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催开智慧花--谈美育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无限试剂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无限试剂”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美育催开智慧花--谈美育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共12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美育催开智慧花--谈美育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美育催开智慧花--谈美育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云盖    陈晓翔

在活泼欢快的音乐声中,孩子们愉快地走进艺术殿堂,开始美的创作;五颜六色的橡皮泥,在孩子们丰富的想象中,变成了美味可口的盘中餐;在宽松自由的气氛中,孩子们热情交流,真诚评价,学会欣赏美,鉴赏美;孩子们又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把自己美的作品创作为美的作文。作文展示中,孩子们生动形象的语言,让我们更真切地触摸到孩子们美的心灵。课堂中,自始至终,处处洋溢着美的气息,是美的教育,美的熏陶,因而有了美的收获。

这种在课堂教学中融进美的教育的特点,鲜明地体现了我们学校课改实验的特色;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渗透美育,实现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我们努力实现美育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生活,走进学生心灵,催开学生的智慧之花。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能够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因此,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打破陈旧单调的灌输式教育模式,要把美的情趣美的灵魂带进课堂,让课堂活起来,学生乐起来。我们首先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教师在课堂上,创设美的情境,美的.氛围,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比如上数学课,老师精心制作了多媒体课件,让孩子们与喜闻乐见的卡通人物一起学习,一起思考,一起竞赛,激发了孩子们的自信心,提高了学习的热情。美丽动感的教学环境,让孩子们不再感觉到数学的枯燥,有滋有味地遨游在数学王国里。语文教学中,我们开展了以“古诗诵读”和“口语交际”为重点的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美的素质。古诗词易于吟诵,词句优美,意境悠远,是中华文化宝库的珍宝。给古诗词配上优美动听的旋律,让孩子们品读诗句,从中理解美;引导孩子们给自己喜欢的古诗词配上图画,表达自己领悟的意境,从中体会美;或者小组合作,角色表演古诗词,演绎诗中生动鲜明的形象,从中学会鉴赏。这样诗情画意学古诗,不仅为孩子们打下良好的语言文字基础,更使他们深切体会到语言文字和文体结构的美,提高了审美情趣,陶冶了情操。小学语文教材荟萃了中外名著佳作,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尤其是诗歌,更是有一种挡不住的魅力,强烈地吸引孩子们。我们把朗读诗歌、仿写诗歌与口语交际结合起来,为孩子们构筑一座展示美与智慧的平台。声情并茂的配乐朗诵,打开了孩子们想象的闸门,产生了创作的欲望。孩子们把自己的作品毫无保留地互相交流,真诚赞美,自信展示,情感得到了宣泄,美的情感得到了升华。体育课上,老师不再局限于让学生反复练习基本动作,而是让孩子们自已动手折纸飞机,然后比赛谁的飞机飞得高,飞得远。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主动地练习投掷飞机,玩得不知疲倦。而在这样快乐的游戏中,孩子们认识了轻物投掷的概念,掌握了轻物投掷的方法,感受到了体育的美。

在这种美的熏陶中,孩子们的能力得到了飞跃发展。他们用灵巧的双手,为自己创造了花团锦簇的美好环境。一幅幅自己创作的科幻画、诗配画,装点着美丽的校园,营造出一派美的氛围,时时美化着孩子们的心灵。孩子们有了一双慧眼,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凝结成一份份图文并茂的数学周记,数学手抄报,让数学的理性美和艺术的灵动美有机地结合。诗歌是真善美的化身,诗歌的阅读和创作培养了孩子们热爱生活,热爱一切美好事物的思想感情。看这一幅幅古诗配画,仿写诗配画,手抄报,融入了孩子们独特的眼光,新奇的想象,充满童心童趣。特别是孩子们的预习作业,已经能够对课文进行再创作,用书法绘画,音乐表达自己的理解,更体现出孩子们灵巧的构思,聪敏的头脑。孩子们美的触角也伸向社会,伸向科学,这一幅幅科幻画,折射出孩子们对美好未来的渴望与欣喜,孩子们在创作中体会着快乐,体会着五彩缤纷的美。

丰富多彩的综合活动,也处处培养孩子们的美。健美操的训练蹦蹦跳跳,神采飞扬,培养孩子们的形体美,节奏美;广播站的讲故事,播新闻,培养着孩子们的语言美,音律美;小记者团的采访、编稿、拍摄,培养了孩子们的文字美,结构美。素质教育成果汇演中,孩子们自编自导自演,折射出心中纯真的艺术美。更有那灵巧的小手,巧妙的构思,变废为宝,变成一件件美丽的衣裳,幻变出一个个美丽的形象,发展了孩子们不拘一格的美育的空间思维。

美,无处不在!把美育融入教学中,融进生活中,能提高孩子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让孩子们树立“求真”、“崇善”、“爱美”的信念,成为一代有灵魂、有理想、有情趣的新人。这是我们为之不懈努力的目标。

陈晓翔

篇2:美术课在美育中的作用

美术课在美育中的作用

美育一般通过艺术审美的方式达到教育目的。美术课对学生进行美育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就是直观性,包括对自然美的直观,社会美的直观,艺术美的直观。而美术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欣赏、绘画、工艺三大类课业非常直接地体现着这种直观性。

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主要以完美的形象,卓越的艺术技巧来拨动人的心弦,使人精神奋发,与之共鸣,从而产生强烈的教育效果。例如欣赏董希文的油画《开国大典》,可感受到作者通过构思,构图和色彩,表现了中华民族永远起来了的信心和气魄。欣赏白石老人的国画《却教蜂蝶为花忙》,透过蜜蜂在艳丽的.凤仙花旁飞舞采蜜的忙碌情景喻意颂扬了勤奋劳动的精神。作者从普通的生活景致中表达出高雅的审美情趣,学生通过对作品的品味、鉴赏激起了对普通劳动者的敬慕。

