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呵护孩子想象力

Cosette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Cosette”参与投稿,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阅读呵护孩子想象力(共8篇),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阅读呵护孩子想象力

每个孩子,出生之时一定都带了一对大大的想象力的翅膀,我能做的,应该只有呵护它。

这一对伴她出生的遨游精神世界、想象力世界的翅膀如同鲜嫩绿叶做成的,经春到夏,由秋到冬,不经意间会枯萎,甚至消失。

我可以给它浇水,为它拨开遮挡阳光的障碍,待这羽翼丰满,可以抵御尘世风霜、严寒冰冻的销蚀,可以逆风飞翔,我就可以放心地在一旁静静看着。

但对于在想象力已折翼的妈妈,我能倚赖的,就是优秀的经典的绘本。一本一本一本……背后是不断打开、不断延伸、永无止境的一扇扇的门,我可以陪着孩子打开,虽然有些门内的景象我已经看不到,但我知道,孩子能看到,还可以构筑和创造。

就在她寻找真实的翅膀无果、我对此也无能为力的时候,我看到她不断振动着自己想象力的翅膀,尝试从小小的巢里探出头来,向着天空飞翔了。

此时,距我抱着还是婴孩的她在怀里,与她一起读简单的童谣和故事,已经近五年。

培养孩子想象力的方法

阅读激发灵感

阅读是智力发展的关键,同时也有助于激发孩子的想象力。选择那些拥有大量丰富多彩的图片的书籍,对孩子来说文字内容并不重要,尽可能让孩子根据图片自己编故事。家长也可以帮助孩子一起创造情节,还可以进行角色扮演,增加趣味性和参与感。

降低期望,拒绝对比

对孩子的创作出来的作品家长不要过于追求玩美,只要孩子最真实的表达我们都应该去表扬支持。一味的苛求只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和他人去作对比更是对孩子最彻底的打击。不要让孩子生活在“别人的孩子”的阴影下。

创造自己的故事

有时候,一个关于自己的小故事也能非常吸引人。你可以从周围的环境出发创造一个小故事,尽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甚至可以让孩子变成故事里的超级英雄。最终,他也会给你讲他的故事,故事里他自己就是主角。

唱歌、敲打、吹口哨

结构化的音乐类型确实不错,但是给孩子准备玩具乐器,让他随着音乐跳舞,和他一起唱歌,甚至鼓励他即兴演奏等过程,都是极具创造性的过程,能够无限激发孩子的想象力。

让孩子有选择的权利,不去强迫

孩子喜欢的事情他才愿意去发挥自己的最大的能力。如果家长独断专行,所有的事情都是站在家长的角度帮孩子选择,对于强加给他的事情,孩子是不愿意消耗任何脑细胞的。就如我们面对不喜欢的工作都是尽量敷衍,只是因为生活的压力不得已而为之。但孩子不一样,不喜欢就是不喜欢。

限制屏幕时间

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很多家长喜欢给孩子玩手机或IPAD,玩游戏或看视频都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可减轻家长带孩子的压力。但专家建议家长应尽量减少孩子面对电子屏幕的时间。美国儿科协会建议,不要给2岁以下的婴幼儿玩手机、IPAD或其它电子产品,2岁以上的幼儿每天面对电子屏幕的时间应限制在30分钟以内。

玩角色扮演游戏

角色扮演游戏不仅是一种消磨时间的方式,更能让孩子在表演的过程中学会如何管理自己的日常生活。角色扮演能帮助孩子发展语言和社交能力,甚至能帮助他们表达自己的情绪,如悲伤或害怕。

家长可以帮孩子多准备角色扮演所需要的道具,如一些特殊角色的服装、用品等,让孩子在扮演角色时更有代入感。

鼓励积极追求

什么是积极追求?需要消耗脑力或体力的活动就是积极追求。比如读书,画画,积木,篮球等等。相反对于哪些被动接受式的活动保持控制,像看电视。

接受孩子的小怪癖

有时候孩子的行为让我们难以理解,也许你的孩子某一天想穿着他的小披风去幼儿园。你可能会觉得难以接受,但孩子们却不这样想。当你想要反对时,先静下来想一想,他这样做会有人受伤害吗?不会,那么为什么不能接受呢?

