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寺堡灌区农业开发的思考

缮兮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缮兮”参与投稿,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红寺堡灌区农业开发的思考(共8篇),希望能帮助大家!

篇1:红寺堡灌区农业开发的思考

关于红寺堡灌区农业开发的思考

分析指出灌区农业开发要面对四个现实,肩负三大任务,瞄准二个突破口,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作 者:丁金英 黄治忠 杨永华  作者单位:丁金英(宁夏农业学校,宁夏,银川,750001)

黄治忠(中宁县种子公司)

杨永华(宁夏扶贫扬黄工程建设总指挥部)

刊 名:宁夏农林科技 英文刊名:NINGXIA JOURNAL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 “”(2) 分类号:F323.2 关键词:红寺堡灌区   农业开发  

篇2:红寺堡灌区玉米有限控灌技术研究

红寺堡灌区玉米有限控灌技术研究

试验结果表明:在苗期(5月)控水的基础上,玉米一般需灌水3~4次.在有地下水补给(生育期地下水埋深150~200cm)和正常降水(生育期有效降水在150mm以上)的情况下,玉米在播种期(4月中下旬)、拔节期(6月中旬)和抽雄期(7月中旬)灌3次水即可.若遇干旱(降雨量减少1/3左右,生育期有效降水在100mm左右),可在灌浆期(8月中旬)补灌1水.灌水定额和灌溉定额:在有地下水补给(生育期地下水埋深150~200cm)的情况下.灌水定额以50~60m3/667m2比较适宜,灌溉定额为160~180m3/667m2;在无地下水补给的.情况下,灌水定额为70~80m3/667m2,灌溉定额为280~300m3/667m2;若遇干旱(降雨量减少1/3左右的一般干旱年份),6、7、8月各次灌水应酌情提前,同时,各次灌水可增加15~20m3/667m2的灌水定额,使灌溉定额达到320~340m3/667m2.

作 者:桂林国 罗代雄 王世荣  作者单位:宁夏农科院资环所,宁夏,银川,750002 刊 名:宁夏农林科技 英文刊名:NINGXIA JOURNAL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 “”(3) 分类号:S513.071 关键词:玉米   控灌技术  

篇3:我的家乡---红寺堡

我的家乡---红寺堡800字

记得第一次看“焰火晚会”的情景,到现在仍让我记忆犹新。那天是正月十五,听说广场要放烟花,我央求着妈妈带我去看。“烟花是什么样子?我不知道啊!大概也没什么意思吧?妈妈说着便又忙别的去了。“连妈妈也不知道烟花是什么样子的!”我暗想着,好奇心又增加了几分,于是,我拽着妈妈的衣角,使出了我的“杀手锏”,妈妈在我的强大攻势下,不得不答应。

在接近广场的时候,我的心一下子砰砰直跳。来到广场,只见人头涌动,我禁不住心潮澎湃:“呀!这么多人!太热闹了!”这样的场面是我第一次见过的!此刻,我心急如焚,拉着妈妈的手就往人群里挤。只见广场四周摆放着各种各样的花灯,点点灯光在夜的烘托下十分耀眼,我欣赏着这五颜六色的花灯,心里美极了。这时,只听“呯”的一声,我的头顶上开花了!顿时,漫天的“小灯笼”飞飞洒洒,纷纷而下,似乎要落在我的身上,我激动地跳起来,差一点喊出声来。一个接一个的烟花在偌大的黑幕上竞相开放,映红了半边天,有的像盛开的菊花、有的像穿梭的流星、有的像飞泻而下的瀑布……美丽极了!“呯呯”的`声音响彻云宵,我的心也跟着燃放的烟花燃烧着、沸腾着……一种感激之情在我的心底升腾着,我说不清要感激谁,但我感到了幸福和满足。“红寺堡”这个名字已在我心底烙得更深了。

这样的场景我以前从来没有见过,太让人震憾了!焰火晚会结束了,我依然沉浸在其中,久久不忍离去……回到家睡在炕上,刚才的情景就像电影一般在我眼前回放。想到以后每逢正月十五都能看到如此美丽的“焰火晚会”,我就兴奋的无法入眠。

现在我们家搬到这儿已有九年了,我目睹着家乡的变化,也被这些变化深深地感动着。我一定要努力学习,将来为建设一个更美、更强、更富的家乡贡献力量!