美术绘画课的教学除了学习线条、形体、空间、明暗、色彩和构图等艺术、语言”之外,还要学习临摹,写生和创作等艺术的表现手法。例如静物写生课,不管是一瓶沐浴着阳光、摆在窗前的鲜花,还是随意堆在桌上的肥硕水果;不管是一组闪耀着光泽的玻璃器皿,还是刚买回来的新鲜蔬菜,那生意盎然的色彩、情趣横生的形态,都能人学生以情的感染和美的享受。

人物头像绘画课,不仅使学生明白头型的“八格”、五官的比例尺“三停五眼”,还要懂得“形神兼备”的意义。人像的美,并不是“浓眉大眼”或“樱桃小嘴”等概念,关键是创造生活中有个性特征的感人形象。例如周思聪先生的肖像画《老矿工》,极为生动地刻画了一位从旧社会生活过来的老矿工的形象。在老矿工布满班痕的脸上,可以看到这位煤矿工人的艰苦劳动的一生,然而他又是那样善良,淳朴和敦厚。美术作品并不是以“像不像”“美不美”“好看不好看”为评价标准。教师应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对形象的感受、想象与思考,认识肖像画的艺术美,在思想上受到熏陶,在美的感受中受到教育。

工艺课是一种带有设计意识的艺术实践活动。在美术课上学过色彩知识和造型规律,学生掌握这些形、色的审美常识,有助于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观点,对于学生盲目追求流行时装、奇怪发式的现象,有正确引导的作用,同时也有助于他们思想品德的提高。

另外,美术在开发学生智力发展中起着突出作用。根据科学研究,人脑的左半球分管抽象思维,右半球分管形象思维,许多复杂的精神活动是由大脑两半球协同完成的。学生的文化课学习一般多用左脑思维,而美术课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美术课的任务正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想象、创造等形象思维能力,特别是观察能力。在绘画课上,教师总是强调学生观察、观察、再观察,由表及里的观察,由近及远的观察,由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观察。只有正确的观察,才有正确的感知,也才能形成积极的形象思维,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概念的东西形象化,进而是逻辑思维的发展。这样也就有利于多方面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充分发挥人脑的潜力。

美育被明确地列入教育大纲,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的重大发展和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进一步完善。美术课的目的不是把所有学生培养成艺术创作家,但是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文化素质、发展创造

[1] [2]

篇3:探索美育在中职教育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探索美育在中职教育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探索美育在中职教育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文/闫慧峰

摘 要:美育在中职教育中是培养人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职教育教学中加强美育教育可以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对美育重要性的认识,从而使人的个性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

关键词:美育;中职教育;作用

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中职教育人才的培养不再只是培养单一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而是需要培养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具有综合素质的多能型人才。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实施美育教育,把审美、创造美和表现美的观念渗透到整个教学工作中,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审美观念,把受教育者塑造成为一个个性全面发展,具有与社会、自然和谐统一的审美心理结构的人。

一、中职学校开展美育的重要性

美育,亦称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通过美育教育,可以使学生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等。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说:“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是高中落选、文化水平偏低、思想素质偏差的初中生,相当一部分学生冷酷无情、破坏公物、举止粗俗、语言粗鲁,缺乏基本的人文素养。他们也爱美,只是不知道什么才是美,什么才是真正的美,导致这些行为的原因主要是美育的失位。不少中职学校只是一味地抓学生的学习,忽视了对学生的美育教育,即使有的学生偶然获得一丝美感,也不能上升为审美意识。这就需要中职学校一定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加强学生的美育教育,由培养专才转变为培养通才。

二、美育在中职教育人文培养中的作用

1.把美育寓于德育之中,寓教于乐

美育不仅是思想道德教育的前提,而且是实现道德完善的有效手段。它具有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完善品德的教育功能。教育帮助受教育者培养个体意志服从道德规范的能力,引导受教育者达到最高审美境界。作为教育者,我们既要用适用道德教育的方法教育和约束学生不去做坏事,又要用审美的方法帮助学生提高情趣,达到塑造品德的目的。审美教育体现了既合规律又合目的、情理交融的特点,有助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辨明真、善、美和假、丑、恶,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别林斯基曾说:“美和道德是亲姊妹。”一个具有审美理想的人,就会以完整的人性去对待社会:国难当头,会慷慨捐献;强敌当前,会尚节立勇;忧在人前,乐在人后。

2.把美育寓于智育中,以美求真

美育是以特殊的方式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智力的培养,主要是智力教育的功能。培养智力就是发展个体的创造性思维,而审美教育就是开启和扩散这种自由创造性思维的领域,通过对审美对象形式的整体把握和领悟,由抽象思维向直觉思维过渡,促进智力的开发,“以美求真”。而教师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超强的创造力;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内心情感,帮助学生在审美愉悦中产生高度的热情,在领悟中萌发出创造性思维,自觉地产生求知欲望,进而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成功所带来的喜悦,而对生活充满信心。

3.把美育寓于体育中,以美促健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的体魄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体育运动中包含着许多美的因素。美育可以增进人的健康、增强人的体质。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心情愉悦,消除各种因素的困扰,能促进有益于身体健康的生物化学物质的分

泌,使人肌肉放松、心率舒缓、机能协调。马克思说:“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

美育与体育天然并列,美育直接关系到体态、动作、行为举止的培养,体育中姿势、动作的调整、矫正,本身就是审美教育。在体育教学中把美育教学运用到对学生的体态、动作、行为、举止美的角度进行培养和训练,不仅有助于身体健康的发展,而且还可以使学生身体形态、动作姿态达到匀称、协调,培养学生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4.把美育寓于劳动中,以美促劳

