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洛阳名园记后》原文及译文

变迁的便签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变迁的便签”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整理了《书洛阳名园记后》原文及译文(共6篇),希望你喜欢,也可以帮助到您,欢迎分享!

篇1:《书洛阳名园记后》原文及译文

【作品介绍】

《书洛阳名园记后》是《洛阳名园记》一书的后记。本文论证从洛阳的盛衰可以看出国家的治乱,洛阳园林的兴废可以看出洛阳的盛衰。一句话,洛阳园林是国家治乱兴衰的晴雨表,指出《洛阳名园记》不是白白写的,对朝廷的提出了强烈的忠告,表现了作者对衰微的国势的清醒认识和深刻忧虑,简直是在敲警钟!作者是借唐讽宋,用意十分清楚。

【原文】

篇2:《书洛阳名园记后》原文及译文

论曰:洛阳处天下之中,挟殽渑之阻②,当秦陇之襟喉③,而赵魏之走集④,盖四方必争之地也。天下常无事则已,有事,则洛阳必先受兵。予故尝曰:“洛阳之盛衰,天下治乱之候也⑤。”

方唐贞观、开元之间⑥,公卿贵戚开馆列第于东都者⑦,号千有余邸;及其乱离,继以五季之酷⑧。其池塘竹树,兵车蹂蹴⑨,废而为丘墟;高亭大榭⑩,烟火焚燎,化而为灰烬,与唐共灭而俱亡者,无余处矣。予故尝曰:“园囿之兴废⑾,洛阳盛衰之候也。”

且天下之治乱,候于洛阳之盛衰而知;洛阳之盛衰,候于园圃之废兴而得,则《名园记》之作,予岂徒然哉?

呜呼!公卿士大夫方进于朝,放乎一己之私意以自为,而忘天下之治忽⑿,欲退享此乐,得乎?唐之末路是矣!

——选自海山仙馆丛书本《洛阳名园记》

【注释】

①李格非:宋济南人,当时著名学者。他是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父亲。曾登进士第,官至翰林学士。文章写得健迈凌厉,受到过苏轼的赏识。一生著作颇丰,著有文集45卷(据《文献通考》),但现仅存《洛阳名园记》。《洛阳名园记》记述了北宋洛阳19座花园的情况。

②殽渑(yáomiǎn):殽,山名,即崤山,主峰在今河南灵宝县东南。渑,即渑池,古地名,在今河南。挟(xié):拥有

③秦陇:今陕西甘肃。襟喉:比喻要害之地。

④走集:争相奔走、集会的地方。即出入必经之地。

⑤候:症候,标志。

⑥贞观、开元:贞观,唐太宗年号。开元,唐玄宗年号。

⑦东都:即洛阳。

⑧五季:即后梁、后唐、后汉、后周,史称“五代”。

⑨蹂蹴:蹂躏、践踏。

⑩榭:建筑在台上的亭阁。

⑾囿:饲养动物的园地。

⑿治忽:治乱。

【译文】

现在我来作一结论:洛阳处于中国的中心,凭藉殽山与渑池的险阻,控制秦川和陇山的要冲,并且充当了赵、魏两地的堡垒,可以说是四方必争之地了。中国若是平安无事还算罢了,一旦发生变乱,洛阳必将首先遭受兵灾。因此我曾经说过:“洛阳的兴盛与衰败,便是中国安定和战乱的预兆啊!”

当唐代贞观、开元之间,公卿贵戚在东都洛阳建馆舍、置宅第的,不下千有余家;等到它发生**的时候,接踵而起的是梁、唐、晋、汉、周的残酷战争。洛阳的池塘竹树,遭到兵车的蹂躏践踏,变成了座座废墟;高大的凉亭、轩敞的水榭,也被烟火焚燎,化成堆堆灰烬。它们都与大唐江山同归于尽,没有剩下一处了。因此我曾经说:“这些园林的兴盛与荒废,便是洛阳繁盛与衰败的预兆啊!”

既然中国的安定与战乱,从洛阳的盛衰迹象上可以看出来;而洛阳的.盛衰,又可以从这些园林废兴的迹象上看出来,那么我写这本《洛阳名园记》,难道是徒劳无益、白费笔墨吗?

