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小故事:三个神仙推山

粟米粥也也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粟米粥也也”参与投稿,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民间小故事:三个神仙推山(共6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1:民间小故事:三个神仙推山

话说盘古开天辟地之初,中国大地上全是大山,那山一座挨着一座、形态各异、奇形怪状的。有的尖尖的,像圆柱体;有的逐渐收尖,似一个圆锥体;有的则是像用菜刀切出来的一样陡峭。山上都是些石头,那石头上只有薄薄的一层土,只能长出一些矮小的灌木和一些杂草、小野花之类的。

四季轮回,春去春又来,灌木和杂草随着四季的更替也不断的枯了又荣,荣了又枯。时间的车轮就这样过了几万年,人类诞生了。有人就要吃饭呀,于是人们开始去开荒种地。人们先把低处的、土壤多的土地开垦出来,但是人越来越多,越来越感觉地太少、不够种,种出一季来,不够吃到下一季的庄稼成熟收割,粮食就没有了,每年都有青黄不接的时候。于是人们就想再多开垦点土地,但是近处的、低处的荒地已经开垦完了,于是人们就开始往山的高处开荒,但是由于山很高,路途遥远,人们每天都要爬很远的山路去开荒,即使是吃饱饭去的,爬了那么远的山路,等好不容易到了山上,就将近要花掉两个小时左右,肚子开始也感觉饿了,所以一天也开不了多少土地。日日开荒,等开的差不多时,也到了该播种的季节了,人们就先放弃开荒,把开出来的土地先播种上再说,不然过了播种季节,开出土地来也没有用呀。当人们要去山上的土地播种的时候,才发觉更幸苦、更困难了,开垦的时候只需要一人带把锄头,带把镰刀,带些火种去把刨出来的杂草和根须之类的烧了就行了,但是播种的时候,就不那么轻松了。即要拿锄头等农用工具,还要带上播种的种子和牲畜的粪便做肥料。人们开始犯愁了,于是就想出来用竹子编制一个箩筐,再在箩筐的中间按照背的宽度拴上两根什么带子,套在两边肩膀上,这样就可以把种子或者肥料放在箩筐里用脊背背到山上去播种了,到收庄稼的时候也可以把庄稼放在箩筐里背回家来,这样效率还高,一次能背很多呢。力气大的多背,力气小的少背,但是都比空手拿的多,于是箩筐就面世了。但是当人们背着箩筐爬山的时候,前胸基本上弯到了坡路上,脸基本上贴到了路上,可以想像,爬山的时候身体都是向前倾的,背上再背着重重的东西,可不是要脸朝黄土背朝天了吗?但是辛苦播种下的种子,由于土壤本来就很薄,又由于雨水冲刷的原因,土壤都随雨水流向低处了,而且雨水也留不住,庄稼都长得很瘦小,粒米都很干瘪,到收成的时候,很多只能把播种时的种子成本收回来。人们等于白辛苦了一场,他们捧着一年辛苦的那点收成,此时泪水和汗水同时流在了粮食里,人们依然吃不饱,苦不堪言。

年复一年,人类祖祖辈辈都这样勉强过活,人们的生活却依然没有改变,但是他们的一切幸苦、努力和洒下的汗水都被天上的玉皇大帝看在眼里,有一年他实在看不下去了,不忍心人们再这样艰辛劳动,却得不到好收成,于是他就下令让他的三个手下——三个神仙到人间来帮人们把山推掉。下令让三个神仙分三路推,从北面至南开始推起,直到推出中国的边境。边边角角的、或者是人烟稀少的地方不推也行。于是三个神仙分三路:一个从北推到广西、江西这边;一个从北退到西藏、四川那边;另一个从北往浙江、湖南那边推。三个神仙推了三天三夜,分别已经把山推到了广西、江西、浙江、湖南、四川、西藏了,三个神仙都觉得很疲劳,于是互相在空中千里聊天,互相询问对方的山推到哪儿了,三个神仙互相汇报了自己推山的情况,然后他们都说自己很累,推不动了,反正很快就会把山推出中国的边境了,三个神仙都说要不咱们坐下来休息一下再推吧。于是他们三个就坐下来休息了一下,等三个神仙休息完站起来再去推山的时候,那些山却再也推不动了,无论三个神仙怎么推,怎样从不同的角度推、怎样使出吃奶的劲(不知道神仙生下来吃不吃奶的,呵呵)也推不动了。于是就说:好了,推不动就算了,就把它们放在这里吧,三神仙就回天上去复命了。