美育和劳动存在着内在的联系。中职学校对学生进行劳动技能教育,可以使学生在劳动过程中体验到美带给他们的乐趣。马克思曾提出“劳动创造了美”这一科学论断。劳动不仅创造美,而且劳动本身就是美。学生通过劳动不仅能够主动地认识到劳动中的美,同时还可以有效地在劳动中去创造美,可以起到以美促劳的作用。美育是手脑并用,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态度,体验到劳动创造的美。这就要求中职教育要把审美教育贯穿到劳动中去,让学生按照美学原理进行劳动技术的学习和训练,以美育促进劳动技术的提高,培养出既有某种专业技术,又有审美能力的中职人才。

三、中职教育人才培养中加强美育的途径

1.把美育贯穿到教育教学中

中职学校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途径、方式把美育教育渗透到各学科领域中,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加深对美的认识,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和鉴赏美的水平,提升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学生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促进学生在美育教育中成长,在成长过程中感受美、提升美。

2.把美育贯穿到校园文化活动中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可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特点,开展文学、书法、舞蹈、摄影、文艺会演、组织参加社会活动等,通过不同形式的美育活动,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教育,从而实现完美的人格和灵魂的塑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发挥班主任在美育在的作用

班主任是中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班主任要把美育教育渗透到日常生活管理中,要善于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在活动中使学生感受到美带来的艺术享受,进一步培养学生欣赏美、鉴别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使学生在美的享受中分清美丑,明辨是非,提高思想,从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

参考文献:

[1]王梦云,邓嵩。谈以人为本的职业教育观[J]。教育理论与实践,(14):11-12.

[2]闫世东,张国柱。美和道德是亲姊妹:引进美育助力德育[N]。中国教育报,-1-31.

[3]莫坚义。班主任工作中的美育教育[J]。广西经济干部管理学院学报,(12):65-66.

(作者单位 河南三门峡市卫生学校)

篇4:美育在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中的作用论文

美育在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中的作用论文

摘要:和谐校园文化是指学校环境的和谐,以及群体的和谐相处,它的美育功能可以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我们在校园内展开美育功能的构建,培养全方面人才与高素质人才,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核心手段。文章主要对医学高等院校中的美育功能进行介绍,同时针对美育视角下的校园文化的建设进行细致的研究与分析,为建设校园和谐文化提供了美育基础。

关键词:美育;功能;校园文化

一、校园文化

(一)校园文化概述

和谐校园文化可以被称为亚文化,它是和谐社会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绝大多数高等院校都会将亚文化作为至高的教育理念,对学校的教育有引领的作用,与此同时,和谐校园文化自身也是一个审美的对象。和谐社会文化不仅仅引导校园文化,同时也是医学高等院校以美育人的重要工作体系。通常情况下,大学校园文化体现的是一所学校的文化特质,任何一所学校的存在都会伴随一种独特的校园文化,这是一种综合性、多种形态结合的文化现象。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是院校自身发展和社会进步结合的重要产物,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根据其文化的形态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精神文化、行为文化以及制度文化。其中,行为文化一般指全体在校师生工作以及学习方式的总和,由在校的老师以及学生日常生活行为体现,我们将行为文化看作校园文化的动态层面。

(二)校园文化的现状

医学类院校的最大特点是专门向医院输送尖端的医学人才,因此绝大多数的医学类院校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更加偏向于本专业的知识,只注重专业课程的学习而忽视通识教育,百分之八十的学生对于通识课程的要求都只是及格。高等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医学生在大学阶段的学习应具有全面性、实践性、探索性、专业性、自主性。如果医学生只学习本专业课程,而缺少通识教育,学生的生活观以及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将缺乏全面自主性,同时和谐的校园文化也将消失。医学类院校的学习压力大,专业课程繁琐,相关调查表明,医学类院校的学生经常熬夜的比例占百分之五十,并且由于对其它类型教育的忽视,很多学生并没有合适的方式缓解学习压力,为了缓解学习压力,抽烟酗酒已经随处可见,传统美育被不良习惯所代替,运用美育欣赏的方式来减轻学习压力已经不复存在。

(三)校园文化的重要性

医德是医学院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德以及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应该是每一位医生以及医学生具备的品质,是医患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医学生最终将成为医务工作者,在学校的时候,医学道德规范对学生树立崇高的道德素养和良好的医生风范有重要作用。学校需要传承时代精神,建立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校园文化,充分把医学院校的德智体美结合起来,创造新的培养模式,重视精神文化建设,将学生培养成为全面的高素质人才,实现校园文化的全方位教育功能。校园文化的美学教育将非常有助于医学院校的医德教育,能够为国家培养真正的德才兼备、美育并行的新时代医学人才,增加工作的实效性。