唉,公卿士大夫们正当进用于朝、官高爵显的时候,大都放纵自己的私欲,任意而为,而将天下的治理与荒乱抛在一边。他们想在告老致仕以后安享林园之乐,能够做到吗?有唐一代没落的道路便是前车之鉴啊!

【解析】

这是《洛阳名园记》一书的后记。

后记一般交代写作缘由和经过,很难有振聋发聩之语。而本文论证从洛阳的盛衰可以看出国家的治乱,洛阳园林的兴废可以看出洛阳的盛衰。一句话,洛阳园林是国家治乱兴衰的晴雨表,指出《洛阳名园记》不是白白写的,对朝廷的提出了强烈的忠告,表现了作者对衰微的国势的清醒认识和深刻忧虑,简直是在敲警钟!作者是借唐讽宋,用意十分清楚。“唐之末路是矣”不就是一种警示吗?“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宋朝统治者当然不会理会一个进士的批评和忠告,衰微的国势已难以逆转。过了不久,北宋覆灭,洛阳沦陷,繁丽多姿的众多洛阳名园顿然变成废墟。更多文言文学习文章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古文观止栏目。

【作者介绍】

李格非,字文叔,山东济南人,宋神宗、哲宗前后(约11世纪)在世。进士,官至礼部员外郎。文章写得健迈凌厉,受到过苏轼的赏识。一生著作颇丰,著有文集45卷(据《文献通考》),但现仅存《洛阳名园记》。《洛阳名园记》记述了北宋洛阳19座花园的情况。

篇3:书《洛阳名园记》后...

书《洛阳名园记》后...

教学目标 :

1、根据文意和语句线索理清本文层次,了解正确的分析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剖析结构层次的基本方法。

2、理解作者怎样以雄辩地事实和严密的推理层层深入地进行说理。

3、积累文言文的虚词、实词,复习文言文的有关特殊句式。

教学难点 :

1、能抓住文章中显示出层次推进的几个关键,从而理解该文的层进式结构。

2、把握文中第三层的作用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

李清照简介

宋代女词人。自号易安居士。济南人,父格非,官至礼部员外郎、京东路提点刑狱。出自韩琦门下,又曾以文章受知于苏轼,学识渊博,尤用意于经学,在齐、鲁一带颇负盛名。后因列于元□党籍而被罢官。平生著述较多,现仅存《洛阳名园记》一卷。母王氏,出身名门,亦知书断文。

生平李清照一生经历可以宋室南迁为界,分作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 李清照早年随父住在汴京、洛阳,受过较好的文化教养。她工书,能文,兼通音律,18岁时,与吏部侍郎赵挺之幼子赵明诚结婚。他们夫妻志同道合,\\“有饭蔬衣练,穷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金石录后序》)。经他们的搜求寻访,日积月累,其所藏蓄的亡诗逸史、古今名人书画和古器物,逐渐增多。后赵明诚屏居乡里10多年。他们\\“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更加努力地访求古碑、文物。大约在宣和三年(1121),赵明诚又重新出仕。先是出守莱州(今山东掖县)。任满后,改守淄州(今山东淄博市),又授直秘阁。这一时期,他们开始编写《金石录》,并继续搜集古物、碑铭,一同鉴赏、考订,在学术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靖康元年,金人围攻汴京。次年,赵明诚母死于金陵,明诚携书15车南下奔丧。随之,北宋亡。高宗即位后,明诚起知建康府。这时北方大乱,赵家青州故第十余屋的书册什物被焚。李清照只携小部分文物随人群逃难,从此开始了她在南方的苦难生活。

后期 建炎二年(1128),李清照怀着国破家亡之痛南逃至建康。她极关心国家命运和当时的政治形势,写有\\“南来尚怯吴江冷,北狩应知易水寒\\”,\\“南渡衣冠少王导,北来消息欠刘琨\\”的诗句,表达了对于南宋朝廷苟且偷安的极大不满。次年,赵明诚移知湖州(今属浙江),他驻家池阳(今安徽贵池),只身驰赴建康受命,不幸病倒。当清照从池阳乘舟赶到建康时,明诚已经病危,不久死去。她怀着极大的.悲痛敛葬了丈夫。

