的来历

古诗云:“立夏秤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20世纪30年代《宁国县志》中记载:“立夏。以秤秤人体轻重,免除疾病,所谓不怯夏也。俗传立夏坐门槛,则一年精神不振。”

清光绪八年《嘉定县志》:“夏至日,称人,云不疰夏,戒坐户槛。”疰夏,似可理解为暑期综合症。

立夏之日的“称大,习俗主要流行于我国南方,起源于三国时代。传说刘备死后,诸葛亮把他)L子阿斗交赵子龙送往江东,并拜托其后妈、已回娘家的昊国孙夫人抚养。

那天正是立夏,孙夫人当着赵子龙面给阿斗称了体重,来年立夏再称一次看体重增加多少,再写信向诸葛亮汇报,由此形成传入民间的风俗。

此说似是民间传说,与史实似不符合。试想想,蜀昊是三国竞争关系,必有一战决胜负,诸葛亮怎会把蜀国未来皇帝交到敌人之境,一旦战事起,无疑是做人质。更不可将国家接班人交到敌人的文化氛围中培养教育。所以,尽管孙夫人爱阿斗,诸葛亮也不至于这么傻。

关于孙夫人、阿斗、赵子龙和过江东的事,历史上真有此事,但不是要赵子龙将阿斗送往江东,而是赵子龙从孙夫人手中夺回阿斗。

“赵云截江夺阿斗”情节出自《三国演义》第六十一回“赵云截江夺阿斗孙权遗书退老瞒”。

刘禅一生的重要经历似乎都和赵云有关,他不到周岁便遭兵劫,长坂坡千军万马中,全靠赵云拼命才保住一条性命,之后母亲早死,父亲连年征战又不在身边,和孤儿差不多。 刘禅七岁时,差点被继母孙夫人带到江东。孙权为了进攻刘备夺回荆州,用计把孙夫人骗回去。孙夫人把刘禅带上。这就是《三国演义》中“赵云截江夺阿斗’的故事。

事实上,这个故事还不是罗贯中编造的,裴松之注三国志有云:“权闻备西征,大遣舟船迎妹,而夫人欲将后主还昊,云与张飞勒兵截江,乃得后主还。”

说赵子龙送阿斗往江东拜托其后妈孙夫人抚养,可能是将这一情节张冠李戴弄错乙民间传说是不按常理甚至不按常识来的,只是为了形象说明阿斗与立夏“称大’习俗的关系。

不过,立夏“称大’习俗似乎真和刘阿斗有关。或许民间传说的创作者们也意识到了上说的不足信,民间又编造了另一个故事,似乎要顽固地坚持阿斗是这一习俗来源的观点。

这另一说法,是说立夏之日的“称人’习俗仍起源于三国时代,这里增加了诸葛亮与孟获的角色地位。

传说孟获被诸葛亮收服,归顺蜀国之后,对诸葛亮言听计从。诸葛亮临终嘱托孟获每年要来看望蜀主一次。诸葛亮嘱咐之日,正好是这年立夏,孟获当即去拜阿斗。

从此以后,每年夏日,孟获都依诺来蜀拜望。过了数年,晋武帝司马炎灭掉蜀国,掳走阿斗。而孟获不忘}g相之托,每年立夏带兵去洛阳看望阿斗,每次去都要称阿斗的重量,以验证阿斗是否被晋武帝亏待。

孟获扬言如果亏待阿斗,就要起兵反晋。晋武帝为了迁就孟获,就在每年立夏这天,用糯米加豌豆煮成中饭给阿斗吃。阿斗见豌豆糯米饭又糯又香,就加倍吃下。孟获进城称人,每次都比上年重几斤。

阿斗虽然没有什么本领,但有孟获立夏称人之举,晋武帝也不敢欺侮他,日子也过得清静安乐,福寿双全。

这一传说,虽然也与史实有异,但百姓希望的即是“清静安乐,福寿双全”的太平世界。立夏称人会对阿斗带来福气,人们也祈求上苍给他们带来立夏“称人“好运。

据说这一天称了体重之后,就不怕夏季炎热,不会消瘦,否则会有病灾缠身。

称人的习俗往往在立夏吃罢中饭之后沙门在村口或台门里挂起尸杆大木秤,或在横梁上挂一杆大秤,秤钩悬~只凳-T}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称人。

