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势与等势面测试习题

twin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twin”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电势与等势面测试习题(共3篇),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与分享哟!

篇1:电势与等势面测试习题

电势与等势面测试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

A.沿电场线的方向,场强一定越来越小

B.沿电场线的方向,电势一定越来越低

C.沿电场线方向移动电荷,电势能逐渐减小

D.在电场力作用下,正电荷一定从电势高处向电势低处移动

解析:选B.沿电场线的方向是电势逐渐降低,但不一定是场强减小的方向,故A错误,B正确;只有沿电场线方向移动正电荷,电势能才减小,负电荷则相反,故C错误;因为不知道电荷的初速度,所以D错误.

2.将电荷由静止释放,只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运动时,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无论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总是由低电势点向高电势点运动

B.无论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总是由高电势点向低电势点运动

C.无论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总是向电势能减小的方向运动

D.无论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总是向电势能增大的方向运动

解析:选C.电荷仅在静电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若是正电荷,则沿电势降低的方向运动,若是负电荷,则沿电势升高的方向,但是无论正电荷,还是负电荷,静电力对电荷做正功,其电势能减小,故只有C正确.

3.关于等势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荷在等势面上移动时不受电场力的作用,所以说电场力不做功

B.等势面上各点的场强大小相等

C.等势面不一定跟电场线垂直

D.两个等势面永不相交

解析:选D.等势面上各点电势相等,在等势面上移动电荷电场力不做功,所以等势面一定跟电场线垂直,两等势面永不相交.

4.(高考山东卷改编)某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2-2-15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图2-2-15

A.c点场强大于b点场强

B.a点电势低于b点电势

C.若将一试探电荷+q由a点释放,它将沿电场线运动到b点

D.若在d点再固定一点电荷-Q,将一试探电荷+q由a移至b的过程中,电势能减小

解析:选D.电场线密的地方场强大,选项A错;沿电场线的方向移动,电势逐渐降低,选项B错;由静止释放带电粒子,只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粒子会沿直线的.电场线运动,但不会沿曲线的电场线运动,选项C错;试探电荷+q从a到b,原电场对+q做正功,-Q也对试探电荷+q做正功,因此总功为正,电势能减小,选项D对.

5.如图2-2-16所示,B、C、D三点都在以电荷+Q为圆心的某一同心圆弧上,将一检验电荷从A点分别移到B、C、D各点时,电场力做功的大小比较为( )

图2-2-16

A.WAB>WAC B.WCD>WAB

C.WAC>WAD D.WAB=WAC

解析:选D.根据点电荷等势面的特点知,B、C、D三点在Q形成的电场中的同一等势面上,因此,从A点移动电荷到B、C、D三点电场力做功相等,故选项D正确.

6.(福州高二检测)在静电场中,关于场强和电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场强度大的地方电势一定高

B.电势为零的地方场强也一定为零

C.场强为零的地方电势也一定为零

D.场强大小相同的点电势不一定相同

解析:选D.场强和电势没有必然联系.场强大处电势不一定大,电势大处场强也不一定大.场强是由电场线的疏密程度决定的,电势是沿着电场线方向减小的.

7.有一带电粒子沿图2-2-17中的AB曲线穿过一匀强电场,a、b、c、d均为匀强电场中的等势面,且电势φa<φb<φc<φd,若不计粒子所受重力,那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2-2-17

A.粒子一定带负电

B.粒子的运动轨迹是抛物线

C.从A点运动到B点粒子的电势能增加

D.从A点到B点过程中电势能与动能之和不变

解析:选C.因为a、b、c、d是匀强电场中的等势面,且φa<φb<φc<φd,则电场线一定垂直于等势面由d指向a.由粒子运动轨迹的弯曲方向可知其所受电场力方向大致向上,即与场强的方向相反,所以判定粒子带负电,A正确;受恒力作用的粒子的曲线运动轨迹一定是抛物线,B正确;由A到B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又因为只受电场力作用,所以电势能与动能总和保持不变,C错、D正确.

8.如图2-2-18所示,虚线a,b,c是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相邻等势面间的电势差相同,实线为一个带正电的质点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的运动轨迹,P,Q是轨迹上的两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2-2-18

A.三个等势面中,等势面a的电势最高

B.带电质点通过P点时的动能比通过Q点时的小

C.带电质点通过P点时的加速度比通过Q点时的小

D.带电质点一定是从P点向Q点运动

解析:选B.设带电粒子从Q点运动到P点,由图可知,粒子所受电场力指向轨迹内侧,电场力做负功,根据功能关系得A错B对;因为相邻等势面的电势差相同,所以等势面越密的位置场强越大,C错;由该图不能确定粒子的运动方向,D错.

9.如图2-2-19所示,在负点电荷Q的电场中.有a、b、c三点,它们到点电荷的距离为ra

图2-2-19

A.a点电势高于c点电势

B.a点场强比c点场强大

C.同一负电荷放在c点比放在a点的电势能大

D.同一负电荷由a点移到b点,比由b点移到c点电场力做功多

解析:选B.分别作出过a、b、c三点的等势面(以“-Q”为球心的球面),因为raEpc,C错;由W=qU,Uab=Ubc知D错;由E=kQr2知,raEc,B正确.