小时候在家和父母干农活,一直都是刀耕火种的,别的平原地方都能用很多农用机器代替手工劳作,可是我们那边怎么用呀,全是高山,所以祖祖辈辈都是还靠牛耕,手种,手收的。当时还想,我的故乡为什么会在那么多山的地方,后来才明白“故乡是祖先迁移的最后一站”的道理。那时听说这个故事时,心想难怪我们那边全是山呢,还曾暗暗的责怪过那三个神仙呢。

后来长大了,第一次坐火车到南京来,才发觉火车一过了贵州和湖南的交界处,马上就是一马平川。要不然火车在贵州境内时要么过大架桥,要么钻隧道。过了湖南和贵州的接壤处,往这边即使有山,也是一些小土丘,根本算不上山,估计是三个神仙在推山的时候,矮的山丘就从他们的腋下或胯下漏掉了。要是坐南京直达昆明的那列火车,从广西经过,火车一进入广西的境内,尤其是和贵州接壤的地方,就又开始全是山了,火车一直在山上做“S”型的蜿蜒爬行。一次次的坐火车观察,让我开始怀疑那个传说是不是真的?愚公子子孙孙的移山,也只不过是移走他自家门前的那一座山而已,莫非曾经真的有三个神仙在中国的大地上做过手脚,把山全推到云贵川藏那边了?否则,中国的地形、地貌怎么这么奇怪?南北的差异怎么那么大?中部地区全是平原,而只有东北那旮沓和西北至西藏那一带有些大山,其余的山全在云贵川三省呢?似乎是很有事实根据的。

篇2:苏州虎丘山民间流传的三个小故事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城里的园林誉满中外,苏州城外的景致更是十分秀丽,那一座座山头蛮有趣,活脱活像一只只野兽:灵岩山像一只伏地的大象;天平山像一只金钱豹;金山像一条卧龙;虎丘山像一只蹲着的猛虎;还有一座狮子山,终年回头望着虎丘,怒目相对,是苏州有名的一景,叫做“狮子回头望虎丘”。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说不清是啥个辰光,苏州这块地方是一片汪洋大海,也不知经过多少年代,天地演化,海陆变迁,才造成了一片平原,装点成了美丽的山河。这虎丘山就是从大海中涌出来的一个小丘,所以原来叫它“海涌山”。

虎丘山的山顶,山石峻峭,盘岩宏伟。这种山石是由岩浆凝成,又经过海水长期冲击,叫做“流纹凝灰岩”。古代人称虎丘山是“海涌峰”,赞颂它是“海涌流辉”,就是这个缘故,还传说山上有个泉眼直通大海哩!

海涌山为啥改叫虎丘山呢?这也有一段古老传说。

苏州人的老祖宗是“荆蛮之族”,远古辰光,他们披头散发,赤裸的身体上画着花纹,为了生活整天和飞禽猛兽搏斗。

那辰光,各种奇形怪状的野兽可多咧!有一次,海涌山上空出现了一只怪兽,它的形状像狮子,嘴巴尖尖却像蝙蝠,身上长着肉翅膀,常常在夜里飞来,飞到哪里,那里人畜就遭殃。

大家从来不曾见过这样的怪兽,它太叫人害怕了。每当它飞来的时候,人无处逃避,便跪在地上哭天拜地,哀哀嚎叫,可是仍旧免不了被它吃掉,谁也想不出办法。有个占卜的人说:“地上的走兽,听到虎豹的吼叫都要奔逃;天上的飞禽,听到凤凰的叫鸣也要躲藏。这百兽之中,以狮子为王,不过我们通常看到的狮子不算厉害,天神派来的这只怪兽,才是真正的狮子!它吞食人畜,是上天的意思,不能违背,只能用生灵去祭祀!”听了这些话,大家越发吓煞哉,议论纷纷,为自己的命运耽忧。

这辰光有一个人不信这件事。他生得又高又大,而且勇敢机警,是个善于征服各种禽兽的能手。他每杀死一只猛兽,就在身上画一条花纹。这满身横七竖八的花纹,鸟兽见了都害怕,人们看了都羡慕。又因为他像老虎那样勇猛,大家便叫他阿虎。阿虎不信这只怪兽是天神派来的,可是一时也想不出好办法来治服它。