二、美育教育

(一)美育的概念与功能

在建设医学类高等学府校园文化的过程当中,美育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美育”这一名词最早的提出者是席勒。在多数情况下美育所代表的是艺术教育,其中包含了美感教育、审美教育以及美学素养的教育。在广义上对美进行分析,其主要是将形式美育完美地升华成为实质美育,把美术的原则在其他各个学科中进行渗透进而所产生的教育。理性选择自己的精神生活,不断充实自己的精神家园是当代社会丰富的物质生活的一种升华。美育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对现代意识的精神追求以及提高综合素质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美育的主要功能是培养欣赏创造能力,进而提高学生们的审美素养,美育不仅对培养学生们的感受能力、欣赏能力以及表现力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也可以使学生们的精神世界处于自由的状态,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对自身理想与人生规划的思考。目前我国的教育正面临不断改革,美育也进入了教学大纲,国家教育组织所颁布的艺术教育规划已经明确指出了美育的科学性以及教育功能,国家教育组织更是进一步颁布了艺术校教育发展规划,指出了美育教学的建设以及发展的道路,其内容丰富并且具有很好的可行性。这些规划的不断颁布与不断完善,使得高等医学院校的美学教育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二)美育与校园文化的关系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孵化场,没有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文化环境,是培养不出合格人才的。“环境改变人”,一个良好的、个性突出的校园环境,会对学生起着奋发向上的催化作用。美育是校园文化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怡情悦性的美育功能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生活之情,唤起学生美化校园环境的潜意识与创造能力。无论是在医学人才方面还是在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方面,美育都具有重要意义,若想使校园文化得到确立并且能够长远发展,必须要具备良好的美育教育。学校教育是美育教育重要途径,优美的校园环境具有美育功能。校园优美的自然环境,给人一种充满生机,奋发向上的感受,使大学生身心愉悦,获得美的享受。建立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审美心理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当今的医学类高等院校中,美育逐渐渗透在人才德育中,已经成为医学高等院校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同时美育还具有其特有的任务以及存在方式,在人才培养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医学院校学生的道德修养,使得学生行为举止有内涵、有气质。

三、校园文化建设中美育的作用

(一)利用美育来促进和谐校园文化

所谓的和谐主要指的是具有深刻意义的美学以及哲学的理念,其主要包含形式和谐、内容和谐以及主体和客体和谐三层含义。形式和谐主要指的是人与物、内与外、思想与艺术完美融合进而能够达到和谐的形式美;内容和谐主要指的是主观事物与客观事物以及情感和理性的和谐;主体以及客体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内容的丰富性,高等院校内的观念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精髓是和谐校园文化的集中表现形式。和谐的校园文化属于一种特有的群体意识,它能够将高等院校的外在物质形态与内在思想内容完美结合,然而这种群体意识并不是随着时间自发产生的,而是长时间的美育浸润所积累的成果。通过建立校园和谐美学的理念,高等院校内将会产生极为明显的和谐意识以及实践意识,同时这两种意识能够进一步促进校园主体在实践当中提高精神要素,所以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需要首先把握好学校的精神文化。

(二)开展审美教育促进校园环境文化建设

校园环境文化的建设主要是指建立具有高等院校自身特色的硬件设施,例如,教学设备、教学楼以及文化设施等,通过将人们的思想与审美实践相结合,就能够形成相应的环境文化。具有现代意义的校园环境文化是校园外在形式美与和谐社会文化内在要素的统一体现。针对校园环境文化的建设不仅仅要有合理的统筹安排,同时也要对局部的精雕细琢给予重视,充分保证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起到美育的熏陶作用。马克思曾经说到,艺术的环境下能够培育出懂得艺术的群体,校园的环境是由人所创造的,与此同时,校园的环境也将创造人。我们要以提高学生个体的审美能力为核心任务来开展审美教育工作,在对每一个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时,要使其形成独特的审美认知能力,其中包括感知能力、领悟能力以及精神缓解能力等。艺术对象可以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要想培养审美的能力就一定要牢牢把握艺术审美对象。当学生在校园内部进行自由活动时,随处可见的审美对象不仅能让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同时还要能够引起共鸣,产生思想以及情感方面的变化。审美教育的进一步实施能够很好地建立学生个体与和谐校园文化的必然联系,能够让学生们独立自主地完成自身规范以及个性发展。

(三)参与美育实践活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学生是校园文化的主体,因此在校园文化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美育课堂上,教师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积极引导,让学生广泛地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活动中,从而保证校园环境建设符合学生的特点,满足他们心理需求与审美需求。在实施美育过程中,美术老师应指导和鼓励学生把学到的专业技术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这样既能对学生的理论知识、专业技术知识、实践能力进行考查和检验,又能推动和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水平,起到一举两得的作用。通过组织和开展一系列美化校园的活动,激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在校园各个角落手绘心中最美的作品,促使学生更加热爱母校,热爱生活,努力学习,奋发向上。

参考文献

[1]赵晓东.医学生的审美教育初探[J].锦州医学院学报,2005,(1).

[2]王冀生.现代大学文化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

[3]张健.校园文化论(第1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4]关成华.北京大学校园文化[M].北京大学出版社,.

[5]张德,吴剑平.校园文化与人才培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6]孙庆珠.高校校园文化概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7]杨正社.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浅论[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7).

[8]秦守哲.医学审美的社会文化属性和功能[J].医学与哲学,,(7).

[9]笠原仲二.中国古代人的美意识[M].杨若薇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

[10]席勒.审美教育书简[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11]庄严.浅析美术教育与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融合[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11(27):254-256.

篇5:谈幽默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谈幽默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随着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不断深入,在教学中如何唤起学生的学习情感,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教学目标的实施上来,使学生的思维尽快达到最佳水平,已成为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富有哲理和情趣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如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所说:“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

生动风趣,可激发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良好的幽默感,能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讲授“绪论”课时,不仅告诉学生什么是生物学,而且让他们知道生物学是非常有趣和非常有用的。我说,现代人类的衣食住行没有哪一种能离得开生物,“如果没有生物,人类的生活将会是什么样的呢?”我向学生指出:“制作衣服的棉、麻和毛、皮,作为食物的粮、菜和肉、蛋,建造房屋用的木材和竹材,行路运货用的马车、木船,不都是取自生物吗?如果没有它们――我们的生活……”学生被我幽默的语言感染、振奋,对生物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语言应体现机智和俏皮。事实证明,教师的幽默是赢得学生喜爱、信赖和敬佩的重要条件。

