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企业文化激活职场“橡皮人”

天天在熙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天天在熙”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给各位读者分享的用企业文化激活职场“橡皮人”(共7篇),欢迎大家分享。

篇1:用企业文化激活职场“橡皮人”

随着工作效率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面临日复一日的机械化工作和压力,他们的成就感在降低,情绪抗压能力的弹性也在降低,而这种状态还在特定的公司环境里不断持续,这些职场人士的心情就象持续拉伸的弹簧,失去了以前对工作的感情体验和心理弹性,职场生活犹如一碗寡淡的白开水,变得越来越没有了生机和活力。正如王朔在小说里描写的那样:“没有神经,没有痛感,没有效率,没有反应。整个人犹如橡皮做成的,是不接受任何 新生事物和意见、对批评表扬无所谓、没有耻辱和荣誉感”的职场人们。这就是当前我们常常谈起的一个职场现象――“职场橡皮人”。

“职场橡皮人”的出现不是一个偶然现象,造成对工作失去梦想和激情的倦怠感原因来自不同方面。从外部社会大环境来讲,当下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各种各样光怪陆离的现象在我们身边发生,不断刺激人们的心理感应系统。信仰和信念的缺失,以及人和人关系的淡漠和疏离,使得人们越来越感觉缺少温情的关爱和生命的慰藉。这些负面情绪的积累使得人们的心理感觉越来越疲惫,进而变得麻木和苍白。无疑,这些从社会环境层面积累的负面心理情绪成为形成职场橡皮人的外部诱因。

从企业或组织的内部来看,目前商业竞争的加剧和工作节奏的加快,也使得职场人士工作热情和激情不断透支,他(她)们同时还面临激烈竞争造成的成就感降低。这些因素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应对,就会使得员工心理期望和积极情绪的衰竭,久而久之,职场橡皮人的出现在所难免。

毋庸置疑,无痛无爱,没有激情和梦想的职场橡皮人对一个组织的潜在杀伤力是很大的。因为,职场橡皮人往往在一个企业或组织里面待了三年到五年,甚至更长时间,他们本应该是企业的中坚力量,也是新晋员工的榜样和模仿对象。而当这些“橡皮人”所表现出对工作的倦怠以及形成的暮气沉沉的氛围,会像传染病一样席卷整个组织,使得企业就像得了重感冒神经麻木的病人,没有了活力和锐气。有时候,“橡皮人”们本身也不想这么早就陷入事业的衰竭期,管理者也很头疼,到底怎样才能拯救这些过早就陷入心理困境的“橡皮人”们的心灵呢?

实际上,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一线的管理人员都在关注这个问题。因为,当心灵暴露出了问题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还远远大于象体制和流程这些具体的管理问题,同时心灵的问题往往隐藏在人们情绪的深处,并包裹了厚厚的伪装,这些不能靠简单的管理技术改造来完成,而需要更深入实际的组织交流和心理疏导来完成。从企业文化的角度来说,这也是管理者为组织明确清晰的使命、愿景及重塑企业核心价值观和相关理念的变革过程。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应对来自外部的竞争和挑战、合作与交流,同时还有组织内部的沟通与整合、分配与共享,企业文化潜在的核心价值判断即由此产生。企业的发展历程不仅仅是一段企业历史,更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教会企业的员工要想获得组织的发展和个人的成就,怎样做才是对的,是非判断的标准是什么,应对挑战的精神能量是什么,我们的目标在哪里,什么才是我们的使命和存在的意义。当这些明确而积极的情感因素在员工心灵深处扎下根之后,就会由内而外的生发出一整套的企业文化价值体系,成为员工持续的精神能量来源和企业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

事实上,我们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和不系统的,有些管理者认为墙上挂上振奋人心的标语,做一些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的设计,组织一下业余活动,比如爬爬山、打打球,或者搞一场歌咏比赛,就是企业文化的全部了,

实际情况远不是这样肤浅,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生命之根,良好而清晰的企业文化不但能有效的治疗“职场橡皮人”的顽疾,还是企业基业长青的核心需求。

