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语文作文

宇智波带土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宇智波带土”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江苏高考语文作文(共2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江苏高考语文作文

其实不仅仅是父亲,夫妻之间、父母子女之间、亲密的伙伴之间都甚少直接说出“爱”字。20xx多年的文明足够漫长,足够每一个中国人都发展出独特的、个性化的“爱”。

我们用沉默的方式说爱,并不是因为我们不够伶牙俐齿。对社会热点,我们能够长篇大论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对周围人的鸡毛蒜皮,我们也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我们总是这样,对不那么在意的事情可以长篇大论;面对自己深爱的人,却什么都说不出口。这不是初恋青涩时的“爱你在心口难开”,更像是“有话则短,无话则长”。事不关己的时候,想说的有限,组织语言的空间很大,所以可以滔滔不绝。爱太深,可以表达的情感太多,反而一时竟不知如何开口。苏轼所说:“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柳永所说:“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说的都是中国人在表达爱意方面的一种沉默吧。

诚然,不说并不是无话可说而是不知从何说起,所以没有“说爱”并不代表“不爱”,千百年来含蓄的`我们一直用独属于中国人的、沉默的方式说着“爱”。毕竟“爱”只有一个字,一个发音。而沉默,却各有各的声色。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母亲的爱是“沉默”的,逢在孩子的衣服里;“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子孙的爱是“沉默”的,是送到祖母床头的一粥一饭;“应是子规啼不到,故乡虽好不思归”妻子的爱是“沉默”的,寄托在百转千回的鸟鸣声中;“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对祖国的爱也是“沉默”的,我们从不说出那千篇 一律的爱字,但谁又能否认,那千千万万来自不同的心灵的、不尽相同的爱,读来不会让人热泪盈眶呢?

“有话则短,无话则长”,我们有太多话想说,不知道从何说起;我们有太沉重的情感,无法用一个字来表达,因此我们用沉默的方式“说”爱,在沉默中,演变出了独属于每一个人的,爱的表达。

爱就一个字,不够我说一生。

篇2:江苏高考语文模拟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中国艺术也是一种 ▲ 心灵的艺术。艺术家抚弄艺术, ▲ 在乎其“市场价值”, ▲ 用它来搭建心灵之“庐”。明代末年的戏剧家祁彪佳说其寓园为 ▲ 之所,可寄寓心灵。

A.放任 不是 而是 安贫乐道

B.放置 不仅是 而且是 安身立命

C.放任 不仅是 而且是 安贫乐道

D.放置 不是 而是 安身立命

2.下列诗句与“雨昏青草湖边过”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分

A.薄罗轻剪越溪纹 B.山家烟火春日晴

C.花落黄陵庙里啼 D.饮马长城窟更寒

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分

A.打扰您了!我想垂询一下如何解压并尽快消除心理阴影的问题!

B.明日新,为答谢您的祝贺,特于备下薄酒,恭请光临

C.贵开张大吉,论是多忙,到时我一定会拨冗

D.天气日渐寒冷,侄儿在校是否需要叔父寄送御寒物品?望钧裁!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诗籍店铺真是只有米粒大小,在一道小街上。 ▲ 有时也遇见克莱曼答斯基女士,匆匆地来匆匆地去。

①犄角儿上还有一张桌子,坐着一个戴近视眼镜的,和蔼可亲的,圆脸的中年妇人。

②屋子有点黑,四壁是书架,中间桌上放着些诗歌篇子,木刻画。

③桌前装着火炉,炉旁蹲着一只大白狮子猫,和女人一样安静无言。

④铺子在一楼,只一间,可是和读诗那座楼远隔着一条甬道。

⑤篇子有宽长两种,印着诗歌,加上些零星的彩画,是给大人和孩子玩儿的。

A.①②④⑤③B.④②⑤①③C.④①③②⑤D.①④⑤③②

5.阅读右边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

A.传统如陷阱,陷入便不能自拔。

B.只有走出传统,才能推陈出新。

C.面对传统,应当学会自我救赎。

D.泥古不化,易被传统捆住手脚。

二、名句名篇默写

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2)汩余若将不及兮, ▲ 。(屈原《离骚》)

(3)扪参历井仰胁息, ▲ 。(李白《蜀道难》)

(4)乱石穿空, ▲ ,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先帝不以臣卑鄙, ▲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诸葛亮《出师表》)

(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 。(范仲淹《岳阳楼记》)

(7)国将兴, ▲ 。(《荀子大略》)

(8) ▲ ,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咏史》

四、现代文阅读

千古兰亭

祝 勇

王羲之不会想到,他的《兰亭序》,居然发起了一场浩浩荡荡的临摹和刻拓运动,贯穿了其后1600多年的漫长岁月。自那真迹被隐匿起来,后人一直苦心孤诣地复原着它原初的形状。这些后人包括:虞世南、褚遂良、冯承素、米芾、赵孟\\、董其昌、八大山人、陈邦彦……几乎书法史上所有重要的书法家都临摹过《兰亭序》。

面对着这些接力似的摹本,我们已无法辨识究竟那一张更接近它原初的形迹,但这已经不重要了,永和九年暮春之初的那个晴日,就这样在历史的长河中被放大了,它容纳了一千多年的风雨岁月,变得浩荡无边,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把个人的生命投入进去,转眼就没了踪影,但那条河仍在,带着酒香,流淌到我的面前。在漫长的时光里,这些摹本、刻本、拓本,都被编入一个紧密相连的互动结构中。白纸黑字的纸本,与黑纸白字的拓本的关系,犹如昼与夜、阴与阳,互相推动,互相派生和滋长,轮转不已,永无止境。中国的文字和图像,就这样在不同的材质之间辗转翻飞,摇曳生姿。如老子所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周而复始,衍生不息。

中国文化一开始往往依托于巨大的青铜器和建筑(比如长城),通过外在的宏观控制人们的视线,让文字附着在青铜礼器之上,通过物质的不朽实现自身的不朽,文字因此具有了神一般的地位,最早的语言――铭文,也借助于器物,与权力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但纸的发明改变了这一切,它使文字摆脱了权力的控制,与每个人的生命相吻合,书写也变成均等的权力。自从纸张发明的那一天,它就取代了青铜与石头,成为文字最主要的载体,汉字的优美形体,在纸页上自由地伸展腾挪。在纸页上,中国文字不再带有刀凿斧刻的硬度,而是与水相结合,具有了无限舒展的柔韧性,成了真正的活物,像水一样,自由、潇洒和率性。它放开了手脚,可舞蹈,可奔走,也可以生儿育女。它们血脉相承的族谱,像一株枝桠纵横的大树,清晰如画。王羲之或许还不会想到,他对良辰美景的流连与哀悼,对生命流逝、死亡降临的愁绪,能借助一纸《兰亭序》从时间的囚禁中逃亡,获得了自由和永生。所有浩荡无边的岁月,被压缩、压缩,变得只有一张纸那么大,那么的轻盈可感,轻得像蝉的透明翅膀,中国人的文化与生命,就是在这份轻灵中获得了自由。

当这十几个世纪里的字画卷轴排列在一起时,我们才能感觉到文字水滴石穿一般的强大力量。文字它以临摹、刻拓的方式,从死亡的控制下胜利大逃亡,一步步完成跨越千年的长旅。从物质性上讲,纸的坚固度远远比不上青铜,但它使复制和流传变得容易,文字也因为纸的这种属性而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永恒。当那些纪念碑式的建筑化作了废墟,它们仍在。它们以自己的轻,战胜了不可一世的重。

篇3:江苏高考语文祭

江苏高考语文祭

我楚狂人

前几天刚和人说起1984年高考理科数学卷的事情,我把它称为一场“噩梦”,不料今年江苏高考语文成绩一揭晓,全省一片哗然,无异于一场地震。数学试题出格,这是考生在考场里就能感觉得到的,这是明枪;而语文试题出问题则是要等到成绩公布时才知道,这是暗箭!更有甚者,其成绩好坏往往与考生的语文素养不相符。呜呼,无言!

高考语文试卷出问题,并不是第一次,记得全国统一考试阶段就发生过。1986年,我带的学生平均分62分多一点,十分惶恐。须知当时满分是120!不料这就是全县(我当时任教于昆山某校)第二名,仅比我的老友刘兄低了零点几。于是下半年来校听课“取经”的络绎不绝。当时的自己实在还没有批判高考卷的觉悟,只是暗中骂了几声而已。时至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终于社会对中学语文,特别是高中语文,尤其特别是高三语文之现状忍无可忍了,于是出现了“万炮齐轰”的局面,后来更有一位语文老师在《羊城晚报》发了一篇骇世的《误尽苍生是语文》的文章,终于把中学语文教学推上了被告席。在中学,特别是高三,我们的母语教学已经充分被边缘化了,这是不争的事实。

于是逼出了语文教改,逼出了话题作文,逼出了研究性学习。

不料前事不远,殷鉴犹在,今年江苏语文高考又出了这样的问题。160分满分的'语文试卷,据说(没有得到确切数据)省平均只有81,也就是50%强一些。这叫全省的考生,全省的高三语文老师,全省即将高三的语文老师和高中生情何以堪。

事前,江苏高考命题组在各种场合诱导考生写议论文,事实上江苏今年的作文题就是典型的议论文题;但是阅卷组就是要记叙文,而且最好是文体很纯的记叙文。你说叫考生和一线教师听谁的?这不就是我昨天文章里说的无所适从吗?

语文成绩过低,语文成绩不能反映学生的真实语文素养,就失去了考试的信度,同时失去了平时教学的信度。母语教学一旦失去信度,后果将十分严重。你说,其他学科难点容易点,区分度还是在,因此信度还在。如1984年的理科数学,个别尖子照样上百分(满分120)大关,而且与平时水平相符的。英语也如此,“爆冷”的机会不多。惟独语文,“爆冷”是正常的,不“爆冷”才是奇怪的。你说叫学生,叫社会对现行的语文教学还能相信什么?一旦母语教学被边缘化,叫我们民族的文化血脉怎么办!我不是危言耸听。

当年刘公少奇生前说过“社会总是忽左忽右地前进的”(大意如此),高考也如此。1984年理科数学难了,挨骂了,1985年高考数学就出现大把满分。1986年语文卷难了,挨骂了,1987年省均分猛涨20分。今年的江苏语文试卷挨骂了,明年的考生和高三语文老师有福了。而且,今年的试题将不足以成为明年的参照。这是中国办事的惯例。在此立一存照,明年验证灵不灵。

呜呼!我为江苏语文一大哭!