欢迎孩子想象中的朋友

很多孩子都会有一个自己假象的朋友,有的家长知道后会担心孩子这样会不会出问题,甚至告诉孩子那个朋友根本不存在。专家认为,这是孩子创造性思维的体现,当孩子有了恐惧或担忧时,他会通过这种方式来缓解自己的情绪。通常情况下,可以让孩子继续和他的“朋友”玩,当这个“朋友”让孩子出现不好的行为,则应对其进行纠正。

篇2:阅读呵护孩子想象力

我想吃一个小孩

2-6岁 适读

内容简介:

每天早上,妈妈都给小鳄鱼奇奇拿来好吃的香蕉当早餐,但是有一天早上,奇奇不肯吃香蕉了。鳄鱼妈妈非常担心,她不停地问:“这香蕉多好啊,多有营养啊!你真的不吃吗?”奇奇回答说,“今天我想吃一个小孩。”

本书特色:

看书名很吓人,但内容却异想天开又十分有趣~

如何互动:

读到小鳄鱼被小姑娘挠痒痒的时候,挠挠孩子,让他们笑得乐不可支吧~

月亮的秘密

3-8岁 适读

内容简介

“你们有没有看到,月亮每天晚上都会变样子?” 小松鼠问小猫,问小猪,问孔雀,问猴子,“我真想知道那是为什么,你们呢?”五个朋友爬到天上,发现了一个秘密!

本书特色

切入点新颖,从小动物们对月亮每天变化的形状的好奇心入手,讲述了小动物们对月亮形状变化这个问题努力去寻找答案的过程。

如何互动

和孩子一起发掘月亮的秘密吧~!

篇3:如何呵护孩子的想象力

呵护孩子想象力的方法

一、扩大孩子的知识范围。

厚重的知识积累可以增加想象力的储备,作为家长让孩子从小尽可能多的获取知识,使孩子对尽可能多的事物产生基本认识,从而拥有更多的事物形象参与到思维过程中去。

二、重视和鼓励孩子的游戏。

玩儿是孩子的天性,孩子的想象力能在游戏中得到很大的发展,游戏玩的好说明孩子的想象力发展的好,作为父母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与引导孩子玩游戏,不能一棒子打死,彻底封杀。

三、讲一些孩子爱听的故事。

对于孩子爱听的故事,他/她在听的过程中,想象力异常活跃,在讲述的过程中,他们/她们的脑海中会不断出现故事的人物、情景等等,这样不断的强化训练对孩子想象力的发展十分有好处。

四、培养孩子的艺术素质。

艺术素质包括音乐、绘画等等,这些创作需要丰富、奇特、大胆的想象力。参与到这些素质培养活动中可以激发孩子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

五、增加孩子的阅历。

尽可能多的带孩子出去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接触人世间的万物。这样可以为孩子想象力的发展提供内涵。

六、鼓励孩子培养兴趣爱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孩子自己感兴趣了,他/她才会思维活跃,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加入自己的想象力,从而使其不断发展。

培养孩子的想象力的方法

1. 给孩子充分的自由

拥有足够的自由,孩子休息和娱乐的时间才不会被挤占。父母应该顺从儿童的天性,珍惜并热情保护他们的好奇心,重视激励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兴趣。要做到这点,需要家长改变一元化教育观,相信“人与人的差别,主要在于人与人所具有的不同智能组合”,给孩子充分的自由,鼓励孩子多元化地自我表现,及时抓住孩子的闪光点加以肯定,保护孩子的好奇心,让他们的好奇心能转化成求知欲再发展成学习兴趣。