从企业文化链状的作用机制上来说,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愿景和使命为员工个体指明奋斗的目标,并树立共同的信念,首先影响到了企业的制度、组织结构、人际关系和相关理念。企业制度和组织系统对员工行为具有强制性的约束力,企业内部已有的习惯对员工的工作作风、职业道德、行为取向具有非强制性的约束力和引导作用,进而协调员工的行为。企业的制度和员工的行为习惯进一步影响了市场观念、经营行为和企业的外部形象。企业的营销观念、外部形象和员工的行为又会影响顾客对企业的看法以及顾客的购买心理和购买行为,最终影响到企业的经营绩效。

在这个链状机制持续传递和放大企业文化内在凝聚力量和辐射作用时,企业员工的精神和心灵也在工作中得到丰富并不断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和事业的成就。这也有力的推动了员工从只关注金钱收益的经济人向关注事业成就的社会人转变,并向追求尊重和自我满足的自我实现人过渡。员工在企业里找到了归属感和自我实现的平台,员工和企业之间也由利益共同体变成了事业共同体,进而发展成命运共同体。

由此,通过企业文化的梳理和变革正是解决“职场橡皮人”现象的有效手段之一。问题是,我们通过什么样的手段和过程在组织中完成这样隐秘而意义重大的心灵革新和价值重建呢?

一般的说,从管理咨询的角度完成这个过程需要五个阶段的工作:即调研诊断阶段,理念整合阶段、制度固化阶段、行为强化阶段和心理内化阶段。

企业文化变革过程实际上也是对员工心理的一个刺激过程,特别是随着外部咨询顾问深入到企业的内部,通过对员工的调研访谈,形成相应的分析资料并进行理念的梳理整合及变革创新时,员工的心理感受程度不断增强。特别是从理念整合阶段过渡到制度固化阶段时,不断提高的员工心理紧张感强度表现的最为明显。而针对员工本身的访谈也是员工通过与咨询顾问的倾诉来获得心理压力的宣泄和释放,并提高了他们心灵的敏锐度。这个过程也可以通过变革过程中的塞提尔个体心理变化曲线来获得更加清晰的理解。

实践证明,当企业员工在完成这个心理转化过程并开始明确和接纳变革后的企业文化核心理念之后,他们的认同感增强,感知更加敏锐,工作效率也相应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随后的制度固化和行为强化是对梳理出来的企业文化理念成果进行巩固和深化,并嵌入到员工日常行为要求当中去,这需要相应的企业制度及员工行为规范的配合呼应,以保障企业文化理念在企业当中不断得到有效传播和强化。

第五个阶段即心理内化阶段是一个持续深化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员工个人职业生涯当中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新文化内化就好比是改变组织中的DNA,就像把一块种植马铃薯的土地变成一个葡萄园,虽然这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但学者们普遍认为这是可以实现的。对于变革后新的价值观,员工内心转变往往经历抵触――服从――认同――身化的过程。只有达到身化以后,企业新的价值观为大多数员工所共同拥有,才能形成预期的企业文化所要求的共同价值观。

当然,应对“职场橡皮人”这一现象的蔓延,不仅仅需要管理者自上而下推动企业文化变革的实施,还需要员工个体根据自身的工作内容和相应职责,学会调整心态,走出情绪的“灰色地带”,重新认识自己,增强信心,把握自身的优缺点,明确自身的目标和方向,不断挖掘自身的优势和潜力,能够不断获得工作乐趣的愉悦体验,并能积极的和同伴们分享。当这些积极正向的情绪感染更多人的时候,企业也就摆脱所谓的“职场橡皮人”造成的不良影响,获得了新的活力和生机。

篇2:关于职场橡皮人推荐

你想寻找一个名字叫做“橡皮人”的人。

他总是坐在会议圆桌的10点钟方向,因为这个位置既不显眼也不担心被提问;他在MSN上的头像总是忙碌,因为正忙于在找不到开心的开心网偷菜;他总是一个人在茶水间抽烟,因为此时他的工作座机正响个不休。

他早晨可以准时起床,但感觉像一晚上没睡般疲乏;他和所有人一样善良,但从不见义勇为,连围观群众也不会去做;他不是无情无义,但从不让座;他拥有一颗温柔的心,但在致电父母时找不到语言;他有些孤独,但坚信沉默是金;他洞悉情趣的学问,但连送宠物回家都叫快递公司;他不是不渴望爱情,但连结婚都懒。

