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至如归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有什么典故

有点毛病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有点毛病”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宾至如归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有什么典故(共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宾至如归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有什么典故

典故故事

春秋时,郑国使臣子产奉命出访晋国。到达晋国时晋平公摆出大国架子,没有迎接他。于是子产就下令随行人员把晋国宾馆的围墙拆掉,把车马开进去。晋国大夫士文伯听说这件事以后责备子产说道:“我晋国为保证诸位来宾的安全,所以修了宾馆,筑了高墙。现在你们把墙拆了,他们的安全由谁负责?”子产便回答道:“我们郑国小,需要按时前来贵国进贡。这次贵国国君没有空闲接见我们。我们带来的礼物既不敢冒昧献上,又不敢让这些礼物受风吹日晒。我听说从前晋文公做盟主时,并不是这样接待来宾的。那时宾馆又宽敞又漂亮,诸侯来到这里像回到家里一样。而今,你们的离宫高大辉煌,而宾馆却像奴隶住的小屋,门口窄小到连车子都进不去,客人来了也不愿接见。你们这种做法太令人失望了。”

士文伯回去把情况向晋平公说明了。晋平公自知理亏,马上接见子产并认错道歉,还立刻下令重修宾馆。

宾至如归告诉我们的.道理就是,招待客人要亲切周到,让客人感觉像回到了自己家里一样满意自在。很多成语的出现都有典故,学习成语的时候也不要孤立地记忆它的意思,结合典故能帮助我们记住它的意思和用法。

篇2:刻舟求剑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刻舟求剑原文及翻译

原文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吕氏春秋.察今》

译文

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中掉到水里。他急忙在船边上用刀在掉下剑的地方做了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到目的地后停了下来,这个楚国人从他刻记号的地方跳到水里寻找剑。船已经行驶了,但是剑没有移动,像这样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刻舟求剑寓言故事

战国时期有一个楚国人做事很死板,书上怎么写的他就怎么做,甚至遇到事情别人怎么做的,他也学着怎么做,从没想过变通一下。

有一次,他经过山林,看见一樵夫在砍柴。忽然,樵夫一不小心.斧头从手上飞脱,掉进山谷里去了。樵夫不慌不忙地在斧头落下的地方做了一个显眼的记号,然后从旁边的小路绕下山去,对照着山上的标记,很快在草丛里找到了斧头。这位楚国人对樵夫仰慕不已。

这位楚国人喜爱剑术,总是随身佩带一把宝剑。一天,他搭乘一条渡船过江。他立在船舷边,江两岸景色令人目不暇接。船行至江中,陶醉于美景的他不小心,让那把宝剑滑落到江里去了。

只见他紧盯着剑掉下去的地方发呆。旁人劝他赶紧跳下江去打捞,这位楚国人却笑着摇摇头.他眼前浮现出樵夫刻记号的.一幕。接着便镇定地说:“别慌张!我自有妙法。”

只见他用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剑掉下去的地方刻了一道深深的记号,并且自言自语道:“我的剑就是从这儿掉下去的!”船继续前行,待船家停船时,这位楚人站起身,面对惊讶的目光,从容不迫地脱了衣服,从船舷边所刻记号处跳人水中。

他在水中捞来捞去,怎么也捞不到那把剑,于是浮出水面抚摸着船边的记号,如梦游般喃喃着:“我的剑明明是从这儿掉下去的,怎么找不到了呢?”

