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天爵简介

葉甫蓋尼玻璃心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葉甫蓋尼玻璃心”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苏天爵简介(共11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苏天爵简介

《元文类》

元朝诗文选集。本名《国朝文类》。元苏天爵(1294~1352)编,七十卷。天爵,字伯修,真定(今河北正定)人,撰著有《元朝名臣事略》、《滋溪文稿》等,生平事迹见《元史》本传。该书成于顺帝元统二年(1334),共收窝阔台时期至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延时期约八十年间名家诗、文八百余篇,按文体分作四十三类,故名。苏天爵留意本朝史事,曾三居史馆,预修武宗、文宗实录,编辑该书也从留存史事着眼,“以载事为首,文章次之”。元朝官方称该书“虽文字固富于网罗,而去取多关于政治”,把它与姚铉《唐文粹》、吕祖谦《宋文鉴》相比。元代著名文人王鹗、李谦、阎复、元明善等各家文集今已不存,他们的一部分诗文赖该书得以保存。又收姚燧所作碑铭墓碣四十余篇,因现存姚燧《牧庵集》文字经过清朝四库馆臣篡改,由该书得见其部分原貌。书中收录之《经世大典序录》,对研究元代史事尤为重要。今人通用《四部丛刊》影印至正二年(1342)杭州路西湖书院刊本。

篇2:苏洵简介

六国论的阅读参考

一、作者介绍

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苏洵家有老人泉,梅尧臣曾为之作诗,敢自号),眉州眉山(现在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宋仁宗嘉信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武、苏辙到洋京(现在河南开封),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二篇、《权书》十篇、《衡论》十篇)谒见翰林学上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振。嘉伤三年,仁宗召他到舍人院参加考试,他推托有病,不肯应诏。嘉伤五年,授职秘书省校书郎,后为霸州文安县主簿。参与修纂礼书《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不久即去世,追赠光禄寺丞。

苏洵精于古文写作,尤长于策论,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纵横排困,雄奇道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后人因其子苏武、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并将他们父子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散文八大家。著有《嘉信集》十五卷。《六国论》是《权书》十篇的第八篇,原题为《六国》,课文从通行选本标题为《六国论》。

二、背景材料

本文的历史背景应从两个角度着眼:一是作者论述的六国灭亡那个历史时期的情况,借以了解作者立论的根据;二是作者所处的北宋时代的历史状况,借以明确作者撰写此文的现实针范意义及其写作上的特点。

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就是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秧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盛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日,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联、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界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因为割地赂秦。苏河不从其他方面去论证,而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路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破现实服务的。

北宋建国以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五代军人乱政,因而实行中央专制集权制度,解除地方节度使的权力,派遣文臣做地方官,派官员到地方管理财政,由皇帝直接控制禁军,将地方的政权、财权、军权都收归中央。为了防范武将军权过重,严令将帅不得专兵,甚至外出作战,也必须按皇帝颁发的阵图行事。将官经常轮换,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致使军队没有战斗力。这样的措施虽然杜绝了军阀拥兵作乱,但是也造成军事上的衰颓。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北来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到北来中期,官俸和军费开支浩大,政府财政入不敷出。北来政府实行不限制兼并的政策,土地集中现象严重,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的专制腐败,军事上的骄惰无能,带来外交上的极端软弱。到苏洵生活的年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

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苏河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六国论》的。

三、语句出处和有关史料

1.路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语本《战国策·魏策一》:“苏子(秦)为赵合从,说魏王日:‘……夫事秦必割地效质,故兵未用而国已亏矣。”’

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史记·苏秦列传》载苏秦说韩宣王曰:“大工事秦,秦必求宜阳、成皋。今兹效之,明年又复求割地。与,则无地以给之;不与,则弃前功而受后祸。且大王之地有尽而秦之求无已。以有尽之地而逆无已之求,此所谓市怨结祸者也,不战而地已削矣。”

3.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战国策·魏策三》载孙臣谓魏安厘王曰:“巨夫好臣固皆欲以地事秦。以地事秦,譬犹抱薪而救火也。薪不尽,则火不止。今王之地有尽,而秦之求无穷,是薪火之说也。”《史记·魏世家》载:“安厘王元年,秦拔我两城。二年,又拔我二城,军大梁下,韩来救,予秦温以和。三年,秦拔我四城。斩首四万。四年,秦破我及韩、赵,杀十五万人,走我将芒卯。魏将段干子请予泰南阳以和。苏代谓魏王曰:‘欲空者段干子也,欲地者秦也。今王使欲地者制望,使欲全者制地,魏氏地不尽则不知己。且夫以他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这个有名的比喻,苏泰说韩宣王(《战国策·韩策一》)、虞卿说赵孝成王(《战国策·赵策三 》)也用过,在当时是颇为流行的。苏洵这段文字,明显地是师法战国游土之说,但并不是照抄照搬,而是引申发挥,融为自己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

4.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公元前270年,周赧王四十五年,秦攻赵,围闭与,赵将赵奢大破秦军。赵封奢为马服君。公元前260年,周赧王五十五年,赵使赵括代廉颇,秦白起败之于长平,大破赵军,坑四十五万人。公元前257年,周赧王五十八年,秦兵围邯郸,急,魏公子无忌袭杀晋鄙,夺军救赵,大破秦军于邯郸城下,秦罢兵。公元前234年,秦王政十三年,秦将桓龈攻赵平阳,杀赵将扈辄,斩首十万。同年十月,桓路复攻赵,赵以李牧为大将军,去秦军于直安,大破秦军;赵封李牧为武安君(《赵世家》载李牧破秦军事为十四年)。

5.后秦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公元前232年,秦王政十五年,秦攻赵,一军抵部,一军自太原投狼孟、番吾,李牧击却之。公元前229年,秦王政十八年,秦大兴兵攻赵,围邯郸,赵大将军李牧去却之。

(以上两条见翦伯赞主编《中外历史年表》)

6.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公元前229年,“赵王迁七年,秦使王算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赵王乃使赵惠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废司马尚。”以史记·廉颇前相如列传》)公元前228年,秦王政十九年,秦将王剪去赵,大破之,尽定取赵地,获赵王迁。赵公子嘉自立为代王。秦王如邯郸。公元前222年,秦王政二十五年,秦将王贲击代,虏王嘉,赵亡。

四、译文

六国灭亡,不是因为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贿赂秦国。贿赂案国,自己的实力就亏损,这是灭亡的原因。有人说:六国相继灭亡,都是因为他们贿赂案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由于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因为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去了其他国家强有力的援助,就不能单独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啊。

秦国用攻战获取土地之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得到邑镇,大的就得到城市。把泰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而得到的土地比较,实际上多到百倍。把六国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而丧失的土地比较,实际上也多到百倍。那么,泰国最想望的,六国诸侯最担心的,当然不在于战争了。想想他们死去的祖辈父辈,冒着霜露,披荆斩棘,才有了一点土地。子孙对待土地却不很爱惜,拿它送给别人,好像丢弃小草一样。今天割让五座城,明天割让十座城,然后才能得到一夜的安睡。第二天起来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到了。既然如此,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没有满足,诸侯送给秦国土地越多,秦国侵略清候就越急迫。所以,不用作战,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已经确定了。六国终于灭亡,是理所当然的。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好像抱着柴去救火,柴不烧完,火不会熄灭。”

这话对了。

齐国不曾贿赂秦国,最后也随着五国灭亡,为什么呢?这是因为齐国亲附秦国而不帮助五国。五国已经灭亡,齐国也不能幸免了。燕国与赵国的君主,起初有远大的谋略,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而不贿赂秦国。所以燕国虽然是个小国却后灭亡,这就是用兵的功效。等到燕太子丹用派遣荆何刺杀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祸患。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败了两次,胜了三次。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李牧连续打退了它。等到李牧因为受诬陷而被杀害,赵国都城邯郸才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抵抗却不能坚持到底。况且,燕赵两国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几乎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势孤立危急,战败而灭亡,实在是不得已。如果当初韩、魏、赵三国各自爱惜他们的国土,齐人不亲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动身赴秦,赵国的良将还活着,那么胜败存亡的命运,如果能够

与秦国相较量,或许不能轻易判定。

唉!如果六国用贿赂秦国的土地封赏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意礼遇天下的奇才,合力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吃饭也不能咽下咽喉去。可悲啊!有这样的形势,却被秦国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土地天天消减,月月割让,而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使自己被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啊!

六国与秦国都是诸侯,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却还有可以不贿赂秦国而战胜它的形势。如果凭着偌大的天下,却追随大国灭亡的前例,这就又在六国之下了。

五《六国论》讲解(隋树森)

六国被秦灭掉的原因,从前作史论的人常常根据自己的看法,作种种不同的分析,当然很难说一定合乎科学。但是作史论的人,往往能抓住关键性的问题,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地确立自己的论点,在写作方法上,多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这篇《六国论》就是这类文章。

《六国论》可以分为五段。

第一段,第一句(以标句号或问号、叹号的地方为一句)劈头就明确地提出了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案。”第二句紧接着就解释为什么“赂案”就会亡国。第三句是设问,第四句是回答。为什么要设此一问,有此一答呢?这是因为六国里边,真正割地赂秦的只有韩、魏、楚三国,至于齐、赵、燕三国,并没有直接割地赂案。熟悉历史事实的人,可以根据这一点提出“六国巨丧,率赂秦耶”的疑问。作者为巩固自己的论点,使论点无懈可击,就用设问的办法,主动地提出这个可以引起争论的问题,然后用“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接,不能独完”这个理由,来回答那个疑问。这就是说,由于诸侯中出现了赂案的国家,不赔秦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的支持者,那就必然不能单独地保全。对于可能发生的疑问既然作了回答,作者这就可以有理由用肯定的口气,再一次重申自己的论点:“故

日弊在赂案也。”

我们看,作者提出的论点非常明确。这一段里边的话,都是从逻辑上确立这个论点的。句与句之间,意思连接得很有条理,很紧密,作者写文章的时候,考虑得极为周到。

第二段,紧接上文,阐明为什么诸侯以土地赂秦必然自取灭亡的道理。开头“秦以攻取之外……固不在战矣”三句,分析秦国的疆域之所以能够大量地扩展,六国诸侯的土地之所以大量地丢失,主要是由于割让土地,而不是由于战争。这三句话,雄辩地论证了“非兵不利,战不善”,有力地证实了“弊在路秦”“固不在战矣”这一判断,语气说得非常肯定。以下“思厥先祖父…/·而秦兵又至矣”四句,述说诸侯想用割地的办法换取和平,而实际上秦国却并没有片刻停止进攻。以下“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素之欲无厌”数句,根据寻常的事理,论证六国用割让土地的办法持奉秦国,必然要把土地割让完毕为止。写议论文所用的证明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用事实来证明,就是摆事实,举例子;一种是用逻辑关系来证明,就是用科学推理的方法,做出有说服力的结论。这一段先用摆事实的方法,证明六国之亡非亡于战争,证明赂秦并不能阻止秦兵的进攻;然后用科学推理的方法,用“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这个寻常事理,推论出“至于颠覆,理固宜然”这个结论。“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跟第一段的“略奏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相照应。