有的没有凳子,而是大人双手拉住秤钩、两足悬空称体重;孩童则坐在箩筐内,吊在秤钩上称体重,谓立夏过秤可免痊夏。若体重增,称“发福”,体重减,谓“消肉”。

上海就有“节交立夏记分明,吃罢摊菜试宝称”的习俗,中午时无论男女老幼都要称‘下体重。

杭州吃完立夏饭,大人拿来箩筐、大秤,给孩子们称体重,看比去年重了多少。

司秤人尸面打秤花,一面讲着吉利话。

称老人要说“称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

称姑娘说“一百零五斤,员外人家找上门。勿肯勿肯偏勿肯,状元公子有缘分”。

称小孩则说“称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长大会出山。七品县官勿犯难,三公九卿也好攀”。

打秤花只能里打出(即从小数打到大数),不能外打里。古诗云:“立夏称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

2020关于立夏称人的习俗_立夏称人

篇7:立夏称小孩体重啥含义

立夏称小孩体重啥含义

据说,立夏这一天称了体重之后,就不怕夏季炎热,不会消瘦,否则会有病灾缠身。人们在村口或台门里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根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讲着吉利话。

秤老人要说“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秤姑娘说“一百零五斤,员外人家找上门。勿肯勿肯偏勿肯,状元公子有缘分。”秤小孩则说“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长大会出山。七品县官勿犯难,三公九卿也好攀”。

立夏称小孩的习俗的由来

每年5月5日或6日时,“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太阳到达黄经45°,故名立夏也。

“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在我国古代是非常重视立夏这个节气的,传统风俗众多,有些保留至今。

立夏时称小孩的习俗最初来源于吴国孙夫人和小阿斗。相传,三国时刘后主阿斗是赵子龙在长坂从曹军百万军中救出来的,因阿斗母亲已投井自杀,刘备把阿斗带在身边。后来周瑜误施美人计,刘备遂娶吴王孙权的妹妹为继室。刘备要出征领战,带着阿斗很不方便,就把阿斗交给孙夫人抚养。那时,孙夫人住在吴国,那里气候温和,物产丰富,让孙夫扶养阿斗,既平安又放心。

到吴国时正好是立夏节。孙夫人一见白白胖胖的小阿斗,非常欢喜。但孙夫人也有顾虑,毕竟是晚娘,万一有个差错,不仅夫君面上不好交待,在朝廷内外也会留下话柄。美丽聪明的孙夫人想了一个办法:今天正是立夏,用秤把小阿斗在子龙面前称一称,到翌年立夏节再称,就知道孩子养得好不好了。

打定主意后,便立即将小阿斗过秤。赵子龙觉得新鲜,也顺口讲了一句吉利话:“娘娘,孩子钩住了,准平安,养得好。”从此,每年立夏节,孙夫人把小阿斗称一称,向刘备报平安,又仿制大量的烧饼分给宫女,因而在江南一带就形成了立夏节称小孩和吃塌饼的习俗。

立夏称体重也是为了及时发现“退夏”,以便发现体重减轻时及时采取补品增补。

立夏的风俗有哪些

1、秤人

立夏吃罢中饭,有秤人的习俗。古诗云:“立夏秤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人们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根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

2、喝粥

根据当地史料记载,我国古时每年“立夏”节气,民间形成了吃粥、挂蛋等习俗。民间传说立夏这天喝立夏粥可保一年平平安安、无病无灾,

3、吃立夏饭

立夏这一天,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习俗,要变着花样吃各种饭,乌米饭、豌豆糯米饭……主料都是最最平常的米饭,但因为加进了各种时令的料,变换出不同的颜色

4、尝新

很多地方有“立夏尝鲜”之俗。人们品尝时令食物,以求健康吉祥。

5、做夏

立夏季节,福州风俗流行煮鼎边“做夏”。鼎边糊(又称锅边糊),用米浆涮锅边烧煮而成,配以虾米、虾油、葱菜、金针、黑木耳、蚬子,或少量香菇、蛏干等海鲜清汤,其味极为荤美可口。

6、食面食

我国北方多种植小麦,立夏正是小麦上场时节,因此北方大部分地区立夏时有制作与食用面食的习俗,意在庆祝小麦丰收。立夏的面食主要有夏饼、面饼和春卷三种。

7、喝茶

我国江西、扬州等地有立夏饮茶的习俗。夏天酷暑炎热,经常喝茶,尤其是偏凉性的绿茶,可以让暑气顿消,起到清热解暑、利尿排毒的作用。

8、迎夏

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立夏。还有习俗说立夏日不迎夏,会有病灾缠身。

相关专题 立夏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