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课堂45分钟的效率

红豆刨冰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红豆刨冰”参与投稿,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充分发挥课堂45分钟的效率(共8篇),希望大家喜欢!

篇1:充分发挥课堂45分钟的效率

学生时代,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是学习的主要任务,课堂学习的内容是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如果我们轻视了课堂学习,那就是最严重地浪费时间。实践证明,学生之间学习成绩的差距,首先是在课堂听课效率上被拉开的。每一个真正想把学习成绩搞上去的同学,就要研究自己在课堂听课方面的现状,不断提高听课质量,向45分钟要效率;

为提高课堂45分钟的学习效率,请你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课前准备是上好课的前提

(1)心理准备。不同的心理准备导致不同的课堂学习效率。有的学生一见老师进教室就分外高兴,总盼望上课时能向老师多学点新知识、解决新问题,这种心理状态就必然使课堂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没有这样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的学生要努力调整过来。

(2)知识准备。这主要是通过预习来排除听新课的知识障碍。赵振平说:“学习上我喜欢走在老师的前面,做到心中有数。”一位学习进步较大的学生总结到:“每天20分钟的预习,改变了我的学习被动局面。”课前预习之后,可以站在一个高度听老师讲课,听课有困难的同学一定要预习。

实践证明,加强课前预习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学习经验,它可以使你及时发现自己知识上的薄弱环节,准备好新课所需要的知识,从而提高你的听课水平和笔记水平。除此之外,教育心理学家认为,进行课前预习还有以下好处:①具备心理优势。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也就是具有心理优势,才能取得好成绩。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学习感到困难,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往往由于听不懂老师的讲课而失去信心和充满自卑感,进而一蹶不振,在课堂上如坐针毡。如果我们同学在课前做好预习,那就如同进行了“火力侦察”,当能够发现新课中的重点和难点,心中有数,在听课时就能产生一种积极主动、轻松自如的心理状态,这正是成功学习所需要的一种心理优势。“两军相逢勇者胜”的原因就在于其心理占了优势。②造成思维定势。课前预习初步消化了新课,这就为以后的听课活动造成了思维上的准备性和方向性,这种准备性和方向性就是一种思维定势。通过预习形成的这种思维定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能使你在听课时的感知觉更具有选择性、理解性,记忆、思维更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从而有利于你抓住重点,理解难点,有利于你减轻记忆负担。③培养自学能力。能力是在活动中产生的。预习是一种自学活动,它包括复习旧课、独立阅读新课,动手完成预习提纲和查阅工具书等。同学们如果能自觉地而不是被迫地、长期地而不是短暂地坚持预习,那么,你就会使自己的阅读速度逐步加快,善于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问题,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及速度也会逐渐得到改善。这些自学能力光靠课堂听是“听”不来的。在旧知识不断更新、新知识层出不穷的当今世界,这种自学能力无疑是一种使你终生享用不尽的宝贵财富。

(3)物质准备。听课用的书和笔记本、学习文具等,这些都须在上课前准备好,以免上课时因寻找这些用具而影响听课效率。

(4)身体准备。大脑的机能状态直接关系到上课的效果,要使大脑处于最佳的机能状态,必须保证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吃好早餐,坚持午睡,课间走出教室适度活动,特别要认真做好课间操,利用课间做作业是不可取的。

2.集中注意力是听好课的基础提高听课效率,必须集中注意力。

当我们坐在课堂上专心致志地听老师讲解而对其他事物“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时,大脑皮层相应区域就会产生一个与当时智力活动有关的感知、动作和记忆的优势兴奋中心,这就是注意。上课是我们中学生获得知识、学习取得成功的基本渠道。有些同学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一有风吹草动就分心走神,这样肯定听不好课;一些同学意志坚强,即使在比较喧闹的环境中也能稳定情绪不受干扰,能全神贯注地学习。这种具有较强稳定性的注意品质为同学们学习成功创造了条件。上课专心听讲事半而功倍,反之则事倍而功半。具体要求如下:

(1)要对自己提出尽可能当堂掌握知识的要求。要认识到只有提高课堂45分钟的利用率才能减轻课后的学习负担,让课后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其他知识。有时,老师一进课堂就宣布;“为了检查这节课的听课效果,这节课的后10分钟要进行当堂测验。”目的就是为了集中大家上课的注意力,因此,这一节课的效果一定不错。我们同学平时每节课都应该自觉地要求自己“必须当堂掌握”,那么上课的精力定会高度集中,听课效率也定会大大提高。

(2)尽快进入学习状态。两分钟预备铃一响,就要迅速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可以回忆上节课老师讲的内容,也可以回忆预习时的思路和没有解决的问题。部分同学在预备铃响之后仍然讲话,或做其他与本节课无关的事,既不能使自己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又影响了其他同学的学习或听课情绪,甚至影响了老师上课的情绪,这种现象应该克服。

(3)要自始至终保持高度的注意力。九五届一位省高考状元说自己几乎“课堂上每一秒钟都在学习”。数学家陈景润中学时代从上课到下课总是全神贯注,听得入神时甚至连嘴巴也张得大大的。同学们对老师的讲课要一句不漏地听,要注意听老师讲解、分析、发挥时的每一句话,特别要注意听概括性的话、关键性的语句,对自认为已经听懂了的问题也要认真听,因为自认为懂了不一定真懂,同时对问题理解的深度和老师可能有距离,对问题分析的思路可能和老师不相同。

(4)要自觉地同听课时的分心现象作斗争。做注意力的主人,学会调节自己的行为,把注意力分配好。学习活动是一种自觉、主动、积极的自我活动过程。当我们在课堂上不能坚持听讲时,就可以用自我提醒、自我命令对自己提出要求,努力使自己的行为与目标一致。学习活动又是一个复杂的活动,往往需要同时进行多种活动。例如听讲和记笔记,虽然共同的内容把它们联系起来了,但也要合理分配注意力。心理学家认为,在同一时间进行多种活动时,一般把注意力首先集中在新的不熟悉的活动上,然后兼顾其他活动,这样效果更好。对于老师讲课中的重点、难点,我们同学必须集中注意力,眼看、耳听、口读、手写、心记同时并举,在大脑皮层建立起优势兴奋中心,这是有意注意;与此同时,老师讲课时的语调、表情、动作、口音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输入你的大脑、留下印象,这就是无意注意。两种注意相互协调、配合,则更有利于注意的集中与维持。

课堂上注意力高度集中,是一种学习能力,是一种专注能力,也是一种学习习惯,这需要我们同学在平时靠自己的毅力来训练。

3.用心多思是听好课的关键古人说:“行成于思。”接受知识的“容器”,不是耳朵,也不是眼睛,而是人的大脑。

听课时如果我们同学的大脑不能积极开动起来,即使“认真”听了,也会“一个耳朵进去另一个耳朵出来”,知识不会在你的脑中留下任何印象。所以课堂上,我们同学要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不放过任何一个问题,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用心思考是听好课的关键。

听课时,我们要注意听老师是怎样由旧知识引入新知识的;老师是怎样抓题眼、抓重点、讲难点的;老师是怎样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行推理论证、举一反三的。我们不仅要思考老师讲的是什么,还要思考老师为什么这样讲;不仅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还要思考同学质疑的问题;不仅要思考本节课知识的重点、难点,还要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来思考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点在整个知识链中的地位和作用。一位优秀生说:“上课肘我很注意听老师怎样由以前学过的知识引出新的命题和方法,这对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很重要。”除此之外,我们还要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不要怕出错,更不要懒惰。

80年代,上海出了一个连续在国内外五次大型知识竞赛中夺魁的高材生——车晓东。老师允许他上课时可以另找地方自学,但他从不缺一堂课。他说:“虽然老师讲课的内容大部分我早巳掌握,但老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方法我还没有学到手,我听课的目的是把自己的思维方法跟老师的思维方法作比较,找出差距,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