这一段里边,有一些排比句,如“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等等。也有一些对偶句,如“暴露露,斩荆棘”,“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等等。在散文中适当地插入这些句子,文章就显得有力,气势就显得壮盛。这段末尾“以他事秦,犹抱新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这一比喻,是个无可争辩的普遍真理,只要说出来就人人能理解,所以很能说明问题。作者把这个比喻紧接着引在自己的结论之后,对于巩固自己的论点,加强文章的说服力,具有良好的效果。

第二段是就割地赂秦的韩、魏、楚三个国家之必亡说的,第三段是就未尝赂案的齐、燕、赵三个国家说的。开头“齐人未尝赂秦……齐亦不免矣”三句,用“与赢而不助五国”作理由,说明没有赂秦的齐国为什么也不免于灭亡。以下“燕赵之君,始有远略……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六句,先总说燕、赵义不赂秦,再分说燕之灭亡由于派荆何刺秦王,赵之灭亡由于赵王听信谗言杀了良将李牧。作者在这几句话里,称赞燕国一度收到“用兵之效”,惋惜赵国“用武而不终”,意在阐明对敌人坚持斗争的重要性。

以下“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一句,说明燕、赵失去强援,也就难免亡国。语意之间,认为燕、赵的灭亡,尚有可以原谅的地方。这一段,从开头到“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分折齐、燕、赵三国之亡是由于失去外援。这也就是直接论证第一段所说的“不赂者以赂者丧”,间接论证“六国破灭,弊在赂秦”,以下“向使三国各爱其地……或未易量”一句,是根据作者自己的看法提出来的假设,推论如果韩、魏、楚不割地,齐、楚、赵的外交、政治、军事路线正确,六国和秦谁胜谁负,还不能轻易地断定。这是反过来对不赂秦则国未必亡加以申说。

第四段是惋惜六国为秦国的积威所胁制,所吓倒。这篇文章的第二、第三两段,主要是根据历史事实发议论,这一段则完全根据自己的看法发议论。作者先指出六国本来有很好的抵抗秦国的条件,可是竟为秦国的积威所吓倒,然后顺理成章,用沉痛的心清,警告治理国家的人,应当吸取这个教训。

作者认为“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就能使“秦人食之不得下咽”,现在看来,他对所谓“谋臣”“奇才”的估价未免失之于高。不过六国的国君如果想要抗拒秦国,那么团结各方面的人才,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之一。“团结就是力量”,无论在古代在现代都是一样的。

第五段是警告北宋当局不要对敌人用纳银输绢的办法换取和平,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从这篇文章的题目和内容来看,写到第四段的“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本来是可以结束的,可是作者却不在那里结束,又添了最后一段这两句话。这两句话是在论述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发出来的感慨。从文章的结构来说,这是中心论点的引申,好像没有也可以;从写作的目的来说,这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主旨,这两句话却非常重要。

这里谈一谈这篇文章的风格和渊源。

苏洵、苏拭和苏辙父予三人的文章,多半得力于《战国策》和《史记入宋朝的古文家王安石曾说三苏的文章是“战国之文”。三苏里边,苏洵尤其擅长作策论。他的策论一般写得极为雄辩。明朝的古文家茅坤评这篇《六国论》说:“一篇议论,由《战国策》纵人(主张合纵抗秦的一派)之说来,却能与《战国策》相伯仲。”《六国论》的笔法,有的地方确实像《战国策》。其中论六国赂秦之失策的话,主要的部分就是出于纵人之说。试看《六国论》说:“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这很明显地是出于战国时期主张六国合纵拒秦的有名的外交家苏秦的话。《史记·苏秦列传》记苏秦游说韩宣王,说:“大王事秦,秦必求宜阳(现在河南宜阳)、成皋(现在河南虎牢)。今兹效之

(效之,献给他。效,呈献),明年又复求割地。与,则无地以给之;不与,则弃前功而受后祸。且大王之地有尽而秦之求无已。以有尽之地而逆无已之求,此所谓市怨结祸者也,不战而地已削矣。”又如《六国论7)所引“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这个比喻,是苏秦的弟弟苏代的话,苏代也是主张合纵拒秦的。这不都是“由《战国策》纵人之说来”吗?

再谈一谈这篇文章的结构。

这篇文章一开头就先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第一段)。然后就着论点层层深入,反复论证:先论直接割地赂秦(指韩、魏、楚三个国家),则“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第二段)。继论齐、燕、赵三国虽然没有割地赂秦,但是赂秦的国家既然相继灭亡,那么他们失去强有力的支援者,也就免于灭亡,这就是所谓“不赂者以赂者丧”,仍然是“弊在赂秦”(第三段)。然后转过来从反面说,指出六国如果不路秦,团结天下的人才并力抗秦,那么秦国人就不可能平安无事;指出六国之亡,是由于被秦国的积威所吓倒(第四段)。最后说,六国都是诸侯之国,他们如果不赌秦而起来抗秦,既然还有获得胜利的可能,那么堂堂的天下大国,那就更没有重蹈大国灭亡覆辙的道理了(第五段)。这篇文章的脉络很清楚,结构极为完整。

再谈谈这篇文章对语言文字的运用。

这篇文章一共用五百多个字,表达了这么多的意思,这是由于文章的结构谨严,作者对所要说的这些话应该如何前前后后地加以安排,考虑得很周密,尤其是由于语句写得精练有力。这篇文章里边,不仅没有可有可无的话,就是必须说的话,也不曾过多地使用笔墨。例如第一段,提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还解释了有关论点的两个问题,话并没有说许多,意思却表达得十分明确。最后一段,讽谏北宋朝廷不要用纳银输绢的办法向契丹和西夏屈辱求和,话只说了两句,并没有直接谈时事,来、契丹、西夏这些国名都没有出现,可是这两句话却使读者清楚地领会到这里面还有文章,谈起来只觉得意思深远,不禁要反复吟味。第二段,用“暴露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来描写创业的艰难;用“举以予人,如弃草芥”来描写向敌人屈膝的国君对祖国疆土的毫不爱惜,“今日”“明日”极言割地之频;“五城”“十

城”极言献地之多;“一夕”极言苟安时间之短暂;“起观”“又至”极言秦人入侵片刻也不肯停止。在严肃的讲道理的议论文里,运用这样一些描写形容的语句,很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第三段,一边叙述历史事实。一边就加以分析评论,写得极为简洁。

最后谈谈苏洵为什么写这篇文章。

这篇文章是论述战国时期六国灭亡的原因的。作者先论证六国的灭亡,由于赂秦,然后提醒治国的人应当吸取这个历史教训。读这篇文章,应该知道作者并不是单纯地评论古代的历史事件,而是借古讽今,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采取妥协苟安的外交政策。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比较软弱的一个王朝。宋太宗以后,国势就渐渐衰弱。宋朝初年,北边已经有敌国契丹,宋仁宗时,西边又出现了敌国西夏。宋朝受着这两个国家的威胁和侵犯,却不敢对他们进行坚决抵抗,只想用屈服妥协的办法向他们纳银输组换取和平。来真宗景德元年(1004),与契丹(后来称辽)缔结增渊之盟,未朝答应每年给契丹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契丹派使者到宋朝要求割给他们晋阳(现在山西太原)和瓦桥(在现在河北雄县易水上)以南十县的土地,结果定盟由宋朝每年给契丹增加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庆历三年,西夏向宋朝上书请和,宋朝每年赠给西夏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宋朝这样一再向敌人屈服妥协,结果增加了敌人的财富,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带来无穷的后患,而实际上并不能换得和平。苏洵尽管不理解秦国当时已经具备了统一全中国的条件,不过他写这篇文章借古讽今,向北宋统治者敲起警钟,指出对敌人不用武力抵抗而只是一味屈膝求和,结果必然招致灭亡,这些意见在今天看来仍然是正确的。我们应该说,这篇文章不同于一般空泛的史论,它是明显地具有现实意义的。

篇3:苏威简介

苏威

(542~623) 隋代宰相。字无畏。其家是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西北)大族,父苏绰,西魏名臣,曾助宇文泰改制。北周时,苏威袭爵美阳县公,大冢宰宇文护以女妻之。苏威见护专权,害怕在政争中牵连受祸,遂避居山寺。字文护被杀后,他长期托病不出。杨坚辅政,因高颎推荐,欲重用他,他知杨坚有代周之志,便逃归乡里。隋朝建立,隋文帝杨坚任他为太子少保,兼纳言、民部尚书。他建议减轻赋役,被采纳。后又兼任大理卿、京兆尹、御史大夫。苏威很有才能,历任要职,与高颎参掌朝政,齐心协力辅佐隋文帝。政刑大小,均参与筹划。文帝修订隋朝典制,律令格式多为苏威所定。开皇九年(589)被任为尚书右仆射。十二年,有人告发他和主持选举的吏部官员结为朋党,任用私人,遂被免除官爵。此后,屡次起用,屡被免官。大业元年(605),他继杨素为左仆射,三年,因事罢免,后又以太常卿、纳言参掌朝政,加开府仪同三司,颇受尊重,不久又被罢免。他对隋炀帝暴政不敢直言进谏,遇事多承望风旨。隋末,宇文化及杀炀帝,以苏威为光禄大夫。化及败,苏威降李密;李密败,苏威又归王世充。世充称帝,署苏威为太师。唐平王世充后,苏威求见秦王李世民和唐高祖李渊,均遭拒绝。武德六年(623)病死长安。

篇4:杨苏简介

没有织完的筒裙

作者:杨苏[白族]

清晨,苍青的山谷里,静悄悄的。晨雾像一匹蓝色的缎带,萦绕着正含苞待放的攀枝花树,一只初醒的杜鹃,亮着嗓子,刚啼出清脆的“咕,咕”声,娜梦就一骨碌地爬起来了。她顺手理理黑亮的短发,想打开竹门迈出去的时候,她的母亲麻比就在炕上问:

“娜梦,黄牛的铃铛还没有响,你就要跑到哪儿去?今天你想不想织筒裙了?”