2. 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父母要注重对孩子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要学会逐渐放手,引导孩子试着靠自己的智慧去独立解决力所能及的事。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关键是一问”,希望孩子想象力丰富且有效能,就应培养他们好问的习惯。首先,应尊重他们的提问,对孩子的提问持认真倾听、回答的态度,不糊弄、不嘲笑、不指责;其次,鼓励孩子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别用父母的思考代替孩子的思考,更不应该把自己的答案强加给他们。要求孩子独立思考,并非父母可以甩手不管,而是应该花时间和精力,用可行的办法引导他们自己找到答案,既促进亲子交流,又让孩子学习思考。

3. 鼓励孩子参与实践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想象力的特点是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产生的。所以,让孩子独立思考的同时,提供他们亲力亲为的机会就显得弥足珍贵,让他们勤看勤听勤动手勤动脚也很重要,比如鼓励他们多看课外书、多接触大自然、拆装一些物品、搞点小实验,等等,都可以增加表象的积累,有利于增添想象的乐趣。

别亲手扼杀孩子的想象力

陪伴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别显得“太聪明”

常常见到大人带孩子出去玩的时候,说太多的话。比如去博物馆、去动物园、植物园,家长为了孩子能够增长见识,就会不厌其烦地指着所见到的事物,不停解释给孩子: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一副全知的样子,然后孩子的眼睛逐渐就不在外部,而在父母的嘴巴上了。

其实大可不必。当孩子认真看世界的时候,我们闭嘴,孩子的心才不容易受到干扰。孩子开口问了,那我们再告诉孩子答案不迟。

日常生活中也是。孩子问“为什么”时,很多父母会急于给出答案。甚至会担心自己回答不出来会影响自己的权威形象。不如试试反问孩子呢。比如说:“你觉得这是为什么呢?”也许孩子会给出一个非常精彩的答案来。

一定记得,和孩子一起玩,要克制自己的“聪明”,尽可能保证孩子是游戏的“主人”,这样才能给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留下足够的空间,而孩子也可以在自己的想象中玩得更尽兴、更自主、更活跃。

亲子阅读中,父母需学会适度“留白”

所谓留白,就是减少我们所说的,所做的。

有的孩子亲子阅读开始的很早。不少父母看到孩子有进步,或者开始识字后,就会欣欣然开始进阶,给孩子买许多科普类、知识类的书。科普类、知识类在孩子5岁之前可适当接触,但要少。因为科普书里面会把各类百科知识、各种标准答案全部都列出来。知道的标准答案多了,孩子们问“为什么”的热情就会降低。

一位从孩子几个月就开始亲子阅读的妈妈,曾告诉我:

孩子快4岁了,但是阅读年龄也差不多要四岁了。我总觉得那些低幼绘本对他来说是不是太简单了,所以后面给他读了不少“大部头”,尤其是各种科普、百科全书之类。

不过,问题似乎也来了。读《神奇校车》之前,他会蹲在地上,盯着一只小虫子看半天。可是读完《神奇校车》,他就很少再去好奇地琢磨小虫子了,只是一本正经地告诉我:这是昆虫,有翅膀,身体一般分为两截……

我们都看到,经典绘本里都是多图少字。它好在哪儿呢?并非因为孩子阅读能力低,绘本里才不说那么多的,而是精炼的语言加上充满表现力的画面,对天马行空的孩子们而言,是最好的激发想象的工具。

待孩子稍微大一些,必要的知识储备有助孩子想象力发展。但是过早接触,并且接触过多,其实并不是什么好事。该是天真烂漫的年纪,还是让他们天真些为好。5岁之后,再慢慢去接触不迟。

亲子阅读的过程中,同样也有“留白”的讲究。比如,不要每次把故事念完就算大功告成。可以在接近尾声的时候,停下来,问问孩子:你觉得会是怎样的结果呢?让孩子去完成一个故事试试。

想象力和知识从来不是死对头

在呵护孩子想象力的时候,另有一类父母会走另外一个极端。即把想象力和知识人为地对立起来。

“想象力比知识重要”,这是爱因斯坦说过的一句话。到后来,就被推论为:“想象力和知识是天敌。人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想象力会消失。因为知识符合逻辑,而想象力无章可循。换句话说,知识的本质是科学,想象力的特征是荒诞。”