又到了怪兽快要飞来的时候,当时的酋长听了占卜人的话,把一大批人畜赶上海涌山,打算用来祭天神,消灾难,阿虎也被赶上山去送死。

海涌山,像大海里的一颗明珠,早晨披霞光,夜晚浴月色。阿虎被赶上山顶,看着这无限风光,心里蛮难过,他怎么舍得丢下这山山水水,去听凭怪兽摆布呢!他心想:不是说“地上的走兽,听到虎豹的吼叫都要奔跑;天上的飞禽,听到凤凰的叫鸣也要躲藏”,这怪兽难道真有天大的本领吗?他就让自己的伙伴,照着老虎的吼声造了“鼓”,照着豹子的叫声造了“锣”,照着狼的嚎声造了“茄”,照着凤凰的鸣声造了“箫”。把这几样乐器一齐吹奏敲打起来,就像百兽喧叫,声震四方,怪兽听了,一定会吓得逃走。

等一切都准备停当,一天夜里,怪兽飞来哉。阿虎就率领大家敲起锣鼓,吹起箫茄,举着许许多多火把,山上山下来回奔走轰叫。老远望上去,海涌山像一只光华闪烁、飞舞滚动的大绣球;近看又象是一只发威的猛虎,在翻腾吼叫。

这辰光,怪兽张牙舞爪,瞪着绿眼睛,拍着肉翅膀飞过来。它望见滚动的火光,听见百兽的吼叫,先是吃了一惊。不过它狂妄得很,随后全不把这些放在眼里,便使劲直朝着这只飞滚的大“虎球”猛扑过来。阿虎看到吓不退怪兽,它反而猛扑下来,马上按照原来约定的办法,把手中的火把用力一挥,霎时乐声停止,火光熄灭,鸦雀无声。

这怪兽刚要猛扑到山顶,忽然眼前一片漆黑,听不到半点声音,失去了目标,心里发了慌,身体一斜,身不由主地一头栽倒在海涌山的西南方,四脚跌断,身陷泥地。原来这怪兽只能在空中发威,一落地再也爬不起来了。尽管它很不服气,但也没有办法,只好回头对这“虎球”怒目瞪视。这就是“狮子回头望虎丘”的来由,“虎球”、“虎球”,后来把海涌山也就叫“虎丘”了。

篇3:苏州虎丘山民间流传的三个小故事

很早很早以前,在虎丘山的荷花池里,有很多的荷花,有一年的五六月间,半夜时候开了一朵大荷花,大家都说这朵花是仙花,有很多善男信女要想修行上西天,就坐在这朵荷花中间,而荷花就慢慢地把荷花瓣合拢来,朝水底沉下去。据说肉体下沉后,灵魂能上西天。这个传说在苏州城内传得沸沸扬扬。每天晚饭后,好多好多的人涌向虎丘山,赶去看半夜开花的盛况,还有许多人是赶去“献身\",想上西天。弄得官府焦头烂额。府台大人决定要把此事弄个水落石出,就派人去观察了好几天。

当时府台大人的夫人也要去试一试,看看是否可以修行上西天,府台大人同意了夫人的想法,但就在夫人动身的前天,也就是在六月初六的那天,府台大人命令公差做好一个稻草人,稻草里包石灰,稻草外面穿上府台夫人的衣服,等到半夜荷花开放时,就把稻草人放在荷花上,荷花果然慢慢合起来,朝水底下沉去 。不到半个时辰,只看见荷花池里,突然窜出一股水柱,直窜到山顶上。观看开花的人大叫:“神仙上山喽!神仙上山喽!”大家赶上山—看,见是一条吃人的大毒蛇,已僵死在山顶上。消息一传百,百传千地很快传遍苏州城,大家纷纷赶往虎丘山上看蛇。府台大人为了便于人们观看这条毒蛇,命人砌台阶到山顶。台阶砌好后—数共有五十三级台阶。这就是虎丘山五十三级台阶的来历。