轻松愉快,有助于知识的传播和掌握

许多教师感到概念和理论的教学枯燥、抽象。其实,只要具有幽默感,做到“雅俗结合”,用风趣的语言、材料和与众不同的思维,就能将繁重沉闷化为轻松活跃,将繁杂化为简洁,将单薄变为丰富。我在讲生物的进化时,针对“人类的出现”向学生打比方说:“动物园的大猩猩和我们还是一家子呢!”学生听到这里,先是一愣,后又点头称是,欢笑不已。

教学生动风趣,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在教学中,我常用一些趣语和知语,进行辅助教学。有一次,我自称“始祖鸟”,向学生自我介绍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新颖的`形式、风趣的语言,使学生兴趣盎然,很快掌握了有关始祖鸟的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我还运用比喻和故事来辅助教学,如说明蝗虫的发育时,我用过年来比喻蝗虫的蜕皮,人过一个年增加一岁,蝗虫是蜕一次皮增加一龄,奇巧的联系,使得学生豁然开朗。

情理交融,强化德育在教学中的渗透

学科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寓德育于生物教学之中,寓哲理于幽默之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的笑声之中发现和领悟。恰当地选择科学的事实和材料,并用幽默予以包裹,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有一次,我对学生说:“有些人还不如保卫细胞啊!”学生愕然,我说:“不是吗?保卫细胞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忠于职守、任劳任怨。但是我们人类呢……”学生们听到这里,会心地笑了起来。我了解到有少数男生常怀着好奇心偷偷地去学抽烟。怎么去教育学生呢?我采用寓教于谐的方式,把严肃的思想感情,通过诙谐轻松的形式表现出来。上课时,我一本正经地对同学们说:“抽烟有两大好处:一是烟草的营养丰富。燃烧的烟草中含有4000余种物质,其中有一氧化碳、砒霜、焦油和尼古丁等。二是抽烟可成为医学专家。实践出真知嘛!抽烟可亲身体会气管炎和肺气肿,还可以与癌症交朋友,因为烟草所含物质中,至少已有43种被确认为致癌物了!”这样,将急切之意化为蕴藉之语。试想,如果只是声色俱厉地训斥或和颜悦色地去开导,有幽默的教育效果好吗!

温和含蓄,提高教学批评的实效

教学批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但许多学生由于定势往往对此充耳不闻、视而不见,使得教学批评收效甚微。此时,教师可借助于幽默,不正面直接地否定学生的谬误,而是沿其逻辑引申发挥,在放大其谬误实质的同时,使其自误,从而达到促进学习的目的。某些学生将植物细胞结构图画得不合要求,我在讲评时,便稍加夸张,用直尺把细胞画成标准的矩形,学生一见,忍悛不禁,那些不规范作图的学生抬头看到我善意的目光,不好意思起来。有些学生多次将光合作用的公式错写成:二氧化碳+水光能→有机物+氧。于是,我对大家说:“我们有些同学具有特异功能,像植物一样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省下了一日三餐,只喝点水、吸点二氧化碳就饱了……”全班同学哄堂大笑,学习中的错误在笑声中纠正了。

总之,在生物教学中,教师的解颐笑语,有深入浅出、“雅俗共赏”、智中见志的特点和功效。

学幽默是一种高雅的审美活动,富有幽默的教学,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引人入胜,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科学思维,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篇6:谈幽默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谈幽默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生动风趣,可激发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良好的幽默感,能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讲授“绪论”课时,不仅告诉学生什么是生物学,而且让他们知道生物学是非常有趣和非常有用的。我说,现代人类的衣食住行没有哪一种能离得开生物,“如果没有生物,人类的生活将会是什么样的呢?”我向学生指出:“制作衣服的棉、麻和毛、皮,作为食物的粮、菜和肉、蛋,建造房屋用的木材和竹材,行路运货用的马车、木船,不都是取自生物吗?如果没有它们――我们的生活……”学生被我幽默的`语言感染、振奋,对生物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语言应体现机智和俏皮。事实证明,教师的幽默是赢得学生喜爱、信赖和敬佩的重要条件。

轻松愉快,有助于知识的传播和掌握

许多教师感到概念和理论的教学枯燥、抽象。其实,只要具有幽默感,做到“雅俗结合”,用风趣的语言、材料和与众不同的思维,就能将繁重沉闷化为轻松活跃,将繁杂化为简洁,将单薄变为丰富。我在讲生物的进化时,针对“人类的出现”向学生打比方说:“动物园的大猩猩和我们还是一家子呢!”学生听到这里,先是一愣,后又点头称是,欢笑不已。

教学生动风趣,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在教学中,我常用一些趣语和知语,进行辅助教学。有一次,我自称“始祖鸟”,向学生自我介绍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新颖的形式、风趣的语言,使学生兴趣盎然,很快掌握了有关始祖鸟的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我还运用比喻和故事来辅助教学,如说明蝗虫的发育时,我用过年来比喻蝗虫的蜕皮,人过一个年增加一岁,蝗虫是蜕一次皮增加一龄,奇巧的联系,使得学生豁然开朗。

情理交融,强化德育在教学中的渗透

学科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寓德育于生物教学之中,寓哲理于幽默之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的笑声之中发现和领悟。恰当地选择科学的事实和材料,并用幽默予以包裹,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有一次,我对学生说:“有些人还不如保卫细胞啊!”学生愕然,我说:“不是吗?保卫细胞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忠于职守、任劳任怨。但是我们人类呢……”学生们听到这里,会心地笑了起来。我了解到有少数男生常怀着好奇心偷偷地去学抽烟。怎么去教育学生呢?我采用寓教于谐的方式,把严肃的思想感情,通过诙谐轻松的形式表现出来。上课时,我一本正经地对同学们说:“抽烟有两大好处:一是烟草的营养丰富。燃烧的烟草中含有4000余种物质,其中有一氧化碳、砒霜、焦油和尼古丁等。二是抽烟可成为医学专家。实践出真知嘛!抽烟可亲身体会气管炎和肺气肿,还可以与癌症交朋友,因为烟草所含物质中,至少已有43种被确认为致癌物了!”这样,将急切之意化为蕴藉之语。试想,如果只是声色俱厉地训斥或和颜悦色地去开导,有幽默的教育效果好吗!