娜梦扶着竹门,回过身说:

“阿妈,青树已经开花,金蝉已经叫了!筒裙过两天织也行,可玉麦早就要撒种了!我们青年小组商量,趁今天有空的工夫把地突击完。”说完,她就开门出去,麻比立即掀开身上的棉毡,站起来,匆忙地扎好布包头,走过来拉住娜梦道:

“你呀,像只山麻雀,没有一个安静的时候,今天放假还撒什么玉麦?好好在家织你的筒裙!”麻比一面说,一面拉整着娜梦布裙上的皱纹。她看看娜梦像映山红一样鲜嫩的脸颊,又爱怜地责备道:

“觉也不安安生生睡,房子里还没有舂米的声音,你就要去栽玉麦地了!”

“阿妈,家里的米酒什么时候都可以打开,自己的筒裙哪一天都能够织,我们的玉麦地可不能等了。”娜梦一面说服母亲,一面去拉门。麻比推开她的手,拉着娜梦往里走,说道:

“大青树都换了一发叶子了,你的筒裙才织了半条,你不害羞我害羞。”麻比叽叽咕咕唠叨着,跑过去把织筒裙的羊毛球、黑线、木条拿出来放在娜梦的面前,并上前把光滑宽大的皮腰给娜梦围在腰上,娜梦哭丧着脸道:

“阿妈,我们戴瓦人有句古话,自己盖房子要大家割茅草,我们怎么能只想自己的事呀?昨天我说过要去参加,人说过的话,就像射出去的箭,你把我搁在家织筒裙,我的面子放在哪儿?”

“盖房子就缺你这根梁,栽玉麦就少不得你这么个人,今天说什么你也得在家织筒裙。”麻比说完,按着她坐在竹楼上,把织筒裙用的东西塞在娜梦的怀里。

娜梦无可奈何地坐下来,这时,村子里传来了有节奏的舂米声,娜梦开口说:

“阿妈,你听,有人舂米了。”

麻比在火塘边烧火,故意不理睬她。火着了,一股淡蓝的烟,冒出茅草顶,在村房的上空袅袅回旋着,这时,牛群出村了,母牛“呣、呣”的喊声,“叮冬、叮冬”的牛铎响声,传进屋里,娜梦放下木条,又说道:

“阿妈,你听,牛群出寨了!”

麻比回过头来,瞪了她一眼说:

“金蝉一年也要换一次壳,戴瓦姑娘一年不织一条花筒裙,小伙子也不爱看你咧!”

娜梦听了,嘟呶着嘴,不高兴地说道:

“盐多了要苦,话多了不甜,我不是在织了吗?”织了一小会,她又停下了,手撑着脸颊,出神地想了一下,脸上泛着微笑,她像那湖水一样清亮的眼睛里,闪着狡黠的亮光,她低着头急急地织筒裙。

麻比见娜梦坐下来织筒裙,才安下心来,她生怕扰乱了女儿编织花纹的思路,背着打水的竹筒,悄悄出去了。麻比在山沟里舀满了水,慢慢走回家,心里觉得落实了。她一直为女儿的花筒裙操心,一个戴瓦姑娘,没有一条花筒裙,还像什么戴瓦姑娘呢?可娜梦就不操心这些。一个心都放在公社的玉麦地上,做娘的得为她操心啊!麻比到了门口,轻轻推开了竹门,走进屋里,放下水筒,一看,娜梦不在了,她赶快走到竹篱边,筒裙上只织出了一朵殷红的攀枝花,麻比拿起筒裙,叹了口气说:

“这条筒裙,什么时候才织得完呀?”

清晨,苍翠的山谷里,充满了鸟群的喧嚷,金红色的阳光,把刚绽开的几朵攀枝花,照得彤红。娜梦坐在竹篾片搭成的晒台上,专心地织着筒裙,直到麻比端着一碗蜂蜜水出来的时候,她才歇下手来。麻比端详着筒裙上精致的花纹图案,棕红瘦削的脸上,露出了赞许的笑容,娜梦一口气喝完了蜂蜜水,咂了咂嘴唇,抱怨道:

“阿妈,我们戴瓦人的筒裙,怎么老只织些花呀,鸟的羽毛呀,要能够织心里想的该多好!”

麻比听了拉过一条凳子坐下来,教训娜梦说:

“说话没轻没重的,戴瓦人筒裙上的花纹不是容易来的,阿公阿祖在的时候,我们尊瓦家有个姆娘,心像火塘一样热,哪个见了都喜欢,后来她嫁到梅普家去,可是没有嫁妆,天鬼格英格桑喜欢她,才叫孔雀、翡翠送羽毛,豹子送花纹,老虎送尾巴,蜈蚣送脚,攀枝花送花瓣,茶子花送香气,叫喜鹊和蜘蜘织成了一条花筒裙,姑娘穿起这条花筒裙,像香檀一样苗条,跟攀枝花一样美丽,这条筒裙的花纹以后才一代一代传下来咧!”

娜梦听了,调皮的掠了掠额前的头发说:

“为什么这个姑娘只会学织鸟兽和花,她要能向格莱格桑学织心里想的那才算好。”

麻比听了,急忙去蒙娜梦的嘴,并生气地问:

“傻姑娘,得罪天鬼可不是玩的,你要织什么心哪?”

娜梦撒娇地靠在麻比的怀里,双手玩着麻比鬓角上几丝灰白的头发,亮晶晶的眼睛看着麻比说:

“阿妈,我要织我的心,我的心真像长上了鹰的翅膀一样,老是想飞啊飞啊,飞到毛主席身边,把戴瓦姑娘的心事告诉他,我们将来的生活多么好啊!可毛主席的事情比山上的树吉还多,比牛身上的毛还要密。要是能把我的心织在筒裙上,送给毛主席。毛主席一看就明白,那该多美呀!可我们老是织些羽毛呀,脚印呀,花瓣呀!……唉!”说完,她赌气似的两手揉着没有织完的筒裙。麻比听了,抚摸着娜梦乌亮的头发,轻轻地说:

“就是没有织在筒裙上,毛主席也知道你的心的!”

这时,村子里传来有节奏的“叮,叮”的舂米声,娜梦抬起头皱眉听了一下,又低下头织筒裙了。不一会,母牛温柔的“呣、呣、呣”的叫声,牛铎“叮、冬”、“叮、冬”的清脆响声,飘荡到小竹屋里,娜梦又抬起头听了一下,正要放下手中织筒裙的木条,麻比瞅了她一眼说:

“你又要飞啦,昨晚社长已经说过,今天什么也不做,要叫大家好好休息一天!”娜梦听了,笑了笑,又低下头织着筒裙,她刚织完一个花纹,忽听见寨子里响起铜铓和象脚鼓雄劲的“吭……嗡……”,“吭……嗡……”的声音,并听见屋后有人喊:

“娜梦,快来,快来,今天一面红旗要插在你的头上了!”

娜梦听了,急急解下皮腰,放下木条,站起来就想出去,麻比过来拦住她道:

“织你的筒裙吧,竹梢也有不动的时候,你的心什么时候才会静下来?”

娜梦听了,急得踩着脚说:

“阿妈,人家要同我说话,只要喝完一碗蜜水的时间我就回来。”说罢,就从麻比的手下钻出去了。

麻比只好回过身来,替娜梦收拾好零乱的筒裙,把筒裙摊在自己的双膝上,呆呆地看着山谷里几朵火红的攀枝花,花呀,越来越鲜艳,娜梦呀,长得越来越健壮漂亮。可娜梦到今天还没有织好一条筒裙,戴瓦姑娘没有好筒裙,就好比树上没有花,娜梦却从来不想这些,她到底想些什么呢?麻比想得正在出神的时候,听见娜梦在外面喊:“阿妈,阿妈。”接着上气不接下气地闯上来了,她走得那样急,把竹楼都踩得“咯吱,咯吱”响,麻比赶快丢下筒裙,低着头钻进屋里来,只见娜梦抑制不住兴奋和喜悦,咯、咯地笑着,脸上泛着红光,麻比刚要说话,娜梦就拉住她的手道:

“阿妈,你摸摸我的心!”麻比伸出像松树皮一样布满皱纹的手,一触到姑娘的心房,就感到那颗年青的心,像刚关住的鸟儿似的“突、突”地跳,麻比回忆起自己第一次和爱人到山林里幽会的时候,也是这样激动和喜悦。她轻轻地搂着娜梦,娜梦也紧紧地贴着她,麻比见姑娘的眼里闪着无限幸福的晶莹的泪花,便撩起裙角,慢慢地替她揩掉快乐的眼泪,又柔声问:

“娜梦,哪个山头上的雄鹰抓住你的心了?”娜梦听了,扬起乌黑的眉毛,惊诧地望了母亲一会,接着“哈,哈”大笑起来,麻比责备道:

“傻姑娘,你今天怎么啦,像吃了酒的一样疯疯颠颠的。”

娜梦一面笑,一面回答:

“阿妈,我今天被批准参加共产主义青年团了,你却想到哪里去了呀?”

麻比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她感到自己无法理解娜梦这时的心情,但她知道今天对于娜梦是一个喜日子,她惋惜地说:

“不管是怎样,今天总是个喜日子,可你还没有一条花筒裙穿!”

“阿妈,我入了共青团,这比九千条九万条筒裙还宝贵呀!”

“话是这样说,可戴瓦姑娘没有花筒裙,好比孔雀没有羽毛一样不像话。来,娜梦,把这朵花织完吧!”麻比拉着娜梦的手说。

娜梦听了,把头埋在麻比的怀里,求告着:

“阿妈,今天这样的日子,我怎么能平静地织出美丽的花纹?让我出去,让我和共青团里那些红色的老鹰学习飞翔吧!”麻比偎依着娜梦,沉思了一会,点了点头,娜梦像只小鸟,三脚两步飞出去了。

麻比眼望着娜梦苗条的身影消逝在翠绿的竹林里,便走到屋外的竹篱晒台上,呆呆地望着那几朵火红的攀枝花,攀枝花年年都那样火红,可娜梦的心,做母亲的却越来越摸不透了。麻比想起自己遥远的少女时代,那时,姑娘们想的只是织几条漂亮的筒裙,找个如意的男人就行了,可是娜梦她们这些人,想的多么宽广,她们想飞得多么远啊!戴瓦人古老的生活,仿佛孵着小鸡的蛋壳一样,不断被新的生命冲破,应该怎样理解这些变化呢?想到这里,麻比小心地捧起娜梦方才用金黄绒织出的一朵茶子花,叹着气说:

“要是能把心织在上面,把话告诉毛主席,那多么好,唉,可是哪一天她才把你织完呀。”

荫绿的山谷里,百鸟啁啾,乳白的晨雾,像轻纱似的,慢慢被揭开了,火红的攀枝花,仿佛一片殷红的朝霞浮荡在山谷里。一听见鸟儿“吱吱喳喳”的鸣叫,娜梦就挎起背包,兴高采烈地站起来;她走到门口,麻比赶快叫道:

“娜梦,等一会!”