10.(20济南质检)如图2-2-20所示,在x轴上关于原点O对称的两点固定放置等量异种点电荷+Q和-Q,x轴上的P点位于-Q的右侧.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图2-2-20

A.在x轴上还有一点与P点电场强度相同

B.在x轴上还有两点与P点电场强度相同

C.若将一试探电荷-q从P点移至O点,电势能增大

D.若将一试探电荷+q从P点移至O点,电势能减小

解析:选A.根据等量异种点电荷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图可知,与P点电场强度相同的点只有一点,在+Q左侧,与P点关于O点对称,A正确,B错误;取无穷远处电势为零,即φ∞=0,由于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所以φ∞=0>φP,而φO=φ∞,故φO>φP,对正电荷,在电势越高位置,电势能越大,负电荷则相反,故C、D错误.

二、非选择题

11.如图2-2-21所示,在点电荷Q形成的电场中,把一个q=-2×10-8 C的点电荷由无穷远处分别移到电场中的A,B,C三点,电场力做功分别为6.0×10-7 J,4.0×10-7 J,1.0×10-7 J.以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这三点的电势分别是多少?

图2-2-21

解析:由公式φ=Epq及W=ΔEp可知,φA=6.0×10-72×10-8 V=30 V,φB=4.0×10-72×10-8 V=20 V,φC=1.0×10-72×10-8 V=5 V.

答案:30 V 20 V 5 V

12.如图2-2-22所示,光滑绝缘杆竖直放置,它与以正点电荷Q为圆心的某一圆周交于B、C两点,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有孔小球从杆上的A点无初速度下滑,已知qQ,AB=h,小球滑到B点时速度大小为3gh,求:

图2-2-22

(1)小球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电场力做多少功?

(2)若取A点电势为零,C点电势是多大?

解析:(1)点电荷的等势面是以点电荷为球心的同心球面.从A到B,由动能定理得mgh+W=12mv2B,

故W=12mgh,

(2)由于A点电势为零,所以在A点电势能为零.故在B点电势能

EpB=-W=-12mgh,

所以B点电势

φB=EpB-q=-12mgh-q=mgh2q,

由于B、C两点电势相等,

所以φC=φB=mgh2q.

答案:(1)12mgh (2)mgh2q

篇2:电场线与等势面的关系

等势面与电场线的关系

(1)电场线的方向为该点的场强方向,电场线的疏密表示场强的大小。

(2)电场线互不交互,等势面也互不交互。

(3)电场线和等势面在交互处相互垂直。

(4)电场线的方向是电势降低的方向,而且是降低最快的地方。

(5)电场线密的地方等差等势面密,等差等势面密的地方电场线也密。

电场线

为形象地描述场强的分布,在电场中人为地画出一些有方向的曲线,曲线上一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场强的方向。电场线的.疏密程度与该处场强大小成正比。

电场线也称电力线。电场是一种物质,电场线不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物质,最早由法拉第引入与使用。是人为地画出的形象描述电场分布的辅助工具。

等势面

等势面,指静电场中电势相等的各点构成的面。等势面通常分为等比等势面和等差等势面。等比等势面的两个等势面的电势之比相等,等差等势面的两个等势面的电势之差相等。在实际运用中等比等势面占有优势,而学习中一般倾向于考查等差等势面。

篇3:《观沧海》教案及测试习题

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内容,能根据诗句中的词语,理解诗人的抱负。

2、体会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育方面:

1、培养学生诵读的良好习惯。

2、激发学生对古体诗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文。

古代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有很多佳作,不仅语言隽美,而且意境深远;它们有的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因此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成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我们中学生学一点优秀的古代诗词,不仅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语言水平,而且能陶冶我们的思想情操。所以我们要认真学习和努力掌握一定数量的古代诗词。今天,我们学习五首古代诗词,主要是领会古人融情于景表达襟怀和讲究炼字炼句亦即炼意的手法。

二、学习课文。

1.解题:题目是什么意思?“沧海”的“沧”字怎么解释?题目能不能换成“观大海”?

明确:沧,是暗绿色。“沧海”有色彩,比“大海”形象,所以不能换。

2.教师范读后学生诵读。

3.理解内容。

4.分析韵律。

本诗为四言乐府诗,韵脚为“峙”“起”“里”“志”等字,可见押的是“i”韵。

5.齐读、背诵。

随堂测试及答案

1、本诗作者 ,不仅是建安时期一位杰出的诗人,还是封建社会一位杰出的 、军事家。

2、按要求填写原诗中的语句。

①诗人登临碣石山的目的是:

②实写诗人所见之景的句子是:

③虚写诗人所想之景的句子是:

3、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统领全篇写景的一个字是“ ”。写景时,先写岛上的 ,次写海面上的 ,最后写天空中日月星辰。本诗的情感基调是 。

4、前三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 ”写的是动景,“ ”写的是静景。

5、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6、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7、“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诗句中的“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8、“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渲染了大海 的气势。“何”字体现了作者面对大海的惊奇,因为他看到了山岛的 ,树木的 ,波浪的 。

9、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通过写作者在远征途中登上碣石山俯瞰大海所看见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

B.诗歌前四联写诗人登上碣石山看见山岛耸立,树木茂盛,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

C.第五、六联通过丰富的想像,写出沧海之大,吞吐日月,含盈群星的气派。

D.最后一句,如一曲雄壮的乐曲,在最激越处戛然而止,悲从中来,发出感慨。

参考答案:

1、曹操 政治家

2、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3、观 树木百草 秋风洪波 苍凉慷慨,悲壮激昂

4、动景:水何澹澹、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静景: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动景静景各写一点即可)

5、示例:(树木凋零)秋风阵阵,呼呼作响,诗人站在辽阔的在海边,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只作翻译1分,有想象内容1分)

6、诗人通过丰富的想像,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

7、互文 表明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是作者的想象之景,体现诗人的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

8、苍茫动荡巍峨 茂盛 汹涌

9、D

相关专题 等势面电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