橡皮人没有病,只是心很累。为了不会不开心,他连快乐都不要了。他的形象模糊,有时隐藏在这个时代的人潮之中,有时就在每个人的镜子里――他面无表情地塞在拥挤的电梯中,他不起眼地混入地铁站汹涌的人潮中,他默默地站在斑马线前等待通过的整齐队伍中,他疲惫地沉睡在午夜依然满员的公交车座位上……他活在这个社会的潜规则之中,活在职场的金科玉律之中,活在世故的熟人社会之中,活在阶层板结的崛起大国之中,活在周遭变化速度让人皮肤都感到麻木的国度之中。

橡皮人似乎就是你自己,也许亦是所有人。皆因橡皮人患上了一种叫做没有感觉的病,和你的病一模一样。

篇3:关于职场橡皮人介绍

1)习惯:见怪不怪、司空见惯,随着人们在职场中打滚的越久,就会渐渐失去自己的敏锐性,是很可怕的心理因素。

2)过度自信:在现今团队精神力很重要的今天,一个人处在团队之中就会收到很多不同的看法和建议,但是过度自信的人难以倾听别人的建议,过度自信让他变得不虚心,采取不屑及封闭的态度特立独行的去工作。

3)心存不满:职场中不公平的事情时常发生,要么选择反击,要么选择忍,反击无效的时候忍的多了也就麻木了。但是身在职场中,有些吃亏是必须的,毕竟职场也是一个社会环境,也就没有绝对的公平公正,虽然是吃亏但那也是经验的累积啊。

4)自卑心理:自卑的人需要自我保护,保护自己不受到伤害,所以选择成为橡皮人是他们的保护色。

不小心沦为职场橡皮人,那要怎么自我拯救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1.全面的认识自己,不过度盲目自信。想要更好的展望未来,那就要从自身出发,正确的认识自己的优缺点,不要总停留在过去的工作成绩中,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并同步提升自己,才会获得真正的工作成就感。

2.树立清晰的职业目标,从工作当中找乐趣。根据自身所擅长的特点进行职业分析与规划,主动去挖掘每一天的工作乐趣及工作目标,这样人生才会一步步开始进步。

3.学会换位思考:职场没有绝对的公平公正,别总站在你的角度上看问题,学着站在别人的角度上遇到这种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4.保持好奇心和激情,多跟别人沟通。压力大的时候需要更好的释放自己,比如说和好友交流,认识新朋友、多和同事沟通,社交对于职场人来说是很重要的,适当的玩乐更有助于释放压力。对任何事情都千万不能丢掉好奇心和兴趣,这样你才能重拾工作中和生活中的激情,更好的去面对工作生活。

[关于职场橡皮人介绍]

篇4:职场橡皮人报告

【质地】犹如橡皮做成,不接受任何新生事物和意见,对于批评与表扬无所谓的人。

(生态&危害)

》自以为是,软硬不吃。

过度自信的“橡皮人”不在乎别人任何看法和质疑。但在团队化工作模式盛行的今日,讨论之前不能跨过的程序,“橡皮人” 哪会理会别人的反对意见?盲目的自信只让人盲目的坚持,用不屑和封闭把自己打扮成一个彻头彻尾的“橡皮人”。

》硬壳里面的脆弱人

自卑的人总是更需要自我保护来保证自己不是弱者,而“橡皮质”的外壳强度和韧性成了自卑者最佳的选择。

》百无聊赖万事空

失去了所有的目标和***,觉得工作真是无聊透顶,没有任何一点能激发兴趣,这就是悲哀的无聊“橡皮人”的心里感觉。

》心中有火,面上成霜

对职中不公平不如意的事情心理恼火,恼火不能化解便鞋反击,而反击无效的时候只能听之任之,用沉默来表示一种无声的对抗,所以,心中火有结成面上霜。

[外力作用]改造他们,力度小了他不在乎,力度大了,他还会反弹,一些不满回来

[对付方法]拉开门,请他从你视线中消失。

[检测]你离“橡皮人”有多远,“橡皮人”程度有多高?