另一名优秀生在总结学习经验时写道:“每堂课一开始,我就努力与老师共‘呼吸’,紧紧跟随老师的思路,理解老师讲授内容的逻辑性,当你的思路和老师讲课的思路产生‘共鸣’时,这种听课简直是享受,你原有的知识也无疑得到了巩固和升华。同时我还注意抓住老师写字、沉思等停顿的每一瞬间,以极快的速度复习刚才学过的内容,经过这样多次复习就可以把不少知识当堂记住。”

这两位优秀生的经验都为我们提高听课效率提出了更为明确和更高层次的要求。

4.听课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处理好记笔记和听课的关系。课堂上应有适当的课堂笔记,而课堂记笔记需要耳听、眼看、脑思和手写密切配合,这样就有效地促进了积极思维,使注意力更加集中,加深了知识在脑中的印象;同时有了课堂笔记,课后复习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老师讲课的思路、重点和难点,既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能帮助我们积累资料。课堂笔记应当记自己听课提纲、记老师解题的思路以及讲课的重点、难点,特别是记自己不理解或老师讲的同自己理解不一致的地方。自己在课堂上因受启发而联想到的问题也要尽可能地随时记下。但是,听和记以听为主、以记为辅,记为听服务,千万不能因为记而妨碍了听,实在记不下来的可以先空着留在下课后补上。记笔记要简明,可以采用缩句、空格、省字、符号等来速记,务求快捷,记板书时力争做到老师粉笔一停就能记好,当然更要注意记录准确。

(2)不钻“牛角尖”,保证听课连续性。课堂上同学要始终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听课时如果出现了“卡壳”现象,某个问题没有弄懂,这时要冷静,不要急躁,不要在课堂上一味地钻这个“牛角尖”,而要先把问题记下来留待质疑或课后去解决,要接着往下听讲。假如一个问题没听懂就一个劲地想,而老师是不会因为你在思考这个问题而停止讲课,等你从“牛角尖”中醒悟过来,听课的连续性已被破坏,思路也接不上了,老师后面讲的问题你就可能听不全、听不懂,甚至会影响整个听课的效果。上课钻“牛角尖”是一种注意力不能及时转移的毛病,在高中阶段课堂容量大的情况下特别要注意避免这种现象,保持个人思维的灵活性。

(3)要尽量适应老师讲课的特点。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讲课特点,即使同一个老师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也可能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加之教学水平的差异,也就形成多彩的教学特点,特别是升级或文理调班换老师之后更要注意尽快地适应老师。

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敢于提出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牢牢抓住上课这个中心环节,这是优秀学生在学习上取得成功的一个主要原因。他们深知:中学时代是人生的黄金时代,而这种黄金时代的大部分宝贵时光恰恰是在教室里度过的,如果我们轻视上课听讲的重要性,势必使自己的“黄金时代”失去它的光彩。

一位老教师说:“我站在讲台上,经常看到那些重视听课、善于听课的优秀学生精神贯注,紧跟老师讲课的思路,眼睛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那种神情就是他将来成才的先兆。”

每一位愿意把学习成绩迅速提高的同学;就要以饱满的情绪、充沛的精力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

篇2:课堂45分钟如何提高听课效率?

提高听课效率是最重要的学习方法

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除了读书,还有一件大家几乎每天都要做,花的时间一样、内容也都一样的事情,那就是听课。它看起来十分平常,但当我们中的很多人花费时间和精力去探求各种“学习技巧”的时候,却往往忘记了:我们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用来听课的,提高听课的效率,比任何学习方法都重要。

相信大家都有过DIY(Doityourself)课堂的经历,我也不例外。高一的时候,我觉得老师讲的东西课本上都有,就在书上印着,我又不是不识字,干嘛还劳神费力地去听别人给我唠叨?一上课,老师叫拿出教材,说我们今天要讲某章某节,我就把教材翻到那一部分,自己把那一节看完。那时候,老师布置的作业比较固定,一般是讲完一节就指定做《学习指导》上相应的部分。所以我花十分钟看完书,就把《学习指导》拿出来自己做。做完后,发现才过了20分钟,然后再看点别的书,或者做一些参考资料之类的。我觉得自己这样是正确的、有效率的——学习同样的东西,我只用了别的同学一半的时间。