娜梦扶着竹门,回过头来,见麻比正把没有织完的那条筒裙,拾掇成一个小包递给她,娜梦看了笑着说:

“阿妈,公社派我去学气象,是管天管地管风管雨的事,怎么还叫我织这条裙子?”

“傻姑娘,这条裙子你要织完它,它会使你记起我们山谷里的花,使你记起你的戴瓦人的姑娘。”麻比一面把筒裙放在娜梦的背包里,一面这样说。娜梦听了道:

“阿妈,汉人,戴瓦人,傣家人都是一家人,天天记起我是戴瓦人做什么?”

“山鹆子和鹰始终不能飞得一样高啊!”

娜梦摇了摇头说道:“阿妈,现在毛主席已经给山命鹆子插上了鹰的翅膀。……”

正说着,门外有人催促道:

“娜梦,要出发了,快走啦!”接着房子里舂米的“叮、叮”声响起来了,娜梦顾不得多说,匆匆忙忙对麻比说:

“阿妈,把你的心要放在公社里,不要挂在我身上啊。”

麻比点了点头,拉着娜梦的手,依依不舍地说:

“娜梦,你插上毛主席给的翅膀,高高地飞吧,可不要离开戴瓦人的山谷才好。”

“我会飞回来的,阿妈!”说完,娜梦就动身了。她刚跳下竹楼,麻比又赶快从怀里掏出一团紫红的毛线球,赶上去塞在娜梦的筒帕里。

“叮、冬”“叮、冬”,木铎响起来了,还不时夹杂着母牛愉快的“呣、呣”声,娜梦头也不回,跳跃着离开了竹楼,麻比在她后面喊:

“娜梦,没有织完的筒裙,还是要抽空织一织啊!”

娜梦一面走,一面回头对麻比说:

“一定织,一定要织一条最好看的筒裙,织一条戴瓦姑娘从来没有见过的筒裙!”

娜梦年轻的身影在火红的攀枝花林里消逝了,麻比仍然伫立在门口,一直看着娜梦穿出山谷,迎着璀璨的阳光远去……

篇5:苏妲己简介

苏妲己简介

商纣王后——苏妲己

每个王朝的灭亡,几乎都与一个女人有关,上古的夏、商、周三代也不例外。夏桀时的龙涎,商纣王时的妲己,周幽王时的褒发姒。

传说周幽王为博褒姒的一笑,乱举烽火,导至西周的灭亡,留下倾国倾城的无穷思索,至今陕西骊山距华清池不远还保留有烽火台的古迹。

事实上,历史上这类女子多被冤枉,商纣王时的妲妃也算一个,把一个政权的灭亡完全算到一个女人的头上是欠公允的。

妲己这个女人是随着《封神榜》的流传而为人所熟知的。《封神榜》上说她艳如桃李,妖媚动人,是千年狐狸精幻化成人,蛊惑纣王荒淫误国。周人灭商后,欲杀此妖姬,因被其美色所眩迷,举刀手软而不忍下手,最后在周武王的正气威迫下,终于现出原形,而被姜子牙擒住斩首了。

《封神榜》属于神话小说,还有许多稗官野史,传说妲己是一个蛇蝎美人,千古淫恶的罪魁祸首,具体的事实约有这么四条:

第一,纣王为了讨好妲己,派人搜集天下奇珍异宝,珍禽奇兽,放在鹿台和鹿苑之中,每每饮酒作乐,通宵达旦。

第二,严冬之际,妲己遥见有人赤脚走在冰上,认为其生理构造特殊,而将他双脚砍下,研究其不怕寒冻的原因。

第三,妲己目睹一孕妇大腹便便,为了好奇,不惜剖开孕妇肚皮。看看腹内究竟,枉送了母子二人的性命。

第四,妲已怂恿纣王杀死忠臣比干,剖腹挖心,以印证传说中的“圣人之心有七窍”说法,结果什么也没能看得出来。

此外根据正史的记载,是纣王征伐有苏部落(今海南温县),俘获到美艳的妲己为妾,纣王非常宠爱她,为她作酒池肉林,天天与她酣饮作乐,更设炮烙之刑,使人裸体相逐,妲己于是大乐。到武王代纣,斩妲己头,悬在小白旗上示众。

以上的种种记载及传说,久已家喻户晓,深植人心,一直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考古学家在河南省安阳县小屯村,挖掘出土许多殷商时期的遗物,其中的玉器,铜器,尤其是龟甲与兽骨上所刻的大量文字与“卜辞”,使得我们对周代以前历史状况的认识,远较孔子、司马迁当时所能接触的资料为多时,才对妲己和纣王的真实面貌,有了接近事实的评估。

首先,“纣王”并不是正式的帝号,是后人硬加在他头上的恶谥,意思是“残又损善”。再莫名其妙的人,也不会如此不堪地往自己的脸上抹灰吧!他正确的名称应该是商代的第三十二位帝王子辛,也叫“帝辛”。

其次,帝辛暮年热衷于声色之娱与酒食之乐是事实,虐杀比干也有确切的记载,然而砍掉赤脚在冰上行走的人的脚,以及剖开孕妇的肚皮就有些难以令人置信了,特别是“唯妇人之言是听“这一条罪状,根本不切实际,因为商人颇重迷信,任何重大举措,都要求神问卜来决定吉凶休咎,在出土的甲骨文中是有确切记载的,妲己能够影响的力量,实在微乎其微。

再说帝辛性情刚猛,好自用,不喜听人摆布,妲己只能算是他晚年生活的伴侣,谈不上言听计从,干涉到商朝的政治策略;倘若妲己在被帝辛宠幸的那些年月之中,具有政治权力,何以有苏氏的一族人,始终就没有能够得势呢?妲己的恶名是周人宣传的结果。

帝辛二十岁嗣位,当时商朝开国已经三百年了,国力雄厚。物阜民丰,帝辛血气方刚,孔武有力,能手格猛兽,神勇冠绝一时,又能言善辩,还兼通音律,性好美色,更刚愎自用,于是凭丰沛的国力与自己过剩的精力,大举向东南方发展,征服了土地肥沃的人方部族(今日的淮河流域),从而拓地无算,国威远播。

他在位的第四十年,也就是公元前1047年,他又对有苏部落发动进攻。这时他已是六十开外的人了。征伐有苏部落,载回的战利品之一就是妲己,当时帝辛已经垂垂老矣,而妲己正值青春少艾,骨肉婷匀,眉宇清秀,混身充满了几近爆炸性的火热气韵,加上游牧民族那种粗扩而开放的气质,迅速地在帝辛的内心深处,重新点燃起他生命的火焰。

当时的商朝,已经从游牧社会进入农牧社会,十分迷信鬼神巫卜为了酬神祭把,时常载战载舞,饮酒欢唱,甚至作长夜之饮,几至醉死,宫廷如此,民间也是这样。

妲己进入帝辛的生活领域时,正是商朝国力如月中天的时候,那时新的都城正在风光明媚,气候宜人的朝歌(今河南湛县)建造起来,四方的才智之士与工匠,也纷纷向朝歌集中,形成了空前的热闹与繁荣。离宫别馆,次第兴筑,狗马奇物,充盈宫宝,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丝竹管弦漫天乐音,奇兽俊鸟遍植园中,从此戎马一生的商纣王帝辛,终于在妲己这个小女人的导引下,寄情于声色之中。

就在帝辛宠爱妲己时,在陕西渭水流域的周部落逐渐发展壮大,周部族原是夏朝后稷的后裔,早在古公时代,便有了东下图商的企图,《诗经》中的《鲁颂》中有这么一段;

“后稷之孙,实维大王,居歧之阳,实始镇商。”

事实上对付强大的商朝,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一直传到姬昌,力行仁政,国力日盛,附近的部族都非常信眼,才开始沿黄河东下,把触角伸向商都朝歌。

姬昌也就是后世所称的周文王,他的长子伯邑考曾因前往朝歌朝觐时,竟然感于妲己的美色,展开热烈的追求行动,因而触怒帝辛,把他剁成构酱,赐食姬昌,并把姬昌囚禁在安里两年,由于周部族的臣子们多方营救,并向帝辛纳贿,才获得释放,种下了深仇大恨。

在往后的日子里,帝辛的臣子们似乎都刻意地在经营东南一带的广大地区,而忽略了雄踞两北的周氏族,姬昌首先并吞了泾、渭平原上的密须、阮等部落;更越过黄河,征服了黎、刊等部落,黄河以南的虞、芮等部落也已望风归附,用人的势力渐渐威胁到商的中心地区。

周人的首都由歧地迁到渭南的丰邑(今陕西鄂县),一面整军经武,一面展开对帝辛的宣传攻势,重点放在污蔑妲己与丑化帝辛上。说妲己是一个骄奢淫逸的妖孽、心肠毒辣的蛇蝎美人;说帝辛好大喜功,不恤民命、残酷昏淫的暴君,归结到“唯妇言是用”的傀儡。

姬昌死亡,由他的第二个儿子姬发继位,他的第四个儿子姬旦(周公)有贤德,多才艺,对于政略的掌握和战略的运用都十分娴熟,争取马国、离间商朝君臣、争取民心与鼓舞士气,自封其二哥姬发为周武王,贬抑帝辛为商纣王,并宣布帝辛的十大罪状,于是联合天下诸侯,以堂堂之阵,正正之旗,进军商朝的新都朝歌。

帝辛的哥哥微子衍率领一批东南灵人组成的军队,把周武王的联军拒于朝歌以外四十里的牧野(今河南汲县),周人望见商军整齐的阵容和精良的装备,先是为之胆怯不已,想不到这些夷人组成的军队,忽然一夜之间哗变,用人居然不费吹灰之力,长驱直入,兵临朝歌城下,帝辛眼看大势已去,举火自焚而死。

据司马迁的说法是:纣王自焚而死,妲己为周武王所杀。另外《世说新语》中引孔融的话说,周师进入朝歌以后,妲己为周公所得,后来成为周公的侍姬,这可以从周师进入朝歌以后,再也没有贬抑妲己的话语,得到一些侧面的证实。

周文王和周武王立誓要灭掉商朝,是基于政治发展与私人仇恨所产生的态度,丑化妲己只是一种政治手段。商朝的灭亡是因为大力经营东南,重心已经转往长江下游地区,使得中原一带空虚,周人才得以乘机蹈隙,硬是把商朝的亡国,推到一个女人身上,就常识的观点看,也是很难使人苟同的。

顶多只是苏妲己入宫以后,由于争宠而与其他的妃嫔引起纷争,那些失宠的妃子各有氏族背景,因而加深了纣王与诸侯小国之间的冲突而已;如果硬要说苏妲已是亡国的祸水,未免太高估了她啊!

