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初中生语文学习的动机

空城客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空城客”参与投稿,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培养初中生语文学习的动机(共7篇),希望您能喜欢!

篇1:培养初中生语文学习的动机

培养初中生语文学习的动机

初中语文既是基础课程,又是综合文化素养课,其他课程的学习都离不开语文.学好语文,无疑对其他各学科的.学习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作 者:高小琼  作者单位:湖南省岳阳市第九中学 刊 名: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AL TECHNIQUE & EQUIPMENT 年,卷(期): “”(5) 分类号:G63 关键词: 

篇2:怎样培养学习动机

怎样培养学习动机

(一)背景

近年来,人们对如何培养成就动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由于成就动机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教育条件下形成的,因而能够通过一定的方法来培养和提高。科尔布(K01b,D.A.,1965)(郭占基,1993)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采取“暑期辅导班”的形式,对高中学习差生进行了六个星期的成就动机训练,并在训练半年后、八个月后和一年后分别进行了测量,结果证明成就动机的训练是有作用的,促进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在此之后,美国和加拿大出现了许多以中小学学生为对象进行的成就动机训练,总结出一系列宝贵的经验。这些训练经验普遍表明:进行成就动机训练时可分成几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意识化,通过与学生谈话、讨论使学生注意到与成就动机有关的行为。第二阶段为体验化,让学生进行游戏或其他活动,从中体验成功与失败、选择目标与成败的关系、成败与感情上的联系,特别是体验为了取得成功必须掌握的行为策略。如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目标,不断了解不同目标的难度,达到目标的途径及自己的行为结果等等。第三阶段为概念化,让学生在体验的基础上理解与成就动机有关的概念,如“成功”、“失败”、“目标”,其中最重要的是“成就动机”的概念。第四阶段为练习,实际上是前两个阶段的重复。多次重复能使学生不断加深体验和理解,将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紧密地结合起来。第五阶段为迁移,使学生把学到的行为策略应用到学习场合,不过这时往往需要一些特殊的学习场合,这一场合要具备自选目标,自己评价,并能体验成败的条件。第六阶段为内化,这时取得成就要求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学生可以自如地运用所学到的行为策略。实践证明,针对成就动机进行的训练是有一定作用的,它的直接效果表现为受过训练的学生对取得成就更为关心,并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选择所追求的目标。它的间接效果是能够提高学生各学科的学习成绩。这些效果在原来成就动机较低而学习又差的学生身上更为明显。由于动机训练的复杂性、我国的教育工作者虽然在实际教学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但在理论方面的研究仍显薄弱。

(二)设置具体目标及达到的方法

不能只给学生一些如努力学习等抽象的建议,而且要给学生提供明确而具体的目标以及达到目标的方法。要让学生知道学习对他们来说是有意义的,确保他们能够知道他们将从学习中学到什么(具体目标),教学生学会如何达到该目标,并针对学生的目标提出具体的建议,比如,在学生做作文时,教师可教给他们一些景物的描写,人物的心理描写、写作顺序等方法。如果学生有过失败的经历,应该让他们从小的;容易的、力所能及的目标着手,同时让学生自己记录一下自己每一步的成功,教师也应该为这些学生的每一次进步给予鼓励,增强学生的信心。

(三)设置榜样

以社会上具有明确学习目标、克服种种困难进行学习的模范人物和身边的同学中的优秀分子为榜样,使学生掌握成就动机高的学生的想法、谈话方式和行为方式的特点。如学习敢于冒险,不伯失败等等品质,提高和增强自己的学习动机。由于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不同,榜样的设置要符合其最近发展区的要求,即向该榜样学习既不是高不可攀,可望而不可及;又不是轻而易举,起不到榜样的作用。

(四)培养对学习的兴趣

在学习活动中我们应注意培养学生广泛的认识兴趣。当广泛的认识兴趣成为学生的人格特征时,他们将不需要或很少需要外来的奖励,而能自觉进行学习,甚至离开学校以后仍然能坚持学习。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其特点是在从事学习活动或探求知识的过程中伴随有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这是一种指向学习活动本身的内部动机。布鲁纳所重视的学习动机,就是指对学习的直接兴趣。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上,以下几点是很重要的:

1.以生动活泼的方法使学生了解某一学科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引起他们进一步探讨的认知需要。例如,讲计算机在现代生活中的种种奇妙用途,使学生们迫不及待地想掌握有关技巧。LOGO语言在一开始时就能吸引学生之处就在于学会了几个简单命令之后,立即可以作出美丽的图案。

2.使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学习活动。在参与活动时,学生扮演了不可缺少的角色,体会到一种受到尊重的满足感。角色的要求又促进了他对学习意义的认识,从而增强了学习动机。

3.各种课外活动小组、兴趣小组在培养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上常常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我国青少年参加国际数理化和信息学的奥林匹克竞赛获奖者中,许多都是从课外活动小组中培养和选拔出来的。

(五)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有经验的教师常常在学生缺乏学习动力时,将该生对其他活动的积极性迁移到学习活动中。例如,前苏联的莫洛佐娃在一个六年级班上,利用男生们想做海员又缺乏学习动力的情况,组织有关的主题活动。在海军活动的游戏中,要求孩子们学习各种有关的知识(历史、地理、航海、摄影、制模以及音乐等等),大大地促进了学习需要和认识兴趣。这是培养后进生学习动机的重要经验。有时后进生似乎什么长处都没有,教师要用极大的爱心去发现学生身上的.发光点,利用对该点的发扬光大,迁移到学习上。当然,这里要确保教师所发现的发光点是准确的,对该类学生提供的奖励是他们真正需要的。学生们应该知道他们要对活动结果负责,他们的表现有一个明确的衡量尺度。

(六)注意学生的归因倾向

根据归因理论,将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努力、能力),将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任务难度,运气)的学生认为,他们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将失败归因于缺乏努力和方法不当,不会对学生的坚持性产生消极的影响,正相反,失败会带来一些有益的学习经验,在一些任务中的失败能够促使学生设立更合理的目标,尝试新的策略,发展自己对挫折的承受力。而将成功归因于外部因素,将失败归因于内部因素(能力)的学生往往认为他们没有成功的能力,他们无力避免失败,也不去追求成功,对学生的坚持性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同时会产生失落感;无力感,这就是学习无助感。归因倾向是后天形成的,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加以培养。如学习无助感是在学习过程中渐渐产生的,小学生刚入学时都有着很高的自我概念,因为没有人在入学前会对他们说,你不会成功。一开始,当他们遇到挫折时,他们往往将其归因于坏运气或任务太难。渐渐地,在他们重复经历多次失败之后,他们便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于自身,便会产生一种无能,无助的感觉,在这种感觉支配下,学生们便不愿再去学习,再也不去尝试了,造成了失败——缺乏能力——失落感——表现降低的恶性循环。教师可以采取如下的帮助措施:

1.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为他们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

2.制定出具体的行动以帮助他们达到目标,使他们成为自己控制自己,而不是受别人控制的人,而且要改变他们的归因倾向,让他们将失败归因于缺乏努力,而不是缺乏能力,使他们明白,只要付出努力便会成功的道理。

3.教学生学会何时完成他们的计划,并对学生的每一个学习行为给予及时的反馈。

篇3:浅谈学习动机的培养

浅谈学习动机的培养

一、问题的提出

人的各种活动,都是由一定的活动动机引起的,学生的学习动机活动也不例外。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因。学习动机的实质是学习需要,这种需要是社会、学校、家庭的影响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学习动机与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效果之间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一般来说,学习动机越明确,越强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学习的效果越好;反之,学习动机不纯或不强烈,学习的积极性就低,学习的效果就差。正因为学习动机有如此重要的功能,所以,它不但是影响学习效率的重要变量,而且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为此,我们对桂林市民族干部学校111名学生进行了《你的学习动机如何?》的问卷调查。

问卷的设计从四个方面对学生在学习欲望上进行测查:1——5题测查学习动机是不是太弱,6——10题测查学习动机是不是太强,11——15题测查学习兴趣是否存在困扰,16——20题测查学习目标上是否存在困扰。

二、调查结果、分析与对策

我们的做法是以无记名问卷由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调查的结果如下:

桂林市民族干部学校111名学生学习动机调查结果统计表

百分比得分人数 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1---5分 33人 29.7

6---13分 74 66.7

14---20分 1

0.9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6分以上的人数,也就是说,可调整或需调整的学生人数占了96.4%.这说明我们十分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教育。那么应怎样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呢?