温和含蓄,提高教学批评的实效

教学批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但许多学生由于定势往往对此充耳不闻、视而不见,使得教学批评收效甚微。此时,教师可借助于幽默,不正面直接地否定学生的谬误,而是沿其逻辑引申发挥,在放大其谬误实质的同时,使其自误,从而达到促进学习的目的。某些学生将植物细胞结构图画得不合要求,我在讲评时,便稍加夸张,用直尺把细胞画成标准的矩形,学生一见,忍悛不禁,那些不规范作图的学生抬头看到我善意的目光,不好意思起来。有些学生多次将光合作用的公式错写成:二氧化碳+水光能→有机物+氧。于是,我对大家说:“我们有些同学具有特异功能,像植物一样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省下了一日三餐,只喝点水、吸点二氧化碳就饱了……”全班同学哄堂大笑,学习中的错误在笑声中纠正了。

总之,在生物教学中,教师的解颐笑语,有深入浅出、“雅俗共赏”、智中见志的特点和功效。教学幽默是一种高雅的审美活动,富有幽默的教学,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引人入胜,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科学思维,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篇7:美育在高职校园人文环境营造中的作用论文

美育在高职校园人文环境营造中的作用论文

摘要:本文着重探讨高职校园整洁美好的人文环境的营造与学生健康、高尚、积极进取良好氛围形成的内在联系,以提升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

关键词:审美教育 高职校园 人文环境

审美是学生和校园环境沟通的语言。通过审美,学生得以解读校园环境中蕴涵的精神。校园环境又通过美的可感性、可愉悦性,陶冶着学生的情操,加深着生命的体验,传递着大学文化精神的韵律。审美教育应该以全面发展的人格作为唯一目的,通过校园人文环境将真善美融为一体,丰富和完善学生的人文精神。

一、审美教育能提升校园文化的品味,使校园文化立足于高标准、高起点,沿着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方向发展

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人格的完善和智慧的增长大有助益,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会更加持久、深刻。审美教育的独特就在于它通过对人内在情感的直接感染,调动起人的各种心理能力并使之和谐运动,从而潜移默化地实现对人的塑造,以不断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认为:“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无关的。”各科教学均“含有美育之元素,一经教师之提醒,则学者自愿有无穷之兴趣。”教师不仅要以美好的形象、言行垂范于学生,以高超的艺术使学生感到上课是一种惬意的审美享受,而且要发掘各门学科里蕴涵着的丰富的审美因素,用于熏陶感染学生,把培养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并引导学生应用于自己的学习、成长过程中作为课堂教学的追求目标,也必然会对学生发现美、欣赏美进而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愉悦身心、塑造完美的人格产生积极作用。

二、审美教育能使学校形成浓厚的人文氛围,形成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从而形成良好的学风、教风和校风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有力源泉。”高职学院的学生由于生源原因,个体素质有较大差异,营造高职院校人文素养的校园文化氛围,将有利于高职人才的培养。“惟有风正,才有学正,惟有源清,才有流清”。学风是一所大学读书、治学、为人的气质,也是大学的立校根本。学风不仅仅是指学习的风气,从深层次来讲,更是对人格进行熏陶和感染的一种氛围。它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形式作用于人,它在无形之间浸染着人,影响着人,也改造着人,要建设好它,就要建立一个适应良好学风生存的大环境。要对学生进行富有成效的美育,教师本身应该是具有高度审美素质的人。教风的优劣直接影响学生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努力建设一支强健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高职院校的教师要有人文情怀、责任意识,在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不断更新知识,使自己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得到净化,人格得到完善,努力以自己的高尚人格、良好师德去熏陶、感化学生,帮助学生塑造完美人格。

三、审美教育可以促进校园人文环境的提升和完善

学生的主要生活环境在学校,学校的“境”如何,对于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兴趣爱好、风格情操、情感意志等都发生重要的影响。好的氛围与环境具有强烈的暗示性和感染力,有一种无声滋润的作用。因此,作为培养人的学校必须努力造就一个适宜于育人的氛围与环境。 席勒早就指出:“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以外,别无其他途径。”优美的校园环境可以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的性情,塑造学生的性格,增强学生的审美感受力,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化、濡染和熏陶。在优美的环境里,人随时随地都能感觉到美的影响,从而增强了人们对美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富有艺术化设计的环境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但应注意的是,校园环境在体现其审美特性时,重要的是通过综合运用其艺术语言,结合学校的自然和人文背景,充分发挥环境的抽象性、象征性特点,表现出大学作为科学殿堂的一种神圣、崇高且震撼人心的科学美,一种与环境相和谐的自然美,一种展示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艺术美。使大学文化精神在校园环境中得以流露,得以涵养,这是校园环境美化和建设的重要方向。

四、教师自身的人格美和才能美对学校人文环境的营造起重要作用

审美教育是双边的'活动,教师自身也具有倾向性的引导作用。教师的美主要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显现出来的人格美和才能美。教师要以知识和技能教育学生,又要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教师渊博的学识、无私奉献的精神、高雅的情趣情操、优美的语言、教态、风度、气质都会给学生美的陶冶。同时我们也不应忽视教师的外在美,教师也应注重用服饰和饰物来美化自身。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都要注意细节。因为你的一言一行都尽收学生眼底,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给他们的审美观念打下深刻的烙印。对于教师来说,他不仅应当关心知识的传授,更应牢固树立“教育是一门艺术”的观念,努力把一般教学形式创造性地提升到审美的高度,以美的教育来塑造、培养学生的全面能力,通过美育让学生形成完美的人格,拥有美的心灵。

较高的审美力虽以一定的生理和心理条件为基础,根本上来自日积月累的磨练和多方面的体验。在校大学生都应该热爱并积极参与审美及艺术活动,它不但会使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而且还有助于启迪智慧,培养对美的感悟能力。职业院校要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更好地为培养高素质的职业技术人才服务。

篇8:谈激励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谈激励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谈激励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高桂芳

(河北省三河市皇庄小学)

课堂教学中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有助于促进学生数学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不断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教学中进行赏识教育。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激励评价,有哪些重要的作用呢?