1、上司布置工作后,你觉得工作简单,不必着急实施。

2、大小会议上走神是你的必修课。

3、一年之内,没有受过任何表彰或批评,但你不在乎。

4、你感觉领导总会有些错误安排。

5、公司改变管理制度,在你看来只是过场。

6、你觉得现在的新人什么都不懂。

7、出了问题就想总会有人解决。

[测试结果]

》选择1-2项“橡皮”黄色预警,现在你还不属于“橡皮人”但已出现“橡皮化”的端倪。

》选择3-5项“橡皮人”橙色:你属于“橡皮”化。因为有一些经验和能力,你虽然不至于被扫地出门,但也晋升无望,只能混混日子。

》选择6-7项“橡皮”人红色警报:你绝对是顽固的“橡皮人”,在职场上神憎鬼厌,你已成为被新陈代谢出去的预备役。

[变异诱因]

要从一个人转变为“橡皮人”,中间要经过怎样的基因突变啊?“警惕以下因素,否则你随时迈入”橡皮化“:

**沉醉成绩与经验:

一般来讲,橡皮族手头多少是有些资本的,手底下有几个新人,有一定的经验,对行业有一定了解,在公司还不算重要人物,掌握着重要的技术,老师不敢轻易辞退。一句话:我有砝码,你奈我何?

** 生命只剩下工作:这类橡皮族的生活中只有工作,工作承载了太多的'负重,包括人生的成败,工作压力大过了工作的乐趣干越没劲。同时。,由于生活中缺乏其它调剂,令职业枯竭感雪上加霜。

** 长斯待遇不公平:你做得最多,成绩最好,可是升迁的总是别人,你的创意不错,可是思考成果往往被盗取。职场不是一个公平的环境,淌有绝对公平的存在。这让人对一切产生怀疑,不如橡皮下去,我行我素。

** 过度要求自我:这是初入职场人士的通病,怀着雄心壮志,却又不切实际。总是用自己的标准来判断整个世界。失败了,就龟缩一角用橡皮外套麻痹自己,而短暂的成功,会让你有下一个疲狂的目标,直到自己国所不及。

[抵抗病变]

虽然橡皮状态,对于个人来说完全是出于自我保护和发展的需要,但却何能最终令你丢了饭碗、。因此要设法避免变为橡皮族。

1、投入社交自我保鲜

要想保持鲜活,必须与他人进行互动。研究表明,人的归属感安全感和价值感都在群体中获得,。工作时主动为别人去做你期待别人为你做的事情。

篇5:关于你是“职场橡皮人”吗?

“上班其实很短暂,电脑一开一关,一天过去了”,“我的工作就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在职场里,时常有人发出这样的声音。他们工作倦怠,没有梦想,没有效率,不接受新生事物,对批评表扬也都无所谓。这类人现在有个新的称呼一“职场橡皮人”。

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清研咨询,对4734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1.0%的受访者确认身边存在“职场橡皮人”,其中14.2%的人表示有“很多”,41.8%的人表示“比较多”。

参与调查的人中,“80后”占49.5%,“70后”占34.0%;80.3%的人是职场人士。

“橡皮人”是一种“社会病”

“橡皮人” 有哪些典型特征?调查中,71.7%的人首选“对批评表扬无所谓”,其次是“没有梦想”(65.5%),第三是“难以找到乐趣”(63.9%k其他还包括:不发表意见(53.7%),做事没效率(52.8%),不参与集体活动(48.9%),不接受新事物(46.6%)等。

“3年前刚参加工作时真意气风发,现在回想起来很怀念,又觉得太傻了。”在北京市一家社区医院工作的陈晓亮(化名)形容自己目前的状态是“成天昏昏沉沉的”。他一般早上7点出发上班,“在路上就开始犯困,9点到了单位干着千篇 一律的工作,更提不起精神。”