1、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激发学生求知需要

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有了知识,才能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作为一名中专生,必须明确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的意义。我们应该使学生明白,学习能使自己获得就业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我们还应该使学生明白,中专生的学历尽管较低,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但现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有一定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动手能力,使学生牢固地树立起学历低就业不一定难的观念,从而把学习当成自身的需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爱学”。

2、强化学习动机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要注意教学的反馈,给予及时、正确的评价,使学生认识自己的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外国学者罗西和亨里的实验证明了反馈的重要作用。他们把一个班级的学生分成3组,每组给予不同的反馈。对第1组,学习后每天告诉其学习结果;对第2组,每周告诉学习结果:对第3组,则不告诉学习结果。如此进行8周后,改换条件。除第2组仍旧告诉其学习结果外,第1组与第3组的条件对换,即第1组不告诉他们学习结果,对第3组则每天学习和测验后就告诉其成绩。这样又继续了8周。

实验结果表明:在第八周后,除第2组显示出稳步的前进以外,第1组与第3组情况则变化很大,即第1组成绩逐步下降,而第3组成绩则迅速上升。由此可见,反馈在学习上的效果是很显著的,尤其是每天的及时反馈,较之每周反馈更佳。如果没有反馈,不知道自己的学习效果,则缺乏学习的激励,很少进步。

反馈的方式,可以直接由教师提供,也可以由学生通过自我检查、自我评价进行。

3、培养独立进取的个性

学习动机与独立进取的个性是密不可分的,个性是独立进取还是被动退缩与动机水平关系密切。上进心强、抱负水平高,将持续地推动学习活动高效率地进行,而良好的学习效果又给学习动机带来自我强化的作用,反之,缺乏上进心且抱负水平低,只能使学习处于被动状态,甚至恶性循环。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有45%的学生“如果别人不督促我,我极少主动地学习”,所以教师要注意通过多种途径不断强化学生意志品质,使学生养成良好自觉的学习习惯。

4、设定中等难度的学习目标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我给自己定下的学习目标,多数因做不到而不得不放弃”的学生占了63%,“我几乎毫不费功力就能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的学生占0.54%,这说明不少的学生设定的学习目标难度过高,从而不易实现,结果不得不放弃。

中等难度的学习目标是指学生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目标。过易的目标不能满足自己的成就感,不足以激发动机;难以实现的目标,也容易使自己畏难、气馁。而中等难度的学习目标,经过努力可以实现,使自己从中体验到成功感,从而导致学习兴趣的产生,激发学习动机。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最近发展区”的概念。他认为“最近发展区”是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即学生能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独立地完成任务,不需教师的帮助即可达到的水平)与学生的第二个发展水平(即在现有发展水平之上,学生不能自行完成任务,须经过教师的启发帮助才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距离。教育要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必须把着眼点放在学生心理发展的第二个水平上,也就是说,教师应不断地向学生提出新的课题和内容,它的水平应稍高于学生的原有水平,以激发学生内部矛盾的发展,不断地把最近发展区的水平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这样不断发展,推动学生向更高的水平发展。也就是说,教师对学生提出的目标或要求,要使学生能“跳一跳摘到桃子”。

5、注意调整学习动机的水平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是有区别的,两者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同样的学习动机可以导致不同的学习效果,不同的学习动机可以取得相同的学习效果。同时,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又是紧密联系、互为因果的,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变量,学习动机制约着学习效果。

一般来说,学习动机正确、强烈,指向学习活动本身,则学习效果好,成绩佳。但并不是动机越强效果越佳。研究表明,若任务难度适中,则中等强度的学习动机易导致最佳的学习效率。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的影响也不是绝对的,也有动机强烈但短期内学习效果差,或学习动机不强却学习成绩好的情况。

如我们在调查中就发现有 70.3%的学生“迫切希望自己在短时间内就大幅度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但59.5%学生“常为短时间成绩没能提高而烦恼不已”。这是因为动机对效果的影响要通过学生的技能基础、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中介的作用。但另一方面,这些技能、习惯的改善,同样离不开良好的学习动机的支持。