这其实是谬论。前述我们在给想象力下定义的时候,就已经很清楚地看到了:想象力不是无源之水。它需要基于必要的知识。

人类想要飞行,为此最后制造了热气球、直升机、飞机等等,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看到了天空中的飞鸟的自由。伟大的作家写出的各种美丽奇幻故事,也并非无中生有,其中最能打动人心的情节,也都遵循着现实世界的最基本规律。

没有知识,或者缺乏人类通识的了解,那么再“脑洞”大开,也是无法想象的。所以,我们一直强调要让孩子多体验、多探索,多给他们机会亲自动手去实践。首先积累丰富的知识和生存经验;同时保持和发展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最后去捕捉创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思维的产物,进行思维加工,使之变成有价值的成果——这就是想象的过程与价值所在。

别随便给孩子贴标签,先读懂孩子想象力发展中的敏感事件

孩子想象力发展过程中,会有一些特殊表现。很多父母会误以为孩子出了“问题”。所以,读懂孩子行为背后的想象力发展需求,很有必要。

篇4:呵护孩子想象力的游戏

刺激想象法

特点与目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会因某个刺激物的出现而触景生情,诱发想象。比如某个实物的呈现、游戏活动中的动手操作等,都会让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地想象,从而发展想象力。

关键提示:孩子的想象内容丰富与否,和孩子的知识和经验有关。因此,要带孩子多听、多看、多感受,扩大孩子的生活视野,积累知识经验,为想象打下“物质基础”。

树有翅膀(2岁半)

航航自从学会说话以后,好像有无穷的潜力和用不完的精力,几乎每隔几天就会有以前没说过的新词冒出来,而且想象力也特别丰富,有时连成人都自叹不如。比如,他看到天黑了,就说天要睡觉了;看到石头从斜坡上滚下来,说是石头在滑滑梯;看到霓虹灯不停地闪烁,说是眼睛一闪一闪的;把比较小的苹果叫成“苹果弟弟”……

儿子也很喜欢信手涂鸦,不过经常是画不到一分钟就做别的事了。我为了让他能坚持得久一点儿,就陪着他画。有我在旁边,他画画专心多了。

有一天,儿子在空白纸上画了一条竖线,竖线两边飞出两条弯的斜线,像是“小”字。我就问他:“你画的是什么?”我希望他不只是简单地画,还要说出来。

“这个是树,这个是树的翅膀。”

“树有翅膀?”

“是,它要飞!”

“那飞到哪里去呢?”

“飞到太阳上去!”儿子说完又在“小”字的上方画了一个不规则的圆圈,“这是太阳!”

“树为什么要飞到太阳上去呢?”

只见儿子歪了歪脑袋,说:“树要去看太阳公公,给它送吃的。”

“送什么吃的呢?”

“送肉粽给它吃!”或许是因为晚饭时儿子吃了肉粽想到的。于是又画了一个没有规则的圆圈代表肉粽。

“妈妈,它是飞机。”他指着刚才的“小”字。

“怎么又成了飞机呢?”

“飞机也要去看太阳公公呀!”长了翅膀的树又变成飞机了,而且还是像火箭一样向上冲!

没想到这样的边问边画,边画边说,竟然坚持了10多分钟!