创作 李清照工诗,能文,更擅长词。从艺术成就上看,她的词超过了诗和文。从总的情况看,她的创作因她在北宋和南宋时期生活的变化而呈现出前后期不同的特点。

从李清照北宋时期创作的为数不多的诗、文中可以看出,她的生活领域和精神境界是比封建社会一般女子宽阔的。基于对北宋王朝现实政治的清醒认识,在《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中,她提出\\“夏商有鉴当深戒,简策□青今具在\\”,主张吸取唐王朝天宝之乱的历史教训。宣和三年写于莱州的《感怀》诗,表达了对于官场庸俗生活的厌恶。另外,在早年她还写过一篇《词论》,提出词\\“别是一家\\”的说法,认为词分五音、五声、六律,又分清浊轻重,因称晏殊、欧阳修、苏轼的词,\\“皆句读不葺之诗尔\\”。又称柳永词,\\“变旧声作新声\\”,\\“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是宋代的重要词论。总之,她的诗、文讲历史,谈世事,论文艺,题材范围比较宽广。

李清照前期的词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如〔如梦令〕二首,活泼秀丽,语新意隽。〔凤凰台上忆吹箫〕、〔一翦梅〕、〔醉花阴〕等词,通过描绘孤独的生活和抒发相思之情,表达了对丈夫的深厚感情,宛转曲折,清俊疏朗。〔蝶恋花〕《晚止昌乐馆寄姊妹》写对女伴们的留恋,感情也极其真挚。她的词虽多是描写寂寞的生活,抒发忧郁的感情,但从中往往可以看到她对大自然的热爱,也坦率地表露出她对美好爱情生活的追求。这出自一个女作家之手,比起\\“花间派\\”代言体的闺怨词来要有价值得多。王灼说:李清照\\“作长短句,能曲折尽人意,轻巧尖新,姿态百出。闾巷荒淫之语,肆意落笔。自古缙绅之家能文妇女,未见如此无顾籍也\\”(《碧鸡漫志》卷二)。这种批评正说明了李清照词的意旨在客观上是违背了封建规范的。

到南宋时期,李清照的作品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变化。她的诗文的思想性提高了,表现出密切关怀国家命运的高度爱国精神。如《咏史》诗和《夏日绝句》,通过对嵇康\\“至死薄殷周\\”、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行为的赞扬,批判了伪楚政权,指责了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政策,表达了自己坚持民族气节的决心。绍兴三年(1133)写的《上枢密韩公诗》,表现了作者对北方的家乡和人民的怀念,并勉励使者充分估计使命的艰劬,勇敢地维护朝廷的尊严。她在绍兴四年写的《打马图经自序》和《打马赋》,真实地记录了人们在战乱中的\\“流离迁徙\\”,表现了主张秣马砺兵、抗击金人、恢复中原的爱国思想。这一时期她创作的很多诗、文都是针对时事发表自己的意见的,具有很强的现实性。

李清照南渡后的词和前期相比也迥然不同。国破家亡后政治上的风险和个人生活的种种悲惨遭遇,使她的精神很痛苦,因而她的词作一变早年的清丽、明快,而充满了凄凉、低沉之音,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在流离生活中她常常思念中原故乡,如〔菩萨蛮〕写的\\“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蝶恋花〕写的\\“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都流露出她对失陷了的北方的深切怀恋。她更留恋已往的生活,如著名的慢词〔永遇乐〕,回忆\\“中州盛日\\”的京洛旧事;〔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回忆当年的\\“胜赏\\”,都将过去的美好生活和今日的凄凉憔悴作对比,寄托了故国之思。

她在词中充分地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如〔武陵春〕通过写\\“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感慨,〔声声慢〕通过写\\“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处境,表达了自己难以克制、无法形容的\\“愁\\”。又如〔清平乐〕中\\“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的悲伤,〔孤雁儿〕中的悼亡情绪,都是在国破家亡、孤苦凄惨的生活基础上产生的,所以她的这部分词作正是对那个时代的苦难

篇4:书《洛阳名园记》后...

书《洛阳名园记》后...