所以,学习动机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对学习效果起着重要的影响。

6、要注意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丰富性,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教学内容的新颖和丰富,使学生学有所得;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可引起学生的新鲜和好奇,两者都可以使学生获得精神的满足而产生学习的兴趣,特别是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最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大力提倡“以技能培训为主”,即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突出技能训练。

具体做法是:教师在开学初,根据教材内容制订技能训练计划,教务科根据计划不定期检查学生掌握技能的情况;在学校原有各种设备的基础上,加大投入,新增了25台电脑和一大批实验器材,基本上满足学生技能训练的需要。

由于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得到了很好的结合,学生动手的机会多,所以,我校大多数教师的课深受学生喜爱。比如在最近我们对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了解教师授课情况,结果学生满意率在80%以上的教师占66.7%.其次,鼓励教师大胆进行教学改革。

如我校文红玉教师进行的亲和力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满意率达到了100%.亲和力教学,是美国哈佛大学提倡的一种教学方式。亲和力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素质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亲和力教学的方法是:上课努力保持一种轻松、自由的思维方式,对上课内容有一种有意与无意地都会吸引学生到课堂中来,并且有一种凝聚到课堂中的无形的力量。它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7、培养良好的集体氛围

良好的集体氛围对其在成员的学习动机、个性有重要的影响。个人的行为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集体的要求和期望,个人的学习动机由于想得到所在集体的重视而受到激发,学习效率也可以由此而提高。所以,努力形成一个相互竞争又相互理解和支持的集体氛围,对培养和激发良好的学习动机有着积极的作用。

篇4:培养初中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基本策略

培养初中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基本策略

文 罗显良

摘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实现学生高效率学习的有效途径,也是帮助学生获得自主性学习的重要手段。但在当前初中英语教学中,让老师感到最棘手的问题之一便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爱学习英语”,即学习动机缺失。学习动机缺失已经成为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突出和重要的问题。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初中生英语学习动机的激发提出相应的策略。

篇5:培养初中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基本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的内驱力,学习英语的兴趣越浓,学习的积极性也就越高,学生只有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激发其求知的欲望,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很多新奇的东西都比较容易引起初中生的兴趣,我们应充分利用他们这一时期的心理特点,设法使学生对所学的对象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让他们去认识它接近它并对它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比如,可以利用英语和汉语间的发音、表达和文化等方面的不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注重教学刺激的变化,改变僵化的教学模式,积极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将实用生动有趣的语言素材穿插于课堂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要尽量创设接近真实的学习英语的环境,让学生联系实际和现实生活,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英语的习惯,并让学生体验语言交流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在快乐、轻松、有趣的环境中学习,从而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直接兴趣。要鼓励学生多阅读英语报刊杂志,收听英语广播或收看英语节目,满足学生借助英语获得知识的渴望。这样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内部动机,使学生处于主动积极的学习状态,更有利于学习取得良好的效果。Doenyei和Otto曾经建议通过“建立问题条件”引出认知矛盾。如,可以展现与我们现有知识相反的现象;也可以先介绍一个原理,然后再举一个反例;亦可使用有多种获选答案的问题。在选择教材时,也要考虑到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普遍缺少语言实践的机会,学生缺少巩固和时间,遗忘率比较高,除了课堂教学外,可以开展一些英语综合实践活动,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例如,可以定期举办英语活动,开辟一些英语角,开展歌咏比赛,进行话剧及课本剧的表演,举办英语研究比赛等。可以经常插播一些原版的VCD碟片,提供课外学习的脚本,鼓励学生在日常交流中尽量使用英语,帮助他们更多地感受英语,更多地使用英语。