篇4:江苏高考语文作文精选

同明相照:“拍拍你”的人文礼赞

袁 清

摘 要:

由“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横轴”和“云大物移智”所启发我们的对社会思辨的认识“纵轴”,呼应“物”、“事”、“人”的“哲学思想” 。“拍拍你”既是网络流行词,又借“拍”敲打“人文”。文章以“世遗湿地”、“敬畏自然”、“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人文精神”、“国家竞争力”,一一铺陈,层层递进。

文章正文:

海风轻轻的吹,咸咸湿湿的。

包括勺嘴鹬数以万计的候鸟,嬉戏在家乡盐城的这块“世遗湿地”上,鸟语花香,幽漾雅懿。远处望去,娇艳阳光下的滩涂,像片片鱼鳞不停地“拍拍你”。生态风光的妖娆和镜像,正是今天我们“美丽中国”的投射。

史学记载,盐城建于西汉元狩四年。同样在西汉景、武年间的司马迁《史记·伯夷列传》文中,这样写道,“同明相照,同类相求,云从龙,风从虎。”这或道出了盐城自然禀赋外的人文积淀,且它们相互间互为动因为,相得益彰。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与“同明相照,同类相求”一脉相承。二光相互映照而愈明,物之同类者互相聚合。人与自然如此,人与人同样如此。“尊重自然,敬畏自然”,是全世界人的共同追求。人道与天道,有其天然的亲合的一面,《道德经》有言:“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人道与天道的广泛性,“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终不相违。

2天前,盐城收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转递的“世界遗产证书”。盐城黄海湿地作为“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的代表,描绘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它同样诠释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平衡统一。过目之物尽是图画,入耳之声无非诗料。

人类当下正面临影响之深、波及之广、烈度之大、后果之重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新冠疫情面前“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加需要全世界人民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西方文明包括美国社会的哀鸿遍野,全世界正在面对踏入现代文明社会门槛后从未遭遇到的巨大挑战,人类正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我们看到领先世界的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科技、人工智能等中国数字经济推动了以数字文明为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第四次工业革”,通过数据来反映纷繁复杂的物质世界和多彩多姿的人类社会本质,通过数据流把物质、思想、生态、生活和网络连接在一起。更加紧密,更加可感,更加可视。这种认知是我们从对事物孤立的、片断的、封闭的认识,走向整体的、联系的、开放的认识思辨过程。

哲学家尼采的《人性的,太人性的》一书中,对人性提出犀利的告诫。新冠疫情“照妖镜”下,美国人的霸凌蛮横一览无余。社会撕裂,文明迭代下,“同声相应”,需要包括“云大物移智”背景下“人与人关系”中的人文、伦理、道德的浸润。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伦理教育是一种“扎根教育”,把根系深植于真善美的生命土壤中。“汝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文以载道,呵护美善,勘探人文,敲打心扉,涵养知行,是“同气相求”人文精神的体现。“人文精神”,正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标志,成为一个国家和社会竞争力的重要源泉。

篇5:江苏高考语文作文精选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

篇6:江苏语文高考优秀作文

几位欧美文学专业的研究生对欧・亨利之所以声名赫赫歧见纷出,于是拜谒皋城文学院杨教授成为他们共同的愿望。

杨教授何许人也?满头白发、一脸和蔼是他的外表,他可是资深的外国文学专家,博士生导师,在欧美文学研究领域拥有相当的话语权。对于研究生们的争鸣不已,他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这是真正做学问应有的状态。对于研究生们所争议的欧・亨利,他以深厚的学养,从作品出发,进行了专业的引领。

首先,欧・亨利拥有为文学评论界广为赞誉的“欧・亨利式结尾”,这是他独步天下的标志性创造。犹如中国曲艺中的“抖包袱“艺术,小说往往在故事的发展中对重要的情节严守秘密,只在个别的地方做简要的说明,做好铺垫,等到结尾时才将“包袱”抖出来,使情节跳出人们潜意识里预设的结局,峰回路转,令人错愕。错愕之余,又不得不承认其合理性,戏剧性的转变让读者不得不对作者绝妙安排拍案叫绝。大家耳熟能详的《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叶子》是这样的,相对陌生的《一千元》《十月与六月》《布莱克・比尔藏身记》等佳构也无不如此。

其次,欧・亨利擅长在选材上做文章。读过他的短篇小说的人肯定对《卖冤仇》印象深刻:这是一个关于没落子弟表现豪杰气概的离奇故事。落魄的律师戈里走投无路,暴发户加维收购了他的祖传房产,还“购买”了他与科尔特伦上校结下的世仇,在加维谋杀科尔特伦的现场,戈里挺身而出,替科尔特伦挨了加维的子弹。真是“亏他想得出来”!还有他的“彼得斯”骗子序列,《彼得斯的感应功》《剪狼毛》《爱猪之心》《骗子的良心》诸篇,真是各有各的精彩。

再次,欧・亨利是个讲故事的高手。《命运之路》里诗人戴雅的死是一个必然的结局,通往这个结局的却是三个迥异的路径,大家熟悉的日本影片《罗生门》兴许就是得到这个作品启发的;《多情女的面包》讲的是因爱成灾的尴尬故事;《忙碌经纪人的婚姻大事》讲的是经纪人马克斯韦尔忙得忘记了已经结婚还向妻子莱斯利求婚的荒唐故事;《圣罗萨里奥的两位朋友》讲的是银行行长金曼和巴克利应对刻板财务检查的智慧故事……这些故事让人回味久长。

最后,精神矍铄的杨教授强调:欧・亨利写作不以任何作家为楷模,创作时也不考虑什么规矩,可以说是随心所欲。所以,他的作品颇有无迹可寻的况味。正是他的独树一帜,为他赢得了与莫泊桑、契诃夫比肩的“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的美名。

篇7:江苏语文高考优秀作文

你读过安徒生的童话《最后的珠子》吗?女主人生下了一个孩子,守护神送来一颗又一颗的珠子,代表着健康、富饶、幸运和爱情,但安琪儿告诉她还少一颗,“这颗珠子决不可缺少”。她们在一个女人的棺材前找到了这颗珠子:悲哀的珠子。只有通过它,别的珠子才特别显得光耀夺目。

人生是五彩斑斓的,酸甜苦辣咸缺一样都不算完满。

这个道理我们并非不懂,只是我们常常缺少直面它的勇气。

张爱玲的《第二炉香》以略为夸张的手法讲述了蜜秋儿太太失败的家庭教育:她像老母鸡一样小心翼翼地护着自己的两个女儿,审查她们阅读的书和报纸,限制她们的人际交往,以爱为名将一切令人不安的东西挡在女儿们的视线以外。结果她培养了两个天真纯洁得不近人情的女儿,大女儿离婚,小女儿间接逼死了自己的丈夫,而蜜秋儿太太并不认为是自己的错。

与之遥相呼应的是英剧《黑镜――方舟天使》,母亲用高科技手段在女儿脑袋中植入纳米级芯片,可以用平板电脑实时收听和收看到女儿的生活,必要时还可以过滤掉不良内容,真可谓用心良苦,但女儿感受不到真实的世界,越来越无知和叛逆,最后打伤母亲,远走高飞。

如果说,这些都是文艺作品里的故事,不必当真,那么当年的李天一案就是活生生的现实教材,李天一锒铛入狱之时,李双江百思不得其解,他对记者说:“我们从来给他的都是正能量的东西,从来不舍得骂他一句”,是的,李天一一路名校上下来,艺术界体育界名师指点着长大,按理说应该根红苗正,却事与愿违。也许他的人生缺少一颗名叫“悲哀”的珠子,李双江给他的教育里没有感恩、敬畏与恐惧,致使他一错再错。

中国以前流行贬低教育,很多孩子一辈子也没有从父母嘴里得到过一句表扬,听到的永远都是别人家孩子如何如何优秀,你还有多少多少不足,生怕孩子一表扬就骄傲自满,生怕自己一说好话就丧失了为人父母的威严。

现在流行赏识教育,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孩子的自尊心,一点点成功也要热烈鼓掌,失败了也要拼命找优点,找外部原因,怕孩子跌倒,怕孩子受委屈,不能忍受孩子掉一滴眼泪。

人的一生,最好是酸甜苦辣咸统统尝过,悲欢离合统统经历过,才不失为一场多层次够分量的人生盛宴。

为人父母,扮演的是上帝的角色,却没有权限把世界的一部分对孩子屏蔽起来,就像高明的.画家,不会嫌某一种颜色一无是处,而是相信它总有一天能派上用场。

篇8:江苏语文高考优秀作文

读汪曾祺先生的作品,印象最深的自然是吃了。萦绕于心的倒不是玉盘珍馐,而是他亲自下厨的家常菜“烧小萝卜”,这道菜让他的作家朋友赞不绝口。汪老揭秘:因为萝卜嫩,配汤好。“正是小萝卜最好的时候,而且我是用干贝烧的。”

汪老可谓深谙中国厨艺之深味,东汉思想家王充早有言:“大羹必有淡味。”

此菜品里,北京本地产的时令小萝卜为君菜,取其清新嫩滑;来自遥远海洋的干贝为臣菜,取其鲜美爽口;再佐之碧绿葱蒜调色、去腥,几味调和,君臣相佐,共融共生,才成就这至简中存真味的“烧小萝卜”。

其实何止厨艺之道,汪曾祺身为文学大师,想必也将他的写作秘诀移用在烧菜中了。世人读汪曾祺的作品,总有相似的感受:“于寻常中见奇崛。”

因为汪老的作品,初看清淡如小萝卜,未见跌宕起伏、惊心动魄之情节,也未见绮丽明艳、华美藻饰之语言,可细细琢磨,这清淡文字中蕴藏的豁达通透的人生哲理,且原是用“干贝”般贵重的风俗人情佐料吊的汤,他以“化骨绵掌”之功将这些脾性不同的元素融为一体,所以才耐读耐品,经久不衰。

你看他写《受戒》,以明海这小娃的视角叙事,描摹的也不过是泥土间的荸荠、绣嫁妆的怀春女子、闪着银光的芦苇,如此寻常淡泊的文字里,容纳的却是士大夫般闲雅从容的人文理想;又如《鉴赏家》,开篇写脆甜的青萝卜、鸡蛋大的香白杏、珊瑚红的樱桃,主人公叶三就携着季节鲜灵灵的水汽走进我们的视线了,看似随意的描摹,却蕴藏哲理:真正的鉴赏家并不是高坐于深不可测的理论故纸堆,而是懂得欣赏生活之美的。又如《熟藕》,那温暖醇厚的风俗人情,包蕴于微火炖熬的甜香熟藕里了。他将情与事慢炖为一锅文字,融为一体,密不可分。

想来汪老真是文坛高手,他并不向人们单一说教豁达从容的气度、温暖真挚的人情,而是如画师调配五色,厨师融和五味,将人情美、人性美的理想容纳在苏北乡间那一个个寻常风物里、琐碎事件中了,共融共生、自然妥帖。

这恰似白先勇先生在谈起《红楼梦》的魅力时,评点的那一句:“雅俗共赏,它容纳了至高至深的儒道释的哲理情思,它也呈现刘姥姥进大观园时谐谑有趣的市井俚俗。”我想,这部中国古典文学巅峰之作,之所以备受国人推崇,就在于这其中蕴蓄的是中国人对文化兼收并蓄、有容乃大的襟怀与气度。

当然,五味调和,共存相生,并不意味着损害某一方的本色。汪曾祺的“烧小萝卜”的好处在于,他尊重“物各有性”,既保留了小萝卜的“清”,也以适当比例佐之干贝的“鲜”,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并不会如《红楼梦》里那让刘姥姥咋舌的“茄鲞”,用十只鸡来配本自清鲜的茄子,佐料太过嘈杂,反盖住了泥土植物的本味。

其实人生也如此,我们在读《红楼梦》、读汪曾祺时,理应学习那种兼收并蓄、有容乃大的襟怀与气度。但仍须谨记,无论和外物怎样融合,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我们与世界相融,是为了不忘来路,成就更好的自己。

篇9:江苏语文高考优秀作文

水盐相异,类之别也。然盐入水,一瞬遁隐,相融也。其必曰:融乃生变。

曩者,楚之屈原,不为世所容,行吟泽畔,游于江潭,偶遇渔父。渔父语之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f其r?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不为所动,怀石赴汨罗。倘屈原以皓皓之白融于濯淖污泥之中,相机而动,庶几有所成也。春秋叔孙豹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屈原之烈为世敬仰,然以命搏,窃深以为恨也,孰与立德、立功、立言于生前?《西游记》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乃千古奇书,奇书有奇人,破石而诞之悟空、猪形粗夯之八戒、红发圆睛之沙僧皆惊世骇俗之颜。玄奘未至,悟空、八戒、沙僧各逞野性;玄奘至,悟空、八戒、沙僧虽偶有龃龉,然皆能识大体、顾大局,其间变化甚矣,何也?玄奘之融功莫大焉!或曰: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此言得之,一“调和”、一“相生”此之谓“融”。

宗族之兴必在“融”。曩者荣氏毅仁,乃无锡贾人之后,弱冠之年即为父股肱,奋其智,历职经理、董事,而荣氏一族行商坐贾者有二十余家,荣公融诸荣为一,荣氏一族始乃闻名天下。丙申年荣公合诸荣谋,以产业献国,举国上下咸颂其德焉,总理美其名曰:少壮派。故,“融”为发家肇始。

邦之兴必在“融”。昔时秦据崤函之固,君民相融以窥天下,至商君佐秦孝公,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强横一时。和合生力,及至始皇履至尊而制六合,理固宜然。由是观之,“融”乃兴邦之不二法门。或曰:何为“融”?则曰:融小德而为大德;融小义而为大义;融小美而为大美;融小善而为大善……所谓“美美与共”,“循序渐进”,以至于盛。

今之中国,政通人和,润泽之气氤氲山林,万类霜天竞自由,此诚戮力同心之秋也。或曰,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水入于水复为水,盐入于盐复为盐,所忧者嫌隙也,一室之内,分则两害,合则两利,故共存相生必作于细,必融于细。

古希腊赫圣哲拉克利特云:“美在和谐”。“和谐”即相融,百味相融,则世界灿然!