但现实是残酷的:刚进高中时的物理摸底考试,我拿了全年级第二名。历经近一年的课程DIY,在高一下学期的期中考试时,我却已经连及格线都够不着了!直到高三开始,深感危机的我才开始认认真真地听起课来。这一听不要紧,发现里边真的很有门道。只用了不到一个学期的时间,我的成绩迅速从年级25名上升到了前十名。

“课堂漫步”谨遵“五到”法则

为什么经过周密部署、争分夺秒的课堂DIY会比不上按部就班的“课堂漫步”呢?那是因为,我们平时看书做题其实用的都是逻辑记忆,而最有效率的却是基本被我们“闲置”了的形象记忆。听老师讲课很大程度上就具有形象记忆的功效,既有声音又有动作,还有场景,可以全方位地刺激你的神经,在课堂上理解到的知识,比看书得来的要记得牢固。举个例子,比如你很烦妈妈老是唠叨你的成绩。有一段时间她出差了,但仍然不忘打电话来给你“上课”,即使时间长一些,也可以忍受。只因电话一挂,也就忘得差不多了。等她回到家里,不仅有语言,还配上恨铁不成钢的表情和相关技术动作(如翻你的试卷和作业本等等),想必印象会深刻得多。这就是“全方位的刺激你的神经”的结果。

既然听课高效率的根源在于“全方位的刺激你的神经”,那么,我们在听课的时候,就不能光带耳朵,还需要其他能刺激神经的感官,我们的眼睛、嘴巴、手都要带入课堂中去,以促进大脑的思维。我总结为高效听课的“五到”法则:眼到、耳到、口到、手到、心到。

有的同学上课上得有点困了,就想趴在桌子闭着眼睛听一会儿,这下倒好,老师的讲课就跟催眠曲一样,不一会儿就睡着了。所以要“眼到”,就是眼睛要看着黑板、看着老师,不能埋着头听课。

“耳到”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听课当然要用耳朵。“口到”,不是让你上课跟同桌讲话,而是要及时回答老师的问题。老师讲题的时候,总是喜欢把题目念完,然后问:“这道题该选什么啊?”然后大家就七嘴八舌答道:“A”“C”……老师这才公布正确答案。遇到这种情况,你也应该跟着喊,有人想:“大家都在喊,有我不多,无我不少,我只管听着不就行了。”其实你跟着喊一喊,有助于集中注意力,也有助于加强对题目正确答案的印象。如果总是闷着头听,就很容易走神。

所谓“手到”,是指在书上、在卷子上勾勾画画,把老师讲的东西及时记录下来。笔记绝不是越多越好。记得太多,反而会让我们的思维混乱,抓不住重点,影响听课。应该只记重点和最有启发的部分,尽量简略,没必要像考试作文一样字迹工整、卷面整洁——笔记是自己复习用的,不是给别人欣赏的。

当我们把所有的感官都投入到课堂中去的时候,我们的全部注意力随之投入其中,也就是“心到”了。这个时候,我们的大脑才会以最高的效率工作,才能从听课中收获更多。这个时候的感觉,就好像用凸透镜聚集阳光一样,我们把原本四处发散的大脑能量都聚集到一点。原本温和的阳光可以点燃火柴,原本无聊的听课也就可以让我们的成绩发生质的飞跃。

篇3:向45分钟要效率

向45分钟要效率

一、科学安排教学内容

通用教材都符合科学性以及适用性原则,无论内容,还是内容的编排顺序都是科学的,但编教材的专家教授不可能也的确不能把使用教材的每一个班、每一个学生都切实地加以考虑,这就要求使用教材的教师灵活应用教材。根据学生实际,备课时,不仅备教材,还需要备学生。内容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科学安排教学内容。