二、创造学生体验成功的机会

学生在智力结构和发展水平上存在差异,其成长环境和各自不同的经历使他们在学习上能够达到的程度也不同。因此,教师和家长在协助学生设立学习目标时一定要根据学生自己的发展状况,要根据学生自身的最近发展区而定,为不同的学生设立不同的目标,不应强求统一。可以采取分层推进、分类指导的方式,让不同的学生在经过自己的努力后都有机会获得成功的体验,特别是要对那些取得成功及付出更多努力的学生给予更多的肯定,从而使他们树立信心与自信,使他们更加努力学习,以便形成良性循环。有研究表明,帮助缺乏学习动力的学生的最好的办法是帮助他们在学习上取得进步。相当多的学生其实都是希望能够取得好成绩的,但由于许多学生不会学、学得很辛苦,长此以往,便很难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对某门学科的兴趣往往都是经过学会而后才喜欢的。所以,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方面是十分重要的,即学生可以运用适当的学习策略进行有效的学习,在学习中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班杜拉也认为只有当一个人认为自己有能力去完成某事或在某些方面能够胜任,他才会产生内在动机,也就是说只有当学生自己意识到了自己的能力,他才能产生内在动力。使人意识到自己能力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让他感受成功,成功可以给人带来最大的满足,激励人去获取新的成功。获得成功的体验是人类的本能之一,因此,我们应该向学生尽量多地提供成功的机会,哪怕再小的成功也会对他们起到激励作用。

三、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根据归因理论,具有成功倾向的学生大多认为自己可以胜任学业挑战,并且在他们的学习过程中,能力不是唯一一项重要的归因因素,(WWW.FWSIR.COM)学生更多地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而将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这种解释对后继的学习是十分有帮助的。教师在鼓励和表扬学生时,应该强调他们的成功来自他们的努力与刻苦,在对他们进行批评时要强调他们的失败是因为不够努力,不够用心。这样,不但可以给学生成功的自信,而且也可以让学生在失败时反省自己,预期下次做的更好时便会成功,激励学生不断努力改变自己的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这在培养学生优良个性品质上也有重要的意义。

四、改进课堂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中最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学生既是教学的对象,又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其学习积极性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既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之处。

1.教师应该要有良好的示范行为

学生通常会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来进行学习。如果教师对英语表现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在英语教学中体现自己的特长,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会影响学生对英语的看法,教师也可以以自己为榜样,告诉学生英语学习的价值,也可以和学生分享对英语或英语学习的一些特殊的爱好,和学生共同培养对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也可以和学生一起分享学习英语的成功体验,并分析失败的原因,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归因。教师以自身示范,可以拉近自己和学生的距离,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2.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要有合理的期望

教师应避免对学生产生消极期望效应,应该更多地抱有积极的期望,产生积极的'效应,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机。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期望只有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才会产生比较好的效应,再加之以合适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取得进步,增强信心。教师不能仅仅通过考试成绩来判断学生的能力,要全方位地了解学生的能力,挖掘学生的潜能,以便对学生形成积极的期望。

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首先教师要做到热爱学生,这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教师也要尊重和理解学生,要和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初中生自我意识比较强烈,又十分敏感,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可学生的努力,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不受伤害,全面了解学生的想法、情感以及对待学习的态度。

4.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当个体处于一个安全和积极的环境中,并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时,他的担心和不安的情绪会大大减少。当提供一个富有挑战性、刺激性和自主性的教育环境时,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像泉水一样源源不息。紧张的课堂气氛会导致学生过度焦虑,焦虑情绪会严重地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阻碍学习的进步;而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气氛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保护学生的学习动机。

五、家长适时调整对孩子的期望

对家长来说,教育孩子的过程是家长不断调整愿望的过程,对孩子的培养目标需要及时修正。每个孩子都有兴趣和特长,家长要客观冷静地分析孩子的优势和不足,根据孩子的现有条件实事求是地规划孩子未来,而不能一味地按照家长的好恶来设计。家长切忌急于求成,尤其对初中阶段正处于青春期孩子,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强制孩子执行家长的要求。要与孩子深入沟通,倾听孩子的声音,尊重孩子的意愿,更多考虑孩子的志向。当孩子真切感受到来自家长的理解、尊重和关爱时,家长所提的要求、建议才易于被接受认可。

参考文献:

[1]郭敏,钱艳平。基于湿认知理论的研究生英语阅读实证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04)。

[2]李晶,孟艳丽。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实证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07)。

[3]陶红梅。财经类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实证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1)。

[4]汤艳梅。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趋向问题的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1(10)。

(作者单位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第八中学)

篇6: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动机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动机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动机

农美品 广西省靖西县安宁乡怀真小学(533800)

学生学习活动,是由学习动机支配的。学习动机是出自学生内心的学习需要,学生从事学习活动就是为了满足这种需要而进行的。只有当学生要求学习,渴望学习,喜欢学习时,才能迸发出强烈、饱满的学习热情,学习起来效率才高。学习动机可以影响到学习效果。缺乏学习动机的学生,必然学习积极性低,如果学生不想学习,厌恶学习,你强迫他学,自然不会有好的学习效果。学习动机强的学生,必然在学习生活中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

学生能否迅速地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育工作,下面谈一谈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原则和方法:

1经常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提高学习动机的水平

学习目的性教育就是使学生认识学习的社会意义,把学习和社会的需要,与远大的理想联系起来,从而产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的热情。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目的性?