篇10:江苏语文高考优秀作文

初到江南,我曾经为了一件小事掉眼泪――食堂几乎每天都喝咸菜汤。

按说,我不是一个难伺候的人。打小,自定义为穷人家的孩子,哪里轮得到我挑饭!食物各有其性,都可以果腹。人离乡贱的时候,我居然娇气了起来,到了食堂,端起咸菜汤的碗,那眼泪,不争气地就出来了。看看江南的土著同事“哎呦喂!今天的汤灵了!鲜!”我真是不解!咸菜鲜在哪儿呢?咸菜扔在开水里,丢些小豆腐块进去同煮,难不成变海鲜了?但同事的表情,是真陶醉。

我有一根筋的病,非认为咸菜是不能入汤的。大约,并不精致的故乡皖北饮食,留给我的印迹太深。随便哪种凑手的蔬菜打个油锅,添水,稀了就勾芡,还嫌稀,就抓把粉丝,汤里总就有牵牵连连的大气象了。当汤当菜都行。勤俭节约的吃法,习惯了。

我还有尽信书的病。我看汪曾祺写《故乡的食物》,“一到下雪天,我们家就喝咸菜汤,不知是什么道理┅┅一早起来,看见飘雪花了,我就知道:今天中午是咸菜汤!我很想喝一碗咸菜茨菇汤┅┅我想念家乡的雪。”高邮是四舍五入的江南,看来,冬天的江南,喝咸菜汤,是深入人心的。我同事的陶醉,和北上的汪曾祺的陶醉,是一样的。

十多年前,我到徐州读研究生。到徐州,对我来说,和还乡差不多。同行的江南同学,可就不适应了。中午觅食,他们问饭店:“丝瓜炒榨菜有吗?”彼此都诧异。同学:“丝瓜有吗?有!榨菜有吗?有!一起炒呗!”饭店老板:“不会啊!丝瓜还能炒榨菜?”他们各自的不解和诧异,我都懂。

我决心,改改一根筋认为咸菜不能做汤的毛病。

我亲自在厨房里捣腾烟火。

咸菜是深秋时节自己腌的。为了腌菜,我还买了个缸,在烟火春晖路的杂货铺买的。腌菜用的雪里蕻,是自己到田里去割的,也有个别长在田间地头的被当地人呼为“芥(音)菜”的菜。一层盐一层菜,码实了。春天,捞出来的咸菜,是黄绿色的。蚕豆若是有点老了,剥去皮,请出豆绿中带点黄色的蚕豆板。沙糯的蚕豆板,可以成就咸菜汤的另一种神韵。

我家蜜枣说:“妈妈烧的咸菜豆板汤,胜过所有所有的汤。”嘿!这孩子,要是多年后如我一样迁徙,会不会如当年的我一样,因为汤的风格不同而掉眼泪呢!冲这点,我这年年腌雪里蕻、剥豆板藏在冰箱里,慢慢赏析的习惯,得留着。

这和我妈,腌萝卜干、灌香肠,跑到快递那里,给我弄过来,是一样的。虽说超市里,几乎有全国各地的口味,酸的、甜的、苦的、辣的、咸的,但是融合了五味的超市,还是缺了带着你情感密码的那一味儿。

人总有感情和灵性。到一地久了,培养一颗包容的胃,藏着一颗思乡的心,直把他乡作故乡,倒是也能过出日子的美来。

篇11:江苏高考语文优秀作文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鳖,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蚓为何物?细小如手指,无骨羸弱。蟹为何物?大如手掌,外壳坚硬。谁弱谁强,清晰可见,但结果却出人意料。荀子将其归纳为用心不同的缘故。这也正如毛泽东所言“生而强者不必自喜,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许我们生而为蚯蚓,但仍要志于成为强者,以自强之态负重前行,变弱为强。

试看,北京大学的保安张俊成,初中毕业,在学识上,他属于弱者。但一次接待外国游客的经历,让他下定决心走出北大保安舒适圈,他要学习英语,他要考上北大!刻苦自学,他“见过了每一个时间点的北大”,终于,北大乃至全社会都看见了他这个“扫地僧”。

张俊成何以由弱变强,持之以恒地学习也。学习使他的命运发生了质变,张俊成从一个学识上的弱者,变成了一个满腹经纶的强者,这一切都是来源于他自己心中那团不灭的火,为自己,为北大,为中国争一口气。弱者的身份,他深知,却从不自怨自艾,而是奋力拼搏改变,小小蚯蚓也可立于天地。而在张俊成成为一个个某一阶段的强者之后,他没有被所谓的成功、名声所累,他选择回到家乡,为更多和他一样的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平台,他让更多的始弱者成最终强者。

强一人者,可贵;强一群人者,可敬;强一国人者,伟大。

身为“弱者”则心怀梦想,自立自强;成为“强者”则不骄不躁,继续向前。这才是我们中国青年,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拥有的姿态。

也许,有人一出生便与罗马相隔十万八千里,认为自己在财富、地位、家世、学识上都是弱者,就自暴自弃,不思进取,自甘沉沦,徒羡那些生来就强者。但,强者和弱者,究竟是谁来定义?是根据什么定义?许渊冲先生今年100周岁,在年龄上和青年壮年相比,他是弱者。但他就因此否定了自己还能创造出价值吗?他依然致力于翻译事业,致力于向世界展现中国文化之美,在能力和成就,在精神和涵养上,他是毫无疑问的强者。

强弱不是一个贴上了就拿不下的标签,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概念。如果你自认为在外在物质上是弱者,请不要就此放弃,心怀一股闯劲儿,一份自信,你就已经是心灵上的强者了。如果你能够不懈地为之奋斗,终有一天会成为真正的强者。

如今的中国面临着许多卡脖子的问题,在一些领域,我们初来乍到,被所谓的强者排斥,但我们弱而非弱,我们怀着必胜的强者之心,走在通往强大的路上,摆脱冷气,坐住冷板凳,一切困难都是纸老虎,都是在“诱我以至于强”。新时代青年当有如此觉悟,引领更好更强大的中国。

弱而非弱,强未必强,但怀揣自强之心,总能看见骄阳在熠熠生光!

佳作点评

开宗明义,以小见大。本文标题开宗明义,在内容的表达上,有个人,有群体国家;有平凡小人物,也有国之大者;有过去的情况,也有当下的情况,多方面,多角度,显得很充实。论证充分,启迪性强。考生在议论的时候,既有引用论证,又有对比论证,有事实论证,有道理论证。

论证深刻,有见识,令人信服,又能给人启迪。语句优美,立意高远。一篇文章中,有几个闪光的语句,就能给文章增色,尤其是精警的句子。本文即有很多这种句子。这样的句子既是论证的水到渠成,更是考生思维的深入。

篇12:江苏高考语文优秀作文

天行健,君于以自强不息。积践步以至干里,积急惰以致深渊。千里之堤,可溃于蚁穴;星星之火,亦能燎原。生而强者不可骄纵,满则溢,骄必败。

历史兴衰,朝代更选,从来都是强弱之间的变化。由强变弱,往往在于微小之处,指挥者的优柔靠断使同盟国在加里波利之战中陷人僵局;由弱变强,往往在于不舍和,越王勾践卧新尝胆,三干越甲可看吴。合抱之木,生于老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哪有天生的功成名就,唯有磨砺出高强。一栋楼,始于平地,始于一一瓦,始于一拥钢筋,一袋水泥,始于工人、机械一日又一日的修筑,万丈高楼才能日夜拔高,才有火神山、神山之神速。

由达.芬奇面鸡蛋的故事,我们明白了,一幅由一笔一面积累,要每日每夜刻苦,几春几秋坚持;由王之练书法,我们道了,每日持笔,一点一滴,池水也被杂黑;由孙悟空学艺,我们懂得,武功神力,也是由无力对付妖怪到一跟头十万八千里而来。

秦始皇一开始也是一位励精图治的明君,从统一天下到一统货币、文字和车轨,何其强大!但他赞书坑情以绝文明,修筑长城劳民伤财,残暴好战,强征营役,以至百姓苦不言,终成暴君。最终秦二世被几百苦役斩木揭华,一招打败,何其弱小!一个伟大的朝代从神坛落人深湖,以至身死国破,强大转变成为弱小。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也是由小变大的典范。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多年发展,由小到大,世人历历在目。从实现民族独立到坚持改革开放,从提出“一带一路”到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承担大国责任,中国砥前行,任何整臂不可朋拦。

在,将要全面建成小社会之际,校情突装。然而,我们封城居家,全民抗较,措施合理,及时控制较情,恢复生产和生活,较情反而促使我国发展迈上新台阶。

强不自喜,弱不自悲。积避步,至千里,合小我,筑大国,强程国家就在眼前。

佳作点评

内容:强弱转换,辩证思考。考生审题严密,抓住材料内核,论述在一定条件下,强弱的转变,先天不足,后天努力,事物的变化在量变到质变之间发生,强弱也在人们的意志和努力之中发生。

表达:语言多变,短句有力。考生语言功底很深厚,表达能力很强,使用短句,善于准确概述事件和故事,每一个事件,只需要短短几句话,就说清道明,论证独特。

特征:材料丰富,论证充分。这篇议论文,概述事件很简明,举例论证很充分,由绘画、书法、武功到国家、社会的变化,层层深入,步步推进。

篇13:江苏高考语文优秀作文

每一个时代都需要英雄,弱小者,需要英雄引领,才能不断壮大;强大者,如果缺少正确引领,就会滥用强而转弱,或者因为疯狂而毁灭。

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文章《体育之研究》,研究体育锻炼可以转弱为强,滥用强而遭失败,富有真知灼见。回想百年之前的中国,被坚船利炮打破大门,成为“东亚病夫”,被动挨打,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的欺凌、霸凌。

戊戌变法的七君子之一谭嗣同,苦于国家图强而民不自觉,自愿以死报国,用鲜血教育民众,但是他的义举却遭受百姓围观、讥笑;所以,鲁迅先生说,无论多么强壮的国民,倘若麻木不仁,就只能做看客和示众材料,痛心疾首于国民弱小而麻木,一盘散沙。

然而,先贤们前仆后继,奋起救国救民,有实业救国,有教育救国,有科技救国等,孙中山更用心,他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而奔走号呼,激起民众的反抗意志和独立求存的信心,终于推翻强大的封建王朝。

僵死之封建余孽,还在做垂死挣扎。先进的中国共产党捧着马克思主义,把拯教中华,富国强民作为纲领,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不谋而合,于是国共两党联合共同消灭封建军阀,可是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他逆时而动,复辟帝制,但是好梦不长,在人民的怒火之中梦断人亡,成为时代的小丑。