篇4:红寺堡开发区共青团工作自查报告

红寺堡开发区共青团工作自查报告 -自查报告

红寺堡开发区20共青团工作自查报告

按照年宁夏共青团工作目标考核办法的要求,我们对全年工作进行了认真自查,现汇报如下:

一、基本目标

1、年内组织调研两次,形成调研文章两篇。分别是《当前红寺堡开发区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田涛)《红寺堡中学团委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总结》(王举)。在《宁夏青年团》发表一篇,刊登在第五期92页。此项得分3分。

2、信息报送渠道畅通。年内共为《宁夏团讯》、《宁团快讯》、《宁夏共青团》供稿9篇。采用一篇。《红寺堡团讯》全年共编印10期,《绿沙》两期。(加0.5分)此项得分2.5分

3、有专人负责信息采集,编报工作,网页正在建设当中。此项得分2分

4、深入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召开了学习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座谈会,其他会议未能召开(扣0.5分)此项得分1.5分

5、年内工作情况被红寺堡电视台报道6次,《红寺堡信息》报道两次。此项得分1分

6、积极开展3・5青年志愿者服务日,五・四青年表彰,保护母亲河等活动。此项得分2分。

7、认真落实中央8号文件精神,切实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以团工委牵头召开红寺堡开发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工作会议,(+0.1分)。在落实8号文件过程中,以“民族精神代代传”为主题,广泛开展了18岁成人宣誓仪式、少儿艺术大赛等活动。(+0.25分)。此项得分2.25分。

8、落实党建带团建会议精神,出台党建带团建方案。此项得分3分。

9、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建立专职团干部联系点制度、集体学习制度,全年集体学习6次。此项得分1分。

10、结合五项工程有具体的工作思路和实施方案,年初工作要点中有五项工程,全年工作按照五项工程,结合本地实际,整体推进。此项得分2分。

二、业务目标

(一)、青年促进生产力发展工程

1、围绕农业和农村发展,积极推进农村青年增收成才行动,年内共计培训青年农民400余名,实现劳务输出1500余名,选树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11名(+1分)此项得分6分。

2、围绕企业改革和发展,开展青年创新创效活动,制定青工技能振兴计划(+0.5分),年内共计培养青年岗位能手80余名。此项得分3.5分。

3、围绕科教兴宁战略,实施宁夏青年科技创新行动,建立开发区各级、各类青年人才库(+0.25分)、邀请青年科技专家到园区实地讲授种、养殖技术,挂牌成立了开发区2个开发区青年科技示范园区(+0.25分)。此项得分1.5分。

4、落实招商引资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开展招商引商工作(加1分),此项得分4分。

(二)、青年人才开发工程

1、 无青企协、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青联组织(扣1分),建立团干部、各界优秀青年档案库。此项得分4分。

2、年内组织青年企业家赴山东、浙江、江苏等地招商引资(+0.25分),正常开展青年技能和素质培训工作。此项得分2.25分。

3、没有建立推优荐才机制,没向自治区青联、青企协推荐委员、会员。此项得分0分。

4、完成团委各种会议的参加工作。此项得分1分。

(三)、青年文化工程

1、积极实施青年文化工程,举办了庆“十一”广场文艺汇演,开发区首届少儿艺术大赛表演等活动。此项得分5分。

2、青年志愿者行动管理机构基本健全,活动丰富多彩,除3・5期间的'志愿服务活动之外,中秋节举行了志愿者联谊会,入冬下乡看望志愿者、庆“十一”大型活动(+0.5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管理好、实施好、乡镇社区均有志愿者从事共青团工作。此项得分4.5分。

3、青年文明号活动开展不规范,没有有创建、申报、命名、管理机制(扣0.5分),此项得分0.5分。

4、积极开展大中专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三下乡、18岁成人教育、少儿文艺大赛等活动。此项得分2分。

(四)、青年就业创业工程

1、积极开展青年就业工作,全年培训未就业青年100余名,积极争取自治区扶持资金并扶持创业典型2个(+0.25分),此项得分5.25分

2 、积极开展希望工程建设,争取希望书屋2个,争取希望小学建设项目一个,争取自治区级大中小学资助人数为53名,救助失学儿童 60 名,(+0.25分),此项得分4.25分。

3、积极开展“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创建活动,建立社区青少年法律学校。此项得分3分。

( 五)、团建创新工程

1、农村、学校、社区和非公企业团建工作有安排、有部署,全年创建任务的完成情况不好,其中,农村建团率为50%、学校建团率为100%、社区建团率为20%,非公经济组织建团率为5 %,制定四个领域团建工作实施方案(+1分)。此项得分5.5分。

2、大力开展城乡青年中心建设试点工作,完成农村青年中心建设试点任务2个,完成城市青年中心建设试点任务1个,此项得分4分。

3、 深化创建“五・四红旗团委”活动、积极开展“基层团组织建设年”活动。基层团组织换届率达51%。此项得分1分。

4、加强团干部思想作风建设和团干部协管力度,举办培训班2 期,参加自治区团委举办的区内外培训班。此项得分3分。

5、年初的工作目标考核责任书团费收缴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完成情况好,此项得分1分。

