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结构的竖向布置有哪些设计要求?

yzy2616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yzy2616”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混合结构的竖向布置有哪些设计要求?(共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混合结构的竖向布置有哪些设计要求?

2 混合结构的外围框架柱沿高度宜采用同类结构构件,当采用不同类型的构件时,应设置过渡层。

3 对于刚度变化较大的楼层,应采取可靠的过渡加强措施。

4 钢框架部分采用支撑时,宜采用偏心支撑和耗能支撑,支撑宜在两个主轴方向连续布置;框架支撑宜延伸至基础。

篇2:混合结构楼盖体系有哪些布置要求?

2 设备机房层、避难层及外伸臂桁架上下弦杆所在楼层的楼板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楼板,并进行加强。

3 对于建筑物楼面有较大开洞或为转换楼层时,应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对楼板大开洞部位应采取加强措施。

篇3:高层建筑结构的竖向有哪些布置要求?

高层建筑结构的竖向有哪些布置要求?

(1) 高层建筑的竖向体型宜规则、均匀,避免有过大的外挑和内收,结构的侧向刚度宜下大上小,逐渐均匀变化,不应采用竖向布置严重不规则的结构。

(2)抗震设计的高层建筑结构,其楼层侧向刚度不宜小于相邻上部楼层侧向刚度的70%或其上相邻三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80%。

(3)A级高度高层建筑的楼层层间抗侧力结构的受剪承载力不宜小于其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80%,不应小于其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65%;B级高度高层建筑的楼层层间抗侧力结构的受剪承载力不应小于其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75%,

注:楼层层间抗侧力结构受剪承载力是指在所考虑的水平地震作用方向上,该层全部柱及剪力墙的受剪承载力之和。

(4)抗震设计时,结构竖向抗侧力构件宜上下连续贯通。

(5)抗震设计时,当结构上部楼层收进部位到室外地面的高度H1与房屋高度H之比大于0.2时,上部楼层收进后的水平尺寸B1不宜小于下部楼层水平尺寸B的0.75倍(高规图4.4.5a、b);当上部结构楼层相对于下部楼层外挑时,下部楼层的水平尺寸B不宜小于上部楼层水平尺寸B1的0.9倍,且水平外挑尺寸a不宜大于4m(高规图4.4.5c、d)。

(6) 结构顶层取消部分墙、柱形成空旷房间时,应进行弹性动力时程分析计算并采取有效构造措施。

(7) 高层建筑宜设地下室。

篇4:混合结构的平面布置有哪些设计要求?

混合结构的平面布置有哪些设计要求?

1 平面宜简单、规则、对称、具有足够的整体抗扭刚度,平面宜采用方形、矩形、多边形、圆形、椭圆形等规则平面,建筑的开间、进深宜统一,

2 筒中筒结构体系中,当外围钢框架柱采用H形截面柱时,宜将柱截面强轴方向布置在外围筒体平面内;角柱宜采用十字形、方形或圆形截面,

3 钢框架-混凝土筒体或钢框筒-混凝土筒体结构的楼盖宜采用钢-混凝土组合楼盖;型钢(钢管)混凝土框架-混凝土筒体的楼盖可采用钢-混凝土组合楼盖,也可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楼盖。

4 楼盖主梁不宜支承于连梁上,否则应采取相应的加强措施。

* 楼面梁使连梁受扭,而且连梁对剪切变形十分敏感,容易出现剪切裂缝。混合结构中,楼面梁承担的竖向荷载通常较大,因此若支撑在连梁上会对连梁受力非常不利,应予避免,如必须设置时,连梁可采用型钢混凝土梁或沿核心筒外周设置宽度大于墙厚的环向楼面梁;楼面梁在连梁一端的支座宜按铰支考虑。

篇5:异形柱结构的竖向布置有哪些要求?

异形柱结构的竖向布置有哪些要求?

1、结构竖向抗侧力构件宜上下连续贯通,

2、异形柱结构的侧向刚度沿竖向宜均匀分布,楼层侧向刚度不宜小于相邻上部楼层侧向刚度的75%,或其上相邻三层刚度平均值的85%,

3、楼层抗侧力结构的受剪承载力不宜小于其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85%,不应小于其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70%。

4、异形柱框架不应采用楼层错层的设计方案。

5、异形柱不宜在楼层半层处单面设置挑梁。

篇6:厂(库)区竖向布置应满足哪些基本防火要求?