还是鲁迅先生说得好,要振兴中国,首先要改变人们的思想,我们要自信,要自强,要自立,要革新,在思想上需要时代的巨人,才能振臂一呼,应者云集,打败一切反动派。

时代需要英雄,呼唤民主、科学,更欢呼借鉴外国的长处,让自己变得强大,师夷长技以制夷,这样,我们一个落后的农业弱国,在时代英雄毛泽东、朱德等人的领导下,通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打败了貌似强大的日本军国主义,用小米加步枪打赢国民党的飞机加大炮,新中国终于建立起来。

不义者,失义者,无论多么强大,最后只能在人民面前瑟瑟发抖,弱者何以能够取胜?因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人民的力量无比强大。

当今世界,需要热爱和平之英雄,带领爱好和平的人民,打败一切破坏和平,谋求霸权的寡头,他们冒天下之大不韪之霸王,树敌过多,自掘坟墓,一定会被热爱和平的世界人民所唾弃,一定会滥用强而自取灭亡。

佳作点评

立意明确,内容厚实。考生回顾百年历史,借历史事实来论述自己的观点。英雄引领新时代,真正的英雄,不惧牺牲,甘于奉献,顺应历史潮流,符合时代的愿望,带领民众去战胜敌人,推动社会发展壮大。

叙议结合,对比议论。文章用弱小和强大都需要英雄引领开篇,对照议论,引出论题,然后按照时间顺序,概述历史事实,论述不同时代的英雄做出了不同的贡献,有正有反,对照议论,突出论点。

概述历史,语言精练。在概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时候,考生注意到一是要言不烦;二是分析透彻,准确把握题旨;三是用事件说话,实时议论生发,点出事件意义和人物贡献,一语中的。

篇14:江苏高考语文优秀作文

中国,有着数千年辉煌文明之大国,有着四大发明著称于世的强国,在时针拨向1840年之际,随历史之舟驶入了近代的浅滩。不料,这艘华夏古船却突遭飓风,千疮百孔。彼时大厦将倾,在外有列强环顾窥伺,在内有政府腐败无能。国将不国,民无所依,万国来朝的强国转解沦落为任人宰割之弱国。朱门酒肉仍臭,路有饿殍无数,亡国灭种的阴影笼罩于国人头上。洋务运动图强军,戊戌变法谋革新,有识之士对时代的反省,竭力救亡图存,终究未能为中国找到正确的出路。

为何?因为他们都忘记了由弱转强的至理在于“增益其所不能”的自强。

故而,《体育之研究》有两句格言振聋发聩,流行至今:“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让强者得以“增益”的,不仅应有好体魄,更应有好精神。二者不是孤立存在,而是互为因果。洋务运动只图强军,戊戌变法徒谋革新,在偏颇的道路上“增益自身”,走出的自然是曲折的道路。练就好体魄,“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之志便有了根基,既有报国豪情,自然更知晓强身健体之重要,精神与体魄各自得以增益,由国贫民弱变国强民盛便指日可待。所谓“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是也。

时针再次拨向19,那是十月革命的星星之火还未成燎原之时,伟人毛泽东却已经清醒认识到,要改变这个糟糕透顶的世道,让华夏从羸弱走向强盛,必然需要一场轰轰烈烈的血与火的革命,有理想又有体魄之青年才是国之希望。“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虽万马齐喑,风雨如晦,毛泽东仍预言,有志青年不必是天生的强者,只要“增益其所不能”,改变了自己,便意味着改变了国家。

昔日毛泽东之断语,在时针拨向之际依然是惊雷在耳。今日中国,从一穷二白到国富民强,从一贫如洗到全面小康,无不体现着“增益其所不能”的自强。今日中国,公路成网、高铁飞驰、巨轮远征、战机翱翔、嫦娥登月、北斗问天……古老的土地上处处是活跃的创造。虽然强盛的时代给予了我们富足的生活,但自得其满又“滥用其强”,在这繁华盛世“躺平”“佛系”,那么“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的谶语必然再次落在个人和国家头上。

故此,每时每刻,吾辈都应秉承“增益其所不能”的自强。唯其如此,广袤的大地上才可再次书写神州的华彩 篇章。

佳作点评

一线串珠,内容丰富。文章的一大亮点是以“时针指向……”来串联起了1840年、1917年、21世纪三个时间节点,分别点出1840年后图强国却无法自强,最终“由强转弱”,1917年谋自强后让中国逐步发展,21世纪以来谋自强让国力全面提升,终于“由弱转强”,“自强”贯穿全文,串联了全文主线。

立意高远,视野开阔。考生在写作时选择宏观落笔,先从中国曾经的衰败和救亡图存着手,引出“由弱转强的至理在于‘增益其所不能’的自强”,接着笔锋一转,以材料中《体育之研究》引出“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才是救国之道,然后结合时代“增益其所不能”的自强的表现,最后再号召我们秉承这种精神。立意高且行文深,十分出色。

篇15:江苏高考

2010高考录取查询-江苏2010高考

这个难!但是他可以知道被那家录取!上江苏考试院查

我一朋友知道高考分数(是二本成绩)了,但是忘记了自己填的是哪几家学校了,请问怎么能知道自己当时填的是哪几家学校?

很急的,请大家帮忙!

请说得详细一点啊谢谢哦!查到录取情况了!上江苏教育网查询一下填志愿系统里有查看志愿啊2010高考录取查询

篇16:江苏高考语文诗词鉴赏

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

刘禹锡

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

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莫言堆案无余地,认得诗人在此间。

注:堆案,堆积案头,谓文书甚多。

(1)联系全诗,概括作者“开颜”的原因。(4分)

朋友新居落成;周围景色优美;自己心情闲适;主人品味高雅;宾主志同道合。

(2)简要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4分)

选取景物,铺陈描摹(一渠水、数点山、碧松、红药);移步换景,富有层次(由远及近、由外而内);虚实结合,寓情于景(通月朗、待春还)

(3)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3分)

赞美恭维之意;羡慕向往之情;志趣相同之感。

篇17:江苏高考语文诗词鉴赏

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

韦应物 李商隐

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 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

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沧江白石樵渔路,日暮归来雨满衣。

(1)请简要分析第一首诗中作者情绪的变化过程。(3分)

乘兴而往——怅惘不遇——欣赏叹慕。

(2)第二首诗中从哪些地方可看出“隐者”的身份?请简要概括。(3分)

城里少有人知:家住深山;与渔樵为伍;居室简陋。

(3)请分别赏析两首诗结句的表达效果。(5分)

第一首诗的结句,通过描写友人住处环境,揭示其诗歌独特风格的成因,并暗寓对 友人品性的赞颂。第二首诗的结句,通过描写诗人不遇隐者、日暮归来而雨湿衣衫的情景,突出访人的执着和情怀的深挚(或:通过想象隐者日暮归来而雨湿衣衫的`情景,展示其生活情趣)。

()

篇18:江苏高考语文诗词鉴赏

9.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醉 眠

唐 庚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馀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

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

注:唐庚,北宋文学家,此诗为其谪居惠州时所作。

(1) 说明“山静似太古”一句的含意。(2分)

用远古时期的宁静写出山中的幽静。(2分)

(2)“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一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境?(4分)

表达了厌恶官场、追求恬淡的心境。(4分)

(3)《宋诗钞》中说唐庚的诗“芒焰在简淡之中”,即平淡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激烈情感,试结合本诗作简要分析。(4分)

“门掩世味”、“拈笔忘筌”暗含诗人难忘世事,透露幽愤不平之气;全诗却以“山”、“馀花”“好鸟”等闲适悠远的意象,形成一种简朴的风格,意味平淡深长。(4分)

9.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

梦江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1) 词中“恨极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2分)

思念远隔天涯的心上人的怅恨之情。(2分)评分建议:只答“怅恨之情”得1分。

(2) 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

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临水看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象。(4分)评分建议:分析准确得2分,形象概括得当得2分。

(3) 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4分)

借景抒情。把天涯之思投向无边无际,以碧云摇曳表现心绪的不宁,以碧云斜落表现心情的的低沉。(4分(表现手法解说准确得1分,后面三点意思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3分。

()

篇19:江苏高考语文诗词鉴赏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忆李白

杜 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注:庾开府、鲍参军:指瘐信、鲍照,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

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

论文:此处指论诗。

(1)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3分)

①诗坛地位,无人可比;②诗的思想情趣,洒脱不凡;③诗歌风格,清新、俊逸。(3分)

评分建议:每答对1点中的两个方面给1分。

(2)“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4分)表达了双方翘首遥望的思念之情;作者思念友人李白,(1分)想象李白也在思念自己。(1分)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2分)

(3)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3分)

立足于诗,怀念李白:从赞美李白的诗歌开始,(1分)转为对李白的思念,(1分)最后以渴望相见、切磋诗艺做结。(1分)

()

篇20:江苏高考语文诗词鉴赏

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 魏 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2分)

橘柚香(1分)。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1分)

(2)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4分)

惜别知音,借酒浇愁;(2分)凄凄风雨烘托悲凉的心情。(2分)

(3)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4分)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2分);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2分)

篇21:江苏卷语文高考作文题

检点是一粒种子,能够让你收获粮仓;检点是是一捧清泉,能够让你享受清凉;检点是一缕阳光,能够让你拥有温暖。人要学会检点自己,才可以完美地生活在这复杂的社会中。

检点,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勾践,兵败于会稽山之后,成为吴王的战俘和奴仆。为了取得夫差的信任,尽心尽力伺候夫差,还不惜为夫他尝粪试药,尽管如此,勾践一直没有忘记自己心中的信念。皇天不负有心人,越王勾践最终取得了吴王夫差的信任,被放回越国。回到越国,他并没有忘记自己心中的信念,时时刻刻都检点着自己的不足,然后,他整顿军队,修改制度,越国开始呈现一片繁华的景象,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最后勾践率领三千越兵攻打吴国,取得大胜,有了“三千越甲吞吴”的赞誉。为什么越国能死而复活?是因为勾践学会检点自己的不足。因此,我们要取得成功,就必须学会检点。

检点,是一条雨后的美丽彩虹。贝多芬,一个天真烂漫的孩子,他从小就受到母亲的感染而热衷于音乐,对音乐有一番独特的热爱,但不幸的是,有一天他突然失聪了,这对于一个热爱音乐的人来说是多么沉重的打击啊。不过他没有气馁,通过寻找各种方法去感知音律,创造了著名曲子《月光曲》,成为著名的音乐家。他成功,但并没有骄傲,也不盛气凌人,而是时时刻刻地去检点自己自身的不足,不断的改进,检点、检点,再检点,在检点中不断地取得进步,他的名气也越来越大。为什么贝多芬可以克服自身的不足,成为著名的音乐家?是因为贝多芬学会检点自己的不足,克服自身的缺陷。因此,在我们有缺陷时要取得成功,就要学会检点。

检点,是一条宽广的阳光大道。海伦凯勒,一个活泼的女孩,拥有与同龄人一样的幸福童年,但是幸福与不幸只有一墙之隔,不幸往往会降落到幸福人的身上,她在忽如其来的一天沉浸于一个既寂静又黑暗的世界中,她失明又失聪,但她不丧气,检点自身的缺陷,弥补自己的不足,她通过用手触摸认识字,完成了许多作品,其中有著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她因此成为著名作家,成名之后,她依然不忘检点自己,她明白只有时时刻刻检点自己,才可以成功,才不会失去自我。为什么海伦凯勒能把自身的缺点变为优点去取得成功?是因为海伦凯勒学会检点自身的缺陷。因此,存在缺陷时要取得成功,就一定要学会检点,检点,让人生更美丽。