一、实施激励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直接推动人们去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学生的情感、态度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有着密切联系,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当学生在学习上取得了进步或某个想法被老师认可时,就会得到极大的满足,他们一定会满怀激情地全身心投入学习中。对于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每种见解都不要轻视否定,应科学地进行评价,给学生多创造一些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二、多关爱后进生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后进生是客观的,解决后进生问题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标志。首先要摸清后进生的底细,看他们到底差在哪里,然后制订转化后进生的计划,促使所有学生共同前进。在日常教学工作中,除了勤辅导、降低学习要求外,还要多谈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语言,真诚关爱学生,特别是后进生更要多关注,严格遵循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的原则,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三、实施激励评价,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

陶行知先生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教学中,当一名学生提出独特的见解时,哪怕是错误的想法,教师也要给予合理的评价,以便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才能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

四、实施激励评价,要注意方式和尺度

新的教育理念,要求老师想方设法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要形成乐学的氛围,舍得花多种形式夸奖学生,然而,表扬、鼓励作为教育激励学生的一种手段,并非一用就灵,凡用皆灵。表扬要因人而异,要讲究方式,要让学生感到即使是老师的微笑、点头赞许也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奖赏。对于学困生更需要老师适时地给予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总之,对学生的评价要适而有度,奖赏要与学生的实际付出相一致,使他们感到自己无愧于接受这个奖赏。

参考文献:

赵秀萍。如何运用激励性评价[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

篇9:细雨浣花胭脂红-在新课程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

细雨浣花胭脂红-在新课程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

在新课程中,美育应渗透在语文教学中以期更好地发挥语文的育人作用,达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就好似细雨浣花.则天下一片胭脂红.

作 者:王蕊  作者单位:乐亭县汀流河高级中学,河北,乐亭,063600 刊 名:考试周刊 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 年,卷(期): “”(7) 分类号:G63 关键词:新课程   语文教学   美育   高素质人才  

篇10:谈情感因素在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谈情感因素在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针对大多数中职学生不愿意学习英语的状况,教师应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探讨并总结调动情感因素的有效做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作 者:方银伴  作者单位:开平市机电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广东,开平,529381 刊 名:职业教育研究 英文刊名: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 年,卷(期): “”(9) 分类号:H3 关键词:中职   英语教学   情感因素  

篇11:谈小学数学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及其课堂教学

谈小学数学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及其课堂教学

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目前任务仍十分繁重。深化素质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各门学科,都应当紧紧围绕素质教育内容对学生加以培育,以适应跨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小学数学学科自然不能例外。从当前实际出发,充分认识小学数学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围绕素质教育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显得尤为重要。

一、小学数学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大纲(试用)指出:“要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学用的教育,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这就是说,小学数学,不只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还要体现社会主义教育性质,体现素质教育的目的。

小学数学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是指正确、合理思考的能力。即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采用科学的逻辑方法,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不仅是学好数学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学好其他学科,处理日常生活问题所必须的能力。数学是用数量关系(包括空间形式)反映客观世界的一门学科,逻辑性很强、很严密,因此,在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方面小学数学具有优越的条件和负有一定的责任。

2.开发非智力因素。人们形形色色、纷繁复杂的心理活动,可以一分为二,即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由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与注意力五种基本因素组成;非智力因素包括的心理因素很多,从小学生搞好学习的角度说,它主要是由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五种基本因素组成。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素质发展起主导的作用。从心理活动的稳定性来看,研究与事实表明,人的智力因素是比较稳定的,不会有多大的波动。而非智力因素则不然,它很不稳定,波动性非常大。正因为如此,在小学素质教育中,开发和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显得尤为重要。而数学是一门集知识性、审美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知识性主要体现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审美性,如数学语言与解题方法的简洁美,几何图形的数字排列的对称美,数学结构与分式的统一美等等,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逻辑性则要求对学生进行严格的技能技巧训练,如仔细审题、认真计算、书写整洁、格式规范、自觉检验、按时完成、正视错误、主动改正、不怕挫折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学习精神和处理问题的韧劲。

3.启蒙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在漫长的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人类积累了一整套数学的科学思维规律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这些规律和方法无不充满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结合数学教学,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例子很多。如通过学生实际操作、实例引进数学知识或实际应用,对学生进行实践第一的观点教育;通过多与少、加与减、已知与未知、精确与近似、直与曲……对学生进行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教育;通过概念与概念之间、性质与性质之间,概念、性质与法则之间,和数与式、数与形,数、形、式与应用题之间存在着的内在联系,对学生进行对立统一、相互联系和发展观点的教育;通过四则运算、解答应用题和几何形体计算公式推导过程,对学生进行矛盾转化观点的教育。

4.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教育。我国是数学的故乡之一,中华民族有光辉灿烂的数学史。小学数学课本中收入了许多生动的素材,教师结合有关教学内容,介绍我国数学家的杰出成就,介绍现代中国人对数学发展的巨大贡献,介绍我国数学家尤其是解放以来许多数学家为祖国建设事业奋斗的事迹,从而激发学生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热情,培养学生立志献身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精神。