6、积极开展团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做好学习、农村、企业等重点领域的团员发展工作。此项得分1分。

三、创新目标

1、五项工程实施过程中,在青年促进生产力发展工程中以农村青年增收成才行动为总揽,制定了《开发区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培训计划》,年内培训农村青年400名,效果明显;在青年人才开发工程中,培养举荐青年人才;在青年文化工程中,青年志愿者行动管理机构基本健全,有明确工程机制,各种文化活动开展正常,成效显著;在青年就业创业工程中,积极与劳动保障部门联系,为下岗青工办理小额贷款;在团建创新工程中,开展团员先进性教育,加强对直属机关团干部的协管力度。此项得分 5 分

2、 举办开发区首届少儿才艺大赛和“大眼睛看宁夏,红领巾爱家乡”征文比赛。此项得2分

3、 被共青团吴忠市授予“首届少儿才艺大赛组织奖。此项得4分

4、接待共青团中央志愿者管理项目办副部长张学武。此项得2分

5、红寺堡中学教工团支部被评为全区五四红旗团支部,王举被评为全区优秀团干部,杨伟海被评为全区优秀共青团员。此项得3分

6、“小渊基金”第二期工程启动仪式完成的好。此项得分1分,同时在全国电视和报刊上宣传报道,此项得2分

7、、“小渊基金”第三期工程被国际青联项目合作中心批准。工程款项95万,此项得3分。

篇5:红寺堡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及技术探讨

红寺堡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及技术探讨

通过第二次土地调查,建立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真实准确地掌握红寺堡的'土地利用现状,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提供重要依据.本文简要地从外业调查、内业数据采集、数据整理入库介绍了红寺堡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的具体方法.

作 者:周淑虹 ZHOU Shu-hong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湖北,武汉,430079;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二测绘院,宁夏,银川,750021 刊 名: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英文刊名:GEOMATICS & SPATI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年,卷(期): 32(5) 分类号:P208 关键词:第二次土地调查   数据库建设   图形数据   属性数据   质量检查  

篇6:对红寺堡开发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一点思考

对红寺堡开发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一点思考

红寺堡开发区气候干燥缺水,风沙大,发展农业产值低。而发展经果林既能保持水土,又能提高产值。所以,发展经果林是可行的'必要的。

作 者:陈景蕊 何世珑  作者单位:陈景蕊(宁夏林业学校,宁夏,银川,750004)

何世珑(宁夏农科院)

刊 名:宁夏农林科技 英文刊名:NINGXIA JOURNAL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 ”“(6) 分类号:F323.1 关键词:红寺堡   产业结构   思考   对策  

篇7:宁夏红寺堡扶贫扬黄灌区种桑养蚕产业化发展问题探析

宁夏红寺堡扶贫扬黄灌区种桑养蚕产业化发展问题探析

针对红寺堡开发区种桑养蚕的`现状、资源优势及存在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就是加强桑园管理,努力实现当年栽桑,当年养蚕,当年收益;改变传统观念,发展规模化养蚕;政策上要继续给予扶持;技术培训先行,采取各种形式进行宣传.

作 者:王世荣 桂林国 蒋永前 罗代雄  作者单位:王世荣,桂林国(宁夏农科院土肥所,宁夏,银川,750002)

蒋永前,罗代雄(宁夏农科院作物所,宁夏,永宁,750105)

刊 名:蚕桑茶叶通讯 英文刊名:NEWSLETTER OF SERICULTURE AND TEA 年,卷(期): ”\"(2) 分类号:F3 关键词:宁夏扬黄灌区   种桑养蚕   产业化   对策  

篇8:对屯堡文化旅游开发的思考

对屯堡文化旅游开发的思考

摘 要:在贵州省中部的安顺,集中居住着一支有着独特文化背景的汉族群体――屯堡人。他们在这一地域内历经六百年而不改变其服饰,风俗,宗教,信仰,不被其他文化所衍化,顽强地存在于黔中大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屯堡文化。

关键词:屯堡文化;传承;保护;变易;