学会检点,铸就美丽人生。学会检点,成为绝世佳人。学会检点,享受精彩人生。

篇22:江苏卷语文高考作文题

在我们的身边,一定存在着这样一种人:他们往往低调内敛,踏实沉稳。平常沉默似寂,不显山露水,却做出骄人的成绩。在我们惊讶于他们的才华时,殊不知他们隐藏了多少锋芒。腹有诗书气自华。诗书带给他们的,是沉着的心境、过人的涵养和一鸣惊人的实力。露,固然华丽,但隐藏的华丽更为惊艳。

佛曰:“不可说。”

杨绛说:“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真正站在金字塔顶端的人往往选择隐藏实力,过平淡如水的生活。死亡是真相,突破虚假繁荣。你将会知道将华丽隐藏起来时,生活也变得不那么聒噪。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内心的平静十分难得。你将华丽隐藏,依旧挡不住自身因显露出的一点而散发出的光芒。

古时的文人墨客偏爱隐居。选一处深山老林,植几株桑柳,与飞鸟作伴,和微风同行。陶渊明,东晋诗人。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去官职选择隐居。他把华丽隐藏,他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模样。

你生而为龙,即使一朝瞎目断爪,折断双翼,坠入浅滩,龙依然是龙。即使把华丽隐藏起来,你也依然是你。

江一燕,一个光鲜亮丽的明星。在广西巴马山区支教了八年。她隐去华丽,放低姿态,去乡村支教。孩子们亲切的称她为“小江老师”。她还在国家地理全球摄影大赛中获奖,是获奖选手中唯一的女摄影师。

你听,世界太吵了,孤独那么必要。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娱乐圈中的部分人士绞尽脑汁博取眼球以此提升知名度,无良商家绞尽脑汁研究如何坑害无辜的消费者来获取利益,缺乏修养的“网红”绞尽脑汁挖掘人的下限往自己脸上抹黑。但就是在纷乱的社会中,总有一些人将华丽隐藏,干出一番事业。

华丽本应被展现,才华本应被肯定。但,内心的平静也十分必要。将华丽隐藏,在适当的时机稍稍展现。你会发现,那里,还有一片更广阔美好的天空。毕竟,你是你自己的,别人无权评判。孤独与生俱来,灵魂只应独行。

篇23:江苏卷语文高考作文题

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唐太宗虚怀纳谏,广招贤才,最终开辟了贞观之治;毛主席勇于纠正自身,敢于承认错误,最终千古流名;范仲淹不畏权贵,不求名利,最终获得世人的尊重。“检点”即检查约束,检点自身,使我们的生命更精彩,更灿烂。

检点自身,他重获新生,成为新一代霸主。

他叫勾践,曾是越国的国王,在一场吴越交战中败于吴国。为了让他的子民不受吴国的凌辱,他甘受欺负,做吴王夫差的奴仆,为他端茶送水,喂马洗衣。在他为奴的生活里,他一次又一次的约束自己,尽量做到最好,终于取得吴王的信任,释放他回到越国。回去以后,他奋发图强,穿布衣,吃白食,尝苦胆,他在暗中购买兵马,只为有一日洗清国辱,终在588年,大败吴兵,登上了一方霸主之位。

越王勾践,善于检点自身,敢于承认,勇于改错,为他赢得一方霸主的美称,让他名流千古。“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更成为他的至理名言。

检点自身,他放弃名利,归隐田园。

他叫陶渊明,曾是朝廷的大臣,因看不惯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败,亦然放弃高官俸禄,放弃名声利望,踏着心中美好的梦想,奔赴田园,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开辟了“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世外桃源。

田园诗人陶渊明,善于检点自身,坚持自己的人格,在黑暗污浊的社会中依然保持着高尚的节操,为世人留下了一个悠然的身影,保住了世人心中那份高尚的品格,那份翠绿的田园。

检点自身,他满怀愧疚,留下一身孤寂的影子。

他叫刘翔,曾经的飞人。在经历北京奥运会和伦敦奥运会的失意而无法继续比赛之后,这个跨栏飞人,遭受到中国人民的指责,此时,有谁曾想过他也是世界冠军,也曾破世界纪录?此时,他缓缓站立起来,满怀着深深的愧疚走下赛场,他走下的每一秒都透露着凄凉。可是,倘若他能善于检点自身,善于承认自身的旧伤而无法参赛,又岂会这般孤寂?

历史的长河,记载着无数人的一生,有平凡,有伟大,有崎岖,有顺畅,有悲伤,有快乐……而我们,若要使自己的生命更精彩,就更需要善于检点自身,约束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加美好。

检点自身,我们终会明白自身的价值所在。

篇24:江苏高考语文考前练习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去年11月份以来,沪、深股市大盘一直处于调整阶段,中间出现的几次大幅 ,使广大股民心惊肉跳,犹豫不定。

儿童从小就开始学习古诗词,不仅是在练就“童子功”,更是在培养兴趣,它是一个 的过程,让儿童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有益的影响。

《寂静的春天》是蕾切尔.卡森满怀悲悯地敲给这个越来越物质化的世界的晚钟。她说,她希望上帝赐给每个孩子以惊奇之心,而且一生都不会被 。

娱乐节目《最强大脑》凭借其独特的内容,新颖的形式以及选手们的精彩表现,在众多选秀类节目中显得非常突出,给观众带来了 的审美感受。

A.振荡 循序渐进 摧残 耳目一新 B.震荡 潜移默化 摧毁 耳目一新

C.震荡 循序渐进 摧毁 焕然一新 D.振荡 潜移默化 摧残 焕然一新

2. 中国古人的名与字之间往往存在某种内在的联系,下列名与字对应正确的一组是(3分)

a1.晁补之 b1.尤袤 c1.朱熹 d1.张九龄

a2.元晦 b2.子寿 c2.延之 d2.无咎

A.a1/d2 b1/ c2 c1/ a2 d1/b2 B. a1/a2 b1/c2 c1/b2 d1/d2

C.a1/c2 b1/ d2 c1/b2 d1/a2 D. a1/a2 b1/d2 c1/c2 d1/b2

3.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世界上的书籍浩如大海, 。其实,形成个人趣味与养成读书癖好是不可分的。

①喜欢读什么书②能体现自己的个性和兴趣③再热中的书迷也是不可能穷尽的④不论范围是宽是窄,都应该有自己的选择⑤读书时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⑥我们只能尝其一瓢,品其一粟

A.⑥⑤①④②③ B.③⑥⑤①④② C.③⑥④⑤①② D.⑤①④②③⑥

4. 阅读下图中的信息,根据连贯得体的要求补全图下的话语。(不超过40个字)(3分)

有研究者对某省高考作文进行了抽样分析,对考生作文失分情况作了如下统计:

考生高考作文失分的几种因素

项目名称 具体内容 所占比例 语言表达 句子、词汇、修辞 49.45% 层次结构 层次、过渡 11.65% 思想内容 中心、材料、分析 33.90% 其 他 书写、标点 5.90% ……为了表达我的一点什么“意思”,会有所夸大,有所削减,有所改变,会加入我的假设,我的想象,这就是现在通常所说的主体意识。但我的主体意识总还是和某一活人的影子相粘附的。完全从理念出发,虚构一个或几个人物来,我还没有这样干过。

二、名句名篇默写

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李白《蜀道难》)

(2)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孟子.鱼我所欲也》)

(3)最是一年春好处,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4)今年欢笑复明年,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 ,偏信则暗。(司马光《资治通鉴》)

(6)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 。(苏轼《赤壁赋》)

(7)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欧阳修《醉翁亭记》)

(8)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三、古诗词鉴赏

7.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禁中夜作书与元九①

白居易 心绪万端书两纸,欲封重读意迟迟。 五声宫漏初鸣后,一点窗灯欲灭时。

得乐天书②

元稹

远信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何如。 寻常不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

(注)①白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五年,时好友元稹因得罪权贵被贬为江陵士曹,尚在翰林院任职的白居易连续上书施救未果后而作。②元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年,那年三月元稹被贬谪到通州(今四川达县),而八月,他的挚友白居易也从长安贬斥江州(今江西九江)。

(1)白诗后两句蕴含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情感?(3分)

(2)元诗围绕“得乐天书”描绘了哪几个场景?(3分)

(3)请分别赏析“欲封重读意迟迟”和“远信入门先有泪”的表达效果。(5分)

四、现代文阅读

儒家与现代人生

傅佩荣

①由孔子所奠基的儒家学说“究竟”有何主张?它对现代人还有指导作用吗?

②首先,它的历史际遇十分复杂,从西汉董仲舒倡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儒家就受到统治者的青睐与利用,扮演安定社会的主导思想。二千多年的专制政体可以用“阳儒阴法”一词来描述,表面打着儒家的招牌,内里采取法家的手段,一旦国家陷入困境,就把责任推给了儒家。在这种情况下,儒家的诠释,为了配合统治阶级的需要,形成僵化而封闭的教条,也就不足为怪了。于是,一般人对儒家的印象就异化为:重视群体和谐而忽略个体差异,讲究人情面子而忘了真诚坦荡,最后沦为不讲道理的三纲五常,不分黑白的酱缸文化。

③其次,现代人生在西方文化主导及全球文化交融的大背景下,变得既丰富又复杂。我们身处其中,容易觉得忙碌、盲目而茫然。许多学者以“后现代主义”一词为其标签,意思是:没有任何观点可以免于被质疑与否定,由此形成价值中立或“只问事实不问价值”的现象。因此,如果我们能从儒学中找到“解药”,那将不但是我们之幸,也是全人类的福音。

④其实,孔子在重视群体和谐时,并未忽略个体的主体价值;若不谈行动者的主体,人生又如何可能建构真善美圣等价值呢?

篇25:江苏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江苏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随堂演练

(浙江瑞安中学高三期中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母 亲

莫 言

①我5岁的时候,正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地紧缩。

②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以忘却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我母亲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战争、饥饿、疾病,在那样的苦难中,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活下来,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她在饥肠辘辘、疾病缠身时还能歌唱?我在母亲生前,一直想跟她谈谈这个问题,但每次我都感到没有资格向母亲提问。

③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那时候我们家正是最艰难的时刻,父亲被人诬陷,家里存粮不多,母亲旧病复发,无钱医治。我总是担心母亲走上自寻短见的绝路。每当我下工归来时,一进门就要大声喊叫,只有听到母亲的回答时,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有一次下工回来已是傍晚,母亲没有回答我的呼喊,我急忙跑到牛栏、磨房、厕所里去寻找,都没有母亲的踪影。我感到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不由地大声哭起来。这时,母亲从外边走了进来。母亲对我的哭泣非常不满,她认为一个人尤其是男人不应该随便哭泣。她追问我为什么哭。我含糊其词,不敢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理解了我的意思,她对我说:“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这是一个母亲对她的忧心忡忡的儿子做出的庄严承诺。现在,尽管母亲已经被阎王爷叫去了,但母亲这句话里所包含着的面对苦难挣扎着活下去的勇气,将永远伴随着我,激励着我。

④在那些饥饿的岁月里,我看到了许多因为饥饿而丧失了人格尊严的情景,譬如为了得到一块豆饼,一群孩子围着村里的粮食保管员学狗叫。保管员说,谁学得最像,豆饼就赏赐给谁。我也是那些学狗叫的孩子中的一个。大家都学得很像。保管员便把那块豆饼远远地掷了出去,孩子们蜂拥而上抢夺那块豆饼。这情景被我父亲看到眼里。回家后,父亲严厉地批评了我:“人应该有骨气、有尊严地活。”爷爷也严厉地批评了我。爷爷对我说:嘴巴就是一个过道,无论是山珍海味,还是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都是一样的,何必为了一块豆饼而学狗叫呢?人应该有骨气!他们的话,当时并不能说服我,因为我知道山珍海味和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并不一样!但我也感到了他们的话里有一种尊严,这是人的尊严,也是人的风度。人,不能像狗一样活着。

⑤饥饿的岁月使我体验和洞察了人性的复杂和单纯,使我认识到了人性的最低标准,使我看透了人的本质的某些方面。我的父母、祖父母和许多像他们一样的人,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这些普通人身上的宝贵品质,是一个民族能够在苦难中不堕落的根本保障,也正是文学的灵魂。

(选自,有删改)

1.文章第①段,母亲捶打野菜情景的描写很有特点,试作赏析。

解析:“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是从视觉的角度来写,“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是从嗅觉的角度来写,“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是从听觉的角度来写。

答案:从听觉、视觉、嗅觉方面描写母亲捶打野菜的情景,构成了一幅有动作、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劳动场面。

2.第③段中,画波浪线句子“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在文章结构和内容上有何作用?