※游戏意义:

两三岁的幼儿是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的,想象更多依赖于感知形象,特别是视觉形象。在游戏活动中,如果没有可玩或可操作的材料,他们是很难展开想象的。动作能帮助孩子去感知眼前的事物,从而在大脑中形成新的形象,但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会从看到的事物中产生想象,这就需要父母多启发、多引导。认知心理学认为,富有启发性、具有开放性的游戏环境,能让幼儿完全自由地感知、接触周围众多的事物,大大激发他们广泛而强烈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

※游戏启示:

幼儿早期的想象是一种自由联想,是无意想象。事先没什么目的和目标,往往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并随外界刺激的变化而变化。孩子开始时只是随意地画,并没有目的,也没有计划,画完可能就完事了。而妈妈的提问、质疑,正是用语言提示去刺激孩子思考,唤醒孩子头脑中的有关表象。于是,孩子根据自己所画的图画,联系生活中的经验,展开了想象:一会儿想象成小树,一会儿想象成飞机,并且通过妈妈的不断引导,孩子不断添加画面,用想象推动作画,又通过作画展开新的想象。

呵护孩子想象力的小窍门是多提供丰富的刺激

孩子在进行想象活动时,往往是从自己日常生活所接触过的事物中来寻找想象的形象。所以,要为孩子提供丰富、生动、形象的刺激,创造一个尽可能开放和多元的活动和感知空间,让他们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接触和认识客观事物,产生各种体验,形成丰富表象。父母可多带孩子外出,比如去郊外、公园、广场等,引导孩子多看、多听、多感受。我们都知道写作源于生活,其实孩子的想象也源于丰富的生活、经验的积累,这些都可以为展开想象活动提供广泛的资源。

篇5:呵护孩子想象力的游戏

孩子的诸多能力中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丰富的想象力是发展孩子创造力的基础和保证。

想象力是指在现实知觉的基础上,经过大脑的组合,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不少父母都赞叹发明家和科学家的想象力,实际上,每个孩子都有巨大的想象力,只不过常常被父母忽略了。

心理学家说,想象力是人生的智慧翅膀,它可以使孩子冲出狭窄的生活空间,认识更为广阔的世界,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还可以丰富他们的经历,增长他们的见识。

想象力是一种创造性的能力,是孩子应该具备的强大的智慧力量。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为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却推动着知识的进步,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正是因为孩子没有固定的思维方式,才可以天马行空,激发孩子丰富的创新能力。

但是很多父母会批评孩子异想天开,打击孩子的想象力,这样做是错误的。孩子没有足够的知识和经验,对于问题一般没有固定的答案和思考模式,这正为他们的想象力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因此,在平时的生活中,父母要给孩子充分的空间,放飞孩子幻想的心,哪怕孩子提出了不符合实际的想法,也要给孩子适当的鼓励,以此保护孩子的想象力,激发孩子的智力。

而幼儿期是孩子想象力最丰富的时期,孩子在学龄前形成的想象力,是他们一生创新性思维的基础,因此,父母更要保护和引导孩子的想象力。

对于孩子的“胡思乱想”,父母应该同他交流,让他描绘幻想的图景,有哪些人物形象,各是什么衣着神态、举止动作,人物之间关系如何、有没有冲突、如何解决,诸如此类的交流不但可以为孩子原本模糊的幻想世界增加细节的金边儿,也锻炼了他的整理能力,提高了他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篇6:如何丰富孩子想象力

想象力是人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比如当你说起汽车,我马上就想像出各种各样的汽车形象来就是这个道理。想象一般是在掌握一定知识的。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如何丰富孩子想象力,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如何丰富孩子想象力

1、独立思考。宝宝的思维会随着年龄的长大而成熟,他们会思考,会理解,会模仿。家长就要及时的给宝宝足够的时间去思考问题,要让孩子自己去面对问题,学会思考问题,用他们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去解决问题。很快家长就会发现,当孩子独立面对问题并解决的时候,他们会很开心,会很自信。独立思考,是孩子丰富想象力的前提,因为只有孩子真正的用脑去思考问题的时候,才是想象力诞生的时候。家长要多多鼓励和引导孩子独立思考。

2、鼓励实践。宝宝很多时候会做一些家长或成年人不能理解的事情,还有一些在家长眼里看起来是错误的,不正确的事情。所以家长便会常常制止或约束孩子不能做这个,不能做那个。其实这是在束缚孩子的想象力,束缚孩子的活动能力。想象力只是在脑中的想法,只有把这个想法付诸于实践的时候,才是真正的锻炼,才可以增加对表象认识的积累,刺激他对事物本质的思考。