篇4:苏州虎丘山民间流传的三个小故事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城里的园林誉满中外,苏州城外的景致更是十分秀丽,那一座座山头蛮有趣,活脱活像一只只野兽:灵岩山像一只伏地的大象;天平山像一只金钱豹;金山像一条卧龙;虎丘山像一只蹲着的猛虎;还有一座狮子山,终年回头望着虎丘,怒目相对,是苏州有名的一景,叫做“狮子回头望虎丘”。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说不清是啥个辰光,苏州这块地方是一片汪洋大海,也不知经过多少年代,天地演化,海陆变迁,才造成了一片平原,装点成了美丽的山河。这虎丘山就是从大海中涌出来的一个小丘,所以原来叫它“海涌山”。

虎丘山的山顶,山石峻峭,盘岩宏伟。这种山石是由岩浆凝成,又经过海水长期冲击,叫做“流纹凝灰岩”。古代人称虎丘山是“海涌峰”,赞颂它是“海涌流辉”,就是这个缘故,还传说山上有个泉眼直通大海哩!

海涌山为啥改叫虎丘山呢?这也有一段古老传说。

苏州人的老祖宗是“荆蛮之族”,远古辰光,他们披头散发,赤裸的身体上画着花纹,为了生活整天和飞禽猛兽搏斗。

那辰光,各种奇形怪状的野兽可多咧!有一次,海涌山上空出现了一只怪兽,它的形状像狮子,嘴巴尖尖却像蝙蝠,身上长着肉翅膀,常常在夜里飞来,飞到哪里,那里人畜就遭殃。

大家从来不曾见过这样的怪兽,它太叫人害怕了。每当它飞来的时候,人无处逃避,便跪在地上哭天拜地,哀哀嚎叫,可是仍旧免不了被它吃掉,谁也想不出办法。有个占卜的人说:“地上的走兽,听到虎豹的吼叫都要奔逃;天上的飞禽,听到凤凰的叫鸣也要躲藏。这百兽之中,以狮子为王,不过我们通常看到的狮子不算厉害,天神派来的这只怪兽,才是真正的狮子!它吞食人畜,是上天的意思,不能违背,只能用生灵去祭祀!”听了这些话,大家越发吓煞哉,议论纷纷,为自己的命运耽忧。

这辰光有一个人不信这件事。他生得又高又大,而且勇敢机警,是个善于征服各种禽兽的能手。他每杀死一只猛兽,就在身上画一条花纹。这满身横七竖八的花纹,鸟兽见了都害怕,人们

篇5:苏州虎丘山民间流传的三个小故事

中国自古就有“香草美人”的情愫。在古诗文中,古人常以各色的花草代指各种各样的情感追求。比如,柳隐喻离别,兰隐喻正直,荷隐喻纯洁等。特别是屈原在《离骚》、《九歌》等代表作品中,便列举了种类繁多的香草植物,来比喻“香草美人”,“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以木兰草莽象征自己对真理至死不渝的追求;以“制芰荷以为衣兮”的浪漫象征,比喻自己的刚正不阿、中通外直、出污泥而不染的气节。用植物象征一种芬芳久远的高尚品德和诗意的文人情怀,为后人世代传颂和向往,以致后来逐步演化成百花生日的花朝节、百花节,专为花神建庙,无不受这种民族基因影响,在世界范围内,以花草为节的传统,恐怕只有中华民族才有如此深厚的情怀了。

花朝节的由来,最早在春秋的《陶朱公书》中已有记载。至于“花神”,相传是指北魏夫人的女弟子女夷,传说她善于种花养花,被后人尊为“花神”,并把花朝节附会成她的节日。唐宋时已在宫廷、民间流传甚广,祭拜花神,种花、载树、挑菜(指采摘野菜),亲朋好友郊游雅宴,文人雅士饮酒赋诗,好不热闹。花朝月夕,世俗恒之。旧时,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二月十五的花朝节、八月十五的中秋节这三个“月半”被视为同等重要的岁时节日。

苏州大约在明代兴起花朝节,到了清代成为地方一大特色民俗活动。明清间,虎丘一带已经成为国内著名的四大香花产区之一,“虎丘茶花”为苏州一大特产。所谓茶花,即白兰、茉莉、玳玳(或栀子)的统称,是窨制花茶的原料,有“天香”之誉。栀子花、白兰花都是浓香型花卉,茉莉花是清香型花卉,共称“香花三绝”,而且三花都在同期开放,有如花香国里三姐妹,广为民间各阶层、特别是妇女的喜爱。三花既可饮食,又可佩戴,市场随之而起,虎丘花市渐渐远近闻名。