(1)高处建、构筑物与低处建、构筑物不应构成相互火灾威胁,

(2)妥善处理易燃、易爆厂(库)房的地面排水、即防止比空气重的可燃气体、蒸气、粉尘“跑、冒、滴、漏”时或生产设备、容器发生爆炸时,沿着地面排水管沟扩散流人下水管道中,引起爆炸事故J另外,防止易燃液体、可燃液休物质直接排入下水管道,引起爆炸,

(3)交通道路应尽量平缓畅通。道路的最人坡度不宜超过7%一8%比较光滑的混凝土路面的道路纵坡度不宜大于5%,气候寒冷的冰冻地区,最大纵坡度不宜大丁4%-5%作为消防车道的道路,其通过小型消防车的转弯半径不应小于9m,通过大中型消防车的转弯一半径不应小于12m。

篇7:管道布置设计的要求有哪些?

管道布置设计的要求有哪些?

1)管道布置设计应符合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的要求;

2)管道布置应统筹规划,做 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满足施工、操作、维修等方面的要求,并力求整齐美观;

3)在确定进出装置(单元)的管道的方位与敷设方式时,应做到内外协调;

4)厂区内的全厂性管道的敷设,应与厂区内的装置(单元)、道路、建筑物,构筑物等协调,避免管道包围装置(单元),减少管道与铁路、道路的交叉;

5)管道应架空或地上缴设;如确有需要,可埋地或敷设在管沟内;

6)管道宜集中成排布置。地上的管道应敷设在管架或管墩上;

7)在管架、管墩上布置管道时,宜使管架或管墩所受的垂直荷载、水平荷载均衡;

8)全厂性管架或管墩上(包括穿越涵洞)应留有1O %-3O%的裕量,并考虑其荷重,

装置主管廊管架宜留有10%-20%的裕量,并考虑其荷重;

9)输送介质对距离、角度、高差等有特殊要求的管道以及大直径管道的布置,应符合设备布置设计的要求;

10)管道布置不应妨碍设备、机泵及其内部构件的安装、检修和消防车辆的通行;

11)管道布置应使管道系统具有必要的柔性。在保证管道柔性及管道对设备、机泵管口作用力和力矩不超出过允许值的惰况下,应使管道最短,组成件最少;

12).应在管道规划的同时考虑其支承点设置。宜利用管道的自然形状达到自行补偿;

13)管道布置宜做到“步步高”或“步步低”,减少气袋或液袋。不可避免时应根据操作、检修要求设置放空、放净。管道布置应减少“盲肠”;

14)气液两相流的管道由一路分为两路或多路时,管道布置应考虑对称性或满足管道及仪表流程图的要求。

篇8:加热炉的布置一般要求是什么?

加热炉的布置一般要求是什么?

(1)明火加热炉宜集中布置在装置的边缘井靠近消防通道,且应于可燃气体、液化烃、甲B类液体设备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2)加热炉与其他明火设备应布置在一起;

(3)几座加热炉可按炉子中心线对齐成排布置,两座加热炉净距不宜小于3m;

(4)当采用机动维修机具吊装加热炉炉管时,应有机动维修机具通行的通道和检修场地。对于带有水平炉管的加热炉,在抽出炉管的一侧,检修场地的长度不应小于炉管长度加2m;

(5)加热炉外壁与检修道路边缘的间距不应小于3m;

(6)对于设有蒸汽发生器的加热炉,汽包宜设在加热炉顶部或邻近的构架上;

(7)加热炉与其附属的燃料气分液罐、燃料气加热器的间距,不应小于6m;

(8)当加热炉有空气预热器、鼓风机、引风机等辅助设备时,辅助设备的布置应不妨碍其本身和加热炉的检修;

(9)加热炉与露天布置的液化烃设备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2.5m,当设备之间设置非燃烧材料的实体墙时,其间距可减少,但不得小于15m,

实体墙的高度不宜小于3m,距加热炉不宜大于5m,并应能防止可燃气体窜入炉体;

当液化烃设备的厂房或甲类气体压缩机房朝向加热炉一面为封闭墙时,加热炉与厂房的间距可减少,但不得小于15m。

篇9:压缩机的布置一般要求是什么?

在寒冷或多风沙地区可布置在厂房内;

3)单机驱动功率等于或大于150kw的甲类气体压缩机厂房,不宜与其他甲、乙、丙类房间共用一幢建筑物;压缩机的上方,不得布置甲、乙、丙类液体设备,但自用的高位润滑油箱不受此限。

(4)单层布置的压缩机,当基础较高时,宜按需要设置操作平台;当附属设备较多时,宜两层布置。

相关专题 结构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