“每天工作重复也就算了,还得看领导眼色,处处小心。”陈晓亮偶尔去科室主任办公室,总看到她开着监控器。“我们楼里到处都有摄像头,谁有动静她都能看见,和别的科室的人走得近了她就不愿意,同事间正常的交流也会过问。”和同事一起出去吃饭,即使没有领导在场,陈晓亮也会小心翼翼,“有人打小报告,传到主任那儿小鞋就穿定了。不想着精进专业,还老要琢磨人,慢慢就‘橡皮’了。”

调查显示,77.4%的人认为“橡皮人”出现的原因是“无力改变现实”:73.0%的人认为是“升职无望”:69.9%的人选择“对工作丧失兴趣”;52.9%的人表示是“办公室政治的影响”;38.5%的人表示人们“过于注重追求财富地位,忽略内在精神追求”。

“‘橡皮人’一方面折射出一种‘社会病’,另一方面对个体而言,更像是一种消极的反抗。”北京大学中国工人与劳动研究中心主任佟新,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橡皮人”的出现,一定不光是个人的问题,而是工作环境、群体关系和整个社会都出了问题。

佟新认为,一种情况是,大多数人把工作看成获得财富和地位的手段,工作本身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被消解了:第二种情况是,短期工和不稳定工作逐渐增多,很多人无法把握自己的工作,看不到前景和未来;第三种情况是,以竞争为基础的工作环境充满了尔虞我诈,人们不能建立积极的社会关系,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地体验疏离感和压迫感,逐渐变得麻木以适应环境。

“橡皮”之后怎么办

人在什么时候最容易“橡皮”?公众给出的选择依次为:“工作以上”(42.4%),工作5~10年(37.9%),工作3~5年(32.0%),抚养孩子时(26.9%,工作3年以内(17.5%),上学时(13.7%),结婚时(7.7%)。

“对年轻人来说,工作半年到一年是一个坎儿。”智联招聘高级职业顾问把冉说,大学毕业生对自己的工作和未来有着比较高的期待,但在实际工作中心理落差会比较大。很多人会选择跳槽改变状态,但这时跳槽是非常危险的,因为社会招聘一般需要3年以上工作经验,他们没有更好的职位,很容易陷到恶性跳槽循环里,两三次之后就会成为“橡皮人”。

把冉认为,工作3年左右的人也容易“橡皮”。在一个单位里,事情基本上熟悉得差不多了,但像杜拉拉一样连续升职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家通常希望通过跳槽解决自己的问题。要是找不到更好的机会,往往沦为“橡皮人”。

篇6:你是不是“职场橡皮人”?

小时候用的橡皮,冷热不怕,随便怎么折腾,始终如一,时间长了,折腾它的兴趣都没了,

一晃很多年过去,大家都工作了,渐渐习惯了不用橡皮,而“橡皮人”却在职场中流行开来。

什么是橡皮人?没有神经,没有痛感,没有效率,没有反应。整个人犹如橡皮做成的,是不接受任何新生事物和意见,对批评表扬无所谓,没有耻辱和荣誉感的职场人。

这个解释一出,很多白领惊呼:“这不就是说我吗?!”

我们随机采访了几位杭州普通白领,发现这样的人还不少。且看看一些“橡皮人”,他们是怎么“炼”成的。

“橡皮人”

“上班就是浪费公家水电”

“无惊无险,又到5点。”这句话,胡云浩(化名)天天挂嘴边。

胡云浩,男,28岁,杭州某事业单位办公室普通员工,工作5年,

用他自己的话说,“没能力没背景,猴年驴月才能升副科。”

工作清闲,每天就是处理一些文件,没有多大创新,只要细心点,基本就能交差,单位没有创收等压力,没人布置多余任务,

“我怎么感觉现在来上班,就是浪费公家的水电一样?”胡云浩自我评价道。

刚进单位时,胡云浩勤奋工作,经常为了文件中的几个词,反复查资料,简直一个“搁私企”(意为在私企上班的人)。他这种劲头,要是在私企,绝对会被私企领导看在眼里,但在他的单位,没人在乎这些。

第二年,胡云浩慵懒了不少,“何必呢,认真又不多发钱,不认真又不少给钱。”

就这样,日子“嗖嗖嗖”过了5年,胡云浩突然发现,除了年龄渐长,抬头纹渐深,他几乎一无所获,没有荣誉,没有批评,无功亦无过,升迁也基本没戏。好不容易媳妇熬成了婆,谁都想霸占着位置。

辞职?创业?这些,他都想过,最终都放弃了,“算了,小兵拉子就小兵拉子。这里好歹旱涝保收,还不辛苦,真出去了,自己还能干什么?”