一、屯堡溯源

屯堡人是对居住在安顺、平坝、镇宁等地明代屯军后裔的专称。而以屯堡人为载体所形成的屯堡文化是对江南汉文化的延续与展。“屯堡”一词最早出现在清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安顺府署纂修的《安顺府志。地理志。风俗》载:“郡民皆寄籍,唯寄籍有先后。 其可考据者,屯军堡子。皆奉洪武敕调北征南。当时之官如汪可、费寿、陈彬、郑琪作四正,领十二操屯军安插之类,散处屯堡各乡,家口随之至黔”。可见,安顺屯堡追溯其渊源都与明初朱元璋在贵州的军事行动密切相关。朱元璋称帝建立新王朝后,元朝的残余势力梁王把匝刺。瓦尔密仍盘踞云南,不愿归附。为了达到经营西南边疆,重点控制云南的目的,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命颖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将军,水昌候蓝玉、西平候沐英等为大将,统率三十万明军征讨云南并取得胜利。《明实录。太祖洪武实录》记“云南已克。。。。。。至只霭翠(贵州宣慰使)辈不尽服,虽有云南,亦难守也。”为确保经营西南,明朝在西南地区大设卫所。安顺是素有“滇之喉,黔之腹”之称的军事战略要地。安顺经营得当,可“右临粤西,左控滇服”,同时还可拥兵威服各少数族。因此,明洪武十五年在贵阳置贵州都指挥使,统领十八卫二所,其中贵阳以西的六卫就有威清、平坝、普定、安庄四卫的治所在安顺境内。随着卫所的大量设置,军士们奉命控扼要地,广开屯田以自给,这批屯军及家属从此落籍贵州安顺一带。因此,明初在安顺军事屯田的军民,是现今屯堡人形成之渊源,但是构成屯堡人群体的绝不仅是调北征南军民的后裔,它还包括后来以调北填南等方式进入屯堡区域的移民。

二、屯堡文化的界定

屯堡人的入黔祖先大都原籍江南,尽管历经数百年的变迁,今天的屯堡居民基本上较为完整地保留了明代江南汉族文化内容。军事行动的展开使汉文化落地生根,形成了我们今天在安顺地区看到的屯堡人及其屯堡文化。关于屯堡文化,学者界定不一,翁家烈先生如此定义说:“屯堡文化是古代汉文化在贵州的一份厚重的历史积淀,其发生发展变化及其对贵州历史文化的作用,通过屯堡人的这种特定的载体来实现展开”。[1]安顺学者吕燕平老师在他的贵州省教育厅社科项目的结题报告里对屯堡文化则表述为:“安顺屯堡文化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来源于江淮的汉民族文化同安顺的自然环境相互整合形成的内容丰富,特点鲜明的地域文化”。吴羽老师在其《安顺屯堡文化的历史地理背景及地域文化特征》又称“屯堡文化就是独特地地域历史文化,保持着中原汉民族已经消失的600年前的汉族文化的诸多特点,但又明显区别于当地土著居民和后移民”。总结学界对屯堡文化的描述,屯堡文化的载体屯堡人这一群体实践的文化就是屯堡文化,他既有别于周围的少数民族文化,又和当地汉族文化有很大区别,实际上就是“一种由明代屯军后裔和清末以来江南汉族移民在贵州实践的地域文化”[2]。

三、屯堡文化的被发现与屯堡旅游的兴起

屯堡及其文化已经在安顺存在了几百年,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这个汉族群体却没有过多的引起人们的注意。不断地改朝换代和战乱使这个群体逐渐被中央政权和中原地区的人们遗忘了,戍边的后裔也不再刻意强调先辈当年的历史。尽管《安顺府志》和《平坝县志》都有“屯堡”和“屯堡人”这一称呼的记载,但对居住在堡子里的村民而言,无论是自称或他称都无所谓屯堡人,他们长期被官方和外人当作是少数民族的一支。20世纪80年代之前,屯堡地区是沉默的,既无外界的关注也没有自己的声音,换句话说,80年代以前这里没有屯堡文化,尽管它事实存在。直到这一族群被民俗学者和专家们发现,从史料中将“屯堡”这一称谓再传递给事实上的屯堡人。

屯堡的被发现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方圆不过百把公里的屯堡人家,屯堡风情被炒得河翻水涨,热闹纷繁。这种现象不难理解,现代化给人们带来的福利是边远地区每个族群都有目共睹的,从而使他们也有着急迫的发展冲动。然而由于历史地理原因,每个族群获得的发展资本是不平等的,这样的现状下文化资本对于欠发达的边远地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他们缺乏经济社会里起重大作用的资金和技术,唯一拥有的稀有资源就是自身在特定环境下形成的文化资源,当地人把它当作脱贫致富有效途径,这也是现在西部地区热衷于文化旅游业开发的原因。西南一隅的屯堡人固守600多年的民俗是他们唯一也是最大的文化财富,在这样的外部环境冲击下,屯堡人投身参与到屯堡旅游开发中来。

相关专题 灌区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