篇6:苏舜钦简介

苏舜钦简介

北宋诗人。字子美,祖籍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曾祖时移居开封。景佑元年(1034)进士。范仲淹荐为集贤殿校理,兼进奏院。在政治上,苏倾向于范仲淹为首的改革派,后因敌党借机诬陷,被削籍为民。除籍后于苏州建沧浪亭,隐居不仕。苏舜钦的诗文创作大体上可以此一事件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与政治联系紧密,文多政论文,诗亦多具政论性。后期虽多寄情山水之作,然亦时怀壮志未酬的悲愤。苏舜钦诗慷慨豪迈而含蓄不足。他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中的重要作家,与梅尧臣齐名,并称“苏梅”。著有《苏学士文集》,有《四部丛刊》本。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苏舜钦集》。

篇7:苏定方简介

唐灭百济之战

唐显庆五年(660年),在唐与高丽、百济的战争中,唐神丘道行军大总管苏定方率军攻灭百济的作战。

百济恃仗高丽支持,多次侵犯新罗。新罗王金春秋上表求救。五年三月初十,唐命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为神丘道行军大总管,率左骁卫将军刘伯英等水陆大军10万讨伐百济;任命金春秋为蜗夷道行军总管,率新罗兵5万与苏定方配合作战。八月,苏定方自成山(今山东荣城)渡海,百济兵据熊津江(即今韩国南部锦江)口抵抗。苏定方进击,大败百济军,斩杀数千人,余众皆溃。苏定方水陆并进,直趋百济都城俱拔城(今韩国全州)。距城20余里,百济倾国来战,被唐军击败,杀万余人,唐军乘胜追击,入其外城。百济王扶余义慈和太子扶余隆逃向北部边境,次子扶余泰自立为王,率兵固守。扶余隆的儿子扶余文思率左右逾城归降,百姓皆从之。苏定方乃命士卒登城立帜,扶余泰处境窘迫,只好献城请求处置。此后,扶余义慈、扶余隆及各城城主亦相继投降。高宗诏命在百济置熊津等五个都督府,以其酋长为都督、刺史。

篇8:苏志刚简介

苏志刚

姓名:苏志刚

性别:男

年龄:44

出生地:广东广州

学历:中学

主要公司:长隆集团

公司总部:广东广州

第一次上市:没有

主要行业:广东旅游,鳄鱼养殖

资产:1.45亿美元

苏志刚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他养过牛,还投资过一个屠宰场和一个食品市场。为了保护珍稀野生动物,他于投资了3500万美元建造了一个野生动物园,随后又投资了一个夜间动物园。现在他拥有中国最大的鳄鱼养殖基地,养殖鳄鱼8万条。此外还投资了两个五星级酒店。他是全国人大代表,还被委任为广州工商联会长,这在中国民营企业家中是不多的。长隆集团目前有名员工。

篇9:苏叔阳简介

故乡杂忆

作者:苏叔阳

日寇的铁蹄正践踏着故乡的山河。上小学时,每逢上日语课前,同学们就在操场上磨掌心以备挨打。你用砖头,他用单杠、双杠,一个个慷慨就义的模样。这是一道悲壮又凄凉的风景线。

我生在河北省保定市,按照现在的习惯就算是保定人。现在人们已经不谈什么籍贯了,有的连籍贯是什么意思也不清楚。我的籍贯即“老家”是河北深州。

宋代的大诗人苏轼的籍贯是河北赵州栾城,离深州不远。按现在的习惯,我也应当死拉活扯地跟苏轼套近乎,硬说自己是他老先生的第几十代孙,好去唬人。不过我想不出这对我有什么好处,说不定还会让苏轼的真后人揭露骗局,弄一身臊。现在这种事不少,我不打算凑热闹。

我生在1938年旧历八月二十日,刚刚过了中秋节,月亮还来不及完全消损,人的生活却消损了许多。因为保定是沦陷区,日寇的铁蹄正践踏着故乡的山河。我生而为亡国奴,在失国的忧愤中长大,影响了我的一生。记得隔我家向北六七个门,是一家日本特务机关。经常在半夜里传出瘆人的惨叫声,让幼年的我惊醒,躲到妈妈的怀里。保定原是个繁盛而安详的小城,清澈的府河从南关流过,双艚的大船顺流而下,直达天津;京汉铁路从西门外伸向北京。这水陆码头,外加悠远的历史,使她成了华北平原上一座文化古城。人口不多,也就8万至15万人的规模。文盲很少:省政府、市政府的公务员,自然认得字,不然连“等因奉此”的公文也无法摆弄;报馆、电台的工作人员,也不会是文盲;还有三所大专学校,教授、大学生,水平当然远超于文盲;(如今,保定的两所大学仍然是全国著名的学府)至于中学、小学,数量、质量都在河北省的前列;此外还有数目可观的工商业者。无论行商、座商、工业主多多少少得识字、会算账。这些人加在一起占了人口的大多数,文盲只能在旧军人、家庭妇女、仆人、穷人和进城干活的农民中去找。我如此不厌其详地分析当时保定人口的状况,是有感于当下的电视剧,在反映抗日战争时期的保定时,那氛围基本不对。保定不是寂寥的农村,也不是嘈杂的市集,是座文化古城,那幽静古朴的氛围是文化不高的今之俊男靓女不能想象的。在那幽远之中暗含着肃杀、恐怖、愤怒和反抗的地火以及希望,这便是我幼年时的保定。这氛围在幼稚园里都有表现。我3岁多上幼稚园(幼稚园是日语,今之幼儿园是也),至今记得那里的情形。孩子们穿着围嘴,口袋里装一块手绢儿,手拉手,在老师风琴的伴奏下,转着圈各自走向自己的座位。我至今留恋那优雅的风琴声,也记得弹风琴的老师的背影:披肩的长发微微地卷着,天蓝的长袍外穿一件白色的坎肩,她的手指在琴上滑过,便有一串温柔的音符在我的心头流过。我不记得她的面容,但我总觉得应当美丽又恬静。有一天,她没来上课,没有琴声的教室显得阴冷。下课时园长曹老师睁着又红又肿的眼睛对来接我的妈妈说了什么,妈妈呆呆地愣了一会儿,拉起我匆匆回家。晚上睡觉时妈妈对我说,音乐老师让日本人抓走了。她伸出手指警告我,不许告诉别人。我一宿没睡好。第二天上学时,发现所有的家长都来了,都跟曹老师握手、点头,什么也不说。那无言的沉重,让我始终记得曹老师。她如今已在天国,或者同风琴老师在一起度着那无尽的天年。

上小学了,要学日语,这几乎是所有中国学生的不愿与灾难。日语要留作业,再上日语课时要检查,不会就要挨板子。同学们宁愿挨打也不愿学日语。那时谁的日语学得好,谁就被人瞧不起,被称之为“小日本儿”,经常遭人暗算,被偷打一顿的。每逢上日语课前,同学们就在操场上磨掌心以备挨打。你用砖头,他用单杠、双杠,一个个慷慨就义的模样。这是一道悲壮又凄凉的风景线。我那时讨厌日语,“呀衣无艾呕”地没完没了,直到今天,我也弄不明白“啊呢啊多”和“撒要那拉”的区别。听说李登辉先生的日语好,那是因为他是日本人“武男样”,我这样顽固的中国人,没法和他比。人家打算好了,死后也和他的“令尊”大人一样被奉祀在东京的靖国神社。不过我敢说,从日寇铁蹄下生活过来的中国人,没有多少人喜欢他的,他将被历史钉在耻辱柱上是肯定的了。

1944年夏,我和小伙伴们在街上玩。一队日本宪兵牵着大狼狗沿街巡行,一条狗忽然向我扑来,在我的左脚腕上狠狠地咬了一口,顿时鲜血如注,日本兵笑笑,抓了些糖果扔下,走了。妈妈急忙抱起我跑到小医院急诊。还算好,脚没有被咬断,只留下一个长长的疤,让我至今耿耿于怀,让我再没办法打破100米跑奥运会纪录。这一次的被狗咬给我留下几十年的心理阴影,只要听见狗叫,我就头皮发麻,浑身发紧,按照法律,日本宪兵应当赔偿我身心的损失。当日本投降的消息在古城飞扬的时候,人们笑着、流着兴奋的眼泪,又唱又跳,提灯游行。白天,人们兴奋地传告:中国军队要来了。几天后,一个细雨纷纷的上午,我和同学们踩着烂泥从车站旁迎来穿着灰军装的部队。那高兴今天依旧在心头翻滚。过了许多年我才知道:那光复故乡山河的部队是八路军。

篇10:苏雪林简介

苏雪林传

由于台湾海峡和政治的隔绝,我们这一代,乃至下一代对苏雪林都有陌生感,

她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著作等身的学者,桃李满天下的教授。

苏雪林,乳名瑞奴、小妹;学名小梅,字雪林。后因升入北京高等女子师范,

将“小”字省去,改为苏梅。由法回国后,又以字为名,即苏雪林。笔名有绿漪、

灵芬、老梅、天婴等。18生于浙江省瑞安县县丞衙门里,自嘲为半个浙江人,

祖籍安徽太平县岭下村。

苏雪林的祖父在清朝末年当过县令,父亲受过高等教育,母亲出身于士宦之家,

素以贤慧著称,给苏雪林以较大影响。她幼时富有男性特点,好动、爱玩,凡男孩

所爱的一些玩艺儿,抡刀、舞棒、扳弓射箭,以至去郊外捉蟋蟀、放风筝、钓鱼、

捕鸟等她都爱玩,整日和几个年龄差不多的小叔叔、大哥哥们厮打在一起,玩得很

开心。而同样年龄女孩子所喜欢的——擦脂抹粉、穿针引线之类的事情,却毫无兴

趣,偶而做一两件这样的事也是笨手笨脚,不像样。人们都说:苏雪林是一个男性

化的女孩,被称之为“野丫头”。

由于祖母“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世俗偏见,苏雪林不能像男孩子一样读书,

她七岁开始,才跟着叔叔及兄弟们“名不正、言不顺”地在祖父衙署所设的私塾里

跟读,只是不解其意,囫囵吞枣地背诵《三字经》、《千字文》、《女四书》、

《幼学琼林》等。在私塾里只跟读一二年,男孩子们都纷纷去学校读书了,她不得

不辍学。跟读辍学后,闲着无聊,便利用在私塾里学得的一二千汉字,从叔叔和哥

哥那里借一些通俗小说当作课本自读。久而久之,她不仅能读懂《西游记》、《水

浒传》、《三国演义》、《封神榜》等,也能粗读文言的《聊斋志异》、《阅微草

堂笔记》之类的书,整日埋头于书海,自得其乐。从此,一颗寂寞的心找到了新的

寄托。后来,苏雪林的叔叔、哥哥们都先后进入上海新式中学或大学,每年寒暑假

回家都要带回一些新旧图书和当时流行的报刊,苏雪林便借机有挑选地阅读起来。

《史记》、《汉书》,她读过一些选本;唐诗、宋词、元曲、明清传奇,以及历代

名家的专集也都涉猎个大概,连当时流行的译作《天演论》、《茶花女遗事》、

《迦茵小传》、《十字军英雄记》等,也都读得着迷。这一段童年和少女时代的苦

读史,为她后来的创作及学术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父亲为工作方便而迁居安庆。一位叔叔曾留学日本,思想比较开明,

