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养生的注意事项

Drawing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Drawing”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冬至养生的注意事项(共5篇),希望对大家的学习与工作有所帮助。

篇1:冬至养生及注意事项

冬至时节进补注意事项

冬至适宜进补的人群

1、阳气虚弱的人群

上文说到,冬至这个节气是人体阳气弱、阴气盛的时候。如果你是阳气虚弱的人群,那么在冬至前后就特别容易出现手足冰凉、感冒流鼻涕、手上长疮等现象。因此,阳气虚弱的人群特别适合在冬至时节进补,我们可以将干姜、人参、辣椒、羊肉一同煮熟后食用,这样可以增强身体内的阳气。

2、中老年人

很多人上了年纪以后,特别希望自己能够长命百岁,延年益寿成了很多人的追求目标。要想健康长寿,中老年人一定要抓住冬至这个时间,因为这个时候进补,养生益寿的效果会加倍。进补的基本原则就是,有不足的就要补充。比如说用脑多的中老年人要多吃核桃,而体力消耗比较大的人群要多吃一些新鲜的瓜果蔬菜。

3、患有冬病的人群

看到这里,很多人都会好奇,什么叫做冬病?其实冬病就是特别容易在冬季发作的疾病,比如说慢性支气管炎、手脚冰凉、冻疮和尿多症等等。虽然中医上有这样的说法,就是“冬病夏治”,但是冬季容易患上的疾病,好在冬季就把它彻底治愈。

一般来说,肾虚肾亏和阳虚外寒的人群容易患上冬病,而好的调理方法就是进补。如果我们在冬至这个时节注重进补的话,那么我们就不容易患上冬季常见疾病。

冬至3种体质不宜补

一、3种不宜进补的体质

在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中提到“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所以进补也需要按体质来,分清体质才能进补。

1.孕妇

孕妇并不适宜进补,女性怀孕之后新陈代谢快,同时负担胎儿的营养,所以不能随意进补。

首先,孕妇停经之后,脏腑的气血都用以养胎,所以会出现阴虚阳盛的现象,如果使用大补元气的食物,容易导致胎儿不稳。

其次,一些热性的进补食物,如羊肉、狗肉和胡椒等,擅自进补会导致体热加重,如桂圆吃多还容易引起鼻出血。

另外,孕妇还不适宜药膳进补,补药进入人体之后会加重肝肾负担,另外,一些补药如蜂王浆还容易含有激素,容易导致胎儿不稳。

2.无虚者

“补”是指补虚,上文我们也提到了“虚则补之”,反之补虚则不需要补。任何的进补食物或药物都具有一定偏性,如果盲目的补虚会破坏人体的阴阳平衡。所以,身强力壮无虚的人不适宜进补。

3.生病者

进补是为了增强体质,减少疾病的发生,但是生病的时候不宜进补。

首先,如果出现发热、咳嗽、胸闷等现象,此时进补会导致病情加重,病邪不去,出现反效果。这是日常生活中常出现的误区,很多人平时忘记进补,越是生病时越忙着进补,病情越补越重。

其次,三高人群要注意进补的方式,高血脂不适宜肉补,高血糖不适宜精细食物和含糖食物,而高血压者需要注意盐、脂肪的摄入量。

二、哪些人需要进补

上文我们提到提到冬至时节不适宜进补的人群,那么哪些人又需要进补呢?

1.气血不足者

气血不足的现象

一般气虚不足会出现失眠多梦、四肢无力、气短懒言、面色无光或泛黄、头发枯黄等现象。另外,如果青少年气血不足还会出现发育迟缓,贫血等。女性气血不足还会出现月经不调,停经等现象。

补气血不足的食物

首先,气血不足可以选择的食物有羊肉、牛肉、红枣、鲫鱼、黑芝麻、桂圆、红豆等。

其次,可以选择的中药材有枸杞、百合、当归、山药、西洋参等。

篇2:冬至养生注意事项

1、生活起居:冬至起居注意事项

冬至在养生学上是一个最重要的节气,主要是因为“冬至一阳生”。冬至到小寒、大寒,是最冷的季节,患心脏和高血压病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患“中风”者增多,天冷也易冻伤。