1.1刚入学的学生,学习目的性教育仅仅是开始,学习动机的社会性也是在教育的影响下逐步增强的,对他们学习动机的培养不能要求过高过急。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积极引导,耐心细致地进行正面教育。

1.2教师要分析学生的学习动机,把原有的动机、兴趣引向学习的'轨道,使学习动机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1.3要把学习目的教育和学习内容紧密结合起来,可以通过各种活动来进行,如故事会、报告会、参观访问等,这是培养学习动机行之有效的方法。对那些具有为追求个人虚荣心的不良动机的学生,也要善于诱导。

2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心理成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是由于求知的需要,它是小学动机中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只有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才能心情愉快地去学习,积极思考,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具有学习兴趣的学生,会把学习看成是内心的满足,从而获得学习效果。

2.1教师讲课应该生动活泼、有趣,教学方法要多样化。这样,就能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本身的直接兴趣。教师讲课用的语言要生动、新颖、形象,声调语气有变化,有表情;讲的内容深浅要适当。兴趣是由已知的事物中新东西所引起的,如果讲的内容过深,脱离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他们听不懂、难于领会,是不会有兴趣的;

反之,讲的内容过浅,没有新的东西,学生已经懂了,就引不起他们的兴趣和注意。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师不限于用一种方法来传授知识,如有时只是教师讲,有时提问,有时练习,有时配合以直观教具的使用。学生年龄愈小,教学方法愈要多变才能把课上好。在重视教学内容新颖性和趣味性的同时,应注意既不能脱离教材内容一味追求所谓的趣味性,要保证学生有效的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既掌握知识又感到快乐。

2.2教师既要注意培养学生直接的学习兴趣,也要引导和发展学生的间接学习兴趣,才能提高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2.3培养学生课外活动和阅读的兴趣,增长知识,开阔视野。

3妥善进行奖励,维护学生的内部动机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常常是随着学习成绩的好坏而转移。学习获得好成绩,教师要给学生奖励,学生得到满足,学习就起劲,学习信心就增强,就能激发出进一步学好的愿望,使学习动机得到强化。如果学生在学习中经常失败,教师也要再给学生一次机会作为奖励,否则学生就会失去信心。有的学生经常逃学,不愿意学习,其中不少是由于成绩差,缺乏学习的信心和动力。所以,学习的成功,是最能促使学生继续努力学习的一种动力。怎样帮助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

3.1教师要注意提高教学质量,讲的内容为学生能接受和理解,并经过一定努力能够学好。

3.2对成绩差的学生,要热情地关心他们,耐心细致地辅导、帮助他们学好功课,鼓励他们努力学习,逐步增强学习的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

3.3当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时候,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使他们看到自己学习的进步,这有助于增强学习动机、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应该以肯定其进步为主;当然,赞扬也不宜过多或过分,不恰当的夸奖更不好,会助长学生的骄傲和忽视自己的缺点,起不到激发学习动机的作用。

3.4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要做到在教师的眼里人人平等,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

4对学生学习要有正确的评价,使学生了解学习的结果

了解学习的结果,是学生及时知道自己学习成绩的好坏,看到解答问题的正确和错误。上小学的学生很关心自己学习的结果,但他们关心自己学习的是老师的评价。学生拿到教师发回的作业本,先看的是老师的评价,如果得了好的评价就高兴,体验到学习的好处,产生进一步学好的愿望。所以,老师的评价是引导学生重视学习结果,激发学习动机的手段。怎样才能做到正确的评价?