科学安排教学内容,我认为对教材不可做大的调整。如前后相隔几节课对调是不科学的,这样会引起学生学习上的混乱,增加学生心理负担,也会给学生复习带来不便。当然,一节课需几课时完成,每课时内容分配,先讲什么,后讲什么,每节课讲多少内容,讲到什么程度,可很据学生情况而定,不可强求一律。

二、灵活应用教学方法

科学地安排好教学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寻求更有效、更灵活的方法将知识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较多的知识,能力提高的更快。孟子说:“教亦多术矣”。“术”即教学方法,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灵活的教法,不拘一格,凡是达到目的快的方法,便是好方法。

三、妥善处理教学细节

有了好的教法,但教学细节处理不当,必然会浪费时间,影响45分钟的'效率。

教师引导学生要充分利用教材,教师要合理使用教具,妥善处理教学细节,要求教师备课时,应考虑到教学的每一细节以及处理方法。课上一分钟,课下十日功。备课是提高45分钟效率的关键所在。

四、充分重视学法指导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只有通过学生的学,才能起作用见效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指导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十分重要的。

指导学生预习方法。预习不是看一遍书即可,教师可列出提纲让学生自学,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听课。

指导学生听课方法。动耳听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动脑加以分析、归纳,将知识加以整理以便加强记忆;动手将重点内容做笔记以备复习。

指导复习方法。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是先快后慢。这就要指导学生及时复习,到后来可间隔一定时间再复习,间隔时间随复习次数越来越长。

学习方法一旦被学生掌握,课堂教学效率必将大大提高,学生也将受益终身。

五、正确对待个别差异

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不应回避,但个别差异是可以改变的,只要教师采取有效手段,差生是可以转变的。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说得好:“如果教师能用教20%至25%的优秀生的办法对待其他学生,这个问题就会解决了”。向45分钟要效率,就必需在转化差生上多下功夫。

六、善于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无兴趣的课绝对不会有效率,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激发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得好:“对一切来说,只有喜爱才是最好的教师”。高效率地提高课堂教学,向45分钟要效率,应是每位教师终身所要追求的目标。

篇4:向45分钟要效率

向45分钟要效率

丰南实验学校 董继来

众所周知,在“预习、听讲、作业、复习”这学习的四步曲中,课堂上听老师讲课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课堂学习的内容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实践证明,学生之间学习成绩的差距,首先是在课堂听课效率上被拉开的。每一个真正想把学习成绩搞上去的同学,就要研究自己在课堂听课方面的现状,不断提高听课质量,向45分钟要效率。因此作为一名教师研究如何提高45分钟的效率将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多年来我一直把提高课上45分钟的效率作为我教学的第一目标。

一、善于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无兴趣的课绝对不会有效率,教师在课堂上要善 于激发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得好:“只有学生喜爱才是最好的教师”。新型的师生关系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努力做到在严格要求与赏识关爱上把握好分寸,和谐的师生关系与课堂氛围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几年来我把“效率第一,快乐至上”作为自我评价课堂教学效果的第一标准。经过学习与锻炼,我也成为了学生心目中“课堂教学的幽默型教师”。(课外缺乏幽默)

总之,我认为“要提高课堂教学,向45分钟要效率,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放在首位”。

二、乐于研究教学方法

孟子说:“教亦多术矣”。“术”即教学方法,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灵活的教法,不拘一格。在日常教学中我特别重视情景的创设,努力使学生易学、乐学。

十几年来我坚持最好的就是每节课都让学生坚持课外阅读,并做有针对性的交流指导。我一直认为“提高英语学习效率最保险、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学会阅读。”

三、肯于灵活使用教材

教师备课时,应考虑到教学的每一细节以及处理方法课上一分钟,课下十日功。备课是提高45分钟效率关键所在。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教材,妥善处理教学细节。