3、给予自由。要充分的给宝宝自由的空间和时间。因为孩子是需要自由的,有自己的空间和思维。他们要有自己的时间来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家长应该满足孩子的需求,这样才能让孩子更愉快的成长。而且玩和娱乐是孩子的天性,在玩和娱乐中,其实也是孩子学习的一个过程,一个成长的方式。家长要允许孩子玩,可以陪伴孩子玩耍,要孩子多元化的成长。

怎样保持孩子的想象力

从孩子画画的过程中其实就可以改变孩子的想法,老师说怎么画,孩子就怎么画。其实老师只需教孩子的技巧和画的内容就可以了,不用将所有要画的都说出来,毕竟每个人看这个世界都是不同的。例如,天空不一定要是蓝的,也可以是黑的、白的、绿的都行。

对于孩子剪某一种图像,比如梅花,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将梅花剪成一片,那又有什么关系,可能孩子曾今就是看到过这个样子的梅花,或者用其他老师规定以外的颜色剪也是可行的。

孩子喜欢动来动去、玩来玩去,那就放他玩好了,只要不是危险的都是可以玩的,让孩子自娱自乐,而不是因为自己心情不好,看到孩子动来动去在眼前心烦而制止甚至禁止孩子这么做。

孩子爱看动画片,家长可以给孩子看。可以给孩子看一些有帮助的动画片,例如识字的,寓言小故事改编的一些有助于孩子成长的片子都是可以的。家长特别要注意不可以在很小的孩子面前看一些打打杀杀的抗日片,不然会让孩子有影响的。

不要让孩子的周末只有学习,孩子不是机器,也是需要休息的,太多的培训班对孩子是没有好处的。多陪孩子出去走走,看看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文化,让孩子长长见识,别蒙在家里玩电脑。当然在进行这些旅游之后要问问孩子有什么收获。

怎样鼓励孩子去想象

因为父母的影响、环境的影响,长辈的影响,现在的小孩有一些多有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做事情有家人,根本不用自己动脑,思维变懒了,直接影响了孩子想象力的发展。父母首先要在家和长辈约定好,小孩子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有意识的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在生活中,父母要多让孩子观察周围的世界,勤动手,脑海中形成更多的画面,更多的表象。孩子们在不自觉中会把这些内容组合、创造。更有助于他们的学习和成长。

发展兴趣爱好。每个小孩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发展兴趣培养特长,应该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而不是家长让学什么就学什么。对于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家长可以多问一些“为什么”“还能怎么样”“尤其他的可能吗”等,让孩子开阔思路。

读万卷书。多读书可以让孩子更快的了解万千世界,熏陶语言、陶冶情操。有一些童话故事、神户小说等,也是让孩子们开阔思维的方式,也可以尝试。比如著名的《哈利波特》系列、《指环王》系列等,都可以让孩子来阅读。

篇7:如何激发孩子想象力

如何激发孩子想象力

折纸

准备一些色彩各异的彩色纸,让宝宝随意叠出自己喜欢的东西,父母一开始要先教宝宝基本的叠纸方法,比如角和角对齐,边跟边对折等等。然后再让宝宝自己叠并让宝宝说一说自己要叠什么东西,叠的形状像什么。

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

日常生活中,只要是宝宝自己动手的事情都属于生活经验的积累,都是在锻炼头脑,比如穿衣、吃饭、洗手等等。所以家长可以让宝宝多参与家务活,比如倒垃圾、挑拣蔬菜、使用吸尘器……让宝宝从中学习和掌握一些生活技能。通过积累日常生活经验,宝宝领悟到自身的价值和作用,并且还会将这些经验嵌入到游戏中,进行想象和再创造新的技能。