对他父亲进行劝说,苏雪林才得以进入当地一个基督教办的小学读书。其间。模仿

写作古典诗词,仅半年,便又随母亲迁回岭下村,停止学业。不久,安庆省立初级

女子师范登报恢复招生,苏雪林得知消息后,“费了无数眼泪、哭泣、哀求、吵闹”

终于说服了祖母和乡里顽固长辈。苏雪林回忆说:

……愈遭压抑,我求学的热心更炽盛燃烧起来。当燃烧到白

热点时,竟弄得不茶不饭,如醉如痴,独自跑到一个离家半里,名

为“水上”的树林里徘徊来去,几回都想跳下林中深涧自杀,若非

母亲因对女儿的慈爱,战胜了对尊长的服从,携带我和堂妹至省

城投考,则我这一条小命也许早已结束于水中了。(《我的生活》,

1967年,台北文星书店出版)

1915年苏雪林考入安庆省立初级女子师范。在校期间能诗善画,引人注目。19

毕业后即留在母校附小教书。在这段极短的教书生涯中与庐隐女士相识。苏雪

林不甘于做一辈子小学教师,以了此一生。于是,再一次向家长提出继续升学的要

求,祖母以婚嫁为由进行阻挠,后因苏雪林大病而停止逼婚,还满足了她的升学愿

望。这一年,她与庐隐结伴同行,离开安庆,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国文系,

在系主任陈钟凡先生的帮助下,很快从旁听生转为正科生。

苏雪林在北京高等女子师范读书期间,正值“五四”运动发生不久。新文化运

动带来的一股蓬勃、新鲜的空气,弥漫步都北京;加之苏雪林受教于胡适之、李大

钊、周作人、陈衡哲等知名教授、学者,同学中又有庐隐、冯沅君、石评梅等追求

女性解放的才女,在师友的影响下。她的思想也深受震动,发生了很大变化。正如

她在《已酉自述——从儿时到现在》(1969年4月15日《国语日报》)中所说:“……

我便全盘接受了这个新文化,而变成一个新人了。”同时,对写作产生浓厚兴趣,

并开始用白话文写作,在《时事新报》副刊“学灯”和《国风日报》副刊“学汇”

及《晨报》“副镌”等处发表政论性文章,参加社会问题的论争。

19秋,求知欲十分旺盛的苏雪林,抱着去大千世界闯一闯的梦想,前往法

国留学,为了顺利成行,她瞒着家庭,直到临行当天的晚上,才告知母亲。她考入

吴稚晖、李石曾在法国里昂创办的海外中法学院,先学西方文学,后学绘画艺术。

赴法三年,由于水土不服,经常生病。加之不断收到家中来信,父亲病故,母亲生

病,婚姻问题也困扰、煎熬着她,只好辍学,于1925年提前回国。苏雪林在法期间

恩了一次很严重的病,躺在医院里,医院里一些天主教修女细心照顾,使她的病逐

渐好转并恢复健康,苏雪林深受感动。在一位外国好友的劝说下,皈依了天主教。

回国后,遵母命,与从未谋面的五金商人的儿子张宝龄完婚。张宝龄原籍江西

南昌,肄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后赴美留学,在麻省理工学院学习理工课程。婚后

不久,母亲病故,她便随丈夫去苏州安家。其夫在苏州东吴大学执教,苏雪林则应

苏州基督会所创办的景海女师之聘出任中文系主任,并由陈钟凡先生介绍在东吴大

学兼授古典诗词课。

苏雪林是一位新女性,但在婚姻问题上受传统思想约束,不能自主。在法国期

间,她曾和未婚夫通过几次信,已发觉性情不合,便写信给父亲要求解除婚约,但

父亲在回信中对她大加申斥,母亲在病榻上也托人写信劝说,甚至哀求女儿,为了

父母双亲,她只好“认”了这门亲。在法国读书期间,不乏多情男子的追求,其中

有一位曾大胆向她求婚,苏雪林也为之动情,甚至倾倒,但为了父母亲的面子,只

好拒绝一切爱与不爱的求婚者。她的身上依然保留着古老的中国封建传统女性的道

德。

1927年苏雪林随丈夫返回上海,翌年,经人介绍在沪江大学教书,后又和丈夫

一起重返东吴大学。苏雪林婚后不过几年,两人便分手,婚姻以悲剧结束。

1931年她接受安徽省立大学校长杨士亮先生之聘,赴安徽大学教授文化史课;

同年受聘于武汉大学教授,直至1949年。在武汉大学执教期间,主要讲授中国文学

史,基本国文和新文学研究。在武汉大学,她生活在珞珈山的湖光山水之中,幽雅、

恬静的自然环境和平静的独居生活,使她赏心说目,心广体胖,事业有成。她勤奋

刻苦,一方面以爱心、耐心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学习知识;一方面又在教书之余,

努力著书立说,成为海内外知名的学者。

抗日战争爆发后,苏雪林随武汉大学师生迁往四川。此时,她虽潜心写作,但

难以控制自己对民族遭难——“国将亡”的忧虑和担心,她同每一个中华民族子孙

一样,愿将自己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去抵御侵略者的炮火。抗战一开始,她便将

自己多年积蓄的薪金、版税和稿费拿出来,买了五十两黄金,献给危难中的国家。

还不断地拿起笔记述侵略者的血腥罪行,如《乐山敌机轰炸记》、《敌人暴行故事》

等,激发同胞们对侵略者斗争的决心。在抗战后方,人民生活极其艰苦,苏雪林和

其他教授们也不例外,每天粗茶淡饭,维持温饱;穿的是旧衣、棉布;住的是潮湿

的老式民房,每天晚上老鼠、跳蚤与之作伴;行的是十几里乃至几十里也“安步以

当之”。艰苦的生活,使她不得不利用屋边两亩左右的空闲土地种菜、栽瓜,自己

买了锄头、镰刀、扁担,肩挑、手搬,挖地、松土,播种、施肥、锄草,终于开出

了一片菜园。她种芥菜种类繁多,长势良好,此外,还种了莴苣、苋菜、萝卜、蕃

茄和葱、蒜。外部世界是熊熊燃烧的抗日烽火,个人的生活环境却是一派田园风光,

苏雪林也恰然自得。她在《灌园生活的回忆》(收入《归鸿集》,1955年8月,畅流

出版社)中写道:

我本是一个用脑的人,忽然改而用手;又是一个一向安坐书

斋的人,忽然跑到土地里去,生活完全改变,觉得别有一番从未

尝过的新鲜滋味,于是兴趣大为浓厚。

田园生活对她来说,一方面聊以自慰,可事情过后却又十分悔恨:

我那时脑力在一生中为最强,若专心研究学问,也许可以获

得几种专门知识;若全力来写作,两年内也许可以写出二三十万

字的文章,但因为我的愚妄无知,太受兴趣的支配,把大好的光

阴精力都白费了。(同前)

1945年,日本侵略者投降了、全国人民欢欣鼓舞,苏雪林也沉浸在无比欢乐之

中,当消息传到嘉定时,她与袁昌英、凌叔华等人抑制不住激动和兴奋,举着小旗,

高呼口号,加入了游行队伍的行列。

苏雪林在武汉大学执教历时十八年,1949年到了台湾,离开了她为之奋斗半生

的土地。离开大陆后,苏雪林先去香港,在天主教真理学会任编辑。1950年第二次

赴法国,为的是去海外搜集关于楚辞的研究资料,探讨屈赋与世界文化的关系。在

巴黎,她依靠从国内带去的工薪节余,省吃俭用,但为时不久,便因经济桔据,身

体欠佳,又由于与之朝夕相处的姐姐病重,只好于1952年春乘船回到台湾,应聘为

台湾省立师范大学教授。1957年赴台南成功大学任教授,1974年退休。

苏雪林赴台后,长期患眼疾,视力极差,严重时濒于失明,但她以顽强的毅力

坚持写作。1968年是她在大学执教的四十周年,台湾教育部向她颁发了奖金。1978

年,是苏雪林执教五十周年和八十诞辰,在台的安徽大学、武汉大学、师范大学、

成功大学校友代表前来为她祝贺,并出版《庆祝苏雪林教授写作五十周年暨八秩华

诞纪念专集》。全书分甲、乙、丙、丁四集,共收录一百一十多篇文章,其中包括

对她生平的记述和浩瀚著作的评价。既有热诚的祝贺,也有久别重逢的真情。

苏雪林是一位勤奋的作家,其执笔时间之长,在中国新文学史上也是少有的。

她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有小说、散文、剧本、诗词、现代作家小说诗歌文学作品研究及多种学术著作。形式多