为了确保花市年年丰盈,于是,花商与花农联合建造了多座花神庙,代有兴废,其中虎丘花园弄内花神庙始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祀十二月花神,庙内有古榉树,粗数围,后毁于““””。另有虎丘西山庙桥南堍一处花神庙,为清乾隆年间建造的地灵庙(土地庙),道光年间改建为花神庙,于光绪年间进行修葺,进入当代已成残庙,仅存建筑的山墙上还嵌有多块修建记事碑。

花神庙

旧时苏州每年农历二月十二日“百花生日”,虎丘花神庙都要举行隆盛的庙会,唱戏献供。此时天气逐渐暖和起来,正是百花争艳时,春色一片绚丽,野外绿草如茵,桃红柳绿,踏青野游,观花赏景,的确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日子。市民们赶热闹,赏花、踏青和赏红。《清嘉录》云:“闺中女郎剪五色彩缯,粘花枝上,谓之赏红”,以此就能免灾。后来逐步演化成妇女的节日,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花朝节时,虎丘花神庙会人山人海,城中妇女剪彩为花,插之鬓髻,以应时节;闺中姑娘有“扑蝶会”,纷纷结伴而行。文人雅士则以花诗、花绘为乐。花农花商则在此日会集花神庙前,杀牲供果以祝神诞,或演戏文娱神,引得成群结队的游客前来观看,形成热闹的庙会场景,香风花海,其况之盛,可领吴地时尚。

花朝节时还有制作花卉糕点的习俗。据传,虎丘后山有一古玉兰树,“宋朱勔自闽所构,未及进御,移植于此……今孙枝已高数丈,花时素艳照空,望之如云屋琼台。”旧时,此株古玉兰也是“百花生日”的观赏处,有“玉兰房看花”的时俗。看花赏景之际,妇女们还将玉兰花瓣拾回去做饼,“闺人拾取花瓣,和粉面蔗霜(糖),下油熬熟,名玉兰饼,以佐小食,亦隽品也。”玉兰花做“玉兰饼”,可见苏城女子的聪慧。

玉兰饼

有趣的是,世界名著《红楼梦》中亦有吴俗二月十二“百花生日”的记载,不过被作者巧用了——林黛玉、花袭人均生于二月十二日,林黛玉这位出生在一等繁华之地的苏州姑娘便隐含了花神之圣诞,有了“香草美人”的寓意。或许这是曹雪芹在虎丘百花生日时的灵感一动?涌动千年花潮的虎丘就是这样令人神往,去寻觅诱人的天香……

篇6:关于民间小故事

妙联救人

清代的周渔璜,是贵州青岩人,非常有学问,是当时人们公认的才子。

有一年,在春暖花开时节,周渔璜到十佛寺游玩,晚上就住在寺里。睡下不久,他忽然听到隔壁房间传来微弱的说话声,仔细一听,原来是有人在反反复复诵读一句上联:“万瓦千砖百匠造成十佛寺。”

周渔璜来了兴趣,便起身去问寺里的僧人:“隔壁住的是什么人?”

僧人答道:“是一位姓黄的书生,前几天来本寺游览时想出了这样一句上联,但却百思不得下联,几天过去了,他废寝忘食,苦思冥想,如今已是生命垂危!”

周渔璜问:“难道就没有人能帮助他对出下联吗?”

僧人答道:“这个上联中有四个数字:万、千、百、十,并且这四个数字是10倍递减,要对出下联难度很大,有好多人试过,但是目前还没有人能对得出。”

从僧人那里回来后,周渔璜想了很久,也没能想出下联。

第二天,周渔璜带着遗憾的心情乘船离开十佛寺,途中经过一座桥,桥上刻着“八仙桥”三个字,此情此景,让他心中豁然开朗,便吩咐船家快快掉转船头,返回十佛寺。

寺中的黄书生虽已几日卧床不起,却仍在有气无力、断断续续地念叨着那句上联:“万瓦——千砖——百匠造成——十佛寺。”

周渔璜站在门外大声而有韵地应对:“一船二浆四人摇过八仙桥。”

黄书生一听,顿时眼前一亮,精神大振,惊叹道:“妙联!此下联中也有四个数字:一、二、四、八,按二倍递增,妙!真是太妙了!”

黄书生“心病”消除,身体复元后与周渔璜结伴而行,共游美景!