篇7:职场橡皮人离我们越来越近

“橡皮人”源自于王朔的小说,反映了当代都市中那一群迷失自我的年轻人的状态,如今,这个词变成了“橡皮白领”,指的是“没有神经,没有痛感,没有效率,没有反应。整个人犹如橡皮做成的,是不接受任何新生事物和意见、对批评表扬无所谓、没有耻辱和荣誉感的职场人们。”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在社会剧烈转型的如今,很多职场人都成了橡皮人。人力资源专家认为,职场橡皮人们如果能够接受社会巨变的现实,重拾理想和信心,胸怀使命感,也许对于职场和事业的态度就大不一样了。

现身说法

压力大、无成就感、无激情

小哲:工作上很久没有快乐感了

“你不觉得,现在人的快乐感都很短暂吗?”听到记者说起“橡皮人”,小哲在网上查阅了关于橡皮人的定义,很是有感触。她形容自己现在的状态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她认为虽然这句话的本意不是如此,但用来引申自己无目标、麻木、没有激情的工作状态颇为贴切。自己在一家教育培训公司工作了3年,从事的是市场工作,但是公司的发展很缓慢,自己在职场上的提升和发展也非常有限。她感觉自己在职场上的那种激情和快乐已经远去很久了。现在的她,只有从奇幻书籍和电影里找到新奇和快乐。

旗子:压力大,又没有成就感

“我工作没有效率,但接受新生事物和意见。我现在对今后的计划很迷茫。”从事广告工作的旗子说,自己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能做什么。不知道自己的职场生涯往哪里发展,每天上班就像受刑。因为每天都重复同样的事、见同样的人,感觉自己的工作可有可无,谁都能替代,而自己从中一点乐趣也没获得过,

虽然了无生趣,但旗子认为自己还是很在意领导和同事的看法,需要被认同。“我有耻辱和荣誉感。”她说,自己工作时会感到压力,比如领导批评她,她也会感到难过,感觉好像自己能力很差一样。而被表扬的时候,工作就比较有动力。她周围的同学,很多都是在工作快3年时出现职业倦怠。“希望找到突破,但又不知如何突破。”

专家观点

自我调节摆脱“橡皮人”状态

对于职场橡皮人们,HR专家们有话说。江苏嘉鹏集团人力资源经理赵小华认为,对于职场橡皮人,HR的工作就是要了解他是因为什么而出现这种状态的,从而用不同的方式来帮助他改变现状。如果他是不适合这个岗位,则需要调岗,换到适合的岗位上去;如果是能力上的问题,则需要帮助他进行员工培训;如果他在职场没有目标,则需要从考核制度上量化,给他上“紧箍咒”;如果他是对企业文化不认同,则需要疏导他,让他融入团队中来。

他建议,职场人应该将自己的目标分解为一个个可以落实的小目标,一步一步地实现,让自己有使命感。他举例说,也许是将明天才完成的报告今日就提前完成,也许是在提出方案的同时多提供几个备选。也许自己的表现领导一时没看到眼里,坚持下去终将有所收获。

北森测评研发副总裁周丹则认为,职场橡皮人要摆脱现在的状态,首先需要重新发掘工作的意义。要让自己对工作不感到倦怠,需要不断发掘工作中有意义的方面,找到新的价值、乐趣和视角。及时进行情绪梳理,培养自己对工作的兴趣。如果能在看似重复、枯燥的工作中挖掘“新东西”,通常会让人觉得斗志昂扬、精力充沛。

其次是适时转换岗位。通过测评发现,不同性格的人,适应的岗位是不同的。如果你真的感到在现在这个岗位上提不起神,找个机会向领导言明自己的处境和期望,适时换个岗位,因为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才不会感到厌烦。但是换工作要有风险意识,要尽可能详细了解将要遇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策略,然后再去迎接未来的风险。

相关专题 职场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