但我一直认为教材充其量也就是教学的览本,并不是全部。所以教师特别需要根据课标及学科需要灵活使用教材,以使知识与能力训练系统化、持续化。尤其对于英语学习而言,反复是学习的诀窍,这就更需要教师备课时全盘把握教材、灵活使用,使基本知识与学习技能在课堂教学中最大限度的循环反复,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这样长此以往,学生通过课上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勤于指导学法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只有通过学生的学,才能起作用见效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指导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十分重要的。

学习方法一旦被学生掌握,课堂教学效率必将大大提高,学生也将受益终身。

五、敢于把课堂还给学生,变讲堂为学堂。

我认为这一点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十年前,我就有一困惑:自己讲过多遍的内容,考试出现时,得分率也很难超过一半。后来我发现同样的困惑几乎所有的教师都有。从那时起,我便在教学中找解决困惑的出路。

逐渐的我尝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的甜头。记得印象最深的,---的英语课,一节课下来,我占的时间每节课最多不过15分钟,而我占有的这些时间也主要是与学生交流或是点拨。之后,我就这样固执地一直走了下来。在这期间当然我也或是克服或是承受了诸多困难,也产生了一系列新的困惑,但由于我坚信“把课堂还给学生”是正确的,所以就始终坚持了下来。

如今提倡把讲堂彻底变成学堂,我和大家一样,有很多困惑,但我永远坚信困惑是改变的开始,走出困惑便是进步,便是成功!

篇5:效率的45分钟--学会听课

效率的45分钟--学会听课

----在谈论如何上课的体会时,有位同学颇有感触,大胆地谈了自己在这方面的教训:“上课了,真是烦死人,心不在焉地翻开书本,一堂复习课有什么好上的呢?以前听过,课后还得看书、做作业。作业不会做,可以问同学、问老师,当时,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时间快快过去,早点回家去玩。随着这个念头,‘分心'便找上门来。老师讲课时,我想着玩的情景;老师板书时,我这里摸摸,那里看看;老师提问时,同学们争着回答,我却坐在那里发呆。结果呢?晚上作业做不来,书看不懂,第二天作业发下来,错的错,漏的漏,那一个个大大的‘X'号似乎狠狠地训斥了我一顿。”

----北京实验中学曾锋同学上课时总是专心听讲,他的体会是:听讲这一环抓好了,可以提高学习效率,避免课后浪费时间。在理科课上,要注意新的概念、公式、定理等的提出,搞清它的引出、推导和应用,也就是它的来龙去脉,这样才能为今后的灵活运用打好基础。听课时思维要紧张、活跃、积极,切忌消极、被动、心不 在焉。应学会经常走在老师前面。在听课时多问几个为什么,而不是老师怎样讲,自己就怎样想,脑筋并没 有真正开动。总之听讲时集中注意力,调动各种感官,积极思维,就可以使听课效率大大提高,既能帮助掌握 知识,又能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两位同学对课堂上45分钟的利用是截然不同的。每当上课铃声响过,同一课堂里的同学的表现却千差万别。有的同学还沉浸在课间游戏的兴奋之中,脑子里想的全是同学间嬉戏的场面,甚至想到高兴之处,忍俊不禁,笑出声来;有的同学还在做着前一节课老师布置的习题;有的同学眼睛瞪得大大的似乎在认真听,实际上什么也没听进去,思想早已溜了号;许多同学盲目地、机械地听,机械地记,不用脑思考,结果,一堂课下来,脑子里空空的',什么也没留下,没记住。这些同学是典型的不会听课,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课堂学习是学生在校学习的基本形式,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因此,学会听课,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是学业成功的关键环节。那么怎样听课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呢?   ----(1)课前准备要充分   ----首先要准备好学习用具。把课本、笔记本、作业本、文具盒等准备齐全,上课前只把与所讲科目有关的 书本放到桌面上,其它书本放在书包里。其次,课间活动要合理利用。有的同学课间活动过于激烈,打闹得浑身是汗,上课铃响后,兴奋劲还没消失;有的同学课间10分钟抓紧时间做习题,大脑未得到适当休息,也会影响下堂课的听课效率。因此,课间活动应做些轻微的体育运动,散散步,吸收新鲜空气,使大脑得到休息。最后还要调整好上课时的情绪。有的同学对上课有一种消极的厌烦情绪,一上课心里就烦,觉得上课没意思,总盼着快点下课。这样的同学应提高对课堂学习的认识,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保持一种渴求的心情,盼着上课学到更多的知识。有了这样的身心准备,才能进入理想的精神状态,提高听课效果。   ----(2)要抓住听课的重点   ----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很多,我们要学会抓住听课的重点。首先是根据课前预习的情况,重点听自己预习时没弄懂的部分,争取通过教师的讲解,把疑难点解决。其次,要抓住教师讲课内容的重点。要善于抓住教师讲课中关键的字、词、句,注意老师如何导人新课,如何小结,抓住老师反复强调的重点内容。   ----(3)要以理解为主,眼耳手脑齐动员   ----听课的关键在于对教师讲授内容的理解,要眼耳手脑各种感官齐配合去促进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眼要盯着老师的板书和老师讲课时的表情动作,耳要听清楚老师讲课的内容,要听得准确,听出重点,听出弦外之音,听出老师讲课的意图;手要有选择地记,要记重点、难点和疑问;脑筋要开动,积极思考,抓住老师讲课的思路。听课要以理解为主,要在理解的前提下去记忆所学的知识。那种未经思考和理解,死记硬背的知识是不长久的。