教学目标:

1、根据文意和语句线索理清本文层次,了解正确的分析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剖析结构层次的基本方法。

2、理解作者怎样以雄辩地事实和严密的推理层层深入地进行说理。

3、积累文言文的虚词、实词,复习文言文的有关特殊句式。

教学难点:

1、能抓住文章中显示出层次推进的几个关键,从而理解该文的层进式结构。

2、把握文中第三层的作用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李清照简介

宋代女词人。自号易安居士。济南人,父格非,官至礼部员外郎、京东路提点刑狱。出自韩琦门下,又曾以文章受知于苏轼,学识渊博,尤用意于经学,在齐、鲁一带颇负盛名。后因列于元□党籍而被罢官。平生著述较多,现仅存《洛阳名园记》一卷。母王氏,出身名门,亦知书断文。

生平李清照一生经历可以宋室南迁为界,分作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 李清照早年随父住在汴京、洛阳,受过较好的文化教养。她工书,能文,兼通音律,18岁时,与吏部侍郎赵挺之幼子赵明诚结婚。他们夫妻志同道合,\\“有饭蔬衣练,穷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金石录后序》)。经他们的搜求寻访,日积月累,其所藏蓄的亡诗逸史、古今名人书画和古器物,逐渐增多。后赵明诚屏居乡里10多年。他们\\“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更加努力地访求古碑、文物。大约在宣和三年(1121),赵明诚又重新出仕。先是出守莱州(今山东掖县)。任满后,改守淄州(今山东淄博市),又授直秘阁。这一时期,他们开始编写《金石录》,并继续搜集古物、碑铭,一同鉴赏、考订,在学术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靖康元年,金人围攻汴京。次年,赵明诚母死于金陵,明诚携书15车南下奔丧。随之,北宋亡。高宗即位后,明诚起知建康府。这时北方大乱,赵家青州故第十余屋的书册什物被焚。李清照只携小部分文物随人群逃难,从此开始了她在南方的苦难生活。

后期 建炎二年(1128),李清照怀着国破家亡之痛南逃至建康。她极关心国家命运和当时的政治形势,写有\\“南来尚怯吴江冷,北狩应知易水寒\\”,\\“南渡衣冠少王导,北来消息欠刘琨\\”的诗句,表达了对于南宋朝廷苟且偷安的极大不满。次年,赵明诚移知湖州(今属浙江),他驻家池阳(今安徽贵池),只身驰赴建康受命,不幸病倒。当清照从池阳乘舟赶到建康时,明诚已经病危,不久死去。她怀着极大的悲痛敛葬了丈夫。

创作 李清照工诗,能文,更擅长词。从艺术成就上看,她的词超过了诗和文。从总的情况看,她的创作因她在北宋和南宋时期生活的变化而呈现出前后期不同的特点。

从李清照北宋时期创作的为数不多的诗、文中可以看出,她的生活领域和精神境界是比封建社会一般女子宽阔的。基于对北宋王朝现实政治的清醒认识,在《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中,她提出\\“夏商有鉴当深戒,简策□青今具在\\”,主张吸取唐王朝天宝之乱的历史教训。宣和三年写于莱州的《感怀》诗,表达了对于官场庸俗生活的厌恶。另外,在早年她还写过一篇《词论》,提出词\\“别是一家\\”的说法,认为词分五音、五声、六律,又分清浊轻重,因称晏殊、欧阳修、苏轼的词,\\“皆句读不葺之诗尔\\”。又称柳永词,\\“变旧声作新声\\”,\\“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是宋代的重要词论。总之,她的诗、文讲历史,谈世事,/论文艺,题材范围比较宽广。

李清照前期的词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如〔如梦令〕二首,活泼秀丽,语新意隽。〔凤凰台上忆吹箫〕、〔一翦梅〕、〔醉花阴〕等词,通过描绘孤独的生活和抒发相思之情,表达了对丈夫的深厚感情,宛转曲折,清俊疏朗。〔蝶恋花〕《晚止昌乐馆寄姊妹》写对女伴们的留恋,感情也极其真挚。她的词虽多是描写寂寞的生活,抒发忧郁的感情,但从中往往可以看到她对大自然的热爱,也坦率地表露出她对美好爱情生活的追求。这出自一个女作家之手,比起\\“花间派\\”代言体的闺怨词来要有价值得多。王灼说:李清照\\“作长短句,能曲折尽人意,轻巧尖新,姿态百出。闾巷荒淫之语,肆意落笔。自古缙绅之家能文妇女,未见如此无顾籍也\\”(《碧鸡漫志》卷二)。这种批评正说明了李清照词的意旨在客观上是违背了封建规范的。