解析:首先从结构作用的角度来考虑,是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然后从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角度来分析即可得出结论。

答案:照应前文“正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引出下文我对母亲的担忧;体现生活的艰难、人性的脆弱,反衬母亲的坚强。

课案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特别的礼物

郁葱 译

早上,阿尔琼被收音机定时的7点新闻闹醒。他摸着旁边空空的枕头,才想起妻子出差了。

玛洛比此刻正在奥兰多,她早就起来了,但她怕打扰丈夫阿尔琼休息,一直等到7点才拨通家里的电话,因为今天是他的生日。结婚27年了,她从未忘记过。不能与丈夫一起庆贺他的53岁生日,她感到很遗憾。好在今天晚上她就可以回家了。

电话响了,阿尔琼拿起听筒。“祝你生日快乐!”电话另一端唱道道。“谢谢你,亲爱的。你还好吗?你什么时间回来?”所有的话都一下涌到阿尔琼的嘴边。

“我一切都好。我乘坐的航班晚上7点28分到菲尼克斯,八点半就可以到家了。记得给药店打电话给你送药,你的药明天就该吃完了。回家后,我与你一起到外面吃晚饭。”

“啊,太好了,”他说,“我一直想去昌德尔大街上新开的巴西餐馆品尝一下那里饭菜的味道呢。”

玛洛比最后还提醒他别忘了按时吃药,因为她仍然认为他什么都不能自理。

他像往常一样,吃过早饭后就把药服了;他的心脏随时都可能出问题。医生说他需要做心脏移植手术,而且越早越好。他已经在全国心脏移植登记名录上等待了两年。他每天都随身带着呼机,因为很快就该轮到他得到新的心脏了。很久以前,在一个要好的朋友因肾脏衰竭而死亡后,他和玛洛比就签约死后将器官捐献出来。

就在他要出门时,女儿希卡来电话祝他生日快乐。她现正在旧金山的大学学医,她是他的骄傲。下午,医院的一名护士来电话,说他们得到一个好消息——有心脏了,今天晚上就可以做移植手术。终于等到心脏了,他异常兴奋。护士告诉他,心脏正在送来的路上,他必须到医院办理入住手续。他赶紧给妻子打电话,可她的手机关机。可能正在回家的路上。于是他给她留了一条短信:“玛洛比,你一定不会相信,我得到了最好的生日礼物。医院说他们为我找到了一个心脏,并马上要做移植手术。晚上吃饭的事只好取消了,我们以后再吃。医院见。”

然后,阿尔琼又给他最要好的朋友沙姆打了个电话,沙姆坚持放下工作陪阿尔琼去医院。阿尔琼住进医院之后,医院就为他开始做手术前的.准备工作。现在就等着心脏送到后就进手术室了。得知阿尔琼要做心脏移植手术的消息之后,其他好几个朋友也都急忙赶到医院。沙姆也已去机场接玛洛比了。女儿明天上午就到。晚上7点45分,护士来说,心脏已经到了,正在送往医院的路上。

手术很成功。真是奇迹,他的身体对新心脏没有任何排斥。阿尔琼慢慢开始从手术的麻醉中醒过来。他睁开眼,感到嘴很干。

护士走到他跟前,问他需要什么。“水和我的妻子。”他艰难地用嘶哑的声音说。护士给他拿来一些冰沙,并把沙姆叫来。他用质问的眼光看着沙姆:“玛洛比在哪里?”“她很快就到,你现在应该好好休息。医生说手术很成功。祝贺你!”沙姆说。

两个星期后,阿尔琼回到家里。他的心脏手术恢复得很好,但他却闷闷不乐。家里没有玛洛比,显得很空。玛洛比再也没有回来,实际上,她已经部分回来。就在玛洛比回家去机场的路上,不幸遭遇车祸。一辆快速行驶的小轿车迎面与她相撞,她被紧急送往医院,但已经无法抢救。她的大脑彻底受损。医院从她的驾驶执照上得知,她是器官捐献者。于是,他们把她的器官留了下来。阿尔琼正好是等待移植心脏名单的下一个——死者的血型等情况正好与他相匹配,所以。心脏便给阿尔琼送来。

得知这一切,阿尔琼悲痛欲绝。他坐在椅子上看着窗外,想起了30年前他们在加尔各答大学读书的时光。他们刚开始恋爱,就赶上他的生日。

她问他:“生日想要什么?”

“我想要你的心。”他回答。

他还记得玛洛比在听到这句话时,羞怯地低着头笑的样子。她是多么美丽,多么可爱!

想到这里,眼泪不由自主地从他眼里流了下来。

1.小说第四段,妻子玛洛比“记得给药店打电话给你送药,你的药明天就该吃完了”这句话是一个细节描写,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这句话的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情节结构的能力。“记得给药店打电话给你送药,你的药明天就该吃完了”这句话是一个细节描写,同时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情节。情节的作用一般要结合主旨和形象考虑,本文中妻子对丈夫的关心以及夫妻之间的真情可见一斑,结构上因为文段主要在文章开始,所以主要是铺垫。

答案:①从内容来看,这句话表现了玛洛比对丈夫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相濡以沫的爱;

②从结构来看,这句话为后文写阿尔琼有心脏病、需要做心脏移植手术的情节作了铺垫。

2.小说情节设计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试各举两例说明。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艺术特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题目思考难度并不大,关键是考生要能条分缕析,分析恰切,比如题干要求是“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那么回答时要紧扣这一关键词,不能答非所问。还有就是概括一定要简洁、针对性强。

答案:意料之外:①玛洛比在赶回家为丈夫过生日的路上出了车祸,这是偶然发生的意外事故。②阿尔琼移植的心脏碰巧是妻子的而不是别人的,这也是意想不到的。

情理之中:①阿尔琼心脏有病需要做心脏移植手术,而且已经等了两年,这就为后文作了铺垫,使他作心脏移植手术的情节成为必然。②第七段最后一句“很久以前,在一个要好的朋友因肾脏衰竭而死亡后,他和玛洛比就签约死后将器官捐献出来”,也就为后文写玛洛比在出车祸后献出器官(心脏)的必然性埋下了伏笔。

3.读了这篇小说,有何感悟?请结合作品谈谈你对小说主题的理解。

解析:本题考查对主题的理解能力。小说主题是靠人物形象来体现的,本文主要是塑造了一对相亲相爱27年的夫妻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夫妻二人相濡以沫,细致关怀,“很久以前,在一个要好的朋友因肾脏衰竭而死亡后,他和玛洛比就签约死后将器官捐献出来”又可以看出二人不同寻常的博爱。所以本文主要是赞美这种真善美。

答案:①珍惜拥有,忠于爱情和家庭。②爱是奉献。③人对社会要有爱心和责任。(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

4.选出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A.小说有一些细节描写,比如阿尔琼摸身边空空的枕头,玛洛比为不打扰丈夫休息而推迟打电话的时间等等,这些细节描写很好地表现了他们夫妻之间的爱。

B.小说标题“特别的礼物”的“特别”之处主要在于需要做心脏移植手术的人在生日那一天得到了可以移植的心脏,而且是他妻子生前签约捐献给他的。

C.阿尔琼出院后回到家里,但“家里没有玛洛比,显得很空”。这个“空”字具有双关的意义,既是房间因没有妻子而显得空,又是阿尔琼因妻子去世而失落的心理。

D.小说结尾“想到这里,眼泪不由自主地从他眼里流了下来”,阿尔琼内心充满了愧疚、悔恨之情。

E.小说对玛洛比遭遇车祸的情节没有按时间顺序来写,而是用补写的方法来写,这样就在前面设置了悬念,以便为后文给读者造成强烈心理震撼而蓄势。

解析:BD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学类作品的分析综合能力,重点是对文章的理解。B项“签约捐献给他”的说法不妥;D项他的心情是复杂的,怀念、感激、不舍、愧疚等情绪交集在一起,选项表述片面。

篇26:江苏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9江苏高考语文试题

语文I试题

注 意 事 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8页,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6题,第12题,第15题~第16题,第18题~第19题,共11题)、非选择题(第7题~第11题,第13题~第14题,第17题,第20题~第21题,共10题)两部分。本卷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名字、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第1题~第6题,第12题,第15题~第16题,第18题~第19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提到桃花源,许多人会联想到瓦尔登湖。真实的瓦尔登湖,早已成为 ▲ 的观光胜地,梭罗的小木屋前也经常聚集着 ▲ 的游客,不复有隐居之地的气息。然而虚构的桃花源一直就在我们的心中,哪怕 ▲ 在人潮汹涌的现代城市,也可以获得心灵的宁静。

A.名闻遐迩 闻风而至 杂居 B.名噪一时 闻风而至 栖居

C.名噪一时 纷至沓来 杂居 D.名闻遐迩 纷至沓来 栖居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在南方,芭蕉栽植容易,几乎四季常青。 ▲ 至于月映蕉影、雪压残叶,那更是诗人画家所向往的了。

①它覆盖面积大,吸收热量大,叶子湿度大。

②古人在走廊或书房边种上芭蕉,称为蕉廊、蕉房,饶有诗意。

③因此蕉阴之下,是最舒适的小坐闲谈之处。

④在旁边配上几竿竹,点上一块石,真像一幅元人的小景。

⑤在夏日是清凉世界,在秋天是分绿上窗。

⑥小雨乍到,点滴醒人;斜阳初过,青翠照眼。

A.①③②④⑥⑤ B.①④②③⑥⑤

C.②①④③⑤⑥ D.②③④①⑤⑥

3.下列诗句与“悯农馆”里展示的劳动场景,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②种密移疏绿毯平,行间清浅縠纹生

③分畴翠浪走云阵,刺水绿针抽稻芽

④阴阴阡陌桑麻暗,轧轧房栊机杼鸣

A.①织布②插秧③车水④打稻 B.①织布②车水③插秧④打稻

C.①打稻②插秧③车水④织布 D.①打稻②车水③插秧④织布

4.阅读下图,对VR(即“虚拟现实”)技术的解说不正确的是一项是(3分)

A.VR技术能提供三个维度的体验:知觉体验、行为体验和精神体验。

B.现有的VR技术在精神体验上发展较快,而在知觉体验上发展较慢。

C.VR技术的未来方向是知觉体验、行为体验和精神体验的均衡发展。

D.期许的VR体验将极大提高行为体验的自由度和精神体验的满意度。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临川汤先生传

邹迪光

先生名显祖,字义仍,别号若士。豫章之临川人。生而颖异不群。体玉立,眉目朗秀。见者啧啧曰:“汤氏宁馨儿。”五岁能属对。试之即应,又试之又应,立课数对无难色。十三岁,就督学公试,补邑弟子员。每试必雄其曹偶。庚午举于乡,年犹弱冠耳。见者益复啧啧曰:“此儿汗血,可致千里,非仅仅蹀躞康庄也者。”

丁丑会试,江陵公①属其私人啖以巍甲而不应。曰:“吾不敢从处女子失身也。”公虽一老孝廉乎,而名益鹊起,海内之人益以得望见汤先生为幸。至癸未举进士,而江陵物故矣。诸所为附薰炙者,骎且澌没矣。公乃自叹曰:“假令予以依附起,不以依附败乎?”而时相蒲州、苏州两公,其子皆中进士,皆公同门友也。意欲要之入幕,酬以馆选,而公率不应,亦如其所以拒江陵时者。