篇6:45分钟的课堂作文

45分钟的课堂作文

在那短短的45分钟里,在那渺小的一堂课里,是什么才能让我们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学习态度。

45分钟教给了我们知识,45分钟教给了我们做人的道理,45分钟教给了我们对宇宙万物的认识,45分钟教给了我们有一颗宽容大方的心……但是你想拥有这一切美好的结晶,首先你就要学会听课,用一种争先恐后,孜孜不倦的学习态度面对那短短的又比黄金还要重的45分钟。因而我们必须超越心理的底线,克服玩的欲望,收拢和课堂无关要紧的心思,提高对知识的渴望,增强对知识的理解,掌握老师讲的重点,紧紧地抓握那45分钟,为自己的未来开创出一个知识的蓝图。同学们你们现在已经悟出了45分钟的'真谛,那就是有那颗良好学习态度的心!

在那飞逝的时光流里,在那宝贵的课上45分钟里,就让我们抓住每一分每一秒,尽情的遨游知识的海洋。

篇7:课堂45分钟的的分配

中学时代,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是学习的主要任务,课堂学习的内容是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如果我们轻视了课堂学习,那就是最严重地浪费时间。所以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课堂45分钟的效率,不断提高听课质量。

充分发挥课堂45分钟的效率,请你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课前准备是上好课的前提

(1)心理准备。不同的心理准备导致不同的课堂学习效率。有的学生一见老师进教室就分外高兴,总盼望上课时能向老师多学点新知识、解决新问题,这种心理状态就必然使课堂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没有这样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的学生要努力调整过来。

(2)知识准备。这主要是通过预习来排除听新课的知识障碍。赵振平说:“学习上我喜欢走在老师的前面,做到心中有数。”一位学习进步较大的学生总结到:“每天20分钟的预习,改变了我的学习被动局面。”课前预习之后,可以站在一个高度听老师讲课,听课有困难的同学一定要预习。