到南宋时期,李清照的作品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变化。她的诗文的思想性提高了,表现出密切关怀国家命运的高度爱国精神。如《咏史》诗和《夏日绝句》,通过对嵇康\\“至死薄殷周\\”、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行为的赞扬,批判了伪楚政权,指责了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政策,表达了自己坚持民族气节的决心。绍兴三年(1133)写的《上枢密韩公诗》,表现了作者对北方的家乡和人民的怀念,并勉励使者充分估计使命的艰劬,勇敢地维护朝廷的尊严。她在绍兴四年写的《打马图经自序》和《打马赋》,真实地记录了人们在战乱中的\\“流离迁徙\\”,表现了主张秣马砺兵、抗击金人、恢复中原的爱国思想。这一时期她创作的很多诗、文都是针对时事发表自己的意见的,具有很强的现实性。

李清照南渡后的词和前期相比也迥然不同。国破家亡后政治上的风险和个人生活的种种悲惨遭遇,使她的精神很痛苦,因而她的词作一变早年的清丽、明快,而充满了凄凉、低沉之音,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在流离生活中她常常思念中原故乡,如〔菩萨蛮〕写的\\“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蝶恋花〕写的\\“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都流露出她对失陷了的北方的深切怀恋。她更留恋已往的生活,如著名的慢词〔永遇乐〕,回忆\\“中州盛日\\”的京洛旧事;〔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回忆当年的\\“胜赏\\”,都将过去的美好生活和今日的凄凉憔悴作对比,寄托了故国之思。

她在词中充分地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如〔武陵春〕通过写\\“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感慨,〔声声慢〕通过写\\“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处境,表达了自己难以克制、无法形容的\\“愁\\”。又如〔清平乐〕中\\“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的悲伤,〔孤雁儿〕中的悼亡情绪,都是在国破家亡、孤苦凄惨的生活基础上产生的,所以她的这部分词作正是对那个时代的苦难和个人不幸命运的艺术概括。

李清照词的艺术成就很高,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她的《词论》极重视词的特殊格调和协律性,所以能够独辟门径,在丰富词的表现手法上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李清照是抒情的能手,她创作了不少优秀的抒情词,真实地反映了自己的闺中生活和流落异乡的思想情感。她巧于构思,常常选取一些生活片段写入词中,极具体、细致地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如〔武陵春〕通过\\“也拟泛轻舟\\”和\\“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矛盾,来表现自己的痛苦处境。她又善于运用白描手法,通过写具体的行动或事物,将抽象的内心活动形象化,如〔永遇乐〕中以\\“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写自己情怀之恶;〔一翦梅〕以\\“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情状来写相思之深。她的抒情既委婉、含蓄,又极其自然,毫无矫揉造作的毛病。她的词的风格以婉约为主,但也偶有豪放之作,象〔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即被称赞为\\“浑成大雅,无一毫钗粉气\\”(黄了翁《蓼园词选》),很值得重视。

李清照词的语言更是独具特色,优美、精巧,却不雕琢求工。她在遣词造句上很有创造性,象她笔下的花树是\\“宠柳娇花\\”,\\“绿肥红瘦\\”;天气是\\“浓烟暗雨\\”,\\“风柔日薄\\”;又以\\“黄花瘦\\”比人,都十分新颖、清丽。她还常常以\\“明白如家常\\”的方言口语入词,如\\“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信手拈来,便增添了许多新鲜生动的情味,正像彭孙□所说:\\“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金粟词话》)。这种语言对于北宋末期华贵典雅的词风无异是一种冲击。李清照的词富有音乐美,她极注意\\“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词论》)。还讲究舌、齿音的交错和叠字的连续运用,像〔声声慢〕的开头一连用了14个叠字,其独创性为历来评论者所盛赞。李清照的词被称为\\“易安体\\”,从南宋起就不断有人学习和效仿。