篇3:亡羊补牢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亡羊补牢出自《战国策·楚策》,原句为:“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意思是羊丢失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战国时期,楚襄王执迷不悟,将劝谏的.良臣庄辛赶出了楚国。秦国则趁机征伐,很快就占领了楚都。楚襄王后悔不已,派人到赵国请回庄辛,庄辛说:“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则补牢,未为迟也。”以此来鼓励楚襄王励精图治、重整旗鼓。

亡羊补牢这个成语就是根据这个故事来的,表示处理事情发生错误以后,如果赶紧去补救,还不吃的意思。

篇4:按图索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春秋时候,秦国有个叫孙阳的人,擅长相马,无论什么样的马,他一眼就能分出优劣。他常常被人请去识马、选马,人们都称他为伯乐(“伯乐”本是天上的.星名,据说负责管理天马)。孙阳为了让更多的人学会相马,使千里马不再被埋没,也为了自己一身绝技不至于失传,他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相马经验和知识写成了一本书,配上各种马的形态图,书名叫《相马经》。

孙阳有个儿子,希望自己也能像父亲那么厉害。孙阳的儿子把《相马经》背得很熟,以为自己也有了认马的本领。《相马经》里有“高大的额头,像铜钱般圆大的眼睛;蹄子圆大而端正,像堆迭起来的块”的话语。他出门看见一只大癞蛤蟆。“这家伙的额头隆起来,眼睛又大又亮,不正是一匹千里马么?”他非常高兴,把癞蛤蟆带回家,对父亲说:“爸爸,我找到一匹千里马,只是蹄子稍差些。”父亲一看,哭笑不得,便幽默地说:“可惜这马太喜欢跳了,不能用来拉车啊!”

篇5:狐假虎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狐假虎威出自于《战国策·楚策一》,荆宣王以为诸侯怕的是昭奚恤,江一以狐假虎威的'道理告诉荆宣王诸侯害怕的其实是大王的军队。这样谏言更容易让荆宣王明白当时的局势,而且老虎是百兽之王,与荆宣王的地位也相符。

狐假虎威最初是批判狡猾的狐狸撒谎、奸诈、吹牛、仗势欺人的,像这样的纸老虎没有靠山以后是很虚弱、不堪一击的。后来人们从老虎的角度也进行了反思,老虎给了狐狸可乘之机,也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的,比如昏聩、不查、不辨真伪、容易被蒙蔽等。

篇6:惊弓之鸟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从前,更赢和魏国国王站在一个高台上,抬头看见飞鸟,更赢对魏王说:我可以不射中鸟就使鸟掉下来。魏王说:射箭技术可以达到这么高的水平吗?更赢说:可以。过了一会儿,有一只大雁从东方飞过来,更赢随便射了一箭,大雁就从半空中掉下来了。

魏王惊叹到:箭术真的可以达到这种地步!更赢解释说:这是一只受伤的鸟!魏王疑惑:先生凭什么知道的呢?更赢说:它飞的慢,叫声又凄厉。原来的伤口没有愈合,惊恐的.心理没有消除,一听见弓弦响声就奋力向上飞,引起旧伤迸裂,才跌下来的。

后常用惊弓之鸟来比喻因受到惊恐而警觉特别灵敏的人,也指惊慌失措的样子。这个成语也告诉我们做人做事要光明磊落,这样才能问心无愧。惊弓之鸟也与做贼心虚表示相反的意思。

篇7:拔苗助长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译文

有个宋国人担心他种下的禾苗长不高而把禾苗往上拔,一天下来十分疲劳但很满足,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听说后急忙到地里去看,苗都枯萎了。

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长得快一些的人很少啊!以为禾苗长大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人,就像这个拔苗助长的人,不但没有好处,反而害了它。

篇8:井底之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井底之蛙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是非常广阔的,知识也是永无穷尽的,而我们是非常渺小的,如果把自己看到的一个角落当作整个世界的话,把自己知道的一点点知识看作人类文化的总和的话,那么我们就会跟枯井里的'青蛙一样,成为孤陋寡闻、夜郎自大的人,目光短浅的人终究是成不了大事的。

还有现代社会很多人安于目前的平凡生活现状,不敢去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发挥不了自己的潜力,坐井观天,成为了井底之蛙,其实勇敢迈出那一步,跳出来就会发现外面的世界比你想象的要精彩很多。

相关专题 有什么宾至如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