5.培养科学文化素质。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和教材,使学生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能力;获得有关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和比例基础知识,常见的一些数量关系和解答应用题的方法,用字母表示数、简易方程、量与计量,简单几何图形、珠算、统计的一些初步知识;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围绕素质教育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实施素质教育关键在课堂。数学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只有紧紧地围绕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增强素质教育的意识性、使命感和责任感,改进陈旧的课堂教学方法、方式,才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效率。

长期以来,受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影响,重视应试教育,忽视素质教育,课堂教育过分地夸大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上该学生操作的老师代替了,该学生思考的老师讲解了,老师包揽了学生的学习活动,严重扭曲了教学行为,抑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束缚学生才能的发展。教学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两主”不可偏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课堂教学应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上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观察、操作、表述,指点学习方法,控制与调整学生学习活动。具体地讲:

1.培养兴趣。兴趣是学生学好数学的首要条件,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老师的首要任务。数学教学不单纯是一个认识过程,还是一种情感过程。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卢姆曾指出:情感并不一定伴随认识效果自然而然地产生和发展,它需要教育者专门地评价和培养。这就是说,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老师来培养。数学课堂教育,培养学生兴趣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要创设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创设求知情境,激发学生爱学数学的内动力。其次,讲究课堂授课艺术。教师通过授课的艺术性、形象性、鲜明性、趣味性,揭示数学教材的本身魅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第三,面向全体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帮助后进生克服心理障碍,使他们有信心学得好,提高克服困难的勇气。第四,加强师生情感交流。教师以敏锐的洞察力,了解学生的情绪表现,迅速及时地用手势、眼神、语言等手段交流情感,注意捕捉后进生回答中的合理因素,发展他们思维的“闪光点”,有计划地设置一些后进生能够回答的问题,维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

2.教会方法。进行素质教育,让学生在数学知识形成过程中掌握其规律、方法,逐步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融汇贯通的能力,引导学生由“学会”向“会学”发展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实现这样的目标,教师必须结合数学教学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如阅读学习的方法、操作学习的方法、迁移类推的学习方法、发现学习的方法、尝试学习的方法。还要让学生学会分析、综合、对应、转化、假设、比较、还原、逆向等解题时的方法。让学生掌握了这些学法,学生借助这些学法便能更好地消化、吸收、应用数学知识,从而能达到发展、提高素质的目的。

3.加强引导。实施素质教育,要使教与学的关系得到和谐、统一的发展,把教学的重心从“教”向“学”转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在于引导学生发展思维能力,因为小学数学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核心的。从教法改进角度来讲,在课堂教法上应注重以下三个方面的引导:一是加强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入手,在观察、操作中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训练学生由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思维能力。二是加强思维训练和数学语言训练,注重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知识形式、巩固和运用过程中进行思维方法的训练,进行数学语言表达训练,发展学生的良好的思维品质。三是提高学生科学思维能力,既要引导学生发展归纳、演绎、类比、联想等思维能力,又要利用问题的拓广和转化,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考虑问题、解决问题的发散思维能力。

4.适时调控。适时调控学生的认知心理,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数学课堂教学必须注重针对性、层次性、多样性。达到这样的要求,关键要抓好教学信息的反馈。心理学实验证明,教学信息反馈的及时与否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在某项知识形成过程中,一般要进行三、四次的信息反馈,有基础性反馈、理解性反馈、应用性反馈、系统性反馈、前馈性反馈。通过信息反馈,教师掌握和了解学生“个别差异”,了解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理解、运用知识的状况,及时输出不同的信息,以调控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知的发展水平。

篇12:谈小学数学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及其课堂教学

谈小学数学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及其课堂教学

基础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由应试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向素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转变,目前任务仍十分繁重。深化素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作为学校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各门学科,都应当紧紧围绕素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内容对学生加以培育,以适应跨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小学数学学科自然不能例外。从当前实际出发,充分认识小学数学教学在素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中的地位作用,围绕素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显得尤为重要。

一、小学数学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在素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中的地位和作用

九年义务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全日制小学数学大纲(试用)指出:“要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学用的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这就是说,小学数学,不只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还要体现社会主义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性质,体现素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目的。

小学数学教学在素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中的功能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是指正确、合理思考的.能力。即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采用科学的逻辑方法,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不仅是学好数学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学好其他学科,处理日常生活问题所必须的能力。数学是用数量关系(包括空间形式)反映客观世界的一门学科,逻辑性很强、很严密,因此,在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方面小学数学具有优越的条件和负有一定的责任。

2.开发非智力因素。人们形形色色、纷繁复杂的心理活动,可以一分为二,即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由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与注意力五种基本因素组成;非智力因素包括的心理因素很多,从小学生搞好学习的角度说,它主要是由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五种基本因素组成。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素质发展起主导的作用。从心理活动的稳定性来看,研究与事实表明,人的智力因素是比较稳定的,不会有多大的波动。而非智力因素则不然,它很不稳定,波动性非常大。正因为如此,在小学素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中,开发和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显得尤为重要。而数学是一门集知识性、审美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知识性主要体现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审美性,如数学语言与解题方法的简洁美,几何图形的数字排列的对称美,数学结构与分式的统一美等等,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逻辑性则要求对学生进行严格的技能技巧训练,如仔细审题、认真计算、书写整洁、格式规范、自觉检验、按时完成、正视错误、主动改正、不怕挫折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学习精神和处理问题的韧劲。

3.启蒙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在漫长的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人类积累了一整套数学的科学思维规律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这些规律和方法无不充满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结合数学教学,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例子很多。如通过学生实际操作、实

[1] [2] [3]

相关专题 美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