因此,在寒冬季节,对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患者来说,要特别提高警惕,谨防发作,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A.注意防寒保暖。在气温降到0℃以下时,要及时增添衣服,衣裤既要保暖性能好,又要柔软宽松,不宜穿得过紧,以利血液流畅。

B.合理调节饮食起居,不酗酒、不吸烟,不过度劳累。

C.保持良好的心境,情绪要稳定、愉快,切忌发怒、急躁和精神抑郁。

D.进行适当的御寒锻炼,如平时坚持用冷水洗脸等,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和耐寒能力。

E.随时观察和注意病情变化,定期去医院检查,服用必要的药物,控制病情的发展,防患于未然。

2、饮食进补:冬至进补注意事项

冬至日不可吃太过辛辣刺激的食品,过食辛辣只可生阳动火,导致内热积聚,郁热上冲。过食羊肉、狗肉等肥甘厚味,易导致饮食不化,聚湿生痰。北方在补充热性食物的同时,也得吃一些补充津液的食物,如荸荠、藕、梨、萝卜、白菜等。“是药三分毒”嘛,食补是最安全。

3、精神面貌:冬至养生注意“冬藏”,重点养心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这一节气的到来是阳气潜藏,阴气盛极,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作准备。正如“冬时天地气闭,血气伏藏,人不可作劳汗出,发泄阳气。”因此,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不可大汗淋漓。

养生也要重点养心,要养生先养善良、宽厚之心,心底宽自无忧。保持精神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不要强求名利、患得患失。儿女要对老人嘘寒问暖,使老年人在精神上得到保养。

4、日常保健:冬至针灸通穴注意事项

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这个阴阳交接的时候艾灸神阙穴是激发身体阳气上升的最佳时间。

在冬至前后四天,加上冬至这一天共九天中,可以通过用艾条灸神阙穴的方法养生。 把艾条点着后以肚脐为中心,熏灼肚脐周围就可以了。注意不要烫到皮肤,有温热的感觉即可。每天一次,每次15—20分钟。

神阙穴是五脏六腑之本,为任脉、冲脉循行之地、元气归藏之根,为连接人体先天与后天之要穴。艾灸神阙穴可益气补阳,温肾健脾,祛风除湿,温阳救逆,温通经络,调和气血,对身体非常有好处,甚至会使人第二年都少生病。

5、疾病预防:冬至注意甲流疫情“抬头” 防治要趁早

流感病毒拥有惊人的传染力,直接吸入空气中的病毒,或经手将病毒带入呼吸道都会引发流感。因此,预防流感首先要切断流感病毒的传播,如及时发现和隔离流感患者,少去人群密集的场所等;第二,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加强体育锻炼、注意休息、补充维生素C等;第三,有条件的要预先接种流感疫苗;第四,平时可以服用一些有效的流感预防药物

冬至习俗

馄饨面: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

吃狗肉: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现在的人们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吃饺子: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

红豆糯米饭: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篇3:关于冬至养生注意事项

冬至养生注意事项

1、生活起居:冬至起居注意事项

冬至在养生学上是一个最重要的节气,主要是因为“冬至一阳生”。冬至到小寒、大寒,是最冷的季节,患心脏和高血压病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患“中风”者增多,天冷也易冻伤。

因此,在寒冬季节,对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患者来说,要特别提高警惕,谨防发作,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A.注意防寒保暖。在气温降到0℃以下时,要及时增添衣服,衣裤既要保暖性能好,又要柔软宽松,不宜穿得过紧,以利血液流畅。

B.合理调节饮食起居,不酗酒、不吸烟,不过度劳累。

C.保持良好的心境,情绪要稳定、愉快,切忌发怒、急躁和精神抑郁。

D.进行适当的御寒锻炼,如平时坚持用冷水洗脸等,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和耐寒能力。

E.随时观察和注意病情变化,定期去医院检查,服用必要的药物,控制病情的发展,防患于未然。

2、饮食进补:冬至进补注意事项

冬至日不可吃太过辛辣刺激的食品,过食辛辣只可生阳动火,导致内热积聚,郁热上冲。过食羊肉、狗肉等肥甘厚味,易导致饮食不化,聚湿生痰。北方在补充热性食物的同时,也得吃一些补充津液的食物,如荸荠、藕、梨、萝卜、白菜等。“是药三分毒”嘛,食补是最安全。