以乐留都山川,乞得南太常博士。至则闭门距跃,绝不怀半刺津上。掷书万卷,作蠹鱼其中。每至丙夜,声琅琅不辍。家人笑之:“老博士何以书为?”曰:“吾读吾书,不问博士与不博士也。”寻以博士转南祠部郎。部虽无所事事,而公奉职毖慎,谓两政府进私人而塞言者路,抗疏论之,谪粤之徐闻尉。居久之,转遂昌令。又以矿税事多所蹠戾②,计偕之日,便向吏部堂告归。虽主爵留之,典选留之,御史大夫留之,而公浩然长往,神武之冠竟不可挽矣。

居家,中丞惠文,郡国守令以下,干旄往往充斥巷左,而多不延接。即有时事,非公愤不及齿颊。人劝之请托,曰:“吾不能以面皮口舌博钱刀,为所不知后人计。”指床上书示之:“有此不贫矣。”公于书无所不读,而尤攻《文选》一书,到掩卷而诵,不讹只字。于诗若文无所不比拟,而尤精西京六朝青莲少陵氏。公又以其绪余为传奇,若《紫箫》、《还魂》诸剧,实驾元人而上。每谱一曲,令小史当歌,而自为之和,声振寥廓。识者谓神仙中人云。

公与予约游具区灵岩虎丘诸山川,而不能办三月粮,逡巡中辍。然不自言贫,人亦不尽知公贫。公非自信其心者耶?予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选自《汤显祖诗文集》附录,有删节)

[注]①江陵公:指时相张居正,其为江陵人。②蹠戾:乖舛,谬误。

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每试必雄其曹偶 雄:称雄

B.酬以馆选 酬:应酬

C.以乐留都山川 乐:喜爱

D.为所不知后人计 计:考虑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汤显祖持身端洁,拒绝了时相张居正的利诱,海内士人都以结识他为荣幸。

B.因为上书批评当权者徇私情、塞言路,汤显祖被贬官至广东,做了徐闻尉。

C.汤显祖辞官回家后,当地官员争相与他交往,而汤显祖不为私事开口求人。

D.汤显祖与邹迪光相约三月份到江南一带游玩,但没准备好粮食,因而作罢。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见者益复啧啧曰:“此儿汗血,可致千里,非仅仅蹀躞康庄也者。”

(2)然不自言贫,人亦不尽知公贫。公非自信其心者耶?予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8.请简要概括汤显祖读书为文的特点。(4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

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

韩 愈

鸟有偿冤者,终年抱寸诚。

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

渺渺功难见,区区命已轻。

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

岂计休无日,惟应尽此生。

何惭刺客传,不著报雠名。

9.本读前六句是怎样运用对比手法勾勒精卫形象的?请简要分析。(6分)

10.诗歌后六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5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名余曰正则兮,__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2)__________________,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3)艰难苦恨繁霜鬓,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高》)

(4)树林阴翳,__________________,游人去而禽鸟乐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5)__________________,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6)浩荡离愁白日斜,__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7)道之以德,__________________,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8)盖文章,经国之大业,__________________。(曹丕《典论·论文》)

五、现代文阅读(一)(15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4题。

表 妹

林斤澜

矮凳桥街背后是溪滩,那滩上铺满了大的碎石,开阔到叫人觉着是不毛之地。幸好有一条溪,时宽时窄,自由自在穿过石头滩,带来水草野树,带来生命的欢喜。

滩上走过来两个女人,一前一后,前边的挎着个竹篮子,简直有摇篮般大,里面是衣服,很有点分量,一路拱着腰身,支撑着篮底。后边的女人空着两手,几次伸手前来帮忙,前边的不让。前边的女人看来四十往里,后边的四十以外。前边的女人不走现成的小路,从石头滩上斜插过去,走到一个石头圈起来的水潭边,把竹篮里的东西一下子控在水里,全身轻松了,透出来一口长气,望着后边的。后边的走不惯石头滩,盯着脚下,挑着下脚的地方。前边的说:

“这里比屋里清静,出来走走,说说话……再呢,我要把这些东西洗出来,也就不客气了。”

说着就蹲下来,抓过一团按在早铺平好了的石板上,拿起棒槌捶打起来,真是擦把汗的工夫也节约了。

看起来后边的是客人,转着身于看这个新鲜的地方,有一句没一句地应着:

“水倒是清的,碧清的……树也阴凉……石头要是走惯了,也好走……”

“不好走,一到下雨天你走走看,只怕担断了脚筋。哪有你们城里的马路好走。”

“下雨天也洗衣服?”

“一下天呢,二十天呢。就是三十天不洗也不行。嗐,现在一天是一天的事情,真是日日清,月月结。”

客人随即称赞:

“你真能干,三表妹,没想到你有这么大本事,天天洗这么多。”

主人微微笑着,手里捶捶打打,嘴里喜喜欢欢的:

事情多着呢。只有晚上吃顿热的,别的两顿都是马马虎虎。本来还要带子,现在托给人家。

不过洗完衣服,还要踏缝纫机。”

客人其实是个做活的能手,又做饭又带孩子又洗衣服这样的日子都过过。现在做客人看着人家做活,两只手就不知道放在哪里好。把左手搭在树杈上,右手背在背后,都要用点力才在那里闲得住。不觉感慨起来:

“也难为你,也亏得是你,想想你在家里的时候,比我还自在呢。”

主人放下棒槌,两手一刻不停地揉搓起来:

“做做也就习惯了。不过,真的,做惯了空起两只手来,反倒没有地方好放。乡下地方,又没有什么好玩的,不比城里。”

客人心里有些矛盾,就学点见过世面的派头,给人家看,也压压自己的烦恼:

“说的是,”右手更加用力贴在后腰上,“空着两只手不也没地方放嘛。城里好玩是好玩,谁还成天地玩呢。城里住长久了,一下乡,空气真就好,这个新鲜空气,千金难买。”

单夸空气,好比一个姑娘没有什么好夸的,单夸她的头发。主人插嘴问道:

“你那里工资好好吧?”

提起工资,客人是有优越感的,却偏偏埋怨道:

“饿不死吃不饱就是了,连奖金带零碎也有七八十块。”

“那是做多做少照样拿呀!”

“还吃着大锅饭。”

“不做不做也拿六七十吧?”

“铁饭碗!”

客人差不多叫出来,她得意。主人不住手地揉搓,也微微笑着。客人倒打起“抱不平”来:

“你好脾气,要是我,气也气死了,做多做少什么也不拿。”

“大表姐,我们也搞承包了。我们家庭妇女洗衣店,给旅店洗床单,给工厂洗工作服都洗不过来。”

“那一个月能拿多少呢?”客人问得急点。

主人不忙正面回答,笑道:

“还要苦干个把月,洗衣机买是买来了,还没有安装。等安装好了,有时间多踏点缝纫机,还可以翻一番呢!”

“翻一番是多少?”客人急得不知道转弯。主人停止揉搓,去抓棒槌,这功夫,伸了伸两个手指头。

客人的脑筋飞快转动:这两个手指头当然不会是二十,那么是二百……听着都吓得心跳,那顶哪一级干部了?厂长?……回过头来说道:

“还是你们不封顶好,多劳多得嘛。”

“不过也不保底呀,不要打算懒懒散散混日子。”

客人两步扑过来,蹲下来抓过一堆衣服,主人不让,客人已经揉搓起来了,一边说:

“懒懒散散,两只手一懒,骨头都要散……乡下地方比城里好,空气第一新鲜,水也碧清……三表妹,等你大侄女中学一毕业,叫她顶替我上班,我就退下来……我到乡下来享几年福,你看怎么样?”

(选自《十月》1984年第6期,有删改)

12.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的景物描写,以自由流动的溪水所带来的“水草野树”以级“生命的欢喜”,暗示着农村的新气象。

B.小说中“一路拱着腰身”等动作描写,以及“真是日日清,月月结”等语言描写,为下文表妹承包洗衣服这件事做了铺垫。

C.表姐两次提到乡下空气“新鲜”,第一次是出于客套,第二次提到时,表姐对农村的好已有了更多体会。

D.表妹说的“不要打算懒懒散散混日子”,既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也流露出对自己得不到休息的些许不满。

13. 请简要分析表姐这一人物形象。(6分)

14. 小说刻画了两个人物,作者以“表妹”为题,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6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2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5~17题。

书家和善书者

沈尹默

“古之善书者,往往不知笔法。”前人是这样说过。就写字的初期来说,这句话,是可以理解的,正同音韵一样,四声清浊,是不能为晋宋以前的文人所熟悉的,他们作文,只求口吻调利而已。笔法不是某一个人凭空创造出来的,而是由写字的人们逐渐地在写字的点画过程中,发现了它,因而很好地去认真利用它,彼此传授,成为一定必守的规律。由此可知,书家和非书家的区别,在初期是不会有的。

写字发展到相当兴盛之后(尤其到唐代),爱好写字的人们,一天比一天多了起来,就产生出一批好奇立异、相信自己、不大愿意守法的人,各人使用各人的手法,各人创立各人所愿意的规则。凡是人为的规则,它本身与实际必然不能十分相切合,因而它是空洞的、缺少生命力的,因而也就不会具有普遍的、永久的活动性,因而也就不可能使人人都满意地沿用着它而发生效力。在这里,自然而然地便有书家和非书家的分别了。

有天分、有休养的人们,往往依他自己的手法,也可能写出一笔可看的字,但是详细监察一下它的点画,有时与笔法偶然暗合,有时则不然,尤其是不能各种皆工。既是这样,我们自然无法以书家看待他们,至多只能称之为善书者。讲到书家,那就得精通八法,无论是端楷,或者是行草,他的点画使转,处处皆须合法,不能四号苟且从事,你只要看一看二王、欧、虞、褚、颜诸家遗留下来的成绩,就可以明白的。如果拿书和画来相比着看,书家的书,就好比精通六法的画师的画;善书者的书,就好比文人的写意画,也有它的风致可爱处,但不能学,只能参观,以博其趣。其实这也是写字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

六朝及唐人写经,风格虽不甚高,但是点画不失法度,它自成为一种经生体,比之后代善书者的字体,要严谨得多。宋代的苏东坡,大家都承认他是个书家,但他因天分过高,放任不羁,执笔单钩,已为当时所非议。他自己曾经说过:“我书意造本无法。”黄山谷也尝说他“往往有意到笔不到处”。就这一点来看,他又是一个道地的不拘拘于法度的善书的典型人物,因而成为后来学书人不须要讲究笔法的借口。我们要知道,没有过人的天分,就想从东坡的意造入手,那是毫无成就可期的。我尝看见东坡画的枯树竹石横幅,十分外行,但极有天趣,米元章在后边题了一首诗,颇有相互发挥之妙。这为文人大开了一个方便之门,也因此把守法度的好习惯破坏无遗。自元以来,书画都江河日下,到了明清两代,可看的书画就越来越少了。一个人一味地从心所欲做事,本来是一事无成的。但是若能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自然不是意造的矩)的程度,那却是最高的进境。写字的人,也需要做到这样。

(有删改)

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善书而不知笔法,这一现象出现在写字初期,当时笔法还未被充分发现和利用。

B.唐代爱好写字的人渐多,有一批人好奇立异,自创规则,经生体就是这么产生的。

C.二王、欧、虞、褚、颜诸家都是严格遵守笔法的典型,他们都属于书家的行列。

D.元明清三代,书画创作每况愈下,优秀作品越来越少,与守法度的习惯被破坏有关。

1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写字过程中,那些与实际不能完全切合的人为的规则,不具有普遍的永久的活动性,因而不能称之为笔法。

B.书与画相似,书家之书正如画师之画,谨严而不失法度,而善书者之书正如文人的写意,别有风致。

C.苏东坡天分高,修养深,意造的书画自有天然之趣,但率先破法,放任不羁,成为后世不守法度的借口。

D.一味从心所欲做事是不可取的,但写字的人如能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却能达到最高的境界。

17.书家和善书者的区别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6分)

七、现代文阅读(三)(12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8~20题。

天津的开合桥

茅以升

开合桥就是可开可合的桥,合时桥上走车,开时桥下行船,一开一合,水陆两便,是一种很经济的桥梁结构。但在我国,这种桥造得很少,直到现在,几乎全国的开合桥都集中在天津,这不能不算是天津的一种“特产”。南运河上有金华桥,于牙河上有西河桥,海河上有全钢桥、全汤桥、解放桥。这些都是开合桥。为什么天津有这样多的开合桥呢?