首先,要使学生对评价有正确的观点,把争取好成绩引导到为理想而学习的轨道上。

其次,学生最初注意学习的结果是教师对他们学习作出的评价,因此,评价学习成绩,要有严肃认真的态度,做到客观的、公正的、实事求是的,恰如其分的评价,才能起到激发学习动机的效果。

学生有了良好的学习动机,激发起求知欲望,才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只要教师重视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正确地引导,就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向正确,良好的方向发展。

篇7:强化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

强化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

强化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

作者/ 王瑜

摘 要:在新世纪教育教学的洪流中,教学转向的核心是教学本质观的转向,必须用全新的教学观审视习以为常的小学数学教学。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和知识的探索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使之具有创新意识。应该从心理上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在满足求知欲的过程中,将问题探讨出来,还要有持久的、坚持不懈的意志,即学习动机。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时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关键词:机动;兴趣;鼓励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情境”是数学教学中的一种策略,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利于解决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思维的具体形象之间的矛盾。这个情境有教材上给出的卡通情境、动画情境图等。这些情境并不能引起学生多大的兴趣,只有创设现实生活中的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掌握所学知识。比如,讲加、减混合运算时,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境:一辆公共汽车过来了,车上坐了16个人,到车站下去7人,又上来9人,问这辆车上现在有多少人。让学生模拟公共汽车上的情境,轮流当乘客,开展上下车活动,一起列式解答。学生高兴极了,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展开激烈的讨论,抢着回答问题,一节枯燥无味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数学课亦变得生动有趣。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以后坐车或做其他的事情都会主动从中找出数学问题,并给以解决。这时老师让学生在课外再找出类似的生活中的数学,学生会更加积极。那真是摩拳擦掌,发言更大胆,讨论轰轰烈烈,说着高兴,听着有趣,学得有味。由此可以说,创设生活情境,可以让学生在现实生活情境中“做数学”,实现“重知识传播”向“重学生发展”的转变,学生享有一种幸福的数学生活。

二、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求知欲

学生对一切新事物都感到好奇,老师应抓住这个特点设置悬

念,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欲望。比如,在教学“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让学生任意说出一个数,老师迅速作出判断,并让他们进行验证,由此设下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产生强烈的探秘之意,老师再引导学生把这部分知识理解,这样学生理解得透彻,记得牢,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会进一步提高。

三、鼓励提问,激发学习动机

学生对新事物总爱问是什么和为什么,这种好奇心会引起他们思维的内在活动,老师要善于引导,不要对学生的提问表示厌烦,面对提问,可以启发性地解答,也可以让学生讨论性地解答。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稀奇古怪,或老师一时不能回答,这时,老师不能批评这个学生,应给予鼓励说:“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很有价值,科学家还没研究出来,他们把希望寄托在你身上,我相信你(你们)以后一定能把这个问题研究出来,成为一名了不起的科学家。”或老师坦率地说自己不会,()鼓励学生超越老师,就应该认真学习,研究新问题,或鼓励学生与老师比赛,看谁先把这个问题想出来。这样就能充分激发他们的探索兴趣。

四、肯定表扬多鼓励学生,树立学生的成就感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表扬,学生更是如此,这就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善于把那些让学生感到自信、自尊的语言献给学生,给学生以精神鼓励,从而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和成就感。如,解答应用题,一个学生举手发言,回答方法错了或回答方法对但计算结果错了,老师不能说:“你错了,坐下吧!”这时,老师应当肯定他敢于举手发言的勇气,或者说他的思路很正确,大胆发言,声音洪亮,如果不是太紧张的话,他肯定能做得很正确。再如,学生回答问题时,概括不完整,分析不透彻,说出问题以外的'话,这时老师不要心急,要认真听学生说完,及时鼓励他想象力丰富,作文水平肯定好,这样,发言的学生心里高兴,听的学生也受到启发,也能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了,给学生一个完整、透彻的答案,绝对不能去批评他们,不允许其他的学生去嘲笑他们。或问其他学生有无不同意见,让学生取长补短、互相渗透,肯定学生的点滴成绩。最后老师适当引导,并和学生一起分析错误原因,使错的学生不害怕,听的学生受到教育。老师激励的语言,使学生尝试成功的勇气,体会成功的喜悦,树立成就感。

总之,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不稳定的,需要教师时刻以不同的方式,去激发、去巩固,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把枯燥无味的数学变成生动有趣的数学,切实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我认为:只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就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和知识的探索者,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一定能得到拓展!

参考文献:

吴宏亮。在“体验”中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04)。

相关专题 初中生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