3、精神面貌:冬至养生注意“冬藏”,重点养心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这一节气的到来是阳气潜藏,阴气盛极,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作准备。正如“冬时天地气闭,血气伏藏,人不可作劳汗出,发泄阳气。”因此,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不可大汗淋漓。

养生也要重点养心,要养生先养善良、宽厚之心,心底宽自无忧。保持精神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不要强求名利、患得患失。儿女要对老人嘘寒问暖,使老年人在精神上得到保养。

4、日常保健:冬至针灸通穴注意事项

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这个阴阳交接的时候艾灸神阙穴是激发身体阳气上升的最佳时间。

在冬至前后四天,加上冬至这一天共九天中,可以通过用艾条灸神阙穴的方法养生。 把艾条点着后以肚脐为中心,熏灼肚脐周围就可以了。注意不要烫到皮肤,有温热的感觉即可。每天一次,每次15—20分钟。

神阙穴是五脏六腑之本,为任脉、冲脉循行之地、元气归藏之根,为连接人体先天与后天之要穴。艾灸神阙穴可益气补阳,温肾健脾,祛风除湿,温阳救逆,温通经络,调和气血,对身体非常有好处,甚至会使人第二年都少生病。

5、疾病预防:冬至注意甲流疫情“抬头” 防治要趁早

流感病毒拥有惊人的传染力,直接吸入空气中的病毒,或经手将病毒带入呼吸道都会引发流感。因此,预防流感首先要切断流感病毒的传播,如及时发现和隔离流感患者,少去人群密集的场所等;第二,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加强体育锻炼、注意休息、补充维生素C等;第三,有条件的要预先接种流感疫苗;第四,平时可以服用一些有效的流感预防药物。

冬至有什么习俗

吃水饺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祭祀

冬至节亦称冬节、交冬。它既是24节气之一,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宫廷和民间历来十分重视,从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动。

九九消寒

入九以后,有些文人、士大夫者流,搞所谓消寒活动,择一“九”日,相约九人饮酒(“酒”与“九”谐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篇4:有关冬至养生注意事项

冬至养生注意事项

1、生活起居:冬至起居注意事项

冬至在养生学上是一个最重要的节气,主要是因为“冬至一阳生”。冬至到小寒、大寒,是最冷的季节,患心脏和高血压病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患“中风”者增多,天冷也易冻伤。

因此,在寒冬季节,对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患者来说,要特别提高警惕,谨防发作,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A.注意防寒保暖。在气温降到0℃以下时,要及时增添衣服,衣裤既要保暖性能好,又要柔软宽松,不宜穿得过紧,以利血液流畅。

B.合理调节饮食起居,不酗酒、不吸烟,不过度劳累。

C.保持良好的心境,情绪要稳定、愉快,切忌发怒、急躁和精神抑郁。

D.进行适当的御寒锻炼,如平时坚持用冷水洗脸等,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和耐寒能力。

E.随时观察和注意病情变化,定期去医院检查,服用必要的药物,控制病情的发展,防患于未然。

2、饮食进补:冬至进补注意事项

冬至日不可吃太过辛辣刺激的食品,过食辛辣只可生阳动火,导致内热积聚,郁热上冲。过食羊肉、狗肉等肥甘厚味,易导致饮食不化,聚湿生痰。北方在补充热性食物的同时,也得吃一些补充津液的食物,如荸荠、藕、梨、萝卜、白菜等。“是药三分毒”嘛,食补是最安全。

3、精神面貌:冬至养生注意“冬藏”,重点养心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这一节气的到来是阳气潜藏,阴气盛极,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作准备。正如“冬时天地气闭,血气伏藏,人不可作劳汗出,发泄阳气。”因此,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不可大汗淋漓。

养生也要重点养心,要养生先养善良、宽厚之心,心底宽自无忧。保持精神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不要强求名利、患得患失。儿女要对老人嘘寒问暖,使老年人在精神上得到保养。

4、日常保健:冬至针灸通穴注意事项

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这个阴阳交接的时候艾灸神阙穴是激发身体阳气上升的最佳时间。

在冬至前后四天,加上冬至这一天共九天中,可以通过用艾条灸神阙穴的方法养生。 把艾条点着后以肚脐为中心,熏灼肚脐周围就可以了。注意不要烫到皮肤,有温热的感觉即可。每天一次,每次15—20分钟。