对陆上交通说,过河有桥,当然是再好没有了。但是河上要行船,有了桥,不但航道受限制,而且船有一定高度,如果桥的高度不变,水涨船高,就可能过不了桥。要保证船能过桥,就要在桥下预留一个最小限度的空间高度,虽在大水时期,仍然能让最高的船通行无阻。这个最小限度的空间高度,名为“净空”,要等于河上航行的船的可能最大高度。根据河流在洪水时期的水位,加上净空,就定出桥面高出两岸的高度。如果河水涨落差距特别大,如同天津的河流一样,那么,这桥面的高度就很惊人了。桥面一高,就要在桥面和地面之间造一座有坡度的“引桥”,引桥不仅增加了桥梁的造价,而且对两旁的房屋建筑非常不利。这在城市规划上成了不易解决的问题。这便是水陆文通之同的一个矛盾。为了陆上交通,就要有正桥过河,而正桥就妨碍了水上交通;为了水上交通,就要有两岸的引桥,而引桥又妨碍了陆上交通,因为上引桥的车辆有的是要绕道而行的,而引桥两旁的房屋也是不易相互往来的。在都市里,除非长度有限,影响不大的以外,引桥总是一种障碍物,应当设法消除。开合桥就是消除引桥的一种桥梁结构。天津开河桥多,就是这个原因。

开合桥的种类很多,一种是“平旋桥”,把两孔桥联在一起,在两孔之间的桥墩上,安装机器,使这两孔桥围绕这桥墩在水面上旋转九十度,与桥的原来位置垂直,让出两孔航道,上下无阻地好过船。一种“升降桥”,在一孔桥的两边桥墩上,各立塔架,安装机器,使这一孔桥能在塔架间升降,就像电梯一样,桥孔升高时,下面就可以过船了。一种是“吊旋桥”,把一孔桥分为两叶,每叶以桥墩支座为中心,用机器转动,使其临空一头,逐渐吊起,高离水面,这样两叶同时展开,就可让出中间通道,以便行船。一是“推移桥”把一孔桥用机器沿着水平面拖动,好像拉抽屉是一样,以使让出河道行船。

开合桥桥面不必高出地面,不用引桥,但开时不能走车,合时不能通船,水陆交通不可同时进行。特别是,桥在开合的过程中,既非全开,又非全合,于是在这一段时间里,水陆都不能通行,这在运输繁忙的都市,如何能容许呢?因此,在桥梁史上,开合桥虽曾风行一时,但在近数十年来,就日益减少了。

那么,开合桥怎样才能更好地服务呢?应当说,有几种改进的可能:一是将桥身减轻,改用新材料,使它容易开动;二是强化桥上的机器,提高效率,大大缩减开桥合桥的时间;三是利用电子仪器,使桥的开合自动化,以期达到每次开桥时间不超过3分钟,如同十字道口的错车时间一样。这些都不是幻想,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实现。

(有删改)

18.下列对文中“引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3分)

A.引桥是建造在河的两岸有一定坡度的桥,其作用是引导车辆驶上正桥。

B.在设计引桥时,需要综合考虑空间高度、桥梁造价、城市规划等因素。

C.引桥方便了水上交通,但会妨碍陆上交通,因为上引桥的车辆必须绕道。

D.在都市里,长度过长、影响太大的引桥是一种障碍物,应该设法消除。

19.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合桥成为天津的“特产”,与天津河流水位涨落差距特别大密切相关。

B.建桥时,正桥桥面高出两岸的高度等于河流平时的水位加上桥的净空。

C.除平旋桥之外,升降桥、吊旋桥、推移桥这三种都属于一孔桥。

D.改进开合桥的关键是尽可能缩减桥的开合时间,提高通行效率。

20.请结合全文,概括开合桥的优缺点。(6分)

八、作文(70分)

2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

语文Ⅱ(附加题)

注 意 事 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个体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2页,包含选择题(第25题,共1题)、非选择题(第22题~第24题,第26题~第29题,共7题)两部分。本卷满分为40分,考试时间为3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第25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阅读材料,完成22~24题。(10分)

题自书杜拾遗诗后

徐渭

余读书卧龙山之巅,每于风雨晦暝时,辄呼杜甫。嗟乎,唐以诗赋取士,如李杜者不得举进士;元以曲取士,而迄今啧啧于人口如王实甫者,终不得进士之举。然青莲以清平调三绝宠遇明皇实甫见知于花拖而荣耀当世彼拾遗者一见而辄阻仅博得早朝诗几首而已余俱悲歌慷慨苦不胜述。为录其诗三首,见吾两人之遇,异世同轨。谁谓古今人不相及哉!

22.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划线部分断句。(限5处)(5分)

23.王实甫的杂剧代表作为《 ▲ 》,期中男女主人公是 ▲ 、▲ 。(3分)

24.根据材料,概括文中古今人“相及”的内涵。(2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5.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选择两项且全答对得5分,选择两项只答对一项得2分,其余情况得0分)

A.《三国演义》中,张飞在长板桥上睁圆环眼厉声大喝,吓退曹兵,然后迅速拆断桥梁,以阻追兵,可见张飞十分勇猛,有很有智谋。

B.《家》中,许倩如倡导女子剪发,带头剪掉自己的辫子,还以梅的遭遇来激发琴拒绝包办婚姻,鼓励琴做一个跟着时代走的新女性。

C.《狂人日记》中,狂人说将来的社会“容不得吃人的人”,最后喊出“救救孩子”,作者借此表达了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

D.《欧也妮·葛朗台》中,夏尔在父亲破产自杀后,不愿拖累心上人安奈特而写了分手信给她,这一良善之举让偷看信件的欧也妮发誓要永远爱他。

F.《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经过生死搏斗最终将大马林鱼残骸拖回港口,有游客把它当成了鲨鱼骨,这一误会让小说结尾更意味深长。

26.简答题(10分)

(1)《红楼梦》“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死金丹独艳理亲丧”一回中,群芳行令,宝钗摇得牡丹签,上云“任是无情也动人”。请结合小说概括宝钗的“动人”之处。(6分)

(2)《茶馆》第三幕,在得知来到茶馆的“老得不像样子了”的人是秦仲义时,王利发对他说:“正想去告诉您一声,这儿要大改良!”这里的“大改良”指的是什么?这句话表达了王利发什么样的情感?(4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阅读材料,完成27—29题。

去故宫参观时,会看到许多监控探头,这属于现代高科技警报系统。从前有没有安全警报系统呢?在古代,进入紫禁城须凭腰牌与合符,上面刻有允许入内人员的身份信息,守卫会当场检查。一旦发现危险,附近白塔山上的信炮手接到放炮令牌,立即朝天开炮,卫士们就会迅速集合。如果有人越过了外围防御系统,还有一种特殊的警报装置——石别拉。

这种石别拉,材料比较简单,利用故宫大量使用的栏板的望柱头改造而成。望柱也称为栏杆柱,是中国古道桥梁栏板和栏板之间的短柱,分柱身和柱头两部分。有的柱头是莲花瓣形状,上面有二十四道纹路,象征二十四节气。普通的莲瓣望柱头,本是一块瓷实的石头,加工成石别拉时,把望柱头里面挖空了,就像一个空心葫芦。这种石别柱几乎覆盖了整个紫禁城。需要报警时,侍卫将三寸长的“小铜角”(一种牛角状的喇叭)插入石孔内,使劲吹向,通过石别拉的放大,声音飞快传遍四周。如果有外敌从午门入侵,午门守卫会敲响阙亭里面的警钟,钟声会传至太和门广场,其后各处石别拉会先后吹向,一分钟内,紫禁城所有位置的守卫都能听到警报声。这些望柱头形状和纹饰未受到改变,在紫禁城内起到了很好的装饰作用,而通过对望柱头开孔,制成报警器,又发挥了实用功能。

历经数百年沧桑,有的石别拉洞口已被杂物堵上,有的在修缮过程中被新的石材替换了,尽管现在能够通过文献考证了解它的工作原理,但已没人能够把它吹响了。

27.古代紫禁城的安全警报系统由哪些部分构成?(4分)

28.石别拉这种警报装置有什么特殊之处?(6分)

29.如今石别拉不再发挥警报功能的原因有哪些?(5分)

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D 2.A 3.C 4.B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5.B 6.D

7.(l)见到他的人越发啧啧称赞道:“这个年轻人(好比)是汗血宝马,能日行千里,不是那种只能在大路上小步行走的马。”

(2)但他自己不说穷,别人也不都知道他穷。汤公不正是信从自己内心的人吗?我即使为他执鞭驾车,也是乐意和向往的。

8.读书不为功名,乐此不疲;于书无所不读,尤精《文选》;诗文无所不能,直追汉唐;戏曲创演结合,超迈元人。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9.“终年”与“寸诚”对比,表现了决心之坚;细石与大海对比,表现了抱负之大;任务重与性命轻对比,表现了命运之悲。

10.独抒己见,不随大流;但求尽力,不计结果;贵在实干,无意显名。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1)字余曰灵均(2)君子生非异也(3)潦倒新停浊酒杯(4)鸣声上下(5)挟飞仙以邀游(6)吟鞭东指即天涯(7)齐之以礼(8)不朽之盛事

五、现代文阅读(一)(15分)

12.D

13.从所拿工资等,看出她是捧着铁饭碗的城市劳动者;从背着手、做派头等,看出她有优越感和虚荣心;从扑过去抢着洗衣服等,看出她渴望通过劳动改变生活。

14.赞扬了劳动之美;肯定了勤劳致富的观念;赞美了农村所蕴含的勃勃生机;讴歌了正在变革中的伟大时代。

六、现代文阅读(二)(12分)

15.B 16.C 17.是否尽合笔法;能否诸体皆工;是否适宜学习。

七、现代文阅读(三)(12分)

18.C 19.B

20.优点:一开一合,水陆两便;无需引桥,经济实用。缺点:开时不能走车,合时不能通船;开合过程中水陆交通都停顿。

八、作文(70分)

21.略

语文Ⅱ(附加题)参考答案

一、阅读材料,完成22~24题。(10分)

22.然青莲以清平调三绝宠遇明皇/实甫见知于花拖而荣耀当世/彼拾遗者一见而辄阻/仅博得早朝诗几首而已/余俱悲歌慷慨/苦不胜述。

23.西厢记 张珙 崔莺莺

24.自己的命运与杜甫类似;自己的才华与杜甫相当。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5.AD

26.(1)容貌妍丽,行止娴静;才能出众,处事得体;善解人意,关怀他人。

(2)“大改良”指的是茶馆将被小刘麻子、沈处长等霸占。这句话表达了王利发与茶馆及老友诀别时的悲愤。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27.腰牌与合符:白塔信炮;石别拉;阙亭警钟。

28.就地用料,简单改造;覆盖面广,兼具装饰性和实用性;操作简易,传播迅速。

29.故宫采用了高科技报警系统;部分石别拉不复原貌;只知原理,无人会吹响。

相关专题 江苏高考语文