样、内容广泛,天文、地理、科学、历史、风土人情、自然风光、山川河流、月夜

星空,全部囊括其中。苏雪林从少年练习写作诗词起,直至古稀之年,辛勤笔耕不

辍。

苏雪林十一二岁时,便模仿林琴南的笔调用文言写了一厚本日记。其内容都是

一些家庭琐细和少女观察社会的感想,其中蕴藏着无数的快乐、透露出天真烂漫的

童心,充溢着荒唐、奇妙的幻想,正如苏雪林自己所说“可算是开笔,也可算是我

踏上写作生涯的第一步”。十九岁她写了一篇三四百字的五言古诗,继又将其写成

短篇小说,名曰:《始恶行》。小说用文言写出,当她念给家里人听时,婶婶、姐

姐等女人竟为之流下了无数的眼泪。这篇小说1919年刊于北京高等女子师范年刊后,

得到同班好友冯沅君的赞赏,并寄给在美国读书的哥哥冯友兰,亦受到好评。

二十年代初期,苏雪林还不时地发表用白话文写的《人口问题研究》、《再论

人口问题研究》、《新生活里的妇女问题》、《沉沦中的妇女》、《生育制限运动

声中的感想》、《男盗女娼的世界》、《相对性原理和哲学史的问题》、《时髦男

子择妻之条件》、《相对性易解》、《世界语者之宣言》、《家庭》、《民众艺术

论》、《对于“五一”的两大希望》、《自由文爱论》、《说内外》、《说美恶》

等五六十篇政论杂文,刊于《民铎》、《民国日报·觉悟》、《时事新报·学灯》、

《国民日报·学汇》等报刊上。此时她对国家政治、社会诸问题,表现了极大的热

情,以寓言的形式发表对时局、人生的看法,还抽暇翻译法国作家莫泊桑、都德等

作家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

1925年,苏雪林从法国归来后,创作欲望更加强烈,速度惊人,出版的文艺创

作有散文集《绿天》(1928年,北新书局出版)和自传体小说《棘心》(1929年,

北新书局出版的这两部书是苏雪林文艺创作的处女作,也是成名之作,均以“绿漪”

署名。书中女主人公的思想、性格、生活和她自己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绿天》收录散文《绿天》、《鸽儿的通信》、《小小银翅蝴蝶的故事》、

《我们的秋天》、《收获》、《小猫》六篇,该书出版后,于1929年、1930年、19

37年、1955年、1959年十多次再版。书中描写了女主人公的婚后生活,热烈而甜蜜,

表现手法细腻,犹如一幅柔美的工笔画。尤其是其中的一篇《鸽儿的通信》,作家

以书简的形式,描写并抒发了主人公对旅居海外丈夫的怀念之情,富有诗意。在描

写手法上,既不同于冰心写意的柔婉,也有别于丁玲火山爆发式的浓烈。

《棘心》共十五章,主要是以作家赴法后的生活为素材,展现了女主人公的全

部生活经历以及思想性格,因此说《棘心》是一本自传小说,也是作家为她的母亲

而创作的。苏雪林在本书的“前题’中写道:

我以我的血和泪,刻骨的疚心,永久的哀慕写成这本书,纪

念我最爱的母亲。

书中的主人公林醒秋是一位“五四”时代的女性,她内心充满了痛苦、矛盾、

失望和悲愤。她相信科学,却又皈依宗教;她追求爱情的甜蜜,却又遵从父母之命。

作家围绕着这位平凡女性的内心搏斗展开了一个巨大的社会画面。其中有顽固家庭

的崩溃,有农村民不聊生的惨剧,有少年的爱国悲愤,也有青年男女在追求中的访

径和苦闷。整个故事贯穿着一条爱的主线,有对母亲的爱,对异性的爱,对自然的

爱。作家在《自序》中写道:

本书的主旨在介绍一个生在中国政局蜕变时代,饱受“五

四”思潮,以后毕竟皈依了天主教的女知识青年,借她故事的进

展,反映出那个时代的家庭、社会、国家及国际各方面的动荡变

化的情形,也反映出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烦恼苦闷、企求、愿望

的状况;更反映出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对于恋爱问题的处理,立身

处世行藏的标准,救国家、救世界途径的选择,是采取了怎样不

同的方式。

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出版后,“绿漪”的名字及其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引起文艺评论界的关注,贺王波、方英、

钱杏郊、草野、王哲甫等人纷纷撰文,对小说诗歌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及表现手法上加以肯定,

并指出其不足。虽然评论者的意见不尽相同,但对于小说技巧的批评意见却是一致

的。文字偏于说理,议论式的叙述常有所见,布局和结构也有些松散。

苏雪林在文学方面的创作还有三幕话剧《鸠那罗的眼晴》(1935年11月1日《文

学》月刊5卷5期),内容取材于印度文学故事,作家通过深受礼教束缚的青年王子

——鸠那罗和其父王、王后的种种纠葛,表明爱情力量的伟大。苏雪林在此之前从

未写过戏剧,为什么突然要写这个剧本呢?她在《我怎样写鸠那罗的眼睛》(1936

年5月6日《大公报》)一文中说:

去年冬天,这个故事又隐隐在我心灵深处呼唤,我想还是把

它表现出来吧。不过这个故事用短篇小说体来写,恐怕不能写得

如何痛快,打了几回腹稿,总觉不相宜,最后才决定采用戏剧体。

我对于戏剧虽然没什么研究,为了这好题目,不妨冒一次灵魂的

险。

《青鸟集》(1938年,长沙商务印书馆)和《屠龙集》(1941年,上海商务印

书馆)写于抗战的初期和中期。《青鸟集》收集的多是文艺批评方面的文章,其中

包括剧评、文评、诗评和画评,以及苏雪林对其他作家和小说诗歌文学作品的评论,因第一篇文

章的题目是《梅脱灵克青鸟的眼睛》,故该书取名为《青鸟集》。《屠龙集》写于

抗战后方——四川乐山,多是作家在艰苦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作家对战时

生活的动荡不安、物质的极度匮乏、物价的扶摇直上,以及知识分子阶层精神的苦

闷和煎熬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描写;但幽默和风趣洋溢在字里行间。作家说:“若不

想出个法子骗骗自己,混过这些讨厌的岁月,不死也得发疯。”书名取为《屠龙集》,

是作家“预先替那猖狂的毒龙画出了悲惨的结局,……希望明年就是我们伟大的

‘屠龙年’”(《屠龙集·自序》)。

《蝉蜕集》(1945年,重庆商务印书馆)由几个短篇历史小说而成,其中

多数故事取材于作家的《南明忠烈传》,成书于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之时,作家

以历史故事,借古寓今,对抗战中种种丑恶现象,进行无情鞭挞,态度鲜明,笔锋

锐利。她在《蝉蜕集·自序》中说:

历史小说也和历史一般,其任务不在将过去史实加以复现,

而在从过去事迹反映现在及将来。……抗战时期内种种可恶可

悲的现象与过去时代相类似者却也未免太多了。本书在此等处

极力加以揭发,也无非想教读者触目惊心,消极的戒惧,起而为

积极的矫正与补救。

苏雪林在自己写作的同时还不断关注同时代作家的创作情况,写了《论李金发

的诗》、《论闻一多的诗》、《论朱湘的诗》、《沈从文论》、《郁达夫论》、

《王鲁彦与许钦文》、《多角恋爱小说家张资平》、《林琴南先生》、《周作人先

生研究》、《〈阿q正传〉及鲁迅创作的艺术》、《俞平伯和他几个朋友的散文》、

《关于庐隐的回忆》、《记袁昌英先生》、《其人其文凌叔华》、《胡适的诗》、

《我论鲁迅》、《我所认识的女诗人冰心》等,其中部分文章结集为《文坛话旧》

(1969年,传记文学出版)。从中不难看出,活跃在“五四”前后文坛上的许多作

家及其小说诗歌文学作品,苏雪林都一一进行论述。由于历史的原因,或褒或贬,不免失之偏颇,

一些过火的言辞也时而流露于笔端。

苏雪林晚年写了大量的个人生活及写作回忆录,计有《我的生活》(1967年,

文星书店)、《己酉自述——从儿时到现在》(1969年4月15日《国语日报》)及

《归鸿集》(1955年8月,畅流出版社)。她的回忆笔法极其细致入微,儿时影事,

写得真真切切、栩栩如生,令人看后,觉得苏雪林确是一位记忆超常的人。

“教学相长”是苏雪林几十年教书生涯体会最深的一句话,她的许多学术性文

章都是课堂教学的成果。她在繁忙的教学之余,还将一些讲稿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

整理出版,如《辽金元文学》(1933年12月,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年、1964年再

版)、《唐诗概论》(1933年,上海商务印书馆)、《中国文学史》(1980年,台

中光启出版社)。在授课之余,从事学术研究,是苏雪林的极大乐趣,正如她在

《谈写作的乐趣》一文中说:“这一类心灵探险时沿途所拾摄的奇珍异宝,令人精

神鼓舞,勇气倍增,觉得为这个研究牺牲一切都是值得的。而且这种写作的乐趣,

真是南面王不易也!”

苏雪林的学术研究,大量的时间花在考据上,多年来她在枯燥、乏味的考据中,

得到了比写作还大的满足。她说:“这是一种发现的满足”。苏雪林的第一本学术

考据著作为《李义山恋爱事迹考》(1927年,北新书局),后改名为《玉溪诗谜》。

她考据李义山恋爱事迹的初衷和过程是“我对李义山的诗,素来没有大研究过。偶

然读到《圣女词拟意》等篇,疑惑义山有和女道士宫嫔恋爱的事迹,因此引起我研

究他的诗集的兴味。陆续考证,不意竞积成了一本四万余字的小册子。”接着,她

于1938年出版《蠹鱼集》(长沙商务印书馆)和《试看红楼梦的真面目》(1967年,

文星书店)。屈赋研究是苏雪林半生的事业,从1943年应朋友卫聚贤之约为《纪念

吴稚晖先生八十诞辰学术论文集》写稿《天问整理的初步》开始,到1973年出版

《屈赋新探》(台北广东出版社),历时三十余年,写作六七十篇文章,成为苏雪

林“屈赋研究”系列。她继承前人研究成果,借鉴前人研究方法,从东汉的楚辞研

究家王逸到现代的陆侃如、游国恩、闻一多、徐嘉瑞等人的论著,她都作为一家之

言,细细地读。苏雪林对屈原及其小说诗歌文学作品的研究计划宏大精深,她的研究可分为三个

历史阶段,第一步从研究《天问》中的神话及与旧约创世纪的关系开始;接着研究

《九歌》中十神问题;在此基础上对世界有关文化与屈原小说诗歌文学作品的关系进行了更为广

泛的研究。苏雪林在《我研究屈赋的经过》(1962年7月《小说诗歌文学作品》4卷1期)一文中谈

到她研究屈赋的特点时说:

第一,我发现了世界文化同出一源,中国文化是世界的一

支。

第二,我研究屈赋竟得到一个“一以贯之”的方法。用这个方

法不但能把中国许多杂乱无章的文化分子整理成一种秩然有序

的系统,而且也能把世界文化整理出一个头绪来。

第三,我主张经史子集打成一片,不但藉以解决屈赋问题,

竟可藉以贯穿我国古书的脉络。

第四,官方文化与民间文化揉合一处,始可窥见中国文化的

全貌。

从中,不难看出苏雪林的屈赋研究方法有其独特之处,正如糜文开在《屈原研

究的新发展》(1954年10月18日香港《祖国周刊》90号)一文中所说:“苏女士的

屈赋研究,竟从发现一些矿苗,挖出‘先秦时代外来文化考’的大矿藏来,而这大

矿藏竟又连通着‘世界文化同源说’的更庞大的世界矿藏的。这不可不说是一个惊

人的大发掘。”

苏雪林是一位不辞劳苦、努力探掘的“采矿人”。其他创作及专著尚有短篇小

说《天马集》、《雪林自选集》、《秀峰夜话》、散文集《三大圣地的巡礼》、

《欧游揽胜》、《眼泪的海》、《人生三部曲》、《闲话战争》、《风雨鸡鸣》,

专著《论中国旧小说》、《二三十年代的作家与小说诗歌文学作品》,旧诗词《灯前诗草》及杂

文《犹大之吻》等近五十种。

苏雪林性格中常常显露出“善争辩”的特点,她曾几次主动在现代文坛上展开

论争。从三十年代开始,她撰文参与关于李金发象征派诗的争论,与覃子豪先生展

开了几个回合的讨论。接着又在《鸠那罗的眼睛》出版后,与向培良先生关于戏剧

的布景和舞台上的表演等问题展开讨论,写了《演剧问题答向培良先生》(1935年

4月16日《武汉日报》)。这些讨论和论争主要是集中在如何看待和评价文艺小说诗歌文学作品问

题上,限制在文艺本身的范围内,可以说是学术之争,并且是双向的,有来有往。

而苏雪林对鲁迅的论争与上述情况则迥然不同,从表面上看似笔墨形式,但内容的

实质却完全脱离学术,成为一种政治上的对立状态,而且是单向的,有来无往。因

鲁迅已于1936年10月19日病逝,而苏雪林对鲁迅的敌对态度,却是在鲁迅病逝后的

一个月内开始的。苏雪林反对鲁迅的时间之长,发表文章之多,在历史上是少见的。

她对鲁迅的看法从赞颂到反对也是众人皆知、举世瞩目的。早在二十年代苏雪林与

鲁迅并无积怨,1928年她曾与鲁迅共同参加过北新书局老板李小峰举办的宴会;19

29年5月苏雪林在《写在(现代作家)前面》一文中称鲁迅是“中国最成功的乡土文

学家”。以后在《周作人先生介绍》中对鲁迅及其《阿q正传》的评价是:“对中华

民族病态具有深刻研究的”,“立下了许多脉案和治疗之方”。1934年冬,她发表

了《阿q正传)及鲁迅创作的艺术》(《国文周报》11卷14期),对鲁迅小说的创作

艺术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对鲁迅的两本小说集《呐喊》和《彷徨》评价说:“两本,

仅仅的两本但已经使他在将来中国文学史占到永久的地位了”。该文中将鲁迅小说

的艺术特点概括为三:“第一是用笔的深刻、冷峻……;第二是句法上的简洁峭拔……;

第三是体裁的新颖独到……。其技巧之超卓,真可谓‘传神阿堵神妙欲到秋毫岭了”’。

直到六十年代后期,苏雪林写作的《我对鲁迅由钦敬到反对的原因——鲁迅逝世三

十周年纪念》(收入《文坛话旧》)一文也直言不讳地表达了她对鲁迅的钦佩之情:

《阿q正传》可真把我们闹疯狂了,大家抱着读这一篇,读

后又互相批评。当时我们欢喜的只是文章里的幽默与风趣,……

我读了周作人的评价,对《阿q正传》始获得深一层的看法,更

觉得这篇小说的价值之高。

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苏雪林对鲁迅突然由钦敬走向反对,乃至敌对的态度呢?

她在同一篇文章中说:“什么时候对他观感幡然转变呢?那就是女师大风潮以后。”

由于苏雪林与鲁迅对女师大校长杨荫瑜女士在女师大风潮中的所作所为看法截然相

悖,继而牵涉到对支持杨荫瑜的教育部长章士钊的态度也产生分歧。随着时局的变

化,苏雪林与鲁迅在政治上的分歧愈来愈大,其言辞也愈来愈激烈,真可谓“喜笑

怒骂,兵戈相见”。苏雪林于1936年11月12日写了《与蔡孑民先生论鲁迅书》,拉

开了她“半生‘反鲁’的序幕”。第二天她写了《理水和出关》,对鲁迅进行冷嘲

热讽。又过了四天,即11月18日,她写了《与胡适之先生论当前文化动态书》(发

表于1937年《奔涛》创刊号)。苏雪林在该文的《自跋》中写道:“以鲁迅一生行

事,言之,二十四史儒林传不会有他的位置,二十四史文苑、文学传,像这类小人

确也不容易寻出”。从1936年秋末至1937年春,苏雪林连续写了多篇文章《说妒》、

《富贵神仙》、《论偶像》、《论诬蔑》、《论是非》、《过去文坛病态的检讨》、

《对(武汉日报)副刊的建议》、《论鲁迅的杂感文》等,发表于成都《军中文艺》

(署名“野隼”)、《武汉日报·鹦鹉洲》、《文艺》民族专号、《奔涛》等刊物

上,无论从内容及语言上看都十分激烈,较之前两篇有逐步升级之势。

1949年,苏雪林到台湾后,国共两党处于敌对状态,苏雪林对鲁迅的态度便可

想而知了。从五十年代开始,不停地撰文,继续她的“‘反鲁’事业”,写了《对

战斗文艺的我见》、《琵琶鲍鱼之成神者——鲁迅》、《新文坛四十年》、《鲁迅

传论》上、下等,于1967年将大部分文章结集出版《我论鲁迅》(爱眉出版社)。

该书出版时,苏雪林称“半生的‘反鲁’事业,……以后我不高兴再理会了”。

《我论鲁迅》加上附录共收集十八篇文章,她在《自序》中谈到了出版此书的目的。

我为什么要在这时出版这本集子?

其一、人家想必都知道苏雪林是反对鲁迅的。“反鲁”几乎成

了我半生的事业,但为什么要反?究竟是怎样反法?则好像是没

有人能知道清楚。……因为这本书代表我个人对鲁迅的“观察”、

“感想”、“评价”。

其二、今年十月十九日是鲁迅逝世三十周年,……我既是反

鲁的人,也应该写一点,所以一口气竟写了一篇两万七千字的

《鲁迅传论》和《我对鲁迅由钦敬到反对的原因》。

其三、我见台湾论坛近年“捧鲁”有渐成风气之势,已有人呼

喊在台湾重印鲁迅著作了。……但我担心鲁迅偶像又将在台湾

竖立起来,鲁迅崇拜也将在台湾日益推广。

语言清楚、明白、毫无遮掩,苏雪林与广大读者也算是坦诚相见,从中不难看

出她的“勇气”和“胆量”。

事隔多年,年近百岁的老寿星苏雪林对鲁迅的态度会不会有变化?历史就是历

史,让那一切不变地保存下去,作为一块文化化石。鲁迅在台湾逐渐拥有更多的读

者,这是事实。但愿这一切恩恩怨怨在日月江河中飘然散去,为了中华民族的腾飞,

为了炎黄子孙世代的幸福

篇11:黄纪苏简介

黄纪苏简介

黄纪苏  社会学家、剧作家,现任《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副主编。曾经编创的剧本:《爱情蚂蚁》、《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切·格瓦拉》

史诗剧《切·格瓦拉》被评为2000年中国知识界十大事件之一,在一片轰动,褒贬不一的喧闹声中,《切.格瓦拉》剧组远赴河南、上海、广州等地,阵阵的掌声和争论还没有结束,来自深圳、四川,山西等地的邀请接踵而来。“想不演都不行”,几乎成了剧组演员的口头禅。

作为《切·格瓦拉》剧组的编剧和领队,黄纪苏从2001年5月份开始,又将带着剧组奔赴新的战场,以满足广大群众的强烈要求。

很多人见到黄纪苏都大感意外。因为《切》剧“对举世关注的大事、貌似神圣的扮演、深奥的理论、复杂微妙的关系,往往以时下流行的语汇出之,化抽象为具象,寓大雅于大俗,奇思妙想,常令人惊叹不已”,未想竟出自这样一个瘦弱的男人之手。而他言谈中的朴实和谦虚,和《切》剧中他刻画的反面角色的伶牙俐齿相比,倒真的更难让人相信。

然而,可以肯定的是,《切》在新世纪掀起的高潮,和他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对我们生存的环境,有切身的体会、有深刻的认识、有独到的感受,不无关系。

1990年的夏天,大学都没上过的黄纪苏,直接考上了美国某大学的社会学硕士专业。1993年回国。从没学过戏剧的他一跃跨入了编剧的行列。缘于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中戏的沈林博士送来的免费戏票,黄纪苏才开始对戏剧有了“一星半点儿的了解”。而他和戏剧直接发生关系是缘于《小丑之夜》。中央戏剧学院有位艺名“笑倒天”的以色列留学生。“笑倒天”是犹太人,在欧洲遭白眼,于是移民以色列,在以色列的剧团里当小丑跑龙套,心有不甘,于是跑到中国试运气,但生计还靠在公司教英语或在电视片中演外国无赖来维持,被压迫的底层感觉依然挥之不去。半生的鸟气,被他熟练地装进一个反专制争自由的近现代套路,演绎成一出有声有色的喜剧剧本《小丑之夜》。这出戏,“笑倒天”十分看中,想找人译成中文,沈林便介绍他和黄纪苏接了头。这样一出剧在中国上演是不大容易的,但通过翻译这个本子,按黄纪苏的说法,他开始对话剧这个以往只觉其“拿腔拿调”、极不顺耳的行当生出几分好感。后来因为“笑倒天”不是名家,找不到资助剧本没能上演。听“笑倒天”说完遭遇,黄纪苏“很为这个势利的社会感到难为情”。

后来黄纪苏编写了剧本《爱情蚂蚁》、《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最有意思的是,去年4月份,北京人艺小剧场的《切》和首都大剧场的《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同时上演,却又同时爆满,票房出奇的好。黄纪苏曾说过一句话:“以人道为终极目的的社会主义探索,是人类在价值上告别动物世界的一次最悲壮的出走,是一段百折千徊历程,是一首悲喜交集的史诗。”我们期待《切》在外地的演出活动中,取得成功,也成为戏剧演出史上的一次史诗。

相关专题 简介苏天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