著作:词集《漱玉词》、诗文集《易安居士文集》

二、文学常识简介

1、书《洛阳名园记》后相当于跋,也称为后记。

2、《洛》一书专记北宋盛时洛阳名园,从宰相富弼的,到太子太师许国公吕蒙正的,共计19处。

3、作者李格非,李清照之父,也是欧阳修之徒。

4、时代背景:北宋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十分尖锐的时期,“外患频频,内政腐败”

三、熟悉课文内容

1、疏通文意:(课堂讨论)学生提出疑问,或借助工具书解决,或教师答疑。

2、完成课后练习四/五。

四、提出文章的突破口

1、提出突破口,“呜呼!公卿大夫进于朝……唐之末路是矣。”这一层既然是点明了本文的.写作意图,那么我们为什么不采用议/论文的三段式结构先提出论点呢?(这样好不好?)先存疑。

2、分层次并理清各层次关系

请学生找出关键句:“予故尝曰洛阳之盛衰,天下治乱之侯也。”“予故尝曰园圃之废兴,洛阳盛衰之侯也。”“则名园记之作,予岂徒然哉?”“公卿大夫方进于朝……唐之末路是矣!”

提出古人作文常用一个固定模式:起承转合,本文也不例外,那么就根据这个模式及刚找出的四句关键句来划分一下文章层次并概括大意。

起:第一层(洛阳处天下之中……天下治乱之侯也)分析洛阳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证明自己的观点:洛阳的兴盛和衰弱是天下治乱的标志。

承:第二层(方唐贞观……洛阳盛衰之侯也)例证:洛阳园圃在唐朝的兴盛和以后的失败为例,证明另一观点:园圃的兴盛和荒芜是洛阳盛衰的标志。

转:第三层(且天下……徒然哉?)归纳前2层,说明自己写《洛阳名园记》是有意义的

合:第四层(呜呼!公卿大夫……末路是矣。)告诫公卿大夫们记住历史教训。

分析层次之间的关系(从第三层入

篇5:书洛阳名园记后文言文

书洛阳名园记后文言文

论曰:洛阳处天下之中,挟殽渑之阻,当秦陇之襟喉,而赵魏之走集,盖四方必争之地也。天下常无事则已,有事,则洛阳必先受兵。予故尝曰:“洛阳之盛衰,天下治乱之候也。”

方唐贞观、开元之间,公卿贵戚开馆列第于东都者,号千有余邸;及其乱离,继以五季之酷。其池塘竹树,兵车蹂践,废而为丘墟;高亭大榭,烟火焚燎,化而为灰烬,与唐共灭而俱亡者,无余处矣。予故尝曰:“园圃之兴废,洛阳盛衰之候也。”

且天下之治乱,候于洛阳之盛衰而知;洛阳之盛衰,候于园圃之废兴而得,则《名园记》之作,予岂徒然哉?

呜呼!公卿士大夫方进于朝,放乎一己之私意以自为,而忘天下之治忽,欲退享此乐,得乎?唐之末路是矣!

——选自海山仙馆丛书本《洛阳名园记》

翻译:

现在我来作一结论:洛阳处于中国的中心,凭藉殽山与渑池的险阻,控制秦川和陇山的要冲,并且充当了赵、魏两地的堡垒,可以说是四方必争之地了。中国若是平安无事还算罢了,一旦发生变乱,洛阳必将首先遭受兵灾。因此我曾经说过:“洛阳的兴盛与衰败,便是中国安定和战乱的预兆啊!”

当唐代贞观、开元之间,公卿贵戚在东都洛阳建馆舍、置宅第的,不下千有余家;等到它发生**的时候,接踵而起的是梁、唐、晋、汉、周的残酷战争。洛阳的池塘竹树,遭到兵车的蹂躏践踏,变成了座座废墟;高大的凉亭、轩敞的水榭,也被烟火焚燎,化成堆堆灰烬。它们都与大唐江山同归于尽,没有剩下一处了。因此我曾经说:“这些园林的兴盛与荒废,便是洛阳繁盛与衰败的`预兆啊!”