实践证明,加强课前预习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学习经验,它可以使你及时发现自己知识上的薄弱环节,准备好新课所需要的知识,从而提高你的听课水平和笔记水平。除此之外,教育心理学家认为,进行课前预习还有以下好处:①具备心理优势。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也就是具有心理优势,才能取得好成绩。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学习感到困难,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往往由于听不懂老师的讲课而失去信心和充满自卑感,进而一蹶不振,在课堂上如坐针毡。如果我们同学在课前做好预习,那就如同进行了“火力侦察”,当能够发现新课中的重点和难点,心中有数,在听课时就能产生一种积极主动、轻松自如的心理状态,这正是成功学习所需要的一种心理优势。“两军相逢勇者胜”的原因就在于其心理占了优势。②造成思维定势。课前预习初步消化了新课,这就为以后的听课活动造成了思维上的准备性和方向性,这种准备性和方向性就是一种思维定势。通过预习形成的这种思维定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能使你在听课时的感知觉更具有选择性、理解性,记忆、思维更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从而有利于你抓住重点,理解难点,有利于你减轻记忆负担。③培养自学能力。能力是在活动中产生的。预习是一种自学活动,它包括复习旧课、独立阅读新课,动手完成预习提纲和查阅工具书等。同学们如果能自觉地而不是被迫地、长期地而不是短暂地坚持预习,那么,你就会使自己的阅读速度逐步加快,善于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问题,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及速度也会逐渐得到改善。这些自学能力光靠课堂听是“听”不来的。在旧知识不断更新、新知识层出不穷的当今世界,这种自学能力无疑是一种使你终生享用不尽的宝贵财富。

(3)物质准备。听课用的书和笔记本、学习文具等,这些都须在上课前准备好,以免上课时因寻找这些用具而影响听课效率。

(4)身体准备。大脑的机能状态直接关系到上课的效果,要使大脑处于最佳的机能状态,必须保证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吃好早餐,坚持午睡,课间走出教室适度活动,特别要认真做好课间操,利用课间做作业是不可取的。

篇8:课堂45分钟应如何集中精力听课

1、老师上课时会讲课本上没有的重点知识;

2、上课时,老师会讲重要的解题方法;

3、不知道老师什么时候会叫你起来回答问题;

4、上课听讲会利于学习成绩提高。

如何做到上课认真听讲?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的集中注意力时间是有限的,一节课45分钟如何能保持时时刻刻集中注意力听讲呢?

1、往前坐

越往后面坐,精力越难集中,老师不会注意到你的事实让你可以放心做其他事情。坐在后面,视野分散,就算你是在看老师,如果有同学移动,你的.视野会随之改变,也就无法集中注意力。

所以,一定要往前坐,虽然坐在前面会有一定的紧张感,但那却是最快提升成绩的方法。坐在前面,不用费心集中精力,那种环境就能帮你做到。虽然看着有点不方便,完全不能做小动作,但其实那是最佳的学习位置。

2、不要看书,要看老师的眼睛

认真听讲的第一阶段,就是上课时间无条件的“往前看”,上课的时候看书很容易开小差。摒除杂念,将视线从书本上移开,老师讲课的时候只看前面,集中注意力听老师嘴里说出来的话,那才是认真听讲的态度。

低着头,心情就放松了,之所以会放松,是因为你以为低着头就算开小差,老师也不知道。如果你往前看,时不时和老师眼神交流一下,注意力必然会集中起来,和老师眼神交会的紧张感,会让你充实地听完整堂课。

3、课前预习

提前预习新内容,把不懂的地方标记出来。预习后尝试做课后习题,不要怕出错,因为老师还没讲,出错也是正常的。

关键是:出错了你就知道上课时应该重点听哪里,这样你注意力就集中了。

4、即使上课不理解也不要放弃

有的同学觉得上课听不懂,就干脆不听,按照自己的学习方法学,其实这样做真的很傻。因为不听讲很容易和同学们的学习进度脱节,这就会导致你的学习成绩下降。原因是:老师讲的内容不一定在教材中体现,有相当一部分是老师补充的内容,如果不听讲就很可能错过了这些重点。

所以,上课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听讲,决不能打开别的习题集去学习,这样才是高效率的学习,才是最快提升成绩的方法。因此,再困难也要先听课,也许现在你不理解,但对你未来一定有帮助,哪怕只记住了一些经常出现的基础公式,上课的内容早就忘光了,但等你日后自己学习的时候,也能让你回想起很多内容。

考试的出题人就是上课的老师,所以,与分数直接挂钩的就是上课时间。利用好上课时间,提高课堂效率,成绩也会随之提高。

但不要忘了及时复习,及时解决上课没听懂的问题。

相关专题 充分发挥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