在房间里按照一定间距铺上颜色各异的彩色地垫,然后让宝宝根据指令从一个颜色的地垫跳到另一个颜色的地垫,比如说绿色,宝宝就跳到绿色的地垫上,说蓝色,宝宝就跳到蓝色的地垫上。这样有助提高宝宝感知色彩的能力,还可以提高宝宝注意力,锻炼肢体平衡能力。

让宝宝给你讲故事

“故事”内容可以使今天和谁一起玩,看到了什么等等,哪怕只是很简单的事情,还是可以鼓励宝宝用多种形式表达出来。宝宝为了将事情表述清楚会在头脑里构想内容,想象当时发生的情景,这样有助提高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让思维能力得到锻炼。

带宝宝shopping

带宝宝去超市shopping,然后和宝宝讲一些相关的话题,比如买西红柿时,问宝宝圆圆的西红柿会摆在哪里,宝宝如果找到了就给予鼓励。通过购物找东西的过程,锻炼宝宝的观察和推理能力,也锻炼了表达能力。

让宝宝完成小小的任务

小小的任务主要指搬一些东西,给爸爸妈妈递个杯子、包包等等。看似简单的传递物品其实可以培养宝宝的责任 意识,让宝宝建立空间感。

认日期和时间

日常生活中教宝宝建立时间和日期观念,比如今天是7月1日,奶奶的生日,晚上要去给奶奶过生日……通过掌握抽象的日期和时间,宝宝得回忆过去的事情,想象要发生的事情,增强记忆力和想象力。

看画册

和宝宝一起看他喜欢的画册,然后让爸爸讲一些相关的话题,比如画册中的狮子是什么样子,宝宝去动物园的时候有没有看到狮子。提高宝宝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增加词汇量,并且有助促进亲子间的感情。

宝宝想象力发展的阶段

1.5~2岁想象开始萌芽

宝宝的想象开始萌芽,但基本上还只是在完全重复曾经感知过的情景,可以说是记忆材料的简单迁移。

比如,丁丁在图画书上看过沙漠的图片,过了几天后,爸爸领他出去玩,在道路边有一堆沙子,丁丁看见后指着沙堆说:“沙漠,沙漠。”

2~3岁想象活动没有目的

宝宝的想象活动完全没有目的,过程进行缓慢,内容简单贫乏,且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感知动作与成人的语言提示。

比如,莎莎玩了一下午的积木,一声不吭,只是默默地插好、拆掉、再插,毫无意义。妈妈来到莎莎身旁,指着她刚插好的积木问:“这是什么?”莎莎回答不出来,这时妈妈帮助她把插好的积木转了一个方向,莎莎突然顿悟似地脱口而出“小汽车”。

3~4岁受具体形象影响

宝宝的想象力迅速发展,但内容零碎,缺乏前后一贯的主题,容易受一时所感知到形象的直接影响,并不追求想象的成果。

比如,琪琪和小伙伴一起玩游戏,琪琪刚说:“我要扮演老师。”结果,她却拿起玩具针筒给布娃娃打针;这时,琪琪看到晨晨手里拿着米老鼠的面具,突然又说:“我是米老鼠”。

4~5岁开始出现有意想象

宝宝的想象开始出现了有意成分,基本上能有计划地展开想象,但想象的过程中难免出现跳跃和离题,且内容上仍然缺乏组织。

比如,在幼儿园上绘画课时,4岁半的斌斌打算画“放风筝”,他画好一个小朋友,接着却画起了小白兔和小火车,但很快他又继续开始画风筝,而他为了让小朋友能够同时放四个风筝,一股脑儿给小朋友画了四只手。

5~6岁开始符合客观逻辑

宝宝想象活动的有意性相当明显,内容开始富有情节性,新颖性程度增加,并力求符合客观逻辑。

比如,茜茜在玩拼图,她先拼了一只船,因缺少船上的桅杆而拆掉;接着她想拼一朵花,拼完后又发现花缺了一片叶子;最后,她拼好一只小鸟,这才满意,而且,她还开始为这只小鸟编起小故事:“小鸟要飞到幸福岛采仙草给奶奶治病”。