既然中国的安定与战乱,从洛阳的盛衰迹象上可以看出来;而洛阳的盛衰,又可以从这些园林废兴的迹象上看出来,那么我写这本《洛阳名园记》,难道是徒劳无益、白费笔墨吗?

唉,公卿士大夫们正当进用于朝、官高爵显的时候,大都放纵自己的私欲,任意而为,而将天下的治理与荒乱抛在一边。他们想在告老致仕以后安享林园之乐,能够做到吗?有唐一代没落的道路便是前车之鉴啊!

篇6:洛阳名园记的课本原文

洛阳名园记的课本原文

书《洛阳名园记》后(李格非) ◇原文 洛阳处天下之中,挟殽、黾之阻,当秦、陇之襟喉,而赵、魏之走集,盖四方必争之地也①。天下当无事则已,有事则洛阳必先受兵。予故尝曰:洛阳之盛衰,天下治乱之候也②。

唐贞观、开元之间,公卿贵戚开馆列第于东都者,号千有馀邸③。及其乱离,继以五季之酷④。其池塘竹树,兵车蹂蹴,废而为丘墟;高亭大榭,烟火焚燎,化而为灰烬,与唐共灭而俱亡,无馀处矣⑤。予故尝曰:园囿之兴废,洛阳盛衰之候也。

且天下之治乱,候于洛阳之盛衰而知;洛阳之盛衰,候于园囿之兴废而得,则《名园记》之作,予岂徒然哉⑥?

呜呼!公卿大夫方进于朝,放乎一己之私,自为之,而忘天下之治忽,欲退享此,得乎⑦?唐之末路是已。

◇注释 ①挟:拥有。黾(miǎn):指黾厄,古隘道名,即今河南信阳西南之平靖关。襟喉:衣襟和咽喉。借以比喻洛阳是通向秦陇之地的要冲,位置重要。走集:边境之垒壁,即边防工事。这里指洛阳是通向赵、魏之要冲。

②候:征候,即标志。

③开馆列第:兴建馆舍第宅。号:号称。邸(dǐ):王侯显贵的府第。

④乱离:指唐王朝自安史之乱以后,战乱频仍,忧患不已。五季:指唐亡之后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酷:指五代在相继兴亡中战祸酷烈。

⑤兵车蹂蹴(róu_cù):兵马战车相蹂躏践踏。

⑥予岂徒然哉:意谓我作《洛阳名园记》岂是没有道理的?

⑦方进于朝:当受到朝廷提拔任用之时。进,进用。放:放纵。一己:独自一人。治忽:治理与忽怠。退:指辞官退归。

◇鉴赏 李格非所作《洛阳名园记》共有十九篇,分别描述了北宋时期洛阳十九座名园的情况,本文即十九篇之后所附的跋语。

关于洛阳的名园,作者在各篇中已作了详尽的描述,故在跋语中提要钩玄,作一总的评说,阐明作者写《洛阳名园记》的用心。文中首先强调“洛阳处天下之中”的`险要地理形势,得出“洛阳之盛衰,天下治乱之候”的断语。由此进入洛阳名园的话题,进而得出“园圃之废兴,洛阳盛衰之候”的结论。文末画龙点睛,表明作者为名园作记的一番深意:在朝的公卿大夫,切不可图一己之私而忘记天下治乱之大事,应时刻牢记“唐之末路”的历史教训。劝诫之意,凝重显豁,以小见大,立意高远,发人深省。

◇妙评 名园特游观之末,今张大其事,恢广其意,谓园囿之兴废,乃洛阳盛衰之候;洛阳之盛衰,乃天下治乱之候,是至小之物关系至大,有学有识,方能为此文。

——宋·谢枋得《文章轨范》卷六

幺幺小题,发出如许大论。大儒眼中,固无细事;大儒胸中,固无小计;大儒手中,固无琐笔,定当如此。

——清·金圣叹《天下才子必读书》卷十五

此既作《名园记》之后,又自叙所以作记之意。先辈评其小题大做,不必复赘,但说得如许浑成,见得此记之作,大有关系。末发出感慨正旨,止用“唐之末路”四字,一结便住。不言垂戒而垂戒之意自在言外,笔法高绝。

——清·林云铭《古文析义》卷十四

相关专题 洛阳名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