“面前人”妙对寇宰相

寇准是北宋有名的宰相。一天,他跟几个大官儿聊天儿,写了个上联让他们来对:水底日为天上日。是说水里的太阳,不过是天上的太阳照出来的影。这几个大官听了,谁也对不上来。

赶巧,杨大年这会儿进来,要跟寇宰相谈公事。寇准跟杨大年谈完了公事,就把刚才的上联跟他说了。杨大年盯着寇准的两眼,稍微一琢磨,马上对了一句:眼中人是面前人。

寇准说的是日影,杨大年就对了个人影。我往你眼前一站,你眼珠里准能照出我的人影,这就叫“眼中人是面前人”。

同学们要不信,你就盯住别人的眼珠试试看!

王婆酿酒

古时有一个王婆,以酿酒为生。

有个道士常到她家借宿,喝了几百壶酒也没给钱,王婆也不计较。

一天,道士说,我喝了你那么多酒,也没钱给你,就给你挖一口井吧。

井挖好后,涌出的全是美酒,王婆自然发财了。

后来,道士问王婆酒好不好,王婆说,酒倒是好,就是没有用来喂猪的酒糟。

道士听后,笑着在墙上提了一首打油诗:

天高不算高,人心第一高。

井水做酒卖,还道无酒糟。

从那之后,那口井再也不出酒了。

老子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意思是说知道满足的就不受辱,知道适可而止的就不危险,可以保持长久。

当一个人该知足而不知足时,就会成为贪欲的奴隶。

状元争锋

一条船上载着文武两状元和一个孕妇。因为同是当朝状元,文武两状元谁也不服谁,交谈中两人吹嘘起来。文状元吟出一首打油诗:

我的笔儿尖,我的砚儿圆。

文章三篇好,中个文状元。

吟完,文状元傲慢地盯着武状元。武状元也不甘示弱,也吟出一首:

我的箭儿尖,我的弓儿圆。

马上射三箭,中个武状元。

两状元的态度可谓不可一世,夸耀他们的文才武功。文状元说自己文章做得好,武状元说自己弓箭用得好。

这时在一旁看热闹的孕妇突然开口吟道:

我的脚儿尖,我的肚儿圆。

一胎生两子,文武两状元。

两状元听了,哑口无言。孕妇的诗是对两人的嘲讽,有点特长就自吹自擂,有什么了不起?你们还不都是娘胎里生出来的?

人是虚荣的动物,希望自己能得到别人的认可。

当这种虚荣以自我吹嘘、自我膨胀的面目出现时,就会转向傲慢。

王阳明说:“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傲慢之所以排在七宗罪之首,是因为好色的人知道自己好色,贪婪的人明白自己贪婪,都还能自知,而傲慢的人却从不觉得自己傲慢。

书生醉酒

从前有位书生去岳父家祝寿,因众人劝酒,难以推托,喝得烂醉如泥。

小姨子便扶他去书房休息。谁知迷糊中的书生以为是妻子,便说了几句让人脸红的醉话,然后睡了。

小姨子听了非常生气,离开之前,提笔在书桌的纸上作诗一首:

好意扶你睡,竟敢把我戏。

是个读书人,这般没道理。

过了一会儿,小舅子入房斟茶,见桌上有诗,便拿起来读,读完后不禁大笑,于是续写了一首:

酒醉随他醉,为何扶他睡?

猫儿见了鱼,哪有不尝味。

后来,书生醒过来看见桌上有诗,读完觉得万分羞愧,知道自己定是酒后失态,得罪小姨子,还见笑于小舅子,便和诗一首:

酒醉如烂泥,朦胧抱娇妻。

醒后方知错,原来是小姨。

刚写完,岳母走进来,看见这三首诗,忙又写了一首,加以好言劝慰:

小女不懂事,纸上乱写字。

本是一家人,何必当回事。

一场因醉酒引起的误会,在如此轻松幽默的气氛中得以化解,可谓皆大欢喜。

世间很多灾祸是由于误会造成的。所以,人与人之间,沟通最重要。

人对了,世界就对了。

多给别人机会解释,多些向别人解释的耐心,这样人生就会少很多遗憾。

我不问+你不说=距离。我问了+你不说=隔阂。我问了+你说了=尊重。你想说+我想问=默契。我不问+你说了=信任。

心若亲近,言行必如流水般自然;心若疏远,言行只如三秋之树般萧瑟。

不怕身隔天涯,只怕心在南北。

相关专题 小故事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