神阙穴是五脏六腑之本,为任脉、冲脉循行之地、元气归藏之根,为连接人体先天与后天之要穴。艾灸神阙穴可益气补阳,温肾健脾,祛风除湿,温阳救逆,温通经络,调和气血,对身体非常有好处,甚至会使人第二年都少生病。

5、疾病预防:冬至注意甲流疫情“抬头” 防治要趁早

流感病毒拥有惊人的传染力,直接吸入空气中的病毒,或经手将病毒带入呼吸道都会引发流感。因此,预防流感首先要切断流感病毒的传播,如及时发现和隔离流感患者,少去人群密集的场所等;第二,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加强体育锻炼、注意休息、补充维生素C等;第三,有条件的要预先接种流感疫苗;第四,平时可以服用一些有效的流感预防药物。

冬至节气养生

食宜多样

冬至养生一定要注意饮食的均衡性,一定要保证营养的多样化,身体的滋养需要多种营养,所以冬至要养生就一定要保证饮食的多样化,是做到谷、果、肉、蔬合理搭配,是适当地选择一些高钙食品。

食宜清淡

冬季养生是不要吃太多的油腻的食物,特别是老年人消化能力比较弱一些,所以是保持饮食的清单,如果吃太多油腻的食物,避免造成消化不良,出现健康状况,现代营养学的养生要求是老年人是“三多三少”,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是多多摄入;糖类、脂肪、盐是保证能少则少。

食宜温热熟软

冬天的时候老年人脾胃比较虚弱,阳气比较衰微,脾更是喜欢温热讨厌寒冷,所以吃东西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温热,这样可以保护我们的脾胃,而且老年人牙口一般都不好,吃东西的时候喜欢糯软的,讨厌冷硬的,所以是在吃东西的时候做到遵循养生原则,保证温热熟软的饮食摄入,放弃冷硬的食物。

食宜少缓

冬至养生一定要注意保持饮食的适度摄入,是让饮食保持八分饱,不要吃得太饱,太饱的话会给身体的消化系统带来不利影响,吃东西的时候一定要保证细嚼慢咽,是保证食物被充分地咀嚼,这样不仅仅对脾胃比较好,而且对身体健康非常有利。

篇5:冬至的养生注意事项

1.冬至养生重在养心

冬至养生的重点是要养心。要养生先养善良、宽厚之心,心底宽自无忧。冬季养生,要静神少虑,保持精神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不要强求名利、患得患失;避免长期“超负荷运转”防止过度劳累,积劳成疾。

2.冬至出外要保暖

进入冬至节气,降温幅度会进一步加大。冬至最重要的养生即是保暖,身体暖暖的,气血才会顺畅,才可避免许多疾病的发生。保暖强调的是头和脚。俗话说“寒从脚下起”,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慢而少,皮下脂肪较薄,保暖性很差,一旦受寒,会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降低抗病能力,导致呼吸道感染,因此在寒冷的冬至时节,脚部保暖也应加强。

3.起居护养要适度

在起居上,应早睡晚起,等待阳光出现才出外活动。同时也要多穿衣服,避免不必要的户外活动,防止阳气过度的消耗。“起居有常,养其神也,不妄劳作,养其精也”,冬令时节若能合理安排起居作息,就能保养神气,劳逸适度可养其肾精。尽量做到“行不疾步、耳步极听、目不极视、坐不至久、卧不极疲”。

4.运动养生适度为宜

运动方面,由于大雪节气万物潜藏,运动养生同样要顺应自然规律,不宜做过于剧烈的活动,而应在“藏”字上下一下功夫。比如每天在阳光好的时候做做舒展运动(上午9-10点钟或下午2-3点钟)。

5.食补要吃温性食物

在冬季适宜补益的食品中,中医又分为几大类。天寒地冻,首选温补类食物。如鸡、羊肉、牛肉、鲫鱼等。上述几种,均属美味,在冬季可作为进补的佳品。但过多地进食温补类食品,容易上火。

还有一类滋补类食物,具有滋阴益肾、填精补髓的功效。主要有:木耳、黑枣、芝麻、黑豆、猪脊、海参、龟肉、甲鱼、鲍鱼等。

相关专题 冬至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