我们不难发现,宝宝的想象力在学龄前的确经历了一些质的转变,这是宝宝想象力发生并迅速发展的阶段。但值得注意的是,各年龄阶段宝宝想象力的发展并没有截然划分的界限,在同一个宝宝身上会出现不同发展水平的交叉现象,不同宝宝之间更有明显的个体差异。

教师如何有效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一、生活是幼儿想象力的源泉。

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没有形象的呈现,就没有理智活动。”他指明了形象思维发展中的重要性。生活里的形象反复出现,就会在人的记忆里产生意象,想象力是在意象基础上发展而来,培养幼儿绘画的想象首先应丰富他们感性经验。

首先应多带幼儿去郊外体验大自然的风光,激发他们创作的灵感。其次引导幼儿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美。如马路上的车水马龙,交警叔叔不畏酷暑寒冬在指挥车流;妈妈每天不辞辛苦地骑车送孩子上幼儿园;看到修路工满身尘土挥汗劳动,就会产生不同的新鲜感受,更会联想出许多曾经的往事。

在教幼儿画“新式汽车”前,可以先带他们去观察马路上各种车辆,而后让他们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各式各样的玩具汽车,使他们由远及近、由浅入深地感知了解汽车的构造、用途,在此感性经验基础上继续向他们出示许多奇特的新式汽车图片,孩子们便会兴奋异常,思维开阔,大胆想象,甚至按捺不住想要急切作画,就连调皮捣蛋的孩子也会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创作中去。

二、情感是想象力发展的不竭动力。

幼儿天生就会画画,他们会用绘画来发泄情感,同时也表现了自己的心智,因为心灵是智慧的土壤。艺术的表面是形象,艺术的背面是情感。我们从表面上看是一个孩子在画什么东西,但实质上是一个孩子在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这种情感的发泄,是用画笔来表达他内在心灵的需求。

画画是人本有的天禀,幼儿天生就爱画画,因为人是有情感的动物,那种不能用语言和言情表达之外的表达,就是绘画。所以幼儿绘画是幼儿情感的必要表达方式。他们从两岁开始,只要手中有画笔,就喜欢画画涂涂,旁若无人地陶醉在想象之中,如果大人横加喝斥,就会扼杀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意识。要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注重幼儿学习过程,让幼儿画其所画,画其所想,使幼儿按自己的兴趣由感而发,由情而画。

三、实践是想象力发展的归宿。

儿童天真烂漫,活泼可爱,想象力丰富,绘画自由,无所顾忌,随意夸张,对世界充满新鲜感,什么都想知道,他们好奇好动的特征大都反映在玩上,在玩中增长知识,在玩中求乐。了解这一心理特征,教师在辅导时就应该从玩开始,玩就是美术启蒙教育的第一步,例如小班的玩色活动就特别受孩子们的喜爱。教师在辅导画画时,应打破常规,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顺应童心,倾听他们的见解和判断能力,为其创造一种自由、愉快、和谐的民主气氛,尊重天性,顺其自然,潜移默化地引导。

教师要多种手段、多种方法相结合,集绘画、诗歌、舞蹈、音乐、游戏于一体,积极引导,激发他们的想象力,鼓励和启发幼儿大胆落笔,创作与同伴不一样的作品。只有在自由自在的创作过程中,幼儿才会画出智慧的火花,才会更好地发挥想象、创造潜能。

篇8:如何培养孩子想象力

针对年龄比较小,认识简单的物品名称颜色和形状的小朋友,我们可以用简单的'问答来引导。比如说:有什么东西是红色的呢?

针对能理解分类物品概念的小朋友,可以定一个范围或类别。比如说:有什么水果是红色的呢?

针对能力比较好的小朋友,可以针对一个物品进行描述让小朋友猜一猜是什么。比如说:有胡须、有尾巴、抓老鼠、爱吃鱼。你猜猜是什么呢?

在引导孩子猜谜语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激发孩子想象力,还可以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相关专题 想象力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